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期末开卷考试试题

养老产业期末开卷考试试题
养老产业期末开卷考试试题

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年级

完成时间

《养老产业》期末开卷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32分)

1、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设施、服务和商品,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一个产业。其中,养老产业提供的设施、服务和商品,三者缺一不可。养老产业可以细分为若干行业,包括老年住宅业、养老用品业、养老服务业、老年护理业、老年卫生保健业、老年金融业、老年保险业、老年文化业、老年教育业、老年咨询服务业等。养老产业具有特殊性,其一,养老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是老年人。老年人在消费特征、偏好以及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上都具有明显的特点。如住宅,要考虑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相对脆弱,安全需要是他们的第一需求。其二,养老产业并非“泛市场化”的市场行为,而是公益性和盈利性的结合。

2、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让老人在生活中就能够享受到医疗资源服务的便捷,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养老机制,首先是更加关注老人的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此外,这种养老模式下老人的健康问题被提高到了从没有过的一种高度。

3、深度老龄化

国际上通常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即该国家或地区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占总人口数的14%以上视为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深度老龄化”的特征之一是1个年轻人养活个5老年人。2000~2015年间,我国老龄化程度从10%上升到15%历时15年;2015~2025年间,老龄化程度从15%上升到20%历时10年,此时我国从“轻度老龄社会”正式进入到“深度老龄社会”。

4、长期护理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个体由于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疗养院治病医疗由专人陪护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支付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属于健康保险范畴,标的物为个体的身体健康的状况。通常护理期限较长可能为半年、一年几年甚至十几年,护理的意义在于尽可能长的维持个体的身体机能而

不是以治愈为主要目的,长期护理保险可以作为对护理费用的经济补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缘起、发展和完善,伴随着各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日益深化扩大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增长,两者之间存在着直接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根据实施主体不同,长期护理保险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政府作为管理主体,采用强制保险方式,属于社会保险范畴,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二是由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主体,采用自愿保险方式,属于商业保险范畴,以美国为代表。

二、简单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1)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难题,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进人老龄化社会,但与我国不同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是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老年人寿命不断延长,这是一个相对平缓的过程。也给了西方国家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养老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以此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具体而言,由于国家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产业的发展也各具特色。养老产业模式包括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前者属于政策层面的范畴,主要解决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式问题;后者属于经营层面的范畴,主要解决经营层面的问题。

(2)养老产业的发展模式

①政府包办模式。政府主办的养老模式主要是之层级联动模式;政府主导的模式主要是中介组织运作模式。

②纯粹市场模式,全市场化存在着市场风险,难以解决本身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问题。

③政府主导的市场发展模式。政府主导的市场发展模式或将成为未来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主流。

(3)养老产业的经营模式

养老产业的经营方式取决于养老方式。目前,国际上的基本养老方式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机构养老方式;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社区养老方式;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居家养老方式。不同的模式适应不同的国情,并都取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受到上述养老方式的影响,国际上的养老产业存在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一是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二是机构养老服务经营模式。

①美国“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模式起源于美国,受到金融机构和老年人的普遍欢迎。顾名思义就是美国的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可以将房产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而一次性获得较大数额的养老金,用来个人消费,也可以到养老机构去安度晚年。老人去世之后,其生前抵押的房产归银行所有。尤其是随着养老观念的变化,美国的养老社区受到老年人的追捧,这些养老社区提高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各项配套设施也都是针对老年人量身打造的,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养老产业基地,很多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后,搬到养老社区来养老。

②日本“银发经济”

日本是亚洲最先进人老龄化的国家,也是一个成熟的少子高龄化社会。在日本的街头可以看到大量的白发老人,日本老龄化危机非常严重。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机,日本积极发展养老产业,将人口老龄化的危机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日本各大企业积极研发和生产和老年人相关的一系列产品,积极发展老年旅游业等,也带动了诸如“老年理财”、“老年咨询”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另外,与美国“以房养老”和“养老社区”不同的是,日本老年人的家庭情结重,为此日本从2000年开始,推出了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日托康复、痴呆老年人生活护理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③英国“社区服务体系”

英国是较早进人老龄化社会的欧洲国家,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英国形成了以社区照顾为主的养老产业模式。与美国不同的是,英国的社会照顾养老是政府主导的,政府通过财政投人,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同时也解决了老年人晚年寂寞孤单的心理。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相关老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休闲娱乐、心理咨询、护理服务等为一体的养老产业。

中国养老产业的经营模式同样需要依据养老方式来确定。中国的养老方式尚在形成中。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文件表述,中国的养老方式将面临“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项选择。由此,中国养老产业的经营模式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纯粹投资型”的经营模式,二是“投资+运营管理型”的经营模式。

2、“9073”或“9064”养老格局的含义及其依据是什么?

