清华大学蛋白质晶体学课件

工程经济学期末复习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被称为工程经济学之父的是(C ) A.惠灵顿 B.戈尔德曼 C.格兰特 D.里格斯 ★考核知识点: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参见P3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1930年,格兰特(Eugene L. Grant)教授的《工程经济原理》(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Economy)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工程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系统化的学科。他提出的工程经济评价的理论与原则,初步建立了工程经济学的体系,得到了社会公认,因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下列不属于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中建设投资的是(C ) A.设备购置费 B.土地使用费 C.应收及预付款 D.涨价预备费 ★考核知识点: 投资的构成,参见P12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按形成资产法,建设投资由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和预备费四部分组成。具体P13图2-1所示。 3.某设备原值为11000,估计可使用5年,预计5年后残值为1000元,若采用直线折旧,则年折旧额为( A ) A.2000 B.1800 C.1500 D.2200 ★考核知识点: 折旧的计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参见P21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折旧法,是按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固定资产净残值和折旧年限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4.以下属于现金流入的是(D ) A.固定资产投资 B.经营成本 C.税金 D.销售收入

★考核知识点: 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的概念,参见P28 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对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而言,现金流入是指在项目整个寿命期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残值变现收入、垫支流动资金的回收等。 5.工商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按月复利计息,则实际利率为(C )。 A.12% B.13% C.12.68% D.10% ★考核知识点: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参见P33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实际利率是指当计息周期小于一年时,在采用复利计息方式的情况下,将各种不同计息期的利率换算成以年为计息期的利率。计算公式: 6.某投资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年,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6年,则该方案( A )。 A.可行 B.不可行 C.无法确定 D.以上答案均不对 ★考核知识点: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判别准则,参见P62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用动态投资回收期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将计算所得到的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与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及投资者意愿等确定的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当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 7. 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这两个方案之间是(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非相关性 D.互不相容★考核知识点:方案的相关性,参见P75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正相关性是指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例如建设住宅小区与改善该住宅小区周边环境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8.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找到项目(B ),据此分析项目承担的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 A.亏损最低点,不确定性分析 B.亏损到盈利的转折点,不确定性分析 C.亏损到盈利的转折点,确定性分析 D.盈利最高点,确定性分析★考核知识点: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参见P94 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概论 1.什么是工程经济学,其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经济?两者间的关系如何?工程经济学为什么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为什么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应注意哪些可比条件? 4.从技术与经济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两方面各举一个实例说明。 1.解答: 工程经济学是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有关知识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工程经济分析原理和方法,能够完成工程项目预定目标的各种可行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计算和评价,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有利的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一般方法,即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建立何种方法体系,才能正确估价工程项目的有效性,才能寻求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工程经济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工程项目,不仅指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活动中的具有独立设计方案,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工程整体,更包括投入一定资源的计划、规划和方案并可以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独立单位。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为如何通过正确的投资决策使工程活动收到尽可能好的经济与社会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工程技术实践的经济效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2)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和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 (3)研究工程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实现方法。 2.解答: 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将其利用来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手段。在经济学中,经济是指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关系:在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中,经济和技术不可分割,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经济类学科,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或者说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是工程经济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工程经济学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解答: 因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实质是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要比较就必须监理共同的比较基础和条件。但是各个工程、项目方案总是在一系列技术经济因素上存在着差异,就在方案比较之前,首先考虑方案之间是否可比,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合理可靠的分析结果,因此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 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应注意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原则条件,分析各可行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因素,探讨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及处理办法,以提高工程经济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应遵循四个可比原则: (1)满足需要的可比原则;(2)消耗费用的可比条件;(3)价格指标的可比原则;(4)时间的可比原则。 4.解答: 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先导,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例如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不断提高着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并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武器与手段;经济实力越强,投入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就越大,并为研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相互制约:

