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间佛教的产生缘起和演变过程 12哲学 谷龙

浅论人间佛教的产生缘起和演变过程    12哲学 谷龙
浅论人间佛教的产生缘起和演变过程    12哲学 谷龙

湘潭大学学年论文

题目:浅论人间佛教的产生缘起和演变过程学院:哲学系

专业:哲学

学号:2010700117

姓名:谷龙

指导老师:周骅

完成日期:2016.1.14

目录

一、“人间佛教”释名 (3)

二、人间佛教产生的缘起 (3)

1、佛教内因 (4)

2、时局外缘 (4)

三、人间佛教的演变历程 (5)

四、结语 (6)

浅论人间佛教的产生缘起和演变过程

摘要:人间佛教运动是中国佛教自六祖慧能新禅宗运动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转型,是佛教

现代化的趋势,也是佛教文化自身的逻辑必然性。人间佛教的产生的原因有内因和外缘。

内因是佛教自身的改革动力,外缘是现代化大潮和清末民初学人假佛学之长融合儒佛西以

救亡图存。人间佛教由太虚大师提出,经印顺法师系统的阐述并通过星云大师的社会实践

而光大于世,成为中国佛教乃至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和显著标志。

关键词:人间佛教;太虚大师;星云大师;现代化

一般而言,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为适应中国文化和时代需求,经历了两次

大规模的自我调整。一次是在两汉至隋唐时期,为了适应中国人的心理特征而

转变了外在超越的成佛方式,寻求内在超越。慧能的南禅的出现是其代表。第

二次是清末民初,列强入侵,战乱不断,西学东渐,中华文明正经历千年未有

之巨变,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佛教主动做出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调整,

演变出人间佛教,以适应现代文明。佛教这两次大规模的自我调整有其内在联系,都可以统合在佛教“契理契机“的施教原则之下。本文立足于探讨佛教的

第二次调整,阐述人间佛教的产生缘起和演变过程,以求对这次佛教文化乃至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予以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人间佛教“释名

所谓的人间佛教既是确立佛教的教化对象和主体是人,其目的是为了完善

人的现世和终极的人格,创建人间净土。人间佛教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在新形势下为佛教“正名“,既是为了遮止当时已成流弊的“天化佛教”和“鬼化佛教”以还原佛教的初衷,也是为了让传统的佛教观念能够融入现代话语体系。

人间佛教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重视现世,二是现代化。相比之下,传统

佛教重视出世,重视今生和来世的解脱。它认为人之所以束缚于轮回之中就是

因为对于今生今世的耽执,为了或得解脱就应当舍弃今世。在修行上要把今世

看成不净的,无常的,不实有的,由此而生起出离心,追求出世的佛果和解脱。而人间佛教虽然也重视了生死,求解脱,但更加重视现世的人格完善和自我发展。并且希望今世的善行获得今生的幸福安乐和改良社会净化世道人心。同时,于传统佛教相比,人间佛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更具有现代性。其具体体现在以现代理念阐释佛教理论,使之与现代思潮相契合。在修行实践上不再局限于佛

