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语言基础运用汇编

2020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语言基础运用汇编
2020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语言基础运用汇编

朝阳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 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②题。(5 分)

四川省宋瓷博物馆有一件国宝级文物——南宋龙泉青瓷荷叶盖罐。盖罐胎质洁白细腻,外施梅子青釉,釉色温润如玉。【甲】盖子的边沿起伏成荷叶卷曲状,从上往下看,就像一片荷叶在随风浮动,造型生动雅致。青瓷是宋代龙泉窑的代表作品,而梅子青釉更是当时青瓷的巅峰之作,仅在南宋一朝烧造,存世极少。这件盖罐恰是其中罕见的精品。【乙】不仅如此,这件盖罐的出土还改写了中国的瓷器史。【丙】在此之前,荷叶形盖罐一直被认为是元代才出现的器型,而这件盖罐的发现,证明了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出产这样的瓷器的有力证据。【丁】

①将下面句子填入文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它见证着宋代独特的含蓄典雅、内敛理性的高级审美。

A.甲 B.乙 C.丙 D.丁

②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2 分)

东城

20.语言基础应用(5分)

走进胡同,就像置身于一幅生活情趣画里。古树依依,青砖斑驳。。。

。。在北京,不仅胡同是城市中连接主干的小街巷,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记录着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串上几条胡同和那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

②在北京有句老话叫“胡同串子”,不仅仅指那些喜欢提着鸟笼、没事瞎逛游的爷们儿,也反映出北京胡同生活的影子

③安然的四合院,挺立的门楼,卧在门两侧的门墩……含蓄而不张扬,安然而不夸张,细腻而不动声色,凸显了京城胡同历史文化的韵致及魅力

④在感受胡同带来的历史的同时,我们还能把握到一种古老文化给予我们的生活的感召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胡同见证了北京人平静的生活

A.③①④②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①②③

(2)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词语的位置错了,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改正,并说明理由。(2分)

房山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

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这时太阳从东方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幼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他们身下那些

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渐渐傲岸萎缩

B.冉冉傲岸蜷缩

C.冉冉伟岸萎缩

D.渐渐伟岸蜷缩

(2)下列哪一个句子更适合填入文中括号内?请简述理由。(3分)

第一句: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第二句:还有柏树和翠竹与松做伴

丰台

21. 语言基础运用(5分)

江南河港交流,又地滨.(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邻)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

..(喧闹)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

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

..(潇洒)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1)下面各组词语中,括号中词语不能

..与加点词语互换的一项是(2分)

A. 滨.(濒)

B.临.(邻)

C.喧哗

..(潇洒)

..(喧闹) D. 洒脱

(2)有读者认为,画线句“你说还够不够悠闲?”应该换成“这是一种多么悠闲的境界!”你是否认同?请简要说明。(3分)

海淀

21 .语言基础运用(5分)

很多人认为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残留的痕迹,所以在吃葡萄前,①

当然,也有很多人坚信这些白霜不过是些葡萄糖。其实,这种白霜既不是农药,也不是

葡萄糖,而是葡萄表皮上的蜡质。②,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同时

还能抵御病菌的侵染,是葡萄自己生产的“安全农药” o它的成分主要是一种叫齐墩果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占到白霜总重的60%—70%0除此之外,白霜中还含有一些醇类、酯类物质。咨华故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溶于水。不过,这些白霜洗不掉也没有关系。因为,③,甚至还对保护肝脏和抗病毒有帮助。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这些物质”指代对象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些醇类、酯类物质

B.蜡质和齐墩果酸

C.齐墩果酸和一些醇类、酯类物质

D.白霜和一些醇类、酯类物质

(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密云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利用年轻人喜欢的现代话术去颠覆人们印象中威严古板的帝王形象,从而变得更加可爱亲民,让活在历史中的人物重新鲜活起来。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在这座见证了600年风风雨雨的伟大建筑的身上,时间仿佛从未动过,一旦你走近它,却又觉得恍若隔世。

②故宫以年轻时尚的姿态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身边,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为一个能玩、会玩、好玩的超级大“网红”。

③然而,不管多久,它依然还是那样的风华正茂。

④回首故宫的爆红之路,和它一开始积极转变自身形象、努力贴近年轻潮流文化是分不开的。

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

(2)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有语病,请在保留原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修改。(2分)

