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铜 性质 牌号 命名规则 以及产地等

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
白铜是铜和镍的合金
青铜是铜和除了锌和镍以外的元素形成的合金,主要有锡青铜,铝青铜等
紫铜是铜含量很高的铜,其它杂质总含量在1%以下。


普通黄铜

它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当含锌量小于 39% 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大于 39% 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 b 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b 使塑性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 ,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代号用“ H +数字”表示, H 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

如 H68 表示含铜量为 68% ,含锌量为 32% ,的黄铜,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 Z ”字,如 ZH62

如 Zcuzn38 表示含锌量为 38% ,余量为铜的铸造黄铜。

H90 、 H80 单相,金黄色,故有金色共称之,称为镀层,装饰品,奖章等。

H68 、 H59 属于双相黄铜,广泛用于电器上的结构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等。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 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2) 特殊黄铜

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多元合金称为黄铜。常加入的元素有铅、锡、 铝等,相应地可称为铅黄铜 、锡黄铜、铝黄铜。加合金元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抗拉强度改善工艺性

代号:为“ H +主加元素符号(除锌外)+铜的质量分数+主加元素质量分数+其它元素质量分数”表示。

如: HPb59-1 表示铜的质量分数为 59% ,含主加元素铅的质量分数为 1% ,余量为锌的铅黄铜。

2 .青铜

除黄铜 白铜外,其余的铜的合金统称青铜,青铜又可分为锡青铜和特殊青铜(即无锡青铜)两类。

代号:表示方法为“ Q+ 主加元素符号及质量分数 + 其它元素的质量分数”所组成。铸造产品则在代号前加“ Z ”字,

如: Qal7 表示含铝为 5% ,其余为铜的铝青铜 ZQsn10-1 表示含锡量为 10% ,其它合金元素含量为 1% ,余量为铜的的铸造锡青铜

1) 锡青铜

是由锡为主加元素的铜锡合金,也称为锡青铜

当含锡量小于 5~6% ,锡溶于铜中形成 a 固溶体,塑性上升,当含锡量大于 5~6% 时,由于出现了 Cu31sb8 为基的固溶体,抗拉强度下降,所以秤的锡青铜含锡量大多在 3~14% 之间,

当含锡量小于 5% ,适用于冷变形加工,当含锡量为 5~7% 时的适用于热变形加工。当含锡量大于 10% 时,适用于铸造。

由于 a 与 & 电极电位相近,且成分中的锡氮化后生成致密的二氧化锡薄膜,耐大气、耐海水等的耐蚀性上升,只是耐酸性较差。

因为锡青铜结晶温度范围较宽,流动性差,

不易形成集中缩孔,而易形成枝晶偏析和分散缩孔,铸造收缩率小,有利于得尺寸极接近于铸型的铸件,所以适于铸造形状复杂。壁厚较大的条件,而不适宜铸造要求致密度高和密封性好的铸件。

锡青铜有良好的减摩性,抗磁性及低温韧性。

锡青铜按生产方法可分为压力加工锡青铜与铸造锡青铜两大类。

A 、压力加工锡青铜

含锡量一般小于 8% ,宜冷热压力加工成板 | 、带、棒、管等型材供应,经加工硬化后,其抗拉强度、硬度上升、而塑性下降。再退火后 可保持较高抗拉强度下改善塑性、尤其是获得高的弹性极限。

适制仪表上要求耐蚀及耐磨件,弹性件,抗磁件及机器中滑动轴承,轴套等

常用的有 Qsn4-3 Qsn6.5~0.1 。

B 、铸造锡青铜

以铸锭供应,由铸造车间铸成铸件使用,适宜铸造形状复杂但致密度要求不高的铸件,如滑动轴承、齿轮等。常用的有 ZQsn10-1 ZQsn6-6-3 。

2) 特殊青铜

加入其它元素以取代锡,或为无锡青铜,多数特殊青铜都比锡青铜具有更高的机性,耐磨性与耐蚀性,常用的有铝青铜( QAL7 QAL5 )铅青铜( ZQPB30 )等。
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呈银白色,称为白铜。镍含量通常为10%、15%、20%,含量越高,颜色越白。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锰、铁、锌和铝等元素的铜镍合金称为复杂白铜,纯铜加镍能显著提高强度、耐蚀性、电阻和热电性。工业用白铜根据性能特点和用途不同分为结构用白铜和电工用白铜两种,分别满足各种耐蚀和特殊的电、热性能。


