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摄影基础

合集下载

彩色摄影拍摄要点提示

彩色摄影拍摄要点提示
3、事实上,把真实的色彩再现,并非绝对的真理,把色调稍加改变,往往会有意外的视觉效果。
4、高山、海滨地区有很强的紫外线,导致彩色底片色调偏差,甚至偏紫,应该加用紫外线滤镜。
5、如果拍摄时对曝光有怀疑,应马上做包围曝光多拍两张,彩色负片的曝光是偏多好过不足,彩色反转片的曝光正相反,轻微的曝光会成为死白,而亦有轻微色调灰度变化。
地球彩色摄影拍摄要点提示
彩色摄影时,为了再现和保住色彩的真实素质,在某些环境中必须注意下列各要点:
1、如想让照片的色调饱和并有较暖的调子,可选在太阳刚出来或黄昏时候进行拍摄。
2、警惕不同光源的色温改变,要正确地进行矫正拍摄。
6、拍摄日落景色,一般只有大约30分钟的时间可以手持相机拍摄,以后天色变暗往往必须使用三脚架方可拍摄。
7、重要的彩色反转片,切勿用原片放映,即使有保护设施也不适宜,应先翻出复制片用来放映方可。
返回主页 返回上一页

彩色照片的原理

彩色照片的原理

彩色照片的原理彩色照片是让人们通过一种艺术的方式来记录并传递对生活与世界的感受和思考。

与黑白照片相比,彩色照片在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更为鲜明和丰富。

如今,彩色照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你知道彩色照片的原理是什么吗?一、光谱分解原理彩色照片的原理基于光的物理特性。

从物理学上讲,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我们平时所说的颜色,其实只是我们眼睛所感知到的电磁波的频率不同而已。

光谱分解原理的基本思路是:在彩色摄影中利用光的折射特性,将物体发射出的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线,然后通过适当的光线感光元件,捕捉并记录每种颜色的光线能量分布,最终合成完整的彩色图像。

二、RGB三色原理在彩色摄影技术中,RGB三色原理(即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是一种最常用的基础原理。

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所有颜色都可以由不同程度的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为了将这种原理应用到照片拍摄中,照相机的感光部件要能够对这三种颜色做出精准的分离和记录。

目前市场上的彩色照相机普遍采用三种感光元件来实现对RGB三种颜色的感受,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过滤器。

三、CMYK四色原理CMYK四色原理是印刷业中使用的一种彩色空间。

在CMYK 空间中,C代表Cyan(青)、M代表Magenta(品红)、Y代表Yellow(黄)、K代表Black(黑)。

CMYK空间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三种原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来混合并呈现出几乎所有颜色。

在印刷领域,制作出彩色印刷品需要使用CMYK四色印刷机同时打印青、品红、黄、黑四种颜色的油墨。

与 RGB 三种颜色不同,CMYK 四种颜色是通过混合颜色减少来实现的,所以在用CMYK 四种颜色打印时要保证颜色的减少程度正确,否则会造成颜色出现异常。

CMYK四色原理同样可以应用在照片印刷中,许多商业印刷厂将 CMYK 四种颜色应用到印刷照片上,以保证照片的延展色彩和层次感。

彩色照片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其中的感人故事或高度的艺术性创意,更重要的是通过光谱分解和 RGB、CMYK 等颜色模式的技术手段,将自然界的色彩之美还原在照片中,让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讲解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讲解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讲解摄影入门基础知识讲解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一定的基础才能更好的深入摄影。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摄影入门基础知识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摄影入门基础知识:焦距(Focal length):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焦距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一般会标在镜头前面,例如我们最常用的是27-30mm、50mm(也是我们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的胶片)、70mm等(长焦镜头)。

光圈(Aperture):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增加一倍,缩小一档光圈光量将减半。

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

拓展阅读:光圈的应用快门(Shutter):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开启的时间。

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CCD)的时间(曝光时间)。

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

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

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

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焦距、摄距和光圈大小。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2)摄距越长,景深越长;(3)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拓展阅读:什么是景深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为了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ISO):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

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

摄影基础教程(前期篇)

