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

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U-Learning),又名无缝学习、普适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等,顾名思义就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泛在学习(U-learning)是数字学习(e- learning)的延伸,克服了数字学习的缺陷或限制。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M-Learning)逐渐引入泛在学习体系。

学校名片

福建化工学校

学校是具有办学57年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同时还是国家首批改革发展示范校、是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建设学校。学校现已成为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化工环保、机械、电子、仪表、信息技术、商贸旅游、城市轨道交通等26个专业。

2015年,学校高职招考成绩喜人,66人参加高职招考,23人被本科院校录取,34人被高职院校录取。在日前结束的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选手表现优异,获一金三银一铜,为厦门市的职业技能教育又创佳绩。

A

传统课堂“变身”

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老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坐在下面听——这种延续已久的传统课堂模式,在福建化工学校发生了变革。

“学习,光靠课堂上老师"喂养式"的教学远远不够。科学研究表明,带有主动意识的探求性学习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能和获取知识的效果。”在学校教计算机的刘巧瑜老师去年开始开通了“网上课堂”,让学生通过校园网可以很方便地随时随地“上课”和复习,最重要的是,在网上课堂的教学设计上,刘老师非常注重以问题作为引领,甚至在教学前就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主动学习。

“比如教学生做PPT的课程,以前就是在台上一步一步讲解,PPT该怎么做,而现在我可能在网上课程就把这些内容讲清楚,让学生制作一个PPT,然后在实际的课堂上点评学生的作业,学生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和问题,我就可以帮他答疑解惑。”刘老师介绍,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课堂中就是“有备而来”,而不再是没有重点、“被填鸭式”的听课。

这种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教学,又被称作是“混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

B

线上线下相结合

学习时空不受限

通过加入信息元素的“混合式教学”,使传统教学课题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过去同步递进的大班教学,使很多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因赶不上老师进度,而逐步产生厌学思想,甚至于放弃学习,而“混合式教学”,通过互联网环境,使学生多了课前预习及课后补习的渠道,知识可以在网络上得到,课堂上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答疑解惑。

“福建化工学校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课前的“线上”自学,然后由老师引导,在“线下”开展课堂的学习讨论,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相关老师介绍,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安排进度,老师更多的责任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和知识的构建,从而使课堂教育更具有启发性、开拓性。

学校经过两年多推广应用,老师、学生普遍接受了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的混合式教学,使传统课堂多了一个“线上”自主预习的时间,这对理解进度较慢的学生,有一个可以通过网络弥补和吸收消化知识的“时间差”。

据介绍,目前学校利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的比例接近30%,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有效验证,具有可行性和推广性。

C

“2+1+N”人才培养目标

倡导“终生学习”“泛在学习”

“众所周知,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数字校园建设的重心理所当然是教学的信息化,以服务老师"教"和学生"学"为重点,最终落脚点是方便学生学习,为泛在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和环境保障,这是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特点。”福建化工学校书记、校长张永强介绍。

依托信息化建设,学校还提出“2+1+N”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教研室主任刘跃辉介绍,所谓“2+1+N”,具体来说:“2”是两年在校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线上——线下”多方位的混合式学习;“1”是第3年顶岗实习。师生通过网络,开展远程实习指导。学生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与在校教师在线互动,在线学习,并完成实习汇报等;“N”是学生终身学习。学生入学注册,其学号就是终生学习账号,学生毕业后随时可以登入到学校数字校园,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并与老师联系、沟通,交流等。

“未来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终生学习是常态,"一张文凭混一生"的思想将渐行渐远。”学校信息科科长柴建明介绍,学校下一个阶段目标,就是实现“泛在学习”的教育理念。“泛在学习又称无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学校将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及办学的优势,为终身学习者提供方便。”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福建化工学校重视高端的引领作用,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指导下,学校在数字校园顶层设计方面,是从学生自入校至毕业的整个教育教学流程入手,分析教育教学活动的诸多影响因素;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中心,以高度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建设满足多种应用需求、具有良好伸缩性、可选择性和可拓展性,并初步形成具有良好信息化生态的数字校园。

