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世界

显微镜下的世界
显微镜下的世界

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够看清楚。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列文虎克有一个特殊的业余爱好,(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他不但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研究纺织品的纤维,树叶和花朵,蜜蜂蜇人的“针”,蚊子叮人的“嘴”,还观察井水、雨水、污水……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理解(微生物)的大门。

5、水滴里的那些小家伙还有(鼓澡)、(草履虫)、(钓钟虫)、(轮虫)、(水蚤),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6、(微生物)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体,人们早已利用它们来(酿酒)、(做腌豆腐)。

7、细菌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也要吃食物)、(繁殖速度快)。

8、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当的温度下,它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9、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10、细菌有(杆菌)、(球菌)、(螺旋菌)这三种基本形态。

11、细菌繁殖很快,一般以简单的(二分裂法)实行无性繁殖,个别细菌如结核杆菌偶有分枝繁殖方式。

1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13、发霉主要是霉菌造成的,霉菌是一种呈(绒毛状)、蛛网状或(棉絮状)的丝状真菌。

14、霉是有生命的,它具有(需呼吸)、(能繁殖生长)、(需营养)等一系列生命特征。

15、霉的颜色主要有青绿色、(黄色)、(灰色)、(黑色)、(白色)。

16、研究表明,霉菌有“四怕”,即(怕氧)、(怕光)、(怕冷)、(怕燥)。

17、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18、在加工食品中经常会看到一小包干燥剂,它的作用是(保持食品盒内干燥),防止(霉菌生长)。

19、(霉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在分类上霉菌分属于(藻状菌)、(子囊菌)和(半知菌)。霉菌除用于传统的(酿酒)、(制酱)和做其它发酵食品外,今年来发酵工业中广泛用来生产(酒精)、(柠檬酸)、(青霉菌)、(灰黄菌素)、(淀粉酶)、(发酵饲料)等。

20、霉的形状主要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

21、(霉菌)引起的疾病属于(真菌类感染性疾病)。

22、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23、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

24、搭建生命体的最基本的结构是(细胞)。

25、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发育生长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26、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绝大部分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27、细胞是英国人(罗伯特.胡克)发现的,细胞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功能。

28、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前的细胞称(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称(子细胞)。细胞分裂通常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步。

29、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球形、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等。

30、白细胞对人体能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与病魔展开激战。

31、未受精的蛋是一个细胞,受过精的蛋(不是细胞)。

32、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是细胞(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33、一个细胞分为三部分,从内到外为(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34、细胞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功能)。

35、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要使物象向下移动,就要(向上)移动载玻片;要使物象向左移动,就要(向右)移动载玻片。

二、简答题。

1、你知道的各种微生物?

答: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钓钟虫。

2、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答:微生物的特点是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吃食物、会变异、体积小。

3、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微生物主要分布在水中、泥土中、空气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4、微生物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答:微生物的种类主要有细菌、病毒、霉。

5、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能够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①微生物的踪迹: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斑,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漂浮的病毒、发霉的馒头上都能找到微生物的踪迹。

②比如说一个馒头放在桌位里,一天不吃,两天不吃,三天四天不吃,馒头就发霉了,而且发霉的面积越来越大,能证明微生物是有生命的,还有生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

6、细菌的功与过?

功:①、生产腐殖质,是大自然的清洁工;②细菌能生产新的食物;③细菌能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和医药行业;④、细菌能够协助人消化;过:①有的细菌会致病;②使食物腐败变质。

细菌的功与过,是由其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繁殖、需要营养决定的。

7、用哪些方法能够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①捂住鼻子打喷嚏;②用热水冲洗筷子;③勤用肥皂洗手。

8、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答:①保证食品新鲜;②即时加工食品;③缩短存放时间;④妥善保存

9、吃过变质的酸奶会怎么样?

答: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10、为什么说细菌也是有生命的?细菌如何获得食物?

答:因为细菌具有需呼吸、能繁殖生长、需营养等一系列生命特征,所以说细菌也是有生命的。

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取养料?

10、制作酸奶要注意的条件?

答:注意条件:①温度要保持在35℃~40℃;

②所有的器皿要实行消毒处理,最好不用塑料器皿。

12、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酸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13、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哪些?

答、①、充足的营养;②、适宜的温度;③、合适的酸碱度;④、必要的气体环境。

14、细菌有哪三种基本形态?