门内部的诵经参禅,而是把佛法精神通过诸多方式进行表达和修行,积极参与

社会各项建设,让佛法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二、人间佛教产生的缘起

人间佛教的出现不是凭空而生,需要具足各种因缘。所谓因缘,无外乎内

因和外缘。在内因上,其一,是佛教自身具备在现代环境下开出新境界的能力。其二是宋元以降佛教在向古代社会各阶层渗透的过程中产生的诸多流弊已经威

胁到了自身的生存。在外缘上,列强入侵,人民困苦,西方文化夹带着恶浊大

举进入中国,使得传统文化面临生存的紧张感。众多有识之士皆企图革新传统

文化。佛教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根源以其自身的理论优势获得诸多学士

的关注,佛教也借此融入现代文明。下面分别简要阐述。

1、佛教内因

佛教是一个具有强大包容性的宗教,其理论体系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佛法

因人而立。佛教有诸多方便法门,随不同众生的根基而说种种法门,重视“契

理契机”,即上契无生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所以佛教没有固定的形态,在特

定文化和形势下显现出相应的形态。佛教重视与当时当地的文化契合,选择该

时空下的众生相应的法门而应机说法。所以,当外在环境改变时,佛教做出相

应的调整是很自然的事。

人间佛教重现世,重现代的特征是佛教的现代化形态,在理论上具有经典

的依据。首先佛教以自觉觉他,普利众生为终极目标。盛行中国的大乘佛法重

视利他的修行实践,鼓励修行者入世去解除世人的苦难,并不把修行局限于诵

经念佛。修行者应当先完善自身的贤善人格,然后再通过修行实现人生的终极

圆满。同时,佛教的空苦无常的观念能够激发人们改良社会的悲愤,其“心净

则国土净”的理论建构能让人们生起建设人间净土的信心。

人间佛教出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因是佛教当时的衰败。佛教自两汉之际

传入中原,于隋唐达到极盛,宋代之后向社会各阶层全面渗透,形成了庞大的

规模。但其中鱼龙混杂。体量上的庞大不代表质量上的优良。清末之时,佛教

衰相尽显。宋元已降,佛教庸俗化和迷信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原本盛行于六

朝隋唐的玄理探讨,理论创建,戒律禅法逐渐废弛,取而代之的是烧香拜佛,

占卜算命,祈福超度,功夫辟谷等旁门左道,正统的佛教理念和修行实践几乎

丧失殆尽。明清之时,极度膨胀的僧侣队伍使得僧团素质良莠不齐,僧人破戒,不守清规比比皆是。很多僧人半起白丁,没有学力去专研深奥的佛理。而寺院

占据的大量土地资源也使得僧人忙于俗务,无暇修行,更没有济世利人之心,

把佛门净地变成了名利场。在这种情况下,“神化佛教”,“鬼化佛教”成为

一般世人对佛教的认识。普通百姓视佛教为迷信,士大夫阶层把佛教看成社会

的寄生虫。佛教也就越来越疏离于主流社会。于是为佛教正名,恢复佛教的本

来面目就关系到佛教的生死存亡,人间佛教也就由此而提出。1

2、时局外缘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的多事之秋,外部强敌入侵,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内部阶级矛盾激烈,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不断的社会动荡加剧

了人们的苦难,社会各阶层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生命紧张感。西学大量东渐,

洋教仰仗不平等条约横行中国,传统文化倍感压迫。在这种危及存亡的情势下,有识之士励志图新,欲力挽狂澜。然而在当时,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儒学式微,不足以和擅长理性思辨体系严密长于推理的西方哲学分庭抗礼。于是清末

学人纷纷转向佛学,在浩繁的佛家典籍中寻求理论依据,企图治儒、佛、西于

一炉,开出全新的中国文化。所以在当时的情境下,佛教扮演了思想武器的角色。学人们力图通过佛教的理念和文化功能,激发起革命的信心和勇气。由于

学者们力图于利用佛教改良社会,激发革命,所以佛教也就伸展了其积极入世

的一面。这也就为人间佛教的提出提供了现实的社会需求。2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强势传入以及快速的普及,对佛教的人间化起到了

一定的刺激作用。西方文化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启蒙以及科学兴起

之后,转变了中世纪时的出世姿态,更加重视现世的享受和当下的幸福。资本

主义的繁荣所积累的大量物质财富更是加剧了这一倾向。由于西方文明的勃兴

和殖民扩张,使得这种关注现世的价值普及到了全世界。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巨

大的社会生产力,使得其文化对其他文化处于强势地位,其他文化不得不做出

调整以适应之。中国文化也不例外,包括佛教。

三、人间佛教的演变历程

在近百年中国佛教的人间佛教运动史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太虚,印顺

法师和星云大师三位。太虚是现代人间佛教运动的开拓者和思想家,印顺法师

是现代人间佛教学术理想的提出者和完善者,而星云是推动现代人间佛教运动

发展的最重要的实践家。下面分明以这三位佛学大家为例简述人间佛教的演变

历程。

太虚是人间佛教的提出者和开拓者。太虚有感于时局和佛教的流弊,深知

时代已发生很大变化,佛教也应该改革以适应时代需求。他提出佛教应进行

“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试图振兴佛教。在教理上,随顺世

间潮流,把佛教理念与现代观念进行比附,把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博爱的口

号输入佛教教义之中,使得佛教理念更具有现代气息。发挥佛教自身的理论优势,发扬法相唯识学,迎合当时重实证,重推理思辨的文化心理,并且以佛理

统合世间知识,引导其利益世人,为人造福。在佛教主体上,痛斥佛教“鬼化”的流弊,把佛教主体放在现世的人身上,主张佛教的主体是人,不是鬼,是为

了帮助个体人完善人格,实现人生的终极意义。并且借助个体个人的完善,实

现社会改良,建设人间净土。在教制上,太虚针对当时丛林弊端,希望革新佛

教传统制度,在寺院内部建立起一套民主制度和自食其力的劳动制度。佛教自

马祖创立丛林制度,到清末已经出现诸多弊端。僧人忙于整理寺产,无暇修行。丰厚的物质条件也加速了僧团的腐败。受到宗法制和门户之见的影响,很多寺

院变成了一家一宗的子孙庙,而不是十方僧众共有。基于这些现象,太虚提出

寺产为十方僧众共有以打破宗门垄断;提倡六合主义恢复佛教民主传统;建立

僧团的教育机制培养僧材。在教产上,保护寺产和兴学,创办大量的佛学院。3

如果说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理念是人间佛教的初级形态,那么印顺法师的

人间佛教学术体系则是人间佛教的成熟形态。印顺师承太虚,秉持了太虚的人

间佛教理念而加以完善。印顺受到《阿含经》中“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

成佛也”一句的启发,通过深入的研讨印度佛教的历史,对人间佛教的思想进

行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佛是即人而成佛的,佛陀也是示现在人间成佛,而不是

在天上。如果说太虚针对的是“鬼化佛教”,那么印顺针对的则是“神化佛教”或“天化佛教”。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的中心是人,以人为本,在人间佛教的

