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集拓扑讲义》第四章-连通性-学习笔记

《点集拓扑讲义》第四章-连通性-学习笔记
《点集拓扑讲义》第四章-连通性-学习笔记

!!!!!!!!!!!!

第4章连通性

本章讨论拓扑空间的几种拓扑不变性质,包括连通性,局部连通性和弧连通性,并且涉及某些简单的应用.这些拓扑不变性质的研究也使我们能够区别一些互不同胚的空间.

§4.1连通空间

本节重点:

掌握连通与不连通的定义;

掌握如何证明一个集合的连通与否;

掌握连通性的拓扑不变性、有限可积性、可商性.

我们先通过直观的方式考察一个例子.在实数空间R中的两个区间(0,l)和[1,2),尽管它们互不相交,但它们的并(0,1)∪[l,2)=(0,2)却是一个“整体”;而另外两个区间(0,1)和(1,2),它们的并(0,1)∪(1,2)是明显的两个“部分”.产生上述不同情形的原因在于,对于前一种情形,区间(0,l)有一个凝聚点1在[1,2)中;而对于后一种情形,两个区间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凝聚点在另一个中.我们通过以下的定义,用术语来区别这两种情形.

定义4.1.1 设A和B是拓扑空间X中的两个子集.如果

则称子集A和B是隔离的.

明显地,定义中的条件等价于和同时成立,也就是说,A与B无交并且其中的任何一个不包含另一个的任何凝聚点.应用这一术语我们就可以说,在实数空间R中,子集(0,1)和(1,2)是隔离的,而子集(0,l)和[1,2)不是隔离的.

又例如,易见,平庸空间中任何两个非空子集都不是隔离的,而在离散空间中任何两个无交的子集都是隔离的.

定义4.1.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如果X中有两个非空的隔离子集A和B使得X=A∪B,则称X是一个不连通空间;否则,则称X是一个连通空间.显然,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离散空间是不连通空间,而任何平庸空间都是连通空间.

定理4.1.1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则下列条件等价:

(l)X是一个不连通空间;

(2)X中存在着两个非空的闭子集A和B使得A∩B=和A∪B=X成立;

(3)X中存在着两个非空的开子集A和B使得A∩B=和A∪B=X成立;

(4)X中存在着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

证明条件(l)蕴涵(2):设(1)成立.令A和B是X中的两个非空的隔离子集使得A∪B=X,显然A∩B=,并且这时我们有

因此B是X中的一个闭子集;同理A也是一个X中的一个闭子集.这证明了集合A和B满足条件(2)中的要求.

条件(2)蕴涵(3).如果X的子集A和B满足条件(2)中的要求,所以A、B为闭集,则由于这时有A=和B=,因此A、B也是开集,所以A 和B也满足条件(3)中的要求.

!!!!!!!!!!!!

条件(3)蕴涵(4).如果X的子集A和B满足条件(3)中的要求,所

以A、B是开集,则由A=和B=易见A和B都是X中的闭集,因此A、B 是X中既开又闭的真(∵A、B≠,A∪B=X,∴A、B≠X)子集,所以条件(4)成立.

条件(4)蕴涵(l).设X中有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A.令B=.则A和B都是X中的非空的闭子集,它们是无交的并且使得A∪B=X.易见两个无交的闭子集必定是隔离的(因为闭集的闭包仍为自己).因此(l)成立.

例4.1.1 有理数集Q作为实数空间R的子空间是一个不连通空间.这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无理数r∈R-Q,集合(-∞,r)∩Q=(-∞,r]∩Q是子空间Q中的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

定理4.1.2 实数空间R是一个连通空间.

证明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定理.

假设实数空间R是不连通空间.则根据定理4.1.1,在R中有两个非空闭集A和B使得A∩B=和A∪B=R成立.任意选取a∈A和b∈B,不失一般性可设a<b.令=A∩[a,b],和=B∩[a,b].于是和是R中的两个非空闭集分别包含a和b,并且使得∩=和∪=[a,b]成立.集合有上界b,故有上确界,设为.由于是一个闭集,所以∈,并且因此可见<

b,因为=b将导致b∈∩,而这与∩=矛盾.因此(,b].由于是一个闭集,所以∈.这又导致∈∩,也与∩=矛盾.

定义4.1.3 设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如果Y作为X的子空间是一个连通空间,则称Y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否则,称Y是X的一个不连通子集.

拓扑空间X的子集Y是否是连通的,按照定义只与子空间Y的拓扑有关(即Y的连通与否与X的连通与否没有关系.).因此,如果,则Y是X 的连通子集当且仅当Y是Z的连通子集.这一点后面要经常用到.

