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T-90MS坦克武器系统

_T-90MS坦克武器系统
_T-90MS坦克武器系统

33

T-90MS“塔吉尔”主战坦克

专 题

火力

2A46M-5滑膛炮

2A46M-5滑膛炮是著名的2A46M(D-81TM)滑膛炮的现代化改进型。该型滑膛炮在结构设计上保证了改进后升级的滑膛炮与2A46M (2A46M-1)滑膛炮的互换性,并配有可替换的装甲防护和耳轴固定装置,以及配有附加平衡配重组件。

除了发射新弹药外,该炮的结构设计还能保证可发射2A46M 滑膛炮使用各种类型和标号的弹药,包括炮射导弹。2A46M-5滑膛炮与2A46M 滑膛炮主要有以下改进:

——身管壁厚不均匀度在设计规范允许范围内,炮口壁厚不均匀度不大于0.6mm;

——身管刚度提高到420k g /cm;

——身管可与2A46M 滑膛炮身管互换;

——摇架中有导向筒;——身管在摇架中的外伸部分减少,摇架颈部加长160mm;

——后部导向装置从摇架框移到了更加刚性的滑套部位(青铜焊接而成),此结构能保证身管与炮尾快速连接;

——在摇架颈部采用了2个附加摇动装置,摇动装置中采用滚柱轴承替代支架,从而消除了支架磨损时造成身管与摇架导向装置顶紧的影响,通过滚动摩擦替代滑动摩擦,降低了这个连接部位的摩擦力;

——应用带有弹性滚柱轴承和逆向楔子的非晃动耳轴颈部组件,因为耳轴中的间隙会使射击精度降低;

——为了自动测定射击时炮管

的弯曲度,在身管的炮口处固定有身管弯曲测定装置。

与2A46M 滑膛炮相比,2A46M -5滑膛炮的射击精度提高了15%~20%,射弹散布率下降41%。该型滑膛炮于2003年结束国家试验,2005年装备俄军,并在叶卡捷琳堡第9炮厂批量生产。目前2A46M -5滑膛炮安装在乌拉尔机车车辆厂生产的所有T-90A 主战坦克上。

2A82滑膛炮

提高了威力的带有自紧装置和局部镀铬身管的2A82滑膛炮是一种全新设计的坦克炮,只是外形与上一代125mm 坦克炮相似。

而2A82滑膛炮动能特性达到的水平可以保证拥有超越俄罗斯和国外同行研制和批量生产同类型滑膛

炮的显著优势。

郭正祥

-90MS 坦克本文探讨T-90MS 主战坦克的火力与火控系统问题。该车的火力系统被称为“突破”作战模块,可选择安装标准化的2A46M-5滑膛炮或者安装2A82滑膛炮,与之配套的是安装在车体底部的自动装弹机和自动装弹机输送机中,以及非机械弹药架和炮尾储弹仓中的弹药基数;火力控制系统被称为“荚蒾”火控系统。

《国外坦克》2012年第1期

武器系统

34专 题

T-90MS“塔吉尔”主战坦克

2A82滑膛炮拥有比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55倍口径120m m 滑膛炮更高的炮口动能。据评估,该新型滑膛炮的技术水平要高1.2~1.25倍。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金属利用率和身管单位负载能力这两项最重要的参数。

T05BV-1遥控机枪

T -90M S 坦克辅助武器是传统的6P7K PKTM 7.62mm 并列机枪(配备弹药基数2 000发)和1挺采用模块化设计的T05BV-1新型遥控机枪。

机枪的用途是近距离自卫,压制和摧毁1 500m 范围内对坦克构成威胁的敌方有生力量。完成这项任务采用步枪口径的机枪就足够了。

因此,采用了T05B V -1型7.62m m 遥控机枪(由6P7K PKTM 机枪变型而来)作为基本配置,配备弹药基数800发。

遥控机枪安装在炮塔后部,即车长周视瞄准镜后方,基本能提供环形射击火力(遥控机枪可以实现316°的扇形火力)。遥控机枪与车长周视瞄准镜配套使用,瞄准镜为双向稳定。机枪俯仰角度为-10°~+45°,拥有集成在“荚蒾”火控系统中的自用初级电视瞄准镜。