石景山

21.语言基础应用(5分)

文学是谈不尽的,坊间文学入门之类书籍实在太多。这类书籍没有多大用处,人人都知道。学文学第一件要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甲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乙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丙到了这步,文学的修养就大体算成功了,丁如果不在这上面做功夫,甚至读完任何数量的讨论文学的书籍,也无可奈何。

①将下面的句子添加到上面一段文字中,最合适的位置是(3分)

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

A.甲

B.乙

C.丙

D.丁

②画线句有语病,请找出语病并作修改。(2分)

通州

21.语言基础应用(5分)

①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恰当一项是(3分)

我建议北京多种一点桂花。桂花美荫,①。花开浓香,干制可以做元宵馅、年糕。②,何乐而不为呢?

A.①叶坚厚,入冬不凋②不但有观赏价值,还有经济价值

B.①入冬不凋,叶坚厚②既有经济价值,也有观赏价值

C.①叶坚厚,入冬不凋②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

D.①入冬不凋,叶坚厚②不但有经济价值,还有观赏价值

②请将下面两个句子改成排比句。(2分)

你的微笑是治疗我伤痛的一剂良方。绝望中看到了你的微笑就像看到生命的曙光。

西城

1.语言基础运用(5 分)

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才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大面积单一栽种杨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生态学这一规律的普遍性。由此种种,人们对有些地区杨树一家独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由于自然天敌数量不足,从三北防护林到黄淮海区域,各大杨树栽种带更是屡次爆发大规

模的病虫害。

②雌性杨树得到授粉后发育结籽,就会产生白色絮状的杨絮,大量杨絮飘飞堆积,不仅引发人们皮肤过敏、鼻痒流涕等健康问题,还常常引发火灾。

③一些地区由于杨树栽种面积急剧扩大,本土树种急剧减少,以本土树种为生的鸟类、昆虫的多样性也就随之急剧降低。

④雄性杨树只开花,不结果,没有杨絮问题。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④②①③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结构混乱,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2分)

朝阳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5分)①(3分)B

13 / 14②(2分)参考答案:证明南宋时期就已开始出产这样的瓷器了

东城

20.(5分)

(1)(3分)C

(2)(2分)

修改:不仅胡同是城市中连接主干的小街巷,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

理由:“不仅”应放在“胡同”之后,这样“胡同”就能统摄两个分句,使句意明确、畅通。

【评分参考】修改正确,1分,理由正确,1分。意思对即可。

房山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1)(2分)C(第一组:冉冉:慢慢地;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的逐步增减。第二组:伟岸:身体魁梧,高大;傲岸:高傲,自高自大。第三组:萎缩:干枯;蜷缩:蜷曲而收缩。)

(2)(3分)答案要点:

第一句更适合。(1分)

理由:括号句前面主要写的是松树,后面分别写柏树和翠竹,第一句中“与松做伴的”承接前文对松树的描写,“还有柏树与翠竹”领起下文对柏树、翠竹的描写,而第二句“还有”放在句首略显突兀,所以第一句更适合。(2分)

丰台

21. 语言基础运用(5分)

(1)

(1)B(2分)【解析】A.滨:靠近(水边)濒:紧靠(水边)。B.临:靠近,对着。邻:邻接、临近;根据语境,“相邻”义不恰切,应取“临:对着”义。C.喧哗,声音大而杂乱;喧闹:喧哗热闹。D.潇洒:指(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

不拘束;洒脱:(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2)

【答案示例】

示例1:我认为“你说还够不够悠闲?”更好,用第二人称便于与读者沟通交流,“够不够”含有与读者商榷的意味,语气亲切自然,突出其悠闲的境界。(2分)前文已细致描述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语气舒缓,感情基调亲切自然,这里用轻柔商榷的语气来表达对悠闲境界的赞美,贴切自然。(1分)

示例2:我认为“这是一种多么悠闲的境界!”更好,运用感叹句,表达对江南冬季悠闲的雨境由衷的赞叹之情,感染力强。(2分)前文已细致描述微雨寒村里冬霖景象的悠闲境界,这里表达内心对这种悠闲境界由衷的赞美之情,自然贴切。(1分)【评分标准】“表达效果”2分,“结合语境”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海淀

21.(5分)参考答案:

(1)(2分)C

(2)(3分)