清华大学工程经济学检测题

《工程经济》课程知识测验 一、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T或F : (每题2.5分,共50分) 1. 在静态盈亏平衡分析中若考虑所得税,则所得税率的高低并不会影响平衡点的产量大小。 F 2.当折现率=MARR,一个项目的净将来值NFV大于零,则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一定超过MARR。T 3. 当给定发生在第N 年时的一个固定金额F,若利率增高,其等值的年金金额也增高。 F 4. 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公司的销售收入。 F 5. 经营杠杆度DOL的大小可以反映项目经营风险的大小。T 6. 一般情形下,投资项目的期末残值不是一个敏感因素。T 7. 一项可折旧资产的当前帐面价值等于其初始价值扣除其累计折旧额。F(还需要减去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8. 一笔6000元的投资在随后的4年中每年末产生1500的现金收益,则这笔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零。 F 9. 对于独立项目,无论采用NPV还是IRR,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判断是一致的。F 10. 对于互斥项目方案,采用NPV或IRR指标,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判断可能是出现互相矛盾,这时可以采用增量IRR指标分析,做出决策判断。T 11.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果通胀对投资项目的收入和成本支出增加的影响是相同的,则不会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T 12.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计算NPV指标需要采用通胀调整后的折现率。一般采用通胀调整折现率的精确值较采用近似的通胀调整折现率计算得出的项目NPV 值小。 F 13 如果在项目期末发生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则该收入应必须缴纳企业收入所得税。T 14. 在项目期末发生的流动资产回收的收入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T 15.IRR指标对再投资收益率的假设为它自身,所以理论上,NPV指标比IRR 较为合理。 F 16.ERR指标通过改变再投资收益率的假设,因而消除了IRR指标可能出现多个根的情形,因而ERR指标在理论上更加合理。T 17.在风险条件下,由于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致,所以不存在一个公共的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准则。 18. 按照经验公式,当一国希望其GDP在十年中实现倍增,则其年均增长率应不低于7.2%。T 19. 按照IRR的定义,IRR是项目总投资所赚取的投资收益率。F 20. 按照AIRR的定义,当IRR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参考答案 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 答:是。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人为地划定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目的是确定空间内物质的总和。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 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态与稳定态的联系与差别。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稳定态是否是平衡态? 答:平衡态和稳定态具有相同的外在表现,即系统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两者的差别在于平衡态的本质是不平衡势差为零,而稳定态允许不平衡势差的存在,如稳定导热。可见,平衡必稳定;反之,稳定未必平衡。 根据平衡态的定义,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其稳定态就是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4.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测量它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 答:由于表压力和真空度都是相对压力,而只有绝对压力才是工质的压力。表压力g p 与真空度v p 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 b g p p p =+ b v p p p =- 其中b p 为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力。 工质的压力不变化,相当于绝对压力不变化,但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值也会不同。根据上面两个关系式可以看出,虽然绝对压力不变化,但由于测量地点的大气压值不同,当地测量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也会不同。 5.准静态过程如何处理“平衡状态”又有“状态变化”的矛盾? 答:准静态过程是指系统状态改变的不平衡势差无限小,以致于该系统在任意时刻均无限接近于某个平衡态。准静态过程允许系统状态发生变化,但是要求状态变化的每一步,系统都要处在平衡状态。 6.准静态过程的概念为什么不能完全表达可逆过程的概念? 答:可逆过程的充分必要条件为:1、过程进行中,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存在不平衡势差,或过程应为准静态的;2、过程中不存在耗散效应。即“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才是可逆过程,因此准静态过程的概念不能完全表达可逆过程的概念。 7.有人说,不可逆过程是无法恢复到起始状态的过程,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系统经历不可逆过程后是可以恢复到起始状态的,只不过系统恢复到起始状态后,外界却无法同时恢复到起始状态,即外界的状态必将发生变化。

(完整版)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目录 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 第二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4) 第三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9) 第四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16) 第五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1) 第六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5) 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7) 第八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31) 第九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34) 第十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39) 第十二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45)

第一章 思考题参考答案 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 答:是。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人为地划定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目的是确定空间内物质的总和。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 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态与稳定态的联系与差别。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稳定态是否是平衡态? 答:平衡态和稳定态具有相同的外在表现,即系统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两者的差别在于平衡态的本质是不平衡势差为零,而稳定态允许不平衡势差的存在,如稳定导热。可见,平衡必稳定;反之,稳定未必平衡。 根据平衡态的定义,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其稳定态就是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4.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测量它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 答:由于表压力和真空度都是相对压力,而只有绝对压力才是工质的压力。表压力g p 与真空度v p 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 b g p p p =+