混合式学习方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1067368.html, 混合式学习方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李敏慧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8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师“一言堂”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各种挑战。大学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将传统学习方式与网络化学习有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此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正在逐步被混合式学习方式所取代,大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进行教学改革。何克抗教授(2004)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即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网络支持下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必然趋势,翻转教学便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课后练习。与此相反,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后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材料,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各项调研表明,“翻转课堂”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化 翻转课堂的开创者(包括Salman Khan、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所做的教学视频,都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每一个视频只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时长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有较强的针对性,方便查找。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教学视频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或者利用USB存储介质发给学生,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学生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其自主学习。 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Salman Khan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是他的手在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而在以往的教学视频中,教师的头像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的出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尤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由“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构成。前者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后者由学生在课后自己完成。在此情况下,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调研

标准文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调研] 单选题[1.你以前是否听说过“混合式教学”这个词?() 比例小计选项 69.23% 27 A.是 30.77% B.否12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单选题[2.你是否经常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设备学习? 比例小计选项 58.97% 23 A.经常 38.46%B偶15 2.56% C.从不1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单选题[3.你在校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多长?比例选项小计15.38% A.小于2小时6 20.51% 小时B.2-3 8 17.95% C.3-4小时7 46.15% 小时以上D.418 大全. 标准文案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 单选题4.你在校平均每个月使用的WIFI流量是多少?[选项小计比例 10.26% 500M 4 A.少于 12.82% 5 B. 500M-1G 17.95% C. 1G-2G 7 20.51% D. 2G-3G 8 2.56% E. 3G-4G 1 35.9% 14 以上F. 4G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单选题5.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的态度是?比例选项小计 71.79% A.觉得有用才学28 17.95% 完全是出于兴趣去学7 B. 10.26% C.4 随便学的,看到哪个学哪个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大全. 标准文案

] 多选题[6.你认为影响网络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若选F,则请填写自己的答案。 比例小计选项 74.36% A.网上信息量太大,且良莠不齐29 66.67% 自我意识控制薄弱B.26 56.41% 22 C.学校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53.85% 21 D.受与学习不相关的因素干扰 33.33% 13 网络技术不好E. 2.56% F.其他1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混合式学习的四种模式

混合式学习的四种模式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混合式学习的四种模式 勿可否认,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模式,但另外一个现象却是我们很少看到成功的混合式学习案例。要么混合的策略过于简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要么混合的方法过于复杂使而项目难以有效开展。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教育培训从业者对混合式学习还没有深入的认识,把握不住混合式学习的实施要点,特别是对混合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e化学习与传统学习混合的单一认识层次,从而很难制定出有效的混合学习策略。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包含了四个应用层次,分别描述如下: 第一个层次:线上与线下的混合 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即“E(e-Learning)+C(Classroom)”的混合模式,混合式学习概念的提出最早就是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当人们认识到单一的e-Learning模式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时,开始考虑e-Learning与传统教室学习的结合,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线上与线下的混合仍然是狭义上的混合式学习,从广义来看,混合式学习还包括更多内容和层次。 第二个层次: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 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不再单一考虑线上与线下的因素,在“混合”策略的设计上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最终目标,混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广泛。基于目标的混合式学习既可能都是传统方式的,例如:课堂培训与读书以及讨论会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又可能都是在线方式的混合,例如:通过网络虚拟教室学习与BBS讨论相结合的在线学习等等。因此,该层次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整合式学习”。 第三个层次:“学”与“习”的混合 “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混合式学习的真正内涵。通过“习”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学习更高层次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学”等同于学习,而实际情况将“习”完全遗漏掉了,绝大多数的面授或在线学习都只是“学”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实际上,设计“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最有效的混合式学习。而这种混合式学习在设计上其实又是最简单的。这里有我参与过的一个案例与大家分享,某外企在举办一次全球新经理人的集中轮训,培训时间是一个月,培训经理考虑用什么方法让每年一次的经理人培训更为有效?最后,我们共同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混合学习模式,即为每次培训开设一个在线讨论区和报告上载区,集中的面授结束后,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经理人可以到讨论区中交流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必须在每个季度末提交一份应用的心得,培训经理在报告模板设计、激励措施上都下了一番功夫,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例子就是将原来一个月的“学”变为一个月的“学”外加一年的“习”。 第四个层次:学习与工作的混合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嵌入式”的学习或“行动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学习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学习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本身就是学习。管理者在推动这个层面的效果上,往往体现在通过一些措施来促进员工的工作总结、经验分享以及业务创新等方面。从多数企业的组织架构来看,教育培训部门很难推动这个层面的“混合式学习”,因此就不做过多的阐

