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左金方提取工艺-王燕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研究概况

中药制剂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研究概况

中药制剂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研究概况中药制剂实验室牛晓静【关键词】中药制剂;提取工艺;评价指标中药制剂一般是在中医传统用药或民间验方、单方的基础上组方,依药物的君、臣、佐、使及四气五味为根据配方,因此,绝大多数的中药制剂是复方,其处方中的药味组成少则几味,多则十几味,甚至几十味,成分构成极其复杂,而复方中药的临床疗效往往又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和整体效应上,对其疗效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等不甚了解,这给复方中药的提取和精制带来很大困难。

复方中药的突出特点是:体积大,化学成分含量低,取其综合疗效。

所以,欲制成疗效高、体积小、浓度大、规格统一的制剂,必须经过提取及精制处理,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如何能够将药味中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出来,同时尽可能将无效物质除去,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1中药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广义的中药提取也称为分离,是指从中药材原料开始,经过一道或多道操作工序,最终得到所需要的药物或其半成品的全过程。

包括从原料前处理、溶质分离、浓缩到得到某一物质的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分成很多个工序或单元操作过程。

前面的过程为前处理,后面的过程为分离精制。

如何保证药效成分最大化地被提取出来则是摆在中药研究人员和药品生产厂家面前的技术问题[1]。

中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提取的方法较多。

常用的传统提取方法有煎煮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酸碱法、沉降、离心、盐析法、离子交换法和结晶法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一些新提取方法己开始引入中药提取的研究和开发。

如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膜提取、高速逆流色谱提取、酶法、半仿生提取、破碎提取、空气爆破法、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和双水相萃取等[2]。

这些新工艺的应用,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产率高、纯度高、速度快、物耗、能耗少等特点,使得中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又有着广阔研究和应用前景。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的处方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的处方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的处方张忠;范依霖;薛宝玉;蒋琳;仲瑞雪;涂禾【期刊名称】《广东药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0)2【摘要】目的优化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的处方。

方法以去乙酰结冷胶用量、海藻酸钠用量、氯化钙用量、枸橼酸钠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考察变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各变量的范围。

以25℃凝胶前体溶液黏度和37℃胶凝黏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的处方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白及多糖pH敏感原位凝胶的最优处方为:去乙酰结冷胶用量为0.50%,海藻酸钠用量为1.10%,氯化钙用量为0.07%,枸橼酸钠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4∶1。

该处方条件下,25℃前体溶液黏度为(704.00±3.00)mPa·s,37℃胶凝黏度为(12544.70±47.33)mPa·s。

结论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稳定性好,前体溶液在25℃流动性良好,凝胶强度良好,可为基于白及多糖原位凝胶的后续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总页数】6页(P70-75)【作者】张忠;范依霖;薛宝玉;蒋琳;仲瑞雪;涂禾【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6【相关文献】1.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及制备安妥沙星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2.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川芎嗪眼用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处方3.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异烟肼温敏型原位凝胶经纤支镜肺部给药处方4.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阴道用儿黄散白及胶缓释双层膜的处方5.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磷酸川芎嗪鼻用原位凝胶基质处方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平卧菊三七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平卧菊三七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平卧菊三七提取工艺赵玉荣;刘俊;徐子跃;何立巍【摘要】目的:优化平卧菊三七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溶媒倍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绿原酸提取率及干膏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选择合适的拟合方程模型,采用效应面法优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和验证试验.结果: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1倍量58%乙醇,提取2次,每次105min.结论: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能有效优化平卧菊三七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8(000)027【总页数】3页(P116-117,88)【关键词】平卧菊三七提取物;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绿原酸提取率;提取工艺【作者】赵玉荣;刘俊;徐子跃;何立巍【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 Lour.为菊科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具有降血糖[1]、抗氧化[2]、抗炎[3]等功效,其主要含有机酸类、黄酮类以及三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4-5]。

民间常将嫩茎叶作蔬菜食用,或晾干后泡茶服用,目前作为新食品原料,在广东、江西、江苏等地有规模化的种植[6]。

目前,国内平卧菊三七提取物多以水为溶剂采用煎煮法制得,没有制定特征成分的定量分析考察指标,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