大学传热-清华期末-传热学考题答案

20XX年复习资料 大 学 复 习 资 料 专业: 班级: 科目老师: 日期: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答案(试题A ) 考试课程 传热学 一、选择题: 将选择出的答案写在题前的方括号内。(15分) 1. a 2. d 3. d 4. a 5.d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5分) 1. (7分)答:肋片效率为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片温度都与肋根温 度 相 同 时 的 理 想 散 热 量 之 比 。 -------------------------------------------------3分 肋片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 肋片材料的热导率:热导率愈大,肋片效率愈高; ----------------1分 (2) 肋片高度:肋片愈高,肋片效率愈低; -------------------------------1分 (3) 肋片厚度:肋片愈厚,肋片效率愈高; -------------------------------1分 (4)表面传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愈大,肋片效率愈低。 ------------1分 2.(7分)答: λαδ= Bi ,表示物体内部导热热阻λδ 与物体表面对流换热热阻α 1的比值,

它和第三类边界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1.5分 2l a Fo τ = 是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无量纲时间,表示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的 深 度 。 --------------------------------------------------------------------------------------1.5分 0→Bi 意味着平板的导热热阻趋于零,平板内部各点的温度在任一时刻都趋于 均 匀 一 致 。 ( 见 下 图 b ) ----------------------------------------------------------------1.5分 ∞→i B 表明对流换热热阻趋于零,平板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趋于零。(见下 图 a ) -------------------------------------------------------------------------------------------1.5分 ---------------------1分 3、(7分)答:水在1个大气压下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曲线如图所示。随 着壁面过热度的增高,出现4个换热规律不同的区域。

工程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被称为工程经济学之父的是(C ) A.惠灵顿 B.戈尔德曼 C.格兰特 D.里格斯 ★考核知识点: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参见P3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1930年,格兰特(Eugene L. Grant )教授的《工程经济原理》(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Economy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工程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系统化的学科。他提出的工程经济评价的理论与原则,初步建立了工程经济学的体系,得到了社会公认,因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下列不属于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中建设投资的是(C ) A.设备购置费 B.土地使用费 C.应收及预付款 D.涨价预备费 ★考核知识点: 投资的构成,参见P12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按形成资产法,建设投资由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和预备费四部分组成。具体P13图2-1所示。 3.某设备原值为11000,估计可使用5年,预计5年后残值为1000元,若采用直线折旧,则年折旧额为( A ) A.2000 B.1800 C.1500 D.2200 ★考核知识点: 折旧的计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参见P21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折旧法,是按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固定资产净残值和折旧年限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20005 100011000-=-==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额

4.以下属于现金流入的是(D ) A.固定资产投资 B.经营成本 C.税金 D.销售收入 ★考核知识点: 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的概念,参见P28 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对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而言,现金流入是指在项目整个寿命期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残值变现收入、垫支流动资金的回收等。 5.工商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按月复利计息,则实际利率为(C )。 A.12% B.13% C.12.68% D.10% ★考核知识点: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参见P33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实际利率是指当计息周期小于一年时,在采用复利计息方式的情况下,将各种不同计息期的利率换算成以年为计息期的利率。计算公式: %68.121)12/%121(1)/1(12=-+=-+=m m r i 6.某投资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年,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6年,则该方案( A )。 A.可行 B.不可行 C.无法确定 D.以上答案均不对 ★考核知识点: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判别准则,参见P62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用动态投资回收期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将计算所得到的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与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及投资者意愿等确定的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当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 7. 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这两个方案之间是(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非相关性 D.互不相容 ★考核知识点:方案的相关性,参见P75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正相关性是指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例如建设住宅小区与改善该住宅小区周边环境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8.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找到项目(B ),据此分析项目承担的风险大小的一种( )方法。 A.亏损最低点,不确定性分析 B.亏损到盈利的转折点,不确定性分析 C.亏损到盈利的转折点,确定性分析 D.盈利最高点,确定性分析★考核知识点: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参见P94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习题课