典型牌号
化学成份(%)(质量分数)

Sn(锡)
Al(铝)
Fe(铁)
Pb(铅)
Sb(锑)
Bi(铋)
Si(硅)
P(磷)
Cu
杂质总和

QSn6.5-0.1
6.0-7.0
<0.002
<0.05
<0.02
<0.002
<0.002
<0.002
0.10-0.25
余量
<0.1

QSn6.5-0.4
6.0-7.0
<0.002
<0.02
<0.02
<0.002
<0.002
<0.002
0.26-0.40
余量
<0.1

QSn7-0.2
6.0-8.0
<0.01
<0.05
<0.02
<0.002
<0.002
<0.02
0.10-0.25
余量
<0.15

QSn4-0.3
3.5-4.5
<0.002
<0.02
<0.02
<0.002
<0.002
<0.002
0.25-0.40
余量
<0.1

典型牌号
化学成分,%

Ni+Co
Fe
Mn
Zn
Pb
Si
P
C
Mg
Sn
Cu
杂质总和

B5
4.4-5.0
0.2
-
-
0.01
-
0.01
0.03
-
-
余量
0.5

B19
18.0-20.0
0.5
0.5
0.3
0.005
0.15
0.01
0.05
0.05
-
余量
1.8

B25
24.0-26.0
0.5
0.5
0.3
0.005
0.15
0.01
0.05
0.05
0.03
余量
1.8



Typical name
Chemical composition,%

Ni+Co
Fe
Mn
Zn
Pb
Si
P
C
Mg
Sn
Cu
others

B5
4.4-5.0
0.2
-
-
0.01
-
0.01
0.03
-
-
Rem
0.5

B19
18.0-20.0
0.5
0.5
0.3
0.005
0.15


0.01
0.05
0.05
-
Rem
1.8

B25
24.0-26.0
0.5
0.5
0.3
0.005
0.15
0.01
0.05
0.05
0.03
Rem
1.8


合金牌号
主要特性
应用举例

QSn6.5-0.1
较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和抗磁性,在热态和冷态下压力加工性良好,对电为花有较高的抗燃性,可焊接和钎焊,可切削性好,在大气和淡水中耐蚀
制作弹簧和导电性好的弹簧接触片,精密仪器中的耐磨零件和抗磁零件,如齿轮、电刷盒、振动片、接触器等

QSn6.5-0.4
性能用途和QSn6.5-0.1相似,因含磷量较高,其抗 疲劳强度较高。弹性和耐磨性较好,但在热加工时有热脆性,只能接受冷压力加工
除用作弹簧和耐磨零件外,主要用于造纸工业制作耐磨的铜网和单位负荷<981Mpa,圆周速度<3m/s的条件下工作的零件

QSn7-0.2
强度高、弹性和耐磨性好,易焊接和钎焊,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蚀性好,可切削性良好,适于热压力加工
制作中等负荷、中等滑动速度下承受磨擦的零件,如抗磨垫圈、轴承、轴套、蜗轮等,还可用作弹簧、簧片等

QSn4-0.3
有高的力学性能、耐蚀性和弹性,能很好地在冷态下承受压力加工,也可在热态下进行压力加工
主要制作压力计弹簧用的各种尺寸的管材


黄铜的成分、性能与典型用途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最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稍低。工业中采用的黄铜含锌量不超过45%,含锌量再高将会产生脆性,使合金性能变坏。在黄铜中加1%的锡能显著改善黄铜的抗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的能力,因此称为“海军黄铜”。锡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铅黄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易削国标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铅对黄铜的强度影响不大。雕刻铜也是铅黄铜的一种。多数黄铜具有良好色泽、加工性、延展性,易于电镀或涂装。


