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电系统

级配电系统
级配电系统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求

1、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三级配电系统:

距离≤30米

一级配电(总电箱)

二级分配箱 三级开关箱 三级开关箱 三级开关箱

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

二级分配箱

三级开关箱 三级开关箱 三级开关箱

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

距离≤30米

距离≤3米

、TN-S系统:

TN-S系统:就是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T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

N —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份通过零线接地。

S —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零线(PE线)分开的系统。

N线功能:

1.供单相设备使用。

2.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

3.减小三相负荷中性点的电位偏移。

PE线功能:

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T

1 2 2 2

L1 黄

L2 绿

L3 红

N 淡蓝

PE绿/蓝DK

RCD

3

1-工作接地;2-PE线重得接地;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

RO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T-变压器

、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是指用电系统至少应设置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和开关箱漏电保护二级保护,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二级漏电

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形成分级分段保护;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即用电线路先经过闸刀电源开关,再到漏电保护器,不能反装;漏电保护器应满足以下要求: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使用于潮湿场所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漏电保护器应动作灵敏,不得出现不动作或者误动作的现象。

2、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3、配电柜应装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6、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4、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5、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6、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 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7、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8、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220V灯具距地不得低于。

电焊机的使用需知

使用电焊机时,须严格遵守《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专用开关箱并加装降压节能防触电保护器,以防止触电事件的发生。要防止电焊机二次电压触电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加强电焊工和电焊设备的管理。焊接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焊接操作证书,穿戴齐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焊接操作规范作业。电焊机必须选用合格的产品,具备必要的保护装置。电焊机的接线柱端口必须有良好的防护罩。电焊机的电缆必须绝缘良好,不能有裸露现象。

安全用电十大禁令

①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②严禁指派无证电工管电。

③严禁金属外壳无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用点设备投入运行。

④严禁在高压电线下修建楼房和排放易燃易爆物品。

⑤严禁私设电网。

⑥严禁带电修理电器设备。

⑦严禁带电移动电器设备。

⑧严禁随意停、送电。

⑨严禁用铝线、铁线、普通铜线代替保险丝,保险丝规格应与电器设备的容量相匹配,严禁随意换大或调小。

⑩严禁现场抢救触电者打强心针,抢救触电者首先应迅速拉断电源,然后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

供配电技术方案

1.1.1.供配电系统 1.1.1.1.工程界面 南方电网调度控制中心搬迁和升级改造等工程自动化机房配电施工部分包括包含3 个配电室和3 个蓄电池室,本期使用2 个配电室和2 个蓄电池室,配电室3 和蓄电池室3 作为远期扩容.同时在调控中心1F 布置1 个配电室和1 个蓄电池室提供非通信自动化电源室.本工程自动化机房共5 个主机房区包含控制区机房,非控制区机房,信息管理机房,镜像机房,托管1,2 机房以及配电室和蓄电池室提供供电.供配电系统包含设备负荷和动力市电负荷两类,主要对控制大区机房,非控制大区机房,信息管理机房,信息管理机房,镜像机房,托管1 区机房以及托管2 区机房的系统设备和动力设备提供供电。UPS 按照<< 南方电网调度生产供电电源配置技术规范>>(Q/CSG)自动化机房供电负荷均按照一类负荷设计中特别重要负荷进行设计. 第一部分:UPS供电部分 2F自动化机房整体供电工程界面示意图

1F非通信自动化UPS整体供电工程界面示意图 UPS电源:按分区分期设计.本期配置3套UPS系统,分别为核心UPS,非核心UPS以及非通信自动化UPS,本工程包含具体建设范围如下:1)核心UPS系统:A、UPS主机与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之间、UPS主机与蓄电池组开关箱之间以及UPS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与UPS输入配电柜之间的连接电缆的供货和实施在本工程建设范围。B、UPS主机与配电柜的承重支架。C、UPS主机与配电柜的电缆桥架。D、UPS输出配电柜至各主机房的输出主干密集母线槽。E、机柜端机柜供电母线槽。另外,UPS主机设备、蓄电池组及蓄电池组(蓄电池之间连接电缆)、UPS输入输出配电柜、UPS输出配电柜的输出至调度大厅的电缆不在本工程范围,但本工程应提供UPS主机及配电柜的安装配合。见图 核心UPS系统建设范围示意图 2)非核心UPS系统:A、UPS主机与UPS输入输出配电柜之间、UPS主机与蓄电池组开关箱之间、UPS市电输入总配电柜与UPS输入配电柜之间以