实践上推行人菩萨行,以“三心”——菩提心、悲心、空性见为基础,指出修

行人菩萨行,离不开现实社会的参与,修习人菩萨行就是为社会作贡献,也是

求福求慧的表现。他认为现代的人间佛教,自利利他,离不开慧与福。慧行,

是使人理解佛法,得到内心的净化;福行,是使人从事行中得到利益。4

人间佛教并不只是一种理想或者理论,还包括其具体的社会实践。在众多

人间佛教的实践者中,最著名的要算星云大师了。星云大师主导的佛教,其特

色就是将四大菩萨的大智,大悲,大行,大愿通过人间佛教进行实践性的整合

和统一,使人间佛教具备四大菩萨的精神底蕴。大师以“远接释迦、深契太虚,矫正印顺”的方式,确立人间佛教的个性风格,使自己的理论与释迦统一起来。星云大师秉承太虚的遗志,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台湾乃至全世界播撒人间佛教火种,蔚为大观,为佛法的传播与深入人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师智慧甚深,

创立佛光山,在全世界开辟道场,建立佛教特色的慈善体系,弘扬戒律,打造

戒律精严的丛林,敢于担当,以其愿力和感召力,成为佛光山向全球推广人间

佛教的驱动力。5

四、结语

人间佛教的开创者无疑是释迎牟尼佛。《海潮音》“人间佛教特号”曾十

分鲜明地表达了“人间佛教教土释迎牟尼佛”的立场,印顺法师从《阿含经》中找到人间佛教的最早依据,`也表明了这一立场:而星云近些年来也一再强调人间佛教的开创者,不是太虚,也不是六祖慧能,更不是其他人,而是佛祖释迎牟尼。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间佛教”在释迎牟尼佛时代就已经提出来了。“人间佛教”是时代的产物,是对释逛牟尼佛人间教化思想和人间净土理想的现代表达。因此,人间佛教思想来源于释迎牟尼佛教,但人间佛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运动和

宗教振兴运动,是近代太虚所开创的,并为后来大醒、法舫、东初、印顺法师、

赵朴初、星云、圣严、证严等等海内外高僧大德们所大力推展,从而成为近一百年来中国佛教复兴运动的一个主要趋势,也是当今世界性宗教运动的一个重要潮流。这也是中国文化复兴并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显著标志。6

1、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一版,第2页。

2、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一版,第3页。

3、何建明,《人间佛教的百年回顾与反思》,《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

4、黄夏年,《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世界宗教文化》

5、桑大鹏,《论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实践理念》,《武汉大学学报》,第68卷,第4期2015年7月

6、何建明,《人间佛教的百年回顾与反思》,《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

最新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作文9篇

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作文9篇 在成长的历程中,有一位伙伴一直伴随着我,在我失败时,它给了我信心,在我气馁时,它给了我勇气,在我伤心时,它给了我安慰……它是一句格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其实老师在给我们讲这个格言之前,我就明白了它的意思,经过了老师的一番讲解和分析后,我更加加深了对它的印象,也回忆起了自己以前写作文的一段小经历。 以前我是一个不善于交谈的孩子,我不喜欢写作文,每当老师布置写作文的作业时,我都会有一种惧怕的心理。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原来也是一位不喜欢写作文的孩子,可他最后也获得了作文大奖。我心想人家可以办到的事,那我为什么不可以?我信誓旦旦的对妈妈说:“您放心,我一定不会再让您操心我写作文的事了。”妈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的心理也开心极了。过了几天,妈妈问我说:“西西,你的作文写完了吗?”“我这几天作业挺多的,不过您放心,我明天一定写完给您检查”,我解释道,妈妈开心地走了。 时间过得飞快,到了第二天,妈妈又来问我,我还是像昨天一样的解释。就这样拖沓了好几天,我的一篇作文还是没有写完。最头疼的是,老师最近又要布置作文了。这一次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把每一篇作文写完。于是,我每天一回到家就练习写作。就这样持续了好几个月,我的作文是越写越长,可作文的内容却很是枯燥乏味,烦心的我只好垂头丧气的去找妈妈请教。妈妈对我说:“写作文,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多看一些课外书籍,增长自己的知识面;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会,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听到这些,我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一点写作文的小窍门。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随身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把生活中看到的和经历的一些“小事”记录下来,当作我的写作素材;并且每天定时的阅读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籍。这个方法果然奏效,没过多久,我的作文越写越顺畅,内容也越来越充实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写的一篇作文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什么能够难得住我们,只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学习与实践,就能收获成功。 在人生这条漫长而漆黑的征途中,总会有那么几句名言,无意中作为了你的引路明灯;在人生这片浩瀚而茫然的大海上,总会有那么几句名言,偶然变成了载你行向成功彼岸的小舟;在人生这片广袤而死寂的沙漠里,总会有那么几句名言,不细心蜕变为能让你走出荒漠的水滴。 而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也有那么几句名言,像一群形影不离的朋友,一向紧紧的跟随于我。而在这几句屈指可数的名言中,有一句话,使我终身受益。那是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旭日东升,阳光照耀着林荫道的两排大树,鸟儿已睁开了睡眼,伸展着翅膀。经过了“长途跋涉”,最终回到了课室前的长廊,因为门还没开,我便漫不轻心地四处张望,正当我朝前上方一看,一句名言突如其来地印入了我的眼帘,这句话便是——污染破坏一朝易,治理恢复十年难。 一见到这句话,人们总会通俗地以为它是一句告诫人类保护好大自然的话,也许我是与众不一样的吧,当我一看到这句话时,联想到的并不是大自然,而是电视屏幕上经常播放的一个关于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广告。晏某,因吸毒而得病,虽然白袍天使尽力想将他从死神的手里拉扯回来,但始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人世……晏某以往是幸福的,他拥有着爱他的父母,童年时也是优秀的,可是,也许因为好奇心的诱惑,让一个原本年轻有为的青年,走上了一条的不归路……想到这,总会使人觉得万分惋惜。可是,这既然是他所自我选择的,我们也无法改变这命运。这句名言与这则广告的“双剑合璧”,让我明白,我们正处于豆蔻年华的阶段,多数少年仅因好奇心,而像晏某一样,选择了一条漆黑的无归路。所以,我们要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 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具有东方特色的内容十分丰富的中国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 先秦时期出现了很多学者,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有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墨翟为代表的墨家理论,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惠子、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当时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先秦哲学中提出了天人、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有无、常变、心物、名实等重要哲学范畴,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 秦汉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崇尚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哲学思想几无发展。汉初记取秦亡教训,缓和矛盾,休养生息,黄老之学盛极一时。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其后谶纬之学兴起,同时出现了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思想。东汉后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社会危机频仍,哲学思想呈现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人性等问题展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儒学的统治地位被打破,新的富于思辨性的玄学应运而生;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道教体系逐步建立;上述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极为活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名教与自然、言意、形神等。 隋唐隋唐两代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儒、释、道兼宗的政策,提供了三教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的条件。佛教哲学关于心性、理事问题的讨论;韩愈的道统说;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科学、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特征,理学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思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理气、道器、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承上启下,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的时期。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许多哲学家运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了他们的辩证思想,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一物两体”、“分一为二,合二以一”等。他们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它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它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佛学与哲学