定理4.1.3 设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A,B Y.则A和B是子空间Y中的隔离子集当且仅当它们是拓扑空间X中的隔离子集.

因此,Y是X的一个不连通子集,当且仅当存在Y中的两个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A∪B=Y(定义)当且仅当存在X中的两个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A∪B=Y.

证明用、分别表示A在Y,X中的闭包.因为

因此根据隔离子集的定义可见定理成立.

定理4.1.4 设Y是拓扑空间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如果X中有隔离子集A和B使得Y AUB,则或者Y A,或者Y B.

证明如果A和B是X中的隔离子集使得Y AUB,则

这说明A∩Y和B∩Y也是隔离子集.然而

(A∩Y)∪(B∩Y)=(A∪B)∩Y=Y

因此根据定理4.1.3,集合A∩Y和B∩Y中必有一个是空集.如果A∩Y=,据上式立即可见Y B,如果B∩Y=,同理可见Y A.

定理 4.1.5 设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连通子集,Z X满足条件

.则Z也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

!!!!!!!!!!!!

证明假设Z是X中的一个不连通子集.根据定理4.1.3,在X中有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Z=A∪B,因此Y AUB.由于Y是连通的,根据定理4.1.4,或者Y A.

或者Y B,同理,.

这两种情形都与假设矛盾.

定理4.1.6 设是拓扑空间X的连通子集构成的一个子集族.如果

,则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设A和B是X中的两个隔离子集,使得,=A∪B.任意选取x∈,不失一般性,设x∈A.对于每一个γ∈Γ,由于连通,根据

定理 4.1.4,或者或者;由于x∈∩A,所以

.根据定理4.1.3,这就证明了是连通的.定理4.1.7 设Y是拓扑空间X中的一个子集.如果对于任意x,y∈Y存

在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使得x,y∈Y,则Y是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证明如果Y=,显然Y是连通的.下设Y≠,任意选取a∈Y,容易验证Y=并且a∈.应用定理4.1.6,可见Y是连通的.

我们曾经说过,拓扑学的中心任务便是研究拓扑不变性质(参见§2.2).所谓拓扑不变性质,乃是为一个拓扑空间具有必为任何一个与其同胚的拓扑空间所具有的性质.事实上,如果拓扑空间的某一个性质,它是藉助于开集或者藉助于经由开集定义的其他概念表达的,则此性质必然是拓扑不变性质.

拓扑空间的某种性质,如果为一个拓扑空间所具有也必然为它在任何一个连续映射下的象所具有,则称这个性质是一个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因为同胚是连续的满射,所以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必然是拓扑不变性质.

拓扑空间的某种性质,如果为一个拓扑空间所具有也必然为它的任何一个商空间所具有,则称这个性质是一个可商性质.因为拓扑空间到它的商空间的自然的投射是一个连续的满射,所以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必然是可商性质.

以下定理4.1.8指出,连通性(即一个拓扑空间是连通的这一性质)是一个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因此,它是拓扑不变性质,也是可商性质.

定理4.1.8 设f:X→Y是从连通空间X到拓扑空间Y的一个连续映射.则f(X)是Y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如果f(X)是Y的一个不连通子集,则存在Y的非空隔离子集A 和B使得f(X)=A∪B.于是(A)和(B)是X的非空子集,并且

所以(A)和(B)是X的非空隔离子集.此外,

(A)∪(B)=(A∪B)=(f(X))=X

这说明X不连通.与定理假设矛盾.

物联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RFID开发实验 一、实验环境 硬件:UP-MobNet-II型嵌入式综合实验平台,PC机 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Ubuntu12.04+ MiniCom/Xshell + ARM-LINUX交叉编译开发环境Rfid_900M模块QT测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1、了解UHF的基本概念、国际标准、协议内容 2、了解UHF的标准接口 3、了解UHF的应用范围及领域 4、掌握对功率和功放相关命令的操作 三、实验原理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协议目前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协议制定者:一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是EPC Global。ISO组织目前针对UHF(超高频)频段制定了射频识别协议ISO 18000-6,而EPC Global组织则制定了针对产品电子编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标准。目前,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中的两大标准化组织有融合的趋势,EPC Class 1 Generation 2标准可能会变成ISO 18000-6标准的Type c。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针对ISO 18000-6 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本节讨论的是ISO 18000-6 协议中与系统架构相关的物理层参数。 ISO 18000-6 目前定义了两种类型:Type A 和Type B。下面对这两种类型标准在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1.物理接口 ISO 18000-6 标准定义了两种类型的协议—Type A 和Type B。标准规定:读写器需要同时支持两种类型,它能够在两种类型之间切换,电子标签至少支持一种类型。 (1)Type A 的物理接口 Type A 协议的通信机制是一种“读写器先发言”的机制,即基于读写器的命令与电子标签的应答之间交替发送的机制。整个通信中的数据信号定义为以下四种:“0”,“1”,“SOF”,“EOF”。通信中的数据信号的编码和调制方法定义为: ①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 读写器发送的数据采用ASK 调制,调制指数为30%(误码不超过3%)。 数据编码采用脉冲间隔编码,即通过定义下降沿之间的不同宽度来表示不同的数据信号。 ②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数据传输 电子标签通过反向散射给读写器传输信息,数据速率为40kbits。数据采用双相间隔码来进行编 码,是在一个位窗内采用电平变化来表示逻辑,如果电平从位窗的起始处翻转,则表示逻辑“1”;如果电平除了在位窗的起始处翻转,还在位窗的中间翻转,则表示逻辑“0”。 (2)Type B 的物理接口 Type B 的传输机制也是基于“读写器先发言”的,即基于读写器命令与电子标签的应答之间交换的机制。 ①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 采用ASK 调制,调制指数为11%或99%,位速率规定为10kbits 或40kbits,由曼彻斯特编码来完成。具体来说就是一种on-offkey格式,射频场存在代表“1”,射频场不存在代表“0”。曼彻斯特编码是在一个位窗内采用电平变化来表示逻辑“1”(下降沿)和逻辑“0”(上升沿)