(1)“9073”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进入机构养老。“9064”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享受以社区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协助的自主居家养老服务;6%的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4%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2)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基本需求,不仅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的大事,也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①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严峻形势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截至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2.5%;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5%;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7亿,约占总人口的31%左右。二是老年人口增速快。我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也可以这样来描述: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2010年约占1/8左右,2015年将占1/7左右,2050年将占1/3左右。三是高龄化趋势明显。我国从1982年至1990年,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快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3%和发达国家平均2%的水平。2009年80岁以上老年人突破了2000万,到2050年将达到1个亿。四是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更高,早在1979年,上海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990年浙江等省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上海、浙江等地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20%以上,而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近年才陆续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要高于城市,养老压力更大。

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特殊的国情背景下出现的。首先,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及生活和健康水平提高等原因,我们仅用了18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达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美元以上,有的超过了10000美元。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仅为840美元。目前人均GDP 不到4000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弱。其次,我国是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时,我国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刚刚起步,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即便从目前的水平来看,社会保障仍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在提标、扩面和异地接续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等问题。第三,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与老龄化相伴而生。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四二一”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据统计,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已达到48.9%。由此带来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不断弱化,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是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建设不断推进,二是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三是养老服务多元化投入格局日趋形成,四是养老服务体系的惠及范围逐步扩大,五是养老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不少地方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好经验。

然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形势不相对应的问题:一是总量不足。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保障面相对较小,服务项目偏少。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即使在同一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养老机构有的排队等候、一床难求,有的无人问津、床位闲置。二是投入不够。长期以来国家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很少,基本上靠发行福利彩票,而福利彩票公益金还要用于助残、救孤、济困、赈灾、助医、助学等多项社会事业,用于养老设施建设的比例有限。三是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全国取得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员仅有2万多人。一些养老机构还停留在吃饭、穿衣、擦背的照料阶段,养老服务员有的是农民工,有的是“40、50”人员,老年人缺少专业护理、医疗康复和精神关怀。四是政策法规不完善。国家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但由于部分地区和部门认识不到位,加之许多政策刚性不够,很难落实到位。有关行业管理的准入、监管、服务规范、标准不够完善。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尤其是扩大内需,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一是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大量建设能够直接拉动内需。可以带动上游的建筑、钢材、水泥等产业和下游的彩电、家具、机械等行业。按照国际惯例,约有5%的老年人需入住机构进行养老,照此推算,我国1.7亿老年人约需养老机构床位830多万张。如果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达到老年人数的3%,需新增床位400多万张,需投资超过4000多亿元。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资仍是政府投资占主导,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所占比例极小,释放空间非常大。另外,对“三无”、“五保”老人、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的生活补贴可以很快转化为消费,有些地方发放实物或购物券更是直接转化为消费。二是老年群体的需求正在催生一个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老年人口在生活、照料、护理、保健、文化等方面,是高消费人群。我国城市42.8%老年人有存款,目前老年市场需求为8000亿,如果以年15%的速度递增,2050年将达5万亿。老龄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老龄产业拉动内需的作用不可小觑。三是老年群体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巨大。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是医疗卫生

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国际资料表明,老年人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在职人员的3-5倍。以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上海为例,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已经占到了医疗保险费用总支出的2/3。研究显示,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的0.48%,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6%,2030年将占GDP的8%—9%。四是发展养老服务业可以促进就业。如果按照护理人员与失能、半失能老人1∶3的配比,我国需1000万护理员,加上社区上门服务、家政服务等,促进就业的空间更大。

从社会建设角度看,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养老问题关乎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个人,属于最基本的民生问题。老年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已经或正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他们的衣食住行需要得到有效帮助。尊重他们的心理情感,保障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老年人群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包含着他们对社会的殷切期待。让他们有质量、有尊严地度过晚年,是家庭、社会的义务,也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

从文化建设角度看,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道德保障。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代际和谐、邻里互助和敬老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百行孝为先的传统文化。

联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警示:人口现象是一个长周期事件,解决人口问题必须有足够的提前量。目前,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还不足。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全方位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不仅时间十分紧迫,而且压力十分巨大。

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根据我国老龄化现状,借鉴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经验,我们认为,当前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

强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一是符合民族传统。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和反哺式的代际关系。二是适合我国国情。我国相当数量老年人有自己的住房和存款,通过子女照顾和政府、社会提供服务,就能解决基本养老需求。在我们这样一个未富先老而且老年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度里,居家养老是成本最低的选择。三是具有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四是发挥家庭优势。家庭最具亲情和温暖,最能使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强调以社区服务为依托,是鉴于我国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这一事实,居家养老需要得到社会服务的支持。社区是家庭和社会的纽带,老年人居住在社区、生活在社区,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服务队伍和信息网络建设,可为居家老人及时提供日间照料、家政、情感慰藉等多样化的服务,有效解决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所带来的问题。强调以机构养老为补充,是因为机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较高,虽然其直接服务对象数量相对不多,但功能作用十分重要。养老机构在设施、人员和技术上具有优势,除供养老人外,还可以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辐射到家庭和社区,提高整个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强调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是因为资金保障是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物质基础,服务保障是养老消费行为的最终指向,前者解决的是“有钱可消费”问题,后者解决的“钱有地方消费”问题,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因为没有政府的主导,养老服务就难以发展,还可能会失范失序;没有社会参与,就不可能满足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法规、统筹规划、资金投入、典型示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优惠政策,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三、论述题(每题28分,共28分)

1、试论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出路?