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课题1: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课型:讲解、参观 教学目的: (1)了解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和组成 (2)了解用电负荷的分类 (3)掌握常用低压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低压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中线、零线、地线的区别 教学分析: 授课时主要通过参观学院配电室,让学生对供配电有个感性认识。再讲解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等基本概念,重点分析常用的几种低压供配电系统。 复习、提问: (1)家里的电是怎么来的呢? (2)一般家里用的电是多少伏特的? 教学过程: 一、课程绪论 先向学生介绍课程主干内容、地位及学习方法、考试考核手段(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等。再引入本次课的内容,电力系统及低压供配电系统基础知识。 二、电力系统概述 1、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过程: 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过程如参考书上第2页图1-2所示,从发电厂(水力、火力、核能、风力、太阳能、垃圾发电等)先发电,发出的电压一般为10.5KV,13.8KV或13.75KV。为了能将电能输送远些,并减少输电损耗,需通过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110KV,220KV或500KV。然后经过远距离高压输送后,再经过降

压变压器降压至负载所需电量,如35KV,10KV,最后经配电线路分配到用电单位和住宅区基层用户,或者再降压至380/220V供电给普通用户。因此这个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就是电力系统。 提问:为什么要升压供电? 答案:电流↑,传输距离↑,热能消耗↑,电能损失↑ 所以,在传输容量一定的条件下,输电电压↑,输电电流↓,电能消耗↓ 我国常用的输电电压等级:有35kV、110kV、220kV、330kV、500kV等多种 提问:目前我们常用的电力传输线路有哪 几种? 答案: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2、电力系统: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 用电组成的“整体”。 3、电力网:输送、变换和分配电能的网络。 由输电线路和变配电所组成,分为输电网 和配电网。 (1)输电网:由35KV以上的输电线路和与其连接的变电所组成,其作用是将电能输 送到各个地区的配电网或直接送给大型企业用户。 (2)配电网:由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组成,其作用是将电能送给各类用户。一般将3KV、6KV、10KV的电压称为配电电压。 4、电力网的电压等级: 低压:1KV以下;中压:(1-10)KV; 高压:(10-330)KV;超高压:(330-1000)

供配电系统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1. Composi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It is composed of total step-down substation, high voltage distribution line, substation,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line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otal step-down substation: substation is the transformer output voltage below the input voltage. High voltage distribution line: power transmission refers to the voltage level above 35kV Distribution refers to the voltage level of 220V to 10kV and sometimes 35kV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means to distribute electricity to users The power distribution from 110kV (or 35kV) substation is reduced to 10kV distribution line, and the transformer is converted to 220V at the user's level to be used by users.Due to 10 kv line after the user spac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ductor is not with the surrounding trees, buildings, so often used insulated conductor, high voltage class and transmission line, transmission distance, more than in the high mountain with tower erection, all use bare wires. Because power distribution is to distribute power to different users,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branch box, while transmission line is transported directly from one substation to another substation, and there is no branch box. Some distribution lines take underground cables, while transmission lines are all overhead lines. Substation (substation), as the name implies, is the place where voltage is changed.It is the place where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of the power system are transformed, concentrated and distributed.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electrical energy quality and the safety of equipment, still need to adjust voltage in the substation, tide (in the power system voltage, current and power of each node and branch) flow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ontrol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lin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The utility can be divided into power substation and traction substation (electric railway and trolley).In the national standard GB 50053-50053 "under 10 kv subst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 which sets the term is defined as "10 kv and below the ac power for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after a power transformer transform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ubstation. The revolu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has brought a new big round construction,which is pushing the greater revolution of electric power technique along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ique and advanced equipment.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 formation technique and electric power technique, to great ex- tent, has improved reliability on electric quality and electric supply.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decreases the cost on electric construction and drives innovation of electric network.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 nal advanced electric knowledge,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hotspot for present electric power sy- etem as following. Firstly,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building condition of distribution