佛学与哲学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及社会风俗均有相当影响,一度形成佛玄合流的景象,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佛学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即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也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宗教思想。它的基本目的在于说明佛教观念的合理性和佛教生活的必要性。哲学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佛学神秘的宗教思维方式使佛学一传入中国,就使佛教与哲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哲学与佛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哲学与佛学互相影响,相伴相生。哲学与作为宗教之一的佛学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于哲学与佛学处于意识形态的同一层面上,使其在相互作用中极易相互过渡,并且相互包含。哲学和佛学都是世界观,佛教与哲学作为世界观,它们必然要提供关于宇宙的模式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哲学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要求从直观的感性现象背后探讨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一般性质和普遍规律,人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探讨各种问题及世界的终极问题。佛教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也是非理性的,例如佛教的缘起论用因缘和合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把一切事物的现象看成一定关系和条件的产物,

认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否认创世主的存在。缘起说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的教义,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而把宇宙观和佛教人生观直接联系起来。佛教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它之所以能跨越历史、国度而流传,是因为佛教研究生老病死,根除生老病死的苦痛。人类在发展阶段上,总是寻求向上的意欲,而这种本性总是与现实苦难发生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宗教来承担,佛教把生老病死归于自心,从精神方面来寻找出路,它强调调养和调节身心,采取修行的办法来缓和这种矛盾,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在变化,也繁衍出众多宗派、教旨、教风也出现了歧义,但根本宗旨仍然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欲为一切事件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大智慧,是反思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的巨大的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作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有关智慧的名人名言

有关智慧的名人名言 有关智慧的名人名言1、让老年人的智慧来指导青年人的朝气,让青年人的朝气来支持老年人的智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2、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歌德 3、有人天生有智慧;但他们,就象生来富有的人们,由于忽视对财富的培植增益,由于欠上债务,最后可以变成乞丐;而且失去他们的名声。杨格 4、只要我们具有能够改善事物的能力,我们的首要职责就是利用它并训练我们的全部智慧和能力,来为我们人类至高无上的事业服务。赫胥黎 5、思想和智慧是高尚的美德。海塞 6、谁没有耐心,谁就没有智慧。萨迪 7、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德谟克利特 8、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培根

9、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脸上装出一副心如止水的神气,故意表示他们的冷静,好让人家称赞他们一声智慧深沉,思想渊博;他们的神气之间,好像说,”我的说话都是纶音天语,我要是一张开嘴唇来,不许有一头狗乱叫!“……我看透这一种人,他们只是因为不说话,博得了智慧的名声;可是我可以确定说一句,要是他们说起话来,听见的人,谁都会骂他们是傻瓜的。莎士比亚 10、争强与好胜之心在思想的碰撞中可以激活智慧而集思广益,但也是偏见向真理低头的死敌。王润生 11、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梭洛 12、幽默来自智慧,恶语来自无能。松林 13、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养最要紧,漂亮不漂亮,对他来说倒算不了什么!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契珂夫 14、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老舍 15、无知会使智慧因缺乏食粮而萎缩。爱尔维修 16、哲学家是忠于智慧和健全理智的,因而是坏蛋贼骗子。

