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的本质

浅析美的本质
浅析美的本质

浅析美的本质

2008年8月8日是一个意义非同寻常的日子。就在这个夜晚,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纵观整个过程,除了激动人心的点火仪式外,那贯穿始终的绚丽缤纷的烟火、出人意料的精彩文艺表演、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服饰以及变幻莫测的舞台灯光,都让我这个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了一种感觉——美。那么,什么才是美呢?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将在本文中作一个浅要的分析。

长期以来,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主观论?,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太。吕荧在1953年出版的《美学书怀》中就提出?美是观念?的论点。他认为,同是一个东西,有人以为美,有人以为不美,同一个人对美的看法,前后也有变化,就是因为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第二种观点是?客观论?,以蔡仪为代表。蔡仪在40年代出版的《新美学》中就提出了?美是客观的?和?美是典型?的理论。他认为,美在客观事物本身,不在人的意识的作用,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这次讨论中,他进一步阐发了这一观点。他指出,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者而存在的。客观事物的美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而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即事物的典型性。在他看来,任何客观事物,一方面当作个别事物而存在,另一方面又当作种类的显示而存在,是个别的东西和种类的东西的统一。美的事物是在个别性中充分地体现着种类的一般性。他认为,正因为美在事物本身,所以美不是社会基础的反映,不随着它所反映的基础的消灭而消灭。因此,许多古人认为美的事物,今人也认为美。

第三种观点是?主客观统一论?,代表人物是朱光潜。朱光潜在解放前的美学论著中就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而是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解放后,他批判了自己这一观点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提出了自认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的?主客观统一?说。他首先区分了?物?与?物的形象?,认为?物的形象?一方面不能脱离?物?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它是物在人的主观条件(意识形态和情趣)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是第二性的。因此,?物的形象?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本身,所以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主客观的统一。他将美定义为:客观方面某些事物的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他认为,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的?物的形象?就是?艺术形象?。所以只有艺术才有美,美是艺术的特性。他强调,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因此,美也带有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

第四种观点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论?,以李泽厚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但这种客观性不是指物的自然属性或典型性,而是指物的社会性,他认为,美与善一样,都只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在人类之前,自然界本身无所谓美丑。自然美是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结果。也就是说,自然对象只有经过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人化的自然,只有在自然对象上客观地揭开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时候,它才成为美的。他认为,应从实践对现实能动作用的探究中,来深刻论证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从主体实践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关系中来看美的诞生。他强调?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认为,就内容来说,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

式来说,美又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

我认为美是纯主观的,美根本就不具有客观性。我国儒家经典之一《礼记》里说:?美恶皆在心中。?柳宗元说:?夫美不美,因人而彰。?18世纪英国唯心主义经验美学的代表休谟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我国美的主观论的代表高尔泰举了个例来说明美的主观性: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之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少什么,但是蛤蟆并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美?,是人觉得它不美。在这个例子中,美的主观性充分显现出来了。

通俗一点说,美是人们的一种感觉,那种认为?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观点是再荒谬不过了。不管是日夜星辰、山川河流、天鹅、蛤蟆,还是卢浮宫的门面,它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这种存在的状态可并不添加上天的主观色彩,只是感觉这种存在状态的人,才自作主张地认为是美是丑,对于这种美与丑,人类在某些方面取得一致,就毫不犹豫地认为这种一致是事物的固有特性。蝴蝶鲜艳,又能翩翩起舞,所以人类就认为它美;而蛤蟆皮肤色暗,粗糙,还有可怕的毒腺,所以就是丑。

以上只是就美的本质的主客观之争作了简要分析,并未给它下个明确的定义。那么,美是什么呢?1903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第一话便是:?美的本质问题经常被作为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而放弃。?哈比吕把美的本质的探讨称为一项?困难和难以接受的任务?。美是美感的根源,撇开美而谈美感和艺术,如引无源之水,缘无本之木,任何美学体系,都必须回答什么是美的问题。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者?劳动创造了美?,俨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美的实践观的旗号。同美的统一论一样,美的实践论也是在逃避美的本质之争,对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根本就未作说明。实践论引入了?人化的自然?、?劳动创造了美?等新观点,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美,这是美学的一大创举,也是实践论显得合理的原因,至少它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人们对美的认识。其实,实践论最想表达的是人在美的认识上的主观能动性,这倒是美的主观性的很好说明。

而法国启蒙运动创始人伏尔泰曾提出一些关于美的重要见解,他认为有两种美,一种是不稳定的,相对的。他说:?美往往是非常相对的,在日本是文雅,在罗马就不文雅;在巴黎是时髦的,在北京就不时髦。?另一种则是普遍的,不变的。他说有些行为是全世界都觉得美。又如他认为审美趣味既有普遍性和辨别其好坏的标准,又有特殊性,没有绝对的规格。在一般性的协调一致中,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每个国家造成了一种审美趣味。总而言之,?美既是永恒的,又是可变的;既是稳定的,又是流动的,两者是对立的统一。?美究竟是什么?该怎样来把它的特性和概念统一起来?