供配电基础知识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一、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发电厂任何时刻生产的电能等于该时刻用电设备消耗的电能与输送、分配中损耗的电能之和。 发电机生产电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变压器、电力线路输送、分配电能;电动机、电灯、电炉等用电设备使用电能。在这些用电设备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光能、热能等等。这些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电设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电力系统,如图7-1所示。 与电力系统相关联的还有“电力网络”和“动力系统”。电力网络或电网是指电力系统中除发电机和用电设备之外的部分, 即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配电所;动力系统是指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所谓“动力部分”,包括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热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热力网和用电设备,以及核电厂的反应堆等等。所以,电力网络是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电力系统又是动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三者的关系也示于图7-1。 图7-1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络示意图 1.发电厂

发电厂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 发电厂有很多类型,按其所利用的能源不同,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以及风力、地热、太阳能、潮汐发电厂等类型。目前在我国接入电力系统的发电厂最主要的有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以及核能发电厂(又称核电站)。 (1)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或水电站 它利用水流的位能来生产电能,主要由水库、水轮机和发电机组成。水库中的水具有一定的位能,经引水管道送入水轮机推动水轮机旋转,水轮机与发电机联轴,带动发电机转子一起转动发电。其能量转换过程是:水流位能→机械能→电能。 (2)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或火电站 它利用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其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 为了提高燃料的效率,现代火电厂都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燃烧。煤粉在锅炉的炉膛内充分燃烧,将锅炉的水烧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使与之联轴的发电机旋转发电。其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3)核能发电厂通常称为核电站 它主要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能来生产电能,其生产过程与火电厂基本相同,只是以核反应堆(俗称原子锅炉) 代替了燃煤锅炉,以少量的核燃料代替了煤炭。其能量转换过程是:核裂变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4)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简介 风力发电利用风力的动能来生产电能,它建在有丰富风力资源的地方。 地热发电利用地球内部蕴藏的大量地热能来生产电能,它建在有足够地热资源的地方。 太阳能发电厂是利用太阳光能或太阳热能来生产电能,它应建在常年日照时间长的地方。 2.变配电所 变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即受电―变压―配电。 配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但不改变电压,即受电-配电。 变电所可分为升压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两大类:升压变电所一般建在发电厂,主要任务是将低电压变换为高电压;降压变电所一般建在靠近负荷中心的地点,主要任务是将高电压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课案

第一章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电能用户。电能可以方便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例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磁能等等;并且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易于实现,可以输送到需要它的任何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电能的应用规模也很灵活。以电作为动力,可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保证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电气化程度,以电能代替其他形式的能源,是节约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配电系统的任务就是向用户和用电设备供应和分配电能。用户所需的电能,绝大多数是由公共电力系统供给的,所以供配电至关重要,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家装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综合 一入门 NPX630/3P 400A中——NPX630是断电器的型号,3P是三极,400A指最大断路电流为400A。 NPX160/3P 160A WL1 YJV-4*70+1*35-SC80 FC 58.8W AP3配电箱——NPX160是断电器的型号,3P指三极,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绝缘电压为690V,脱扣器电流40-160A,YJV:铜芯交联聚乙烯电缆,NHYJV:耐火铜芯交联聚乙烯电缆,4*70+1*35:指4根线芯截面70mm2加一根线芯截面35的中性线芯,SC80:指穿直径为80的焊接钢管(俗称黑铁管),FC:指暗敷在地面内。 C65N-C10/1P WL1 BV-3*2.5-SC15 CC 0.78KW 照明——C65N为断电器型号C10/1P:断电器最大断路电流为10A,极数为一极;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3*2.5:3根线芯截面面积2.5mm2的;SC15:穿直径15mm的钢管;CC: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 二各种敷设方式 AB-沿或跨梁(屋架)敷设 BC-暗敷设在梁内 AC-沿或跨柱敷设 CLC-暗敷设在柱内 WS-沿墙面敷设 WC-暗敷设在墙内 CE-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 CC-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 SCE-吊顶内敷设 FC-地板或地面下敷设 SC-穿焊接钢管敷设 MT-穿电线管敷设 PC-穿硬塑料管敷设 F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 CT-电缆桥架敷设 MR-金属线槽敷设 M-用钢索敷设 KPC-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 CP-穿金属软管敷设 DB-直接埋设 TC-电缆沟敷设 CE-混凝土排管敷设。

