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之家庭会议

正面管教之家庭会议
正面管教之家庭会议

正面管教之家庭会议-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正面管教之家庭会议

一:区别

家庭会议与班会有哪些不同

1.家庭会议应该每周一次,而不是每天一次。在确定了家庭会议的时间之后,就要雷打不动。如果有朋友打电话来,就告诉对方你等会儿打回去。(我家的做法是摘掉电话听筒。)不要因为忙或者其他事情而改变或取消一次家庭会议。孩子会根据你的行为来判断家庭会议的重要性。一旦有效地形成了惯例,每个人就都会盼望这种全家聚在一起的机会——直到孩子们成长到十几岁(后面有详细内容)。

2.决定应该在全体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做出。如果全家人无法就议程上的一项内容达成一致的决定,就应该把它放到下次会上再讨论,到时候就可能达成一致,因为多出了一个星期的冷静期和想出新主意的时间。在家庭会议上实行“多数票”原则,将会凸显家庭的不和。应该在家里传达一种信任的态度——你们能共同找出对每一个人都尊重的解决方案。3.家庭会议应该包括对下周活动的讨论。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以及越来越多地参与家庭活动,比如照料婴儿、运动、约会、上课等等——这一点就尤为重要。协调汽车的使用时间并照顾到大家的方便是必不可少的。

4.家庭会议结束前的最后一项,应该用来计划下周的家庭娱乐活动。

5.家庭会议应该以一个全家人参与的活动来结束。你们可能想一起玩个游戏、吃爆米花或是每人轮流给大家制作甜点并给大家端上来。不要看电视,除非有一个全家人都期待的节目。如果你们确实看了一个电视节目,看完后要关上电视,并且要讨论节目描述的是什么价值观(或缺乏什么价值观),以及如何用于你们的生活中。

6.围着一张干净的桌子坐,有助于专心解决问题。和班会不同,桌子在家庭会议中不会成为一道屏障。随意坐在客厅里开会也可以,但把家庭会议作为晚餐的一部分似乎很难让大家不跑题。

二:过程

辨析:1:家庭中孩子(老大、老小性格的不同)

2:家庭氛围(合作、竞争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3:孩子之间年龄差距对彼此的影响不同。

每个人要填的表格:

家庭晚餐计划表

厨师主菜蔬菜沙拉甜点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最值得做的:

家庭中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为什么呢因为家庭会议给孩子提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第2章提到过)能很好地帮助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有障碍,造成了孩子对你的敌意和不满时,就要用这些步骤。在用过这些步骤之后,你和孩子就都会感到被理解了。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成绩。孩子们往往将此理解为父母更看重他们的成绩,而不在乎他们本身。当孩子怀疑你的建议到底是为谁好时,“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应该对你有帮助:

营造一种合作的气氛对于教给孩子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根本——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孩子们有了很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将极大地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人生环境。把这些能力教给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你和孩子相处时以你自己的行动为他们做出表率。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教给孩子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做出榜样

孩子不听话的管教方法

孩子不听话的管教方法 一、顶嘴 4岁的儿子能说会道,你说一句,他顶你10句,且振振有词。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电视,爸爸说:“不收好不能看电视。”他就说:“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爸爸气得关掉电视不让他看,他就叫起来:“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专家解密 孩子的话显然来自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民主,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此例孩子的话,可以说“句句是真理”,且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他的行为本质没有错。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没有尊重他。 一对一支招 在孩子回答“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后,父母可以不再言语。事后与孩子讨论:父母希望他立即收拾玩具,他是否应该接受?他希望什么时候收拾玩具,父母是否也可以接受?二、批评就摔门 每次批评女儿时,她会在你面前“砰”地把门重重关上。 专家解密 这是个模仿力强、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孩子。若处在良好家庭人际环境中,孩子的人际能力将得到卓越的发展。父母忽视家庭人际(夫妻之间、与长辈之间等)沟通或大人之间戏谑、嗔怪的行为,年幼孩子看到的是表面,而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就学会了。

一对一支招 成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多做正向沟通。孩子将很快学会并反馈给你,令你欣喜万分。 三、耍脾气 下班回家,儿子第一句话就问:给我买玩具了吗?他爸爸出差,从外地打来电话,他抢过话筒就叫:给我买玩具!弄得家里玩具成堆,可儿子还是不断地说要买。 专家解密 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探索欲,同时喜欢新玩具,这也是孩子普遍的心理。但孩子真正在意的不是玩具是否“新”,而是一种“新”的玩法,这是孩子探索的需要。此外,这与父母购置玩具的特性也有关,如漂亮的玩具汽车只能开来开去玩,孩子玩两天就厌了;若是可拆装可变换造型的汽车,孩子就能反复琢磨玩。要是父母再加以引导和鼓励,孩子就更能玩出创意玩出名堂。 一对一支招 多提供结构性玩具,让他们拼拼拆拆。引导孩子旧玩具新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他也会兴致勃勃的。如把旧报纸揉成球当足球踢,孩子一定大为开心。 四、故意做坏事,还做鬼脸 吃饭前让4岁的女儿放全家人的筷子,她却故意将筷子丢到地上,妈妈骂她,她还自得其乐地向你做鬼脸。