摄影基础教程(前期篇)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关于长时间曝光:会导致反差增大。 控制反差才能曝光准确。
更无把握的曝光——M档,设置不同曝光组合, 同一画面包围式曝光。
曝光
曝光 曝光方法 半按快门释放按钮锁定测得的曝光值(或M档设置测得曝光值),全按快门释放 按钮进行曝光。 曝光补偿 简称EV,是一种增加或减少曝光值的方式。 原理——相机测得的曝光值,都是一个中性值。 原则——白加黑减(对于数码摄影来说,可以不那么严格)。 目前主流数码相机以1/3EV为间隔,有: -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
焦平面
二、曝光和对焦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图
二、曝光和对焦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景深、焦平面关系图
二、曝光和对焦
对焦
4.景深、焦平面和锐度
锐度 成像的清晰程度。 和锐度有关的因素: 焦点——焦点平面上的成像锐度最好; 镜头——不同镜头对成像锐度有不同影响; 后期处理——机内设置或电脑软件。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曝光
二、曝光和对焦
b. 测光方法(相机测光系统) 光圈先决(A档)——设置光圈,相机设置快门。多数情况下常用。 快门先决(S档)——设置快门,相机设置光圈。需要高速快门速度时常用。 手动(M档)——自己设置光圈和快门。夜景、有经验者常用。 程序档(P档)——相机控制光圈快门,自己可调整。入门爱好者常用。 自动(Auto)——相机控制,不可调整。想省事者、没有把握者常用。 c. 测光过程 数码单反相机的测光元件, 一般都安装在目镜里面, 通过镜头来测光(TTL测光)。 一般来说,对焦框就是测光区域。 半按快门,进入测光状态。

摄影基础——摄影色彩构成

摄影基础——摄影色彩构成

高调构成

运用明度很高的色彩,如黄、白、浅橙等,配置 在一起组成画面,能明快、晶莹、清透、悦目的 色彩效果,形成高调画面
高调彩色照片均要求曝光量稍多一些,可比曝光表推荐的 曝光数据故意增加1级至1级半曝光量 高调彩色照片比浅淡照明,要求色彩的明度更高,颜色更 浅,拍摄时的曝光量也要多一点
暗色彩组成画面,能使画面产生浓郁的色彩 效果,形成重彩画面
用饱和度很高、很纯正、又不过亮或过暗的色彩构成 画面,并利用柔和散射的正面光照明 运用很浓艳的色光照明被摄体 利用较重、较暗的色彩组成画面 故意减少曝光量

淡彩构成

利用一些颜色较浅、明度较高、不够饱和的色彩 相互配置在一起,组成画面
摄影中的色彩构成
一、色彩在摄影中的表现力
► 彩色摄影可以更真实地、更有艺术表现力地再现丰
富的生活,表现摄影者的意念,增加摄影作品的形 式美,渲染气氛,表现意境
处理好一幅照片的色彩关系, 是摄影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关键.
四季的色彩
春天
秋天
冬天
二、影响照片色彩的因素


被摄体本身的颜色(固有色)
► 在色相环上90度以内的颜色,统称为类似
色。用类似色的颜色表现主题可以实现色 彩的融合,使画面产生舒适的视觉效果。
C、对比色
► 色相距离在色相环130度左右是对比色。具
有色彩对比强烈,醒目的特点。
D、互补色
► 色相距离在色相环180度左右的颜色。具
有原始、乡土的视觉效果。
E、消色