①总是想努力把这层白霜洗掉

②表皮上的这层蜡质

③它不仅不会危害健康

【评分标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密云

21.(5分)(1)(3分)B(2)(2分)参考答案:故宫利用年轻人喜欢的现代话术去颠覆人们印象中威严古板的帝王形象,让活在历史中的人物重新鲜活起来,从而变得更加可爱亲民。

石景山

21.(5分)

(1)(3分)C

(2)(2分)“甚至”关联上下句,逻辑不合理;“无可奈何”与整段阐述内容没有合理关系。修改示例:如果不在这上面做功夫,读完任何数量的讨论文学的书籍,也无济于事。

通州

21.(5分)①(3分)C

②(2分)你的微笑是我伤痛中一剂康复的良方,你的微笑是我绝望中一线希

望的曙光。

【评分说明:2分。每句,1分】

西城

21.(5分)(1)(3分)C

(2)(2分)答案示例:人们对有些地区杨树一家独大的问题越来越关注。

或:有些地区杨树一家独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2018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

2018 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 【长宁嘉定】 ①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又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刘岱为黄巾所杀。太祖临兖州,辟昱。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②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汜嶷取范,吏民皆恐。昱乃过范,说其令靳允。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据城坚守。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③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 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太祖悔,追之不及。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顷之,昱迁振威将军。 ④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 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愿公无疑!” 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太祖谓贾诩曰: “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选自《三国志?卷十四》,有删改)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太祖临.兖州(2)举.兵背太祖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 A. 将要 B. 将军 C. 带领 D. 派遣 (2)卒完.三城() A. 终结 B. 完好 C. 修缮D 保全 17. 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时汜嶷已在/ 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 归勒兵守 B. 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C. 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 归勒兵守 D. 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18.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 19. 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反映了太祖怎样的心情?下列选项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感激 B. 自豪 C. 庆幸 D. 欣慰 20. 第①段“两拒刘岱”和第③段“两劝杀备”都反映了程昱和的特点。(4 分) 【答案】: 15. (2 分)(1)到(2)发动 16. (2 分)(1)C (2)D 17. (2 分)C

【正确原创】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提分巧练:(7)语言表达得体(改错题)

【正确原创】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提分巧练 语言表达得体 (改错题) 一、改错题 1.(10分)下面是某文学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芙蓉文学社面向全体社员公开收集“我爱家乡”专刊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反馈家乡的风土人情,推荐家乡的突出成就,努力传扬正能量。错别字、病句一律自行斧正,力求“零差错”。 2.(10分)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语文匠》编辑部: 我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向你刊投稿。现奉上作品《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 2018年7月6日3.(10分)下面一则通知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通知 为更好地照顾到全校师生的就餐需要,学校后勤部打算在暑假期间对餐卡充值系统进行升级。请广大师生于6月23日前与后勤部联系,退出卡中剩余的钱,并拿走新的餐卡。请大家相互转告,赶紧办理。 4.(10分)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满意。 5.(10分)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我很高兴地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当面感谢。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些烟酒,请笑纳。 6.(10分)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四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 征稿启事 《新荷》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下列栏目:“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校园律动”等。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2020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有答案)(加精)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方交通的代名词。许多研究者认为,陆上中西交通可能很早就存在,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在农作物和家畜方面就已经有了交流。东方的粟通过今天的新疆等地传入西方,而驯马、小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重要的传播路线就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消弭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 自开通西域后,汉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等行政管理机构,护卫中华帝国与域外的交往。唐代有以安西大都护为核心的“安西四镇”等军政建置,还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这些措施对于保护中西陆路交通、保障经济利益、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长期的商贸往来、频繁的出使求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胡乐”“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沿途各国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医药、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中华古老的文明、繁盛的都市、广阔的疆域,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前来朝觐、学习。当时的长安已成为照亮西方的国际性大都市。中华文明得到广远的传播,故而有学者称这条丝绸之路为文化“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当然,这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交通,使丝绸之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通了。 (取材于肖小勇、傅梦孜、高建新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方交流早于张骞开通西域时期 B.汉唐政府重视丝绸之路有军事目的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一、(2020河南省许昌9月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乐一体,是我国自古就有的诗词吟唱传统。诗歌的平仄、押韵等格律要求与配曲节奏、旋律等相互作用,,成就了古典诗词的文辞美、格律美、意境美和音乐美。通过吟诵、吟唱等方式,古典诗词声调的,配合肢体语言的变化,文中意境从抽象、平面的文字中进一步延伸,在有声的空间里得到丰富,时时温润人心、启迪智慧、令人深思、引人入胜。但古诗词音乐鲜有原曲原谱留存于世,文献资料甚为匮乏,原诗原谱更是十分难求,所以后来吟唱逐渐发展成为“倚声填词”,即按照原有曲调填上新词歌唱或依旧乐谱创制新曲,虽语调有所改变,但传承历代吟唱的字正腔圆、情真意切、自然和谐等基本要求和标准始终存在。 古诗词是全民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吟唱将重开古诗词教育新境界。美育是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只有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相互促进,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会吟诵者少之又少,大都年岁已高且后代乏人,作为一门“绝学”要复兴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即使吟诵和吟唱,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探求、文辞意境的把握、行腔规律的揣摩也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 B.不管吟唱还是吟诵,对文辞意境的把握、诗词情感内涵的揣摩、行腔规律的探求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 C.无论吟诵还是吟唱,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把握、文辞意境的探求、行腔规律的揣摩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 D.无论吟诵还是吟唱,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把握、文辞意境的揣摩、行腔规律的探求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 【解析】A.“即使”关联词错误,应该为“无论……还是”,且“诗词情感内涵的探求、文辞意境的把握、行腔规律的揣摩”搭配不当,应为“诗词情感内涵的把握、文辞意境的揣摩、行腔规律的探求”;B.“辞意境的把握、诗词情感内涵的揣摩”语序不当,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应该先是“把握情感”,再是“揣摩意境”;C.“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把握、文辞意境的探求、行腔规律的揣摩”搭配不当,应该为“诗词情感内涵的把握、文辞意境的揣摩、行腔规律的探求”。故选D。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吟诵大多靠师承传授,如今几乎成了一门绝学 B.如今吟诵几乎成了一门绝学,大多靠师承传授 C.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掌握吟诵技巧的要求是很高的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语言文字运用7专题六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实战演练