三CAD里配电系统图 BVV-500(2x2.5)WC.CEC和ZR-BVV-500(2x4+1x2.5)WC.CEC 表示什么? BVV-500(2x2.5)WC.CEC ZR-BVV-500(2x4+1x2.5)WC.CEC 分别代表什么 第一个是说塑铜线两个2.5平方的 第二个是说塑铜线两个4平方的+一个2.5平方的 问电气系统图中C65N-32A/2P ZR-BVV-3X4 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C65N-开关型号(最大断路电流为65A) 32A-额定断路电流(本开关断路电流为32A) 2P-级数 ZR-导线型号(ZR表示阻燃型) BVV-BVV铜芯圆型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3X4-3根4mm2的导线 电施图配电箱内的C65N—C63/3P和DPN—C32/2P的含义 DPN:是DPN型断路器系列,C32/2P:是二相32A底座断路器,电大电流32A. BVV.BVVB电线的区别ZR—BV是什么电线用BVR能代替吗 BVV,BVVB电线的区别就是BVV线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圆型电线,而BVVB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平型电线,二者的区别就是截面不一样,ZR-BV是阻燃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而BVR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你自己看你用在什么方面,要是要有阻燃作用,那就不能代替. BVV.BVVB是有护套的铜塑线,前者圆形,后者扁形。 ZR—BV是阻燃型的铜塑线(无护套,仅有绝缘)。 无阻燃要求时,BVR可以替代ZR—BV,但不划算,BVR价格要相对高些 请问电线电缆中"BV、BLV、BVVB、BVR、RV、RVS、RVV、QVR、AVVR、VV、VLV 人家问平常用的电线市面上BV,BVR,RV,RVV,不是那些大截面工程用的电缆 B系列归类属于布电线,所以开头用B,电压:300/500V V就是PVC聚氯乙烯,也就是(塑料) L就是铝芯的代码 R就是(软)的意思,要做到软,就是增加导体根数 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BLV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BVR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 以上电线结构:导体+绝缘 拿2.5mm2为例: BV是1根直径1.78mm和7根0.68两种 BLV是1根直径1.78mm BVR是19根直径0.41mm R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连接软电线

供配电系统施工技术要求及其他

第三章施工技术要求及其他 一、施工技术要求 一.招标范围: 1、供配电系统(主要内容:高压柜、低压柜、环氧树脂真空浇铸干式变压器、柴油发电机528KW 1台(原有设备迁移)、三遥系统及直流屏、密集绝缘插接母线、预分支电缆、照明配电箱、动力配电箱、电线电缆及附属配套设备等)的采购及安装。(本次招标不包括灯具及开关插座采购及安装) 2、采暖及换热站系统采购及安装 3、通风空调系统采购及安装 4、地面采暖(见补充设计)采购及安装 5、建筑智能化系统采购及安装。 6、UPS、消防系统、电梯系统”不在本次招标范围。 二、总则: 2.1 本次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为交钥匙工程,乙方获得招标文件和施工图后,应仔细检查和研究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的所有内容,本文件仅规定了各设备系统所需的最小硬件配置要求,乙方应提供完整、全新的、高质量的设备和施工材料及其附件,以满足本工程使用的要求。如有疑问或发现施工图设计存在不足,乙方在书面要求甲方澄清的同时,应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供货以确保系统设备的正确运行和验收,并将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纳入投标文件,乙方中标后不再另行变更和追加费用。同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 2.2 乙方应努力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工程管理诸方面与甲方密切配合。贯彻全面质量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地搞好工程的施工管理。 2.3 对于图纸中未明确做法的地方(工程做法等),乙方应仔细审图,并在招标答疑中以书面形式提供。如乙方未提出,甲方可视为乙方报价时已进行了考虑。待正式施工时,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对此项内容进行深化设计,并由甲方、监理、设计单位进行确认,作为施工依据,费用不进行调整。 2.4 乙方开标前应查看现场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条件及状况、气候条件、工程的建设管理及使用特点,充分考虑与土建预留预埋、装饰工程等相关专业施工的配合与协调因素及产生的各项费用。 2.5 乙方经甲方允许和事先安排,乙方及其代表方能进入现场进行勘察。但明确规定:乙方及其代表不得让甲方为其现场勘察负任何责任。乙方及其代表必须承担那些进入现场后,