2020物联网实训心得体会.doc

2020物联网实训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我们进一步掌握住自己学习的电子物联网相关的知识,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训课,帮助我在检验自己学习的知识是否到位的同时,还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动手经验,这样到了毕业之后去岗位工作的时候也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 物联网在某种意思上的解释就是万物互联,比如智能家居通过联网就能用手机等只能设备控制它,比如我们下班回家了想要一到家就能够有热水洗澡,沃尔玛呢就可以在下班的路上用手机打卡烧热水的机器,在比如现在的红绿灯都是控制了一定的时常的,无法更改,有时候某一个通向的车没有一辆,而另外一边已经排起了长龙,却因为固定的时间也只能等待绿灯的到来,而用了物联网的知识就可以利用摄像头感知当前的车辆情况,然后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常,从而改善城市的交通。这些等等都是物联网的运用,也是我们物联网专业的主要设计方向,而我们实训的主要项目就是关于红绿灯这一块的。虽然现在红绿灯的物联网运用已经被实现出来了,而且部分城市也已经有应用了,但是对于我们物联网的学生而言,这些还是比较难得项目,所以在一开始得时候老师就说不要求我们给它做出来,但是能完成什么样子就要做到什么样子,看到老师这样得话,我不知道别的同学是怎么想的,但是让我有了更大的动力,因为没有必须要完成就可以让我更加有信心去尝试,而不是小心翼翼的担心把项目搞砸以至于实训课挂科。 红绿灯的物联网已经是实现了,所以网络上面已经能够找到一些资料了,在加上老师也是给我们讲过具体的实现思路,所以也给我们实训提供了许多的帮助,这个项目的实现最难的地方就是代码的实现了,就像数学的线路图一样,要设计好条件满足的时候执行什么程序,当不满足的时候又执行哪一步,所以弯弯绕绕的特别多,好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会给我们提供解答。经过好几天的熬夜加班才将它给弄出来,而且在考试检查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在班上的项目实现中还是靠前的。

北斗物联网综合实验

北斗物联网综合实验 系统组成 北斗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包括北斗物联网开发平台、传感器套装、北斗导航原理实验板、北斗高精度组合导航实验板四部分,互相配合可完成一系列实验。

北斗物联网开发平台 功能描述 北斗物联网开发平台为一个安卓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开发平台,可与传感器套装、北斗导航原理实验板、北斗高精度组合导航实验板、上位机等对接,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教学及应用实验,实现北斗教学功能及物联网开发功能。 平台开放UART,USB,GPIO,I2C,PWM等各类硬件接口,并提供示例程序及源代码,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上手掌握嵌入式开发平台的使用,完成一系列物联网综合性实验。

传感器套装 功能描述 传感器套装提供了重力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十余种传感器及功能组件,具体如下表所示:

将嵌入式平台与传感器模块相连接后,平台可获取距离、声音、光强等各类环境信息,并提供声、光、电等输出信号,从而搭建出功能强大的物联网系统。 套装提供了各传感器的详尽技术资料、开发例程及源代码,帮助学生尽快上手开始使用传感器组件。 北斗导航原理实验板 功能描述 北斗导航原理实验板以一款定制北斗接收机为核心,可输出北斗原始观测量,结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实验和内容丰富的实验指导书,让学生深入学习北斗定位原理、接收机设计与使用等相关知识。