我认为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这种文化共识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人对事物的共同看法,是对某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有利于人类自身的普遍看法;这种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等。伏尔泰所说的美其实就是美的文化共识的一些特性,由此,我们可以轻易的得出美的一些特性。

(一)区域性。或称民族性,即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对美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他们形成的文化共识的差异所造成的。古希腊以身体的强悍、各部分之间比例的协调为美;缅甸姑娘则以长颈,带铜圈为美,这二者在人体上的审美标准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

(二)时代性。美带有很深的时代痕迹,在这里不再作说明。

(三)动态变化性。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它不是静止,而是富有朝气的动态变化。美随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人类思想在不断演变,因此人类审美文化共识的标准也随之改变。美的动态变化性,充分展现了人在美的认识上的主观能动性。也许一些思想前缘,有影响力的人的观点或者某些爱好、行为会影响一个世代的审美标准。所谓楚王好细腰,唐王喜丰腴,造成了全国民众审美趣味的改变和仿效成风。美的动态变化性还道出了人与动物在审美意识的根本区别。动物审美意识不仅少,缺乏交流,更谈不上美的文化共识,它只能局限在某些方面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更可能是自发的,与生俱有,而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动物的美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美感。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进行思想交流,对古代思想批判继承,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于是美的文化共识逐渐走向成熟,达成妥协、统一。与此同时,持不同美学观点的人也相互争论,相互指责,有影响力的不同思想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引导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各种流派在不断产生,复古,成长,消亡,所以才有美的动态变化性。由此还可以推论,美是没有对错之分的。美的文化共识只是不断变化,或者被继承,发扬光大;或着更新,被遗弃。

(四)稳定性和普遍性。有些美是普遍的,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有些行为无论在哪里都会觉得是美。具有普遍性的美,一般就具有稳定性,但美的稳定性是有条件限制的,美在缓慢的演变过程中有相对的稳定性,就是说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形成的美的文化共识不可能一夜之间全改变。一些美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流行不长久;而有些美,却永远地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头脑中,无论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被认为是美。

也许我的上述观点还较粗浅,但不管怎样,我们绝不能否认美的存在,也应该明确它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就让我们用一双双慧眼去大胆追寻生活中的美吧!

浅议中外哲人对美学本质认识的统一性

李刚(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的基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美的本质是中外美学思想的共同点。该文试图从中外美学思想的不同论述中,找到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或统一性,不言而喻,这种统一性便代表了人类对美的本质的共同认知。

中图分类号: B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21730 (2010) 022*******

黑格尔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概述

恩格斯说:?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作为哲学一个部门的美学,如果说,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那么,黑格尔则是这一美学体系的集大成者。比起前人,黑格尔的美学,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整。黑格尔之所以创造了一个庞大的美学体系,这与他有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思想和方法的一部纲领性巨著。他称此书为他哲学体系的导言。《精神现象学》中意识向绝对知识的全部发展都建立在自我意识?异化?为对象和?扬弃?对象,即扬弃?异化?的辩证运动上。黑格尔用这样一种否定性的唯心辩证法来论证他体系的根本原则———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性,构造起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精神现象学》以纲领和萌芽的形式表达了黑格尔哲学体系及其组成部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马克思称精神现

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是?黑格尔的圣经?。黑格尔把美学视为艺术哲学,他把艺术由一般经过特殊再到个别的发展过程作为他的美学体系和美学范畴体系建构的线索。他的整个美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一般的部分,研究艺术美的普遍理念,即作为理想来看的艺术美,主要分析了?美?这个中心范畴。二是特殊部分,研究从艺术美概念发展出的一系列特殊表现形式,即三种艺术类型,主要分析了与这些艺术类型相对应的美学范畴,崇高、美和丑。三是个别部分,研究艺术美的个别化,即艺术的类和种及其系统。

1. 1 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是把艺术美作为理想来看待的。他把艺术美放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先验的分析。艺术美是符合其理念本质,是理念本质显现为具体形象。就美是理念而言,是说它作为理念,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而且是作为符合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东西来思考的,就美是理念的外在的实现而言,即?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中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 2 这个定义包含着极重要的哲学美学价值

首先,在理念的运动中把握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在黑格尔看来,感性的客观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要把它的存在的直接性否定掉,这种感性存在于美里仅仅被看作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体相对立,理念的感性显现运动是理念本身所包含的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感性的东西并不外在于理念,就像人的肉体并不外在于人的精神一样,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二,从对理念的把握上揭示了必然和自由的统一,从而确立了美是必然和自由、主体与客体、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从这一定义出发,黑格尔认为,从美对主体心灵关系上看(把握美的理念的方式看) ,?美既不是用在有限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知性)的对象,也不是有限意志的对象?,也就是说美的理念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对象(知解力对象) ,也不是单纯的实践对象(意志的对象) ,?美本身却是无限的、自由的。?在审美中,主体达到了理性认识和意志自由相统一的关照,客体成为独立自存,本身自有目的欣赏对象。这样,在美中有限和无限,必然和自由,主体和客体就达到了高度统一。黑格尔总结道:?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起了只有欲和加以利用,所以美的对象既不显得受我们人的压抑和逼迫,又不显得受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其三,从理念自身的出发和伸展之中,揭示了美是人类心灵实践的产物。人不仅以认识方式来认识自己,而且?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印证自己的本质存在,即马克思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如一个小孩把石头抛到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他的作品,在这作品中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美正是人实践活动的成果。其四,从理念的内在外在方面的关系中揭示了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总而言之,在黑格尔那里,美是理性与感性、自由与必然、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一般与个别、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黑格尔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命题,综合了康德、席勒、谢林等人的美学思想,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与美学思潮对立统一起来,结束了西方美学近代形态的对立。