困境:(1)存在对养老概念和定义认识的严重差异

当前的政策是围绕保障性社会的养老倾向而制定的,是解决社会五保户、孤寡失能者、智障者、行动缓慢者等少量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对大多数的居家养老者、退休老人的健康生活缺乏政策的支持。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对养老产业的认识存在问题,将养老产业和养老福利事业混为一谈。

(2)启动养老市场,把重点放在大多数老年人健康养老的社会问题上养老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释放年青人重负使其身心投入事业发展、造福老年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是关乎中国经济发展再腾起的关键问题。影响养老产业发展的原因,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狭隘的利益驱动,以及缺乏对多重矛盾的梳理和整体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启动养老地产市场、组建社会服务市场机制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唯一动力。中国养老市场潜力巨大、市场机遇处处存在,中国的企业家和房地产行业早就看到了无限商机。

(3)严重缺乏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居住缺少支撑点

目前最缺乏、最薄弱的环节是养老服务—企业不投入、年轻人不愿意加盟,被视为风险大、收入不高、脏乱差的行当,服务机构长期未能形成。对开发建设企业而言,老年地产的开发不成问题,但建设以后的老龄化专业服务却成为养老地产行业的拦路虎,没有一定的专业服务水准是难以胜任的。

(4)要放开市场,允许开发商赢取合理的开发利润

开发商是要通过市场获得利润,并藉此得到发展的。只有企业得到发展,养老事业才会有更大层面的发展。养老地产与普通地产不一样,一般而言,投入成本都要加大,要获利很难。如能规范土地供应,给予老年地产商政策支持,将会扶持地产商上路走一程。

上述四大焦点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最主要的是依靠市场、启动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理顺政策关系,为开发企业排忧解难(盈利和服务)。只有让养老地产商及早进入,才能开启中国养老产业的宏大事业。

出路:(1)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全面规划方案。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个城市制定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5~10 年或更长发展周期内适老化住区的规划指标体系、适老化住宅的改造计划目标,以及考核、监管、评估的运营制度;制定老年用品的发展规划,引导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

(2)全面、整体、系统地理解“9073”政策并进行清晰解读。

①90% 的居家养老实际是主体养老对象,是社会养老的薄弱之处,也是释放年轻人负担,提升生产力的着力点,但在目前的政策语境下,居家养老的利好实际惠及不到,造成了居家养老的虚设和空挂。

②失能老年人7%的社区照料,目前也因具体条件不具备,仍然迟迟不能落实,主要是缺乏充足的资金和服务人力支持。

③对于97% 的养老问题,其实政府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必须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这其中蕴含着很多商业机会,应制定鼓励政策,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投入。

(4)深入调研并动态追踪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

国家应该拨款专项基金,展开全国范围内的老年人需求专项调查研究,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观念态度、经济收入等进行全面分析调研,得出目前中国老年人的需求现状,做好重要的基础工作。

(4)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合理使用,解决“以房养老”的管理制度等,实现养老有资金、服务有酬报。还要逐步建设

公益自愿者的服务良好风气和制度,鼓励用积攒服务时段,用于年青老人为老年老人服务酬报方式。

(5)快速启动养老市场。目前中国内地老年消费群体的状况是,“30~40 后”因养老观念滞后,群体庞大但消费欲望不强;“50~60 后”养老观念开放,但尚未成为市场主力。政府不能消极地等待老年消费群体的自然转换和市场的自然成熟,应从养老服务端切入,大量采购养老服务,将养老补贴直接发放给老年人群,刺激市场供应端养老服务产品的放大,促使老年人形成积极的养老消费观。(6)关于养老市场细分与政府功能定位问题,建议政府着力推动和培育中低端养老市场,做好保障型的机构养老产品服务,将高端或中高端养老市场空间留给社会资本和企业。公办养老机构只满足经济上有困难、健康状况需要到机构养老的群体,不能建得太豪华。亦可以通过公办民营方式推动养老市场发展,在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营等不同环节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的各自优势。

要求:电子作答,打印装订好,统一提交。

投资基金

投 资 基 金 投资基金(investment funds)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投资基金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专门从事证券投资活动。可以说,投资基金是对所有以投资为形式的基金的统称。 分类: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 、收益基金和增长基金、其他投资基金类型 。 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养老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 几种投资基金的种类及特点分析 编辑本段定义 投资基金,就是众多投资者出资、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资金运作方式。投资基金一般由发起人设立,通过发行证券募集资金。基金的投资人不参与基金的管理和操作,只定期取得投资收益。基金管理人根据投资人的委托进行投资运作,收取管理费收入。 在证券市场品种不断增多、交易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普通人与专业人士比较,在经营业绩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将个人不多的资金委托给专门的投资管理人集中运作,也可以实现投资分散化和降低风险的效果。 投资基金是一种由众多不确定投资者自愿将不同的出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家管理投资,所得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金融组织。 资金来源于公众、企业、团体和政府机构。居民个人投资,可以在基金募集发行时申请购买,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已挂牌上市的基金。 投资基金的投资领域可以是股票、债券,也可以是实业、期货等,而且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额不得超过该基金总额的10%(这是中国的规定,各国都有类似的投资额限制)。这使得投资风险随着投资领域的分散而降低,所以它是介于储蓄和股票两者之间的一种投资方式。 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却盛行于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霸主, 一跃从资本输入国变为主要的资本输出国。随着美国经济运行的大幅增长,日益复杂化的经济活动使得一些投资者越来越难于判断经济动向。为了有效促进国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美国开始引入投资信托基金制度。1926年,波士顿的马萨诸塞金融服务公司设立了“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公司”,成为美国第一个具有现代面貌的共同基金。在此后

