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任务书

实验报告任务书
实验报告任务书

硬件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硬件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硬件编程语言VHDL ,并熟悉FPGA 设计的实验和使用方法。通过设计、编程、调试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实验动手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1、学习现代硬件系统设计基本方法。

2、学习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

3、学会使用图形方式和文本方式设计逻辑与时序电路。

4、学会分层次设计方法。

5、学会FPGA编程和应用。

6、详细的设计任务要求见附件1。

三、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教学时间共5周。结合实际情况,本次安排时间跨度为第19周~第20周,第26~第28周,共计5周,从7月5日开始,到9月10日结束。

第19周~第20周:理论教学

第26周~第28周:实验调试

四、参考书目

1. 邹彦,庄严等.EDA技术与数字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

2. 薛宏熙,胡秀珠.计算机组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3. 潘松,黄继业. EDA技术与VHDL.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

五、成绩评定

设计成绩由平时听课状况、设计结果、设计报告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实验与设计调试占50%,设计报告占30%。考核依据:(1)平时听课/实验。由值班教师负责考核,记录出勤状况、听课过程中回答问题状况等。

(2)实验与设计结果。该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完成后由教师验收,根据验收情况和设计结果给出相应的成绩。

(3)设计报告。在实验部分完成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与调试过程,每人写出自己的设计报告,根据设计报告的情况由指导老师评定并给出得分。

六、要求

在课程设计阶段,严格考勤,根据题目要求认真独立完成设计,要求学生全程参与课程设计过程,完成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训练。在实验过程中,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并调试,根据设计结果和设计过程中的努力程度,由指导教师给出设计成绩。在实验过程完成的基础上,撰写设计报告,并于设计结束时将报告上交。根据情况,具体做如下规定:

1)课程设计成绩以百分制计。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和实验任务。有互相拷贝和抄袭的,涉及到的相关同学均在该部分得0分。

3)完成实验和设计后,各自独立完成设计报告的撰写工作。发现设计报告有相互拷贝的,设计报告一项一律记为0分。

计算机硬件课程设计指导组

2012-7-2

附件1 硬件课程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要求集中学习VHDL语言编程和调试,在Quatus II环境下应用VHDL语言,编程调试并对FPGA 编程,完成调试。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下列1~6个实验项目,自选第7个实验项目。

1)在7段数码管上同时显示自己学号的最前4位和最后4位。

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4)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5)在点阵上显示自己的名字。

6)用图形输入方式,实现一个4位二进制全加器。

7)选做项目:根据自己的学号,尾号为1-9的选择第(1)-(9)题,尾号为0的选择第10题。

(1)出租车计价器

(2)交通灯控制器

(3)多种显示形式的流水灯

(4)全自动洗衣机控制

(5)多位加法器(至少8位)

(6)多位乘法器(至少8位)

(7)加密解密器

(8)简单CPU的设计(8条指令)

(9)定时打铃器

(10)电梯控制

详细说明应实现的功能。

设计原代码、系统使用说明。

(1) 画出编写程序的功能框图,说明程序中各部分的功能。

(2) 带详细注释和说明的VHDL源程序。

(3) 调试过程的截图记录。

(4) 功能测试的截图,并给予解释和说明。

(5) 用于硬件验证的管脚锁定文件。

(6) 记录硬件验证结果。

(7) 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附件2 部分题目指南

一、全加器设计

1、实验目的

(1)了解四位全加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基本组合逻辑电路的FPGA实现。

(3)熟练应用Quartus II进行FPGA开发。

2、实验原理

全加器是由两个加数X i和Y i以及低位来的进位C i-1作为输入,产生本位和S i以及向高位的进位C i的逻辑电路。它不但要完成本位二进制码X i和Y i相加,而且还要考虑到低一位进位C i-1的逻辑。对于输入为X i、Y i和C i-1,输出为S i和C i的情况,根据二进制加法法则可以得到全加器的真值表如下表所示:

全加器真值表

由真值表得到S i和C i的逻辑表达式经化简后为:

这仅仅是一位的二进制全加器,要完成一个四位的二进制全加器,只需要把四个级联起来即可。i

3、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完成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四位二进制全加器。具体的实验过程就是利用实验系统上的拨动开关模块的K1~K4作为一个加数X输入,K5~K8作为另一个加数Y输入,用LED模块的LED1~LED8来作为结果S输出,LED亮表示输出‘1’,LED灭表示输出‘0’。

实验箱中的拨动开关、LED与FPGA的接口电路,以及拨动开关、LED 与FPGA的管脚连接在以前的实验中都做了详细说明,这里不在赘述。

4、实验现象与结果

以设计的参考示例为例,当设计文件加载到目标器件后,拨动相应的拨动开关,输入两个四位的加数,则在LED灯上显示这两个数值相加的结果的二进制数。

5、实验报告

(1)出不同的加数,绘仿真波形,并作说明。

(2)在这个程序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八位的全加器。

(3)在这个程序的基础上,用数码管来显示相乘结果的十进制值。

(4)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编译仿真波形和分析结果、硬件测试结果

记录下来。

二、七段数码显示设计

1、七段显示基本原理

七段显示器,在许多产品或场合上经常可见。其内部结构是由八个发光二极管所组成,为七个笔画与一个小数点,依顺时针方向为A、B、C、D、E、F、G与DP等八组发光二极管之排列,可用以显示0~9数字及英文数A、B、C、D、E、F。目前常用的七段显示器通常附有小数点,如此使其得以显示阿拉伯数之小数点部份。七段显示器的脚位和线路图如下图2.1所示。

图2.1 七段显示器俯视图

由于发光二极管只有在顺向偏压的时候才会发光。因此,七段显示器依其结构不同的应用需求,区分为低电位动作与高电位动作的两种型态的组件,另一种常见的说法则是共阳极( 低电位动作)与共阴极( 高电位动作)七段显示器,如下图2.2所示。

( 共阳极) ( 共阴极)

