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障碍诊治

合集下载

解决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方案

解决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方案

解决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方案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感到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社交恐惧症对个人的生活和职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学会有效地管理和克服社交恐惧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案,以帮助社交恐惧症患者重建自信和改善社交技巧。

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治疗社交恐惧症。

治疗师会与患者一起探讨社交焦虑的根源,并帮助他们识别并纠正负面的思维模式。

例如,患者常常会过度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担心被评判或嘲笑。

治疗师会引导患者通过自我反思和重新评估来改变这种思维方式。

患者也会进行一系列与恐惧有关的行为暴露练习,逐渐暴露在社交场合中,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社交技巧训练社交技巧训练是另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案,它有助于社交恐惧症患者增强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治疗师会教授患者一系列与社交相关的技巧,例如如何开始对话、保持眼神接触、积极倾听等。

通过模拟各种社交场合的情景,患者有机会练习这些技巧,并逐渐感受到自己在社交中的改善。

治疗师还会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患者改进他们的社交技能。

3. 群体治疗群体治疗是一种集体参与的心理治疗形式,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尤为有效。

在群体治疗中,患者可以与其他有类似问题的人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通过听取他人的故事和理解他们的困境,患者可以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也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治疗师会组织一些互动活动,帮助患者逐渐克服社交恐惧,建立起更健康的社交关系。

4. 心理支持除了上述的具体治疗方案,社交恐惧症患者还可以通过心理支持来改善其病情。

家庭成员、朋友以及治疗师的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依靠和理解。

他们可以与患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并鼓励他们逐渐面对和克服恐惧。

有时候,患者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心理辅导或药物治疗来缓解焦虑和抑郁方面的症状。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是解决社交恐惧症的有效途径。

社交焦虑障碍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的病因、症状及治疗peresanz/Shutterstock)在第一次约会或面试这样的情况下感到不安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但是,当这种紧张感升级为极度不适、恐惧或对正常社会交往的恐惧时,就会导致社交焦虑症的诊断,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PA),社交焦虑障碍包括在社交或表现情况下感到尴尬或被看不起的严重焦虑和不适。

引发社交焦虑的典型情况是使用公共洗手间,与陌生人互动和公开演讲。

“KDSPE”“KDSPs”社交焦虑会使人感到衰弱,以至于干扰了一个人的日常工作能力,参加社交聚会,甚至工作,据美国的焦虑和抑郁协会说。

(ADAA)这种疾病常与害羞混淆,但并非所有害羞的人都有社交恐惧症。

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2011年对1万多名青少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一半的青少年被认为害羞,在这个数字中,只有12%的人符合社交焦虑的标准。

据NIMH所说,社交焦虑症患者的“KDSPE”症状在社交环境中是高度担忧的,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神经偶尔更为严重。

“KDSPE”“KDSP”通常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

尼姆说,他担心被别人严厉审判,即使事实并非如此。

有一种感觉,当他们走进一个房间,每个人都在看着他们。

根据梅奥诊所的说法,他们通常害怕表现得像傻瓜一样,并强烈害怕让自己难堪。

症状可能是身体上的,如出汗、发抖、精神错乱、肌肉紧张或心率加快。

脸红或脸红是这种疾病的另一种生理表现。

患者可能会感到晕眩或胃部高度不适。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说法,有些症状可能在事件发生前几周或几个月出现,并通过简单地考虑即将到来的社会状况而出现。

社交恐惧症严重抑制了一个人建立和维持友谊的能力。

为了应对,很多人会完全避免社交场合,或者严格限制自己的活动。

如果他们真的参加了一个社交聚会,他们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他们很少单独参加活动,需要带一个他们认识的人去寻求安全。

“KDSPE”导致“KDSPs”不同于其他焦虑症,人们对社交焦虑症的病因知之甚少。

社交焦虑症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社交焦虑症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社交焦虑症症状及其治疗方法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指的是对社交场合异常害怕和紧张,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症状。

本文将从社交焦虑症的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社交焦虑症的症状表现社交焦虑症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症状社交焦虑症患者常常对自己的社交技能和能力缺乏自信,过度担心他人的评价和批评。