中国养老产业背景分析报告

中国养老产业背景分析 据统计,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3亿,超过了总人口的11%。据预测,203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2.48亿,2050年将达4.37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31.2%,也就是说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年人。 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在90年代末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7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5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1.6%。(1)老年人口基数大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3亿,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该过程发达国家用了100年。(3)高龄化趋势明显 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9.7%,而且每年增加4.7%。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不立即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无法集中高效使用有限的社会优质劳动力资源,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历史欠帐较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没有完成养老积累,这个包袱留到了现在。(2)“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我国目前尚不足3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3)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4)目前养老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单纯以进入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中国的主流养老模式应为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产业的政策解读 我国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篇就

中国养老产业的现状及出路

中国养老产业的现状及出路 一、中国养老产业的现状及问题是什么 目前做养老的生存现状是,超过60%左右亏损,10%左右微利,30%左右持平。养老运营的“二八定律”,入住率达到80%的时候,净利率一般在8%左右。这样一个收益现状的产业怎么样往下做? 中国的基本养老策略是“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服务,3%机构养老。按照3%入住机构的判断,目前2亿多老人,已经拥有670万张床位,应该是达到了标准,当然空置率的问题、失能床位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按照每年新增老年人口1000万的速度,到2023年左右,中国老年人口应该突破3亿。3亿老年人如果仍然按照3%入住机构的需求,那时的总床位数应该达到900万张左右,大概还有

230万张左右的增量。由此判断,床位数增加的空间有限,失能床位比例需要增加、空置率的问题需要解决。否则,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床位是没有意义的。 从养老产业发展看,2013年之后最先杀入的是养老地产。上千亩地、上千张床来做养老的项目随处可见,大型养老综合体、大型CCRC 社区等。这些远郊大盘、近郊养老综合体、CCRC,以及城市中养老机构、老年公寓、康养结合机构、护理院等涵盖了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养老项目类型。在地产开发商、险资、国企央企和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下,中国大陆的养老床位数一路高歌猛进,从几年前的不足300万迅速增加到了670万张,但同时伴随着48%的高空置率。市场开始困惑,这些床位到底是为谁准备的?尤其是夹心层老年群体,不够政府保基本,企业高大上的又住不起?而这些中等收入群体、尤其是失能、半失能、失智、高龄、空巢老人的问题又是中国最急需解决的,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中国养老产业。 1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问题

(推荐)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流程

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流程 一、如何设立产业基金 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1、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2、注册资本不低于一亿元人民币,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3、主要股东具有从事证券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信托资产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资产管理的较好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最近三年没有违法记录,注册资本不低于三亿元人民币; 4、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达到法定人数; 4、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与基金管理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5、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此外,作为基金公司的主要股东也有规定: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股东是指出资额占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以下简称出资比例)最高,且不低于25%的股东。 二、产业投资基金设立程序 第一步: 1、开始准备注册XX股权私募基金(以下简称为基金)。 首先,准备发起基金的人(自然人或者法人)选择独立或者联合朋友共同成为基金的发起人。 然后,发起人在一起选定几个理想的名称作为该基金未来注册成立后的名称,然后选定谁来担任该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该基金的投资方向以及该基金首期募集的资金数量(发起人需要准备募集资金总额1%的自有资金),最后确认该基金成立后的工作地点。 2、上述资料准备完成后,发起人开始成立私募基金的招募筹备组或筹备委员会,落实成员及分工。