北斗高精度组合导航实验板 功能描述 北斗高精度组合导航实验板具有组合导航定位功能和RTK高精度定位功能,可接收北斗、GPS卫星信号,实现厘米级定位,输出NMEA数据。 实验内容 北斗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可开展北斗卫星导航原理实验、北斗高精度及组合导航应用实训、北斗定位算法实训、物联网与传感器应用实训等四大部分实验。 北斗卫星导航原理实验 北斗卫星导航原理实验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北斗卫星导航相关基础知识和原理,主要实验有: 实验一:卫星位置和多普勒频移的分析与计算 实验二:实时传输误差分析 实验三:卫星信噪比与仰角关系分析 实验四:几何精度因子的分析与计算 实验五:接收机位置解算 实验六:UTC时间与本地时间转换计算 实验七: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转换实验 实验八:NMEA-0183导航电文解析实验

测试网络连接的连通性

故障现象 当计算机都无法接入Internet,从文档中查找到用户的IP地址后,试着Ping了几台,发现全部连接超时。然后,又Ping了一下图书馆楼的中心交换机却又很正常。 电子阅览室使用CISCO Catalyst 2950T-24-SMI作为集线设备:并通过一条双绞线与图书馆楼的中心交换机CISCO Catalyst 3550-48-EMI连接。既然机房内所有用户都无法连接。那么首先怀疑可能是级联电缆问题或级联端同的问题。于是,先到图书馆网管中心的机柜内查看了一下该级联端口的LED指示灯,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到电子阅览室机房厉。检查了几台计算机,发现不仅无法接入局域网络和Internet,甚至彼此之间都无法Ping通,也无法通过查找的方式找到对方。 诊断过程 数量如此众多的计算机网卡不可能同时损坏,因此,初步判断故障可能出在交换机、级联电缆和交换机端口上。于是,首先使用双绞线测试仪检测了网线的连通性,没有发现问题。将级联电缆插到Catalyst 3550交换机上的另一个端口,后来又插到另一台交换机上,故障仍没有得到解决。再看Catalyst2950T交换机的指示灯,凡是插有网线的端口,指示灯都亮,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百般无奈之工,只能采用维修计算机时常用的方法置换法,用另一个备用的交换机替换了Catalyst 2950T。然而,几分钟之后,计算机又无法访问Internet了,他们之间的通讯也断了。看来,问题并非出在Catalyst 2950T交换机上!既然不是交换机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该网段内计算机在几分钟内就失去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呢?原因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广播风暴,由网卡损坏而引起的广播风暴! 关掉Catalyst 2950T的电源,然后,坐到每一台计算机前,使用Ping127.0.0.1对Internet 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逐一进行测试。当发现有网卡故障的计算机后,将其所连接的网线拔掉,再次打开交换机电源,网络终于恢复正常了。接下来的事情当然就是为计算机更换一块新的网卡了,这样就解决了问题。 排除心得 为什么图书馆楼内的其他计算机没有受到影响呢?既然都连接到同一台Catalyst 3550-EMI上,那么,所有图书馆楼内的计算机都应当发生连接故障才对呀。而交换机作为二层设备,所有与之连接的计算机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内:都应当遭受厂播风暴才是,非常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为了提高通信效率,有效地避免学生对学校一些重要部分的攻击,保护敏感数据,我们划分了大量的VLAN,几乎每个学生机房都是一个VLAN。由于VLAN之间的通讯必须借助于第三层设备,在VLAN之间根本无法进行广播,所以,广播风暴就会被限制在一个机房(VALN)内。由此可见,在局域网络中,适当地划分VLAN,不仅有利于提高网络的通讯效率和网络安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稳定性,使一台或几台设备的损坏,不致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正常通信。 另外,CISCO交换机提供了各种提示灯,当发生网络故障时,只要认真观察一下指示灯就能大致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了。只是当时疏忽了这一点,所以,在排除故障时走了一些弯路。

物联网导论学习感悟

《物联网导论》学习感悟 通过学习《物联网导论》这门课,我从中学习到,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网络系统。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成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1l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作为物联网的载体,物联网技术已成为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之后人们所关注的技术发展热点之一,它的出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物联网不仅是解决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而且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技术的三大主要关键技术与支撑技术为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此外,物联网技术还有其他许多涉及各个学科的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传感器的世界,假如空调中没有了温度传感器、遥控中没有了红外传感器、手机中没有了重力传感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让你抓狂。传感器可以测量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物质的相关参量,其强大程度比肩人类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手,被称为“电五官”。由于传感器可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物联网感知层的作用是获取信息,传感器由于种类繁多,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环境、军事、电器等各个领域,是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基础。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相信大家已经有目共睹,真真切切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说传感器是“感觉器官”,那么通信技术就像传输信息的“神经”,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送。通信技术特别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感知层所产生的数据提供了可靠的传输通道。因此,以太网、移动网、无线网等各种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数据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可靠的传送保证。