他们常常害怕被他人拒绝和嘲笑,并因此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同时,社交焦虑症患者还容易出现自卑、自责、厌烦、抑郁等负面情绪。

2.身体症状社交焦虑症患者身体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出汗、颤抖、呼吸急促、心悸、胸闷等,甚至可能出现胃痛、头痛、恶心等不适感。

这些症状常常出现在面对社交场合时,尤其是与陌生人或人际关系密切的情境中。

3.行为症状社交焦虑症患者在社交场合中常常出现逃避行为,他们可能回避与陌生人交谈、拒绝参加社交活动、难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有时候,他们也可能采取自我保护机制,比如遮盖自己的脸部、低头、缩身等。

二、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社交焦虑症是可以治疗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用的社交焦虑症治疗方法之一。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如苯二氮平类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对社交场合的适应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医生的嘱托,避免滥用和依赖。

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焦虑症的治疗中。

该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观察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减少焦虑的发生和加重。

患者可以通过与心理医生的交流和练习,逐渐培养积极的社交技能和应对策略。

3.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一种以支持和倾听为主的治疗方法,着重于提供安全的情感环境,让患者感受到理解和接纳。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患者探索和理解病因和症状,以及面对社交场合的困难。

社交焦虑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社交焦虑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社交焦虑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许多人在面对社交场合时会感到极度不安和紧张。

这种焦虑可能会对个人的社交生活、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交焦虑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帮助人们克服这一障碍。

一、原因分析1. 生物学因素研究表明,社交焦虑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某些人可能天生更容易感到紧张和不安,这使得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此外,脑化学物质的不平衡也可能导致社交焦虑的发生。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童年时期的负面社交经历,如欺凌、羞辱或拒绝,可能导致个体在成年后对社交场合感到恐惧和不安。

同时,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期望和压力也可能增加社交焦虑的发生。

3. 心理因素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也对社交焦虑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意识过高、自尊心脆弱、对他人评价过度关注等心理特征可能使个体更容易感到焦虑。

此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担忧也可能加剧社交焦虑。

二、解决方法1. 寻求专业帮助若社交焦虑严重影响了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家的帮助是关键。

他们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暴露疗法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帮助个体减轻焦虑症状。

2. 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个体应该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来理解自己的社交焦虑。

意识到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而不是个人的缺陷,可以帮助个体减轻自我压力。

同时,个体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尝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交场合。

3. 逐步暴露逐步暴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社交焦虑的方法。

个体可以通过逐渐参与社交活动来适应社交环境,从而减轻焦虑。

例如,可以从参加小型聚会开始,逐渐扩大参与的范围,帮助个体逐步克服社交恐惧。

4. 改善自我关注社交焦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个体可以通过改变注意力的焦点,将注意力从自我转移到外界,减少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担忧。

培养兴趣爱好、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参与志愿活动等,可以帮助个体放松心情,减轻社交焦虑。

人际关系障碍与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际关系障碍与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际关系障碍与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引言: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予我们支持、安全感和幸福感。

然而,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面临人际关系障碍,导致焦虑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人际关系障碍与焦虑症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患者克服这些困扰。

1. 人际关系障碍与焦虑症的关系人际关系障碍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出现困难和问题,包括社交恐惧症、人际关系不良和人际交往困难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害怕被拒绝或评价,并且避免与他人交往。

这种避免行为和焦虑症状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焦虑症的发生。

2.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人际关系障碍和焦虑症。

CB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减轻焦虑症状。

2.1 认知重建CBT中的认知重建是指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扭曲的思维模式。

例如,患者可能会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将自己的价值和自尊心与他人的反应联系起来。

治疗师将引导患者通过逐步改变这种思维方式,来减轻焦虑症状。

2.2 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CBT的另一种常用技术,通过让患者逐渐面对他们害怕的社交场合,帮助他们逐渐克服恐惧和焦虑。

治疗师将逐步引导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并在治疗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反馈,帮助患者逐渐建立自信。

3. 心理动力学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探索患者的潜意识和内心冲突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人际关系障碍和焦虑症。