3、确定基金募集的对象和投资者群体,即基金将要引入的投资者(有限合伙人)范围。 4、制作相关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初次联系的邮件、传真内容,或电话联系的内容;基金的管理团队介绍和基金的投资方向;拟定基金名称并制作募集说明书;准备合伙协议。 5、与基金投资群体的的联系和接触,探寻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并对感兴趣者,传送基金募集说明书。 6、开募集说明会,确认参会者的初步认股意向,并加以统计。 7、与有意向的投资者进一步沟通,签署认缴出资确认书,并判断是否达到设立标准(认缴资金额达到预定募集数量的70%以上)。 8、如果达到设立标准,基金招募筹备组或筹备委员会开始向指定地区的工商局进行注册预核名。在预核名时按照有限合伙企业归档,最终该基金在工商营业执照上表述为:XX投资管理中心或XX投资公司(有限合伙)。 9、预核名的同时,如果基金合伙人愿意,可以开始策划与当地政府主管金融的部门进行接触,从而争取当地政府对该基金的设立给予支持(无偿给予基金总额的10%-20%的配套资金)。第二步: 1、预核名通过后,举行第一次基金股东会,确认基金设立和发展的各种必要法律文件。发起设立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确定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章程、人员并确认外聘基金管理公司。 2、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准备该基金在工商注册的所有必要资料(包括:认缴出资确认书、合伙协议、企业设立登记书、委托函、办公地点证明、身份证或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执行事务合伙人照片等); 3、资料准备完成后,由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向工商部门提交所有注册资料并完成注册; 4、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与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实质性接触,向政府提交基金的设立计划和希望政府给予的支持计划。该基金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可以让该基金未来在很多业务上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7696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d1839617.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7696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的老龄化是一个规模大且发展迅速的过程,比其他国家都要更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第八节7%。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第七节%,可以看到,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已大幅上升。中国养老服务机构为第三节万个,养老机构床位数仅为47第六节万张,我国养老机构供给相对短缺。从总体上看,我国每百人所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较低,大体徘徊在1-2张之间。这与发达国家5-7张的床位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也与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有较大的缺口,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远小于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人口老龄化一方面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社会赡养率增大;另一方面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一是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不断加大。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众增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高、更多方面的要求。二是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大。因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引起社会需求结构新变化。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形成的养老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预计到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至第二节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第五节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而且按照现在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比例从20%提到30%只需20多年的时间,发展非常迅速。预测到2020年,养老床位需求为729万张,2025年底全国养老床位应达到900万张以上。

产业基金与产业结构调整(一)

产业基金与产业结构调整(一) 【摘要】产业基金被誉为“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投资基金”,大力发展产业基金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国企改革、完善金融市场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我国产业基金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产业基金的思路。 【关键词】产业基金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扩大内需金融市场国企改革一、我国发展产业基金的必要性 产业投资基金是通过向社会发行基金募集资金,交由专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实业项目,收益按投资分成的金融工具。产业投资基金将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低成本的筹融资工具。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发展产业基金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必要性。 1.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来带动基础设施和高科技发展已是一条成功的经验。当前我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基金市场中青睐于特殊产业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已是解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实现适度快速增长的迫切需要。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对基础产业、支柱行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可有效地解决国内需求不足,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改变国家财政、银行信贷对基础设施的单一投资渠道,使该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其次,发展产业投

资基金有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必须解决好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这一矛盾尤为明显。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按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加大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从而改善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同时,这些富有活力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即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挂牌上市,将因其良好的业绩,成为资本市场的中坚。 2.我国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在工业领域,我国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多,地区间产业趋同,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突出。一方面,从形式上看大量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甚至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生产和生活中需求的许多产品,不是无能力生产就是因品种、质量满足不了需要,而不得不依赖于进口。供给与需求结构之间的严重不适应导致了生产能力的结构性过剩。二是一批在过去二十年间曾经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长点趋于成熟或衰退,其带动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丧失,而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未能及时形成,出现了主导产业的阶段性“断档”。三是产业整体素质低,技术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产品更新缓慢、工艺陈旧、设备老化,没能跟踪市场变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那些衰退行业和企业没能及时退出市场。四是生产集中度低,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结构相对分散,企业长链条、“全能型”生产组织方式没得到脱困,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产品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规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模式分析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描述了中国的PE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阐述了PE的主要退出方式;详细论述了我国PE行业在过去几年主要依赖于IPO退出的方式所带来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PE模式具体案例的研究,探讨中国PE发展模式创新的方向和趋势。本文通过研究后认为,中国PE行业未来发展模式是:首先是对整个行业来讲,退出渠道的选择肯定会更加多元化;第二,在野蛮增长过后,更多的国内的PE注重专业性,更关注于企业本身的投资价值,而不是对于IPO的投机;第三,未来中国的PE将趋向于多元化、平台化、证券化的模式。 【关键词】股权私募;投资基金;发展模式 1.绪论 1.1选题背景 股权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在中国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在中国的私募投资领域,大部分的PE机构采用的最主要的退出方式是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首次公开募股)。在经过创业板开闸后的3年的持续井喷式的高速发展后,在2012年11月份,证监会出于控制上市公司的数量规模的目的暂

停了新股的发行,并对申请上市的企业进行了严格的财务审查。过去两年来IPO暂停导致的教训逼迫着众多PE及创业投资公司思考行业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以改变单一的IPO退出方式。 1.2研究意义及目的 首先,基于PE行业原有发展模式,重点分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严重依赖IPO的业务模式带来的问题,为我国PE探讨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改变我国PE机构严重依赖IPO 这一单一的退出方式的做法。 其次,由于IPO暂停政策的巨大冲击,给我国PE市场带来了非常困难的局面。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它们的优点和可取之处,为其它PE机构提供借鉴和指导。 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的已经出现或者正在进行的一些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就可以给整个行业带来一种很直观的借鉴意义,消化吸收,来寻找或形成适合自己的做法,重新回归PE行业的投资属性。 1.3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根据行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研究我国PE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通过对国外PE机构的先进做法和国内PE市场出现的一些好的做法进行研究比较,来探讨对中国PE发展的