典型牌号
化学成分,%

Cu
Fe
Pb
Ni
Zn
杂质总和

H68[C2620]
67.0-70.0
0.1
0.03
0.5
余量
0.3

H65[C2680]
63.5-68.0
0.1
0.03
0.5
余量
0.3

H62
60.5-63.5
0.15
0.08
0.5
余量
0.5

H59
57.0-60.0
0.3
0.5
0.5
余量
1

HPb59-1铅黄铜
57.0-60.0
0.5
0.8-1.9
1
余量
1




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

。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黄铜
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黄铜铸件常用来制作阀门和管道配件等。


青铜
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锡青铜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好和机械性能好,适合於制造轴承、蜗轮、齿轮等。铅青铜是现代发动机和磨床广泛使用的轴承材料。铝青铜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用於铸造高载荷的齿轮、轴套、船用螺旋桨等。铍青铜和磷青铜的弹性极限高,导电性好,适於制造精密弹簧和电接触元件,铍青铜还用来制造煤矿、油库等使用的无火花工具。



白铜
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有锰、铁、锌、铝等元素的白铜合金称复杂白铜。工业用白铜分为结构白铜和电工白铜两大类。结构白铜的特点是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好,色泽美观。这种白铜广泛用於制造精密机械、化工机械和船舶构件。电工白铜一般有良好的热电性能。锰铜、康铜、考铜是含锰量不同的锰白铜,是制造精密电工仪器、变阻器、精密电阻、应变片、热电偶等用的材料。



紫铜价格高.

红铜即纯铜,又名紫铜,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电火花专用电蚀铜等要求导电性良好的产品。

即赤铜。由硫化物或氧化物铜矿石冶炼得来的纯铜,可用以铸钱及制作器物。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铜》:“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参和为响铜;倭铅和写[泻]为铸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他们冶炼的红铜成分很纯,除天然的微量(0.1-0.2%)杂质

外,没有人工加入锡或铅使成合金。红铜的硬度虽较差,但直接经过捶打就能制成各种工具和装饰品。”
紫铜就是铜单质.因其颜色为紫红色而得名.各种性质见铜.

紫铜 因呈紫红色而得名。它不一定是纯铜,有时还加入少量脱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质和性能,因此也归入铜合金。中国紫铜加工材按成分可分为:普通紫铜(T1、T2、T3、T4)、无氧铜(TU1、TU2和高纯、真空无氧铜)、脱氧铜(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砷铜、碲铜、银铜)四类。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紫铜在大气、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碱、盐溶液及多种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于化学工业。另外,紫铜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20世纪70年代,紫铜的产量超过了其他各类铜合金的总产量。


紫铜中的微量杂质对铜的导电、导热性能有严重影响。其中钛、磷、铁、硅等显著降低电导率,而镉、锌等则影响很小。氧、硫、硒、碲等在铜中的固溶度很小,可与铜生成脆性化合物,对导电性影响不大,但能降低加工塑性。普通紫铜在含氢或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时,氢或一氧化碳易与晶界的氧化亚铜(Cu2O)作用,产生高压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可使铜破裂。这种现象常称为铜的“氢病”。氧对铜的焊接性有害。铋或铅与铜生成低熔点共晶,使铜产生热脆;而脆性的铋呈薄膜状分布在晶界时,又使铜产生冷脆。磷能显著降低铜的导电性,但可提高铜液的流动性,改善焊接性。适量的铅、碲、硫等能改善可切削性。紫铜退火板材的室温抗拉强度为22~25公斤力/毫米2,伸长率为45~50%,布氏硬度(HB)为35~45。




紫铜就是纯铜: 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青铜颜色本来就是青灰色的,不是因为生锈,你把青铜敲碎,每一部分都是青灰色,不是只有表面接触空气的部分才是绿的。
青铜是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合金的颜色与金属单质的颜色不同很正常。

青铜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铜绿(碱式碳酸铜CuCO ·Cu(OH) 和碱式硫酸铜 CuSO ·3Cu(OH)),从而呈现绿色,我们看到的出土青铜器表面的绿色就是这种铜绿造成的,但是青铜之所以称为青铜并不是由于铜绿