本实验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绿原酸的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平卧菊三七提取工艺,以进一步合理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材料(1)仪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自动进样、四元梯度泵、DAD检测器(美国安捷伦公司);真空干燥箱(上海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恒DZF系列);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RE-52A);超声波清洗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KH-500B型)(2)材料绿原酸对照品(批号 Y24J7K16726)购买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卧菊三七药材购自于江苏省野生蔬菜研究所。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本例使用Design Expert
因数 X1(时间) X2(pH) X3(温度)
上水平 4 4 35
下水平 2 2 25
平均 3 3 30
标准差 1 1 5
变量 值
上水平
实际变量X
X1
X2
X3
2
2
25
零水平
3
3
30
下水平
4
4
35
上极值 4.682 4.682 38.41
下极值 1.328 1.328 21.59
首先,X1, X2, X3都是有范围的,且连续的变量。
1.通过经验,确定各因素的上水平(X12, X22, X32) 各因素的上水平(X12, X22, X32)
求出各因素的零水平(X10, X20, X30),零水平为上下水平的平均数、 各因素的标准差∆=(上水平 - 下水平)/ 2
例如,温度的上水平X12 =35℃,下水平X11 =25℃ 那么温度的零水平X10 =30℃ 标准差∆=5℃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概念
设,变量y 与x1, x2…xp 有关系,设为 y= f ( x1, x2…xp ) 例如,变量y 与x1, x2有关系,设为 y= f ( x1, x2 )
因此,如果知道 y= f ( x1, x2…xp )具体表达式, 那么y与x1, x2…xp 的关系就全面掌握了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得出解析式。
三因素试验,F为8,r = 1.682
因此,各因素的水平点共有五个,即(-r, -1, 0, 1, r) 根据上下水平的具体值,可以将标准化的 r值 换为具体值。
以三因素X1, X2, X3为例,说明设计点的步骤
因此,各因素的水平点共有五个,即(-r, -1, 0, 1, r) 根据上下水平的具体值,可以将标准化的 r值 换为具体值。

响应面法优化灯心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灯心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
1 . 3 . 2 标准 曲线 的建 立
优选 出易操作 、 成本低 、 得率高且适合工业化生产 的工艺条件 , 为今后灯心草 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
依 据.
1 实验部分
1 . 1 材料 与试 剂
精 密称 取 1 0 5℃ 干燥 至恒 重 的葡萄 糖对 照 品 0 . 0 2 0 6 g , 置1 0 0 m L容 量瓶 中 , 加 入蒸 馏 水 溶解 , 并 稀释 至刻 度 . 分 别 精 密 吸取 上 述 溶 液 6 、 8 、 1 0 、 1 2 、 1 4 、 1 6 m L于 5 0 m L容量 瓶 中 以蒸馏 水 稀 释 至 刻 度. 取上述 溶 液各 2 mL于 1 0 mL容 量瓶 中加入
茂 化 学试 剂厂 .
1 . 2 仪器 与设 备
d e c i p i e n s B u c h e n . ; J . d e c i p i e n s ( B u c h e n . ) N a k a i ]
又名碧玉草 ( 《 本草纲 目》 ) , 水灯 心 ( 《 植物名 实
灯 心草 , 由安 国中药饮 片批 发 提供 , 吉林 大 学 药学 院生 药教 研 室鉴定 为灯 心 草属 灯心 草科 植物
灯心草 ( J u n c u s e f f u s u s L . ) 的 干燥 精髓 ; 葡萄糖 ( 分析纯)国药集 团化学试剂有 限公 司; 乙醇 ( 分
应 面法对 灯 心草 多 糖 的超 声 提 取 工 艺 进行 研 究 ,
1 . 3 . 1 灯 心草 多糖 的提 取 灯 心 草一 粉 碎一 蒸馏 水 超声提 取一 过滤 一滤 液一 醇 沉一 离心 一 真空 干燥一 收集 浸 膏一含 量测 定一 数 据分 析一 确定 最佳 提 取工艺 .