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和模式

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有1.23亿,约占总人口的9.1%,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总和。 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国将面临“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双重挑战。 近10年来,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了近一倍,已经超过2000万。随着年轻人异地工作,父母与子女异地居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达3300多万。 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跑步’进入老龄化。” 然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不同于其他国家,报告将此称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社会”。除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空巢和失能困难老人多以外,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出先于工业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等特点。 中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但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时,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给年轻人“难以承受之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当社会变迁打破传统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基础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不过,当中国人已经逐渐接受社会养老这一养老方式时,却又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根据报告,中国养老床1.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的1.8%,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10000美元左右进入老龄社会,而中国是在人均GDP840美元时就进入老龄社会,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截至2010年11月,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我国已有各类养老机构38060个,拥有床位266.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0.9万人。养老床位总数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5月

目录 成熟国家典型养老金体系介绍与我国三支柱发展不充分的现状 (3) 强制储蓄、税免政策引导居民养老投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成国际主流 (3) 成熟制度代表:美国政府、企业、个人养老三支柱体系充分发展保障居民退休养 老收入 (4) 解决老龄化增速过快问题的成功代表:新加坡强制雇员养老储蓄,并投入国家发 展建设 (5) 解决老龄化程度严重问题的成功代表:瑞典融合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统筹管 理养老金 (6)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发展第三支柱缓解养老金压力迫在眉睫 (7) 中国老龄人口占比较高,老龄人口增速名列世界前茅,社会整体养老压力不断增 大 (8) 当前中国严重依赖养老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发展不充分,而第三支柱建设尚处于 起步阶段 (9) 养老第三支柱承载着破局使命,而养老目标基金是其重要组成 (11) 养老目标基金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现状:初期皆小,规模增长依赖市场积累 (11) 养老目标基金1990 年代在美国诞生并迅速发展,当前已成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 成部分 (11) 中国养老目标基金规模276 亿元,诞生初期规模虽小但承载破局使命,对标国 际前程远大 (12) 中国各基金公司在养老产品上的布局:结合市场现状,同时考虑长远需要 (14) 目标风险基金以一年持有期稳健型和三年持有期平衡型产品为主 (14) 目标日期基金到期日覆盖未来30 年,易方达到期日设计丰富了产品序列满足差 异化需求 (15) 中国养老目标基金诞生一年多以来业绩良好,适合长期持有 (17) FOF 业绩优于同期普通公募及股指,而养老目标基金是我国FOF 的主体 (17) 目标风险基金通过权益上下限控制风险,半年、一年业绩统计皆获正收益 (18) 一年持有期稳健型权益上限不超30%,三年期平衡型权益上限不超60% (18) 目标风险基金受益于波动率控制策略在今年极端行情下表现出明显的抗跌特性 (19) 目标日期基金面对巨幅波动有效控制短期风险,长期持有价值经受住考验 (20) 持有期越长,到期年份越远,目标日期基金下滑曲线起点越高期初权益比重越大 (20) 极端市场行情目标日期基金通过调整权益比重控风险,近期市场回暖配置机会进 一步凸显 (22) 市场提示 (24)

北京市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一、北京市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各方面的发展均处于我国领先地位,2012年北京市全年实现GDP达17801亿元,增速达7.7%,人均GDP达87091元。北京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在此聚集了大量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资本。截至目前,其位于西城区的金融街的金融资产总量已超过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60%,聚集了大量的资本财富,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北京产业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 (一)北京市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募资状况 2008年至2012年在北京市注册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广义,粗略统计)达40只,目标募集资金规模达652.80亿元,其中已完成募集的基金达29只,已募集资金182.34亿元。 图1 2008-2012年北京市注册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数量数据来源:Wind资讯 图2 2008-2012年北京市注册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规模数据来源:Wind资讯

