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参评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小学刘伯哲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 81页相关内容。

(2)让学生深入超市体验商品打折促销活动。

二、教学课题: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打折等优惠促销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并不陌生,折扣等促销的含义学生熟悉理解,在计算方面学生学习了分数及百分数的计算,能灵活地求折扣价钱,有计算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打折等优惠促销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并不陌生,折扣等促销的含义学生熟悉理解,在计算方面也有基础。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对几种优惠政策能层次清晰地进行比较,思维有序性。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打折等优惠促销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有这方面的经验,从生活中自己在购物中的优惠政策引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发现问题时,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学生讨论解决,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从众多的策略种选择最优的策略,学生兴趣浓厚。

购物策略贴近学生的生活,由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购物事件引入,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采用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形式相结合,促进

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交流与合作,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灵活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估计费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购物策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优惠策略加以分析比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购物策略”的数学核心思想是学生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实例,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优惠策略加以分析比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购物策略》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8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能力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运用策略的好处。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贴片

教学方法:教法:情境导入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1、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⑴先让学生回忆,在自己购物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过商家有什么样的优惠促销方式,自己又知道哪些呢

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⑶在学生发现生活中其实能接触到很多的优惠促销措施的时候,提出优惠方式很多,会给人带来选择的难题,以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为下一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埋下了伏笔】

2、展开问题,探究新知

⑴给出基本条件:

讲授:最近新出了一种饮料老师很想买。

(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条件,发现饮料分为两种包装,大瓶1200ml,售价10元;小瓶200ml,售价2元。让学生回答,教师再板书概要。

板书:

⑵进一步给出条件:

附近的三家超市都在为促销这种饮料退出了各自的优惠方案,(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

百度搜索超市图片三幅:

【】

【】

【】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三家超市的优惠措施。

⑶让学生分别解释自己对这几种优惠方式的理解。

明确买赠的优惠方式和折扣方式的理解,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确八折、九折的意义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这里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这几种常见的优惠方式的具体意义,方便下一步的教学与具体计算的展开。】

⑷提出问题:老师一开始只想买一小瓶饮料,到底该去哪个超市合算呢

⑸让学生思考,并加以比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得出结论,去甲超市花2元,乙超市花2×=(元),丙超市花2元。去乙超市合算。

⑹继续引出问题:

讲述:但是如果家里来客人了,只买一小瓶就不够了,就需要买一大瓶。那么现在是要买一大瓶和一小瓶饮料,去哪个超市合算呢

⑺让学生自主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汇报结论,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通过课件来展示各超市所需要的价格。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去甲超市最合算。

⑻提出问题三:如果买得更多。买3大瓶3小瓶饮料,去那个超市最合算呢

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合理的购买方式。

汇报自己的看法。

课件出示,配合帮助学生对比理解

如果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

应该去哪个商店?

?甲超市:10×3=30(元)

?乙超市:10×3+2 ×3=36(元)

36×0.9=32.4(元)

?丙超市:10×3+2 ×3= (元)

36×0.8=28.8(元)

36

去丙超市最合适!为什么这种情况去丙超市合适呢?

特别让学生注意,这里的总价已经超过了30元,在丙超市能够给八折优惠,是最合算的。

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前两种请款下去丙超市不合适,但这种情况下去丙超市便宜呢

组内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如果要购买30元以下的饮料,去甲商店或乙商店;如果要买30元以上的饮料,去丙商店.这样购买比较合算。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如果要购买30元

以下的饮料,去甲商店

或乙商店;

如果要买30元以

上的饮料,去丙商店.这

样购买比较合算。

【百度搜索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在前一个问题基础上演进的问题,让学生发现不同的前提下应该选择不同的策略才能让自己的购物变得合理、实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⑽进一步提出问题四:

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饮料,如果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35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

让学生思考,利用上面的收获,让学生不通过计算,能够发现是丙超市合算,因为已经满30元,在丙超市八折优惠。

⑾引出课题:

讲述:看来购物买东西还是要多加思考的,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的就是关于购物的策略。(板书课题,购物策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发现来进行实际的应用,促进学生能够进一步地理解购物策略】