黑、白、灰都不含彩色成分,被称作“消色”,也 叫“无彩色”。红、橙、黄、绿等有颜色的色彩, 统称为“有彩色”
黑白灰这些消色与任何色彩配臵在一起都能收到和谐效果都能收到和谐效果74同类色和谐同类色和谐75同类色和谐同类色和谐76类似色的和谐类似色的和谐77类似色的和谐类似色的和谐78低饱和度和谐低饱和度和谐79消色和谐消色和谐81重彩构成重彩构成若用相当饱和的鲜艳色彩或者明度较低的深若用相当饱和的鲜艳色彩或者明度较低的深暗色彩组成画面能使画面产生浓郁的色彩暗色彩组成画面能使画面产生浓郁的色彩效果形成重彩画面效果形成重彩画面用饱和度很高很纯正又不过亮或过暗的色彩构成用饱和度很高很纯正又不过亮或过暗的色彩构成画面并利用柔和散射的正面光照明画面并利用柔和散射的正面光照明运用很浓艳的色光照明被摄体运用很浓艳的色光照明被摄体利用较重较暗的色彩组成画面利用较重较暗的色彩组成画面故意减少曝光量故意减少曝光量86淡彩构成淡彩构成利用一些颜色较浅明度较高不够饱和的色彩利用一些颜色较浅明度较高不够饱和的色彩相互配臵在一起组成画面相互配臵在一起组成画面被摄体自身应以浅淡的色调组成或绝大部分以浅淡的色被摄体自身应以浅淡的色调组成或绝大部分以浅淡的色彩组成彩组成在室外可以利用雾蒙蒙的天气或阴天的散射光拍摄避在室外可以利用雾蒙蒙的天气或阴天的散射光拍摄避免照明光线所造成的阴影和投影免照明光线所造成的阴影和投影在室内用柔和散射的正面光照明尽量减少阴影和投影在室内用柔和散射的正面光照明尽量减少阴影和投影利用照相室的专用灯光拍摄时在照明灯具上加柔光纱或利用照相室的专用灯光拍摄时在照明灯具上加柔光纱或柔光纸以便获得柔和的淡彩效果柔光纸以便获得柔和的淡彩效果故意增加曝光量故意增加曝光量90高调构成高调构成运用明度很高的色彩如黄白浅橙等配臵运用明度很高的色彩如黄白浅橙等配臵在一起组成画面能明快晶莹清透悦目的在一起组成画面能明快晶莹清透悦目的色彩效果形成高调画面色彩效果形成高调画面高调彩色照片均要求曝光量稍多一些可比曝光表推荐的高调彩色照片均要求曝光量稍多一些可比曝光表推荐的曝光数据故意增加曝光数据故意增加11级至级至11级半曝光量级半曝光量高调彩色照片比浅淡照明要求色彩的明度更高颜色更高调彩色照片比浅淡照明要求色彩的明度更高颜色更浅拍摄时的曝光量也要多一点浅拍摄时的曝光量也要多一点92低调照片低调照片选用深暗沉重明度很低的色彩如深蓝绛紫等选用深暗沉重明度很低的色彩如深蓝绛紫等色彩组成画面或者在一幅照片中用大面积的黑色色彩组成画面或者在一幅照片中用大面积的黑色深

摄影的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课件

摄影的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课件

暗箱的投影毕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光线的强度有极大的依赖,小孔成像原理本身 也制约胃扩大亮度的可能,投影无法长久留存。
这些矛盾只有在一下两个前提得到解决以后,才使得常驻影响的留存成为可能。 1、机械和光学的前提。镜箱和较大通光量镜头的结合,形成了早期照相机的雏形。 2、感光材料的发明。 三、尼尔普斯与达盖尔 历史上最早的照片,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摄影作品,除了一部分是静物外其他几乎 全部都是建筑摄影。受当时感光材料性能所限,那时人们只能拍摄那些在很长的曝 光时间里顺从地保持静止状态的事物。约瑟夫· 尼塞福尔· 涅普斯所拍摄的历史上第一 张照片,就是从他在索恩河畔沙隆的乡间住所楼上窗户看出去的乡村建筑群。
数码摄影基本知识
第一节 影响是观察的延伸 摄影术的发明,从主观上说,起源于人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 一、小孔成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 ,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第一章 概论
பைடு நூலகம்
火胶棉摄影法的唯一缺点是,拍摄和冲洗必须在火胶棉未干燥前约20分钟之内进行。 因为,火胶棉干燥后不透水,药液无法发生作用,所以,又名“湿板”摄影法。它的这个 缺点,给摄影者带来极大的麻烦,特别是外出拍摄,除了摄影机和三脚架外,还必须携 带化学药品、暗室帐篷及其他冲洗用具,使许多摄影爱好者不敢采用。 (二)摄影术的发展 1、摄影术的应用与改进 1839年9月,即达盖尔摄影法公布仅一个月后,摄影术便传入美国,年底整个欧洲都在仿 效这种令人兴奋的技术.摄影一开始旧有极大的国际性,连当时被认为落后的亚洲,也很快 接受了这种特殊技艺.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摄影术随英国的炮舰来到中国,并很快在广州 等地传播开来.许多画家、文学家、记者甚至旅行家、科学家纷纷投入摄影行业。摄影 成为肖像、静物、风光、自然或社会场景记录最便捷的工具。在摄影术诞生的第一个 10年内,已一跃成为整个世界的时尚。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摄影的世界中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摄影色彩的准确表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什么是色彩摄影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色彩摄影基本知识: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色彩三要素又称色彩三属性,即色别、明度、饱和度。