供配电系统简介

供配电系统 摘要:电力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向用户输送电能。lOkV配电网是连接供电电源与工业、商业及生活用电的枢纽,其网络庞大及复杂。对于所有用户都期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具有高度可靠性的电能。然而,经济性与可靠性这两个因素是互相矛盾的。要提高供电网络的可靠性就必须增加网络建设投资成本。但是,如果提高可靠性使用户停电损失的降低小于用于提高可靠性所增加的投资,那么这种建设投资就没有价值了。通过计算电网的投资和用户停电的损失,最终可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投资和损失的综合经济性最优。 关键词:供配电,供电可靠性,无功补偿,负荷分配 1 引言 电力体制的改革引发了新一轮大规模的电力建设热潮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电力技术革命,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能质量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由于技术的发展又降低了电力建设的成本进而推动了电网设备的更新换代.本文就是以此为契机以国内外配电自动化中一些前沿问题为内容;以配电自动化建设为背景对当前电力系统的热点技术进行一些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提出了配电自动化建设的两个典型模式即一体化模式和分立化模式.侧重分析了分立模式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给出了软硬件配置主站选择管理模式最佳通讯方式等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实现平台. (2)针对配电自动化中故障测量定位与隔离以及供电恢复这一关键问题分析了线路故障中电压电流等电量的变化导出了相间短路工况下故障定位的数学描述方程并给出了方程的解以及故障情况下几个重要参数s U& s I& e I& 选择表通过对故障的自动诊断与分析得出了优化的隔离和恢复供电方案自动实现故障快速隔离与网络重构减少了用户停电范围和时间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文中还给出了故障分段判断以及网络快速重构的软件流程和使用方法. (3)状态估计是实现配电自动化中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阐述状态估计方法基础上给出了不良测量数据的识别和结构性错误的识别方法针对状态估计中数据对基于残差的坏数据检测和异常以及状态量中坏数据对状态估计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状态估计中拓扑错误的一种实用化检测和辩识方法针对窃电漏计电费问题独创性提出一种通过电量突变和异常分析防止窃电的新方法并在潍坊城区配电得到验证. (4)针对配电网负荷预测建模困难参数离散度大以及相关因素多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常规负荷预测模型及方法基础上引入了气象因素日期类型社会环境影响等参数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机房配电系统技术要求

机房配电系统技术要求 机房供配电系统提供电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网络前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GB501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对电压变化、频率变化、波形失真率分级如下表: 本前端机房按A级供电标准进行设计,机房内主要用电设备有:数字电视前端设备、光传输设备、计算机设备(含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和外围设备(含空调、照明、新排风机等)。UPS配电系统供电范围包括:数字电视前端设备、光传输设备、计算机设备、消防设备和应急照明等。市电配电系统供电范围包括:空调设备、新排风设备、普通照明、维修插座、一般动力等。 1.电源负载情况 本次设计市电总负载如下: 24台设备机柜 50KW 6台专用空调 30KW 新风换气机1台 1KW 照明、维修插座系统 4KW 合计:85KW 两台120KVA UPS主机分A、B两路互为备份,负载机房、设备机柜、监控系统、门禁、消防、应急照明等。 2.配电系统 本工程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采用电缆线槽上、下走线方式。UPS输出配电柜所输出的两路交流电源按以下方式向各种机房设备供电:经双电源供电列头柜分别向带双电源输入端的网络设备供电,经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和单电源列头柜所组成的供配电系统向带单电源输入端的网络设备供电。采用双总线输出供电系统的目的是,消除可能出现的从UPS输出端到最终的信息网络设备输入端之间的各种供配电线路系统中的单点瓶颈故障隐患,提高供电