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

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 March 2017, Volume 7, Issue 1, PP.7-11 Research on Blended Teaching Pattern of Mechanical Drawing Chunliu Mo, Siyuan Chen, Heen Chen Bing Li School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Email: mocl@https://www.360docs.net/doc/9c11067368.html, Abstract Blended teaching pattern supported b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omposed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and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implement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s easier to reach the core target of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mixed mode of teaching is the future that the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needs to reform and develop. Designing rational task is a holder for students' to carry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dopting the "learning by doing" and "project learning" methods, it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 patt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lipped classroom; mechanical drawing 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 莫春柳,成思源,陈和恩,李冰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006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由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成,是一种更适合在高等院校实施,更容易达成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基于过程的评价、师生间的有效交流、采用“做中学”和“项目学习”等方法,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机械制图 引言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为教育引入新的教学思维和技术手段,所以一经出现,便迅速的发展起来。 “翻转课堂”的理念在北美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波新浪潮。“翻转课堂从2007年开始出现,2011年以后迅速扩展至全球。作为一项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其实施效果——对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客观地说确实是显著的,否则不可能在全美乃至全球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 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圈,尽管MO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模式发展得如火如荼,在高等工科院校只是激起一些涟漪,传统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常用模式。当然这并不说明高等工程教育因循守旧,许多高校教师正在探寻更合适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一门传统的机械工程专业基础课,是机械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工程特征明显的专业基础课,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基于图纸的沟通和交流非常重要,学习者很难仅仅通过MOOC 学习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MOOC、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机械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混合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整合各种教學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借助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结合产业优势,拓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体验新模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标签:混合式教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翻转课堂;自主讲课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9c11067368.html,ki.16723198.2017.05.077 0引言 国外最早的混合式教学概念是指线上的网络教学与线下面对面教学混合,引入面对面教学来改进网络教育互动的效率低的缺点。国内混合式教学的首倡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结合国内教学情况,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江苏科技大学张其亮从教学形式、教学技术上、教学手段上、教学目标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解读。并结合翻转课堂,探索了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随着高校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也应运而生,采用混合式教学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资源是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可见混合式教学也可理解为运用多种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尤其是处于一个教学技术更新快,教学手段创新多的时代,很有必要结合环境和课程特点,进一步丰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应用知识的创造性。本文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了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课程概况 《机械设计基础》是近机类学生修读的一门基础课,涵盖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多、内容跨度大,对先修课程要求高,需要熟练掌握制图、力学等相关知识,部分章节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用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来理解比较抽象的理论,比如带的弹性滑动、齿轮啮合原理、齿轮的根切等。课程相对枯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有必要结合课程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思维能力。 2学生情况 现在的学生从小接触信息技术,能够熟练应用网络获取感兴趣的内容,具备很强的自学潜力,只是没得到有效的引导。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将学生的心思留在课堂上。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就必须结合学生和课程的特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心得知识讲解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 心得