2 中国道家艺术本体论

?道家艺术本体论?,源于两千五百年前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中虽无一处直接谈文学艺术,但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却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巨

大而深远的方法论意义。

2. 1 大道无形美在本体

?道家艺术本体论?认为:真正的艺术不是艺术品,而是艺术品之外的艺术本体;美的极致不在艺术品,而在艺术品中蕴含的艺术本体;艺术的品格不取决于艺术品,而取决于艺术本体。?道家艺术本体论?,起源于道家宇宙本体论。老子认为:第一,?道?先天地而毋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见,?道?既是宇宙的根源,又是艺术的成因,既是万物的本质,又是艺术的本体,即有形后面的无形,具体后面的抽象,现象后面的本质,形式后面的内容,物质后面的精神。意在笔先,无中生有,艺术是作家思想的载体,精神的显现,意念的阐释。

2. 2 物是道的外化

《道德经》四十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物而存于物,物生于道而载道,一般、抽象、本质只能通过个别、具体、形象而形式地、物质地存在。但?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语言既有表情的功能,又存在达意的局限。语言只可阐述物之粗糙、粗俗、粗浅部分,而接近艺术本体之精深美妙之意却不可言传。因为本体是绝对、无限、永恒的,语言却是相对、有限、短暂的,相对难以阐释绝对,有限难以囊括无限,短暂难以兼容永恒。一方面,言不尽意,美不可言,另一方面,道必文载,意必言传,如何表现艺术本体之美呢,唯一的办法便是?寓言?式的?立象尽意?。

2. 3 ?道?是不可直接感知的超物质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如何从作品中把握无声无息、无形无状的艺术本体呢? 老子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脯,见天道?,认为只要采用超经验、超感官、非逻辑、无过程的灵感、顿悟和直觉,便可?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主张充分调动主体的美学意蕴。

2. 4 美是?道?的感性显现

老子认为,作为万有本体的?道?是不可言说的,但并不是说?道?是不可感知的,而且应该说,感知?道?认识道是人最庄严崇高的使命,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如何见?道?,老子明确指出,人自身只有通过?无为?的修正,回归于本体,才能见?道?,而?无为?其实恰恰正是对自身功力心态的克服与限制,这与审美现象发生的前提———?非功力心?,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见?道?是一个直接感知的过程,即是感性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是?道?的感性显现,是道家艺术本体论的核心。

3 ?道?与?理念?的辨析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不难看出,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从中国道家艺术本体论也得出了美是?道?的感性显现的结论;只要我们注意到,黑格尔这里所说的?理念?即是他所讲的?绝对精神?,而?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看来就是宇宙万物的本质,那么?道?与?理念?的内涵则是完全一致的。中外哲人对美学本质认识竟是如此惊人的统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不言而喻,这种统一性代表了人类对美的本质的共同认知。

参考文献:

[1]孙云英.道德经的美学意蕴[J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

科学学报) ,1996, (2).

[2]张黔.设计艺术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美学原理课即将结束,在这最后的时刻我又想起了刚开课时那个问题,美是什么?有人说美在比例,美在对称,美是和谐,美是无害,美是美德,充实为美等等。将美归结于一个客观存在的概念,对于这些我无法评论什么。自柏拉图提出了千古疑问“美是什么”之后的几千年,漫漫人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无数的见解,但至今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也即将成为一条这样的过江之鲫,虽然是条极其幼小的鱼苗。 我并不认为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准确的有明确定义的感念,我认为美是更加唯心的,是出于人类的主观感受。每个人是不同的,审美观也是有差异的,没有人能否定别人的审美观如何,我认为没有人能真正批判别人的审美如何。因为你不是他,你批判的出脚和他人是对不上号的,就类似于用不同体系的东西去强行解释其他体系的问题。 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不论美的对象是如何,这是我对于美的认识。 音乐有美,才让人为之倾倒。有人爱宁静悠远的音乐,有人爱磅礴大气的交响,有人爱清新脱俗的空谷回响,有人爱疯狂嘶哑的摇滚,也有人爱抒情的慢歌。人人都是自私的,都想要肯定自己的,但他却是不能真正否定别人的,因为你不是他。喜欢的音乐带给了自己美的享受,这就是美,哪来的这么多条条框框,哪来的必须的高雅大气,接地气通人情又哪不美。 人们会对彼此的外貌品头论足,认为她美认为他帅认为他酷认为他丑陋。但你认为其美丽的对象,别人却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你认为丑陋的对象,别人也不一定这样认为。因为你们不是在同一个标准下看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你们不是同一个人。人们自出生以来与生俱来的大脑所决定的很多东西,决定了看待问题上与他人的不同。他认为她美,她在你眼里就是美;他认为她不美,她在她眼里就不具有美。同是她,却不同具有美。这就是我眼中美的些许意义。