星点设计教程最终版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星点设计教程最终版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根据二次回归的中心组合设计 的信息距阵得到
得到
得到
通过比较这两个表格,我们发现
其中2因素时r=1.414, 3因素时r=1.732 即
水 代码 因子 溶剂量N (倍数) 温度T(℃) 提取时间t MIN —

r
—1
0 N3
+1
+
r
N1
N2
N4
N5
T1
t1
T2
心组合设计的信息距阵得到得到得到通过比较这两个表格我们发现其中2因素时r14143因素时r1732代码因子溶剂量n倍数提取时间tminn1n2n3n4n5t1t2t3t4t5t1t2t3t4t5n3n1n52n2的计算
星点设计_效应面优化法
(软件处理数据)
一般情况的二次回归 的中心组合设计为: K个自变量的 中心组合设计 的设计距阵为:
指标测定值 (可设多个)
总评 OD 值
OD值的计算有:
1.线性法: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2.非线性法
取值越小越好的因素 取值越大越好的因素
多元线性: 3因素 多元非线性: 3因素
目前处理数据的统计软件有: SAS(最权 威)、SPSS、Statistica 6.0,画三维效应面 立体图的软件有:Matlab7.0和Origin6.0。 其中Statistica 6.0可以完成这两个过程。
T5
t5
N1<N2< N3< N4 <N5 t1<t2 <t3< t4< t5
T1< T2< T3 <T4 <T5 N3=( N1+ N5)/2
N2 的计算: (N2—N5)/( N1—N5)=(—1—r)/(—r—r) 同理可以算N4 ,T2 T4。
(两物理量之间的差值与对应的 代码之间的差值成比例原则)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芦荟多糖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芦荟多糖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芦荟多糖提取工艺
杨子珍;谭志坚;李芬芳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16(43)10
【摘要】文章采用了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芦荟多糖的提取工艺.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作为因变量.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39.22℃,提取时间为3.05 h,液固比为29.62 mL/g,在此优化条件下,多糖得率为9.704%.该方法优化芦荟多糖提取工艺具有简单、预测性好等特点.
【总页数】3页(P35-36,73)
【作者】杨子珍;谭志坚;李芬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205;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
【相关文献】
1.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闹羊花中二萜的提取工艺 [J], 孙婧;吴建华;宋艺君;戴洋
2.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樟树根总黄酮提取工艺 [J], 周兴卓;沈丽霞;王莉娜
3.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柴胡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J], 赵艳丹;赵艳洁;李小阳;宋丽

4.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花椒中主要酰胺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J], 艾莉;张萌萌;赵容;卢峰;吴纯洁
5.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麦冬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J], 黄群;罗雪莉;张涛;李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2020年第11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陈雨萌,龙凯花(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125)摘要:茶作为一种健康自然饮品,受到人们的欢迎,不同种类的茶功效各不相同。

随着提取工艺的不断成熟,人们不仅仅局限于品茶,更深入对茶叶中的有效成分的提取进行研究。

近年来,响应面法优化应用于茶叶的提取工艺中,旨在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提高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降低工艺成本。

本文查阅近几年有关响应面法优化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总结,为后续的优化提取工艺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响应面法;茶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Optimizing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tea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HEN Yu-meng ,LONG Kai-hua(Xi'an Peihua University,Shaanxi Xi'an 710125,China )Abstract:As a healthy and natural drink,tea is popular among people.Different types of tea have different effects.With the continuous maturity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people are not only limited to tea tasting,but also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extraction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in tea.In recent years,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has been optimized and applied to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ea in order to obtain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conditions,increase the extrac-tion rate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in tea,and reduce process costs.This article consults the literature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tea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n recent years,summarizes them,and provides certain support for the subsequent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Keywords: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ea ;Active ingredients ;Extraction process基金项目: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011400040);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度一般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JK0825)作者简介:陈雨萌(2000-),女,汉族,河南新郑人,西安培华学院,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及新剂型的研究。

响应面优化柚子皮维生素C的超声提取工艺

响应面优化柚子皮维生素C的超声提取工艺

响应面优化柚子皮维生素C的超声提取工艺摘要】目的:基于响应面法,采用超声提取优化柚子皮中维生素C提取工艺。

方法: 以柚子皮为研究对象,用维生素C提取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柚子皮中维生素c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筛选提取工艺。

结果: 最佳的柚子皮维生素C超声提取工艺提取参数为:超声时间30min,液料比1g:9ml ,超声温度30℃。

模型的决定系数为R2=0.9896,该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

结论: 所优选的超声提取工艺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柚子皮中维生素C的提取.【关键词】:柚子皮; 维生素c;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 总评归一值柚子皮为柚(芸香科乔木植物)的果皮,别名柚子皮、气柑皮。