精品资料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5月19日在泰安市第六中学听取了于松老师的《手持设备在数据统计中的运用》的观摩课及北京教育学院王长沛教授的《教学实验室在教学中的运用》的讲座。我们收获颇丰,深有体会。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一、混合学习观 混合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它转变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是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的一种提升。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师生、生生以及人机互动,由于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也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和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学习具备学习资源提供的灵活性、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以及提高教学效率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混合学习强调通过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个性化差异,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赋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针对多种教学模式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混合式教学精编版

混合式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例谈 一、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是随着对网络学习(e-Learning)的反思和传统课堂学习的回归而逐渐被关注的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理念。混合式学习是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多种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及教师自身条件,混合“面对面教学”、“网络学习”和“实践”三种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它将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进行了有效整合,并将其综合用在线学习,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混合式学习--整合对接下的优下的教学势互补 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和谐学,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统一。以“学”为主,学与教兼顾,保证学生学习顺利进行。 以知识教学为主以培养学习能既重知识学习,更重能力培力为主养,实现知能并举、发展学习能力。 强调学习系统扎强调自主选择既可保证自由选择学习内实的基础知识学习内容容,又能保证获得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实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化。 抽象文字概念的形象具体的“情真实情境与虚拟仿真情境“填灌式”教学境式”与“启发式”的启发式学习,实现图文并茂,学习形象与抽象并重的学习过程。 学生被动接受学生自主参与接受式学习和参与互动式互动学习学习兼有,全面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互动。 以学习书本知识以学习网络资书本知识学习、课堂集中学为主要内容的“封闭源为主要内容的“开习、网络资源学习与社会实践学式”教学放式”学习习相互配合、有机统一。 多媒体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技多媒体网络技术构成网络单纯作为“辅教”或术作为认知工具、信环境,既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辅学”工具息加工与信息表达更是学生的认知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和协作交互工与表达工具、协作交互工具等。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5月19日在泰安市第六中学听取了于松老师的《手持设备在数据统计中的运用》的观摩课及北京教育学院王长沛教授的《教学实验室在教学中的运用》的讲座。我们收获颇丰,深有体会。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一、混合学习观 混合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它转变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是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的一种提升。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师生、生生以及人机互动,由于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也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和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学习具备学习资源提供的灵活性、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以及提高教学效率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混合学习强调通过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个性化差异,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赋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针对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也发现,单纯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甚至比“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差,而不同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往往能取得喜人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面授学习之间的关系,折中的办法就是将两者以一定的比例按照某种模式进行整合,也即开展混合式教学,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为这种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混合学习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以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和特征分析为

混合式学习概念

2、混合式学习的概念,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举例说明是么是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 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以上解释由Si ngh & Reed提出。)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以上定义来自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的何 克抗教授) 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混合学习”理论的内涵 虽然国内学者对混合学习的定义有所不同,但他们普遍认为混合学习是网络学习和传统课堂 学习的相互结合和互补,既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学习的定义,对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本 质涵义可以理解为: 混合学习是指为达到“教”与“学”的目标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所有的“教”与“学”中的组成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使“教”与“学”的相关成本达到最优的理论与实 践。 对这个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混合学习研究的本质是对“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 混合学习不仅关注技术通道,更重要的是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即研究哪些信息传递通道最具典型性,采用什么样的信息传递通道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学习通道的选择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相适应。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传递通道主要包括:教室、虚拟教室、基于Web的课程、印刷品、 光盘、视频、电子邮件、电话、教练与导师、电子绩效系统(EPSS、软件模拟、在线协同、自定步调的E-Learning、移动和无线通道等。 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就是要提高学习效果和确保教学质量,这与Singh&Reed提出的关于“混合学习”的5R之说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要在“合适的”的时间为“合适的”人采用“合适的”学习技术和为适应“合适的”学习风格而传递“合适的”技能来优化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业成绩。这个可以认为是混合学习理论的核心。 2、混合是“教”与“学”相关的多方面的组合或融合。 混合学习不是形式上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与“教”与“学”相关的多个 方面的组合或融合。主要包括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 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构成教学 系统的教学媒体、教学材料、传输介质、学习环境、教学资源、学生支持服务的教学诸要素混合使用等。 3、混合学习的关键是对“教”与“学”的所有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 混合学习遵从施拉姆的媒体选择定律,即最小成本和最大价值率。在“教”与“学”的过程 中适当地选择与组合媒体,以实现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一是以人为本,选择合适的学习风格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二是从实际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出发,选 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模式和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用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大的学习效 益或商业效益。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作者:孟珊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第10期 内容摘要:疫情期间,大学英语教师们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线上教学,深刻认识到疫情后线上和线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会成为一种必然。本研究在分析线上大学英语教学与线下教学区别的基础上,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设计实施,以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网络化教育与学习成为大势所趋。尤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各类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成为刚性需求,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因此传统课堂上的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基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互联网教学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将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和运用的能力。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截至2月2日,教育部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教育部提供众多良好的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与学习模式必将进一步发展。 本文在分析大学英语线下与线上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的设计实施,最后提出了新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新要求。 1.大学英语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区别 大学英语无论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均是以“课堂”的形式进行。因此对于线上和线下教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四个基本要素均需具备。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总目标而言,线上和线下的教学目标一致,即两者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应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为目标。 从教学资源角度而言,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线上英语教学资源异常丰富,包括各种不同的慕课、各类线上英语学习系统、所用教材的电子章节、已有或临时制作的各类音频、视频、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邢玲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内涵 2、特点 3、理论基础 二、我校《思修》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现代学徒制班级为例