答、杆菌、球菌、螺旋菌

15、馒头发霉和什么因素相关?在什么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答:与温度和湿度相关系,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16、霉的功与过?

答:功: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17、防霉的措施主要有?

答:因为研究表明,霉菌怕光、怕冷、怕氧、怕燥,针对这些特点,能够用如下措施:①太阳曝晒;②低温保存;③放干燥剂;④真空包装;⑤通风。18、为什么食品在夏季容易发霉?

答、高温高湿的天气环境为细菌、霉菌、病毒的孳生繁衍提供了繁殖的条件。

19、你在那些地方见过发霉?

答: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斑,放过几天的馒头,米饭上的霉点。20、你认为霉有生命吗?怎么证明?

答:霉是有生命的,它具有需呼吸、能繁殖生长、需营养等一系列生命特征。馒头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臭豆腐上的霉在长长。

21、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有什么关系?

答:细胞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的。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22、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答:①、真空包装;②、放干燥剂;③低温保存;④、太阳曝晒

23、霉菌能够侵犯人体的哪些地方?

答:从霉菌侵犯的人体部位来说,它能够侵及皮肤、毛发、指甲,严重的还会侵犯内脏等其他器官,危害健康。

24、用放大镜看不同物品上的霉,然后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答:相同之处:霉都非常小,我们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

不同之处:它们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也不相同,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

25、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三、观察题

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各有什么特点?

答:洋葱表皮是由很多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的。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细胞是由很多个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

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2、活动探究

活动名称:观察微生物

活动材料:显微镜,盛有三分之二池塘水的广口瓶,记录表

活动过程:1、先把显微镜安放好;

2、再把显微镜对好光;

3、把显微镜玻璃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观察;

4、和同学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结果:我看到了一些微生物,如:草履虫、鼓藻、钓钟虫、轮虫等。

四、实验题

1、实验名称:自制酸奶

实验材料:牛奶、白糖、酸奶、小勺、保温杯、温度计、高压锅

实验步骤:①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③再倒进消过毒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④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实验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实验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实验名称: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实验材料:干馒头、湿馒头、暖气片、塑料袋

不同条件:湿度不同

相同条件:温度相同、馒头大小相同、时间相同

条件组合:①温暖,潮湿;②温暖,干燥;

实验步骤:①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②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塑料袋里装有湿馒头的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食物和其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五、我来算一算

细菌的繁殖速度极快,一个细菌开始繁殖,第八代会有256个,当到了第21代,细菌个数会有多少个?