3、巩固联系,深化提高。

⑴出示练一练习题:

有三种酸牛奶,大瓶1000ml,元;中瓶500ml,元;小瓶200ml,元。

【百度搜索酸奶图:

提出问题:①要买1000ml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

出示,让学生尝试列举,这里可以只说买法,不用考虑钱的问题,但是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买多过1000ml的也能算作买了1000ml,为下面买2400ml的问题做基础。

②要买2400ml酸牛奶,怎么买合算

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然后汇报自己的发现,注意让学生发现如果买2大盒1中盒,不仅更加便宜,而且还能多买100ml。

⑵课件出示拓展联系题,让

思考,在学生发现只到某

一个超市去买的时候价格是

一样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分别到两个超市买,能够得到更合适的价格。⑶数学故事(课件出示)

对于中盒包装的酸牛奶,现在有两家超市分别推出了他们的优惠策略,

苏果超市八折优惠,

华夏超市买三送一,

小明要买5盒这样的酸牛奶,怎么买更合算?

5.00元

有一个人要买带骨头的肉,看到肉铺招牌上写着:

骨头5元一千克,

肉10元一千克,

这人就对卖肉的人说:我要买带肉的骨头,多少钱一千

克?

卖肉的人一听,想:肉10元一千克,骨头5元一千克,加

起来不就是15元一千克吗?于是就对那人说道:“15元一千

克。”

如果你是买肉的人,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数学故事

【百度搜索课件图片:

让学生思考,拓展学生对本科所学知识的理解。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关于购物的问题,用数学的策略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5、作业:

课后到超市亲身感受购物的策略。

6、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购物策略》这是一节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本节课我力求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获得一些数学的思考方法,进行一种理性的思考。

课堂开始,我通过与学生在购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促销活动、应该怎样选择商品进行简短交流引入新课,既贴近生活又言简意赅。接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三次感悟:

一、在教学中我引入了饮料作为研究对象,创设了三家超市促销果奶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超市的优惠策略,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以购买我们班开联欢会所需的饮料为例,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探讨,在学生设计的购买方案中发现:在满足所需果奶量的前提下,同一种食品,大包装要比小包装便宜。

三、在学生初步的感受三家超市不同的优惠活动之后,我将教材中呈现给学生的3个问题设计成成开放式的情境题目,由学生自己设计想要买多少量的饮料,通过计算所买的饮料在三家超市的价钱来选择去哪家超市购买比较合算,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对此进行归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商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不同的思维方式,改变在认知学习上的单一性,促进全面发展。另外在解答练一练时,学生还发现买升时,如果买两大一中不但可以多得100ml而且还少花了元。让学生懂得了可以根据所需灵活选择购买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购物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容: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第一课时“买文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察看与操作中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4.培育学生采纳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本领,培育思惟灵活性。 教学重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及应用 教学难点: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及正确应用人民币 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若干、购物小商品、每人1元钱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⒈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它来了!(课件出示:喜羊羊的图像)你们认识它吗?喜欢它吗?今天是喜羊羊的文具店开业,听说它的店里进了许多的学习用品,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课件出示喜羊羊文具店情景)店里的文具真是琳琅满目。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买文具”(出示课题:买文具) 二.认识元、角、分 1。认一认。 师:不过,要买文具得用到什么?(钱)对极了!世界上的钱啊有多种多样,请看!这些是我们中国的钱,它的名字叫(人民币)。 师:人民币有两种,这是纸币,是用一种特殊的纸做的(课件突出显示纸币),这是硬币,是金属制成的。课件突出显示硬币)这里有大面值的人民币,也有小面值的人民币,对于这些大面值的人民币今天我们暂且不研究(电脑隐去5元以上的人民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些小面额的人民币吧。 2、特征辨认,先认识“元” 师:小朋友们,课前我们已经准备了许多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那么,现在请大家从信封里找出人民币,在小组里说说认识那? 师: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举起一1元的纸币)这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购物策略》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购物策略》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购物策略》一课。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简析 《购物策略》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与饮食”中的第二节,新的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准确计算,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购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一数学理念的理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点击)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知识、技能方面所做的要求及我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购物的不同策略,体验到数学与日常 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从而 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