图的连通性总结

图的连通性总结 boboo 目录 1.图的遍历及应用 1.1.DFS遍历 1.2.DFS树的边分类 1.3.DFS树的性质 1.4.拓补排序 1.5.欧拉回路 2.无向图相关 2.1求割顶 2.2求图的桥 2.3求图的块 3.有向图相关 3.1求强连通分量(SCC划分) 3.2求传递闭包 4.最小环问题

一、图的遍历及应用 1.1 DFS遍历 DFS是求割顶、桥、强连通分量等问题的基础。 DFS对图进行染色, 白色:未访问; 灰色:访问中(正在访问它的后代); 黑色:访问完毕 一般在具体实现时不必对图的顶点进行染色,只需进行访问开始时间和访问结束时间的记录即可,这样就可以得出需要的信息了。 -发现时间D[v]:变灰的时间 -结束时间f[v]:变黑的时间 -1<=d[v]

网络连通性的测试

网络连通性的测试 [实验名称]网络连通性的测试 [实验目的] 1. 熟悉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2. 掌握Ping等命令的使用。 3. 掌握如何使用Ping命令验证目标主机的连通性。 4. 掌握常用的TCP/IP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相关知识] 在网络故障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网络的连通性的故障,通过对网络连通性的分析,从故障出发,运用网络诊断工具,就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网络的故障点,排除故障,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ping命令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命令。ping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向远程计算机通过ICMP协议发送特定的数据包然后等待回应并接收返回的数据包,对每个接收的数据包均根据传输的消息进行验证以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接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检测顺序,必须遵守的规则是由近到远的检测顺序,否则会出现网络问题的错误定位。当某一步连通检测出障碍,则定位出网络连通的故障点所在,从而给网络管理员解决连通故障带来方便。 利用ping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的前提条件是,本网的交换机、路由器和本网中的计算机不能禁止ping 命令的使用ping出和ping入。 [实验步骤] 步骤1. 进入windows命令输入框:点击开始菜单→运行→输入cmd,然后回车:

步骤2. 在出现的windows命令输入中输入ipconfig/all命令查看主机的网络参数见下图 通过此操作,我们可以了解所操作机器的各项参数: 主机名称:b15 物理地址:00-19-21-27-C9-5A 网络地址:192.168.1.44 本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1.254 步骤3. 测试本机TCP/IP协议安装配置是否正确,即ping 127.0.0.1 测试结果见下图: 127.0.0.1是本地回绕地址。由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packets: sent=4 Received=4 Lost=0 表明本机TCP/IP协议运行正常。我们然后进入下一个步骤继续诊断。 步骤4. Ping本机IP检查本机的网卡是否正常。→ping 192.168.1.44

实验一PC的网络连接及测试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实验一:PC的网络连接及测试 实验目的:1,能独立制作网络直通跳线。2.通过配置pc的ip地址,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 实验问题讨论: 1.T568A 线序和T568B 线序。 T568A 的标准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 的标准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2.网线制作步骤。 1剪断、2剥皮、3排序。按照T568B标准线序排列。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技巧:先把橙色的线放左边,棕色的放右边,绿色和蓝色放中间。然后把每根线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注意绿色线分开。4剪齐、5插入、6压制。 实验二:交换机VLAN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1、观察网络环境、认识各种网络设备。2、学会制作UTP直通跳线3、学会配

置PC的IP地址。4、学会使用ipconfig/all命令查看本机的MAC地址和IP配置。5、学 会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实验问题讨论: 1.哪些命令是将Switch B的1-6号端口划分到VLAN2? [H3c]sysname switch B [switch B]vlan2 [switch B-vlan2]port Ethernet 1/0/1 to Ethernet 1/0/6 2. 4台PC机之间能够ping通吗?请写出结果及其原因。 在同一个VLAN中的4台PC机可以ping通,不在同一个VLAN中的4台PC机不可以ping 通。 实验三: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目的:1、理解路由表。2、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问题讨论: 1.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为什么需要两条配置口电缆,其作用是什么? 一条配置口上是下一跳路由的ip信息,其作用是代表连接另外的网络的出接口IP地 址。一条配置口上是本地网关IP信息,本地局域网发起源。 2.通过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的实验,写出静态路由实现的功能以及静态路由配置的作用。

物联网学习心得

精心整理关于物联网的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物联网的学习心得体会 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看的更远,更上一层楼。 物联网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

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

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的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内的应用则比如:一家物流公司应用了物联网系统的货车,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你超载了,并且超载多少,但空间还有剩余,告诉你轻重货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一只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的,请你不要太野蛮,可以吗?”;当司机在和别人扯闲话,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吼“笨蛋,该发车了!”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 阔,