答:会有221个,或2097152个。

显微镜下的世界教学反思

《显微镜下的世界》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科学《显微镜下的世界》,我和我的学生们借助实验室显微镜认识了水滴里的微生物,酸奶中的乳酸菌,食品上的霉、洋葱的表皮细胞等。 微生物一个陌生的字眼,显微镜一种陌生的仪器,而我也已经好久没有用显微镜了,为了上课我提前一天到实验室调试这台显微镜,真的是凭借上学时的记忆,我小心翼翼的调试着,眼睛都要花了,不过总算调了出来,我终于看到了人体血液涂片细胞,又多试了几次,能看到显微镜下的东西了,我满意的再一次试了试:行!看得清,效果很不错。带着自信带着劳累,回到办公室继续备课,想好第二天如何让学生观察。我准备边演示边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只是渗透,不需要学生调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真真切切显微镜下的世界,我放弃了原有的打算,改变了上课思路,我安排一节课专门观察和描述自己看到的,一个一个的来。 课堂上我看到的是惊喜,孩子们排好队差不多屏住呼吸来用显微镜观察,脸上写满了惊喜。他们所的描述真的是最贴切的比喻,我们观察的是面包上的霉,有人说像是一串串灰色的葡萄,有人说像豆腐渣,更有人说像爱美的女生毛衣上的毛球,有好多我连想也没想到的比喻,这就是孩子们的观察和理解,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把看到的画下来,他们别提有多认真了,一边画一边想小心的下着笔,还不时用橡皮小心的擦着修改着,原来孩子可以像一位科学家一样工作的!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的任务结束了,但是我的孩子们仿佛并没有收拾文具课本的意思,他们太惊奇了,自发的说起自己的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六年级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教材没有解释显微镜每部分的具体作用,而是从怎样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角度进行说明。我在教学中不强调要求学生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而是让学生明白对观察起关键作用的部分的用途、用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蔡清柑 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①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两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永久装片),纱布,显微镜的使用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4、教学程序 4.1导入新课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其用途。(让学生指着显微镜说出结构名称及其用途)(展示图片:细胞图)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应该要会使用显微镜。 4.2新课过程 1、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2、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5页及课件展示: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3、显微镜的构造学生四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回顾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4、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两种观察标本: (1)写有“上”字的玻片;(2)永久装片 5、对光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注:两眼都睁开)(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注:双手转动反光镜) 6、观察学生边看书或课件展示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7、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4×,即最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筒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8、讨论并回答问题: ⑴视野中“上”字是否倒置,其物像比实际大小放大了多少倍? ⑵若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⑶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会越暗还是越亮? ⑷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还是越少?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B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6题;共9分) 1. (1分)用显微镜观察到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________,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构。 2. (1分)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3. (2分)分类。 松香白糖珍珠琥珀碱面雪花玻璃食盐 晶体:________。 非晶体:________。 4. (1分)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 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人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5. (3分)用干净的手摸一摸放大镜的镜片,放大镜的镜片是边缘________、中间________,所以放大镜也叫________镜。 6. (1分)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8个字,提升高度后只能看清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7. (2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8. (2分)圆柱形和球形的玻璃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9. (2分)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和制作微生物标本装片的步骤是一样的。 10. (2分)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1. (2分)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12. (2分)必须把洋葱的表皮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结构。 13. (2分)如果是球形的透明体,它的放大倍数是最小的。 三、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4. (2分)下图所示的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A . B . C . D . 15. (2分)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是()。 A . 两块都是凸透镜 B . 两块都是凹透镜 C . 一块是凸透镜,一块是凹透镜 16. (2分)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 . 邓稼先 B . 钱三强 C . 童第周

显微镜的使用的练习题

) 显微镜的使用练习题 班级:姓名:座号: 1、一细胞或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时“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 3、用4台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台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4、用高倍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 D、少、大、暗 … 5.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6.使用显微镜时,当载物台不清洁时,应用()擦净。 A.纱布 B.用手 C.用擦镜纸 D.不用擦而用嘴吹净 7.安放显微镜时,常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略偏左,偏左的原因是()、 A.左侧安全 B.因为要用左眼观察目镜 C.左侧光充足 D.左侧不与其他人接触 8.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9.使用显微镜时,取镜时我们常用右手握镜臂,这样做的目的是() A.多数人习惯用右手 B.右手干净 》 C.右手较小 D.用右手握是规定

奇妙的微观世界作文800字完美版

奇妙的微观世界作文800字 人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我想说:“奇妙的不仅是我们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更是那些我们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事物。” 这天,妈妈给我买的显微镜终于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裹,经过向卖家询问和自己的研究,终于懂得了显微镜各部分零件的名称和它的作用。 打开了一个盒子,那里装有50个动植物的标本。我轻轻地夹起一片“蜜蜂口器”标本,口器是什么呢?我小心地把标本放在夹片下,对着目镜一瞧,一个棕黄色的大头映入眼帘,上面布满了黑色的小点点,好像是人脸上长满了雀斑一样,在“脸”的周围,还长满了又长又密的绒毛。丑极了! 看完成品标本,你是不是感觉不满足?嘿嘿,别急,好戏还在后面呢! 我先拿出一片载玻片和盖玻片,用纱布擦干净。接着,用镊子撕出一片洋葱内层的皮,可以看见上面还有紫色表皮,这时把它放在载玻片上,再用盖玻片轻轻一压,制作洋葱标本的工作就算完成。我对着目镜一看,咦?这不是类似蜂巢的六边形吗?又像是水立方的外形设计,那许多个形状整齐但构造却杂乱无章的小圆,散布在茎叶上,颇有几分趣味。 最开心的莫过于孵化虾卵啦! 我按照说明书上的做,不敢有半点马虎,水该放多少,虾卵又该放多少,要撒在什么位置,不说经过精密的测量吧,至少很准确。我把虾卵放在孵化盒里盖好盖子,在它的上方10厘米处悬挂了一盏白炽灯,便关闭门窗,静静等待二十四小时后的变化…… 第二天的中午,我打开房门,孵化盒旁有许多小飞虫的尸体,它们都是被温暖的灯光吸引过来的。孵化盒里,许多“迷你”小虾畅快地游着,和我平时吃的虾相比,不知要小多少倍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看到了它们肥胖而透明的身躯,不是在游泳,更像是用翅膀在水中滑行,透明的外壳上有着精致的纹理。还有一些圆圆的、不透明的黑点,这些就是尚未卵化出来的虾卵。有些虾卵已经孵化出了小虾,拖着一个破碎的透明的“袋子”,随水漂荡。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带着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我们就会得到许多不同的结果,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我们不曾知道的东西,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的神奇,让人捉摸不透。 通过这台显微镜,我看到了另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从此对它珍爱有加,相信你如果也有和我一样的“宝贝”,一定也会很喜爱它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测试题