气芳香.味苦、微辛。

主要生长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台湾等地。

柚皮占整个柚子的45%左右【1】,含有丰富的水分、维生素C、矿物质人体必需的营养素【2】。

众所周知,维生素C对一般感冒有特别的效果,对于消除疲劳和促进消化分秘功效显著。

《本草纲目》记载,“饮食,去肠胃中恶气,解酒毒,治饮酒人口气,不思食口淡,化痰止咳”,在我国古代以及其他国家,都吃柚子茶的习惯。

但每年都有大量的柚皮被扔掉,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且污染环境。

因此,对柚子皮的综合利用开发,及潜在的价值和前景有其研究价值。

目前,对柚子皮维生素C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章基于响应面法,采用超声提取优化柚子皮中维生素C提取工艺,为人们日后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1,实验部分1.1 材料与试剂柚子(购自于当地超市,鲜无腐烂);淀粉指示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稀醋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碘滴定液(0.1mol/L)(长沙医学院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配制);水为蒸馏水.1.2 仪器与设备KQ-400KDE 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JY2002电子天平(上海市精密仪器有限公司);酸式滴定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榨汁机(台湾家必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3 实验方法1. 3. 1 柚子皮维生素C的提取取新鲜柚子,剖除柚子果肉,得柚子皮,称取柚子皮10.00g于榨汁机中榨汁【3】,加入新沸过的冷水若干体积与稀醋酸10ml于榨后的渣和汁中,超声波提取,过滤,密封保存待用.1. 3. 2 柚子皮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取超声过滤后的提取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立即用碘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在30秒内不褪色。

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响应面法优化设计响应面法是一种用来优化设计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预测和优化设计因素对响应变量的影响。

这个方法可以用于工程、制造和实验设计等领域,以实现更高的性能、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效果。

响应面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实验来收集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反映设计因素与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来优化设计因素,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响应变量的性能。

通过使用多个实验点,在不同的设计因素组合下收集数据,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模型来描述设计空间。

在实践中,响应面法通常使用设计矩阵来确定实验点的选择。

设计矩阵由一组列组成,每一列对应一个设计因素,每一行对应一个实验点。

通过在设计矩阵中选择适当的实验点,可以有效地探索设计空间并收集所需的数据。

然后,将实验数据与设计矩阵合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或其他统计方法来拟合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是响应面法的核心步骤。

常见的模型包括线性模型、二次模型和响应面模型等。

线性模型适用于简单的设计因素和响应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二次模型适用于非线性关系,并可以捕捉到有曲率的响应面。

响应面模型则可以更好地描述设计因素与响应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旦数学模型建立完成,可以使用优化算法来确定最佳的设计因素组合。

常用的优化算法包括梯度法、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在设计空间中最大或最小响应变量的值,并确定最佳的设计因素组合。

优化结果可以用来指导实际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以实现更优异的性能。

总之,响应面法是一种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和优化设计因素对响应变量的影响。

通过使用多个实验点和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全面的模型来描述设计空间。

然后,通过使用优化算法,可以确定最佳的设计因素组合,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效果。

这种方法在工程、制造和实验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粗多糖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粗多糖提取工艺

。试
料液 比(: ) gmL 图2 提取料液比对样 品多糖得率的影响
一 醑 葵 咯婪 邑
O 9 8 7 6 5 4 3 2 1 0
2 2 3 水浴温度对样 品多糖得率的影 响 固定提取次数 、 .. 料 液 比、 提取时间等因素 , 研究水浴温度对样品多糖 提取得率 的 影响, 结果见 图 3 。表明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样 品多糖溶 出量 增加 , 8 9 在 O一 o℃间趋于稳定 , 9 10o 在 0— 0 C间有所下降。考
匀, 迅速加入浓硫酸 1m , 摇后室温放 置 5mn 沸水浴 1 L振 i, 5 mn 取 出后置于冰水中冷却 2 i, i, 0mn 加水至 1 L刻度摇匀 , 0m 以加入标准液 00mL管作 为空 白, 取 2m . 各 L用 紫外 可见分 光光度 计测定 其在 4 0n 9 m处 吸光值 , 以吸光值 D对浓 度 c
作者简介 : 张 硕( 9 0 ) 男 , 19 一 , 山东济南 人 , 本科 , 事药用 动植物 从 功能食 品开发利用及新药研究 。E—ma :s3 0 o i cr。 i z7 5 @ht l o l ma . n
摇匀得粗多糖 浓度为 10 / L的供 试液 。精 确移取供 试 0 g m 液 1m 稀释至 2m , ( ) L, L 按 2 方法测定吸光值( 平行 5组) 对 ,
法 。本研究探讨对 近江 牡蛎可 溶性 多糖 提取过 程 中的显 著影响因素 , 采用苯酚 一硫酸 比色法并经 星点设计试验 最终 确定 了牡蛎 多糖 的最优提取工艺 , 以期获得高得 率、 稳定性强 的牡蛎多糖 , 为牡蛎多糖有效 开发利用提供理论 基础。
1 材 料与 方 法
试管中 , 各加水补至 4 0m , . L 分别加入 5 %苯 酚溶液 1m 摇 L,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研究
第 2 卷第 5 4 期 21 年 l 00 O月