3.1 自我洞察心理动力学疗法强调患者对自己内心冲突和情感的认识。

治疗师将与患者一起探索他们的童年经历、家庭关系和个人经历,帮助患者理解过去的经历如何影响他们当前的人际关系和焦虑症状。

3.2 情感释放心理动力学疗法也注重患者情感的表达和释放。

治疗师将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冲突,以促进情感的释放和疗愈。

4. 解决方案导向疗法解决方案导向疗法(SFT)是一种关注患者的目标和资源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患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社交障碍症状和处理方法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社交障碍症状和处理方法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社交障碍症状和处理方法焦虑症和抑郁症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两种情绪障碍经常导致人们在社交场合中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焦虑症和抑郁症对社交能力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处理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焦虑症的社交障碍症状焦虑症常常伴随着对未知情况的过度担忧和恐惧,这种情绪状态使得患者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和紧张。

以下是焦虑症患者可能遇到的社交障碍症状:1. 社交回避:焦虑症患者对与人交往的担忧会导致他们避免参加社交活动。

他们可能感到害怕与人交谈或面对人们的审视,因此会回避社交场合。

2. 对他人的评价过度关注:焦虑症患者经常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外貌、言谈举止过度担心,担心别人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评价。

3. 社交紧张和恐慌:在社交场合中,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出汗、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这些症状常常增加了他们的社交不安。

二、抑郁症的社交障碍症状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沮丧、消极和乏力。

这种情绪状态也会对他们的社交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抑郁症患者可能遇到的社交障碍症状:1. 社交退缩:抑郁症患者可能由于消极情绪而避免与人交谈,他们觉得自己无法参与到他人的谈话中,或者对参加社交活动没有兴趣。

2. 对自己的价值感的质疑:抑郁症患者通常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魅力和吸引力,从而导致社交不安。

3. 社交孤立感:抑郁症患者可能感到与他人疏离和孤立。

他们可能觉得无法与他人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导致社交关系的缺失。

三、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处理方法针对焦虑症和抑郁症所导致的社交障碍,有一些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提高社交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寻求专业帮助:与心理专家寻求帮助是处理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第一步。

专业的治疗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社交能力。

2. 参加社交技巧培训课程: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学习社交技巧来克服他们的社交不安。

治疗社恐最直接的方法

治疗社恐最直接的方法

治疗社恐最直接的方法社交恐惧症,也被称为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对社交场合感到极度害怕和不舒服,并且常常避免或逃避这些场合。

社交恐惧症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社交交往,因此寻找治疗社交恐惧症的方法对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治疗社交恐惧症最直接的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社交恐惧症的一种常见方法。

选择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或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社交场合。

然而,药物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完全治愈社交恐惧症,所以药物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2.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治疗社交恐惧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CBT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轻焦虑症状。

治疗过程包括认知重构、暴露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认知重构旨在帮助患者发现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以减少焦虑;暴露治疗是让患者逐渐面对害怕的社交场景,从而逐渐降低恐惧感;社交技能训练则帮助患者学习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应对社交场合。

3. 支持小组:加入社交恐惧症支持小组可以让患者与其他人分享经验和感受,获得支持和理解。

小组成员可以互相鼓励和支持,帮助彼此逐渐克服社交恐惧症。

此外,支持小组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社交环境,患者可以在这里练习社交技能,增强自信心。

4. 心理教育:了解与社交恐惧症相关的知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症状和情绪,并提高对治疗的合作性。

心理教育可以通过讲座、小组讨论或阅读相关资料来进行,帮助患者了解社交恐惧症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应对策略等。

5. 自助策略:患者也可以采用一些自助策略来治疗社交恐惧症。

比如,练习深呼吸和放松技巧,有效缓解焦虑;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信心;挑战自己的恐惧,逐渐面对害怕的社交场合;保持积极的思维,提升自尊和自信。

综上所述,治疗社交恐惧症最直接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支持小组、心理教育和自助策略。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常见表现与解决方案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常见表现与解决方案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常见表现与解决方案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加普遍。