2.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试述三原色与三补色及其相互关系。

三原色:红、绿、蓝 R、G、B三补色:青、品、黄 C、M、Y所谓一种原色的补色即为除此原色外另外两种原色的和色。

三原色中,红与绿的和色为黄,绿与蓝的和色为青,红与蓝的和色为品。

3.色彩摄影基本知识:色温的意义是什么?色温是借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

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也称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成分一致或接近,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这就是色温的意义。

4.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简述常见光源的色温概数。

自然光——日光:5500K 晴天的阴影处:6000K左右阴天:6500K 以上日出日落的阳光:2000K人工光——聚光灯:3200K 家用灯泡:2600K 蜡烛光:1850K 新闻灯:3200K 电子闪光灯:6000K5.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光源色温与彩色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如何?光源色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物体颜色的明亮程度,也就是说同一颜色的物体在不同色温的光源照明时,会呈现出不同的明亮程度。

光源色温的高低在彩色摄影摄像中直接影响画面的色彩还原。

总之,在彩色摄影中,光源色温的高低都是以感光材料或摄影机规定的平衡色温为基础的。

因此,光源色温与彩色摄影摄像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当光源色温与感光材料的平衡色温一致,画面中景物色彩还原正常;当光源色温较高,画面色调会偏蓝、青;当光源色温较低,画面的色调偏橙红。