遥控机枪拥有复式操控能力,车长和炮长均可进行瞄准射击。从遥控机枪瞄准镜来的信号显示在车长和炮长控制面板上,并可以通过相应的热成像通道,根据主瞄准系

统数据进行射击。

不言而喻,安装T05BV-1遥控机枪装置导致了坦克现代化改进的成本升高,但是设计师对坦克现代化改进时,考虑了选择“预算外”辅助武器的可能性:在车长舱口旋转枪架上(两点安装)安装机枪装置。在这个装置上可选择安装6P6 PKM 型7.62m m 机枪、6P41“佩彻涅格人”机枪、FN 公司MAG 机枪,或选装6P50“K O R D”12.7m m 机枪和FN 公司M2“勃朗宁”机枪。同时,此类机枪装置能提供以下射击角度:水平向——向右为102°,向左为88°(从机枪装置的附加安装点算起为168°),俯仰角度为-10°~+30°。

总之,在火炮和弹药领域俄罗斯最新研制出“突破”作战模块保证了经现代化的T -90M S 坦克在火力上优于现有的所有坦克,其中包括德国“豹”2A7+、韩国K2和日本10式这些最新型坦克。

火控系统

现代化的“荚蒾”火控系统是车载设备综合系统的基础。在该型火控系统的组成中包括了多光谱炮长瞄准镜、与数字弹道计算机和发射条件传感器连通的车长周视瞄准镜。火控系统还与战术环节作战指挥信

2A46M-5滑膛炮

《国外坦克》2012年第1期

T-90MS“塔吉尔”主战坦克专 题

息系统实现了一体化。多光谱火控系统能够保证坦克全天候(昼夜间)在不同级别冲突中拥有很高的作战效率。多光谱综合式瞄准镜占用空间更小,而且火控系统在操控上大为简化,方便了乘员培训和坦克维护。当坦克与其它装甲车辆协同作战时,高度一体化的火控系统是必须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是作战效能的必要保证。因为这样的一体化火控系统在这一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而且在“拒马”-1试验研究项目,特别是在“框架-99”研究项目中完成研制的。坦克营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一体化在“滑动板”试验研制项目中已经完成。“荚蒾”火控系统作为一个综合系统包括有相互协同的瞄准系统、制导武器系统、武器稳定瞄准电驱动装置、武器执行构件控制系统、火控系统计算机、相关设备控制台和控制面板,保障情报信息的接收、形成火控系统各种控制指令和其它的控制组件和机构。因此,系统各单元的链接

依靠多通道信息交换来保障(俄罗

斯GOST R 52070-2003国家标准,

与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553相

似)在火控系统的组成中还集成了

气溶胶烟幕施放系统、敌我识别系

统和坦克营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

“松树-U”炮长综合瞄准镜和

“鹰眼”车长周视瞄准镜是火控系

统的主要部件,它们是一个功能完

善的多通道瞄准系统,能够向炮长

和车长提供昼夜间广域搜索功能,

从而高效的使用武器进行作战。

一般来说,“荚蒾”火控系统

的搜索、观察与瞄准能力是通过一个

全面的方法来保证发现和识别目标:

通过一个集成在坦克营自动化指挥控

制系统中的相互协同系统,使得坦克

乘员能够获取有关被探测目标的类型

和位置的信息;相互配合系统的目视

目测设备与车长周视瞄准镜观测的扇

区的适时位置信息的结合,能够将瞄

准镜视场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目标区

域,而且可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由于

采用了多光谱车长周视瞄准镜,以及

采用被探测图像加工处理(改善)模

式,因此能够快速识别和鉴别目标;