智能家居物联网综合实训项目

智能家居物联网综合实训项目 1.项目介绍 智能家居系统是一个与生活最为贴切的物联网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安全和便利,同时也增添了多姿多彩的体验。 智能家居物联网综合实训项目(以下称实训项目),以风标电子生产的智能家居物联网实训台(以下称实训台)为硬件平台,在此之上实现多种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及嵌入式智能化控制的综合系统。 2.项目设计 2.1.硬件平台 实训项目使用风标电子生产的智能家居物联网实训台,以三星ARM11处理器(S3C6410)为系统核心,结合丰富的外围设备形成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支持。使用资源主要有如下两部分: 2.1.1.系统硬件资源: 网关核心板Tiny6410 7寸显示屏 COMS摄像头 有线及无线(SDIO)网络接口 串口、USB、按键等 2.1.2.智能家居应用模块: 1)客厅模拟: 两个Zigbee节点模块,用于采集和传输数据。 六个家电指示灯,用于指示客厅的照明、电视、空调和插座。 两个警报灯,用于显示异常状况。 一个热释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客厅人体温度 一个超声波测距模块,用于检测屋门物体存在 2)阳台模拟:

两个Zigbee节点模块,用于采集和传输数据。 六个家电指示灯,用于指示阳台的照明、洗衣机、排气扇和插座。 两个警报灯,用于显示异常状况。 一个雨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外天气 一个气压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室外大气压 一个功放模块,用于报警 3)卧室模拟: 两个Zigbee节点模块,用于采集和传输数据。 六个家电指示灯,用于指示卧室的照明、电脑、空调和插座。 两个警报灯,用于显示异常状况。 一个湿度采集模块,用于检测室内湿度 一个步电机模块,用于操作窗帘 4)厨房模拟: 两个Zigbee节点模块,用于采集和传输数据。 六个家电指示灯,用于指示厨房的照明、冰箱、排气扇和插座。 两个警报灯,用于显示异常状况。 一个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厨房一氧化碳含量 一个直流电机模块,用于操作抽气机 2.2.软件平台 2.2.1.传感数据采集及外围控制设备 实训台在智能家居模块中有众多类型的传感器(诸如,采集温度、光照强度、湿度、气压、热释电、超声波等)和外围控制设备(如,喇叭、电机、LED等)。通过节点芯片CC2530中的51单片机主控,一方面采集传感器数据,另一方面操作外围控制设备。 2.2.2.Zigbee模块数据传输 节点芯片CC2530集成有Zigbee协议栈,能把众多Zigbee节点自组成网,并通过射频模块无线传输节点数据和控制信息。此实训项目,以星状结构,把所有终端节目的数据集中于一个协调器再转发到处理系统。

物联网学习心得

物联网技术学习心得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诞生于1999年,到2005年它已经相当普及普及,在2009年它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 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物联网的概念与其说是一个外来概念,不如说它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他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简单讲,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2]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的投入,这个投入可以不是资金,而是给企业更多的政策,特别是在操作系统、开发工具、IC设计等产业链中高端领域上从政策到资金都要加大

实验七 局域网连通性测试

实验七局域网连通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Ipconfig命令测试局域网的配置参数。 2.学习用Ping命令测试局域网的连通性。 3.学习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配置状况。 二、实验理论 局域网组建起来之后,能否正常运行需要进行测试,即使原来能正常运行的局域网,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故障,要排除故障也需要测试。 测试什么?怎么测试?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两个问题。应该说,测试内容很多,但一般一测试的是网络的配置是否正确、连通性是否良好。测试的方法一般用网络操作系统集成的TCP/IP测试工具:Ping和Ipconfig。只要能熟练地实验这些工具软件,一般都能对网络作出快速诊断。 1.关于网络的连通性 网络是由若干台计算机用通信线路和设备连接起来的一个大系统,网络的运行需要网络操作系统、协议、设备驱动程序的正确安装和配置。“连通性”有两个含义:一是物理连通,二是逻辑连通。物理连通可以用万用表、线缆测试仪测试;逻辑连通性由正确的软件设置确定。测试的方法是用工具软件。网络要正常工作,既要物理连通,又要逻辑连通。 2.IP测试工具Ping 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简单的说,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大体上就可以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小了问题的范围。 (1)Ping工具的使用格式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 Ping /<计算机名> [参数1][参数2]… 按照缺省设置,Windows上运行的Ping命令发送4个ICMP回送请求,每个32字节数据,如果一切正常,应能得到4个回送应答。Ping能够以毫秒为单位显示发送回送请求到返回回送应答之间的时间。如果应答时间短,表示数据报不必通过太多的路由器或网络连接速度比较快。Ping还能显示TTL