图2.2 七段数码管内部

要如何使七段显示器发光呢?对于共阴极规格的七段显示器来说,必

须使用“ Sink Current ”方式,亦即是共同接脚COM为VCC,并由Cyclone

II FPGA使接脚成为高电位,进而使外部电源将流经七段显示器,再流入Cyclone II FPGA的一种方式

本实验平台之七段显示器模块接线图如下图2.3所示。此平台配置了八组共阳极之七段显示器,亦即是每一组七段显示器之COM接脚,均接连至VCC电源。而每一段发光二极管,其脚位亦均与Cyclone II FPGA接连。四位一体的七段数码管在单个静态数码管的基础上加入了用于选择哪一位数码管的位选信号端口。八个数码管的a、b、c、d、e、f、g、h、dp都连在了一起,8个数码管分别由各自的位选信号来控制,被选通的数码管显示数据,其余关闭。

图2.3 七段显示器模块接线图

2、七段显示器显示原理

七段显示器可用来显示单一的十进制或十六进制的数字,它是由八个

发光二极管所构成的( 每一个二极管依位置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名称,请参

见图2.1 ) 。我们可以简单的说,要产生数字,便是点亮特定数据的发光二极管。例如要产生数字“0”,须只点亮A、B、C、D、E、F等节段的发光二极管;要产生数字“5”,则须点亮A、C、D、F、G等节段发光二极管,以此类推,参见图2.4。因此,以共阳极七段显示器而言,要产生数字“0”,必须控制Cyclone II FPGA芯片接连至A、B、C、D、E、F 等接脚呈现“低电位”,使电路形成通路状态。表2-1则为共阳极七段显示器显示之数字编码。

图2.4 七段显示器显示阿拉伯数字

表2-1、共阳极七段显示器显示数字编码

本实验要求完成的任务是在时钟信号的作用下,通过输入的键值在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键值。在实验中时,数字时钟选择1KHZ作为扫描时钟,用四个拨动开关做为输入,当四个拨动开关置为一个二进制数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其十六进制的值。实验箱中的拨动开关与FPGA的接口电路,以及拨动开关FPGA的管脚连接在实验一中都做了详细说明,这里不在赘述。

数码管显示模块的电路原理如图2.5所示,

图2.5 数字时钟信号模块电路原理

3、实验现象与结果

以设计的参考示例为例,当设计文件加载到目标器件后,将数字信号源模块的时钟选择为1KHZ,拨动四位拨动开关,使其为一个数值,则八个数码管均显示拨动开关所表示的十六进制的值。

4、实验报告

(1)绘出仿真波形,并作说明。

(2)说明扫描时钟是如何工作的,改变扫描时钟会有什么变化。

(3)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编译仿真波形和分析结果、硬件测试结果

记录下来。

三、 16×16点阵显示

1、点阵显示原理

1)点阵模块说明

此设计采用4块8×8的点阵块组成16×16的点阵显示模块

(1)8×8点阵块工作原理

如图3.1(a)所示。8×8点阵块工作方式:Q端加正电压,COM端接地时发光二管点亮。例如,当COM8接地且Q1~Q8分别接高电平时,第一行亮。同理,当COM7接地,Q1~Q8分别接高电平时,第二行亮。依此类推。当Q5端加高电平时,分别让COM1~COM8接地,第一列亮。其它列依此类推。

(2)16×16点阵模块

用4块8×8的点阵块组成16×16的点阵模块显示汉字,连接关系如图3.1(b)所示。Q0~Q15成为点阵块的行线,COM0~COM15形成点阵块的列线。

(a)(b)

图3.1 点阵模块图

(3)行列驱动

由循环计数器输出经放大后的驱动点阵,形成动态扫描,分别控制一列中的每个灯,当列线发出信号后,行线同时发出数据,这样就将一个汉字由左到右分成16列。在完成各列的同时,行线发出行数据,一个循环就可

以将一个汉字完整的重现在16×16的点阵模块上。

本实验主要完成汉字字符在LED上的显示,16×16扫描LED点阵的工作原理与8位扫描数码管类似,只是显示的方式与结果不一样而已。下面就本实验系统的16×16点阵的工件原理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16×16点阵由此256个LED通过排列组合而形成16行×16列的一个矩阵式的LED阵列,俗称16×16点阵。单个的LED的电路如下图3.2所示:

图3.2 单个LED电路图

由上图可知,对于单个LED的电路图当Rn输入一个高电平,同时Cn输入一个低电平时,电路形成一个回路,LED发光。也就是LED点阵对应的这个点被点亮。16*16点阵也就是由16行和16列的LED组成,其中每一行的所有16个LED的Rn端并联在一起,每一列的所有16个LED的Cn端并联在一起。通过给Rn输入一个高电平,也就相当于给这一列所有LED输入了一个高电平,这时只要某个LED的Cn端输入一个低电平时,对应的LED就会被点亮。具体的电路如下图3.3所示:

图3.3 16×16点阵电路原理图

在点阵上显示一定有字符是根据其字符在点阵上的显示的点的亮灭来表示的如下图3.4所示:

图3.4 字符在点阵上的显示

在上图中,显示的是一个“汉”字,只要将被“汉”字所覆盖的区域的点点亮,则在点阵中就会显示一个“汉”字。根据前面我们所介绍的点阵显示的原理。当我们选中第一列后,根据要显示汉字的第一列中所需要被点亮的点对应的Rn置为高电平,则在第一列中需要被点亮的点就会被点亮。依此类推,显示第二列、第三列……第N列中需要被点亮的点。然后根据人眼的视觉原理,将每一列显示的点的间隔时间设为一定的值,那么我们就会感觉显示一个完整的不闪烁的汉字。同时也可以按照这个原理来显示其它的汉字。下图3.5是一个汉字显示所需要的时序图:

图3.5 显示时序图

在上图中,在系统时钟的作用下,首先选取其中的一列,将数据输入让这列的LED显示其数据(当为高电平时LED发光,否则不发光)。然后选取下一列来显示下一列的数据。当完成一个16×16点阵的数据输入时,即列选择计数到最后一列后,再从第一列开始输入相同的数据。这样只要第一次显示第一列的数据和第二次显示第一列的数据的时间足够短,那么人的眼睛就会看到第一列的数据总是显示的,而没有停顿现象。同样的道理其它列也是这样,直到显示下一个汉字。

在实际的运用当中,一个汉字是由多个八位的数据来构成的,那么要显示多个汉字的时候,这些数据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存放到存储器中,当要显示这个汉字的时候只要将存储器中对应的数据取出显示即可。本实验的示例程序依次显示的是“硬件课程设计-计07A你自己的学号和名字”。数据量不大,所以没有放入存储器中,而在程序中直接输入对应的一个16位的数据。示例程序的字库数据的格式如下图3.6所示:

图3.6 字库格式

图3.7 16×16点阵显示的电路框图

2、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求完成的任务是通过编程实现对16×16点阵的控制。在点阵的循环显示“硬件课程设计-计07A你自己的学号和名字”这几个汉字

和字符。

3、实验结果与现象

以设计的参考示例为例,当设计文件加载到目标器件后,将数字信号源模块的时钟选择为1KHZ,在点阵模块循环依次显示“硬件课程设计-计07A你自己的学号和名字”每个字符的显示约为0.5秒。最后显示RC 的时间约为2秒,然后再次显示“硬件课程设计-计07A你自己的学号和名字。

4、实验报告

(1)在这个程序的基础上试写出其它汉字的字库并在点阵上显示出来。

(2)思考怎样让汉字旋转和左右移动。

(3)试利用FPGA的ROM将字库存入ROM,然后再调用的形式编写

程序。

(4)绘出仿真波形图,并加以说明。

四、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1、数字钟

多功能数字钟应该具有的功能有:显示时-分-秒、整点报时、小时和分钟可调等基本功能。首先要知道钟表的工作机理,整个钟表的工作应该是在1Hz信号的作用下进行,这样每来一个时钟信号,秒增加1秒,当秒从59秒跳转到00秒时,分钟增加1分,同时当分钟从59分跳转到00分时,小时增加1小时,小时的范围是从0~23时。

在实验中为了显示的方便,由于分钟和秒钟显示的范围都是从0~59,所以可以用一个3位的二进制码显示十位,用一个四位的二进制码(BCD码)显示个位,对于小时因为它的范围是从0~23,所以可以用一个2位的二进制码显示十位,用4位二进制码(BCD码)显示个位。

实验中由于七段码管是扫描的方式显示,所以虽然时钟需要的是1Hz 时钟信号,但是扫描确需要一个比较高频率的信号,因此为了得到准确的1Hz信号,必须对输入的系统时钟进行分频。

2、数字钟设计思想

(1)整体设计框图

数字时钟的设计框架如图4.1所示。

图4.1 数字钟的组成框图

(2)数字钟设计流程图

(3)数字钟

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是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如下图

对于整点报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自身的具体要求

来设计。本实验设计的是当进行整点的倒计时5秒时,让LED来闪烁进

行整点报时的提示。

3、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多功能数字钟,要求显示格式为:小时-分钟-秒钟,整点报时,报时时间为5秒,即从整点前5秒钟开始进行报时提示,LED开始闪烁,过整点后,停止闪烁。系统时钟选择时钟模块的10KHz,要得到1Hz时钟信号,必须对系统时钟进行10,000次分频。调整时间的的按键用按键模块的S1和S2,S1调节小时,每按下一次,小时增加一个小时,S2调整分钟,每按下一次,分钟增加一分钟。另外用S8按键作为系统时钟复位,复位后全部显示00-00-00。

4、实验结果与现象

以设计的参考示例为例,当设计文件加载到目标器件后,将数字信号源模块的时钟选择为1MHZ,数码管开始显示时间,从00-00-00开始。在整点的前5秒的时候,LED灯模块的LED1-LED5开始闪烁。一旦超过整点,LED停止显示。按动按键开关的S1、S2小时和分钟开始步进,进行时间的调整。按下按键开关的S8,显示恢复到00-00-00重新开始显示时间。

5、实验报告

(1)绘出仿真波形,并作说明。

(2)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编译仿真波形和分析结果、硬件测试结果

记录下来。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试用其它的方法来实现数字钟的功能,并增加其

它功能。

五、出租车计费器的设计

1、出租车计费器设计原理

出租车计费器一般都是按公里计费,通常是起步价xx元(xx元可以行走x公里),然后再是xx元/公里。所以要完成一个出租车计费器,就要有两个计数单位,一个用来计公里,另外一个用来计费用。通常在出租车的轮子上都有传感器,用来记录车轮转动的圈数,而车轮子的周长是固定的,所以知道了圈数自然也就知道了里程。在这个实验中,就要模拟出租车计费器的工作过程,用直流电机模拟出租车轮子,通过传感器,可以得到电机每转一周输出一个脉冲波形。结果的显示用8个七段码管,前四个显示里程,后四个显示费用。

在设计VHDL程序时,首先在复位信号的作用下将所有用到的寄存器进行清零,然后开始设定到起步价记录状态,在此状态时,在起步价规定的里程里都一直显示起步价,直到路程超过起步价规定的里程时,系统转移到每公里计费状态,此时每增加一公里,计费器增加相应的费用。

2、出租车计费器设计思路

图5.1 基于CPLD/FPGA的出租车计费组成原理基于CPLD/FPGA的出租车计费器的组成如图5.1所示。各部分主要功

能如下:(1)A计数器对车轮传感器送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转一圈送一个脉冲)。 (2)B计数器对百米脉冲进行累加,并输出实际公里数给译码动态扫描模块。 (3)C计数器实现步公里的累加计数,每1000米计费一次。(4)译码/动态扫描将路程与费用的数值译码后用动态扫描的方式驱动数码管。(5)数码管显示将公里数和计费金额均用LED数码管显示1)信号输入模块

直流电机用来模拟出租车的车轮子,每转动一圈认为是行走1米,所以每旋转1000圈,认为车子前进1公里

2)计程模块

计程模块是一个模为10、步长为1的加法计数器。并将计数值送译码动态扫描模块进行显示。

3)计费模块

计费模块是一个模为10、步长可变的加法计数器。起步价3元,准行1公里,以后1元/公里,并将计数值送译码动态扫描模块进行显示。

4)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由七段LED数码管译码和动态扫描显示两部分组成。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共阴极七段数码管,根据16进制数和七段显示段码表的对应关系,用VHDL的With_Select或When_Else语句可方便实现它们的译码。动态扫描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只要扫描频率不小于24Hz,人眼就感觉不到显示器的闪烁

另外讲一讲编写过程中的的一些小技巧。为了便于显示,在编写过程中的数据用BCD码来显示,这样就不存在数据格式转换的问题。比如表示一个三位数,那么就分别用四位二进制码来表示,当个位数字累加大于9时,将其清零,同时十位数字加1,依此类推。