(完整版)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但是,整体地看,现行的方法中,多数与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不相吻合,教育效果最终也是相对失败的。相当多的父母在子女教育的方法上感到迷茫、无措、不知所向。 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有“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后,在无数次的从孩子脸上

读出压抑、自卑后,我们渐渐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 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 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性。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 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有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 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六、说服教育法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家长用得最多的方法。 1、讲解。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家长讲,孩子听。在讲、听 的过程中,家长是主动者,孩子是受动者。它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便于家长控制教育过程,启发孩子思考,使之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讲解的时间,语句的长短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语

家庭管教的最高境界:不能无方,但求无为!

创造力,是指想象力、独创性、思维发散力、解决问题并产出成果之能力的综合素质。它不仅是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也体现在科学、社交、生活情感体验与资源整合上。创造力如何引导,这也是许多家长关注的重点。现在流行“正面管教”,在我看来,其精髓是八字箴言:不能无方,但求无为! ▋一堵五颜六色的“扣子墙” 孩子的创造力,不是家长听之任之就会自然形成的。培养创造力,不能无方,而是合情合理有分寸地进行! 在Julie的小学里,孩子们拉扯玩闹,衣服上的扣子常掉落。清洁工捡到就积在个纸盒里,以防失主回来找。扣子越积越多,清洁工就与老师商量,想找个妥当的方式处置。 大家都不愿把扣子丢弃,觉得说不定会有人会需要它们,老师索性成立了个“扣子项目”,让孩子们集思广益,商量出安置办法。 老师提出要求,用一个简便又直观的方式存扣子,谁想找扣子了,可以自行其是。 一个男同学的方案脱颖而出:把扣子放入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糖果罐里,在学校公共活动空间的墙上安几排板架,将这些盛着五颜六色扣子的罐儿放在架子上陈列起来。谁需要扣子,直接在各个扣子罐里找;谁捡到扣子,往扣子罐里一放就好,省事方便! 如此一来,各色各样的扣子被放在罐子里,浑然便捷地自成一格。学校的“扣子墙”逐渐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扣子的增减,伴着新鲜的变化组合。有的孩子们没遗落扣子,也会扯下扣子,贡献给“扣子墙”。 这绝对称得上是一种成功的“可持续性创新产品”! 老师在发掘孩子创造力上,就用了“有方但无为”的理念!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老师给了明确的游戏规则,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孩子们自由发挥。几个方案出台后,放到桌面上一起讨论,哪个好,为什么好。 比如,另一个孩子也有“陈列扣子”的概念,但她的方案是将扣子一排排钉在旧牛仔裤上挂起来。这虽然也有一目了然的美感,但多了道钉扣子的程序,会麻烦很多,不如“扣子罐”易于操作。 孩子们选出最佳方案后,既学到设计背后的考量,又有参与感! ▋谁说睡着觉不能赚钱? 荷兰女王或国王生日那天,举国欢庆,有一个传统,是王室送给民众的礼物,每人都能在所

家庭教育互动小游戏

一、如果空间有限: 1、按摩操。 【就是放松大家】 2、击掌游戏。 让大家猜,一分钟可以鼓掌多少次。随便问几个人。然后你开始计时,让大家鼓掌,自己数自己的次数。大概计时20秒钟或30秒钟。问大家,击掌多少次。告诉大家我们用了20秒或30秒。【这个游戏可以让大家体验,你的能力超出你所想】 3、你和大家说,用我们的手摸下巴。但是你的动作却是用手摸额头。这时候一定有很多家长会用手摸额头。 【这个游戏告诉大家,模仿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不会听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 【你要想让孩子有阅读的好习惯,那么你自己要先读读书,耳濡目染】【榜样的力量,还有一个视频,名字是children see children do】 4、让家长说说自己孩子有缺点,写在白板上面。 然后主持人或讲师,用风趣的语言,换个角度把优点变成缺点。 比如:胆小【胆小的另一个表达意思是谨慎,当我们面对重大选择的时候,胆小也是优点啊】 5、我记得有个对照表格。 1、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您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您总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您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您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说心里话,是因为您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您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您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您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您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您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您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您的轻视和打击。 15、如果你的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 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为您不敢严厉管教,总是哀求孩子。