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在讨论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之前,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有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吗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为这种不满足于美的现象,而试图追问美本身是什么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主要是希腊哲学才有的。 而且,正如我们在下面将要看到的,美的问题,在关于先秦思想家们的文献中,并不处于特别突出的地位。或许我们可以说,对美的看重和敏感,是古希腊人的一个特色。 第一节结合善(功利)研究美 这里想提示一点,所谓结合善(功利)研究美的提法,其实是有问题的。这正好说明,美的问题,在先秦思想家那里,并不占有重要地位。 墨子,《非乐》。“墨子对美持否定的态度。”(页34)在我看来,墨子是一个卓越的社会批评家,同时是一个行动者,他在一个意义上批评有钱人的奢华无度,但这并不表明他完全否定美。“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行,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谓《韶》:‘尽善矣,又尽善也’。” 致天下太平,则尽善尽美。 孟子,“充实之为美”:“人有了仁、义、礼、智等品德,才谓之‘充实’,‘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 焦循的《孟子正义》解释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故容貌硕大而为美。美指其容也。”(页37)

荀子,“人性恶”。“美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是和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在这里,美和善也是有密切联系的。” 第二节结合艺术研究美 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吹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页39-40) 刘勰要求“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情采》)。 张彦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欧阳炯:“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中国画论中讲“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准,顾恺之所谓“以形写神”。 荆浩,《笔法记》:“度物象而取其真”。 中国美学史上关于艺术美的研究与探讨,有这样几个特定,参见教材第45页。第三节结合现实研究美 人物品藻,第46-47页。 刘勰关于美的观点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上。所谓“自然之道”的“道”,指的是万事万物之理,这个“理”近似我们现在所说的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 柳宗元认为美在于自然。“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刘禹锡,认为美在于有形的客观物质。

第一章 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浅谈美的本质

第一节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 就像上述剧中人物一样,人们似乎都可以非常自信地谈论“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且都可 以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然而,美学史上的情形却正相反。自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以来,美 的本质问题已成了美学中最深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美学家们一直深感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 的艰难,甚至望而生畏。由于美的本质问题直接与有关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等最基本的哲学 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要理解美的本质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 历史。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从美学史上看,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 首先谈“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涉及了美的定义。从柏拉图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试图给“美”下一个定义。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从各种美的事物如美的花、美的人、美的制度等,一直追溯到“美本身”,希望求得有关“美是什么”的一个确切答案。只是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获得一个 明确的观念,只能慨叹“美是难的”①。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指出的,柏拉图就此 却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 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除了柏拉图之外,著名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Ciceron)、维特罗维奥(Vitruvius)、普洛丁(Plotinus)、奥古斯丁(Augustine)、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等人,都曾给美下过定义。一般说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美是和谐(这其实也 是直到19世纪西方美学家的共识);在中世纪,人们认为美是完善(这个观点也一直延续到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时期);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则认为美是快感。而自从美学学科诞生以后,关于美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黑格尔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一个最著 名的定义。 应该说,这种从“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做法,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已 基本消失了。但由于它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中影响极大,而当代中国美学又主要是借鉴前苏联 美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当代中国美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关于“美”的定义,如 “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象化”(蒋孔阳)等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把“美的本质”等同于“美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显然, 这条由柏拉图开启的思路,带有鲜明的柏拉图主义色彩。柏拉图假定存在着一个可以脱离具体 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然后再询问“美本身”究竟是什么。这里,柏拉图其实是忽视了实 体与属性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像我们说一个人长得美,这与说一个人长得白在逻辑上是同一类 型的陈述。其中,人是实体,“美”或“白”只是实体的属性;属性可以千千万万,可以定义 实体,但实体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属性不能变成实体。当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时候,他就无意中把作为属性的美换成了作为实体的美。这种把“美”实体化的做法,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不妨可以反问一下:“真的存在‘美本身’这样一种东西吗?”回答一定是“不存在”。虽然,我们不能说美学史上所有替美下定义的美学家都与柏拉图一样,都认为存在一个

论美的本质王东岳

论“美”的本质 王东岳 关于美和美学的问题,讨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讨论美学的具体范畴,涉及美学和审美的一般问题;另一种是讨论美的本质,也就是问美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而第二种讨论方式只能是一种哲学方式。我今天是在哲学的意义上讨论美的本原,因此,各位同学可能会认为它和美离得比较远,然而,正因为离得比较远,于是它才可能真正把握美的本质。 一 我们首先谈谈美的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美的本质” 问题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以苏格拉底和他人对话的方式,讨论了这个问题,得出的唯一结论是“美是难的”。柏拉图认为,“美”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几乎是无法说清楚的。在此篇中,苏格拉底用归谬法的方式否定了对“美是什么”的所有回答。换一句话说,柏拉图用这样的方式是想告诉人们,美的问题用多因素分析的方式得不出结论,必须找到它的单因素决定方向,否则这个问题就讨论不下去。 为什么说“美的本质”是一个哲学问题呢?我简单谈谈哲学的含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学问的地方,就在于哲学是追究终极原因的学问。也就是说,它不在一般的或直观的浅层上追问形成事物个相的原因。比如说,我们讨论健康,如果站在一般的因素层面上讨论,1000个因素都说不完。哲学不这样讨论问题,而我们通常的科学或一般的学问都是多因素的讨论问题。多因素讨论问题的方式使得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立,因此多因素讨论问题的可成立性是大可怀疑的。而哲学是追究终极因素,是讨论问题的单因素。因此,罗素对哲学有个说法:哲学和神学很有相似之处,因为哲学和神学所探讨的问题都是终极问题。哲学和神学的不同点是,哲学是用理性探讨终极问题,神学是用信仰抵达终极关怀。从另一方面说,哲学和科学又有相似之处,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使用理性这个工具,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探讨的是终极问题,而科学探讨的是具体问题。“美的本质”这个问题,从具体层面上是探讨不了的,因此,探讨这个问题必须从哲学说起。 美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齐白石有句名言:美就在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像与不像之间,他说,如果太像,就有媚俗之嫌,如果完全不像,就有欺世之嫌。美一定在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说,美是一个很飘忽的东西。古代最早讨论美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是一个主观理念。也就是说,美不是一个客观派生的东西。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提出不同的看法。亚里斯多德认为,美是有一定客观性的,美是外部对象的一种和谐。比如我们说一个人美,他一定要头有多大,四肢有多长,躯干要是怎样的状态,恐怕美包含在这种协调关系里。哲学继续发展,所有的哲学家都在探讨美的问题。到了康德和黑格尔,美的问题再度转化到纯理念方面。那么,美到底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美到底是什么?既往哲学家那种讨论方式,我认为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得出结论。我们今天换一种方式,从远距离来讨论“美是什么”。 二 讨论“美是什么”,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感知”和“精神”是什么,因为美是一种精神现象,或者说,是精神现象中一个心理层面的反应。如果“精神”的起源搞不清,“美”这个问题就无从谈起,或者“美的本质”就无从谈起。 我们现在把二十世纪的系统科学拉开一个幅面,那么,我们在哲学上,或者说在精神的起源上,似乎可以找到另外一个讨论问题的方式。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导出了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美学中美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两千多年来,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他们提出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 一、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身的某种特性,割断了美和人、社会的联系,对没的本质的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相当空洞肤浅。 二、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有的美学家、哲学家不是从客观精神方面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例如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这些观点虽然涉及到审美心理学问题,并在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合理之处,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看到主观心理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反映。 三、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博克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细小、光滑、比例匀称等。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只从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因而带有明显的直观性。 四、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讨美的本质。

