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虚拟实验平台设计)!
《2024年虚拟网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范文

《虚拟网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实验教学成为了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网实验平台作为网络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具有高度仿真、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等优点。
本文旨在探讨虚拟网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虚拟网实验平台设计思路1. 需求分析在虚拟网实验平台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对用户需求、教学需求以及技术需求的分析。
用户需求主要关注平台的易用性、交互性等方面;教学需求关注平台的教学功能、实验项目等方面;技术需求则关注平台的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
2.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包括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
硬件架构主要考虑服务器的配置、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软件架构则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框架等。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需要采用分布式架构、负载均衡等技术。
3. 功能模块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是虚拟网实验平台设计的核心部分。
根据教学需求,将平台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如用户管理模块、实验项目模块、资源管理模块、交互学习模块等。
每个模块都具有独立的功能,同时相互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实现整个平台的协同工作。
三、虚拟网实验平台实现1. 技术选型在虚拟网实验平台的实现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栈。
主要包括前端技术、后端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化技术等。
前端技术主要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后端技术则可以选择Java、Python等;数据库技术则选用MySQL、MongoDB等;虚拟化技术则选用VMware、VirtualBox等。
2.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数据库是虚拟网实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数据库结构,包括表结构、字段定义、索引等。
同时,需要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以及复杂的数据查询和数据处理功能。
3. 前端与后端实现前端主要负责用户的界面展示和交互,需要采用合适的前端框架和技术,实现界面的美观、易用和响应式设计。
基于LabVIEW的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LabVIEW的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实验室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虚拟实验室技术能够模拟真实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环境,并且具备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多种特性,如实验过程可控制、模拟实验数据可重复使用等。
因此,虚拟实验室技术在教育和科研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LabVIEW作为一种优秀的虚拟仪器控制软件,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仪器控制及信号采集处理。
本文旨在基于LabVIEW平台设计虚拟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实现物理实验、电子电路实验等实验教学内容的虚拟化,加强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融合。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针对现有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及研究目的,本文将展开以下研究内容:1. 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采用LabVIEW软件平台,设计各类虚拟仪器的控制与信号采集等模块,实现物理实验、电子电路实验等实验教学内容的虚拟化。
2. 虚拟实验室的功能实现:简化实验操作流程,设计实验控制界面,实现虚拟实验的操作与数据采集、分析等基本功能。
3. 虚拟实验教学场景的构建:根据教学需求,构建具体的实验教学场景,实现虚拟实验的多种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展示等交互式教学场景。
技术路线如下:1. 确定实验类型及教学内容。
2. 对实验进行系统性设计,包括实验流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
3. 编写虚拟仪器控制及信号采集程序,设计实验控制界面。
4. 构建虚拟实验教学场景,实现实验交互式控制与数据展示等功能。
三、论文意义本文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虚拟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并以物理实验、电子电路实验等实验教学内容为例,构建交互性虚拟实验教学模型。
虚拟实验模型可以模拟真实实验过程和实验环境,具备实验过程可控制、模拟实验数据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实验数据的精度。
因此,本文对于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网络实验平台虚拟化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网络实验平台虚拟化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实验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
以往的实验室教学只能依靠实际网络环境进行实验,这种方式既有安全问题,又不方便管理,还有限制了实验的时间和地点,难以进行多次实验。
而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为网络实验带来了新的机会,通过利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搭建出可靠、安全的多功能网络实验平台,为网络实验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因此,研究和实现网络实验平台的虚拟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旨在研究并实现网络实验平台的虚拟化,包括虚拟机的建立、管理和部署、网络拓扑的搭建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虚拟机和虚拟网络,节省实验资源和成本,在更加安全、可靠和高效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
同时,这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验体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际网络环境的操作和应用。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课题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虚拟机技术学习并实现虚拟机的创建、管理和部署技术,包括虚拟机的配置、安装系统、网络设置和存储管理等方面。
这一部分将重点研究虚拟化软件的应用(例如Virtual Box、VMware等虚拟化平台),以及提高虚拟机性能的技术(例如硬件虚拟化和内存优化等)。
(2)网络虚拟化技术结合网络拓扑和网络协议等知识,学习并实现网络虚拟化技术,包括虚拟交换机、虚拟路由器、虚拟防火墙等虚拟化技术,进而建立虚拟网络拓扑。