道德经与家庭教育

道德经》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一种心理学的解读 前言 人的心理是文化的产物,是在某一文化语境中生成并演化的,其表现和行为方式具有独特性,需要独特的方法和话语加以解释和表达。人类行为只有在它所发生的社会文化中观察才有意义。既然,心理学的文化特征是与生俱来的,那么返回到深刻影响着我们心理发展的、根治于我们内心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求的话,必定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瑞士心里分析家卡尔?荣格,是20世纪心理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中,他曾以其童年对石头的冥想为其心理发展的重要开端,荣格后来知道,那是他与道的缘分,一种心灵的感应和沟通。在其自传的最后一页,已经80余岁高龄的荣格,心有感触地说:“老子说:‘众人皆明,唯吾独懵’,‘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这正是此时的我所感受的。老子是具有超然领悟力的典范,他能够体验到价值与整体,体验到一致性。于是,老子在其老年的时候,愿意回归其自身本来的存在,回归与那永恒而未知的意义之中。”这就是荣格自传的结束语,他充分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精蕴。可以想见荣格完全被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深深的震撼了。《道德经》言简意赅,却蕴涵了深邃的哲理和睿智的光芒,堪称人类智慧的一朵奇葩。它涉及各学科多领域,囊括了从宇宙到人生,从物质到精神的各个层面。目前的家庭教育处于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西方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而精神世界与传统文化却日遭冷落的现代社会氛围中,已经暴露出了诸多的缺憾,此时借鉴《道德经》所蕴涵的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对于增加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父母们的文化修养、化解心灵的疑惑,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基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学业失败、品德错误和行为异常甚至心灵扭曲。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和家庭资源、家庭教育气氛、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综观目前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们存有的不合理、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如下几点:1、教育理念缺乏;2、情感教育缺失;3、教育措施盲从。 如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品味《道德经》,会发现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巧等深含其中。这些教育理念与技巧正可以化解这些父母们不合理、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 一、“内圣”思想对教育理念的启示 综观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现代家庭,父母们往往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误解,通常表现为: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与自身的成长无关。这些父母很少进行反思,他们通常都认为教育的权利与资格是在孩子出生时同时获得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子女的工作,也就是使孩子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因素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贝尔斯基(1984)提出了一个父母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家庭教育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孩子上学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而又期待的事啊!在我们眼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对孩子而言,却是平生的第一次。看着父母领着孩子走进新学校,内心或兴奋、或紧张、或新奇、或恐惧……为什么?因为孩子有太多的未知与不解,陌生与茫然。此时的父母最需要扮演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陪伴孩子开始一段新的成长历程。怎么去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呢? 一、父母对自身角色认识 每一个父母,当孩子一生下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许。然而,通常父母会希望有一个既乖巧懂事、又聪明能干的孩子,却疏于反问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和“母亲”。怎样认识自身的角色呢? 1、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同样重要。 2、即使父母工作再忙,也应拨出时间陪孩子,教导孩子。 3、父母应关注孩子身心两方面的成长,共同找出适合孩子的管教方式并保持一致性。 4、重视父母本身的“身教”。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二、认识自己的孩子 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一定很关心他是不是该长牙了、走路了、说话了。现在,孩子入学,家长又开始关心他的发展是不是能跟上别人?其实,每个孩子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好比有些人十

个月就会走路,有些人却要慢到一岁半。只要孩子总体看起来健康正常,就不必因一、二项的差异而过分忧心。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呢?提供以下供家长参考: 1、生长缓慢而稳定。 2、女孩比男孩早熟。 3、易感染疾病。 4、因过剩的精力,很少有静止的时候。 5、爱赛跑、跳高、跳绳、做模型、玩游戏。 6、会好奇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父母或老师回答。 7、注意力短暂,对于长时间要求注意力的活动易显出坐立不安。 8、爱画画及色彩,可以独自游戏或工作。 9、由与邻座小朋友游玩,发展到小团体游玩。 10、因富于想象力,而易产生恐惧。 11、需要争取成人的注意与爱护,表示嫉妒。 12、从成人的态度、语言或表情来辨别事物的是非,认为受到赞许的事就是对的,受到责备的事就是错的。 作为一年级孩子的家长,了解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正确解读自己孩子行为、表现很有必要。 三、爱孩子需要的几种基本能力 结束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几年来,家长在孩子身上花费了许多心血,而孩子的发展可能仍不能令家长满意,孩子仍觉得家长不够爱他。许多家长犹豫于如何慈爱,如何管教?不知道应该怎样

我的家庭教育观[训练]

我的家庭教育观[训练] 我的家庭教育观 传统的家庭文化历经了数千年传承,已经成为文化宝库中的遗产。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家庭教育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理孕育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现代的家庭教育围着一切为了孩子,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教育思想开展,害了不少孩子,使不少家庭的希望化为泡影。孩子需要家庭培养他聪明的才智,但同时他也需要您为他树立起爱心、自信心、独立精神、责任感、对美的感悟等一系列的情操品质,不仅仅让孩子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他同时要拥有健康而美丽的心灵世界,有力量、有爱心,要使孩子成为一个平衡的优胜者,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为此,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家庭教育,也为学习吸收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提供了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家庭教育应重视教育多样性 家庭关心的是“别人怎么看”,因而常常会用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来获得群体的认同。在思考问题和处理实际事务时,中国传统一向强调求同性,儒家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即是具体的表现。这种求同的群体文化意识必然会投射在教育思想上,内在地决定了家庭教育排斥“多样”性,注重“同一”性。教育毫无生气的雷同窒息着孩子个性的发展。此外,学校整齐划一的教学形式貌似规范、紧凑,实则缺乏 内在感染力。家庭和学校均过于追求同一性和规范性的教育不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和激活学生的内在活力,不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不是表现在孩子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而是体现在挥金如土、绫络绸缎、花天酒地的金钱主义形式上。这种教育心态实际是一种肤浅、粗糙的文化氛围,这将源于幼稚而止于成熟,