开题报告和任务书的填写范例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表 论文题目湖北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学生姓名肖蕾 所学专业金融学 导师姓名沈昊驹 报告日期2014年6月1日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教务部制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任务书 论文名称:湖北省中小商业银行现状分析 系、专业::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学生姓名:肖蕾 指导教师:沈昊驹下达时间:2014.6 一、论文(设计)的选题意义 金尚福林在2014城市商业银行年会上强调:加快改革转型,强化风险管控,提升服务实体水平。 尚福林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年,城商行要主动突破制约发展的各种矛盾和瓶颈,加快改革转型。一是战略要准。坚守“服务区域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居民”的定位,努力做到坚持“草根”筑特色,专注“小微”谋发展。二是治理要实。全面提升公司治理、业务治理和风险治理能力,治理安排需适应银行自身的股东结构、发展战略、资产规模和风险特征,做到架构简洁、激励兼容、治理有效。三是导向要对。规范绩效考评体系和办法,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导向,加快建立以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和经济增加值(EVA)为基础的绩效考评体系。四是步伐要稳。要充分认识当前改革的复杂程度,切实夯实自身发展基础,提高并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防范经济变化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尚福林强调,城商行要全面强化风险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风险防控责任,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要全面提升风险识别的前瞻性。不断提高风险预警和识别能力,建立起覆盖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风险防控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将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全面提升风险应对的敏感性。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银行业务结构特点,保持高度的风险警惕和敏感。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有效维护市场信心。三是要全面提升风险管控的针对性,抓好重点领域的风险控制,在强调资产安全的同时,确保负债安全,通过有效的负债管理,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四是全面提升风险防范的系统性,防控并举,综合治理。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国城商行总资产15.9万亿元,存款余额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组) 1.题目:220kV变电所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2.系统接线图: 2×20MV A 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220kV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 3.1.1 本所安装2台120MV A主变压器 3.1.2 电压等级220/110/10kV 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220kV 侧4回,110kV侧6回,10kV侧16回。 3.2 各侧负荷情况 110kV侧有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60MV A;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 10kV总负荷为50MV A,I、II类负荷用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5MV A,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5。 3.4 系统阻抗 220kV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 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220kV母线阻抗为0.021;110kV侧电源容量为800MV A,以100MV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110kV 母线阻抗为0.12。

3.5 变电所外接线路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相关参数如下: 3.5.1 线路AB 、BC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 、150A ;负荷自启动系数 1.5st K =; 3.5.2 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后备保护的0.5t s ?=; 3.5.3 线路的电抗为0.4/km Ω。 4.设计内容及要求 4.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画出主接线图; 4.2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1DL 处的保护方式,及相应的op I 、lm K 和dz t 。 5.设计成果: 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电气二次) 滨江课程设计分组安排 第1组:1班:20082340001-20082340020 2班:20082340034-20082340051 3班:20082300006-20082340098

实习任务书(1)

文秘专业 实习任务书、指导书、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 实习岗位: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习时间: 评分: 教研室签字: 日期:

文秘专业毕业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 通过专业实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熟悉企事业单位中文秘专业的基本操作流程和业务情况,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工作、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能在企事业单位担任相关职位工作的高等复合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具体安排 (一)实习时间:为期10周,具体实习时间为第6学期1-8周,第9周周一返校报到。 (二)实习事项安排 1、学生进行分组,按小组指定实习指导教师。 2、进行专业实习动员。专业负责人发放实习教师和实习学生的联系表;交代实习相关内容,说明实习起止时间,布置实习任务,说明实习材料的填写方式;发放实习资料。 3、第5学期期末,实习指导教师和本组学生开碰面会。 4、第6学期开学,学生确定实习单位。学生在进入到实习单位之前,要用电子邮件向指导教师发送基本情况:班级、姓名、学号、手机号码、家里电话、邮箱、实习单位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等。以上情况如有变动应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 5、第6学期1-8周,学生自主实习,期间和实习指导教师随时保持联系,每周上交《实习周记》给指导老师检查,并汇报实习情况,一周不交者严肃处理。经常关注校园网,有些要求和通知会在网上发布。 6、第6学期第9周周一,实习生返校。 7、第10周,开展实习交流,学生上交相应材料,教师评定实习等级。 8、第11周,实习材料汇总上交。 三、实习单位安排 1、学生应在企事业单位中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开展实习活动,实习单位要求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制度健全、能满足实习要求的企事业单位。 2、原则上由学生自行联系确定实习单位,需要开具介绍信的可以向系办领取。 四、实习要求 实习生要按照实习大纲和实习教学计划的要求,按时参加和完成实习任务。专业实习任务分为三个方面:全面实习、撰写实习周记及实习总结。 1)全面实习:了解、熟悉实习单位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尽快进入角色,并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完成实习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掌握和理解相关工作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良好素质。 2)撰写实习周记:将每周的实习主要内容和心得体会予以记载,为实习报告的撰写做好准备。 3)撰写实习总结:写出有针对性的实习总结,字数在2000字以上。 实习纪律如下: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复习进程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为四种基础设计中的一种,具体安排如下: 1、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有: (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3)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 (4)确定基础高度 (5)确定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6)编写设计计算书 (7)绘制基础平面图及施工图并给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2、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主要内容有: (1)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3)基础梁高度确定 (4)用倒梁法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 (5)构造设计 (6)编写设计计算书 (7)绘制基础平面图及施工图并给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3、桩基础设计,主要内容有: (1)确定桩长及截面尺寸 (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确定桩数并进行桩的布置 (4)桩身和承台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5)编写设计计算书