的信心。 2、知识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2)能通过准确的计算,多角度的思考,解决哪个更合算的实际问题。 3、能力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形成与人合作的能力。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程序设计(点击)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问 题中来,在课堂中经历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生成新的问题走出课堂的过程。本节课我将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包括:(点击)走进生活、发现问题;分散集中、生成问题;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反馈练习、深化问题;拓展延伸、升华问题。下面就这五个环节具体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发现问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新课伊始我将学生引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学校要

部编版(人教)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4.买东西的学问》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4.买东西的学问 教学目标 1.购物掌握购物的技巧:学会看包装,避免购物麻烦。 2.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 3.在购物过程中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购物掌握购物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 教学难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里面可有不少学问。刚好,我们班级要开联欢会,需要购买许多物品,生活委员雯雯想让你帮忙出主意,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购物的学问。再来帮雯雯出主意吧! 2.揭示课题:买东西的学问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学会看包装

(一)看一看,辨一辨。 1.看一看,帮忙采购。班级要开联欢会,需要购买零售、小奖品、装饰教室的物品。生活委员雯雯邀请你来帮忙。请运用你的经验和智慧圆,满完成购物任务。 2.辨一辨: 这两种零食,哪种可以购买?哪种不可以购买?为什么? (1)小组的同学交流。 (2)同学汇报。 3.师小结:第一种商品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产品的名称、配料、保质期、安全标志以及绿色食品标志。所以第一种商品是可以购买的。第二种商品不可以购买。因为这它无保质期,无安全标志,属于三无食品,所以不能购买。 (二)观察记录,找出共同点。 1.观察: 在食品、衣服、文具、家电产品、药品等商品中任选一类,收集他们的商品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 2.比较异同: 比较一下,同类产品有哪些共同的信息。 3.记录信息: 仔细阅读并完成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例如:

购物教案

第二单元购物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2、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3、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辨认人民币,能够清点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能够用口头语言描述付钱、找钱的过程。同时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时间:8课时

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主备教师:张春变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买文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 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 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获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 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 …… 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这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和反思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提高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购物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会买东西吗?你们在购物中,考虑些什么?(物美价廉、货比三家、精打细算)购物中有许多学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购物的学问。 二、调查汇报,知识积累 (理解常见几种优惠策略的含义) 1.学生交流汇报课前调查商场有哪些的优惠措施。 师:现在竞争激烈,许多商场为了吸引顾客纷纷采取优惠政策,你们课前调查到哪些? (打折、买几送几、摸奖、特价……)

2.重点弄清几种促销手段的含义。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也出示一些调查到的优惠措施图,提问:(1“八折”是什么意思?原价30元,八折后几元?(2“特价6.3元”是什么意思?7元的货物卖6.3元,相当于打几折?怎样算的?(3“买四送一”是什么意思?(强调:买四瓶送一瓶,买不到八瓶只送一瓶,买八瓶才送两瓶)相当于打几折?(4/5=80%,打八折) 三、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师:最近市场上新推出一种饮料,我们来看看(出示课件)。如果你是这个厂家的推销员,请你介绍一下你的产品。 生1:这是果粒鲜橙汁,有两种:大瓶的1200ml,价格是10元;小瓶的200ml,价格是2元。 师:为了抢占市场,促销饮料,三家商店分别推出了优惠政策。(课件分别出示甲、乙、丙商店的优惠政策:甲店:买一大瓶送一小瓶;乙店:一律九折;丙店:买满30元打八折) 师:到底哪个商店的优惠政策省钱呢?(学生充分交流,知道要根据当时的实际购买数量来进行选择) 试问:买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为什么?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买3大瓶和3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 交流后讨论:你们发现有什么好的购物策略吗? 四、深入探讨,建立模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选择购物方案》教学设计