系统的可维护性、现场增容性。 改造明细如下: 由于已配备量2台120KVA UPS,本次机房工程不采购UPS,利用原有的2台UPS为机柜供电,组成双母线供电,为每个机柜提供A、B两路电源,实现高可靠性供电方式。 (1)机房市电负荷为空调、新风机、照明和市电插座等;其余UPS负荷为网络前端设备,同时还为应急照明灯具供电; (2)机房的设备供电、空调供电与照明供电互为独立,其中插座等小容量设备采用树干式供电,大容量设备则专线供电。设备供电按设备总用量的1.5倍预留; (3)在二楼配电室新增一个挂墙式市电配电箱(内装1个塑壳160A/3P开关),从配电室原有的配电柜引1条市电主干电缆(ZC-YJV-4x35+1x16)至挂墙式市电配电箱;经过挂墙式配电箱后,引至机房配电列头柜市电负载开关; (4)从一楼UPS房UPS输出柜(A、B电源)引2条主干电缆(ZC-YJV-4x35+1x16)引至一期数据机房配电列头柜,每个机柜分别引2条电源线至配电列头柜,分别接A、B UPS,组成双母线供电方式。 (5)机柜内有单电源设备的,安装STS静态切换开关,为单电源设备供电,保证单电源设备也由A、B 电源供电,从而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 (6)机房采用三级防雷设计,在市电总配电柜设置B级防雷器、在UPS总配电柜每台UPS输出设置C级防雷器,机柜PDU采用防浪涌设计; (7)从机房配电列头柜敷设六组三相市电(ZR-VV-4*10MM2+1*6MM2)负载机房空调; (8)从机房配电列头柜敷设两组电缆(ZR-BVV3*4MM2)到1至24号设备机柜,两组电缆分别为UPS1、UPS2输出。 (9)数字前端机房按照附图要求分别安装8个10A的市电插座; (10)从电源列头柜或配电箱到设备采用阻燃铜芯的电线,阻燃电线走镀锌线槽保护。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尽可能地远离信号线,避免并排敷设; (11)墙柱面安装疏散指示灯的位置安装二三孔市电插座; (12)留有扩充预留备用部分,用清晰的标志区别开来,方便今后使用; (13)铺设联通数据机房、模拟机房和数字电视机房的弱电线槽。 3.照明系统 机房主要照明灯具采用原有600*600MM格栅灯盘,选用优质灯管。 1)前端机房按300L x/M2布置灯具,其他功能间照明照度也按300L x/M2布置灯具。

第7章-供配电常识

第七章供配电常识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一、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发电厂任何时刻生产的电能等于该时刻用电设备消耗的电能与输送、分配中损耗的电能之和。 发电机生产电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变压器、电力线路输送、分配电能;电动机、电灯、电炉等用电设备使用电能。在这些用电设备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光能、热能等等。这些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电设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电力系统,如图7-1所示。 与电力系统相关联的还有“电力网络”和“动力系统”。电力网络或电网是指电力系统中除发电机和用电设备之外的部分, 即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配电所;动力系统是指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所谓“动力部分”,包括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热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热力网和用电设备,以及核电厂的反应堆等等。所以,电力网络是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电力系统又是动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三者的关系也示于图7-1。 图 7-1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络示意图 1.发电厂 发电厂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

发电厂有很多类型,按其所利用的能源不同,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以及风力、地热、太阳能、潮汐发电厂等类型。目前在我国接入电力系统的发电厂最主要的有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以及核能发电厂(又称核电站)。 (1)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或水电站 它利用水流的位能来生产电能,主要由水库、水轮机和发电机组成。水库中的水具有一定的位能,经引水管道送入水轮机推动水轮机旋转,水轮机与发电机联轴,带动发电机转子一起转动发电。其能量转换过程是:水流位能→机械能→电能。 (2)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或火电站 它利用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其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 为了提高燃料的效率,现代火电厂都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燃烧。煤粉在锅炉的炉膛内充分燃烧,将锅炉的水烧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使与之联轴的发电机旋转发电。其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3)核能发电厂通常称为核电站 它主要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能来生产电能,其生产过程与火电厂基本相同,只是以核反应堆 (俗称原子锅炉) 代替了燃煤锅炉,以少量的核燃料代替了煤炭。其能量转换过程是:核裂变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4)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简介 风力发电利用风力的动能来生产电能,它建在有丰富风力资源的地方。 地热发电利用地球内部蕴藏的大量地热能来生产电能,它建在有足够地热资源的地方。 太阳能发电厂是利用太阳光能或太阳热能来生产电能,它应建在常年日照时间长的地方。 2.变配电所 变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即受电―变压―配电。 配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但不改变电压,即受电-配电。 变电所可分为升压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两大类:升压变电所一般建在发电厂,主要任务是将低电压变换为高电压;降压变电所一般建在靠近负荷中心的地点,主要任务是将高电压变换到一个合理的电压等级。降压变电所根据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又分枢纽变电站、地区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变电所等。 3.电力线路 电力线路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并把发电厂、变配电所和电能用户连接起来。水力发电厂须建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火力发电厂一般也多建在燃料产地,即所谓的“坑口电站”,因此,发电厂一般距电能用户均较远,所以需要多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级电能用户。 通常把电压在35kV及以上的高压电线路称为送电线路,而把10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辅助供电系统概述