专题六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1.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一句话多余,请指出来。(只填序号) ①几天前,收到挪威使馆的一张请柬,是用再生纸做的一张卡片,朴素精致,显示着主人的情谊。②对比我们平时收到的一些请柬,不免心生感叹。③不少单位的请柬,一张比一张豪华精美:加厚铜版纸、烫金大字、色彩艳丽,更甚者还要绒面、磨砂、带上音响。④只是构图稍差,美中不足。⑤请柬的功能很简单,没有必要那么奢华。⑥挪威是个富裕国家,尚且如此节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是更应该节约吗? 答: 解析:③④句主要说明的是中国贺卡奢华,④“只是构图稍差,美中不足”脱离了中心,而且“美中不足”带有惋惜意味,不符合作者对中国贺卡批评的情感态度。 答案:④ 2.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把营长的话修改成一条简洁明确的命令。(不超过40个字) 据说在本世纪初,美国有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76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这道命令由传令兵传达给连长,然后连长传达给班长,当班长对士兵下达命令时,命令竟然成了这样:“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乘坐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观看电影。”答: 解析:营长的命令通过多次转达竟完全“变了样”,是因为传达的内容不够简明,出现了偏差。根据实际需要,本着简明的原则,命令内容只要包括“时间”“地点”“对象”和意外情况即可。 答案:明晚8点,全体士兵穿野战服到操场集合;如下雨,到礼堂集合。 3.阅读下面一段话,本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把序号填入画线处) 深圳南方公司,①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②为了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聚集人才,③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不再问毕业学校。他们认为,④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⑤如果仅凭是否名牌大学选择人才的话,将很难发展。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________。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________,可简略为________。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介绍深圳南方公司用人的新理念,①是介绍时代背景,与选拔人才没有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语文 2014.3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①,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②。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深沉;可能会丙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ǔ)目不瑕接 B.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ǔ)目不暇接 C.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ù)目不暇接 D.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ù)目不瑕接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浩荡深厚沉湎 B.浩瀚雄厚沉湎 C.浩荡雄厚沉醉 D.浩瀚深厚沉醉 浩荡,形容广阔或壮大;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 深厚,(感情)浓厚;雄厚,(人力物力等)充足。 沉湎,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等方面),不能自拔;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3.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言以蔽之 B.生机勃发C.柳暗花明 D.不知所以 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机勃发:指植物生长初期,长势旺盛茁壮的意思。引申为生命力旺盛。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不知所以: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4.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宜用来迎接友人来访的一项是 A.珠联璧合乾坤定,花好月圆鸾凤鸣。 B.华夏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 C.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D.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上海高三一模汇编(英语)阅读A篇2021