《选择购物方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有关百分数、折扣、纳税、利率等知识。 2.能根据计算结果对方案进行合理选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探索、分析、对比,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在生活应用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结果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正确选择。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每当过节放假,商场里总是有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说说你都碰到过哪些促销活动? 2.有时,同一品牌在两个商场活动不同,需要我们通过对比选择其中更为划算的。红红妈妈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选择更合理。 【设计意图】对于商场的促销,学生并不陌生,从生活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在身边,具有现实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展开情境,综合应用 1.教学教材第12页例5。 课件出示题目: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①读题。说说这两个商场的活动各是什么?并说说自己对这两个活动的理解。重点理解B商场“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②析题:想想按两个商场的活动,在A、B两个商场买各付多少钱,该怎么计算。 ③解题:独立完成。 ④交流与反馈:集体订正,并得出结论。 ⑤回顾思考:这两个促销方式,在什么情况下付的钱是一样的?如果妈妈还想在这个品牌里买一件上衣,你推荐她在哪里买?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之前百分数的应用上进行的,在分析解答时要有一定的侧重。像该例题教学,学生明确“满100元减50元”的含义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去完成。而在此基础上增加的思考环节,则是对百分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2.尝试练习教材第12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①独立完成。 ②交流反馈。 ③思考:不计算,你知道哪个商场更省钱吗?为什么? 3.小结:在商场促销活动时,咱们通过对比、思考来选择更省钱的方案。数学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大有用处的。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 引导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购物的经历,而有关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购物小窍门教学设计模板 1.通过"超市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调查访问、设计方案、填写发票、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结合相关背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到超市调查三种物品的价格,并完成调查表。 2.咨询:购物时为什么要索要发票? 一、交流调查结果 1.提问:课前,同学们到超市做了一些调查,谁愿意把调查的结果向大家说一说?请两名同学说说调查结果,并将其调查表投影出来。学生评价带的钱合适不合适。讨论交流:带的钱正好或太多好不好?为什么? 2.小组内评一评每人带的钱数是不是合适,不合适的改进一下。 二、设计购物方案

1.讨论:人们在超市购物,最关心的是什么? 2.播放一个学生购物情景的录像。录像的内容:某学生的一篇数学小论文在报纸上发表了,获得30元稿费。她妈妈让她自己支配这30元钱。这位同学在超市内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挑选东西。她还要为老师买一件礼物,感谢老师的辅导;为妈妈买一件礼物,感谢妈妈每天辛辛苦苦操持家务。她边挑选东西边估算着用了多少钱。 讨论:你认为这位同学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为什么? 3.如果给你30元钱,你会买什么?请根据课本第64-65页提供的商品单价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小组内互相检查每个人的购物方案合理不合理,还剩多少钱。 课堂调查:最多的买几种物品?最少的买几种物品?剩钱最多的是多少?最少的是多少?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解决实际问题 1.李小明同学带50元钱想买如下物品(投影出示): 8包方便面,每包元; 1包饼干元; 5瓶什锦莱,每瓶元; 10枝铅笔,每枝元。 请你帮他算一算带的钱够不够。 2.谈话:

张常习《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第81页的内容,这是一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购物问题的课,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发现如何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商家,体会数学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的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能力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购物策略。 【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有几个孩子特别兴奋,想买一些饮料庆祝节日,为了劲量节约开支,他们做了市场调查。这一调查呀,可把他们难住了,原来各大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促销饮料,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策略,不知到底该去哪个商店买最便宜?帮帮他们,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购物策略。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 【设计意图:增强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的重要性。】 二、走进生活,解读信息。 1、从大屏幕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2、谁知道他们推销的是什么产品?(学生汇报……) 3、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三家商店的老板,谁愿意?请你们向顾客解释和宣传你们的优惠策略?咱们看谁的解释最清楚?谁的表演最能吸引顾客? (随机让三名学生扮演商店老板,介绍自己优惠策略) 4、你明白这些促销方式的意思吗?谁来给我说说?