宝箴塞小学校20XX年下期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空(20分)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2、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细菌的繁殖方式____________。 4、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5、食物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6、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都是由这种微小结构组成。 7、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_____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_____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我能判断(20分)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如霉菌、病毒和孢子虫等。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4、发霉主要是霉菌造成的,霉菌不是微生物的一种。 ()5、霉菌引起疾病,对人类只有危害。 ()6、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8、植物、动物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9、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10、有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而有的微生物是无生命的。 三、我来连线(6分)【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列文虎克细胞 弗莱明微生物 胡克青霉素 四、我能选择(16分) 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 A、鼓藻 B、草履虫 C、水蚤 D、青霉菌

2、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 A、蜂鸟 B、砂粒 C、病毒 D、树叶 3、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A、牙齿变白 B、容易睡觉 C、清理微生物 D、促进生长 4、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类繁多 B、生长繁殖慢 C、分布广泛 D、容易变异 5、馒头发霉的条件是() 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 C、寒冷、潮湿 D、温暖、潮湿 6、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 A、细菌 B、病毒 C、轮虫 D、细胞 7、物体在()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A温暖和潮湿B温暖和干燥C寒冷和潮湿D寒冷和干燥 8、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倍数就是() A 15倍 B 25倍 C 150倍 D 10倍 五、我会生活(32分) 1、小明放学回家,口渴得厉害,他随手在水缸里舀了一杯生水

测试题1-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测试题1-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1.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2.用显微镜检查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D.向左下方 3.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 4.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以观察到,则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上D.反光镜上 5.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②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③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⑤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⑤D.③⑤ 6.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细胞。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下列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7.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1)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 (2)若64个细胞排成一行,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 8.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高考满分作文《你看世界,世界看你》!

高考满分作文《你看世界,世界看你》! 导语:我看世界怎样?世界又怎么样看我?欢迎阅读高考满分作文《你看世界,世界看你》! 当你做病毒检测的时候,一定会用到显微镜,那样你就能清晰的判断出病毒的类型,以便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当然,如果你不幸选择了望远镜,那我敢保证,你眼前一定是模糊一片,你一定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但,如果你想用“显微镜”一样的方式,去审视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他们的性格、行为或举止,我想那更是一个糟糕的结果,我敢保证你最终会一个朋友也得不到,因为他们在你的观察下,会变得满身瑕疵,一无是处记得古人也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确实如此吗?如果你有幸站在放光镜(平面镜)面前,你的确可以审视一下你的尊容,但如果不幸,你对面就立着一面“哈哈镜”,我想你不一定会真的哈哈大笑因为你或许会丑态百出,或许会面目可憎,那是真的你吗? 也许你的理想是某一天能够走遍世界,但其实,在迈步之前,你应该学会观察或审视世界你不能盲目的行走,也不能固步自封,只会东张西望是的,我们应该把眼光投向长远,甚至是未知的领域,至少我们能事先辨别方向,约略定位自己的坐标,也能感知你所处的环境古人不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凝重的一望吗?那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更是崇高理想的酝酿。