2021 一模真题汇编 上海 (高三·英语) 1

一、2020-2021 学年高三英语一模卷汇编 4. 阅读A篇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hree passages.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everal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fits bes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you have just read. One【宝山】 (A) “Runners, to your mark, Get set…” Bang! And I was off, along with a bunch of other teenage cross-country runners from high schools across the county. The day was like any other fair-weather autumn day in Maryland. But the race that day felt unique from the get-go. For one thing, I liked the course. It was my team’s home course, one I was used to running durin g practices. It took runners along an area of land that included open fields, hills and even winding dirt paths through a small forest. It was a beautiful 5-kilometer course. This particular race was our team’s invite, and I was proud to be sharing the cou rse with competitors from other schools. It also meant a lot―more than normal that my parents were there to cheer me on. With so much to expect that day, I was ready to run! And I didn’t want to be stuck with the pack of other runners, as is typical at the beginning of most cross-country races. So when the gun sounded, I took off running, leaving everyone else in the dust. The first part of our course followed the outside edge of a large open field before disappearing into the forest. Within seconds of the start, I was far ahead of everyone, and all of the fans could see it. It felt magnificent. But that feeling didn’t last long. Little did I know my coach was laughing to himself, thinking, “Gabe is done for!” And I was. My body was telling me to slow down. My pride, however, said “No! Not until you’re out of sight of the spectators!” I was in agony, but I kept up my pace until I reached the forest. Once in among the trees. I slowed way down. I enjoyed most races, even while pushing myself, but this one was not enjoyable in the least. I finished the race, but in nowhere near the time I could have if I’d paced myself well from the beginning. Every time I reflect on that cross-country season, I’m reminded of something: Pride is no substitute for pace. 56.What is special to the author about the race? A. The weather condition was good for runners. B. He was familiar with the home course.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语文试卷2014.3 (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l50分) 本试卷共6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①,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②。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深沉;可能会丙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ǔ) 目不瑕接 B.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ǔ) 目不暇接 C.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ù)) 目不暇接 D.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ù) 目不瑕接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浩荡深厚沉湎B.浩瀚雄厚沉湎 C.浩荡雄厚沉醉D.浩瀚深厚沉醉 3.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一言以蔽之B.生机勃发C.柳暗花明D.不知所以 4.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宜用来迎接友人来访的一项是

上海高三一模真题汇编——函数专题(学生版)

2018年一模汇编——函数专题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函数的概念与函数三要素 【例1】设函数2log ,0 ()4,0x x x f x x >?=?≤? ,则((1))f f -= . 【例2】函数1 1,02 ()1,0x x f x x 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知识点2】函数的奇偶性 【例1】已知()f x 、g()x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g()2x f x x x -=+,则 (1)g(1)f += . 【例2】已知函数()1 21 x f x a =-+为奇函数,求实数a 的值. 【知识点3】函数的单调性 【例1】已知定义在(2,2)-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f x -=-,且在(2,2)-上单调递增, 若(2)(12)0f a f a ++->,求a 的取值范围.

【例2】如果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对于任意12x x ≠,都有 ()()()()11221221x f x x f x x f x x f x +>+,则称()f x 为“H 函数”。给出下列函数:①1y x =+;②21y x =+;③1x y e =+;④0 00ln x x y x ?≠=?=? ,其中“H 函数”的序号是 . 【知识点4】函数的最值与恒成立有解问题 【例1】函数)(4)2(2)2()(2 R a x a x a x f ∈--+-=且0)(在区间(]2,6-恰有3个不同的零点,则a 的取值范 围是 . 【例2】已知函数()()( )()21010x x f x f x x -?-≤?=?->??,若方程()f x x a =+有且只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f x (2)(2),f x f x -=+[2,0]x ∈-