的缘故,青铜器表面的铜绿的颜色与青铜本身的颜色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青铜之所以称为青铜是由于这种合金自身的颜色。铜与不同的金属形成的合金颜色是不一样的,有多种情况。

铜的颜色和铜绿 非发光物体的颜色,是物体反射光在正常人眼里引起的色觉。根据色度学原理,颜色是由红、绿、兰三种原色中两种或三种匹配而成,而白光则由各占三分之一原色光混合而成。物体的颜色与确定的光波长相对应,而物体反射何种波长的光是由物体结构、相的组成、表面状况所决定。众所周知,铜是少数有颜色的金属之一,纯铜在约700毫微米波长有较高的反射率而呈现橙红。铜极易与其它元素形成合金,不同的合金,不同的元素含量又具有不同的色泽。铜与锌的合金称为黄铜,随着锌含量的增加,黄铜颜色由红变为金黄。铜与铝、锡等元素形成的合金称为青铜,其颜色为黄带绿色泽。铜与镍形成的合金称为白铜,含镍30%的合金是著名的耐蚀白铜,含有锌和镍的锌白铜具有美丽的银白色。各种元素在铜中含量由少变多的时候,其合金颜色沿红黄青白方向变化。铜及合金具有丰富的色泽,铜的化合物也具有不同的颜色。铜具有高的正电位,铜不能置换氢,因此在空气、水溶液、非氧化性酸、有机酸和非氧化性有机化合物介质中均有良好的耐蚀性,特别是在流动的淡水和海水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铜易被氧化,在室温下铜的氧化能够缓慢的进行,生成氧化亚铜Cu O,呈玫瑰红的颜色。氧化亚铜呈极薄的一层,极其牢固地附着在铜的表面,不易剥离。这层薄膜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破坏后可以迅速再生。这是铜及合金具有优良耐蚀性能的原因之一。当温度高于250 C时,铜迅速被氧化,生成氧化铜CuO,呈黑色,它很容易使用酸洗办法除去。铜制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由于大气含有CO 、H O、SO 、H S等,铜的氧化物就会变成复盐,主要是碱式碳酸铜CuCO ·Cu(OH) 和碱式硫酸铜 CuSO ·3Cu(OH) 。这两种复盐呈兰绿色。这种薄膜防止金属继续氧化腐蚀,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铜制器长期暴露在大气下,其表面颜色经历了红色 红绿色 棕色兰绿色的变化过程,大约10年之后,其表面就会被众所周知的铜绿所覆盖。铜绿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具有保护作用。这一点不但有金属腐蚀保护理论为依据,也为千百年实践所证明。在出土的大量铜制器中,均为铜绿所覆盖,制器早已锈迹斑斑,有些已经变成氧化物而灰飞烟灭了。因此,室外铜工艺品、铜导线、铜管路、食品储藏装置等往往不需要予以专门的保护。铜绿不但对铜制品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具有美丽的颜色

。铜绿的形成方法已经成为一种人工的技术。铜及其化合物不象某些其它的金属,如铅和汞那样对人体有毒害作用。铜壶、铜锅和铜制盛水容器等已经用了几千年了。至今尚未发现从事与铜或铜化合物有关工作的人染有与铜有关的职业病。相反,时常可以听说这些人看起来更健康而且不易患感冒和一些其它的疾病。铜不但是动物和植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而且在铜制品表面各种微生物和细菌不易存活。特别是在海洋条件下,海洋生物不能附着。因此,铜对人类,对环境是非常有利的。这种特殊功能已经广泛的被应用。资料表明,用 90-10白铜包覆的船只由于防止海生物生长,船速可以提高,同时可以省去涂层,简化维修工作量,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铜及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传热性能,再生性,在热交换器,空调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中,铜水管比镀锌钢管更具有突出的优点。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民用建筑,热水容器,自来水管,煤气管,暖气和下水道等广泛使用了铜及其合金。英国每个住宅平均用铜量为100-200公斤。日本学者对水道用铜管进行了长期调查证明:铜水管具有优秀的耐蚀性和无毒性能,在未来的人民生活中极具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