课程名称--美学与人生1145--第二章---西方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2019

一、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不主张游戏说的是( ) 席勒 卡西尔 斯宾塞 康德 2. 休谟主张“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这属于( )。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 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 3. 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 格式塔美学 实验美学 接受美学 分析美学 4. 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 )。

黑格尔

鲍姆嘉通 费希纳 康德 5. 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 )。 黑格尔 康德 歌德 席勒 6. 在实验美学的一系列研究方法中,以下不属于实验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观察 思辩法 内省法 核对法 7.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 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8. 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苏格拉底 柏拉图 毕达哥拉斯 亚里士多德 9.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席勒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贺拉斯 10. 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1775年 1757年 1755年 1750年 11.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 毕达哥拉斯学派

伊壁鸠鲁派 英国经验派 精神分析学派 12.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说明了(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美是主观的 美是客观的 13. 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 毕达哥拉斯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柏拉图 14. 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 费希特 车尔尼雪夫斯基 黑格尔

[美,本质,其他论文文档]美的本质探讨

美的本质探讨 美的本质探讨 美的本质探讨 美的本质探讨内容提要: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属性,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这种存在,与人类意念正方向指向有关。人类既是美形成条件中两种客观存在中的一方,又可作审美的主体。美在主体之外,不是主客观的统一。将美界定为关系属性,可最终揭开美的本质和审美现象的谜底。分析意念正方向指向和美的构成关系,可阐释美及美的观念的形成及其变化与异同。 关键词:关系属性意念正方向指向高度和合一身而二任 目前,美学界对美的本质尚无一致的结论。因此,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依然还有必要。 探讨美的本质,先要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就客观性来说,本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自身的独有的规定性(或曰特有属性的集合);就人的认识来说,本质是对这种独有的规定性的正确反映。这种反映形成概念,需用定义表述。根据逻辑学的原则,定义应符合“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这一公式。其中的“种差’,即是在“属”中显示独有的规定性的最经济的表达形式。寻求美的本质,质言之,也就是要寻求美之所以成为美的质的独有的规定性。美,作为一种存在,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是独有的,所以,我们所寻求出的美的本质,也应该是唯一的。 有学者认为,美的本质不可能有终极结论,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永无穷尽的。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诚然,人对物质的有无穷层次的事物,认识永难穷尽,永无终极。但是,人对“锁定”的事物对象的某一层面、某一性质,对事物间的非物质性存在,如成分结构、长短轻重等等,认识是可形成终极结论的。美,作为可找到固定层面(参见后表)的一种事物的属性,具有自身稳定的质的规定性,当人们排除其词性级次变动不居的干扰把它置于本原的事物属性的角度进行观照时,其本质是能被最终揭示的。 本文认为,美在本质上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下面,分四个部分来探讨。 一首先,我们对美的本质进行初步的推导。 美是怎样形成的呢?不难想见,善恶美丑的形成,无一不和人类的价值取向有关。善恶,主要形成于心理动机与伦理道德有关的对象:吻合人类伦理道德正价值取向的,谓之善;违逆人类伦理道德正价值取向的,谓之恶。美丑,主要形成于感性特性与情感喜恶有关的对象:吻合人类情感喜好正价值取向的,谓之美;违逆人类情感喜好正价值取向的,谓之丑。可见,善恶美丑都是对象因与人类的价值取向有关而形成的属性(逻辑学上亦称属性概念),即关系属性。美,本质上就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