-2017年三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4-语言运用之综合运用及标点、修辞

2017年高考 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 ..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答案】B 【解析】 一样,故不是比喻。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江苏卷考查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排比等,其中“比拟”“借代”“对偶”已经考查过,故今年考查“比喻”在意料之中,且“比喻”这种修辞本身不难。比喻的分类: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的构成——本体、比喻词和喻体。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相似点,且本质不同。依据这些条件,考生可以先找出含有比喻词的选项,分析所谓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否满足上面所列的两个条件,比如A项的“成为”,C项的“般地”,BD两项没有比喻词,故应分析所谓的喻体是否恰当,经过分析可以发现,B项中说的是“雨”,“及时雨”与“雨”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故构不成比喻。 2.【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 ..,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 ..,草木凋凌 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 ..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 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 ..的(扩展/扩充)。 ....,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 ..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 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 ..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

2018年北京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其实,北京的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难以相比的。《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维管植物169科,898属,2088种。 北京作为都城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目前,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破坏程度较轻,植物种类保存较多,如房山上方山,门头沟东灵山和百花山,延庆松山,怀柔喇叭沟门和云蒙山,密云雾灵山,对这些地区应加以特别的保护。 北京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在自然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过渡。这里既是许多暖温带植物以及具热带亲缘的喜温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温带东北南部许多植物分布的南界。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区仍可找到大量具热带、亚热带亲缘成分的植物。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的特色。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无论溪边或旱坡,都出现了多种落叶阔叶灌丛,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 而京西和京北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或近顶的“夷平面”上,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时序,不同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缤纷。如东灵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观赏的花卉,仅百花山中观赏植物就有300余种。古籍记载:“无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时不绝,故为百花山。”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莲花尤其引人注意。北京植物区系中有一定数量的种类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等中心,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交流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入侵带来了便利。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还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北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之外,保护好独特的自然遗产,意义重大。 (取材于陈昌笃、林文棋《北京的珍贵自然遗产——植物多样性》)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说明北京的植物具有多样性的一项是(2分) A.《北京植物志》共收入维管植物2088种 B.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 C.京西京北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 D.交流频繁带来了大量外来植物 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因其多样性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B.植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与北京在历史上长期作为都城有关系 C.北京气候和自然地理的过渡性特点为植物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D.东灵山和百花山上面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 材料二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doc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及模板参考 “语言表达运用”是整个高考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转的一片风景,下面是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语言文字运用: (13-17题,20分,力争14分以上)[约20分钟] 【总原则】 读题要细心,对所用的语言材料要逐字认真看,忌一目十行。尤其是对选对与选错的题干要求,一定要把握正确,不能大意。 另外要充分调动已有的解题灵敏性和思考的兴奋点,确保在一定成就感的状态下完成。 熟语部分 熟语:看《高考一轮》上的词语辨析,重点是错题本、笔记本、《天天练》及模拟试卷中所整理出重点词语。 【友情提醒】 成语是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语句,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 成语使用的主要考虑角度:切忌望词生义、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注意使用时的重复等。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

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 褒贬失当。如:“由于目睹家乡农民生活艰难,加上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如雷贯耳,他的心中甚感迷惘与失 望。”“如雷贯耳”是褒义词,只能形容名声大,不能形容腐败。 语境不合。成语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这就必须与所在的语境保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犯不合语境的毛病。如:“王润兴饭庄早已琵琶别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琵琶别抱”专指旧时妇女改嫁。 重复赘余。成语的部分意思与句中的某个词意义重复,造成成分赘余。如:“至于马先生所担心的会让人贻笑大方更是无稽之谈。” “贻笑大方”表示内行的人笑话(一般用以表示谦虚)。前面不能再加“让人”。 【小窍门】 1、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2、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4.、注意语义重复。

2018北京高三一模语文古诗词阅读汇编-教师版

2018年北京高三语文一模古诗词阅读 (东城)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夜游宫 吴文英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1】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2】灯冷。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3】欹,玉搔斜,酒初醒。 注释:【1】隐几:靠着桌案。【2】嚼花:指赏花。【3】绀云:头发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窗外”一句写词人雨夜静坐,听窗外的溪声雨声混成一片。 B.“映窗里”一句写词人借冷冷的灯光欣赏当窗摆放的水仙花。 C.“香苦”一句写香气浓郁的水仙受到了雨夜寒气的侵袭。 D.词人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只有在梦醒后才感觉到温馨。 16.本词借人写花,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徐夤《牡丹花》)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7.《夜游宫》一词与下面的诗在运用意象方面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