远望是为了远行,也是为了让我们跳出我们所处的坐标点,至少可以避免沉溺“灯下阴霾”,摆脱因拘泥一点,而一叶障目但要远行,自然要日积跬步因此,我们还要善于低下头,脚踏实地,做好我们身边清楚而具体的每件事情,必要时,我们应该用一下“显微镜”,去观察事物关联的蛛丝马迹也许我们不会完美,但应该有追求完美的执着和坚持这个过程自然也很辛苦,不然古人也就不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悟了。 理想总是丰满,但现实却颇为骨感要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我们在经过努力之后,越来越切近我们的理想,其实,我们是需要乐观的,当然不妨站在“哈哈镜”面前去自嘲一下,当然也包括别人的调侃,甚至讽刺这是成功必要的经历如果说远望与显微的观察,是为了处理好我们与我们所在世界的关系,那么,当我们站在“哈哈镜”面前的心态和勇气,其实是需要我们有直面别人,甚至是自我的勇气我们不能在世界里像堂吉诃德那样横冲直撞,独来独往,我们必须学会合作与分享,这样我们才能快乐的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但即使全世界,都众星捧月般的支持你,但你始终可能会面对两个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像真实的你和镜子中的你,有时并不完全统一,那么说服自己,为信仰、信念、理想而坚持,有时比说服别人理解、支持和尊重更为重要世界是我们的,我们是世界的,我们在尝试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观察与感知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观察我们,因此,我们在改变世界的同时,还要学会适应世界和身边的人处理好我们与世界,我们与别人,我们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我们达到目的之前必须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C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C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9题;共9分) 1. (1分)把有关细胞的作用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2. (1分)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这是早期的________显微镜。 3. (1分)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蟋蟀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________眼。 4. (1分)________和________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人们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5. (1分)白糖、食盐都具有规则的外形,人们常把具有规则外形的物体叫做________。 6. (1分)放大镜下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7. (1分)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________组成的。

8. (1分)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蝇的眼是________,它是由许多________,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9. (1分)放大镜也叫________,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 10. (1分)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11. (1分)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12. (1分)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3. (1分)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4. (1分)制作玻片标本时,盖玻片内有气泡没有关系。 15. (1分)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要求薄而透明。 16. (1分)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17. (1分)调节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更清晰的物体图像。 18. (1分)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19. (1分)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10分) 20. (1分)在下列观察中,适合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A . 细菌 B . 蚜虫

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解析: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数目就越少;反之相反。 答案:A 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大光圈使光线透过的较多,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因此光线过暗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答案:C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上 D.反光镜上 解析: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转动目镜,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就在玻片标本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则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 答案:B 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 A.“上”和“6” B.“下”和“9” C.“上”和“9” D.“上”和“6” 解析: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所以看到的物像分别是“上”和“9”。 答案:C 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解析:由低倍镜头(10倍)换成高倍镜头(40倍),看到的细胞就放大为原来的4倍,数目相应减少为原来的1/4,即在低倍镜下能看到8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2个细胞。故选B项。 答案:B

苏教版科学六上《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2、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4、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荷兰的()发现(),英国的()发现青霉素,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7、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和()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8、细菌体积(),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 9、霉喜欢在()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等。 10、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导致的疾病。 1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12、细胞有不同的()、()和()。 13、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14、许多传染病是由()引起的。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1.()2.( ) 3.( ). 15、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下才能看到。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5、生命体都由细胞构成。()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7、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8、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9、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10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但个别细胞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2、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14.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中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食品,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15.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都植物身上吸收营养。 16.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三、选择题 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A、乳酸细菌B、结核杆菌C、双球菌 2、细菌对人类()。A、有益B、有害C、有益和有害

四年级(下)自然教案第二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四年级(下)自然教案第二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课题:显微镜下的世界内容:微观世界第 1 课时 5 一、教学目标:知道工具、仪器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事物;认识微观世界;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组 成部分;知道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了解相关科学史,激发探究微观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并使用简易显微镜;知道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 教学难点:难点是认识并使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 三、教学方法:讨论与观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设备:放大镜、显微镜、植物叶子、其他观察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 微观世界 蚕豆叶表皮细胞: 血细胞: 黑藻叶: 七、教学后记: 通过比较用肉眼观察、用放大镜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相同的物体,了解到人类发明的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都能够帮助人类更细致地认识物体、认识微观世界;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到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认识微观的世界、初步认识到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 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还能让学生体验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的乐趣,从而引发其热爱科学、勤于探究等意识。