二、参考资料 1、钱德玲.《基础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周景星《基础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94-2008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l0—2002)》 三、要求 1.计算正确,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黑色签字笔抄写清楚。计算书装订内容依次包含封面、任务书及计算书等内容。 2.每人完成2#图2张,用铅笔绘图,各图纸右下角要有图纸标签。要求图面布局匀称、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标注及说明用仿宋体书写,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3.上交内容包括:计算书、2张2#施工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成绩评定。 1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 a。 ●号土层:黏土,层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kPa。 ?号土层: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 ?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 土 层编号土的 名称 重度 (kN/m3) 孔隙 比 e 液性 指数 I L 黏聚力 c(kPa) 内摩擦 角 (°) 压缩模 量Es (MPa) 标 准 贯 入 锤 击 数 承载力 特征值 f ak (kPa)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开题日期: 2014年 5月 26 日完成日期: 2014年 6 月 1 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步骤、方法及具体的计算过程,并逐步培养从事基础工程浅基础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 (一)设计题目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二)设计内容 1、确定基础埋深; 2、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3、验算地基变形; 4、基础结构设计:拟定基础剖面尺寸,进行内力分析、强度验算和配筋设计,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5、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图、立面图及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资料 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号土层填土:厚约0.5 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黏土:厚1.2 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 kpa; ③号土层黏土:厚1.5 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 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 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 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 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地基 岩土 物理 力学 参数表 4、水文资料为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 m。 5、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见图1,图中仅画出了1-6列柱子,其余7-10列柱子和4-1列柱子对称。 图1 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 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见表2和见表3。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设计任务书(参考)资料

设计委托任务书 总则 一、目的 为使本公司开发的xxx项目达到适用、经济、卫生和环保以及技术合理、管理齐全、维修方便的目标,提高住宅设计质量,制订本《施工图设计委托任务书》(初稿) 二、依据 本委托书作为施工图设计指导手册,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基础上,结合以往住宅开发的实践经验,对住宅设计一般要求和常规做法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后编制而成。 三、适用范围 承接本项目的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参考本书,预防常见的设计质量问题,统一设计做法,提高住宅设计质量。委托书与扩初方案不一致时,及时与我公司联系解决。 四、解释权 委托书解释权属本公司。 五、承接本项目的设计单位应根据同类项目设计经验,结合本设计委托书(初稿)尽快提出设计建议书,以期达成一致,高效规范指导施工图设计工作。 1 建筑专业 1.1厨房

1.1.1设计要求 (1)厨房宜配有服务阳台,服务阳台进深不小于1.20m;服务阳台应为封闭式设计,阳台栏板需保温处理。 1.1.2 厨房功能配备设计参考 (1)厨房电器 厨房必须配备的电器有抽油烟机、消毒柜、微波炉、冰箱。考虑厨宝 等小型热水器,大型热水器只在卫生间设置。厨房宜配备的电器有 电饭煲、电水壶、洗碗机,应注意在电器设计时考虑预留插座。 (2) 橱柜 a. 操作台面布置应遵循摘理、洗涤、切拌、烹饪、配餐的流线 b. 洗菜盆及煤气炉位置需考虑两人同时操作的可能。橱柜的设计要考 虑微波炉的放置。同时,要注意对水电设计的影响。 c.橱柜宽不少于600,设橱柜处的门垛最小宽度不宜小于650; d.吊柜宽350,设吊柜处的窗垛最小宽度不宜小于400; (3) 地漏 厨房不设地漏; (4)排烟道 a. 油烟机排烟管应接入成品排烟道。 b.烟道平面尺寸:300X320(高层)。 c.位置:应尽量靠近燃气灶; d. 应结合排烟道设置管道井; 1.2卫生间 1.2.1设计要求 (1) 卫生间内应避免有梁穿过,有梁穿过时应注意降板与梁的关系,设计时应考虑卫生间洁具的布置,避免洁具正下方是大梁,导致无法居中安装。 (2)卫生间开关设在门外。 1.2.2设备配置参考: (1)热水器 应考虑电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及其与镜面等其他卫生间设备的关系, 避免发生冲突。同时,结构需考虑电热水器的固定位置,满足强度 要求。

1、 实训任务书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训任务书 一、实训目的 综合实训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5+0.5”第一个0.5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实训课程。基于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知识体系,实训内容与从业岗位能力相互衔接,让学生通过全过程项目管理模拟实训,为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做准备,实现“准就业”实习,打通学校与企业间人才供需的隔离带。学生应掌握构建BIM模型,以BIM模型为载体,实现进度、预算、质量、安全等业务信息关联,通过三维漫游、施工流水划分、工况模拟、复杂节点模拟、形象进度查看,从而深刻理解工程项目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施工管理规律,提升现场管理能力。 二、实训内容 本综合实训是将理论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造,将原来的“碎片化”的知识整合为一个系统知识。以实际项目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老师引导为手段,以团队协作为保障,激发学生学习意愿,提升学习效果。实训内容包括设计阶段BIM模型构建、招标投标阶段投标标书书编制、施工阶段测量模块、施工图二次深化设计模块、虚拟施工模块等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1 招标投标阶段——商务标书编制(6周) 1.实训内容 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某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工程量清单及计价规范、业主的招标文件等有关资料,利用预算软件计算该项目工程量和投标报价,最后进行数据分析, 2.实训成果 提交完整的一份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商务标书,用A4纸张打印装订成册并同时交电子文档。成果为:①投标报价文件封面;②编制说明;③单位工程投标报价汇总表; ④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⑤总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⑥规费、税金清单与计价表;⑦综合单价分析表。 实训项目2 施工阶段——虚拟施工(6周) 1.实训内容 载入招投标阶段项目三维模型,根据该项目编制进度计划,通过BIM技术施工模拟,使学生掌握施工过程中如何进度优化,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减少返工和施工技术整改。

任务书的参考文献

任务书-参考文献 根据你的论文题目选择相关的参考文献5-7个。 企业文化方面的参考文献: [1]叶军.外企风采[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关鹏.名企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 [3]李磊石.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6) [4]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帕斯卡尔、阿索斯.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M] [6]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公司文化[M] [7]托马斯·彼德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M].中央编译出版社 [8]爱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M].中国友谊出版社 [9]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华夏出版社. 职业规划方面的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许轶、陈少晖、曾舒煜.剪裁人生[M].机械工业出版社 [3]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4]闫绪娴.如何进行人才测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 [5]朱帅.如何进行时间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6]盖里.西茂.如何实现你的职业理想[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刘仲仁.大学生择业指南[M].中国物资出版社 [8]陈锟等.打造明天的金领生涯[M].中国青年出版社 [9]比尔.科普林.老板要你再大学里学的10件事[M].机械工业出版社 企业战略与竞争力方面的参考文献: [1] 王玉,《企业战略管理教程》, 2 005年5月 [2] 张素兰,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竞争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3] 咎廷全,赵淼,关于竞争力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1999 [4]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 刘平鲁卿,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专利战略制定研究[J],管理学报, 2006 [6] 李娜,SWOT分析应用于竞争活动的实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 [7] 肖洪,论企业竞争力与企业专利战略[J],情报科学,2004 [8] 郝云宏,中国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 2002(12) [9] 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J).现在企业.2006.3 营销类方面的参考文献: [1]李鲜玲.企业如何加强对营销渠道的控制.煤炭企业管理,2004,5 [2]杨慧.新世纪营销渠道行为理论的变革.江西社会科学.,2003(10) [3]林曦.浅析渠道关系.北方经贸,2004(12)