这一部分将研究虚拟网络的实现原理、配置、管理等方面。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分析、文献调研以及基于以上研究内容的实践操作,具体实验环境将选择Linux系统和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网络设备。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性本课题的预期成果为: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的网络实验平台,包括虚拟机和虚拟网络技术,能够搭建出高度仿真的网络环境。
具体实现目标包括:(1)学习并掌握虚拟机技术,能够创建、管理和部署虚拟机环境,实现安全、高效的虚拟化技术。
CPU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CPU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将电脑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有时候,用户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来回切换,但是操作系统的安装需要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而且在虚拟机中运行可能会影响计算机性能。
因此,CPU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虚拟实验平台能够模拟出一个完整的CPU及其周边设备,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而不需要真实的硬件设备。
因此,开发出这样一种虚拟实验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加速程序开发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描述本次课题的目的是设计和实现一个CPU虚拟实验平台,让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
三、预期目标1.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x86架构的CPU虚拟实验平台。
2.实现基本的指令执行和IO操作,使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运行小型的程序。
3.实现指令的单步执行和调试等工具功能,并支持常见的调试命令。
4.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5.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CPU虚拟实验平台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项目计划1.阶段一:调研和设计(1个月)调研当前市面上一些常用的CPU虚拟实验平台,比较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并针对目标用户需求确定设计方案。
2.阶段二:实现核心功能(3个月)根据设计方案,实现基本的指令执行和IO操作功能,并且实现调试工具等相关功能。
3.阶段三:测试优化(1个月)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代码质量和稳定性,修bug。
4.阶段四:用户界面设计(1个月)设计用户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5.期望完成时间:本项目预计完成时间为6个月,即2022年6月。
五、技术路线本项目核心技术是CPU模拟器的实现,下面列举一些技术选型:1.语言:使用C++语言实现,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2.模拟器:模拟x86架构的CPU,支持指令的解析和执行。
网络化、虚拟化测控实验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网络化、虚拟化测控实验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测控系统是现代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自动化、通信等领域。
然而,一些传统的测控实验系统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设备的高成本等原因,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不便、实验环境不稳定、数据收集效率低等,这些问题减少了测控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限制了测控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化、虚拟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测控实验领域,利用网络化、虚拟化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实验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且具有灵活性高、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因此,网络化、虚拟化测控实验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设计一种基于网络化、虚拟化技术的测控实验系统,提高测控实验效率和准确性,为传统实验系统的改进和升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 基于网络化、虚拟化技术的测控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的设计。
2. 设计虚拟化实验环境,包括虚拟化实验设备的搭建和实验环境的模拟。
3. 设计网络化的数据采集及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实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远程控制。
4. 设计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效率。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和网络资源,对网络化、虚拟化技术在测控实验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其发展趋势和现状。
2. 实验方法。
通过设计和实现网络化、虚拟化测控实验系统,对其性能进行验证和分析,检验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3. 数据分析方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统计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发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四、预期成果与应用价值1. 设计出一种网络化、虚拟化的测控实验系统,具有高效、准确、灵活的特点。
2. 构建出基于网络化、虚拟化技术的虚拟实验平台,具有模拟实验环境、快速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功能。
《2024年虚拟网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范文

《虚拟网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实验成为教学和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网络实验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验资源利用率低、实验过程繁琐、实验效果难以评估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虚拟网实验平台。
该平台旨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网络实验环境,提高实验资源利用率和实验效果。
二、平台设计1. 需求分析在平台设计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
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我们确定了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功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的实验、提供丰富的实验场景、支持实验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记录、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等。
2. 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虚拟网实验平台的架构。
平台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服务器端负责实验资源的管理和分配,客户端负责实验过程的控制和展示。
平台使用虚拟化技术,将实验资源虚拟化,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共享。