该瞄准镜具有低级电视视频信号通道

(在可见光谱观测)和热电转换通道

(在红外光谱观测);可自动跟踪锁

定目标,并通过目标指示工况将目标

传送到炮长多通道瞄准镜的视场(“猎

-歼”功能);车长棱镜式观察镜的

一体化,保证了车长的近距离观察能

力;由于将周视瞄准镜所观测画面引

入所选择的棱镜式观察镜,并在其视

场内显示周视瞄准镜瞄准线的状态,

车长拥有了全景式观测能力。改进升

级后的武器稳定系统使调炮速度可达

40°/s。

相关人士声称,依据综合能力

和完成任务的范围来评价“荚蒾”

火控系统,可以说,以其为代表的

俄罗斯坦克火控系统具备甚至超越

了世界水平。

(编辑 步建兴)

《国外坦克》2012年第1期

35

T-34坦克衍生型号列表

苏联人最初只是称其为T-34,后来苏联人为了将装备76.2mm火炮的T-34与装备85mm火炮的T-34区别开,分别称之为T-34/76,T-34/85。后来西方采用字母A~F区分T-34/76的亚型(当然这也是不准确的)。T-34/85的所谓43、44、45年型只不过是事后的一种描述,用工厂+ABCD类炮塔+炮+年份基本可以区分95%的T-34/85,同理T-34/76也是。 A、1940年型,主要特征为一门型号为L-11,倍径30.5的76.2mm火炮被猪鼻状的防盾保护着,炮塔扁平,分焊接,铸造两种; B、1941年型,一门型号为F-34,倍径41.2的76.2mm火炮,部分A型使用了这种火炮,盒装防盾与40年型明显不同; C、1942年型,主要特征驾驶员舱盖更换,航向机枪加装外防盾; D、1942年型,主要特征为大型六角炮塔,两个圆形炮塔舱盖,舱盖打开状态因类似米老鼠的耳朵而得名; E、1943年型,在六角炮塔左侧加装了车长指挥塔; F、1943年型,铸造炮塔(实际是UZTM的冲压工艺炮塔)。 注:苏联人喜欢用“煎饼”“螺母”来分别描述装备一体式大型仓盖的扁平炮塔和双乘员舱盖或带指挥塔的六角炮塔。1940年底,早起使用铸造炮塔的T-34出现,由马里乌波尔--哈尔科夫联合制造,正面厚60mm(轧钢焊接的正面52mm)。1941年,先后三家厂生产T-34整车。112厂41年7月投产,开始生产铸造炮塔失败,借鉴了马里乌波尔的经验后,首批20辆T-34与10月交付部队。由于发动机短缺,使用了库存的老式M-17F汽油发动机。两厂41年底生产了365辆安装此发动机的T-34,截止42年5月又交付904辆。 斯大林格勒地区,STZ进行总装,KrasniyOktyaber轧钢厂生产装甲板,用船运到STZ及第264工厂(斯大林格勒造船厂,组装车体的地方)。41年秋,“齿接”样式的车体在STZ 投产。1941年10月STZ设计全钢负重轮,11月投产,这种样式的负重轮各厂都有使用,43年夏取消。1941年9月17日位于哈尔科夫的183厂开始向乌拉尔迁移,最后一列(第43列)迁移列车10月19日抵达乌拉尔,12月第一条生产线准备完毕,月底通过总装从哈尔科夫带来的部件,25辆T-34交付部队。42年2月,112厂的炮塔座圈跳弹筋增加到6条。42年3月还在生产“煎饼”炮塔的厂家开始将炮塔后部简化,焊接炮塔采用一整块梯形钢板焊接,铸造炮塔为一体式。 1942年6~7月,183厂开始采用新的辐条式带胶缘负重轮。42年183厂是T-34产量最大的厂。42年夏,战火临近STZ,导致其停产。另有三家工厂(UZTM,ChKZ,174厂)开始生产T-34整车。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UZTM(Ordzhonikidze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Uralmash,第9厂)1941年秋开始生产车体,随后开始生产铸造炮塔,42年4月开始为其他总装厂提供组装好的车体或炮塔,1942年7月28日生产整车,43年秋转产基于T-34底盘的坦克歼击车。原来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LKZ,第100厂)1941年6月25日迁往车里雅宾斯克(ChKZ),联合了本地的拖拉机厂(ChTZ,第178厂)以及一同迁往的生产发动机的(原来位于列宁格勒,哈尔科夫等地的如KhPZ第75厂)等厂家,自此车里雅宾斯克被称为坦克城(T ankgrad)。ChKZ于1941年末42年初开始生产一些T-34部件,42年8月生产整车,44年3月停止生产T-34。 “螺母”炮塔由M·A·Nabutirsky在183厂搬到乌拉尔地区稍后研制(183厂由于迁移,丢失了轧钢机等一批大型生产设备)。这种炮塔最早见于1942年8~9月(春季就有小批量生产),德军拍摄的照片显示7月上就有了,GKO42年7月1日颁布的安装这种炮塔的命令似乎验证了这点。“螺母”炮塔从外形上大致可分为laminate,hardedge,softedge三大类炮塔。1942年夏末秋初,183厂生产的车辆,航向机枪有了防盾,与此同时112厂的车辆开始出现扶手。112厂和乌拉尔地区厂家的扶手样式不同。