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 (翻译)

《Foundation Engineering》Project design assginment Title:The design of foundation production drawings for double-column-pier bored pile Time:from 12th/December to 16th/December one week Major:Civil engineering Class : Number: Name : Reference teacher(sign): Department lead (sign):

一、The content and requirement of design 1.Draw up the substructure styles and separately dimensions of the bridge, according to the superstructure styles , geology and hydrology data of given bridge . 2.The calculation of pier 1)Loads calculation (the dead loads of superstructure , live loads calculation , cap beam ,self weight , self weight of pier and loads composition) 2)The calculation of reinforcing bars and stress check 3.The calculation of drive cast-place-pile 1)calculate loads 2)calculate the length of pile 3)calculate the internal force of pile 4)the calculation of section reinforcing bars of pile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 5)check up the longitudinal lateral displacement at the top of pier 4.Draw ordinary structure graph or pile reinforcement graph Requirement :with paper No.3 ,clean ,handwriting legible ,have complete mark dimension picture frame and picture sign attachment notion 二、Design initiate material 1.Superstructure:Three-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simple T-beam l=25.00m(mid-pier distance) 1)Standard span : b l=24.50m(mid-support distance) calculate span: j the whole length of main beam : L=24.96m (main beam pre-length) (the end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 is 0-4) l=30.00m (mid-pier distance) 2)Standard span : b l=29.50m(mid-support distance) calculate span: j the whole length of main beam : L=29.96m (main beam pre-length) (the end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 is 5-9) 2.Clearance upper the bridge:clearance—7+2*1.0m(odd numbers) clearance—9+2*1.0m(even numbers)3.Support:common slab rubber bearing(fixed),size:0.047*0.30*0.50(m) Four fluorine sliding rubber bearing(sliding support) size: 0.053*0.30*0.50(m),the friction ratio of support is f=0.05

开题报告任务书及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院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班级填表日期 论文(设计)题目 选题目的: 主要内容及要求:(包括选题要求、研究内容及目标,以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途径等。) 各阶段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进度安排:(包括查阅文献与文献综述、调查研究以及论文撰写等)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字: 主任审查并存档。纸质文档(A4纸打印,手写):于论文材料收尾阶段,经导师及论文负责人签字后以组为单位,与其它材料一起上交教研室主任审查并存档。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院美术学院专业美术教育 学生姓名陶思斯学号2010061144 班级20100611填表日期2013年9月20日 论文(设计)题目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选题目的: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美术教学方法现状中的误区阐述,并且对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议进行深入研究,来说明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 主要内容及要求:(包括选题要求、研究内容及目标,以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途径等。)本文通过个案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来研究美术教学方法。探索在新课标下如何正确的实施教学,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儿童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各阶段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进度安排:(包括查阅文献与文献综述、调查研究以及论文撰写等) 1、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8—9月) 收集相关资料,阅读导师布置的学术理论书籍,初步确定研究方向,。 2、前期制作阶段(2013年9—11月) 确定选题,根据选题再收集资料,查阅相关研究内容,根据对资料的阅读写出文献综述,在对文献研究有了自己的观点后撰写开题报告及任务书,并在导师指导下撰写论文初稿。 3、后期制作阶段(2013年11月—2012年5月) 完成中期检查,论文稿经导师数次指导整改后,最终形成正式稿并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4、收尾阶段(2012年5—6月) 填写各种表格,完善相关资料,结合毕业创作检验研究成果。 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按计划进行 指导教师签字马兴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同意 负责人签字傅保中 纸质文档(A4纸打印,手写):于论文材料收尾阶段,经导师及论文负责人签字后以组为单位,与其它材料一起上交教研室主任审查并存档。

毕业论文任务书参考模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年级:2007级 学生姓名:学号: 论文题目: A Study of Hotel Profi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heory 酒店介绍翻译的信息论视角 起迄日期: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 指导教师:邓天文副教授 教研室负责人:王慧英副教授

日期: 2010年11 月 28 日

任务书填写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经教研室负责人审查、学院(系)领导签字后生效。此任务书应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周内填好并发给学生; 2.任务书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任务书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情况相一致,若有变更,应当经过所在专业及学院(系)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重新填写; 4.任务书内有关“学院”、“专业”等名称的填写,应写中文全称; 5.有关年月日等日期,按照如“2003年3月21日”方式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1.2010.9.3 ~ 2010. 11. 14 2. 2010.11.15 ~2010.12. 14 3. 2010.12. 15 ~2011. 01.20 4. 2011.01.21~2011.03.10 5. 2011.03.11~ 2011.05.11 6. 2011.05.12~ 2011.05.28 7. 2010.05.29~ 2010.06.20 确定论文题目和指导老师 完成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提交论文提纲、写作论文初稿 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对论文进行二稿修改(论文结构调整)结合毕业实习,进一步修改论文(语言表达准确性) 论文定稿前的修改(格式、语言表达润色),定稿 论文答辩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学院意见: 院领导: 年月日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第四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要求同学选择(或由任课教师分配)一个基础,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2. 课程设计任务 2.1工程概况 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该桥梁上部结构为25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 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桩组成,旋转钻成孔。桩的设计直径d(即钻头直径,精确至0.1m)自选,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0.2~0.4)d。在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其断面尺寸可按构造等要求确定,高度约1.0m。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8.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9.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3 设计荷载 (1)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1=2000×(L/20)1.2 kN(取整),其中L为跨径; (2)盖梁自重G2=350kN; (3)局部冲刷线以上桩重应分别考虑最低水位及常水位;汽车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荷载组合(双孔和单孔布载);人群荷载尚应考虑最不利情况;荷载布载长度为梁长(L-0.1)m。 (4)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汽车可能产生的横向偏心距为0.55m,单 。 )=5kN; 图2 2.4 材料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拟采用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 h=2.85×104MPa,可选择的钢筋有HPB235和HRB335。 2.5 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具体计算时按如下不同标准跨径分组进行,同组人员的设计桩径、桩长不得全部相同。