浅谈中国管理哲学

浅谈中国管理哲学 前言:中国管理哲学是目前中国管理学界中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葛荣晋对中国管理哲学的看法,利用文献综述的形式写出对中国管理哲学理论部分的思考,又利用“球迷”对足球的深刻认识,添加了足球中反应管理哲学的例子,从而对中国管理哲学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字:中国管理哲学,中庸,足球 所谓中国管理哲学,是以中国传统智慧与西方科学精神的融会贯通为目的,以“中国管理科学化,管理科学中国化”为宗旨,以集科学、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为特征,用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来统帅西方管理制度和工具,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伴随着中国式管理的提出和应用,中国管理哲学也被中国的学术界和企业界热烈探讨起来。 首先是管理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即对管理本质的理解,管理学源自西方,西方人比较崇尚科学管理,认为“管理是通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而快速地达到组织目标过程”。西方管理强调管理手段和管理目标,偏重于从管理程序和职能来界定管理的本质,侧重于如何管别人。而中国管理强调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诸子百家也对管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认为管理是一门“以人为本”的“正己正人”的科学。这一点上是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的本质不同,也是中西方管理哲学对象的本质不同所在,中国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式的以人为本的以修身为起点的管理学。 人是感性与理性的复合物,人的心理和情感对人的行为有着巨大影响,针对人的管理一定要注意“安人”,否则,管理的结果将是无效和失败。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两次足球队“将帅失和”的实例中可见一斑。在针对人的管理中,管理者“安人”的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修身”,就如朱镕基总理所说:“为人要正,正人先正己”。在上述两个例子中,迟尚斌带着自己的弟弟去深圳队,多梅内克把戈武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这样带上“有色眼镜”看球员,必然只会看到各种颜色的抗议的拳头。 其次是中国管理哲学研究范围的问题。西方崇尚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刚性管理,日本喜欢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中国人自古喜欢中庸之道,不爱走极端,因此中国的管理哲学也一样,除了法家的“法、术、势”三结合的刚性管理之外,也包涵了很多柔性管理的因素在里面。正如中国管理哲学在强调“修身”的自我管理的同时,也不忽视对“治人”的管理模式和手段的探讨。中国管理哲学有两种基本模式和多种管理手段:一是“有为而治”的模式,二是“无为而治”的模式。在“有为而治”模式中,由于对“有为”内涵的不同解读,又可分为三种主要管理手段:一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为政以德”的柔性管理;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法而治”的刚性管理;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学派,主张“以智治军”的智慧性管理。在“无为而治”模式中,由于对“无为”的不同诠释,又可分为四种不同管理手段:一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式的“道法自然”的无为而治;二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式的“尚贤推德”的无为而治;三是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式的“君人南面之术”的无为而治;四是以《淮南子》作者为代表的黄老式的“因循为用”的无为而治。如此看来中国的管理包涵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特点,并将其揉碎提炼,结合中国长久的传统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这种管理哲学相对西方与日本来讲相对中庸一些,也正是因为中庸导致其研究范围比较广泛。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不用心,又不能太出格。实际管理中,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凡事既不能不用力又不能用力过猛。例如:英格兰足球队球星众多,实力不可谓不强,可是近年来每次征战世界杯都铩羽而归,杰拉德、鲁尼们一到国家队就发挥不出在俱乐部的水平,对此很多球迷认为“他们在俱乐部踢不好球会没饭吃,在国家队踢不好球又有什么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所谓三谛,就是三观。

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唯识宗强调“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他们首先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认为“我”指生命的主体,如人的情欲、意志等自我意识活动;“法”指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他们认为“我”和“法”都不是客观的存在,都是虚假的现象,都是空的。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识”变现出来的。他们把“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前五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感觉,。第六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第七识又称思量识,具有思考衡量的作用,它是联系前六识与第八识的桥梁。第八识最重要,它含藏诸法“种子”,故称种子识或藏识,也叫根本依,因为它是前七识赖以成立的根本和依据。

名人名言的启示

名人名言的启示 题记: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上,那些先我们而去的思想大师们,留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他们说过的那些经典、深刻、充满睿智思索和隽永哲理的格言、谚语,一直都伴随着我们成长,成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座右铭和不断前进的动力。 纵观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打开那些充满人类智慧的格言谚语宝库,我们一定会发现:那些品格崇高、才识卓绝、令人景仰的前辈与大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闪耀着思想光辉的名言。这些名言言简意赅、启人心智、动人心弦,历经时间的考验,为人们反复吟诵而流传至今;它们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表达技巧,闪耀着人类聪颖理智的光芒,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身经历,那样一定会不断碰壁、甚至碰得头破血流。我们生命中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无不来自教育,来自书本,更是来自阅读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从中,我们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增长见识和知识,充实我们的孤陋寡闻,纠正我们的轻浮虚荣。可以说,这些来自大师们思想结晶的经典话语,读过便难以忘记,有时它是前进中的路标,有时它是打开心灵的钥