购物教学设计

购物教学设计 购物教学设计 购物教学设计1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三节——《去商店》。 教学设想 前两节课已经学习了元、角、分及其相互间的简单换算,而且也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为此,本节课创设一种购物的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活动。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这节课一共设计了三个紧密联系的活动。 1.活动一,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 这个活动由小淘气带领大家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通过购物这个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学会计算的思考过程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 2.活动二,到游乐场去。

恰逢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根据学生的喜好,创设了到游乐场去玩的情景,用20元钱去游乐场活动,你想做那些游戏呢?这个题目是在20元这个范围内,让学生进行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通过这个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 3.活动三,合伙开百货店。 这是在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合伙开百货店,这个活动是一个综合运用的活动。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如: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算一算,合伙开个小商店等。运用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数学。 三、注意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购物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并且能与别人进行思想交流,所以在设计时应重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比较完整的认知状态,如:合伙开百货店时,店里面有售货员,还有顾客,当顾客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和其他同学都要进行核实,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新课标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81。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购物的策略。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我们在逛超市时,尤其是在黄金周到来的时候,常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你都见过哪些促销形式? (学生积极回报课前调查到的商场的优惠措施) 2、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你看这五一黄金周马上就要到了,各大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促销饮料,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策略,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从大屏幕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回报甲商店的优惠策略 生2:回报乙商店的优惠策略 ………… 师:谁知道他们推销的是什么产品?(学生汇报……) 3、师:多么善于收集信息的孩子啊!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三家商店的老板,谁愿意?请你们向顾客解释和宣传你们的优惠策略?咱们看谁的解释最清楚?谁的表演最能吸引顾客? 学生非常积极,随机让三名学生拿着优惠策略牌扮演商店老板,介绍自己优惠策略。

4、师:我们到底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 板书“甲”甲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买1大瓶送1小瓶” (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板书“乙”乙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一律九折优惠” (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板书“丙”丙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购物30元以上八折优惠”(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4、师:我们到底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提出一些问题吗?请看老师的提示!(课件出示) (随生板演,根据情况直接把需要的问题板演在具体位置) 大瓶3小瓶 16小瓶 大瓶1小瓶 2大瓶2小瓶 小瓶 2小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都非常的聪明,提出了那么多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几个问题好吗? (1)3大瓶3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2)16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3)1大瓶1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4)2大瓶2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5)1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6)2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2、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进行研究。

最新中职英语购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参赛课程名称基础英语教学内容Unit 3 How much is it? 学时 2 教学方法与手段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T 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o enable the students go shopping in English. 知识目标:To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useful expressions on shopping. 素养目标:To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some knowledge about shopping place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learn some good manners as a salesgirl. To train the students' awareness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教学重点、难点 Key points: (1) Help the students grasp the useful phrases and expressions on shopping. (2)Make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ask some information about goods and how to buy things. Difficult point : Let the students help the tourists go shopping and buy some local products.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英语(基础模块)》的unit 3 How much is it? 的听说部分。首先是准备活动,然后是听说的培养活动,最后是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单元知识、技能、策略等方面的学习效果,通过任务的完成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Step One: Greeting Step Two: Lead-in Step Three: Listening Step Four: Presentation Step Five: Practising Step Six: Homework 教学考核评价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结合口试形式。笔试重点强调所学的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能够牢记所学的知识,扩充词汇量,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北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规划教学设计

北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规划教学设 计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新课标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81。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购物的策略。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我们在逛超市时,尤其是在黄金周到来的时候,常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你都见过哪些促销形式? (学生积极回报课前调查到的商场的优惠措施)? 2、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你看这五一黄金周马上就要到了,各大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促销饮料,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策略,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从大屏幕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回报甲商店的优惠策略 生2:回报乙商店的优惠策略 ………… 师:谁知道他们推销的是什么产品?(学生汇报……) 3、师:多么善于收集信息的孩子啊!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三家商店的老板,谁愿意?请你们向顾客解释和宣传你们的优惠策略?咱们看谁的解释最清楚?谁的表演最能吸引顾客?