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区别

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区别 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区别3篇 主任审查并存档。纸质文档(A4纸打印,手写):于论文材料收尾阶段,经导师及论文负责人签字后以组为单位,与其它材料一起上交教研室主任审查并存档。 纸质文档(A4纸打印,手写):于论文材料收尾阶段,经导师及论文负责人签字后以组为单位,与其它材料一起上交教研室主任审查并存档。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设计) 开题报告 作者:学号:学院: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日期: 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1.封面上的“论文题目”一栏填写时一律不用书名号;外语学院学生的论文(设计)题目统一填写英文题目,不用中文。 2.封面上的“学号”一栏统一填写如:“xx131150”含年级、系别、班级和学号顺序的`数字。不能填写为:“63”、“04号”的等样式。 3.封面页上的“年级”一栏用阿拉伯数字统一填写为:“xxxx 级”。不能填写为:“四年级”、“03级”、“xx”等样式。 4.封面页上的“日期”一栏统一填为带有年、月、日字样的日期形式,如“xx年12月21日”。 5.装订样式用一页A3纸复印后从中缝对折,用骑马钉装订。其中封面页有文字信息,封二为“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填写说明”,封三、封底为内容页。 6.电子文档:由学生按规范字体字号及格式填写,经指导教师指导整改后,以组为单位将上交教研室主任审查并存档。纸质文档(A4纸打印,手写):于论文材料收尾阶段,经导师及论文负责人签字后以组为单位,与其它材料一起上交教研室主任审查并存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学生姓名曹星 学号 xx14130103 系别经济与管理 专业旅游管理 届别 xx届 指导教师蒋莉 职称讲师 注:本任务书一式三份,由指导教师填写,经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一份下达给学生,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留系里存档。

任务书参考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数控车床设计 -CA6140车床主传动设计- 学习形式 学习层次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学籍科室负责人 年 月 日 2009 年 3 月 20 日至 2009 年 5 月 31 日共 10 周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本设计主要针对CA6140机床的主轴箱进行设计,设计的内容主要有机床主要参数的确定,传动方案和传动系统图的拟定,对主要零件进行了计算和验算,利用三维画图软件进行了零件的设计和处理。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已知机床主要技术参数、运动、动力参数,设计主轴箱结构并绘出二维及三维图纸。 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论文一份,图纸若干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日期(教学周) 1 资料收集 3.20-4.10 2 方案制订 4.10-4.20 3 设计过程 4.20-5.12 4. 写论文及答辩准备 5.12-5.31 同组学生姓名: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任殿阁,张佩勤主编《设计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9月 2.付铁主编《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实训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方世杰主编《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 4.曹桄高学满主编《金属切削机床挂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年8月 5.吴宗泽罗圣国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年12月 6.华东纺织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机床设计图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2月 7.机械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年12月 8.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9.李华,李焕峰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3年4月 10.叶伟昌,林岗副主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1.卜炎主编《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机械出版社出版2002年3月 12.徐锦康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13.大连理工大学画教研室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0年3月 14.隋明明主编史艺农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0年3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

08级土木工程专业1、2班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某建筑场地在钻孔揭示深度内共有6个土层,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见表1。土层稳定混合水位深为地面下1.0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作用在柱底即承台顶面): kN V k 3200=,kNm M k 400=,H = 50kN ;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 承台底面埋深:d=1.5m 。 2、根据地质资料,以第4层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3、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kPa f c 9600=,轴心抗拉强度设计 值为kPa f t 110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强度设计值2 /300mm N f y =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G94-2008)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按照持力层埋深确定桩长,按照长径比40-60确定桩截面尺寸; 2、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标准值和特征值; 3、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4、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5、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6、承台结构计算; 7、承台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和必要的图纸说明; 8、需要提交的报告: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注::1、计算书打印,按照A4页面,上下左右页边距设置为2.0cm ,字体采用宋小四号 2、图纸采用3号图幅,图纸说明即为图中的说明 3、任务书、计算书和桩基础施工图装订成一册 4、将电子稿按班打包交上来,每人的电子稿名称按照学号+姓名命名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最终修订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2015级) 班级:土木一班 学生姓名:侯小超 学号:5511150027 指导教师:李彦龙 土木工程学院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资料 1)基础类型:柱下独立基础(阶梯型独立基础)。 2)拟建场地平整,无不良地质现象。 3)工程地质资料。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杂填土:厚约0.5m ,含部分建筑垃圾,承载力特征值70ak f kPa =。 ②粉土:厚1.2m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③黏土:厚约1.5m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④粉砂:厚约2.7m ,承载力特征值。 ⑤砾砂:厚约3.0m ,承载力特征值。 ⑥稍密卵石:厚约4.0m ,承载力特征值。 ⑦中密卵石:厚约3.5m ,承载力特征值。 如图.1地层分布图所示:(单位:cm) 图.1 地层分布图 各层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所示 130ak f kPa =180ak f kPa =195ak f kPa =240ak f kPa =440ak f kPa =700ak f kPa =

4)水文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埋藏很深。 5)上部结构资料: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横向承重。框架柱截面尺寸为,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如图2所示。 图2 柱网平面布置图 6)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见表2所示,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见表3所示。 500500 mm mm ?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7)材料:混凝土等级C30及C35,钢筋HRB335、HRB400级。 2 设计分组及要求 题号0~9对应于学号最后一位;持力层可选择第③~④层土,l/b =1.0~1.3 学号尾数为0~3号的学生设计A轴柱下基础; 学号尾数为4~6号的学生设计B轴柱下基础; 学号尾数为8~9号的学生设计C轴柱下基础; 3设计成果 A 设计计算书 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 2)确定基础底面尺寸,验算地基承载力; 3)对基础进行抗冲切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高度; 4)对基础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底板配筋。 B 设计图