家庭教育之勇于管教

家庭教育之勇于管教 “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已经迈入21世纪,在中国的许多家庭仍在奉行这样的教子原则。薛女士是一个7岁男孩的母亲,她说:“我的孩子在4岁之前,接受的是严父严格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那真是非常严厉的惩罚。如此持续几年后,我们认识到我们错了,认识到应该给孩子理解和尊重,结果逐渐演变成我这个慈母的溺爱,现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又错了,小家伙现在造次得厉害。” “薛女士的经历并不是个案。正如美国头号心理学专家、美国最高家庭顾问杜布森所言,许多年来,关于管教孩子的方法和原则一直广受争议,心理学家、儿科医师、大学教授都在纷纷告诫父母该如何正确地养育孩子。遗憾的是,这些专家的意见常常相互矛盾,从而使父母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陷入更大的困惑。或许,这就是育儿原则经常在严酷管教和纵容溺爱之间来回摇摆的原因。”北京关爱家庭中心创办人、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理事钱红林说。 严酷管教和纵容溺爱,会给家庭埋下悲剧的种子。 钱红林说,如果灭门案疑犯李磊所言属实,那么他可能就是过于严苛的管教和压抑的家庭环境所产生的悲剧人物。“严酷的管教没有爱的表达,时常是父母情绪失控下的痛骂和暴打,令孩子屈辱、恐惧、愤怒,其后果是引发孩子的仇恨

和暴力。” 另一方面,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需要管教,任其发展,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会良心发现,转而尊重父母并拥有良好的品格。结果奇迹没有出现,在纵容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不守规则、不善与人交往、品行不健全、不会感恩。首都师范大学李文道博士说:“湖北针对少年犯的一项调查表明,44%的少年犯来自溺爱型家庭,只有4%的少年犯来自民主型家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溺爱与犯罪的关联性最高。” 严苛的管教和放纵有时会在一个家庭和未成年人身上交替出现,特别是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往往会由于对子女表现的失望,从放纵进入过严的管束,或由于再也无力管教而放手不管,那就会出现双重悲剧。 “勇于管教”的概念出自美国心理学家杜布森博士的《勇于管教》一书,该书的第一版写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西方文化正处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逐渐对传统失去信赖,转而依赖专家的时代,在育儿领域,传统的育儿原则被漠视,而诸如行为学家华生的“不能对孩子表现出亲情”、伍德华特博士的“容许孩子挑衅,无需父母干涉孩子长大后也会有一副好品行”等育儿原则在美国父母中流行,父母的育儿原则常在严酷管教和纵容两极之间摇摆,给众多青少年留下性格创伤。《勇于管教》一书的出版,在美国父母中引起强烈反响,到20世纪末修改后再版,共发行300多万册,影响了众多美国家庭。

传统文化影响家庭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家庭教育的方式 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提倡要顺应儿童自然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因势利导、分辩善恶、兼用体罚等教育方法。 1、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言教和身教, 特别重视选择身教。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谈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家长自身行为要正,才能教育好后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而以身作则和实际示范的身教方式较说理的言教有效。同时,家庭成员往往生活在一起,行为坐卧, 接人待物的情形都为子女耳闻目睹,子女也会按父母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古人重视身教的作用,习惯将自己的意志加在子女身上。他们往往用自己的理想来塑造下一代,把子女看成自己的一部分,对子女的要求更为严格,希望子女达到自己的水准,或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包拯曾告诉家人“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放归本家亡段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子女幼小时期的社会化以模仿为主, 所以子女幼小时期应以身教方式为主进行教育。基于对身教重要性的认识,古人认为子女不良行为的形成在于长辈的榜样不良,而不在后辈。颜之推说“失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尔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颜氏家训所说的即上行下效,先有父母的行,后有子女的学, 父母不能以身作则,子女自然受其影响而学坏。 2、德育为先甄别善恶学习圣贤 古时候的先哲明确告诉下一代辨别善恶的方法。子女年幼之时, 缺乏识别能力, 难以辨别好事和坏事、好人和坏人,父母应加强子女的教育,让他们树立是非观念而向善去恶。朱熹在小学中谈到“陈忠肃公曰,幼学之士,完要分别人品之上下。何者是圣贤所为,何者是下愚所为之事,向善背恶,去彼取此,此幼学所学先也。”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圣人呢?在传统家庭教育中,人们普遍认为孔子、孟子就是圣人,虽然年幼子女无法达到他们的水平, 但让子女知道他们就是圣人是应该的。这样子女就有了善恶的标准, 从而向圣人学习。 3、家庭教育善于运用体罚的方法 古代家庭教育中盛行体罚, 父母体罚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子女对父母的责