3. 功能模块设计平台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实验资源管理模块、实验场景模块、实验过程监控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和权限管理;实验资源管理模块负责实验资源的分配和回收;实验场景模块提供丰富的实验场景供用户选择;实验过程监控模块实时监控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数据分析模块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平台实现1. 技术选型平台采用Java语言开发,使用Spring Boot框架实现后端业务逻辑,使用Vue.js框架实现前端界面。
数据库采用MySQL,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网络协议栈采用Open vSwitch等开源项目提供的虚拟化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虚拟化。
2. 具体实现(1)用户管理模块实现:通过Spring Boot后端实现用户注册、登录和权限管理功能,Vue.js前端实现用户界面的展示。
(2)实验资源管理模块实现:通过数据库管理实验资源,后端实现资源的分配和回收功能。
当用户选择实验场景时,后端根据用户权限和资源使用情况分配相应的资源。
基于电路的虚拟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电路的虚拟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电路是电子学的基础,从大的电网到电子设备中,电路无处不在。
电路能够处理信号、控制电流和电压,并且实现各种功能,因此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掌握基础的电路知识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虚拟实验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虚拟实验可以模拟真实的物理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对电路知识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虚拟实验可以模拟各种情况下的电路运行,例如电路中的变化、电源的故障等。
这种模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电路,以及如何解决在现实情况下出现的电路问题。
另外,虚拟实验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特别是在学生对图形表示的理解方面。
因此,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电路的虚拟实验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解决电路问题。
该系统将使用一系列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包括计算机仿真和三维图像表示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1. 开发一种基于电路的虚拟实验系统,该系统具有交互性和可视化性,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
2. 验证该虚拟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的作用。
3. 探究改进虚拟实验系统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调研同类产品,并分析各项目的优劣点,确定本项目的需求。
2. 设计虚拟实验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各项功能要求。
3. 开发虚拟实验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模块。
4. 验证虚拟实验系统的教学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使用以下方法:1. 调研方法:调研现有的虚拟实验产品和技术,确定本项目需求和开发方向。
2. 设计方法:根据需求,设计虚拟实验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各项功能要求。
3. 开发方法:运用适当的程序语言和开发工具,开发虚拟实验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模块。
4. 教学实验方法:使用虚拟实验系统进行教学实验,并收集学生的反馈。
虚拟教研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虚拟教研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网络教学成为目前趋势,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全民教育发展的关键。
虚拟教研平台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产品,更好的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需求。
虚拟教研平台可以使教师们随时随地与同行进行教育经验分享和教学方法交流,以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虚拟教研平台也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能够更好地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因此,设计与实现一款虚拟教研平台,对于提升全民教育水平,为教育现代化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旨在设计与实现一款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虚拟教研平台。
通过搭建虚拟教研平台,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能与教育水平,为教育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
2.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搭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平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处可以共同学习交流的空间。
3. 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推动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4.丰富教学资源,让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科教学研究。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课程管理:提供在线课程设计与管理功能。
2.资源管理:提供在线教学资源的存储和管理,方便教师们进行下载和查阅。
3.讨论区: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着手解决现代教育问题。
4.在线测试:针对不同学科,提供在线测试功能,用于教学评估和辅助教师考核学生。
5.教育事务办公:提供课堂考勤、管理日志、学生管理、论文管理等相关教育事务办公功能。
6.用户管理:提供用户登录、注册等一系列功能,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三、拟采用的技术与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以下技术:1.前端技术: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进行平台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2.后端技术:采用Java等后端语言进行页面数据处理和互联网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Autodesk. Inventer Help Reference. http: / /download. autodesk. com/u s/ maya/ 2009help/ index. html.
[2] Virtools 4. 0 Online Reference. http: / /w w w . virtools . com. cn/ about / 200705/ 215. html.
[ 7]杨雪,阚宝朋,刘英杰.基于Virtools的大学物理网络三维虚拟实验的开发[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4) : 6265.
[8]高红森,栗继祖.基于3D和VIRT OOLS的煤矿安全行为模拟[ J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1) : 106109.
[9]史先焘.虚拟仿真技术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J] .中国矿业2005( 9) : 7980.
[10]吴立新.中国数字矿山进展[ J] .地理信息世界, 2008( 5) : 613.