学生非常积极,随机让三名学生拿着优惠策略牌扮演商店老板,介绍自己优惠策略。 4、师:我们到底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 甲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买1大瓶送1小瓶” (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乙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一律九折优惠” (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丙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购物30元以上八折优惠”(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4、师:我们到底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提出一些问题吗?请看老师的提示!(课件出示) (随生板演,根据情况直接把需要的问题板演在具体位置) 大瓶3小瓶 16小瓶 大瓶1小瓶 2大瓶2小瓶 小瓶 2小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都非常的聪明,提出了那么多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几个问题好吗? (1)3大瓶3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2)16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3)1大瓶1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4)2大瓶2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购物策略教案

购物策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能力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情感目标:体验运用策略的好处。 重点:对几种优惠策略的了解和比较。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优惠策略。 教学前准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基本功训练。 一个服装店搞促销活动,所有商品一律8折优惠,请算下列商品的现价。 裤子:120元上衣:160元裙子:180元短袖:100 元 二、情境导入 1、昨天布置大家去超市调查,你们在超市里都见过哪些促销活动? 2、(师出示生活中各种促销图案)同学们我们作为消费者面对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怎样能用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 的商品呢?就让我们一边购物一边了解其中的学问吧!(揭示课题:购物策略) 三、自学交流 (一)出示学习目标,一位同学朗读。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学习课本81 页的内容,结合情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买一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从中你获得了什么购物策略? 2、要买一大瓶饮料和一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从中你获得了什么购物策略? 3、淘气要买3 大瓶饮料和3 小瓶饮料他回去哪个商店? 4、班里举办联欢会要个每位同学准备约200 毫升饮料,如果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35 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有没有简便的判断方法? (三)、学生自学,师巡视、督促。 (四)、组内交流、讨论自学内容。 (五)、自学展示、汇报与交流。 1、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指导1至4的完成情况,其他组订正、补充,师适时指导。 (六)、探究:从中你获得了什么购物策略?(货比三家,同质商品选大包装便宜) 四、检测训练 1、基识训练: (1) 买1升酸奶有几种买法?哪种最合算?

[教学]超市购物教学设计

《超市购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4-65页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创新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通过"超市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1.到超市调查三种物品的价格,并完成调查表。 2.咨询:购物时为什么要索要发票? 教具、学具准备 农远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音乐、教学光盘。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是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数学活动从调查入手,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现实意义,学生也乐意去做。学生在调查活动中积累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丰富讨论、交流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调查结果 1.提问:课前,同学们到超市做了一些调查,谁愿意把调查的结果向大家说一说?请两名同学说说调查结果,并将其调查表投影出来。学生评价带的钱合适不合适。讨论交流:带的钱正好或太多好不好?为什么? 2.小组内评一评每人带的钱数是不是合适,不合适的改进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既学习知识,又学会做事。] 二、用远程教育资源设计购物方案 1.讨论:人们在超市购物,最关心的是什么? 2. 用远程教育资源电脑播放一个学生购物情景的录像。录像的内容:

某学生的一篇数学小论文在报纸上发表了,获得30元稿费。她妈妈让她自己支配这30元钱。这位同学在超市内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挑选东西。她还要为老师买一件礼物,感谢老师的辅导;为妈妈买一件礼物,感谢妈妈每天辛辛苦苦操持家务。她边挑选东西边估算着用了多少钱。 讨论:你认为这位同学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为什么? 3.如果给你30元钱,你会买什么?请根据课本第64-65页提供的商品单价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小组内互相检查每个人的购物方案合理不合理,还剩多少钱。 课堂调查:最多的买几种物品?最少的买几种物品?剩钱最多的是多少?最少的是多少?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1)生活中的购物有两种情形:一是根据要买的东西看一看需要带多少钱;二是根据所带的钱数看一看能买什么东西。显然前者是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而后者不常有。情境的创设就使后一种情形显得合情合理。(2)这位同学在购物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购,还不时地进行估算,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为妈妈、老师买礼物,展示了这位同学的美好心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的传统道德教育。 (3)设计购物方案,学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是否需要等各种因素,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通过课堂调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消费要合理、做事有主见等思想教育。] 三、解决实际问题 1. 用远程教育资源课件出示:李小明同学带50元钱想买如下物 品 8包方便面,每包2.30元; 1包饼干3.60元; 5瓶什锦莱,每瓶2.90元; 10枝铅笔,每枝0.60元。 请你帮他算一算带的钱够不够。 2.谈话: 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有关发票的作用,谁能说说购物时为什么要索要