孩子最佳管教期

孩子最佳管教期 2019/9/21 孩子越早管教,可塑性越强 6岁之前性格养成,如果有些问题没解决,后边家长就管不了了。 其实,父母在该教育和照顾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管理。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其实管教从一出生就应该开始了。 有人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全看家人怎么在这张纸上描画。如果起笔稳,布局合理,顺着起点延展绘画,那这张画会越来越美好,孩子就会发展成优秀的模样。但是,如果画错了,就要把这些糟糕的地方先处理掉,才能重新描画,这个过程是很难的。所以,作为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需要投入很多精力。 越小的孩子,可塑性就越强,你给他埋下良好的教育,那他

长大后会越出色。 我们要趁早抓住孩子这一阶段的可塑性,着重培养孩子。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是品性塑造的黄金阶段,我们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品性。 在孩子一岁以前是安全感形成的重要阶段,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在孩子一到三岁这个阶段,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到慢慢学会走路、说话、会异想天开等。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东西很快,所以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的陪伴,给他正确的引导,为他立一下简单的规则。 切记,不可以认为孩子小就处处娇惯、纵容他的错误行为。父母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唯我独尊,长大后没有一点规矩。 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求知欲,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挥天性的机会。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另外,父母要教孩子主动跟其他小朋友接触,主动跟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父母要多加管束,才能

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之我见 渴望儿女成才是每位家长的殷切希望,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分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把握家庭教育,更加科学教育引导子女健康成长,成为广大家长探讨的重要话题。本人从以心育人、智慧育人、行为双育人,培养孩子健康的个心心理、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个方面谈谈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一、以心育心,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特点,高尚的人与卑贱的人,伟大的人与平凡的人,其本质差别就在于个性心理的不同。心态决定命运,说明个性心理决定着人是否能成功。作为孩子,其心灵是稚嫩的,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用心育心,以培养其健康的个性心理。 1、自尊心。人都要面子,小孩也是人,也要有面子。经常“扫面子”,就“没脸见人”,发展到极致就是“自暴自弃”,“自己不把自己当人”,那就什么恶俗、低级的事情都得出来。很多当家长的,没有“给面子”的意识,无意中扫了孩子的面子。比如别人问你的孩子多大了?“才9岁”,孩子肯定高兴下起来,因为他体会出来这言下之意是“小屁孩一个,啥也不懂。”假如你说“12岁了”,孩子暗暗高兴,“家长把我当大人看了,多有面子!”。有的家长,总爱拿孩子伙伴的优点来跟自家孩子比,其甚至当着两个孩子的面数落:“你看你呢?”孩子心想:“以后打死也不让玩伴来家里了,这简直是自讨没趣!”家长啊,你一片望子成龙之心,却净干扼杀孩子自尊心的蠢事,要知道,“孩子是夸大的!” 2、自信心。有了自尊,就有了自信,就会心里一片阳光灿烂,说话做事都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相反,没有自信心,就会畏首畏尾,眼前只有困难、只

文化家族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文化家族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书香文化家族与家族精神 汉代班固家族是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之家,历代有研修史学的传统, 班彪及班固兄妹两代三人著的《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先河。早在高 祖班回时,就以“茂材”①为长子县令。曾祖班况曾在汉朝与匈奴的 战争中驰骋沙场,屡立战功,颇有声名,并且还培养出了四个都非常 有出息的儿女。长子班伯,精通《诗》、《书》、《论语》,多次持 书出使西域,从政后廉洁奉公,十分受敬重。次子班游,博学多才, 官至谏议大夫,非常受皇帝的器重。三子班稚,也就是班彪的父亲, 班固、班超、班昭三兄妹的祖父,不但位崇声著,而且诗书素养极高。四女因为入宫被称为班婕妤,才学高深,知书识礼,是汉代著名的辞 赋家,深受汉成帝宠幸。班家先人都如此出众,在这样一个文武才德 兼备的家族里成长,班固兄妹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浸染。班彪是班家修 史第一人,著成《史记后传》;班固子承父业,撰写了《汉书》的绝绝 大多数;班超则投笔从戎,成为班家继班况之后又一员武将;班昭能够 说是汉代的花木兰,承父兄之志,补撰完成《汉书》,并作《女诫》。在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班家有两位女子在才德方面都十 分突出,这就说明了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是最为宝贵的,当先人驾鹤 西去后,只有他的优秀品德及光辉思想会流传后世,为后世所效仿学习。我们在赞叹班氏满门英豪时,不得不承认,一个家族的精神在其 繁衍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3]。 现代科学史上的居里夫妇家族创造了伟大的科学奇迹———四人三次 获得诺贝尔奖,这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术研究者来说,都是 至高无上的荣誉。居里夫人为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成就不 但在于发现了镭元素与钋元素,更在于体现出一种坚忍不拔、专心致 志的精神,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居里家族才能持续地创造奇迹。比埃 尔居里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妻子居里夫人同获诺贝尔奖。而居里 夫人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既获诺贝尔物理奖又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居里夫妇的长女伊伦和女婿弗雷德里克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家