地铁的各系统简介

备忘录电话传真网络 错误! 未知的用户属性名称。错误! 未知的用户属性名称。 地铁的系统功能 一、概述 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下,行车组织、设备、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安全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2 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安全保证系统。如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 (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设备系统的遥控、遥信、遥测;BAS (环境监控系统)和FAS(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车站环境控制的自动化和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售票、检票、分类等功能。这些系统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控制中心)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 地铁路网的基本型式有: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 1、中间站:只供乘客乘降用,此类车站数量最多。 2、折返站:在中间站设有折返线路设备即称为折返站,一般在市区客流量大的区段设立,可以满足乘客需要,同时节省运营开支。 3、换乘站:既用于乘客乘降又为乘客提供换乘的车站。 4、终点站:地铁线路两端的车站,除了供乘客上下或换乘外,通常还供列车停留、折返、临修及检修使用。

世界上最变态的超级巨型坦克:有的一炮能干沉军舰

世界上最变态的超级巨型坦克:有的一炮能干沉军舰 八号坦克鼠式 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设计的超重型坦克。恐怕也是最著名的超重型坦克。因此做重点介绍。 研发历史 德国开发超重型坦克的历史从1941年克鲁伯(Krupp)公司以掳获的苏联T-35坦克作为研发蓝本为开端,所以到了隔年克鲁勃公司提出“虎鼠式”(Tiger-Maus, VK7001)重型坦克以及七号狮式坦克(PzKpfw VII L?we, VK7201)。不过计划在同年3月初就被取消,但是研发的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重型坦克做了准备。 1942年3月中旬后,保时捷车厂收到一份合约,要求制作新款100吨重的205型VK10001保时捷坦克(Panzer - VK10001 / Porsche Type 205)。4月中旬的时候德国陆军补充要求新坦克载弹量应高达100发,5月时在阿道夫·希特勒的亲自要求下,斐迪南·保时捷教授(Professor Ferdinand Porsche)与克鲁伯公司的穆勒博士(Dr. Muller)开始合作进行整个计划;希特勒还要求坦克应重达120吨,坚不可摧,并且无坚不摧,