1、内涵 混合式教学的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概念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来的。 Bonk 和 Graham 在《混合学习手册》中对“混合式教学”下了定义,他们认为,混合式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集合了面授教学与多种技术媒介的教学的新的教学形式; 印度 NIIT 公司在《混合式学习白皮书》将“混合式学习”描述为一种全新的包含实体课堂教学、网络在线学习和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的观点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什么是混合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 没有使用信息技术 网络教学 全面使用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少量使用信息技术 1 2 3 4 MOOC 混合式教学 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信息化教学

混合式教学含义 指的是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是传统教学(Face to Face)与网络化教学(E-Learning)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E-Learning的不足。

为什么要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构建高校混合教学能力的概念框架和实施指南》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版》近期影响趋势“高等教育变革混合式学习日趋发展” ?利用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从盲目的尝试转变为有理论指导的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大学物理》课程作为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课,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出了严峻的要求。翻转课堂的核心观点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翻转。有学者认为这一创新的教学方法将会使高校教育彻底转型,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教育的不幸。本文客观上介绍了翻转课堂的起源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实施效果、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 标签:《大学物理》课程;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实施效果 1.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 1.1翻转课堂简介 MOOC自2011年就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Coursera、edX 等平台相继出现。随着MOOC的迅速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具体为:投资成本高,完成率低,资料堆积多,师生了解少等口]。于是SPOC应运而生。其规模比MOOC小,对学生设置了限制性准入条件,但跟MOOC一样,全球的学习者都可以申请。该模式通过智能化的学习行为管理及准确的大数据分析,将优秀的MOOC课程、教学资源和传统的课堂面授结合起来,实现对现行课堂的翻转,使我们的教学范式从“教师中心”变革到“学生中心”。它既具有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优点,又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模式也在悄然改变。以解决问题为特征的微课更是备受欢迎;凭借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络,以问题求解为特征的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新特征。面对新形势,“以生为本,学为中心”教育理念重新兴起。2012年以来,包括斯坦福、哈佛、北大、清华等在内的国内外一批高校,围绕如何利用慕课资源开展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研究。翻转课堂是一种典型的“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相关成果值得借鉴。但不同高校的生源质量及软硬件条件不同,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差别很大,经验难以照搬。《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全新理念。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学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探索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方法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效果。 1.2《大学物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本文拟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大学物理》课程为例,介绍与分析“翻转课堂”混合式新型教学范式,这门课程的具体开设过程如下: (1)对课程性质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大学物理》课程既是中学物理的延