工程热力学课程习题 第一章 1-1 试将1物理大气压表示为下列液体的液柱高(mm),(1) 水,(2) 酒精,(3) 液态钠。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000kg/m3,789kg/m3和860kg/m3。 1-4 人们假定大气环境的空气压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是p=cρ,c为常数。在海平面上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分别为×105Pa和m3,如果在某山顶上测得大气压为5×104Pa。试求山的高度为多少。重力加速度为常量,即g=s2。 1-7如图1-15 所示的一圆筒容器,表A的读数为360kPa,表B读数为170kPa,表示室Ⅰ压力高于室Ⅱ的压力。大气压力为760mmHg。试求(1) 真空室以及Ⅰ室和Ⅱ室的绝对压力;(2) 表C的读数;(3) 圆筒顶面所受的作用力。 图1-15 1-8 若某温标的冰点为20°,沸点为75°,试导出这种温标与摄氏度温标的关系(一般为线性关系)。 1-10 若用摄氏温度计和华氏温度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温度。有人认为这两种温度计的读数不可能出现数值相同的情况,对吗若可能,读数相同的温度应是多少 1-14一系统发生状态变化,压力随容积的变化关系为=常数。若系统初态压力为600kPa,容积为,试问系统容积膨胀至时,对外作了多少膨胀功。 1-15气球直径为,球内充满压力为150kPa的空气。由于加热,气球直径可逆地增大到,并且空气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而变化。试求该过程空气对外作功量。

1-161kg气体经历如图1-16所示的循环,A到B为直线变化过程,B到C为定容过程,C到A为定压过程。试求循环的净功量。如果循环为A-C-B-A则净功量有何变化 图1-16

06传热学试题A答案(清华大学考研资料)

扬州大学试题 (2005 — 2006学年第 二 学 期) 题目 -一一 -二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问答题:(42分,共6题,每题7 分) 團1示出了莒吻性、有均匀内热躱$ >二维德态导 热问题局部边界区域的网幡配蜀,试用热平衢法建立 节点o 的有區差分方程或(演&二谢人 t 4 t ° y y t 2 t ° 2 x t 3 t ° X --- y y t 1 t h X 2 y (t ⑺ 3 x y ① 2.蒸气与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 有哪两种不同的凝结形式?产生不同凝 结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答:当凝结液体能很好地润湿壁面时,在壁面上将铺展一层液膜,这种凝结 方式称为膜状凝结。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地润湿壁面时,凝结液体在壁面上形成 一个个液珠,且不断发展长大,并沿壁面滚下,壁面将重复产生液珠、成长、滚 落过程,这种凝结形式称为珠状凝结。

3.有人说:“常温下呈红色的物体表示该物体在常温下红色光的光谱发射率较其它单色光(黄、绿、蓝等)的光谱发射率高”。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不正确。因为常温下物体呈现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对可见光中某种单色光的反射造成的。红色物体正是由于物体对可见光中的黄、绿、蓝等色光的吸收比较大, 反射比较小,而对红光的吸收比较小,反射比较大所致。根据基尔霍夫定律, ()(),可见红光的光谱发射率较其他单色光的光谱发射率低而不是高。 4 ?直径为d、单位长度电阻为R、发射率为的金属棒,初始时与温度为T的环境处于热平衡状态,后通过电流I,已知棒与环境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试导出通电流期间金属棒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写出处于新的热平衡状态的条件。(不用求解) 答:4. c ddT I2R hdTT d T4 T4 4 d 2 4 4 dT I R h d T T d T T d d2 c -- 4 dT d 12R h d T T d T4 T4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传热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名称】瞬态热线法测量多孔介质的热导率 【实验原理】 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物理模型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一根细长白金丝埋在初始温度均匀的待测材料中,白金丝同时充当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通电加热后,测定白金丝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据此推出其周围介质的热导率。该实验的特点是测量时间短,对试样尺寸无特殊要求。 物理模型如图2所示,单位长度上加热丝发出的热流为: 2//q I R l IU l ==(1) 式中,I 和U 为通过白金丝的电流与加载在白金丝上的电压,R 是白金丝的电阻值。 白金丝发热量较小,介质可视为无限体,导热微分方程、初始和边界条件: 221()p T T T c t r r r ρλ???=+???,0,0r r t <<∞>(2) 0T T =,0t = 02T r q r πλ ?-=?,0,0r r t => 解得加热丝表面处待测介质温度: 22200033 01exp(/) 2(,)(,) tu r q T r t T du u u αωπλω∞ ---=??(3)