(二)北京市产业投资基金类型 在我国广义上的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委托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广义上的产业投资基金不仅仅限于直接投资于某一产业或行业的狭义上的产业投资基金,它包含的范围更广,根据产业投资基金的资本来源、主体性质以及组织形态,产业投资基金有不同的分类。从现有在北京注册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来看,按资本来源划分,可分为中资、外资以及中外合资三类,其中中资资本类型产业投资基金占绝大部分,除了3只中外合资和1只外只外,其余全部为中资资本。按主体性质划分,主要划分为基础设施型、创业型以及成长型三类,其中创业型产业投资基金占比最高,达46%。 图3 北京市产业投资基金类型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此外,根据组织形式划分,产业投资基金可分为公司制、有限合伙制以及契约制,当前北京市成立的产业投资积极你中主要以有限合伙制为主。 (三)北京市典型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情况 近五年在北京注册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中,有一部分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某一特定的产业或行业,它们大部分是在北京市政府的牵引下,以扶持北京市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或鼓励北京市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为导向,促进北京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典型的代表有如侧重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信息服务业的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航天行业及其技术领域的北京航天产业基金,关注水务产业、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及节能减排的中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 第一章产业投资基金 第一节产业投资基金得含义及特点 产业投资基金简称产业基金,就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客观需要得金融创新工具。产业基金得设立到目前为止尚无法可依,因此一直以来对产业基金得界定没有统一得标准。未获通过得《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中所定义得产业投资基金就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与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得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委托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瞧出,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以下特征:(1)集合投资制度;(2)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3)基金机构与管理机构分开。 第二节发展我国产业基金得政策制约 虽然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得实践已经风起云涌,但产业基金得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还未建立,并且存在着较大得争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主要担心设立产业基金得风险,但风险就是可以通过制度设计与法律规定控制得,这一点并不能成为产业基金法难产得理由。实际上,现在得障碍主要存在于对创业投资与产业基金得概念与作用得争论上。其中,科技部与原国家计委之争最具代表性。原国家计委与科技部得立法思路从一开始就有分歧。产业基金立法得提出在原国家计委,但占产业基金半壁江山得创业投资基金立法,却由科技部倡导。科技部就是七部委文件(即《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若干意见》)得牵头单位,它主张制订《创业投资公司暂行办法》,再附加《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来规制产业基金得主体-创业投资基金,以加强科技产业得发展力度。它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再另行制订一套所谓得“创业投资基金”得法律法规。而原国家计委则希望通过发展产业基金在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替代积极得财政政策融资方式。因此,早在2001年,原国家计委就向国务院报批了《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但因在立法过程中引发得类似以上所述得许多争论性意见迟迟无法通过。当年7月,该《暂行办法》被国务院常务会议搁置。2003年以来,一份旨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

我们的观点 养老市场规模巨大。全国老龄办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到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3万亿元,2030年达到8.6万亿元,2040年达到17.5万亿元。而从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政策+老年人消费行为,三大动力促使养老产业的春天来临,行业空间巨大。 我国从2000年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4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0.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2.8%。 政策支持加大,仅近两年国务院、各部委就制定发布了养老相关政策十余条,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化、养老机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轨等多方面指导、支持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其中2015年2月25日,民政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示我国养老产业迎来新的阶段。 同其他消费群体相比,老年群体由于在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老年市场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征,包括自住消费性强、习惯稳定和行为理智、追求实用便利等。老年人的这些消费特征也决定了养老用品和服务与其他相比存在着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费市场。 结合国际经验,居家养老模式在中国将成为领先模式。 国际案例:从日本、美国的养老模式来看,居家养老也是海外国家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部分有社交需求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养老社区享受晚年生活,与地产商合作进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的照护服务。只有很少部分不能自理或者子女没有照顾能力的老年人会入住养老院进行养老。综合观点:在中国最佳的养老解决方案,居家养老模式,其中首推natali和安康通,优点:易于复制,成熟的经验可以在中国复制。 1、日本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产业的启示。 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日本在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上的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养老体系层次分明,政府、社会、个人角色清晰,相互配合。同时日本独具特色的介护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极好的案例。 可借鉴居家养老+养老服务的模式。日本和我国家庭观念相似,均以居家养老为主,同时日本强调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也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借鉴意义。大力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尤其是护工。日本的《介护保险法》规定,在养老机构里,每3位入住者必须配备1名有介护士资格的专业人员。介护士和护士是不同的专业,介护士都是来自大学社会福利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持有2级资格证。日本有着优质的介护士培养体系,为养老产业培养了专

艺术品投资基金目前在中国的情况

16万亿元艺术投资金矿待采粤首只艺术品基金破 茧 2012年10月18日 15:38:05 中国艺术品基金规模高达60亿元,但广东艺术品金融化较北京等地已落后好几年,广州艺术品基金市场长期空白 中国艺术品基金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60亿元,但在广州,这一市场一直一片空白。羊城晚报记者昨天从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获悉,该会与工商银行合作,即将推出广东第一只艺术品基金。而在南方文交所,艺术品份额化产品被叫停后,如今也有几只艺术品基金正在筹备中。相比北京等很多省市的艺术品金融化进程,广东这一市场足足落后了好几年。 诱惑艺术资产投资需求16万亿元 世界上老牌的商业银行巴克利,曾根据各种资产长期投资回报得出结论:全世界机构投资者和富人应该拿出5%-10%的资产配置在艺术品上。按照这样的资产配置比例,意味着在2020年中国会有16万亿元-32万亿元的艺术资产的潜在需求。 虽然投资艺术品无疑是抵御通胀的较好方式,但艺术品收藏门槛很高,既要有雄厚的资金,更要有相当的艺术鉴赏力,因此,对于以升值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而言,购买艺术品金融化产品就免去了艺术品真假鉴别、保藏等难题,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手段。最成功的案例,是2005年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来自西