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案计划模式调研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调研1.你以前是否听说过“混合式教学”这个词?()[单选题] 69.23% 30.77% 2.你是否经常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设备学习?[单选题] 58.97% 38.46% 2.56% 3.你在校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多长?[单选题] 15.38% 20.51% 17.95% 46.15%

4.你在校平均每个月使用的WIFI流量是多少?[单选题] 10.26% 12.82% 17.95% 20.51% 2.56% 35.9% 5.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的态度是?[单选题] 71.79% 17.95% 10.26%

6.你认为影响网络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若选F,则请填写自己的答案。[多选题] 74.36% 66.67% 56.41% 53.85% 33.33% 2.56% 7.你是否希望你的网络学习有他人的陪伴和监督?[单选题] 53.85% 46.15%

8.你是否了解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即慕课课程?[单选题] 7.69% 46.15% 35.9% 2.56% 7.69% 9.你怎么看待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与网络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单选题] 17.95% 53.85% 25.64% 2.56%

10.如果本课程要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开展课外线上线下的自学,你认为每周课外自学的时间多长最合适?[单选题] 30.77% 51.28% 10.26% 0% 7.69% 11.平时学习时,遇到难度一般你会去做什么?如选H,则请填写自己的答案。[多选题] 10.26% 69.23% 58.97% 23.08% 76.92% 2.56% 28.21% 0%

混合式学习的四种模式

混合式学习的四种模式 勿可否认,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模式,但另外一个现象却是我们很少看到成功的混合式学习案例。要么混合的策略过于简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要么混合的方法过于复杂使而项目难以有效开展。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教育培训从业者对混合式学习还没有深入的认识,把握不住混合式学习的实施要点,特别是对混合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e化学习与传统学习混合的单一认识层次,从而很难制定出有效的混合学习策略。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包含了四个应用层次,分别描述如下: 第一个层次:线上与线下的混合 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即“E(e-Learning)+C(Classroom)”的混合模式,混合式学习概念的提出最早就是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当人们认识到单一的e-Learning模式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时,开始考虑e-Learning与传统教室学习的结合,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线上与线下的混合仍然是狭义上的混合式学习,从广义来看,混合式学习还包括更多内容和层次。 第二个层次: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 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不再单一考虑线上与线下的因素,在“混合”策略的设计上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最终目标,混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广泛。基于目标的混合式学习既可能都是传统方式的,例如:课堂培训与读书以及讨论会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又可能都是在线方式的混合,例如:通过网络虚拟教室学习与BBS讨论相结合的在线学习等等。因此,该层次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整合式学习”。 第三个层次:“学”与“习”的混合 “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混合式学习的真正内涵。通过“习”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学习更高层次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学”等同于学习,而实际情况将“习”完全遗漏掉了,绝大多数的面授或在线学习都只是“学”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实际上,设计“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最有效的混合式学习。而这种混合式学习在设计上其实又是最简单的。这里有我参与过的一个案例与大家分享,某外企在举办一次全球新经理人的集中轮训,培训时间是一个月,培训经理考虑用什么方法让每年一次的经理人培训更为有效?最后,我们共同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混合学习模式,即为每次培训开设一个在线讨论区和报告上载区,集中的面授结束后,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经理人可以到讨论区中交流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必须在每个季度末提交一份应用的心得,培训经理在报告模板设计、激励措施上都下了一番功夫,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例子就是将原来一个月的“学”变为一个月的“学”外加一年的“习”。 第四个层次:学习与工作的混合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嵌入式”的学习或“行动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学习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学习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本身就是学习。管理者在推动这个层面的效果上,往往体现在通过一些措施来促进员工的工作总结、经验分享以及业务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为例