学 报
NO. 、o.4 5 ,1 2 Oc. t 20 0 1
J un lo e ia gi ei go n s iest s o r a fCh m c l En ne rn fChieeUnv rie i
关键词:超临界 c 2 o ;3 Q 2 .2 文献标识码 :A
Optm i a i n o pe c jia i z to fSu r r tc lCO2 r c i n Pr c s ft l s c rdef o Te Ext a to o e so Po y ac ha i r m a he
t as e o y a c r ie Th u d ai o mu aWa b an db r s o e s ra ea ly i t e h ed o e e d p l s c ha d . e q a r tcf r l s o t ie y e p ns u f c na ssbewe n t eyil f t ee ta td ta s e o y a c r ie a dt ef u a a t r . e l e ra dq d a i r o mea deha O h x ce e e d p l s c ha d n h o rp mee s Th i a n ua r tct m ft t n l r r n e i n c n e tai n h u d a i em fp e s r d t e it r ci n bewe n tme a d pr su e ha e sg i c n o c nr to .t e q a r tct r o r s u e a h ne a to t e i n n e s r v i nf a t i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枇杷叶三萜酸提取工艺研究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枇杷叶三萜酸提取工艺研究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枇杷叶三萜酸提取工艺研究
柯仲成;胡善庆;方超;朱志平;徐志远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14(036)012
【摘要】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枇杷叶中三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三萜酸得率为因变量,通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二次响应面的回归拟合,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4.4倍量82%乙醇,提取2次,每次155 min.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枇杷叶三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精度高,预测性优.
【总页数】3页(P2618-2620)
【作者】柯仲成;胡善庆;方超;朱志平;徐志远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安徽黄山24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枇杷叶总三萜酸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J], 尹小娟;冯光富;温慧敏;杨沙
2.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萆薢分清饮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研究 [J], 叶颖俊;徐
子金;陈慧;刘建明;邱模昌
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石榴皮提取物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J], 迟雪;张丹丹
4.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武当山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张钰彬;蒙静雯;赵永恒;戈振凯
5.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茱萸-白芍提取工艺研究 [J], 罗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报告内容
一、引言 二、CCD效应面法基本概念 三、CCD效应面法基本原理 四、CCD效应面法操作环节
一、引言
在药学制剂工艺优化和处方筛选过程中,常需同步考察 多种原因对成果旳影响,并对成果进行优化。当原因水平数 较少时可采用析因设计;较多时需采用试验次数较少旳试验 设计优化法。
国内目前用得比较成熟旳措施为均匀设计和正交试验设 计措施,虽然上述两种措施在试验处理时能够取得较佳点, 基本能够满足一般试验旳要求。但是它们还存在某些问题: 如试验旳精度不够,建立旳数学模型预测性较差,选择旳试 验取值仅仅是接近最佳取值,无法精确找到最佳点,不能灵 敏地考察各原因间旳交互作用等等。
模型旳复有关系数r=0. 9838,先删除最不可信旳b3和b8项,
重新拟合,再根据P值依次删除b6和b7项,再拟合,成果见表4。
四、CCD效应面法操作环节
4.3 多元线性或非线性拟合
实例: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远志旳提取工艺。 表 4 简化后二次多项式非线性估计成果
估计值 原则误
t
P
b0
-160. 4345 33. 9894
三、CCD效应面法基本原理
• 宏观上讲,效应面优化法就是经过描绘效应对考察原因旳 效应面,从效应面上选择较佳旳效应区,从而回推出自变 量取值范围即最佳试验条件旳优化法。使用起来直观、以 便、效果很好。
• 简朴地说,效应面优化法就是经过拟合效应变量对考察原 因变量旳效应面,即函数f不可能用数学模型表述,效应 对原因旳真实效应面只是假想旳,但能够用某一数学模型 f ' 近似地模拟函数f,根据该模型能够描绘效应面,从效 应面上选择最优旳效应域,利用f’求得自变量x1, x2,…, xn取值范围即最佳试验条件旳优化法。数学模型f与f ' 旳近 似程度直接关系到效应面旳近似程度与优选条件旳精确度。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苦参总生物碱水提醇沉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苦参总生物碱水提醇沉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苦参总生物碱水提醇沉工艺覃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9(021)008【总页数】5页(P1084-1088)【关键词】苦参;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作者】覃辉【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湖北荆州434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 R284.2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