安的中国第一只艺术品基金“蓝马克”,以50万美元收购刘小东的《十八罗汉》组画,此后在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该画以6193万港元转手。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底,国内近30家艺术品基金公司已发行成立了超过70只艺术品基金,去年这一市场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了60亿元,其中投资性基金接近30亿元,另外以抵押融资为主的融资性基金也有30亿元的规模。 但作为艺术品南方市场的重要板块,广东的艺术品金融化却一直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南方文交所总经理张志兵日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目前广东这一块市场规模很小,但艺术品金融化是国际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南方文交所就有几只艺术品基金正在筹备中。” 风险仅三成艺术品基金能挣钱 与其他投资基金一样,艺术品投资基金也是一种投资工具,它把众多投资人的资金汇聚起来,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运作,通过多种艺术品类组合的投资,最终实现收益的目的。 但一位基金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基金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真正能挣钱的不到三成。因为海外艺术品基金封闭期一般是8-10年,但目前中国艺术品基金通常只有3-5年的封闭期,“春买秋卖”成了最常见的操作方式,短线操作也加大了投资风险。恰逢今年的艺术品市场总体回调,早几年高价入仓的艺术品,很多在今年无人接手。而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和工商银行合作即将发行的第一只艺术品基金,封闭期也只有2-3年。 对此,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石金柱表示:“能否买对东西,才是决定艺术品基金成败的最关键。目前一些基金的投资过程并不透明,为了保证投资收益,有的艺术品基金买断某位艺术家的作品,然后采取各种营销方式为其推广包

养老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养老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养老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养老产业市场刚需大趋势---------------------------------- 5第二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立足做好养老地产市场需求与发展---------------------------------- 7第三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养老产业走向智能化---------------------------------------------------- 9第四篇:北京某科技园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11 一、项目名称------------------------------------------------------------------------------------------------ 11 二、项目背景------------------------------------------------------------------------------------------------ 11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12第1章:养老产业项目总论------------------------------------------------------------------------------ 12 1.1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 1.2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 12 1.3前瞻汽车后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 12第2章:养老产业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12 2.1养老产业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 12 2.2养老产业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 12 2.2.1盈利情况分析--------------------------------------------------------------------------------------- 12 2.2.2市场竞争分析--------------------------------------------------------------------------------------- 13 2.2.3进入壁垒分析----------------------------------------------------------------------------------------- 13 2.3养老产业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 13 3.3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 13第3章: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3 3.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13 3.1.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13 3.1.2中国养老产业所处阶段--------------------------------------------------------------------------- 13 3.1.3中国养老产业需求分析--------------------------------------------------------------------------- 13 3.1.4中国养老产业供给分析--------------------------------------------------------------------------- 13 3.2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 13 3.2.1中国养老产业营收规模--------------------------------------------------------------------------- 13 3.2.2中国养老产业成本规模--------------------------------------------------------------------------- 13 3.2.3中国养老产业利润规模--------------------------------------------------------------------------- 13 3.2.4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 13 3.3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瓶颈----------------------------------------------------------------------------- 13 3.3.1中国养老产业供需瓶颈分析--------------------------------------------------------------------- 13 3.3.2中国养老产业政策瓶颈分析--------------------------------------------------------------------- 13 3.3.3中国养老产业观念瓶颈分析--------------------------------------------------------------------- 13 3.3.4中国养老产业配套设施瓶颈--------------------------------------------------------------------- 13 3.4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13 3. 4.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升级趋势--------------------------------------------------------------------- 14(1)宏观机制升级 ---------------------------------------------------------------------------------------- 14(2)养老模式多元化 ------------------------------------------------------------------------------------- 14(3)养老服务信息化 ------------------------------------------------------------------------------------- 14

疯狂与理性:中国养老服务行业“资本投资+收并购”全景回顾、趋势研判

疯狂与理性:中国养老服务行业“资本投资+收并购”全景回顾、趋势研判 撰文丨养老行者1988 开篇: 据考证:国内养老圈最早的投资+收并购时间发生在2013年,一个在苏州,另一个在北京,交易额都在千万元规模,这或许可以作为养老服务行业资本介入的最早萌芽期,而在这一年,国务院35号文也如期而至,从此拉开了中国养老事业的真正开端。 评价一个新兴行业是否有发展潜力,有两个简单的标准:是否有越来越多的美女加入,以及,是否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参与。显然,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养老行业两者兼具。 当时间来到2015、2016年,资本对养老项目的投资热度达到空前高潮,全国优质标的近乎被席卷一空,标志性事件是:全国知名养老品牌上海亲和源、北京汇晨分别被上市公司宜华健康、光大控股收购。

图:投资逾10亿元的上海人寿堂颐养院(旗舰店) 同样在2016年,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一笔养老投资估值诞生: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注资7.4亿元投资上海人寿堂,占股49.9%,估值近15亿元,交易价格相当于上海人寿堂2015财年EBITDA的12.9倍。 然而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一切的发生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上海中金瑞华(佰仁堂)利用这两年的窗口期,快速实现了10000+床位的快速扩张,这在世界养老发展史上也极为罕见。 不过,高潮终究会短暂地褪去。 当时间来到2017、2018、2019、2020年,受限于多方面原因,养老圈的投资+收并购案例开始逐年递减,资本对养老行业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出手亦变得谨慎和理智、也开始逐渐启动从投资拓展到投后管理的战略转型。 这些变化其实都在释放着一个信号:中国养老产业正在远离浮躁,快速走向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