第三章辅助供电系统 辅助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产生车辆中、低压电源、客室照明、空调、通风机、空气压缩机以及其他低压用电设备所需的各种不同电压。 辅助逆变器是辅助供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辅助逆变器均采用静止式逆变器,它具有输出电压的品质好、功率因数高、工作性能安全可靠等优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中压供电分配电路、低压供电分配电路、列车扩展供电电路等。 第一节辅助供电系统概述 1.辅助供电系统的功能 辅助供电系统(辅助电源系统/ 辅助电源),是为除牵引系统之外的所有车载用电设备供电的一套系统。 2.辅助供电系统的组成 辅助供电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辅助逆变器、蓄电池充电器、蓄电池。 辅助逆变器一般采用静止逆变器,简称SIV。辅助逆变器将网压转换成 AC380V、50Hz 的三相交流电能输出,为车辆上空压机、空调装置等交流负载供电。 蓄电池充电器主要输出DC110V电能给车辆控制、蓄电池充电等直流负载供电。 蓄电池作为直流备用电源,在列车启动和紧急情况下(失去高压电源时)为

列车提供DC110V I能。列车正常运行时,蓄电池处在浮充电状态。 3.辅助供电系统的负载 辅助供电系统的负载包括列车上的几乎所有用电设备,可以将这些负载根据 使用电能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①AC380V 50Hz三相负载:空气压缩机单元、空调装置、通风冷却装置等。 ②AC220V 50Hz单相负载:客室正常照明、司机室方便插座、客室维修用方便插座等。 ③DC110V负载:列车控制系统、列车控制电路、列车信号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客室紧急照明、紧急通风、电动车门驱动电机等。 除了以上三种负载之外,还有极少量的DC2 4负载,如司机室阅读灯、列车前照灯等。 4.车间电源 辅助供电系统在有接触网供电区域,由接触网供电;在没有接触网供电的区域,来自于车间电源。一般在检修车间内设有车间电源,通过列车车底高压箱内有车间电源插座,向列车提供高压电能。车间电源与接触网之间存在电气联锁,两者不可同时为列车供电。在电网供电时,必须断开车间电源;电网为列车供电时,列车不可接车间电源。 车间电源只能为辅助供电系统提供电能,不能为牵引系统供电。车间电源向列车供电时,列车必须处于静止状态。 5.辅助供电系统供电框图 图3-1 给出车辆上常见的一种供电框图,其中包含辅助供电系统的主要负载设备。不同车辆,辅助供电系统供电框图略有差异。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 1. 供配电设计的意义和要求 在日常生活、工厂中,电能虽然是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但是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从另一方面来说,电能不光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 因此,做好供配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促进人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供配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供配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供配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日常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传输、分配和使用中,应确保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避免发生供电中断,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就是要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降低电力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并尽可能地节约有色金属的消耗量,通过合理规划和调度,减少电能损耗,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此外,在供配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2.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1)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法令、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供配电系统技术论文

供配电系统心得体会 在任何给定时刻,世界上都有1800场雷电在发生,每秒大约有100次雷击。在美国,雷电每年会造成大约150人死亡和250人受伤。全世界每年有4000多人惨遭雷击。在雷电发生频率呈现平均水平的平坦地形上,每座300英尺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会被击中一次。每座1200英尺的建筑物,比如广播或者电视塔,每年会被击中20次,每次雷击通常会产生6亿伏的高压。 每个从云层到地面的闪电实际上包含了在60毫秒间隔内发生的3到5次独立的雷击,第一次雷击的峰值电流大约为2万安培,后续雷击的峰值电流减半。最后一次雷击之后,可能会有大约150安培的连续电流,持续时间达100毫秒。 经测量,这些雷击的上升时间大约为200纳秒或者更快。通过2万安培和200纳秒,不难计算得到dI/dt的值是每秒10^11安培。可见雷电是不可阻止的其危害也是无穷大的,所以我们要不但提高防雷技术,提高防雷意识并曾加防雷措施。 一、雷电的基本知识 1.雷电的分类 雷电分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其中直击雷和球形雷都会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而电磁脉冲主要影响电子设备,主要是受感应作用所致;云闪由于是在两块云之间或一块云的两边发生,所以对人类危害最小。 直击雷就是在云体上聚集很多电荷,大量电荷要找到一个通道来泄放,有的时候是一个建筑物,有的时候是一个铁塔,有的时候是空旷地方的一个人,所以这些人或物体都变成电荷泄放的一个通道,就把人或者建筑物给击伤了。直击雷是威力最大的雷电,而球形雷的威力比直击雷小。 2、雷电对电气系统的危害 雷电对电力系统的伤害分为:直击,绕击,反击,感应,侵入等几类。雷成的过电压具有波峰陡,波幅大的特点,对系统中绝缘最薄弱的设备(如变压器等)威胁最大,户外架空线及开关闸刀互感器的绝缘瓷瓶都会受到威胁,甚至室内的电气设备也会受到雷电波的侵害。除了设备的直接损失,线路跳闸,局部停电,所造成的间接损失更大。 二、防雷装置和措施 1避雷器 避雷器并联在被保护设备或设施上,正常时装置与地绝缘,当出现雷击过电压时,装置与地由绝缘变成导通,并击穿放电,将雷电流或过电压引入大地,起到保护作用。过电压终止后,避雷器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常工作。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也用作防止高电压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避雷器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和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 2、接地装置 现代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都是合在一起的,组成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通常要求小于4Ω(鉴于目前高层建筑智能化设施日益增加,设计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因为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埋地深,与大地的接触面积大,其