临床多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等[1]。

苦参主要含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类成分[2],而以上各种药理活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苦参中所含的总生物碱类成分[3-4]。

故采取较好的工艺参数条件,将苦参中总生物碱类成分尽可能地从苦参饮片中提取出来,对于苦参药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仝燕等[5]的研究表明,水煎煮提取法对苦参总生物碱提取效率相对更高,但经水提取后的提取液包含了大部分水溶性杂质,如多糖类。

结合涂瑶生等[6]的研究结果可知,65%左右的乙醇对苦参总生物碱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故本研究充分结合上述二者各自的优点采用水煎煮法提取苦参总生物碱,结合醇沉法对提取物进行纯化,获取其最佳提取工艺,以总生物碱得率和干膏得率的加权评分值为响应,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苦参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通过液料比、提取时间、醇沉浓度等因素水平考察及多因素间的重叠交互作用考察,综合评判苦参总生物碱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苦参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1.1 仪器水浴锅(天津泰斯特,XMTD-2M);电热套(天津泰斯特-IB);分光光度计(北京通用仪器,TU-1221);电子秤(上海万宝,ACS-30);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RE-52A)。

1.2 试药苦参碱对照品(上海融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0035,纯度大于98%);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效应面优化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设计和制剂优化方法,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确定最优化的药物配方和制剂工艺参数,从而提高药物品质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效应面优化法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在药学中的应用。

一、效应面优化法的基本原理效应面优化法是一种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方法,它基于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通过对指定变量的变化范围进行多次试验,得到药物品质指标与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求解最优化的药物配方和制剂工艺参数。

常见的效应面优化方法包括Box-Behnken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等,其中Box-Behnken设计是一种常用的中心复合设计,它的优点是比较节省实验资源,可以确定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从而使用响应曲面法建立药物品质指标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1. 确定优化目标和评价指标:确定药物品质指标或制剂参数指标作为效应变量(Y),同时确定影响因素或变量(X)。

2. 设计试验方案:选择适量的实验设计方法,制定实验计划,包括控制组和试验组,并设计所需试验的运行次数和不同变量的水平组合。

3. 进行试验:根据实验计划进行试验,测量各变量与药物品质指标之间的响应值。

4. 建立统计模型:据实验数据建立统计模型,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药物品质指标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5. 模型分析和优化: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确定最优化的药物配方和制剂工艺参数,可以使用响应面优化程序进行求解,最终得到优化后的药物配方和制剂工艺参数。

效应面优化法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药物分子设计、制剂优化和过程控制等方面。

其中,常用于制剂优化和药效学评价的效应面优化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应用:2. 维持浓度:在制剂过程或药效学评价过程中,效应面优化法可以通过测量药物浓度和其它影响因素,建立药物浓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发现影响药物浓度的主要因素,并优化制剂过程或药物给药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星点设计法名词解释药剂学

星点设计法名词解释药剂学

星点设计法名词解释药剂学《星点设计法名词解释药剂学》星点设计法,在药剂学里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呢。

这就像是在一片茫茫的药剂学大海里,一颗独特的星星在闪耀。

那星点设计法呀,它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设计方法。

咱可以把药剂学想象成一个大的拼图,星点设计法就是其中一块特别的拼图块。

它是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实验设计。

啥是响应面法呢?就好比你要做一个特别的蛋糕,不同的材料用量会影响蛋糕的口感、外观这些结果,响应面法就是研究这些材料用量和最终蛋糕效果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星点设计法就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合理安排实验点,像在地图上精准标记一个个地点一样,来探索药剂学里各种因素对药物制剂的影响。