这种障碍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过度担忧和恐惧,导致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感到极度不安和不自在。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常见表现,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困扰。

一、常见表现1. 避开社交场合: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常常避免参加社交活动,拒绝与陌生人交流。

他们可能会远离人群,选择独处,以避免面对社交压力和尴尬。

2. 害怕被评价: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害怕被别人嘲笑、批评或拒绝。

他们会过度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担心自己的表现会被他人负面评价。

3. 社交技巧不足:由于缺乏自信和经验,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可能在社交场合中表现笨拙或尴尬。

他们往往缺乏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导致难以融入群体。

二、解决方案1. 接受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社交焦虑的方法。

通过与心理专家合作,大学生可以学习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并逐渐改变这些思维。

CBT还可以帮助他们逐步面对社交场合,通过行为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担忧是不合理的。

2. 寻求支持:大学生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学校心理咨询师的支持。

他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焦虑和困惑,获得理解和鼓励。

有人陪伴和支持的情况下,面对社交场合会更加容易。

3. 学习社交技巧:通过参加社交技巧培训或加入社交团体,大学生可以学习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建立关系的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积极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与他人建立共同兴趣等。

4. 逐步暴露:逐步暴露是一种帮助大学生克服社交焦虑的有效方法。

他们可以从与熟悉的人开始,逐渐扩大社交圈子,参加小型社交活动,然后逐步挑战更具挑战性的社交场合。

这种渐进的暴露过程有助于逐渐减少焦虑和提高自信。

5. 培养自我关怀:大学生应该学会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他们可以通过运动、艺术、冥想等方式释放压力,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

同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饮食和休息,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
治疗原则
早期明确诊断 确定患者有无其它精神疾病的共病 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原则 采取全病程治疗原则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
治疗策略
早期诊断和及早治疗 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规范的治疗计划与疗程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社交焦虑障碍治疗的规范化程序
符合 交焦虑障碍 社 诊断标准 给予支持性治疗; 告诉患者治疗选择; 结合患者的意愿,选择药物或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 : 个别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治疗 咨客中心治疗 、 脱敏治疗 ) 团体心理治疗(团体认知行为治 疗、团体咨客中心治疗 ) 有效 继续治疗 定期评价疗效 、 无效 、 系统
1 3
4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ICD-10的诊断要点
1
心理、行为或植物神经症状必须是 焦虑的原发发现,而不是继发于妄 想或强迫症状等其他症状 焦虑必须局限于或主要发生在特定的 社交情境
2
要点
对恐怖情境的回避必须是突出特 征 。。。。。
3 1
社交焦虑障碍-临床表现及疾病特点
1. 临床表现多样 - 轻者与人交往时腼腆、害羞、不自然、紧张
1
- 显著者表现为操作性社交恐惧,害怕被人审视,害怕做出令人尴尬的行为 - 极端情形下导致社会隔离
2
3
2. 恐惧对象 - 异性 - 上司 - 其他 3. 伴发症状 - 自我评价低 - 害怕被批评 - 脸红、手抖、恶心、尿急等
规范化程序