6. 色彩摄影基本知识:简述在摄影中校色温滤光片的类型与使用。

校色温滤光片分为降色温滤光片和升色温滤光片。

降色温滤光片中的色温平衡滤光片,在实际拍摄中的作用。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①从白色中减去某一原色,即可得到与其相对应的补色。 例如,从白光中减去红色,即可得到与其对应的补色
---青色,从白光中减去绿色,即可得到与其对应的补 色---品红,从白光中减去蓝色,即可得到与其对应的 补色---黄色。 ②每种补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组成;每一种原色都是由两 种补色组成。例如,青色光由绿色光和兰色光组成, 红色光有黄色光和品红色光组成。
合,能形成各种可见的颜色。如红光和绿光组合,可以 形成黄色,绿光和蓝光组合,可以得到青色,蓝光和红 光组合,可以得到品红色。
同样道理,用黄色、青色和品红色通过不同比例的组
合,也可以得到所有的可见颜色。因此,在色彩学中 规定:红、绿、蓝为三原色,黄、青、品红为三补色。
三原色和三补色的关系是:
同的风俗习惯、以及每一个人对色彩的感受都不一样。如在
中国,传统上,白色、黑色代表着悲哀,但是在西方国家却 代表着纯洁、高雅。在大部分国家,玫瑰色代表着爱情,但
在有的国家,玫瑰色却是代表对爱情不忠的颜色。
色彩的轻与重:
色彩的轻与重的视觉心理,也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经验,
浅色、冷色、白色让人联想起烟雾、白云等质量轻的物质; 深色、暖色、黑色让人联想到岩石、钢铁等质量重的物质。 轻重对比的表现方法是彩色摄影中常用的技法之一。
3、HSB模式 HSB模式是基于人类对颜色的感觉而开发的模式,也是最接近人眼观察颜色的一 种模式。H代表色相,S代表饱和度,B代表亮度。
4、 Lab模式 Lab模式是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 你已经明白了:RGB模式是一种发光屏幕的加色模式,CMYK模式是一种颜色反光的 印刷减色模式。那么,Lab有是什么处理模式呢? Lab模式既不依赖光线,也不依赖于颜料,它是CIE组织确定的一个理论上包括了 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Lab模式弥补了RGB和CMYK两种色彩模式的 不足。 Lab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但不是R、G、B通道。它的一个通道是亮度,即L。另 外两个是色彩通道,用A和B来表示。A通道包括的颜色是从深绿色(底亮度值)到灰 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红色(高亮度值);B通道则是从亮蓝色(底亮度值)到灰 色(中亮度值)再到黄色(高亮度值)。因此,这种色彩混合后将产生明亮的色彩。 Lab模式所定义的色彩最多,且与光线及设备无关并且处理速度与RGB模式同样快, 比CMYK模式快很多。因此,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图象编辑中使用Lab模式。而且,Lab 模式在转换成CMYK模式时色彩没有丢失或被替换。因此,最佳避免色彩损失的方法 是:应用Lab模式编辑图象,再转换为CMYK模式打印输出。 当你将RGB模式转换成CMYK模式时,Photoshop自动将RGB模式转换为Lab模式, 再转换为CMYK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摄影作品的基调有两层含义:一是照片 赋予观众总的情感印象,如欢快、抑郁,二 是指照片总体上所表现出来的占支配地位的 主要色彩调子,如暖调、冷调、中性调、高 调、低调等。
拍摄彩色摄影作品,不应该去追求五颜六色 的效果,而应十分注意使画面形成一种色彩 基调。
1、形成基调
2、形成视觉焦点
3、背景色彩
色彩的进退是指在同等远近距离上的色彩, 红、橙、黄等暖色看上去比蓝、青等冷色显 得近。室外远处的景物看上去总是带有蓝、 青的调子,在摄影中可以用这种错觉去强调 景物空间深度感。
这样,又把红、橙、黄这些易显得向前突出 的色彩叫“前进色”,蓝、青色这些易显得 退避的色彩叫“后退色”。
四、色彩的基调与运用
光源的色:
由发出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既光的波长决定)
物体的色:
取决于物体对各光线的吸收、反射与透视能力 消色物体(黑、白、灰)吸收各种波长的光是等量的
白光:反射率75%以上为白色,10%以下为 黑色,中间为不同的灰色。
消色物体时,物体反射光与入射 光颜色相同。
第七章 彩色摄影
摄影作品中,真实地表现被摄对象的色彩,只是 一种比较肤浅的要求。专业摄影者应具备以下两 方面的要求:
一、具备一定的色彩学修养和美术知识 二、通晓彩色摄影的有关科学知识
第一节 色的特征
一、色温:是表明光源色成分的标志
利用温度的数值来说明光源的色成份就是色 温。 光源色温是用来测量光线中的色光包含颜色 的成分,而不是测量光线的冷热温度。 色温越高就越带蓝色,色温越低就越带红色。
当两种以上的有色光同时 照到消色物体时,物体颜色是加色法效应; (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到白色物体上时,呈黄色) 照到有色物体上时,物体呈减色法效应。
分析光线与物体色之间的关系:
光线分解为三原色 物体分解为三补色 光线相加用加色法 光线与物体用减色法 最终依据人眼看到的:
是否有或是什么色光线
思考题:
第三节 色彩的基本知识
一、色彩的冷暖 红色、橙红、橙色、橙黄、黄色,可以 使人们联想到火焰、日出、灼热的金属, 让人感到温暖、醒目、热情、光明、喜 悦、活力等,称为暖色。即由红、橙、黄
或主要由红、橙、黄构成的画面称为暖调画面,
蓝色、青色、蓝青色,能够使人联想到流水, 碧空、雪野、严冬,使人感到寒冷、凉爽、 深邃、收缩等,称为冷色。
4、简洁构成
5、色块构成
6、特殊处理
人眼视网膜中有三种不同锥体细胞,它们分别 含有不同的视色素。 对600—700毫微米红光感觉灵敏,叫做感红单元; 对500—600毫微米绿光感觉灵敏,叫做感绿单元; 对400—500毫微米蓝光感觉灵敏,叫做感蓝单元。
三、色彩三要素:色别、明度、饱和度
(1)色别:是色彩借以彼此相互区分的 特性。它决定于该光线的波长,不同波长 的光波给人眼以不同的感觉。因此不同的 色别可以用光谱中的不同波长来表示。
在色轮上比较靠近的一些色彩,波长比 较近,视觉上不引起跳动,当相互配置 在一起时,显得和谐与协调,感到平缓 与舒展如红、橙、黄;绿、青、蓝绿等。
三、色彩的轻重与进退
浅色往往看上去重量较轻,而深色往往 看上去重量较重,这种感觉便是色彩的 轻重感。
在彩色摄影中,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轻 重表现被摄体的力度和变化中的均衡, 用轻重色的对比去突出主要的被摄体。
二、色觉
可见光的辐射能量刺激人眼时,全引起人的视觉 反映,不同波长的光波使人产生不同的色觉。 人眼对可见光中各不同光波段的敏感性不同。 正常人对波长555毫微米的黄、绿光最敏感,对 红光感光灵敏度则低得多,当接受相同能量的红 光和绿光刺激时,感受到的明亮程度不同,人感 觉绿光要比红光显得亮得多。
(3)饱和度:
指颜色的纯度(色的鲜艳程度) 取决于该色中所含色的成分与消色成分的比 例。新含色中彩色成分越大,色彩愈饱和; 消色成分越多,饱和度就越小。 物体表面结构和物体的饱和度有关,表面越 光滑,物体颜色越饱和。丝织品比棉织品的 色彩鲜艳,树叶和花的颜色在雨后比较鲜艳。
摄影中,颜色受到强光的照射,明度提高, 但色彩饱和度降低。若颜色受光不足,或 处在阴影中,则明度降低,饱和度也降低。
(2)明度:
人眼对色彩的明亮感觉(常用反光率表示), 包括两层含义:
明度指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所产生的明暗 差别。
色彩受到强弱不同的光线照射,其本身产生 了明暗变化,也表现出明度的不同。
人眼对明度的感觉较灵敏,只要反光率改变 1%,人眼都能感觉到。
在彩色摄影中,被摄对象既要有色别变化,也 要有明度变化,这样才够生动,真实地再现景 物的形象。
(绘画上,红、黄、蓝等量混合成黑色)
2、补色光
任何两种色光相加后如能产生白光,这两种 色光就称为补色光。实验证明: 红光+青光=白光 绿光+品光=白光 蓝光+黄光=白光
三原色红、绿、蓝的三补色光 分别是青、品、黄。
而青、品、 黄是三原色中两种色光的混合,故又 称为二次色。
红+绿=黄 绿+蓝=青 蓝+红=品。
曝光对色彩的饱和度也有影响,纯正的色 彩正确曝光时,再现出的色彩饱和度最高, 曝光过度或不足,饱和度均降低。
国际照明 委员会 (CIE)
色度图
四.三原色与三补色
1、原色光
根据人眼视觉三原色理论,等量的红色光、绿色 光、蓝色光相加便产生白光。 当红、绿、蓝不是等量相加,便会产生其它色光。 即所有的色光都可以由这三种色光的不同比例混 合而成。 因此在摄影中把红色光、绿色光、蓝色 光称为三 原色光。
五、成色原理
1、加色法: 加色法是利用三原色原理,自然界的任何一种 颜色都可以用三种原色光的不同比例的构成来 表现出来,因此,只要用摄影的方法把被摄物 的全部色彩都分成三原色,然后再把它们组合 起来,就能够得到所需要的彩色影像。
色光相加
色光相加
色光相加
色光相加
2、减色法
就是运用青、品、黄三种颜色的单色影像来叠 合成各彩色景物。 青、品、黄三种颜色的单色影像好比青、品、 黄三种滤镜(透明片),滤镜的基本性能是阻 挡住部分色光,通过部分色光。
1、光线相加: 红+绿=? 红+青=? 红+蓝=?
2、光线与物体:
光线 物体
黄色