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在讨论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之前,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有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吗?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因为这种不满足于美的现象,而试图追问美本身是什么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主要是希腊哲学才有的。 而且,正如我们在下面将要看到的,美的问题,在关于先秦思想家们的文献中,并不处于特别突出的地位。或许我们可以说,对美的看重和敏感,是古希腊人的一个特色。 第一节结合善(功利)研究美 这里想提示一点,所谓结合善(功利)研究美的提法,其实是有问题的。这正好说明,美的问题,在先秦思想家那里,并不占有重要地位。 墨子,《非乐》。“墨子对美持否定的态度。”(页34)在我看来,墨子是一个卓越的社会批评家,同时是一个行动者,他在一个意义上批评有钱人的奢华无度,但这并不表明他完全否定美。“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行,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谓《韶》:‘尽善矣,又尽善也’。” 致天下太平,则尽善尽美。 孟子,“充实之为美”:“人有了仁、义、礼、智等品德,才谓之‘充实’,‘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 焦循的《孟子正义》解释说:“充满其所有,以茂好于外,故容貌硕大而为美。美指其容也。”(页37) 荀子,“人性恶”。“美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是和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在这里,美和善也是有密切联系的。” 第二节结合艺术研究美 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吹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页39-40) 刘勰要求“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情采》)。 张彦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欧阳炯:“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朱光潜:美的本质

朱光潜:美的本质 《西方美学史》第三部分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丙结束语第二十章关于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历史小结美的本质问题 文/朱光潜美的本质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不但牵涉到美学领域以内的一切问题,而且也要牵涉到每个时期的艺术创作实践情况以及一般文化思想情况,特别是哲学思想情况,这一切到最后都要牵涉到社会基础。像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一样,美的本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式也是受历史制约的,因而同一问题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内容。这就叫做历史发展。 专就美的本质问题的历史发展来说,它主要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的问题。在西方很长时期之内,内容与形式,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都是割裂开来的,各个美学流派各有所偏重。到了十八九世纪,德国古典美学才企图达到这些对立面的统一。美学流派甚多,对美的本质的看法也言人人殊。但是在一团乱丝中还是可以理出一些线索来。把次要的看法抛开,单挑出主要的看法就有五种:(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2)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3)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4)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5)俄国现

实主义:美是生活。这五种看法的出现大致顺着时代的次序,在发展中当然有些交叉或互相影响。现在分述如下: 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 美在物体形式的看法在西方是一个出现最早的看法,也是在很长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看法,一般所举的理由是:美只关形象,而形象是由感官(特别是耳目)直接感受的,所以只有可凭感官感受的物体及其运动才说得上美。就艺术来说,古希腊人一般把美只局限于造型艺术,很少有人就诗和一般文学来谈美,因为用语文来描绘形象是间接的,不是能凭感官直接感受的,而是须通过理智的。由于这个缘故,古代人就想到美只在物体形式上,具体地说,只在整体与各部分的比例配合上,如平衡,对称,变化,整齐之类。古希腊人说“和谐”多于说“美”。和谐的概念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发展出来的。他们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研究音乐,发见音乐在质的方面的差异是由声音在量(长短高低轻重)方面的比例的差异来决定的。如果只有一个单纯的声音在量上前后无变化,就不能有和谐;要有和谐,就须在量的差异上见出适当的比例。他们从此得到结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这句话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的文献,也是希腊美学思想的最早的文献。它也就是后来文艺理论家所常提到的“寓变化于整齐”或“在杂多中见 整一”的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还应用这个原则去研究建筑和

美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美的本质与特征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从词义分析,美学史、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探讨,以及从哲学层面对美的本质界定,使学生对美学中最大难题,即美的本质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进而了解美的各种特征。 第一节美的本质 一、美的词义分析 美的本质和特征问题是关于美的本体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中核心是美的本质问题,即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 从词源学和日常生活用语两个角度分析“美”这个词的含义,虽然不能直接揭示美的本质,但可以对深奥的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提供通俗易懂的经验基础。 现代汉语的“美”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羊”与“大”字组成。“羊大则美”,肥大的羊可作膳食(“主给膳”),满足人们饮食的需要,有实用价值,是善也是美,“美与善同意”。另有解释说,“大,人也”。“大”字像人形,所以“大”就是“人”,所以“羊大则美”也可以说是“羊人为美”。有人说“美”就是羊头或羊角为装饰的人,又有人说“美”就像头上戴羽毛装饰如雉尾之类的舞人之形。但都是装饰之美,都有功利价值。还有人说,“大”是由“火”演变而来,故“美”是火烧羊,是味美。无论是肥美、味美,还是饰美,都意味着美对人与社会具有价值。有人对《论语》作了统计,“美”字讲14次,竟有10次是“善”、“好”的意思。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对“美”的理解还有独到之处,他认为“美”与《论语》中“告朔之饩羊”,即每逢初一人们进行祭祀活动时敬献的生羊有关。他把“美”与其他两个相关的汉字“義”(义的繁体)和“善”联系起来考察。如果一个人在祭神活动中双肩扛上一只羊献上,那么,他的精神就达到“义”的境界。如果有人不仅献上一只羊,而且还用一种容器“豆”给装上,就达到“善”的境界,因为“善”字的下部分是由“豆”演变过来的。如果有人不仅用“豆”装上羊献上,而且他献的羊比别人大,那么他就达到了“ 美”的境界。仅献上羊是尽了自己的义务;按一定规矩献上羊是遵循了一定的伦理规范,因而是善的;而贡献大则是美的。所以,今道友信认为美的精神价值是大于义与善的。 二、美的本质探讨的历史考察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当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柏拉图的早年著作《大希庇阿斯篇》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希庇阿斯是一个诡辩者,专门以授辩论为职业,苏格拉底以请教为名,同他展开了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当苏格拉底问及美是什么时,自负但却迂腐的希庇阿斯先后主要提出三个概念: 第一,“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苏格拉底认为这种看法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为一谈了,如果“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那么一匹漂亮的母马也可以是美的,一个美的竖琴也