8个好方法教你如何管教孩子

8个好方法教你如何管教孩子 让孩子听话,有时候需要你尽可能缓和他的坏心情。8个好方法教 你如何管教孩子:巧用关禁闭、转移注意力、尊重孩子的年龄和发育阶段等。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吧。 ?8个好方法教你如何管教孩子1、父母保持冷静。孩子也像成年人一样,别人命令他做事或者威胁他的时候,他总是故意拖拖拉拉。所以父母需要保持冷静。为了避免自己被激怒,父母在提出要求的时候,可以事先给孩子一些时间,可以对他说:再画5分钟你就必须去洗澡了。2、让孩子重复一遍你说过的话。这样,你马上就能弄清楚孩子到底有没有听见你所说的那些话了。如果你的孩子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比如,他不会关上收音机,那幺当你让他重复你的要求的时候,他就能趁这个机会告诉你他不会做。3、在游戏中让孩子顺从。你的孩子是不是喜欢把自己装扮成故事书里的人物?孩子一旦成为故事中的人物,反而能更加认真倾听父母的讲话了。而且,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幻想。父母与其在睡觉问题上和孩子发生冲突,还不如和孩子一起张开幻想的翅膀。先顺着孩子的思路设想:如果我们从来都不需要睡觉,那该有多好啊。那我们能很多天都不睡觉吗?......你的孩子一定很高兴和你一起无边无际地遐想,然后,他很可能去考虑和接受现实生活的安排了。4.巧用关禁 闭的处理方式。让孩子听话,有时候需要你尽可能缓和他的坏心情。如果你的孩子因为不能如愿马上要发脾气时,要帮他冷静下来。但不要拿关禁闭来惩罚他(到你自己房间待着去!),不妨带他到客厅舒服的沙发上,或者把孩子带到他自己房间里一个他喜欢的角落。也许你的孩子甚至愿意自己指定一处平静的港湾,再配上大枕头、柔软的毯子和几本喜欢的书。如果他不愿意去,你不妨提出来和他一起去,并给他讲个故事。如果他还是不愿意去,那你就

2020年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家庭管教孩子的基本原则》

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家庭管教孩子的基本原则》 作为父母,我们日常的一个职责就是为孩子这棵成长中的小树“修枝剪杈”;但是每位父母修剪枝杈的方式可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假设有这样两类父母——白脸父母和红脸父母,先来看几个例子: 场景一: 时间——晚上9:00 地点——家中 人物——5岁的依依和父母 事件——妈妈给爱画画的依依新买了一本蜡笔画练习书,依依跟着书学画画,此时到了准备睡觉的时间,她仍意犹未竟。父母对依依说:“宝贝,别画了,该睡觉了!”孩子说:“不嘛,我还没画完呢!” 白脸父母的做法:强行夺过孩子手中的纸和笔,拉着孩子去卧室。

可能的结果:孩子哇哇大哭,父母气得大声呵斥:“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明早上幼儿园又得迟到!”就这样,至少得折腾半个小时,孩子才能带着遗憾和委屈上床睡觉。 红脸父母的做法:对孩子说:“今天时间有点儿晚了,我们再画5分钟就去睡觉,好吗?”并和孩子一起计划如何利用这最后的5分钟完成手中的画。 可能的结果:5分钟后,孩子收拾起纸笔,高兴地去洗漱,10分钟后平静地上床睡觉。 场景二: 时间——周末中午12:00 地点——公园附近的餐馆里 人物——爸爸妈妈和4岁的辰辰 事件——周末爸爸妈妈带孩子在公园游玩,中午就在公园附近的餐馆就餐。点好了菜,在等待上菜的时间里,辰辰说:“妈妈,

我要喝饮料!”孩子一上午玩得太开心了,天气又热,辰辰出了很多汗,此时一定又累又饿,所以有些等不及了。 白脸父母的做法:对孩子说:“饭前不能喝饮料!”孩子不听:“我渴了,我就要喝!” 可能的结果:爸爸妈妈装做没听见,不理会孩子;孩子又哭又闹开始耍赖,周围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父母觉得很尴尬,一个说:“再闹就带你回家!别在外面丢人了!”见威胁无效,另一个说:“算了,让他先喝一点儿饮料吧!”辰辰的目的达到了,抱着饮料瓶“咕咚咕咚”喝了个痛快,等饭菜上桌时,他已经喝了个水饱…… 红脸父母的做法:关切地问孩子“渴了吧?我们先喝一点儿水吧,喝了甜饮料你就没有胃口吃好吃的了,一会儿你最爱吃的烤鸭就做好了,我们看谁能忍住不喝饮料!” 可能的结果:孩子也许明白了:现在不喝饮料,一会儿就能吃到烤鸭,否则就没有胃口吃香香的烤鸭了;也许孩子还是坚持要喝饮料,这时父母开始使用缓兵之计,对孩子说:“我想你一定是太渴了,但是妈妈告诉过你呀,饮料不是好东西,对我们的身体没有好处,如果你能忍住,不喝饮料先喝点儿白开水,吃完饭妈妈就给你