课题:显微镜下的世界内容:显微镜下的小生物第 2 课时 6 一、教学目标:初步知道在自然界中除动植物以外还有微生物;知道微生物有不同的种类、分布很广、个体小,繁殖速度快;学会观察、描绘从显微镜里看到的微观世界;培养发现、比较、交流的兴趣与能力;了解相关的科学史,激发对科学探究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认识到自然界里还有微生物;知道微生物有不同的种类以及适应的环境; 教学难点:如何知道在自然界里还有微生物的存在; 三、教学方法:观察、交流、阅读 四、教学设备:显微镜、微小生物载玻片、PPT资料、水蚤影像资料

(完整版)显微镜的使用的练习题

显微镜的使用练习题 班级:姓名:座号: 1、一细胞或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时“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3、用4台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台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4、用高倍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 D、少、大、暗 5.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6.使用显微镜时,当载物台不清洁时,应用()擦净。 A.纱布 B.用手 C.用擦镜纸 D.不用擦而用嘴吹净 7.安放显微镜时,常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略偏左,偏左的原因是() A.左侧安全 B.因为要用左眼观察目镜 C.左侧光充足 D.左侧不与其他人接触 8.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9.使用显微镜时,取镜时我们常用右手握镜臂,这样做的目的是() A.多数人习惯用右手 B.右手干净 C.右手较小 D.用右手握是规定 10.载物台上遮光器的作用是() A.调节光线的强弱 B.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C.遮住光线不使其反射到镜筒内 D.使光线均匀地进入视野内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 1.【答题】各种细胞的大小、形状差异很大。() 【答案】?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解答】不同生物具有的细胞种类不同,如动物和植物不同,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不同。不同细胞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同,如原核生物细胞小真核生物细胞大。故此题是正确的。 2.【题文】回忆“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的实验过程,填空: 我的猜想:食物在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对比实验时,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条件是_____。 我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温暖;潮湿;黑暗; (2)湿度、食物块大小、存放位置、光照强度。 (3)温度不同; (4)将相同大小的馒头浸湿,一部分放在冰箱中,另一部分放在室内适宜温度下;静置一段时间,观察馒头的变化。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食物发霉需要条件的实验设计。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一种微生物。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 【解答】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的实验过程,填空: 我的猜想:食物在温暖、潮湿、黑暗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对比实验时,相同的条件是湿度、食物块大小、存放位置、光照强度。 不同的条件是温度不同。 我的做法:将相同大小的馒头浸湿,一部分放在冰箱中,另一部分放在室内适宜温度下;静置一段时间,观察馒头的变化。 3.【题文】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防止家中的物品发霉。 【答案】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就可以达到防止物品发霉的目的。比如晒干、冷冻、放干燥剂等。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用冷冻、晒干、腌制、真空包装等方法,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 【解答】物品发霉就是霉菌的生长繁殖造成的,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适应的温度、水分、空气等,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就可以达到防止物品发霉的目的。比如晒干、冷冻、放干燥剂等。 4.【答题】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发现和认识______成为可能。 【答案】微生物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练习题