[11]张建桃,伏永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矿井规划与设计[ J] .计算机时代, 2005( 3) :22-23.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沈阳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
系部: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黄善兴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2012年3月1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背景分析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学习、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的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传统实验教学环节不足、实验资源不均衡,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研究与建设有利于解决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虚拟实验平台中,学生既可以在虚拟实验台上动手操作,又可自主设计实验,有利于培养的操作能力、分析诊断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更易获得相关的知识,科学的指导和敏捷的反馈。虚拟实验平台是未来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方向。
定义好的仪器设备, 可根据发展需要重新“ 生成” 新的仪器设备, 以使之能跟上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 使实践操作训练能及时跟上测试技术的发展。这样, 减少了仪器设备经费的投人, 解决了高校实验室经费不足的问题。
( 4 )可实现其最高效率, 且能在不同的大学间实现资源共享
二、课题预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本次毕业设计需要用到包括机械三维建模、机械通用零件设计、公差配合、Pro/E、3DMAX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知识,有些知识已经学过,但是由于自己当初研究不深入,并且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复习,变得很陌生;有些知识从来没有学过,需要自学,最困难的是得学习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软件,因为自己对电脑软件研发设计并不深入,再者所用软件学起来比较费劲,这就更增加了设计的难度。但是我相信,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一定会努力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向各位老师和同学请教,在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所需资料,圆满完成本次设计。
依据学院“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适应我院“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充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的要求;提出机械工程虚拟实验室建设,为教学科研服务,分期陆续建设和完善实验室内容,最终实现完整的教学实训网络平台。
虚拟实验环境的研究与实现,极大地降低了实验室建设成本,缓解了由于财政压力给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的研究也就具有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引起了更多学者、专家的关注。
为高校虚拟实验室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 2 )比传统实验模式更有利于挖掘实验教学的潜能 虚拟实验室可以改善高等教育
实验教学的教学环境, 采用基于网络的虚拟技术,可较容易地增加具有高新技术的实验,引导学生接触新知识、 新技术, 开发学生的智能, 增强跨学科研究的意识。
( 3 )建立新型实验场所 利用多媒体技术、 仿真技术与虚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有别于传统实验室的现代化实验基地。其仪器设备并不是传统的其功能是仪器厂商预先
四、进度安排
第1-2周
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
第4-6周
毕业实习
第5-7周
基于PRO/E的减速器三维建模,虚拟场景、设备的建模;熟悉并掌握3dmax。
第8-9周
各级传动参数如模数、齿数、螺旋角等的确定
第10-12周
基于VRP的三维虚拟平台搭建;
第13-14周
动画制作,音效合成。
第15-16周
编写说明书、答辩
3.应用前景分析
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室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革新, 由于其显明的技术特点, 十分适合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校实验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1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为虚拟实验室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国内高校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 网络已经遍及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既可以通过学校的公用计算机也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在宿舍里很方便登陆互联网。便利的上网条件无疑
[3]濮良贵.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刘航,王积忠,王春水.虚拟校园三维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J ]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7( 12) :
[5]郑丹.网上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探讨[ J ]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8( 3) : 6062, 74.
[ 6]刘明昆.三维游戏设计师宝典Vi rtools开发工具篇[ M] .成都:四川电子音像出版中心, 2005.
1.基于PRO/E的减速器三维建模;运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将减速器建模,并将各个零件尺寸形状确定,能保证仿真运动。
2.虚拟场景、设备的建模;运用3D MAX软件对场景和设备进行生动形象的建模和渲染,达到逼真形象的目的。
3.基于VR-P的三维虚拟平台搭建;将减速器和虚拟场景进行搭建和融合。
4.动画制作,音效合成。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动画制作和音效的合成和加入,对虚拟实验平台进行调试和完善。
随着虚拟实验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虚拟实验室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它除了可以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建立了一些虚拟实验室。
2.目的及意义
由于教学资金投入有限,实验教学仪器相对落后,导致了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机械专业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价格昂贵,资金投入大。目前,实验系统的构建模式不善,实验项目的开发受到影响,实验课仍停留在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简单模仿的层面上,学生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另外实验对于时间和空的限制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和固定,这些都是高校实验教学中普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