匙。它让我们探求到伟大先哲们的心路历程,从中得到启迪,有些甚至成为座右铭,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罗曼·罗兰说过:“人类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他们或是走在时代的前面的思想世擘,或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或是评点世间万象的文坛泰斗,或是泽被后世的科学巨子,或是撩拨人心的艺术巨匠,或是富甲天下的工商巨头,或是影响世人的传奇英雄……这里所说的英雄,只不过‘人类的忠仆’,他们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倾心为公众服务。”我深深地感觉到,那些思想大师们就是他们所处时代的英雄,他们的思想所给与人类的教诲是永驻史册的。 最近,一位我非常敬重的朋友将平日读书时摘录和整理的名人名言发给我共勉,细读之下,感触颇深,故在此分三集与朋友们共享,并深深感谢这位朋友的情意!(老郑) 开篇首选:屠格涅夫的《处世法》: “倘若你要彻底地挖苦你的敌人,甚或伤害他”,一个狡猾的棍徒对我说,“你须将于你本身中所觉察

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在古老的东方,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使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走向自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由此也就产生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同,结果大不同。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他终生站在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最前线,但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斗争指手划脚。在巴黎公社存在的日子里,尽管他对公社的事业十分关注,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他始终认为,身居伦敦,对巴黎事件的直接参加者发号施令是根本不行的。他终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最先树起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创立者恩格斯,同样是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共产党宣言》发表24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恩格斯撰写的《反社林论》——这部被马克思誉为他和恩格斯理论的“百科全书”——发表八年后,恩格斯在新版序言中说,本书有许多地方是应该修改的,例如“关于理论自然科学的那部分,这里叙述得极其笨拙,有些地方现在本来可以表达得更清楚些。更明确些。……我理应在这里作自我批评。” 恩格斯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去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许可以用列宁的两句话做出概括:“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发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已经不适合“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历史条件,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记得,我非常崇敬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本人并不信佛,但他对印度文化和佛教,以及中国佛教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即便是一个佛教徒也提不出的深刻见地和学术观点。比如,他说,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社会的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来的佛教。我们简直可以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最少应该了解从印度传出来的佛教思想。不了解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否则,我们无法写出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语言学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季先生的评价可谓公正精辟。但他老人家也要求我们对于这样的研究“更要细微、具体、事实求是地加以分析,期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论断”。 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博士京口授浮徒经,以及后来的汉永明帝梦金人,派遣使臣迎取佛像、传教士传教,翻译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修建洛阳白马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是直接从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和印度进来的,而是从今天的中亚,西域传播而来的。其传播路线有二条:一条是北传路线是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新疆的喀什、和田、吐鲁番、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进来的;一条是南传线路,既通过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的海上线路。 初传佛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翻译佛经,和如何适应中国化的问题。魏晋南北朝以来,佛经逐渐被翻译成了汉文,但是要想让人们理解和读懂、听懂这些外来的异族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用汉语文化的习惯解释佛教的名词概念,如何让我们原有的道家和儒家思想接纳外来的佛教,让其本土化、民族化,这一过程经过了二三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佛教的传入由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所以在魏晋六朝时期发展的非常迅猛。通过修建各种大规模的石窟寺,如克孜尔石窟、伯孜克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创作了难以记数的佛教石刻造像,全国各地兴建了大小不一的寺院,大量的佛经翻译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佛教建筑的传承就不可能留下这麽多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雕塑艺术,基本上就是佛教的雕塑艺术。壁画艺术也是如此。 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对道德的说教色彩较重,而对形而上的思考较少,逻辑性差,我们的古代哲学不但有浓郁的道德说教,也有很多的诗意,直观而且唯美,这种理解很难用西方的哲学概念加以解释。佛教进来后,特别是佛教的唯识、般若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理性,对宋明理学的心性概念,对中国哲学中的思辨精神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又如为了方便给一般不识字的普通信众讲说佛经故事,由此产生了宝卷、讲俗等,后又发展成为通俗的小说;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画家很少没有不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尤其是宋朝的文人画也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绘画的影响;敦煌壁画采用了西域的画法;禅宗有南北之分,书法以禅宗的标准来进行区别也有南北之分,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大书法家都抄写过佛经《华严经》、《心经》等,王羲之就是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译经和写经的过程,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的水平,而且也刺激了古代音韵学的发展;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元宵节也是跟佛教有关的节日,是释迦麽尼降服众妖魔的日子,世界通明一体,灯火辉煌象征着世界的光明和美好;佛教的音乐,在历代也被统治阶层所重视。隋炀帝收入宫廷的礼乐《九部乐》之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朝的音乐,尤其受到了佛乐和胡乐的影响。佛教音乐使人听后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受,今天在民间还是很盛行,特别是五台山、峨眉山的佛教音乐依然非常的盛行。