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说明

《合理购物ABC》教学设计 教材: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第二册 单元题目: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课题:购物的学问——3、合理购物ABC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中第三课《购物的学问》中的一个主题。在这一单元中,学生调查家庭日常购物情况;了解了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知道购物场所是各式各样的,了解各种购物场所的特点及其变化发展。并通过调查,知道了价格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在此基础上,教材设置了“合理购物ABC”这一主题,让学生学会合理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各种不同的物品(外包装袋完好),并标出价格。 2、教师准备:按班级人数准备玩具纸币;每人准备一购物清单;按班级小组数准备统计表格。 3、课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把教室布置成商自选商场,把收集到的各种不同的物品分类摆放。 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等一些购物的基本常识。 2、学会了解商品,合理选购商品的方法。 一、说话导入,郊游买什么 1、说话导入:听老师说最近要带咱班同学到近郊游玩一天,为了郊游

愉快,还让同学们作了一份购物计划,为郊游做准备,你们都准备买什么了?(板书:购物) 学生交流 2、教师课前准备好小卡片,学生每说一种物品,就在黑板上贴出来。例如:牛奶、豆奶、矿泉水、可乐、橙汁;面包、饼干、点心、方便面、巧克力、薯片、话梅、口香糖;驱风油、晕动片、笔记本、笔…… 3、这么多的商品,为了购物方便,我们能把这些商品进行分类吗? 学生分类,教师随机作出相应的指导(可以分为饮料类、食品类、玩具类、药品类、电器类、学习用品类、生活用品类等) 4、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会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商品进行不同的分类。那同学们买的合理吗?这是四二班乐乐的购物计划,大家看看合理吗? 出示案例一:在郊游准备中,乐乐买了一块面包、一包薯片、一辆玩具赛车、一台游戏机。他这样买,你觉得合适吗? 小组讨论、评价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得出:“有需要才买”(贴出) (板书:合理) 5、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会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商品进行不同的分类。还会合理购物。下面老师想看看同学们在具体的购物前是怎样精打细算的。同学们敢不敢试试? 6、你们班组织郊游时,假如你的爸爸妈妈给你10元钱,你想为自己准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新课标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81。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购物的策略。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我们在逛超市时,尤其是在黄金周到来的时候,常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你都见过哪些促销形式? (学生积极回报课前调查到的商场的优惠措施) 2、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你看这五一黄金周马上就要到了,各大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促销饮料,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策略,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从大屏幕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回报甲商店的优惠策略 生2:回报乙商店的优惠策略 ………… 师:谁知道他们推销的是什么产品?(学生汇报……) 3、师:多么善于收集信息的孩子啊!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三家商店的老板,谁愿意?请你们向顾客解释和宣传你们的优惠策略?咱们看谁的解释最清楚?谁的表演最能吸引顾客? 学生非常积极,随机让三名学生拿着优惠策略牌扮演商店老板,介绍自己优惠策略。

4、师:我们到底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 甲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买1大瓶送1小瓶”(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乙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一律九折优惠” (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丙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购物30元以上八折优惠”(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4、师:我们到底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提出一些问题吗?请看老师的提示!(课件出示) (随生板演,根据情况直接把需要的问题板演在具体位置) 3大瓶3小瓶 16小瓶 乙1大瓶1小瓶 2大瓶2小瓶 丙1小瓶 2小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都非常的聪明,提出了那么多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几个问题好吗? (1)3大瓶3小瓶, 去哪家较为合算? (2)16小瓶, 去哪家较为合算? (3)1大瓶1小瓶, 去哪家较为合算? (4)2大瓶2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5)1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6) 2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数学牛银侠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81页《购物策略》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四、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淘气准备为庆祝节日,到商店去买饮料。可是淘气跑了几个商店也没买到饮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各大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淘气傻了眼,不知到底该去哪个商店买?你能帮帮他吗? (二)、引入新课,探究购物策略 请看大屏幕,自己读题,淘气不明白这些标语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解读信息) 师:作为顾客,面对不同的优惠策略,可能会思考什么问题呢?(到哪一家商店买东西最优惠呢),怎样购物最省钱是顾客购物时要考虑的问题,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顾客购物时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策略。 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大瓶装1200ml 10元 小瓶装 200ml 2元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每一家商店优惠的策略了,那么如果你要买东西,你选择哪个商店?那么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吧?看一看到底到哪个商店买饮料更便宜?分别出示三种情况带着学生一起来计算。