苏教六上《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习题 一、填空题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 ) 。 2、在适宜的温度下, ()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物体在( ) 和 ( )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4、(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和()。 5、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 6、微生物是个体()、分布()的生命体,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下才能看到。它们对人类有()两方面的作用。细菌的功:利用细菌可以()、()、()、()()()。细菌的过:()、()。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8、许多传染病是由()引起的。用()、()、()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英国细菌学家()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 10.细菌的基本特征是:()、()、()。 11.霉菌也是一种(),它非常()。发霉主要是()造成的。霉菌种类很多,颜色(),有()、()、()、()等,形状有()、()、()等。 12.霉菌的功()、()、()、()、();过()、()、()、()。 二、选择题 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A、鼓藻 B、草履虫 C、水蚤 D、青霉菌 2、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A、酵母菌B、青霉菌 C、大肠杆菌D、乳酸菌 3、馒头发霉的条件是() 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 C、寒冷、潮湿 D、温暖、潮湿 4、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命名为() A、细菌 B、病毒 C、轮虫 D、细胞 5、下列各种水中含有微生物可能比较多的是() A、自来水 B、河水 C、井水 D、纯净水 6、关于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每个细胞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也有重量 B、人只有一种类型的细胞 C、一个细胞是生命的一个单一的单元 D、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有细胞 7、细菌对人类()。 A、有益B、有害C、有益和有害 8、“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9、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衰老、死亡引起的。A细胞B细菌 C病毒 10、霉有()种颜色。 A、1 B、2 C、多 11、生命体大都由()构成。 A、细胞 B、细菌C、霉 三、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细菌、病毒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5、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衰老和死亡。()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7、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8、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9、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0、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与环境及显微镜测试题 苏科版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往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 阳光 B. 含氧量 C.海水温度 D. 含盐量 2.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3.“螳螂捕蝉,黄鹊在后”描述的是() A 捕食 B、合作 C、竞争 D、生物网 4. 柑橘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苹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 水分 B. 温度 C. 阳光 D. 土壤 5. 海带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A. 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 B.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6.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7.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8.下列四组生物中,能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 A.高粱和大豆 B.猎豹和猕猴 C.莲花和紫菜 D.丹顶鹤和仙人掌 9.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10.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dian)池后,这种植物很快 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11.2020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12.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13.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1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B.温度C.光照D.土壤 16.青藏铁路的唐古拉山越岭段,海拔5000多米,风大且频,气温很低,这里的松树都匍 在地面,称为“爬地松”。影响这种松树形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水B.温度C.空气D.风 17.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二、非选择题 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请将下列表示生物之间关系的序号填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备选答案:①捕食关系②共生关系③寄生关系④合作关系⑤竞争关系 生物大豆与根瘤菌噬菌体与细菌杂草与水稻猎豹与羚羊 关系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他们的重要性,设计如下试验:实验过程:①②③④⑤⑥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锥形瓶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 ③向四个锥形瓶中放入大小、形状、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紧 ④A、B、C锥形瓶置于阳光下,D锥形瓶放在黑暗的环境里。 锥形瓶编号 A B C D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 3 11 25 2 根据上述试验回答: (1)比较A、B、C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和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两个锥形瓶试验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 A B C D

(完整word版)显微镜的使用练习题

、一细胞或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时“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3、用4台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台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4、用高倍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 D、少、大、暗 5.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6.使用显微镜时,当载物台不清洁时,应用()擦净。 A.纱布 B.用手 C.用擦镜纸 D.不用擦而用嘴吹净 7.安放显微镜时,常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略偏左,偏左的原因是() A.左侧安全 B.因为要用左眼观察目镜 C.左侧光充足 D.左侧不与其他人接触 8.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 9.使用显微镜时,取镜时我们常用右手握镜臂,这样做的目的是() A.多数人习惯用右手 B.右手干净 C.右手较小 D.用右手握是规定 10.载物台上遮光器的作用是() A.调节光线的强弱 B.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C.遮住光线不使其反射到镜筒内 D.使光线均匀地进入视野内 11.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A.放大的正立的像 B.放大倒立的像 C.缩小的正立的像 D.缩小倒立的像 1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材料必须是() A.薄而透明的 B.新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 13.在显微镜下观察,若要看清视野左方的物体,请问玻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 14.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 A.变亮增多 B.变暗减少 C.变亮减少 D.变暗增多 15.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 C.右手握镜筒,左手托镜座 D.双手托住镜座 16.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视野中布满了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17.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六年级科学显微镜下的世界教案

六年级科学显微镜下的世界教案 .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资源开发 微生物是生活在大自然中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它们和动物、植物共同组成生物大军,使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 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动物、植物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入,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还比较含混。本课是“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的起始课,通过本课教学将引领学生利用显微镜认识生命世界的另一大类——微生物,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后将了解到水滴中多见的几种微生物,知道微生物形态多样、分布广博,使学生体验到微观生命世界的奇特,激发学生探索微观生命世界的欲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这样处理教材:在知识目标方面,由认识微生物明确为“一滴水里有什么”这一详尽问题。由于学生以前没有学过微生物,所以本节课不应照本宣科,认为把书上的知识讲完,任务就完成了,这种教材观、教学观过分强调了教材的绝对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紧箍咒。教师应把教材作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起点,引发学生进一步到广漠的空间去探索、求知。 在材料设计方面,遵循兰本达关于材料要“结构化”的思想,同时渗透科学教学应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思想,课前要 求学生自己走入大自然采集一些水样,这包括河里、池塘里以及放置了几天的雨水或自来水,当然教师事前的安全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进行观察的工具——显微镜以及一些微生物的多媒体图片,以帮助学生展开探究。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方法—观察探究—交流汇报—延伸拓展”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过程。结构化的材料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自主展开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个别指导、帮助也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