红光 青色

绿色 ?
黄色 ? 青光 青色 ?
绿色 ? 蓝色 ?
思考题:
1、光线相加: 红+绿=黄 红+青=白 红+蓝=品
2、光线与物体:
光线 物体
黄色 红 红光 青色 黑
绿色 黑
黄色 绿 青光 青色 青
绿色 绿 蓝色 蓝
物体与光线:减色法
物体与光线:减色法
物体与光线:减色法
物体与光线:减色法
物体与光线:减色法
物体与光线:减色法
第二节 光与色
光是一种电磁波,有线传播,波长极短,以 毫微米为单位。 可见光:人眼能够看到的电波范围大约是从 380毫微米~780毫微米。 日光(白色)通过三棱镜折射分解时,可看 出它是由7种色光组成的。 人眼能分辨的颜色大约有150种。
换言之,若从白光中减去其中一种原色光 时,剩下的两原色光所形成的色光,为该 减除原色的补光。
白光—红光=青光 白光—蓝光=黄光 白光—绿光=品红光
3、六星图
系统地说明三原色、三补色的基本原 理,用六星图来表示:
说明了色光的组成关系,每一种色光 都是由它相邻的两种色光所组成的。
说明了色光的互补关系,每一种原色 光的对应色是它的补色。
绿色和紫色与暖、冷色相比,很难判定,称 为中性色。
由蓝、青或主要以蓝、青构成的画面称为冷 调画面。
二、色彩的对比和谐
不同的色彩互相配置在一起时,有时色彩之间 有强烈的对比效果,有些色彩之间则有和谐的 视觉感受。
在色轮上处于相对位置的两种色彩,红—青、 黄—蓝、绿—品,它们之间的视觉对比效果是 鲜明的,能给我们一种强烈的色彩跳动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