出示问题: ①要买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②要买1瓶饮料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③淘气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你会建议他去哪家商店? 1、解决问题(1) 淘气想买1小瓶饮料,你认为去哪个商店最便宜?谁来大胆估计一下?请把你的验证结果写在本子上。 学生口答(思考一下,谁来说) 甲商店:2.00元乙商店:2×0.9=1.8(元)丙商店:2元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结果的? (引导学生发现通过计算比较三家商店的价格,选择便宜的商店买。)师:你非常细心,分别算出三家的价格进行比较,乙商店最便宜。如果淘气要买1大瓶和1小瓶,你建议他去哪个商店呢?快帮他算一算,比一比,写在本子上。 2、解决问题(2) 甲商店:10元乙商店:(10+2)×0.9=10.8(元)丙商店:10+2=12(元) 师:同学们真能干,很会买东西,这时淘气想干脆趁商场打折,不如多买一点。于是他决定买3大瓶和3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最合算?把你的算法写在练习本上。 3、解决问题(3) 甲商店:3×10=30(元) 乙商店:(10+2)×3×0.9=32.4(元) 丙商店:(10+2)×3×0.8=28.8(元)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的消费者。帮助淘气解决了问题,买到了最便宜的饮料。通过刚才的购物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 生:30元以下的甲、乙商店 30元以上的丙商店 在不同的商店买同一种商品时,通过计算比较,还要看购买数量及商家的折扣进行选择。 带着我们的发现,请看问题(4): 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饮料,如果淘气班上共有学生35人,你认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 4、解决问题 师:你们认为该到哪个商店去买合算呢? 生:丙商店,因为超过30元的商品到丙商店会便宜些?

购物教案 (5)

第二单元购物 课题:买文具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 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 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获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 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 …… 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 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81 页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的购物策略。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策略" 1、同学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在第二次赛马中获胜靠的是什么?(生答) 2、揭示课题: 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商业中,商家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挣更多的钱, 常常推出各种优惠条件。作为消费者,在购物时,面对不同的优惠条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店 进行购物呢?怎样购物最省钱是顾客购物时要考虑的问题, 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顾客购物 时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策略。(课件出示) 二、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吗?在超市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商家搞的一些促销活动。 你见过哪些促销活动?(生答)你知道商家为什么要搞这些促销活动吗?看来同学们对这方面 的知识了解的还真不少呢?商家搞促销活动是为了吸引顾客,增加商品的销售量,以获得更多 的利润。 2、创设情境 夏季是销售饮料的最佳时期。甲商店,乙商店,丙商店为了促销某种新饮料,分别推出了 不同的优惠策略。(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谁来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信息。(指名读) 师:甲、乙、丙、三家商店各推出了什么优惠策略?(生答) 师:作为顾客,面对不同的优惠策略,会思考什么问题呢?(生答) 师:对啊,怎样购物最省钱是顾客购物时要考虑的问题. 三、探究"货比三家"的购物策略 1、师:如果让你去买这种饮料,你会选择去哪一家商店买呢? 师:A、去哪一家商店买才是最佳选择呢?我们先别忙着下结论,请同学们先解决下面的 3 个问题,再回答好吗? (B、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要根据购买数量来进行选择。应该怎样根据相应 的数量选择最佳的购物策略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解决以下 3 个问题。) 2、出示问题; (1)如果让你去买 1 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2)要买 1 大瓶饮料 1 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3)淘气要买 3 大瓶饮料和 3 小瓶饮料,他会去哪家商店?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怎样解决这三道题?把你的解题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根据你在 小组内交流的解题方法,把每题的解题过程及答案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解题方法,第 1 题谁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