治疗适应证 循证依据 一旦患者确诊后,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及早开始药 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药物相关信息,提 高治疗依从性 全病程治疗 如果一线治疗效果差,选择二线治疗或其他治疗药物 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 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25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
治疗目标
减轻社交性警觉性增高和焦虑的症状 改善患者对自身社交行为的错误认知 减轻期待性焦虑 减少恐怖性回避行为 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维持症状的长期缓解和稳定,减少残 留症状和复发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上述焦虑的对象可固化或逐渐泛化,但焦虑的程度逐渐加重, 部分患者可达到惊恐的程度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抑郁、场所恐惧、物质依赖等 病程常迁延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心、脑电图
16
社交焦虑障碍的评估量表
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 (Liebowitzs Social Anxiety Scale,LSAS)
1
A: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被他人仔细端详 时,害怕自己可能会作出使人难堪的行为 B:因几乎不可避免地在所害怕的场合会产 生焦虑,因而可能采取限止这个场合或为此 场合所诱发的形式
C:患者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或 不合理的(儿童例外) D:患者一般都设法避免这种场合, 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烦恼而忍 耐着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社交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1
没有急性期和缓解期之分
用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估 药物种类选择及剂量确定的个体化原则
小剂量起始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分界值: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总分≥8
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
1 2 3 治疗目标 治疗原则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4
5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1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 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2
要点
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 但无法控制 对恐惧情景和实物的回避必须是 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3 1
4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DSM-IV的诊断要点
社交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2
患者积极配合家属
较长时间的治疗原则(6个月以上) 停药时亦应逐渐递减剂量 关注共病的治疗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批准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适应症 的药物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社交焦虑障碍的概述-流行病学
患病率
• 患病率是8%左 右,属于公共卫 生问题
• 发病率性别无差 异
• 起病年龄(13-24 岁) 平均20岁左右
• 平均病程20年
• 自发缓解的可 能性很小,只 有1/4的患者随 年龄的增长而 缓解 • 对患者成长发 育可能带来较 大影响
分界值:
总分≥38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SASC)
请指出每句话对你的适用程度。(1.从不是这样 2.有时候这样 3.一直这样)
1.我害怕在别的孩子面前做没做过的事情 2.我担心被人取笑 1 1 2 2 3 3
3.我周围都是我不认识的小朋友时,我觉得害羞
4.我和小伙伴一起时很少说话 5.我担心其它孩子会怎样看待我 6.我觉得小朋友们取笑我 7.我和陌生的小朋友说话时感到紧张 8.我担心其他孩子会怎样说我 9.我只同我很熟悉的小朋友说话 10.我担心别的小朋友会不喜欢我

>>> 用4级评分法对11项社交情景(如与权威人士交谈)
及13项操作情景(如在有人注视下工作)下的恐惧和回 避进行评估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

>>> 由两个因子组成: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
评分标准
1.公众场合打电话 2.参加小组活动 3.公众场合吃东西 4.公众场合与人共饮 5.与重要人物谈话 6.在听众前表演、演示或 演讲 7.参加聚会 8.在有人注视下工作 害怕/焦虑 0=无 1=轻度 2=中度 3=严重 回避 0=从未(0%) 1=偶尔(1-33%) 2=经常(34-66%) 3=总是(67-100%)
社交焦虑障碍-临床评估
病史

体检
精神 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患者一般情况 情感活动 意志行为 认知功能 自知力



神经系统检查
SAD的病史常常有以下特点:
部分患者在童年有过分害羞、回避社交倾向
常成年早期起病,开始表现为对特殊的人或环境感到不自在,
血液
肝肾功能 甲状腺功能
4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社交焦虑障碍-鉴别诊断



与正常焦虑的鉴别 与抑郁障碍的鉴别 与其它类型焦虑障碍的鉴别 与癫痫复杂部分发作的鉴别 与焦虑型人格及焦虑型人格障碍的鉴别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9.被人注视下写作
10.与不太熟悉的人打电话 11.与不太熟悉的人交谈 12.与陌生人会面 25.对病人来说,最重要的境遇:
21.试着搭识某人
22.去商店退货 23.组织聚会 24.拒绝推销员的强制推销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4
4. 亚型 - 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 - 非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
9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社交焦虑障碍-主要症状
核心症状
害怕受到注视
>>> 害怕见陌生人
>>> 害怕见上司 >>> 害怕上公共卫生间 >>> 害怕在大众面前讲话 >>> 害怕在别人注视下进餐 >>> 严重者甚至不敢出门
4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社交焦虑障碍的概述-亚型
广泛性社交焦虑 广泛性社交焦虑 非广泛性社交焦虑
同时存在 多种情景
单纯的社 交场合操 作性焦虑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社交焦虑障碍的概述-后果
2/3的病人是独身、 离婚或丧偶
该障碍持续存在 1/2的病人未能高 中毕业 生活质量下降 社会功能受到影响
左边4种现象更为严重
很少自然缓解
1/5的病人接受 救济 加重共病的躯体疾病
就诊率低
70%的病人生活在 低社会经济状态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