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

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佛教为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古北印度迎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是名字,乔答摩是姓氏。后世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迎牟尼。释边是种族名,牟尼是尊称,择迎牟尼也就是“释迎族的圣人”的意思。释迎牟尼足在古代东方历史上提出了独特的价值标准的思想家,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家。 佛教历史悠久,影响深广。自从释迎牟尼创立佛教以来,至今佛教已经延续了二千五百多年。它曾经广泛地辗转流传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宫汗、中国、朝鲜、u本、越南、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束埔寨等国家,蔚戊大观。它对上述国家的政治、经济、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医学、风俗习惯等各个方而,都有着深刻的和广泛的影响。近代以来,佛教也流传到欧美等国。佛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 为了准确地把握佛教哲学的内容,必须明确佛教、佛法、佛学与佛教哲学的联系与区别,分清它们的不同含义。 佛教是指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仅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佛教经过长期的流布,在不同的国度形成五花八门、风格各异的流派,各派自立门户,别树一帜,异说纺线。但是,各国的佛教流派都声称崇奉三件物享:佛、法、僧。这三者被

称为佛教的“三宝”。三宝就是构成佛教整体的三大支柱。“佛”,指佛教助创始考、祖师释迎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指择迎牟尼传授的敌理,实际上是包招释迎牟尼以及后代佛教学者所阐发的沸教教义,是教化、开悟众生的理论学说。“僧”,指释迎牟尼建立的教团,泛指信奉、弘扬佛教义理的僧众。佛、法、僧包含了佛教的信仰目标、信仰理论和信仰徒众,由此三者而展开为更复杂、更全面的系统结构,如由对佛的信仰而有各种礼仪制度,由法的演变而形成若干宗派,由憎众而有一切洁规戒律等等。佛、法、fe正是反映了佛教酌内涵和外延的规定。简单地说,佛教就是由跺、法、僧三者综合构成的宗教实体。 佛法,就是上述Z宝中的“法”,即佛教的各种教义和学说。佛法的“法”有两层意义:一是轨则的意思,认为佛所说的法门,朗今众生轨则而获得解脱,故糠为“法”;三是道理的意思。佛法分为四种,即四种道理:教法、理法、行法、果核。教法的教,指教典。教法是指佛教的全部典籍。理法的理,即道理。理法指教法即教典中所阐明的义理。行法的6,指修习和践行。行法指依理法而进行的戒、定、忌三行,也就是关于如何持戒,如何修禅定,如何获得“大智”的宗教践行。果法的果,月结果。果法即修行圆满后所证得的所谓菩提、涅绍等圣呆。佛6虽称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其大纲是教、理、行、果四法。所x“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刻果”,就囊括了全部佛法。4教、理、行、果四法相应而言,是佛教常说的信、解、行、证日法.信,是信顺教法;肥是解悟义理;行,指依教理而起的悄行;