作业(美的本质)

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的不同学说 我们了解美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必须对“美”这个词的词源学进行考据,在我国汉代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上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羊大则美,故从大”。在这里,美显然是和功利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和价值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美是和价值密不可分的,美主要是人们心里获得满足的体验。这也造就了中国美学的价值论的传统。中国人谈美是和价值密不可分的,或者说是从价值角度来谈美的。比如儒家哲学,它就很强调美的功利性,美有时和善都是同一的,都具有相同的意义。道家哲学中,有关美的谈论,最为著名的就是庄子,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庄子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的超越性,其实庄子也是从价值方面来谈美的,只不过它谈的美是超功利性性的美,是超越价值的美。而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加通,所说的美是感性的意思,建立美学的本义就是建立一个“感性学”——主要解决我们的感性认识问题,即我们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他说,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变系统化了莱布尼兹等的“美在完善”的观点,他结束了西方哲学中有关美的本体论的论证,而使对美的认识转向了认识论,对西方美学研究起革命性的作用。但是在整个西方对于美的认识,哲学家是有分歧的,大概可以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四种主要的研究视域,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美的本质的,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以上四大视域来研究的。 中国当代美学处于困境而难以解脱的重要表现是:各个学派都能指出其他学派存在的缺陷并作出有力的责难,但对于自己受责难的地方则辩护无力,修正无方,难以有根本的改观。这意味着各方都存有缺陷,不能成为完整、可靠的学说。而且,同迄今为止世界美学理论发展的情形大致一样,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各个理论体系虽对美本质等基本问题作出了回答,并在某一点上似乎是合理的,但对复杂具体审美现象的解释仍是顾此失彼,不能一以贯之。这说明其理论思想是有问题的、难以成立的。在现有水平和行进方向上,再怎样长久地争论下去,也不会取得建设性的成就。要使美学研究摆脱困境、有所进展,就要透过表面的繁杂头绪,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要害之所在。 纵观目前中国当代美学界以新一代美学家为代表的各主要学派间的论争,可以发现,各学派尽管在体系、学说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却都认同“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看法。以人本质为整个美学理论的支点,这是中国当代美学最大的误区,也是它走入困境的起点。 中国当代美学论争的实质:逻辑起点不同而理论支点相同.当前论争中的各主要学派为了澄清自己的理论内容,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性,往往首先确定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并把它当作理论阐释的“元点”。由此形成各学派之间的根本之争。但其实,这些逻辑起点还不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根本之处。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具根本性的理论支撑点,即关于如何寻求美本质或审美本质的一般看法或方法。只是在这种理论支点的基础之上,才沿不同方向形成了不同的逻辑起点。 中国当代美学现有理论支点的形成,主要是实践论美学的杰作。实践论美学针对着纯客观论的观点,对审美现象加以辨析,认为:美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美必定与人有关。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实践论美学进行了一系列貌似合理、实则大有问题的推导:既然美必定与人有关,显然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有关;美的本质是看不见的,人的本质则可以看见;于是,可以用人的本质来说明美的本质;最终直接地得出了“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看法。从而由可靠的、以事实为根据的着眼点,采用无事实根据的逻辑推论方法,沿着不可靠的方向建立起不可靠的理论支点。 这样的理论支点一旦建立,美学研究便变了味道并大大简单化了:人们“只要问一个问题就行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成为人?或者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获得了‘人的本质’?”以此为开端,中国当代美学中,美学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人学问题。“人本身成为美学的最大课题”。各个学派纷纷在人学问题上极力发挥、充分展开,形成各不相同的人学观点。其争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 —读朱光潜《谈美》所悟 内容提要: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上是一种关系属性,由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定义结合笔者对美的感受以及对朱光潜《谈美》的感悟。《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阐述,结合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可以总结出二者本质都是源于认识实践都是在关系中被认识或者是存在着的以及在被需要的时候其属性方才体现出来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可阐释美和人本质的关系。 关键词:认识实践关系被需要 一在实践中感受美和人本身的价值 我的导师在上宋画的时候,为了强调文人风骨,流露出人对美的主观的理解。而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也曾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以物观物则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以如果从主观去看的话,那么美一定是带有个人情感倾向或者是价值观认识的。这使我想到了王阳明的你不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寂的话。虽然是唯心主义,但是我觉得美确实是我们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而我们另一位老师对于美就比较客观,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就像古希腊的先贤们所说的一样。朱先生在谈美中阐释了他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马克思也认为人是可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所以若想将人生艺术化,必然存在对自身或者对世界的改造。谈美第十三章《“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说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人在劳动中获得价值和美需要在实践中认识一样事物在某些方面总是存在着共同性比如书画作品总是从临摹开始然后熟悉然后创作然后创新然后美就产生了所以说美可以是一直存在的也可以被创造出来但都是在实践中被感知的也是万事万物的本质所在 人创造了美因为自然的美是通过人的感知而称之为美的所以美是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的而人本身也是由于劳动而有了价值和意义所以说人的价值和美的价值在某些意义上是一样的都是被创造出来的世间万物都可以成为美那么归结于实践也是有理由的 二在关系中认识美和人类自身 我们人有多种属性,不可能每种属性均与美的形成有关。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公认的美的事物,总是有相应的特性或者是说非常契合人们意念愿望的指向的;事物之所以美,也必有高度吻合人们意念愿望指向的特性。事物的特性,人们的指向性,这久产生了关系,事物就形成了美。可知,美的形成是和人有关的,那么美一定是有联系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人是处于社会中的而美虽然我承认它是客观的存在但是由于人的认识以及在契合了人的愿望之后它就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就像马克思说人的本质离不开“劳动”,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只有透过劳动现象才能把握人的本质一样人的理念中的美