式中,ω是试样与加热丝热容之比的2倍。 220101(,)[()()][()()]u uJ u J u uY u uY u ωω?=-+-(4) 式中,J 0(u),J 1(u)为第一类贝塞尔函数的零阶、一阶函数;Y 0(u)、Y 1(u)为第二类贝塞尔函数的零阶、一阶函数;u 为积分变量。 当t 足够大: 2 014r t α<<(5) 式(3)中指数积分可用级数展开近似,忽略小量,得到: 0020 4(,)[ln ]4q t T r t T C r απλ -= -(6) 式中,欧拉常数C =0.5772,α为介质的热扩散率。令过余温度00(,)T r t T θ=-,由式(6)可得: ln 4d q d t θπλ =(7) //4ln 4ln q d IU d d t l d t θθλππ==(8) 实验中白金丝长径比大于2000,可以忽略端部效应的影响,实验测得白金丝轴向平均温度0(,)T r t 可视为以上各式中的0(,)T r t ,白金丝平均温度0(,)T r t 与其电阻t R 的关系如下: () 0001(,)-t R R T r t T β??=+?? (9) 式中,0R 是初始温度0T (取当时室温)时白金丝的零点(不通电加热)电阻;通入较大电流后,t 时刻白金丝电阻和平均温度分别为t R 和0(,)T r t ;β为白金丝的电阻温度系数(0.0039K -1)。 【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Advantest R6243) 1台 多孔介质及样品槽 1套 安捷伦数据采集器(主机34970A ,模块34901A ) 1台 电压表 1台 白金丝(直径100μm ,99.99%) 若干 标准电阻 1个 铜康铜热电偶 1支 【实验流程】

工程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注: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被称为工程经济学之父的是(C ) A.惠灵顿 B.戈尔德曼 C.格兰特 D.里格斯 ★考核知识点: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参见P3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1930年,格兰特(Eugene L. Grant)教授的《工程经济原理》(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Economy)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工程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系统化的学科。他提出的工程经济评价的理论与原则,初步建立了工程经济学的体系,得到了社会公认,因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下列不属于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中建设投资的是(C ) A.设备购置费 B.土地使用费 C.应收及预付款 D.涨价预备费 ★考核知识点: 投资的构成,参见P12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按形成资产法,建设投资由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和预备费四部分组成。具体P13图2-1所示。 3.某设备原值为11000,估计可使用5年,预计5年后残值为1000元,若采用直线折旧,则年折旧额为( A ) A.2000 B.1800 C.1500 D.2200 ★考核知识点: 折旧的计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参见P21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折旧法,是按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固定资产净残值和折旧年限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20005 100011000-=-==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额 4.以下属于现金流入的是(D ) A.固定资产投资 B.经营成本 C.税金 D.销售收入 ★考核知识点: 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的概念,参见P28 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对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而言,现金流入是指在项目整个寿命期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残值变现收入、垫支流动资金的回收等。 5.工商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按月复利计息,则实际利率为(C )。 A.12% B.13% C.12.68% D.10% ★考核知识点: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参见P33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实际利率是指当计息周期小于一年时,在采用复利计息方式的情况下,将各种不同计息期的利率换算成以年为计息期的利率。计算公式: %68.121)12/%121(1)/1(12=-+=-+=m m r i 6.某投资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年,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6年,则该方案( A )。 A.可行 B.不可行 C.无法确定 D.以上答案均不对 ★考核知识点: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判别准则,参见P62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用动态投资回收期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将计算所得到的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与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及投资者意愿等确定的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当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 7. 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这两个方案之间是(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非相关性 D.互不相容 ★考核知识点:方案的相关性,参见P75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正相关性是指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例如建设住宅小区与改善该住宅小区周边环境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8.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找到项目(B ),据此分析项目承担的风险大小的一种