某项目室内设计任务书参考

XXX花园 二期精装住宅室内设计任务书 委托方: 设计方: 编制日期:二○一六年月日

设计须知 装修设计公司在设计前,须认真阅读本室内装修工程设计任务书及其附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各项工作。 文件及其附件的任何文字、数字,均不得修改。装修设计公司如有疑问,应在工作正式开始前向甲方提出书面意见,由甲方统一解答。 本文件及其所有附件均作为合同附件共同执行。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X花园二期A地块精装住宅室内设计(暂用名)。 2.开发商:深圳X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3.项目位置: 4.项目简介:项目位于XX大道XX处,本地块总建筑面积㎡,建筑内容为 住宅、商业。 5.项目定位:精装住宅精装定位SOLOGN为“智能精装,生态人居典范”, 以人性化的设计和互联网+的视角赢得客户关注和赞誉。 二、设计依据 1.XXX花园项目建筑方案和施工图等相关设计图纸。 2.本设计任务书。 3.国家及当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和行业标准等。(设计单位自行准 备) 三、工作范围 1.工作范围: 完成XXX花园二期相关户型(详见户型图)、入户大堂、标准层电梯厅(含轿厢)室内设计装饰工程的方案、施工图设计,包括软装设计、强弱电、给排水、暖通、软装配饰等专业;以及上述工程的施工配合。

2.本室内设计项目分为报建版与拓展版俩部分,需出俩个版本的室内效果图及 装饰施工图设计文件(详见第八条要求)。 3.工作内容如下(详见附件设计范围示意图)。 4.上述装修工程的施工跟进及配合。 5.其它属于室内设计范畴的内容。 四、目标成本 1.C1、C2、C3户型批量交楼标准硬装参考造价2500 元/㎡左右(不含空 调);样板房软装成本参考造价3000 元/㎡左右。 2.C4户型硬装参考造价3500 元/㎡左右(不含空调);软装成本参考造价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修正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一)上部结构资料 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边柱与角柱截面为400*400mm 2,中柱截面为500*500 mm 2,柱间距均为6m 。F1=(6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F2=(11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F3=(20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 F3 F3 F2 F2 F2 F1 F1 F1 F1 F2 F2 (二)地质资料 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地下水埋深为4m ,无腐蚀性。 填土层和粉土层的厚度(单位:m )分别为: 根据学号,选择填土层厚度为 ,粉土层厚度为 。

(三)设计内容: 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方案二:柱下条形基础 方案三:桩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 1.选择持力层,设定埋深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 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 4.计算各基础的沉降量(只考虑正交方向相邻基础的影响,可取泊松比为0.4),并验算沉降差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调整基础大小后再验算 5.验算软弱层强度,调整基础埋深 6.设计各基础剖面,并计算配筋 7.绘制施工图。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 1.选择持力层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 3.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和剖面尺寸 4.验算第3步,主要指软弱层的强度验算,沉降量验算可不做 5.计算基础内力(倒梁法或静定分析法或文克勒地基法) 6.计算配筋(依据第4步计算结果计算纵向配筋,横向配筋按等效梁法计算) 7.绘制施工图。 ●桩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 1.选择桩的类型(预制桩)及截面尺寸(实心方桩400*400mm2) 2.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从而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 3.确定桩数、间距及平面布置 4.验算群桩承载力和群桩沉降量(可不做) 5.桩身结构设计(可省) 6.承台设计 7.绘制施工图 要求:1.计算书要求:手写,电子打印均可,采用A4白纸,字迹工整,计算步骤齐全,内容完整正确,计算简图线条清晰,比例正确,标注恰当; 2.图纸要求:手绘、电脑绘制都可以,用A3纸打印,每个基础类型的施工图纸各包括一张基础平面布置图,一张基础剖面及一张平面配筋详图和钢筋表(每张图需附上必要的说明,介绍基础用材和做法等)。 4.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计算书或图纸出现两份及两份以上雷同者,包括原创者,成绩均为不及格。 3.上交成果时,任务书、计算书、图纸依序装订在一起。(图纸折成A4大小,图框外露)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 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对于电影片名的误译及对策的课题,国内外学者都有很多研究,国内学者付有龙、冯小霞、刘显才等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及误译都有深入研究;国外学者也就这一方向有相关研究,如 peter.newmark, lynn.andrew和 cattrysse.patrick 等的研究较为深入,他们关于英文电影名称的特点与功能﹑电影名称的误译以及翻译方法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国内学者付有龙就电影片名的误译方面做了相关研究,他在电影评价上发表的《电影片名误译及其翻译方法》得出电影片名的误译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包括:对电影文化内涵缺乏了解,过度追求商业利润,过分追求系列模式化等。国外学者cattrysse.patrick 的talking about the movie name translation 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提供了更好的论证,他认为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遵循翻译的原则,而且不同类型的电影片名应该用适合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避免误译的发生。 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现实性、前沿性、针对性或新颖性;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论文研究的英文电影片名的误译现象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论文分析了英文电影片名的特征和功能,为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更好的基础,透析英文电影片名的误译现象和误译原因,总结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和适合不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翻译方法。该

论文的研究有利于减少误译引起的麻烦,提高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水平,从而更好地减少文化隔阂,有利于电影业的更好发展。 2. 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在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与指导教师讨论,共同确定选题,列出论文提纲,并拟采用例证法,分析法,比较法,推导论述法等方法进行论文撰写。论文主要研究英文电影片名的误译以及对误译提出的对策,通过综合归纳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作用,结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以及翻译方法,以rain man, bad company,american beauty, original sin等多部外国电影片名的翻译为实例,试图从电影片名翻译错误的视角,就英文电影片名的误译以及对策这一论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达成减少英文电影片名的误译以及减少误译带来的麻烦,从而更好地发挥电影片名的作用以及使外国电影更好地被中国人接受和认可的目的。 3. 研究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业学习,具备基本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拥有所选课题需要的部分资料和相关理论书籍,校图书馆和网络有丰富的资料可查询。同时,有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对于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关文献和著作收集不足;理论理解、分析不够深刻、透彻;理论研究较为肤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充分、全面的实践证明等问题,但是论文将尽量减少类似问题发生,尽量完善各方面。 参考文献: andrew, lynn. happreciating cinema.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