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作文四篇

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作文四篇 篇一: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作文 有一句名言“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给我指明了“虚心”和“不自满”的两条道路。他就像一本书,告诉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有两件事说明了这个事实。 记得今年开学的>第一次数学考试是在开学之后的第二周左右。考试的前两天,妈妈给我买了两套卷子,我就认真做,做完之后认真检查,并及时把错误改正过来记得牢牢的。考试的前一天,我继续做卷子,直到做会了才休息。第二天,数学考试的时候,我一看这些题我全都会做,所以很快就答完了。还剩下15分钟检查的时间,我仔细的检查了三四遍才交卷。成绩一发下来,卷面上有两个鲜红的大字“优秀”,我想: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第二次数学考试之前,我心想,只要做卷子一定会考好。所以我就天天回家做卷子,但是因为上次数学考试打了“优秀',所以我现在非常地自满,非常地骄傲。做卷子的时候心不在焉,经常东张西望,三心二意,学习态度很不端正。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妈妈说:“你再复习复习吧,把不会的题弄会弄明白。”我说:“我已经做过卷子了,所以我不做了。”妈妈也没说什么。第二天数学考试的时候,由于我没有认真做卷子,导致有一些题没有想出来,检查卷子的时候也非常不认真。结果成绩一发下来,我傻眼了。卷面上只有一个鲜红的字“良”。我垂头丧气的回到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妈妈讲了一遍,妈妈说:“这就是你不好好复习的下场,下次一定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果然如此,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我们只有虚心才能成功,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颗谦虚的心,才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得很好。 篇二: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但我一直把这句话当成了耳旁风,直到一次语文考试,我才真正的知道这句话的意义。 有一次,语文考试,监考老师把语文试卷发下来给我们考,我走马欢呼的看了一遍,觉得很容易我就没等老师读题目了,老师读完了,我也做完了一半,过了一会我很快的把这一张试卷做完了,我看了看成绩好的朱丹宁她一手拿笔,一手撑着下巴好像在思考什么,我又看了看郭千禧,郭千禧她翻了翻试卷好像在找什么,我看她们都没做完试卷,我就得意洋洋的把试卷交给了监考老师,同学们都吃惊的看着我好像不相信似的。 第二天的早上老师把考试的卷子发下来了和报分数朱丹宁98分,郭千禧95分,一会儿到我了,我竖起耳朵听着,廖星星85分,不,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我觉得明明对了怎么会错呢?突然老师说“廖星星等下课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点点头说“哦。”我来到老师办公室,老师说“听监考老师说你是第一个不试卷交给她的吧。”我说“恩,是我第一个交的。”老师说“你检查了吗?”我说“我没检查。”老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复习过程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 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中国哲学,自古至今,绵延不绝;中国哲学之精神,见仁见智,历代学者皆有不同之高见。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样,哲学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中国哲学精神是先哲们留下的精神基因、文化遗产;是我们对于先哲思想所做的一种领悟、对话、心灵的交契;是一个体悟性的话题。“中国哲学之精神”有诸多答案,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之道”说、牟宗三的“生命哲学”说,还是张岱年的“六大特点”说、李泽厚的“实用理性”说,这些哲学大家都是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诠释的,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难于理解其真谛,导致不少人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故而我就中国哲学这个问题浅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1)中国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那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历来是道家所向往人生境界;佛教则把追求净化超升,从而达到“涅”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教的超脱融合起来,就可以体会出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境界。因此,关怀人生实际、怎样做人,是中国哲学的独到韵味、独到精神。中国哲学就是教你“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关注点不是自然与彼岸,而是现实的人生,怎么样把人生过得更好、更有意义,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天地。正如“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人生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在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西域传入中国。自从中国有了佛教之后,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建筑雕刻、语言文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佛教传入中国的各种传说,多将佛描绘成为头顶金光、轻举飞升的神仙。例如“明帝感梦”的记载即是如此:“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为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遗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明帝梦见金人,形象高大,头顶有日月一样的光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表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在人们头脑中有很深的印象;明帝以此询问群臣,就有人将明帝梦中的形象与佛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一种唯心哲学对我国原有的哲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宋朝时期的朱熹把这一理论渗入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之中。佛教的三论宗主张“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空宗。该宗以真俗二谛为纲,以“无得正观”为基本思想,认为一切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毕竟空无所得,但为引导众生而以假名说有,这就是“中道”。该宗通过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谛”,表明佛所说任何言教不过是权教,只有忘言绝虑才能真正体悟佛说的真理。而佛教的其它体系还有“性具实相”、“三谛圆融”等等学说,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在宗教方面,佛教输入了新的观念、新的教义,形成了新的教派,而且对道教和儒教也有重大的影响。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佛教以其特有的教义教导人们要空灵、空寂、空无,不要怨怨相报,忍耐人间百般苦,以求西登极乐世界。另外,佛教以其浩如烟海的宗教文献和其宇宙论及其精密的宗教仪规,大大地扩展了中国人的精神领域。 道教和儒教在很多方面也学习了佛教的一些思想。而在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之时,道教也逐步形成,双方同时面临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传播的问题,造成了佛、道互争高下的局面;魏晋以后,佛教的发展逐渐达到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程度,于是导致了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上与儒、道的争辩。西晋道士王浮与僧人帛法祖争辩屡败,遂编造《老子化胡经》以贬损佛教。它称佛教是老子西行为教化凶顽的胡人而设,这也就是著名的“老子化胡”说;到东晋时佛教方面侧出现了《清净法行经》予以回应,它提出“三圣东行”说,即老子、孔子和颜回分别是佛的三个弟子摩诃迦叶、儒童菩萨、光净菩萨所化现,以证明佛教高于道教。在其后更是进一步将道教中的伏羲、女娲也看作是宝应声菩萨和宝吉祥菩萨。《清净法行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与道教之争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更是激烈。尽管它们之间的争斗十分激烈,但作为在同一地区发展的宗教,必将趋于融合。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了三点:一是区别了“在家”、“出家”修行所应遵循的不同规范;二是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6章 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第6章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视频讲解] 6.1 复习笔记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约前565~前485),后世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产生以后,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向各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很多教派,先后产生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一、佛教与儒、道的碰撞与融合 1.僧祜归纳儒家对于佛教的批判 “经说迂诞,大而无征”;“人死神灭,无有三世”;“莫见真佛,无益治国”;“无古法教,近出汉世”;“教在戎方,化非华俗”;“汉魏法微,晋代始胜”。 2.三教的交流 早期佛教与儒道的关系,总体上说,儒家对于佛教排斥多而调和少,佛教对于儒家,调

和多而排斥少,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较多,文辞争斗也比较热闹,但道教对佛教也多有借鉴,道教的戒律礼仪体系基本上是模仿佛教而建立。 二、六家七宗与道安 1.空宗和有宗 大乘佛教分为空有二宗 (1)空宗是主张缘起性空之宗派,大乘之般若思想即其代表,以宣扬中道之空观为主。大乘佛教传入中国,最先流行的是佛教的空宗思想。 (2)有宗则以万法唯识为根本,唯识宗即其代表。印度龙树、提婆之教系,主张诸法皆空,中国之三论宗即承续此主张。印度无著、世亲之教系,则主张境空识有,形成法相唯识宗。大乘佛教传人中国,最先流行的是佛教的空宗思想。 2.空宗典籍翻译的三个时期 (1)第一期是从支娄迦谶到鸠摩罗什以前,翻译有《道行》《明度》《光赞》《放光》等般若经。 (2)第二期是鸠摩罗什时代,翻译有《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等经论。 (3)第三期是玄奘时代,翻译有《大般若》等经。而般若性空义的研究,到道安法师时期才大为盛行。 3.六家七宗 六家七宗,即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其中本无宗、本无异宗原为一宗,合之共有六家,分之则为七宗。 4.道安的“本无论”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