网络连通性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 学号:1508620105姓名:王鹏所在系计算机系班级:软专1561 实验名称:Windows网络配置和TCP/IP协议配置及诊断实验日期2015.11.11 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机房及机号m6-420-17 ------------------------------------------------------------------------------------------------------ 一实验目的 学习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用ping ipconfig命令工具来进行网络测试、使用tracert路由跟踪命令、使用netstat、arp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理解计算机网络设置的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配置的基本监测技术。 二实验内容 1、ping命令的功能: 使用Ping工具测试本机TCP/IP协议的工作情况,记录下相关信息。 网络故障的检测步骤: ping 验证网络连接命令 通过ping检测网络故障典型次序 1.ping 127.0.0.1 ping环回地址127.0.0.1

验证本地计算机上是否正确安装了tcp/ip协议,以及配置是否正确。 2.ping 本机地址 ping 192.168.0.110 如果成功则说明本地配置没有问题。 3.ping局域网内其他IP ping 10.4.106.**

如果出错,说明网卡配置错误,或者电缆系统有问题。 4.ping网关 ping 192.168.0.1 如果这个成功,说明局域网当中的路由器正常运行,并能做出应答。 5.ping 远程IP ping (202.108.22.5)BaiduIP

物联网的读书心得

物联网的读书心得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传感网是基于感知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 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然而,ITU的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虽然目前国内对物联网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因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聚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也因此才被称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图的连通性判断

基于MATLAB的实现,此方法可以知道有几个连通域,并且知道各个顶点的归属。Branches中显示各个节点的归属,同一行的为同一连通分支中的节点。其第一列为它的分类数。 例如下图,有五个连通分支,1、2、3在同一个连通分支中。 这是上图的邻接矩阵,同一节点间为0。 Branches中的显示内容,第一列为连通分支数,后边跟着的是给连通分支中的节点。第一行就表示1、2、3为一个连通分支,4自己在一个连通分支中等等。 function [Branches,numBranch]=Net_Branches(ConnectMatrix) % ++++++++++++++++++++++++++++++++++++++++++++++++++++++++++++++++++++++++++ %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count the calculate connected components in networks. % Usage [Cp_Average, Cp_Nodal] = Net_ClusteringCoefficients(ConnectMatrix,Type) % Input: % ConnectMatrix --- The connect matrix without self-edges. % Output: % Branches --- A matrix, each rows of which represents the

% different connected components. % numBranch --- The numbers of connected components in network % % +++++++++++++++++++++++++++++++++++++++++++++++++++++++++++++++++++++++++ % Refer: % Ulrik Barandes % Written by Hu Yong, Nov,2010 % E-mail: carrot.hy2010@https://www.360docs.net/doc/9c4524403.html, % based on Matlab 2008a % Version (1.0),Copywrite (c) 2010 % Input check-------------------------------------------------------------% [numNode,I] = size(ConnectMatrix); if numNode ~= I error('Pls check your connect matrix'); end % End check---------------------------------------------------------------% Node = [1:numNode]; Branches = []; while any(Node) Quence = find(Node,1); %find a non-zero number in Node set subField=[]; %one component % start search while ~isempty(Quence) currentNode = Quence(1); Quence(1) = []; %dequeue subField=[subField,currentNode]; Node(currentNode)=0; neighborNode=find(ConnectMatrix(currentNode,:)); for i=neighborNode if Node(i) ~= 0 %first found Quence=[Quence,i]; Node(i)=0; end end end subField = [subField,zeros(1,numNode-length(subField))]; Branches = [Branches;subField]; %save end numBranch = size(Branches,1);

网络的测试方案设计

青岛武船网络测试方案

目录 第1 章测试原则 (4) 第2 章网络测试 (6) 2.1网络设备测试 (6) 2.1.1 核心交换机 (6) 2.1.2 汇聚交换机 (8) 2.1.3 S5120接入交换机 (11) 2.1.4 S3100接入交换机 (18) 2.2网络连通性测试 (28) 2.2.1 服务器区vlan(301-308) (29) 2.2.2 网管区vlan(2、308) (29) 2.2.3 接入层vlan(150-155) (30) 2.3线路与设备冗余测试 (30) 2.3.1 服务器区vlan(301-305、307) (30) 2.3.2 网管区vlan(2) (31)

2.3.3 接入层vlan(150-155) (31) 第3 章压力测试 (32)