管教孩子学习的方法

管教孩子学习的方法 管教孩子学习的方法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不会交往的一帆 某市实验幼儿园X琳 一、引言: 幼儿园生活的开始,是孩子跨出家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消除对集体不适应行为,帮助孩子改变霸道、蛮横、自私和自我中心等不良习惯?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的能力,塑造孩子健康良好的性格,为孩子将来更好地踏入社会、融入社会做好准备,是父母和教师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二、案例背景: 2012年12月的一天,园长的案头接到了这样一封由全班家长署名的家长来信,信中说道:“尊敬的园领导,你们好!我们是中五班孩子家长,有一个情况一直想向你们反映。现在不得不说,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王一帆”,经常在班上打别的小朋友,可以这么说,班上40多个孩子,没有一个没挨过他的打的,并且这个孩子不知轻重,一不满意就打人的头、脸、嘴,更不要说孩子的身上了。我们也给老师反映过多次,老师也和家长沟通过多次,反馈过来的结果是:他们这孩子在家没人能管住,在家打他爸爸、妈妈、姥姥……我们很无语。 其实这个情况在小班的时候就经常发生,我们想可能是这个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来才发现,这个孩子是情商问题,不会表达。本来孩子之间有一些摩擦,可以理解,可是这个孩子太不正常、太特别。 现在我们的孩子经常不想上幼儿园,谈起“王一帆”孩子就害怕,我们都怕这样下去孩子心里会有阴影,以至于孩子现在在幼儿园,我们总是很担心,生怕孩子在幼儿园出什么问题。有一次,我们班上的

一位妈妈去接孩子,孩子看到妈妈说了句:“妈妈,今天王一帆没打我。”妈妈当时就哭了。 我们的孩子在家也是宝贝,也是我们的心头肉。我们只想让孩子能快乐的成长,不想让孩子受委屈,更不想让孩子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他们的幼儿园生活,更不想要孩子学会用武力解决问题。 希望幼儿园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安心的在幼儿园学习,也让我们能安心工作……” 经过走访以及和家长的约谈,我了解到,王一帆是我园中五班的小朋友,今年四岁半,他和爸爸、妈妈、奶奶住在一套单元房中,爸爸做木材生意,高中文化。平时忙生意,和孩子很少有交流,偶尔有交流的时候,都是语言简单、粗狂,嗓门很大,大多数时间由妈妈负责教养,奶奶和姥姥、姥爷都非常溺爱他,可以说一切由孩子说了算,孩子在祖辈面前随心所欲,甚至任由孩子打骂姥姥、姥爷,他们也不会责怪孩子一句,妈妈虽然有管教孩子的意识,可每一次管教都被奶奶阻止了,又加上王一帆平时在家最爱玩节奏快、比较激烈的电脑游戏,很喜欢其中的暴力情节,经常在生活中进行模仿。从而,使王一帆身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行为。 三、案例描述: 通过对王一帆的日常行为观察,我发现,王一帆小朋友在同伴关系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他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让他交友困难、被同伴排斥,而王一帆缺乏交往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而他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只能以自己

[中美,文化差异]家庭教育下中美文化差异分析

家庭教育下中美文化差异分析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要结构和组成部分。然而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接受家庭教育,由父母承担起来的家庭教育对于以后我们人格、性格、习惯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就更为重要,影响更为深远。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与美国对文化的理解与表现也不尽相同,而教育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相应的,中美之间不同的教育又反映出它们之间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意个人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影响,思想较为保守、内敛,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美国人则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冒险和创新。 1.中美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 中国与美国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教育思想。 (1)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在中国,由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实行“同居共财”的制度,各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独立,必须依赖家庭共同财产生活,家庭的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不以家族为本位。中国家族本位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家族看得比个人更重要,重视家族成员间的伦理关系。而在美国,中世纪中后期和近代,由于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内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立性奠定了基础,为个人本位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个人本位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个人本位使得美国家庭比中国家庭民主、平等很多,造就了美国人习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和努力,独立生存与发展,不依赖家庭和父母的习惯。 (2)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是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即自然观和宇宙观。中国与美国文化基本差异表现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美国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相分”。“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应该服从普遍规律;人性即是人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受西方哲学观的影响,美国人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与自然界是敌对的;人要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 (3)从民族性格看中美文化差异。美国人有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他们认为每个人都要依靠自己而不是别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在他们的观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他们更在乎自己的想法,对于别人的干涉和建议不会太过在乎,如果遇到困难,他们也更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帮助,试图独立面对、解决问题是美国人的一贯作风。而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就是: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而表现出来的,个人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只有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他的人生价值才更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不善于