2007年清华大学传热学期末考题答案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答案(试题A ) 考试课程 传热学 一、选择题: 将选择出的答案写在题前的方括号内。(15分) 1. a 2. d 3. d 4. a 5.d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5分) 1. (7分)答:肋片效率为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片温度都与肋根温度相同时的理想散热量之比。 -------------------------------------------------3分 肋片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 肋片材料的热导率:热导率愈大,肋片效率愈高;----------------1 分 (2) 肋片高度:肋片愈高,肋片效率愈低;-------------------------------1 分 (3) 肋片厚度:肋片愈厚,肋片效率愈高;-------------------------------1 分 (4)表面传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愈大,肋片效率愈低。 ------------1分 2.(7分)答: λαδ=Bi ,表示物体内部导热热阻λδ与物体表面对流换热热阻α 1的比值,它 和第三类边界条件有密切的联系。--------------------------------------------------1.5分 2l a Fo τ = 是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无量纲时间,表示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的深度。--------------------------------------------------------------------------------------1.5分 0→Bi 意味着平板的导热热阻趋于零,平板内部各点的温度在任一时刻都趋于 均匀一致。(见下图b )----------------------------------------------------------------1.5分 ∞→i B 表明对流换热热阻趋于零,平板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趋于零。(见下图a )-------------------------------------------------------------------------------------------1.5分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和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它是专业课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投资决策、项目管理在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方面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介绍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重点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等问题,使他们真正成为掌握有关技术、经济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课程属于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并与生产建设、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因此要求同学们运用系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熟悉掌握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绪论 了解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等。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方法。 难点:工程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工程经济分析要素 了解投资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工程经济分析中的要素。 掌握工程经济学经济分析要素的基本概念、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 了解现金流量的和现金流量图的绘制;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一次支付型和多次支付型资金等值的计算;掌握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计算。 重点:一次支付型和多次支付型资金等值的计算;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计算。 难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计算。 第四章工程项目单方案的经济评价 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和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内容。掌握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静动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效率和外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的概念计算,并能针对实际工程进行方案的比选。

(完整版)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 本章要求 (1)熟悉工程经济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选择、判断) (2)了解工程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 (3)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简答) (4)熟悉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简答) (5)了解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本章重点 (1)经济效果的含义 (2)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本章难点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 本章要求 (1)熟悉现金流量的概念;(选择) (2)熟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选择、简答) (3)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选择、计算)(4)掌握资金等值计算及其应用。(计算) 本章重点 (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等值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本章难点 (1)等值的概念和计算 (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第三章投资、成本、收入与利润 本章要求 (1)熟悉工程项目投资概念及构成;(建设期利息的计算) (2)熟悉成本费用的概念及构成;(折旧的计算) (3)掌握工程项目的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计算;(增值税的计算)(4)掌握利润总额、所得税的计算及净利润的分配顺序; (5)熟悉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 本章重点 (1)工程项目投资的概念及构成 (2)折旧的概念、计算及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3)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 (4)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内容、含义及计算 (5)利润总额、所得税的计算及净利润的分配顺序 本章难点 (1)经营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 第四章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本章要求 (1)熟悉静态、动态经济评价指标的经济含义、优缺点;(选择、判断)(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计算) (3)掌握不同类型投资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计算)

工程经济学

浅谈电动汽车参与V2G 的最优峰谷电价 郑兴 (上海海事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2011级 201110122026) 摘 要:V2G (Vehicle-to-grid )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双向互动技术,在分析电动汽车放电成本和效益的基础上,给出了电动汽车放电电价定价的上下限。设计了一套能够影响电动汽车冲放电行为的最优峰谷分时电价方案,达到车主的满意度。以京津唐电网为例,得到了电动汽车允放电的最优峰谷电价和对应时段,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峰谷电价;电价方案;满意度 1 引言 V2G(vehicle-to-grid)指电动汽车通过充放电设施在必要时向电网放电,可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等服务。而在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因零污染,低噪音等特点,获得越来越多关注。 然而我国尚未实施基于竞争模式的电力市场,本文针对V2G 的削峰填谷作用,提出一种在我国电价体制下确定电动汽车参与V2G 的最优峰谷电价方法。以京津唐电网为算例,对未来电动汽车参与V2G 的峰谷电价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 2 V2G 峰谷电价的定价 2.1 电动汽车的充电电价 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较普通的家用电器功率大,一般需要专门的充电设施。对充电设施运营商而言,电动汽车充电电价c P 按工商业用电进行定价。 2.2 电动汽车的放电电价 2.2.1放电电价下限 电动汽车参与V2G ,其合理的充放电行为能够为电网节省投资和运营成本,应当确定合理的放电电价(d P )给予补偿。以下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确定d P 的下限min d P 和上限max d P 。 设V2G 的年成本为year T ,其中固定成本为year F ,可变成本为year V ,则有 year T =year F +year V 年固定成本主要包括V2G 的年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其中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安装充放电装置、双向电能计量装置、控制系统成本等。可变成本year V 由下式计算: year V =(e c C P +)year E ? 式中:c P 为电动汽车的充电电价;e C 为V2G 削峰填谷的单位电能成本;year E 为年放电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