轻胜马,谁怕?⑥。”各种各样的雨,都寄托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感悟。 答案: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D 16.(3分)C 17.(6分) 答案要点: 相同点:都通过想象、联想,赋予意象感情色彩,将意象人格化。 不同点:李白诗没有对意象进行细致描绘,《夜游宫》对意象描绘细腻。 18.(6分) ①当春乃发生②润物细无声 ③若夫淫雨霏霏④阴风怒号 ⑤何妨吟啸且徐行⑥一蓑烟雨任平生 (西城)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三登乐 范成大① 路转横塘②,风卷地,水肥帆饱。眼双明,旷怀浩渺。问菟裘③,无恙否,天教重到。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算年来,识翁者少。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归鬓任霜,醉红④未老。 【注释】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词为多年在外的诗人归乡时所作。②横塘: 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③菟裘:此处指诗人家乡吴县石湖。④醉红:指酒醉后面庞泛红。 1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词作开篇点明行迹;“水肥帆饱”不仅描写看到的景色,亦寓有归乡时的心情。 B.“无恙否”既是揣测,又流露出隐隐的担忧,这种心情与“近乡情更怯”颇相似。 C.“休荡桨”写舟行水上,已无需荡桨,意在表现风力迅猛,浪推船行,极为迅速。 D.“喜山林”三句是说虽然作者离家日久,但故乡山林的遗迹依然,还是旧日模样。 16.“横塘”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下列诗句中“横塘”的情感内涵与其他三句不同 ..的一项是(3分) A. 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唐·李嘉祐《伤吴中》) B.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唐·韩偓《横塘》) C.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宋·范成大《横塘》)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语言文字运用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语言文字运用 一、【新课标Ⅰ】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阅读试题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史诗性革命历史电影不仅要关注往事再现的忠实性,也要关注对这些历史事实的选择和合理想象的自由。如在《决胜时刻》中,创作者,不再拘泥于以往那种依赖宏大战争场面的模式,而是将镜头对准领袖人物和历史上的普通人,用人物的命运来映射时代。历史虽然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观众的内心,更能抓住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从而让他们随着电影一同走进那个年代,回望那段历史。从革命历史电影到民族史诗的,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升华。其中,想象力是的工具。在把握真实历史的前提下,充分的历史想象力会支撑起感人的细节。这时,()。这样的作品再向更广大的公众传播,也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另辟蹊径变故建构缺一不可 B.推陈出新变迁建造缺一不可 C.推陈出新变故建造不可或缺 D.另辟蹊径变迁建构不可或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虽然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抓住观众的内心。 B.虽然历史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抓住观众的内心。 C.虽然历史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吸引观众的一个个内心。 D.历史虽然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有故事的一个个普通人,更能吸引观众的内心。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电影中的想象力就会让人物更有血肉,让情感更加充沛 B.历史电影中的情感就会让人物更有血肉,让想象力更加充沛 C.历史电影中的人物就会让想象力更有血肉,让情感更加充沛 D.人物有血肉就只会让历史电影中的情感以及想象力更加充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 【长宁嘉定】 ①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又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刘岱为黄巾所杀。太祖临兖州,辟昱。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②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汜嶷取范,吏民皆恐。昱乃过范,说其令靳允。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据城坚守。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③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太祖悔,追之不及。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顷之,昱迁振威将军。 ④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愿公无疑!”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选自《三国志?卷十四》,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太祖临.兖州(2)举.兵背太祖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 A.将要 B.将军 C.带领 D.派遣 (2)卒完.三城() A.终结 B.完好 C.修缮 D保全 17.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B.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C.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D.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 19.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反映了太祖怎样的心情?下列选项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感激 B.自豪 C.庆幸 D.欣慰 20.第①段“两拒刘岱”和第③段“两劝杀备”都反映了程昱和的特点。(4分) 【答案】: 15.(2分)(1)到(2)发动 16.(2分)(1)C (2)D 17.(2分)C 18.(6分)答案示例:袁绍拥有上十万的军队,自认为所向无敌。如果发现我这里兵少,一定会轻视我军不来攻打。如果您为我增兵,袁绍经过这里就不能不攻打鄄城,攻打鄄城就一定能攻下,这样会白白损耗我们双方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