在药剂学里,药物制剂那可是相当复杂的。

你看啊,就像盖房子,不是简单地把砖头堆起来就行。

药物制剂得考虑药物的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这些大问题。

星点设计法呢,就像一个超级聪明的建筑师助手,它能帮助药剂师们找到最好的“建筑方案”,也就是药物制剂的最佳配方和工艺。

比如说,药物的溶出度是个很关键的因素。

如果溶出度不好,就像一把钥匙打不开锁一样,药物在人体内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星点设计法就能通过巧妙地设计实验,找出哪些因素会影响溶出度,是药物的颗粒大小呢,还是辅料的种类呢,或者是制备工艺的某个环节呢?它能像侦探一样,把这些隐藏的线索一个个找出来。

再说说星点设计法的具体操作吧。

它不是乱搞一气的。

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就像下棋一样,每一步都有它的意义。

它会选择一些特定的点来进行实验,这些点就像是星空中最亮的那些星星一样,具有代表性。

这些点的选择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数学原理。

这就好比你要规划一条旅游路线,你得根据各个景点的特色、距离、交通等因素来确定你要去哪些景点,星点设计法选点也是这个道理。

通过对这些精心挑选的点进行实验,就能得到一系列的数据。

这些数据就像宝藏一样,里面藏着药剂学的秘密。

星点设计法在药剂学中的应用那可多了去了。

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好多扇门。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制备魔芋片剂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制备魔芋片剂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制备魔芋片剂李磊;孟艳秋;刘丹;宋艳玲;杨桂秋;仇兴华;王晓婷【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54)12【摘要】以魔芋(A morphophallus konjac)精粉为主要材料,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0.24 g羟甲基淀粉钠、0.05 g硬脂酸镁、0.24 g聚维酮K 30、2.1g可压性淀粉,所得片剂崩解性能优良,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对于片剂质量要求的相关规定.采用星点设计法优化魔芋片剂的制备工艺,其预测性良好,制得的魔芋片剂具有成型好、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总页数】4页(P2997-3000)【作者】李磊;孟艳秋;刘丹;宋艳玲;杨桂秋;仇兴华;王晓婷【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沈阳 110142;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沈阳 110142;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沈阳 110142;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沈阳 110142;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沈阳 110142;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沈阳 110142;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沈阳 11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2.3;TS236.3【相关文献】1.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 [J], 谭舒舒;皮达;陈欢;孙娟芳;胡源祥;杨武亮2.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 [J], 谭舒舒;皮达;陈欢;孙娟芳;胡源祥;杨武亮;3.响应面法优化魔芋葡甘露聚糖制备工艺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J], 王瑶;宁杰;宋庆贺;张宪党;丁文宇;王志斌;丁丽娜4.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番茄红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J], 马永强;修伟业;黎晨晨;王艺錡;陈俊杰5.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余甘子保健饮料制备工艺 [J], 裴河欢;李琦;孙朋;凌光锋;宁成裕;张美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 密 量 取 同 一 批 提 取 液 1.5 mL,共 取 6 份,按 “2.1.3”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记录盐
44
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
RSD 分别为 1.15%、1.36%,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
好。
2.2.8 加样回收率
精密量取同一批提取液 0.75 mL,共 9 份,分别
WANG Yan,ZHANG Hua,ZHANG Qu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n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Shan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extraction techniques for Zuojin Decoction by using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Methods:Selection of extraction larger effects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the solvent ratio,extraction time as factors.Berberine hydrochloride in Pakistan,Martin content as investigation index.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Results: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8.25 times amount of 70.57% alcohol and extracting for 3 times,each time 90.71 min.The content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martin hydrochloride in higher,after the optimization prescription extracted. Conclusio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s convenient and highly predictive for optimizing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Zuojin Decoction.
第 1 7 卷 第 1 2 期 2015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7 No. 12 Dec .,2015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5.12.013
星点设计 - 响应面法优化左金方提取工艺
精密加入各对照品,摇匀,按“2.1.3”项下制备供试
品,按“2.1.1”分别为 99.12%、98.84%,RSD 分别为 0.68%、
0.90%,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回收率。见表 1。
表 1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9)
化合物
盐酸小 檗碱
盐酸巴 马汀
取样量 样品中 加入量 测得量