第一章 美的本质与特性

第一章美的本质与特性 一、填空题 1、美的问题是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本质) 2、古希腊的,首倡“美在形式”的理论。(毕达哥拉斯学派) 3、美学家,提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 4、19世纪德国辩证法大师,发展并完善了“美在理念”说,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 5、“”说的创导者是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 (美在关系) 6、“美在生活”说的创导者是。 (车尔尼雪夫斯基) 7、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马克思) 8、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 9、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10、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两次“提升”,从物种关系上说,就是日益获得把握客观必然性的自由——主要为;从社会关系上说,则为不断改造阻碍历史前进的现实关系,以利于人类的发展——主要为。 (求真、向善) 1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所谓“”,把宽与长成1﹕1.618的长方形,说成是最美的形式。 (黄金分割律) 12、人类社会与对象世界之间形成的最主要的价值关系,包括真—— 关系、善——关系、美——关系三大类。(认识、功利、审美) 13、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马克思) 二、选择题 1、古希腊的,首倡“美在形式”的理论。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 哥拉斯学派(d) 2、美学家,提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黑格尔 d、克莱夫·贝尔(d) 3、19世纪德国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发展并完善了 “”说,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a、美在形式 b、美在主观 c、美在理念 d、美在 关系(c) 4、“”说的创导者是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 a、美在形式 b、美在主观 c、美在理念 d、美在 关系(d) 5、“美在生活”说的创导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德谟克利特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托尔斯泰(c) 6、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a、马克思 b、恩格斯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普 列汉诺夫(a) 7、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a) 8、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a、黑格尔 b、马克思 c、恩格斯 d、贝多芬(b) 9、马克思曾经说过如下这段至理名言:“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来建造。” a、种的尺度 b、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c、美的规律 d、内在的尺度(c) 10、说:“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真或善之上加上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真就变成美了,善也就变成美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狄德罗 d、黑格尔(c) 三、解释题 1、美在理念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从古希腊开始的代表美学家和其具体观念,对美的评价,分类,理解 一、从精神意识中探究美这是唯心主义的美学 1、柏拉图的“美是理念”说(或“美是理式”说)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大希庇阿斯篇》 A、美根源于美的理念即美本身 B、理念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C、美的理念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现实事物的美只是美的理念的影子 2、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客观唯心主义 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绝对理念也是美的根源,但理念必须显现,与现象,与有限的感性形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评价:美的定义颠倒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见解 包含了辩证法思想1、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2、肯定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从主体与客体关系看,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与美的3、康德的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含有目的性的形式”主观唯心主义 著作:《纯粹理性批判》认知(知)《实践理性批判》意识(意)《判断力批判》美学(情)康德的哲学建立在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基础上,在美的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他说:“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因此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无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定义 4、克罗齐(1866~1952)“美是直觉即表现”说(经验描述)主观唯心主义 他认为美的根据在于心灵,他说:“美不是物的事实,它不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美是心灵作用与食物而产生的直觉。 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中探讨美的根源(唯物主义美学) 1、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美在食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说 认为一般不能脱离“个体”单独存在,认为美在感性事物本身 美主要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美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 2、达芬奇(1432~1519)的美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 他在《画论》中指出,美不是来自神二是来自人,来自客观现实生活,美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比例和谐。他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 3、荷加兹(1679~1764)的美的六条原则 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他认为美在事物的线条,色彩,形式等因素。 4、博克(1729~1797)的美的七种性质 他认为食物的这些特质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神色,肌肉的松弛,而获得愉快感受 5、狄德罗(1713~1784)的“美在关系说” 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中,提出“美是关系”的论点,他认为美在事物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由人加给对象的,而是事物本质或事物之间的“实在关系” 他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 (三)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本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的“美是生活”说(《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 一、“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 二、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对象,而生活便具有上述特点 进步意义: 1、批判了以黑格尔美学在德国主要以费肖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观点,肯定了美和美学范畴的客观性。

美的本质的认识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修业论文 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张爱萍 [摘要]美的本质的问题是美学中最本质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美学研究中许多分歧的产生,不同美学派别的形成,主要原因就在于对美的本质的不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对美的本质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因此,弄清楚美的本质不仅关系到美学理论的发展,关系到美的欣赏与创造,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与人生的进一步美化。 [关键词]美;本质;特点;实践 一、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 两千多年来,不少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综合起来主要有六种。 (1)从客体上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体现着合理的或理想的数量关系,美同事物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均衡、对比、比例、和谐分不开,提出“一切立方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①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②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