81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以其跨越时空、丰富全面等优势席卷全球,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高校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入手,就如何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旨在真正实现线上网络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基础;网络学习;课堂教学 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逐渐渗透进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包括教育行业。这就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现阶段,高校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还处于初步阶段,要想将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就必须了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对其进行深入探索,提出一些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1、高校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传统教学方式(线下教学)和网络化教学手段(线上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要求各环节信息化,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可利用网络平台中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讨论与学习;对教师来说,可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与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彻底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这种教学模式的构建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改善了传统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高校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论年龄大小,学生对网络都没有抵抗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众多,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补充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三是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 和网络技术相结合,一方面发挥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视频、线上答疑等方式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补充了现代化因素,创新了教学手段,实现了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 2、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还改变了师生角色,即教师由以往的课堂控制者变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明确了教学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情况并不理想,存在运用范围小、重视度不够、方法不对的问题,为了成功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2.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的构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的构建能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基本的教学设施,包括多媒体设备的购置、网络教室和教学平台的建设等。软件环境的构建能确保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包括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制作、课程习题库的建设、开放教学空间的搭建等。因此,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要重视教学环境的构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做好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构建,从而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2.2 线上学习资源的准备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线上学习资源的准备,如录制一些知识讲解的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以备学生学习之用。一方面,教师要结合高校教学特点,从专业实际需求出发,分解知识点,将其制作成教学视频、PPT等数字材料并传到网络平台上,以作为线上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除了录制一些教学视频外,也要设计一些练习题,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或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提供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并进行问题反馈。线上学习平台有很多,其中云课堂是一个今天被广泛应用的学习平台。其操作简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具优势。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将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深度融合,进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 笔者开展了《创新创业基础》网络课程建设,提供大量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为例 文/杜小利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省高职教育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YYB2017026)。

混合式学习概念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以上解释由Singh & Reed 提出。)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以上定义来自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的何克抗教授) 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混合学习”理论的内涵 虽然国内学者对混合学习的定义有所不同,但他们普遍认为混合学习是网络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的相互结合和互补,既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学习的定义,对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本质涵义可以理解为: 混合学习是指为达到“教”与“学”的目标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所有的“教”与“学”中的组成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使“教”与“学”的相关成本达到最优的理论与实践。 对这个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混合学习研究的本质是对“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 混合学习不仅关注技术通道,更重要的是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即研究哪些信息传递通道最具典型性,采用什么样的信息传递通道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学习通道的选择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相适应。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传递通道主要包括:教室、虚拟教室、基于Web的课程、印刷品、光盘、视频、电子邮件、电话、教练与导师、电子绩效系统(EPSS)、软件模拟、在线协同、自定步调的E-Learning、移动和无线通道等。 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就是要提高学习效果和确保教学质量,这与Singh&Reed提出的关于

范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摘要:在信息化教育改革大潮下,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以蓝墨云班课为代表的信息化大数据教学辅助APP将成为高职英语教师的好助手,增强学生英语学习效能感,提高课堂吸收率。 关键词:信息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高职英语 一、引言 中国职业化教育在近年来的互联网大环境下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各种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务院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让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一线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不断摸索信息化教学实践,尤其要让手机实现华丽的转身,不再是课堂教学上令教师头疼的障碍,使学生与手机的每一次亲密接触都转化成有效的知识吸收和与教师的积极互动。 二、以英语读写课为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面对如何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问题,大量涌现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正是这种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效结合的产物。英语课堂因为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信息化技术的创新性而变得更具吸引力,将英语教学构筑于如

此强大的信息化技术载体上,将使线上线下的英语教学更具可控性,对于语言知识的吸收利用率将显著提高。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的原有含义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正在实现学习过程上的革命。在传统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方式相结合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 本课题组采用蓝墨云班课APP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展开教学设计。蓝墨云是国内第一款免费的课堂互动教学APP,也是一款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学工具。在移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蓝墨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资源共享、布置作业、小组讨论、测评互评、问卷调查等各种教学活动,并且拥有强大的激励与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在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上自主学习,并对学生的实时学习行为进行记录,方便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监管,进行过程性评价和考核,使考核过程更加人性化,使教师看到学生点滴的学习和成长轨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