方中重用黄连为君药,黄连性味苦寒,配以辛 热的吴茱萸能减轻黄连的苦寒败胃之弊,吴茱萸起 反佐的作用,二药之性,以辛热配苦寒,以苦降配辛 开 [3]。研究表明黄连和吴茱萸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 物碱类,黄连主要含有小檗碱、巴马丁、黄连碱、药根 碱,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有的可达 10%[4]。
传统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有正交设 计法和均匀设计法,但这两种方法实验精密度不够, 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较差 [5]。星点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是多因素五水平的实验设 计,是 在 二 水 平 析 因 设 计 的 基 础 上 加 上 极 值 点 和 中心点构成的,具有试验次数少、试验精密度高等 特 点,在 药 学 应 用 上 成 效 显 著 [6]。 响 应 面 分 析 法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是通过对响应面等
精 密 称 取 盐 酸 小 檗 碱、盐 酸 巴 马 汀 对 照 品 适 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分别含盐酸小檗碱 94.4 μg 和盐酸巴马汀 52.4 μg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摇匀,即 得。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提取液 1.5 mL,加入 1 g 硅藻土,干燥 研细,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 - 盐酸(100∶ 1)的混合溶液 5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 率 250 W,频率 40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 液 2 mL,置 10 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 过,取续滤液,即得。[8]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称取左金方中的处方量药物,按一定的方法进 行提取,经滤过浓缩,定容至 250 mL。 2.2 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 柱(250 mm×4.6 mm,5 μm); 流动相:乙腈 -0.3% 磷酸水溶液(25∶75);流速: 1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0 ℃;进样 量:5 μL 2.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Key words:Zuojin Decoctio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berberine hydrochloride;martin hydrochloride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 · 火六》,为丹溪名方之 一,由黄连、吴茱萸按 6∶1 的比例组成。收载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可以清肝胆之 火、泻脾胃之热,具有和胃降逆、制酸止呕之功效,主 治肝火胁痛、胃脘痛、呕吐吞酸等症 [1]。现代药理研 究表明,左金丸有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抑菌、镇痛 抗炎等药理作用 [2]。
4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7 卷
黄 连 为 毛 茛 科 植 物 黄 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的干燥根茎;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经本 校李峰教授鉴定均为正品。 1.3 试剂
盐 酸 小 檗 碱 对 照 品:购 自 中 国 药 品 生 物 制 品 鉴 定 所(批 号 110807-200205,供 含 量 测 定 用);盐 酸巴马汀对照品:购自上海原叶科技有限公司(批 号 20121016,供含量测定用);乙腈为色谱纯(美国 Fisher 公司);娃哈哈纯净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左金方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左金方;星点设计 - 响应面法;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 2015) 12- 0043- 0 4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Zuojin Decoction by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黄连、吴茱萸购自山东宏济堂医药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15-03-14 作者简介:王燕(1989-),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新药开发及新剂型研究。 通讯作者:张华(1967-),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新药开发及新剂型研究。E-mail:zhongyiyao77@。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1、2、5、8、10 μL,分别注 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 定,记录色谱峰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 标,对照品进样量 X(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盐 酸 小 檗 碱 线 性 回 归 方 程 为 Y=3×106X-14692, r=0.9992,其线性范围为 0.0944~0.944 μg;盐酸巴马 汀线性回归方程为 Y=3×106X-273.63,r=0.9999,其 线性范围为 0.0524~0.524 μg。 2.2.5 精密度考察
值线的分析寻找最优工艺参数,采用多元线性拟合 或二项式回归分析来表达因素与响应值之间函数关 系的一种统计方法,使用起来直观、方便、效果好 [7]。
本实验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评价 指标,采用星点实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进行提取工 艺优化,为左金方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 1.1 仪器
取“2.1.2”项 下 混 合 对 照 品 溶 液 5 μL,按 “2.1.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连续进样 6 次,记录
峰面积。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 0.86%、0.97%,表明测定方法精密度良 好。 2.2.6 稳定性考察
精 密 吸 取 同 一 供 试 品 溶 液,分 别 于 0、2、4、8、 12、24 h 各进样 5 μL,测定,计算各峰面积的 RSD。 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峰面积的 RSD 分别 为 1.63%、1.4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24 h 内稳定。 2.2.7 重复性考察
王燕,张华,张群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摘 要:目的:采用星点设计 - 响应面法优化左金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选取对提取工艺影响较大的乙醇浓度、 溶媒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定,优选最佳提取工艺 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 8.25 倍量 70.57% 乙醇提取 3 次,每次 90.71 min,按优化后处方提取的盐酸小檗碱、盐酸 巴马汀的含量较高。结论:星点设计 - 响应面法优化左金方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