第 1 章测试原则 一种好的测量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监视网络性能、找出网络瓶颈,将性能测量引起的流量降为最低,而且在故障发生时能迅速分离出故障点。理想情况下,一种测量方法应满足以下原则: 不需要额外的结构。尽可能的利用已有的网络拓扑,避免单纯为了测量而重新构造一套新的基础设施。 避免重复测量。尽可能充分的利用测量的结果,避免由于测量而引起网络资源过多的消耗。由测量引起的流量不应对网络原有的服务造成冲击,引起网络性能的下降,否则将与网络管理及性能测量的初衷相违背。 简便。在能满足上述各原则的前提下,测量方法还应尽可能的简便。尽量使用已有的测量工具,使用得到广泛支持的和充分实现的协议。例如:ICMP协议在几乎各种主机和路由器上都得到支持,因此使用ping工具来测量往返延时和丢包率就是十分简便的方法。尽管ping的方法所测得的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性能和其他TCP、UDP或其他IP协议有一定的出入(一般,路由器给ICMP 协议的优先性较低),但考虑ping工具及ICMP协议实现的普遍性,利用ping 工具测量全网的性能,尤其在测量端到端性能的时候,是最普遍的做法。

……物联网综合实训

无线传感网控制系统 一、实训目的 掌握Zigbee协议栈的使用;P36 掌握传感器驱动程序在协议栈中的使用方法;P107 掌握模块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 掌握PC机控制无线传感网的方法; 掌握系统功能实现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使用四个Zigbee开发板,设置其中一个为协调器,其它三个为终端节点,协调器和PC机之间通过串口连接。对三个终端节点分别编号,每个终端节点所 (1)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控制报警器、电锁工作,模块1采集人体红外传感器的信息,并将信息无线发送给模块4,模块4收到数据后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控制命令发送给模块1,模块1收到后并执行。 (2)通过光敏电阻传感器控制LED灯和窗帘开合,模块2采集环境光照度信息,并将信息无线发送给模块4,模块4收到数据后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控制命令分别发送给模块2和模块3,模块2和3收到命令后并执行控制LED灯的亮度、窗户的开合。 (3)温湿度的显示,模块3采集环境温湿度信息,并将信息无线发送给模块4,模块4收到数据后将温湿度信息显示在PC机上。PC机发送命令可以读各传感器的数据,可以控制报警器、电锁、窗帘工作。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使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性的五个步骤8.doc

使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性的五个步骤8 1. 使用ipconfig /all观察本地网络设置是否正确; 2. Ping 127.0.0.1,127.0.0.1 回送地址Ping回送地址是为了检查本地的TCP/IP协议有没有设置好; 3. Ping本机IP地址,这样是为了检查本机的IP地址是否设置有误; 4. Ping本网网关或本网IP地址,这样的是为了检查硬件设备是否有问题,也可以检查本机与本地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在非局域网中这一步骤可以忽略) 5. Ping远程IP地址,这主要是检查本网或本机与外部的连接是否正常。 在检查网络连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总的来说分为两种最常见。 1.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 out"这提示除了在《PING(一)》提到的对方可能装有防火墙或已关机以外,还有就是本机的IP不正确和网关设置错误。 ①、IP不正确: IP不正确主要是IP地址设置错误或IP地址冲突,这可以利用ipconfig /all 这命令来检查。在WIN2000下IP冲突的情况很少发生,因为系统会自动检测在网络中是否有相同的IP地址并提醒你是否设置正确。在NT中不但会出现"request time out"这提示而且会出现"Hardware error"这提示信息比较特殊不要

给它的提示所迷惑。 ②、网关设置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在第四个步骤出现。网关设置错误主要是网关地址设置不正确或网关没有帮你转发数据,还有就是可能远程网关失效。这里主要是在你Ping外部网络地址时出错。错误表现为无法Ping外部主机返回信息"Request timeout"。 2.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当你在开始PING网络计算机时如果网络设备出错它返回信息会提示"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如果局域网中使用DHCP分配IP时,而碰巧DHCP失效,这时使用PING命令就会产生此错误。因为在DHCP失效时客户机无法分配到IP系统只有自设IP,它往往会设为不同子网的IP。所以会出现"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另外子网掩码设置错误也会出现这错误。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就是路由返回错误信息,它一般都会在"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前加上IP地址说明哪个路由不能到达目标主机。这说明你的机器与外部网络连接没有问题,但与某台主机连接存在问题。 举个例子吧。 我管理的网络有19台机,由一台100M集线器连接服务器,使用DHCP动态分配IP地址。 有一次有位同事匆忙地告诉我"我的OUTLOOK打不开了",我到他机器检查,首先我检查了本地网络设置,我用ipconfig /all看IP分配情况一切正常。接着我就开始PING网络中的其中一台机器,第一次PING结果很正常,但OUTLOOK还是无法使用其它网络软件和Copy网络文件都可以使用但网络速度很慢,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