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

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
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

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税务中的应用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管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有效的运行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史短且变化快,关于它的概念、定义、理论和方法还很不完善。一般来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建立分析、规划、控制和决析和决策功能。管理信息系统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原理上讲,任何企事业和部门,无论是否有计算机,都有信息的流动,因而都有管理信息系统。但是有了计算机以后,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才显露出来。对于其名称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在美国、日本称之为“管理信息系统’,在欧洲称之为“计算辅助管理系统’,在独联体称为“自动化管理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等。

1.信息的采集

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应具备信息采集功能。把分布有组织部的各种有关信息收集起来,并转换成系统所需的形式。采集工作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也是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前提。信息采集时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有检验方法,采集的手段方便可行。

2.信息的处理

进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要加工处理,把各种形式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提供查询。经过信息处理,能提供种种统一格式的信息,简化各种统计和综合工作:能利用数学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能利用数学方法及时准确地、统一地提供决策信息,能解复杂的大量的方程,找到最优解或次优解,或模拟多个方案,选出最优解。信息处理的数学含义是排序、分类、归并、查询、统计、预测、模拟,以及各种数学计算。

3.信息的存储

管理信息系统要对系统的信息进行存储保管。当组织相当宠大时,需存储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必须依靠先进的存储技术。主要有物理存储和数据的逻辑组织两个问题。物理存储指将信息存储在适当的介质上。如记录在纸或表格上,记录在微缩胶片上,存储在磁带、磁盘等磁性介质上,以及存储在光盘上。逻辑组织是指按信息的逻辑在联系和使用方式,把大批的信息组织成合理的结构,从而提高寻找信息的速度,一般依靠数据库技术。逻辑组织还要考虑喇氏数据的重复存储量即冗余度,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等。

4.信息的管理

信息管理的主要容有:规定好采集数据的种类、名称、代码、地点、所用设备、数据格式、采集时间、送到何处:规定好应存储数据的存储介质、逻辑组织形式、访问权限等。

5.信息的检索

信息检索一般要用到数据库技术和方法。在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时,应对它们的功能、使用方法、环境等进行调查,选择最适合的数据库软件。数据库的组织形式和检索方法决定了检索速度的快慢。

6.信息的传输

系统规模越大,传输问题越复杂。为子决速准确地传输信息,目前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了各种新的通信技术。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税务界的重要性

税务管理网络系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之一,它对于提高税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税务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家税务局的倡导推动下,在各级税务部门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税务工作人员的极积配合和某些致力于税务系统电子化的计算机公司的努力下,各种税务管理系统发展迅速,得到了普遍推广使用。在新的21世纪里,随着税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税务管理系统相关技术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进,税务管理系统在网络结构上己不再局限于局域网结构,在业务功能上也不仅仅满足于开几税票这种简单的纯业务型工作,而是一个上下互连,四通八达的广域网系统,是一个建立在业务处理更正确、简便,收集信息更完善、可靠基础上的集网上办公、网上征收、网上管理、网上监控、提供网上服务为一体的、以管理监控为目标的管理型信息系统。

三.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指出:要通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发展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这一新的征管模式,把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明确了计算机网络作为新征管模式的依托,这必将使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税务管理中的应用80年代初才起步,在十多年里,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在税务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单机操作、单项应用—局域网---广域网。

1、单项操作、单项应用

我国税务机关应用计算机的初期,在网络方面,只是单机操作、单项应用,且多是用于税收计会统部门,没有实现联网:在软件方面,也没有实现对税收征管全过程的覆盖,其功能和作用的局限吐是非常明显的,充其量作为汇总统计和编制报表的工具,只起到一个电脑打字机或计算器的作用,计算机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而且没有摆脱手工记帐的辅助和配合,工作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这时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还只是个处理日常事务的软件包,由于能访问的资源相当有限,也更谈不上决策支持。

2、局域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仅在一个单项工作中应用计算机己不适应税收征管工作日益复杂这一变化的要求,需要开发新的计算机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从税务登记、纳税审核、发票审批销售、受理申报、稽查选案、会统核算,一直到入库销号、报表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计算机管理。而计算机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上,计算机网络能使各用户实现数据共享,设备资源共享,相互通讯等,设备利用率高,对税收征管工作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计算机联网就成为必要了。

这一阶段的联网,在网络方面,多数只是本局各科室之间的联网,限于局域网:在软件方面,仅仅覆盖了本局各本科室的业务,在各个税务机关之间以及税务机关与其他职能机关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的功能还不具备。

目前,我国各级税务机关的计算机联网大多是这一层次的联网,市一级、省一级、乃至全国一级的税务管理广域网刚刚起步,还没有推广开来。局域网仅仅实现了本单位部的数据和资源共享,而对于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税务机关与银行、工商、海关、财政、审计等部门之间来说,还不能实现共享,税务信息传递速度慢,税务信息处理不及时,而且也不能实现税务机关与纳税户联网,不能实现纳税户电子申报,不利于节约征收成本,提高征管效率。这时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只实现了一定围的资源共享,因此决策支持功能也相当有限。

3、广域网

广域网,在网络方面,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市话线与上级主管局、市各分局的计算机远程连接,实现远程注册进入省、市局局域网、分局局域网,实现远程数据共享:在软件方面,数据交换、数据同步的功能己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块,决策支持功能也因为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而变得更加有效。广域网覆盖面积非常辽阔,它不仅可以实现税务机关与银行、工商、海关、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联网,甚至还可以通过微波、卫星把跨国、跨洲际的计算机连成网。目前,部分省市的税务部门己经实现了这一层次的联网,但在全国普遍推行还有一段时间。

四.我国《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西南财经大学信息技术开发服务公司曾于1995年开发了基于Novell 局域网的铡封兑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目前己在全省上百个征收单位使用,在该系统的开发应用及维护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税务业务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适应新世纪,新形势对税务管理系统的需求,199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信息技术开发服务公

司在四川省税务局和双流地税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重新设计开发了基于广域网和大型数据库的新一代税务管理网络系统,该系统分为两种版本:基层税务管理系统和上级管理层税务管理系统。基层税务管理系统分为征收管理子系统、计划计会子系统和税收分析决策子系统。上级管理层税务管理系统分为票证管理子系统、税收分析决策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

2000《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是快速原型法进行开发的。该系统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上级管理层税务管理系统和基层税务管理系统: 上级管理层税务管理系统适用于省、市等非基层征收单位,主要完成与基层税务管理系统联系密切的业务功能。包括票证管理、报表管理和税收决策分析系统:

基层税务管理系统适用于基层征收单位,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税务登记、税票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入库、管理服务、统计查询、查补税款录入、会计处理、计划管理、税收监控等等。

其功能结构图如下:

上级管理层税务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如:

图2-2

上级管理层税务管理系统适用于省、市等非基层征收单位,主要完成与基层税务管理系统联系密切的业务功能。

一、票证管理

完成税票、发票的入库、审核下发、损失、退回、统计查询等基本业务。

二、报表管理

完成对下级报表的收集、汇总、审核、平衡、打印及表样维护等操作。

三、税收决策分析系统

对下级税务单位进行远程访问,收集需要的数据,形成成本地信息库,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基层税务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