家庭教育专题:如何不吼不叫的管教孩子

如何不吼不叫的管教孩子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之一用规则替代唠叨和训斥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好! 假期到了,面对“小神兽”们的居家生活,家长们准备好了吗?怎样对孩子教育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妈妈带来初一年级儿子来找到我。孩子和我诉苦,为什么我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老发脾气,大事小事都吵吵,她一这样我就烦,我就越不想听她的了。妈妈说,咱们说到点了我一再提醒你,你还在玩游戏,我能不发火吗?孩子:“那把游戏没结束怎么下来?你就不能好好说嘛?”妈妈很委屈,“我第一次对你声音大吗?我说了三次你还不下来,我当然生气了。”然后妈妈就连珠炮似的数落孩子的种种不对,孩子刚开始还对付几句,后来口才实在不如妈妈,气的直跺脚,忍不住大哭起来,妈妈还不停止,完全停留在自我的情绪中,继续申诉自己多正确多有道理,孩子一听哭的更严重了。看这情形我马上制止了妈妈,让她关注孩子的感受,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和他们一起讨论了彼此的需求以及如何能达到,制定了具体规则,比如妈妈每次看到孩子玩游戏不下来都会很生气,这样就让孩子自己定闹钟,做不到就要为此负责。在实行中他们不断修改,最后改善了吵闹的局面。不提学习母慈子孝,一提学习鸡飞狗跳。孩子想放飞自我,父母希望孩子刻苦学习;孩子渴望家长做到尊重平等,家长希望孩子乖巧听话,孩子觉得父母唠叨,父母觉得孩子拖拉,家长和孩子都在争夺话语权,错误似乎总是对方造成的,于是从最开始的就事论事慢慢的升级为人格攻击甚至肢体冲突,很多家庭父母要么严加管教,要么溺爱放纵,还有的在两者之间纠结;孩子要么委屈哭喊、要么关闭心门沉默不语,甚至离家出走,所以问题没有解决,

亲子关系常常陷入僵局,“厌学”、“网瘾”、“抽动”、“叛逆”、“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也接踵而至。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亲子关系中相爱相杀的局面,能够心平气和的有效管教孩子呢?今天崔老师就和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容 易操作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定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有了规则约束,家长和孩子就会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需要唠叨和训斥,亲子冲突自然减少,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独立、守规、负责的良好个性品质。接下来我就详细给大家讲授如何制定规则。 第一,全员制定共同遵守。为了实行尊重和平等,规则一定要全家人共同制定,约好时间,比如周末的晚上。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来讨论自己觉得最需要提升的地方以及你认为其他家庭成员的最需要改变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轮流发言,一个人发言时其他成员不能打断,要等着对方说完才能提出意见或者建议。规则制定的内容一定要对所有人都有约束。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自己也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以往只约束孩子,孩子觉得不公平,不平等难以信服,就会绞尽脑汁破坏规则,最终不了了之。只有让孩子参与了,对父母也有约束了,实现了彼此的话语权,孩子也会感觉到平等尊重,他才愿意遵守,才有存在感和价值感。全家一起在努力上进还会形成一种竞争机制,家里会变得有乐趣,有凝聚力。在制定时要注意责任划分清楚,谁的事以谁做主,谁选择谁负责。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有自己的学习规律,所以从整体规划,到每天任务量,完成的先后顺序、具体时间安排都有他自己先定,低年级的孩子没有经验父母多参考,高年级父母适当给与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果不被采纳也不要生气,实施效果不好孩子得不到奖励自然会寻求更好的方法,关键是家长不要替代,你

国学文化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国学家庭教育微课——国学文化与家庭教育 各位家长朋友晚上好,我是清华优才的国学老师,马老师。很高兴今天受邀与各位家长分享有关我们国学家庭教育的内容。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国学文化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 通过预告呢,我们家长也事先了解了我们今天的主题,也许很好奇,为什么我们要把国学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下面呢,马老师就来给各位家人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国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简单讲国学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学术。这个我想很多家长都能够明白。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我们的国学,传统文化对我们当前教育的积极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这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的家庭教育。 我们来看,什么是家庭教育?就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以父母为“老师”的成人教育,这个成人教育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成年人教育。而是教我们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人的这样一种教育。 那什么是成人教育? 就是培养孩子具有“五心”的人格教育。 这“五心”是哪五心?古人云: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义也;人皆有恭敬之心,恭 敬之心,礼也;人皆有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智也; 人皆有诚实之心,诚实之心,信也 了解了家庭教育之后,我们很多家长一定会很好奇,那学校教育

又是什么呢?学校教育就是以学校为单位、以地缘为纽带、以班级为基础、以老师为“父母”的成才教育. 什么是成才教育? 就是在成人的基础上培养适应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需要的各种技能。 从上面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家庭教育是“成人教育” ,也就是教我们的孩子怎么做人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作为辅助,是在成人教育基础上补充的“成才”教育。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国学经典《大学》当中的一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抓住根本,才能接近真理,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做教育同样是这个道理,那就是要从根本上去做教育,我们的根本是什么呢?那就是家庭教育。只有我们每位家长重视了家庭教育,重视自身的言传身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孩子所有的教育问题。 如果我们把教育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树的根,学校教育才是树的枝叶。我国现在的人口基数非常大,但公立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却是非常匮乏的,往往一个年级有六七个班,一个班有五十多个孩子,我们的老师能不能针对每个孩子去“因材施教” 、能不能单独引导孩子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呢?不能!最了解我们孩子的是我们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父母最好的“作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夸大都不为过了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往往能体现在家训当中。家训是家庭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