楼寓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楼寓的配电系统设计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楼寓的配电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1、通过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使该楼寓能够正常用电。 2、通过照明系统设计,使各个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3、通过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使该建筑有很好的防雷措施。 4、通过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使该建筑能够对火灾进行及时的消除。 5、通过弱电系统设计,使各个用户能与外界及时的沟通交流。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选定毕业设计题目。 第二周:指导老师对毕业题目进行详细讲解。 第三周:在老师的指引下选择题目。 第四周:指导老师对设计内容进行详细的指导。 第五周:查资料、收集信息去施工现场考察。 第六周:写设计论文。 第七周:指导老师对设计报告进行检查、修改,并定稿。 第八周: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省市)××(市>××<路)某某住宅小区中的一栋6层住宅楼电气系统的电气设计依据、原则、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本论文共包括强电和弱电两大块,分为五章,前三章为强电部分,四,五章为弱电部分。强电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负荷计算和照度计算等。弱电部分的主要内容有: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宽带接入网系统及消防报警系统等。 本次对某某住宅楼的建筑电气毕业设计,旨在运用所学的电工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通过自身的设计实践,掌握建筑电气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并能够对工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为今后从事建筑电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低压配电,照度,防雷,有线电视,消防报警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丁为民) 一、系统功能 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地方电力系统的电源(交流电气化铁路: AC110 kV或AC220kV ,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变电所AC220kV 或AC110kV →AC35 kV 环网)引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牵引变电所,通过牵引变压器变压为适合电力机车运行的电压制式(交流电气化铁路:AC25kV 或AC2×25kV ,城市轨道交通:DC750V 、DC1500V 或DC3000V ),向电力机车提供连续电能。 电力牵引负荷为一级负荷,引入牵引变电所的外部电源应为两回独力可靠的电源,并互为热备用,能够实现自动切换。 交流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简图分别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 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图1.2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二、牵引网供电方式 1. 交流电气化铁路 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直接供电方式(包括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BT 供电方式和AT 供电方式。 (1)直接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又可分为不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图2.1 和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图2.2 两种。 图2.1 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图2.2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早期的电气化铁路中采用,机车电流完全通过钢轨和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牵引网本身不具备防干扰功能。在接地方面,每根支柱需单独接地(设接地极或通过火花间隙),或者通过架空地线实现集中接地(架空地线不与信号扼流圈中性点连接)。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机车电流一部分通过钢轨和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约70%),其余通过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约30%)。由于流经接触网的电流和流经回流线的电流虽然大小不等,单方向相反,且安装高度比较接近,两者对铁路沿线通讯设施的电磁干扰影响趋于抵消,因此牵引网本身具备防干扰功能。在接地方面,接触网支柱通过回流线实现集中接地,回流线每隔一个闭塞分区通过吸上线(铝芯或铜芯电缆,常用VLV-70和2xVLV-150)与信号扼流圈中性点连接(吸上线间距3~4km )。 (2) BT 供电方式 BT (Boost Transformer)供电方式又称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也是在我国早期电气化铁路中有采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牵引网防干扰能力,但随着通讯线路电缆化和光缆化,防干扰矛盾越来越不突出,其生命力也已大大降低,该种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