搭配高性能的60或者72倍径的坦克炮。研发的结果造就八号坦克鼠式(Panzerkampfwagen VIII Maus)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设计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保持者。鼠式坦克不仅仅是完成设计,并且到达产制完成的阶段,一共有两辆原型车问世。 经过设计后的八号坦克的车身为10.1米长,3.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最初设想重达100吨),可以容纳5至6个乘员。它的主要武器为1门128毫米KwK 44 L/55大炮、75毫米KwK 44 L/36.5同轴副炮,并且以60-240毫米的装甲护身。保时捷答应在1943年5月时会先生产出原型车辆,并且在交付原型车后每月生产五辆。德国原本预计生产约150至200辆八号坦克,但直至二战结束时一共只生产了9辆,其中只有2辆竣工。 1942年4月时原型车最初被称为“猛犸象”(Mammut),不过1942年底又被更名为“M?uschen”(小老鼠),1943年2月时确定命名为“Maus”(老鼠)。八号坦克的底盘、火炮和炮塔由克鲁伯公司负责制造,而组装则由埃克特公司(Alkett)负责。 武装

“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

“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系统是坦克装甲车辆的"保护神"。正如俄罗斯厂商广告词中所说,"假如您珍视您的装甲车辆和乘员,您就需要竞技场(Arena)-E主动防护系统。"俄罗斯研制的"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属俄罗斯第二代主动防护系统,它能够用来可靠地保护坦克装甲车辆免遭地面和空中发射的反坦克导弹、火箭弹以及无坐力炮弹等反坦克弹药的袭击。"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由下列3部分组成:探测与操纵装置、杀伤武器和技术保养用的检验装置。探测与操纵装置由雷达站、计算机、操纵台(车长用)和指令转换部件组成;杀伤武器包括防护用弹药和若干组定位的发射管。 "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采用能对整个防护区域进行瞬间搜索的多功能雷达,探测和跟踪目标; ●用反应极其迅速和定向作用很强的防护弹药来瞄准和击毁来袭的反坦克弹药,包括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无后坐力炮弹等; ●一旦打开车长控制面板上的系统开关后,系统就开始自动运行,因此,可以减轻乘员的负担,让乘员可专心地执行其主要战斗任务;

●能全天候24小时连续工作,无论车辆行进间和炮塔旋转中,都能连续不断地搜索和拦截来袭目标; ●水平防护扇区为220o~270o,随着炮塔的不断转动,这一防护扇区的防护方向也在不断改变;该系统能防车辆的正面和两侧,并且在对纵深防御之敌进行攻击时,它能防敌以任何射角射来的弹药; ●伴随步兵危险区半径只有20m~30m;在拦截来袭反坦克弹药时,对车辆外部设备,如瞄准镜、机枪及本系统的构件等不会造成意外破坏; ●具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在战斗勤务和作战行动中,系统不会因偶然因素自行运行,因此,系统安全可靠,不会发生拦截弹走火造成误伤; ●能够区分低速飞行的目标(如反坦克导弹、火箭弹以及无坐力炮弹等)与子弹、炮弹破片和一切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的目标; ●系统模块化设计和设备可拆卸的特点,使该系统适合于安装在各种类型的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上。 在战斗模式下,雷达开始搜索和探测来袭的反坦克目标;系统自动分析所有目标信号数据,在发现低速运动目标接近50m距离之内后,雷达对目标转入跟踪模式,判断来袭反坦克弹药是否会击中该系统所保护的坦克装甲车辆,如果判断有可能击中,雷达则收集目标的精确运动数据,输入计

地铁车辆牵引电气故障系统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d5293562.html, 地铁车辆牵引电气故障系统分析 作者:李语嫣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我国地铁车辆的不断扩张线路,给市民生活、工作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而 地铁作为高频运行的机械设备,在长期的运行中,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电气故障。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地铁车辆电气系统构成、故障进行分析,以期提高维护效率。 关键词:地铁车辆;电气系统;故障 一、地铁车辆牵引技术发展及应用 (一)牵引传动的发展 当前大部分的地铁车辆采用的电能,在众多的传动技术研究中,根据地铁车辆的牵引方式不同选用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两种主要的传动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电能进入到电力发动机,由发动机完成车辆牵引。其中直流牵引发动机结构复杂,需要通过半控型晶闸管完成对直流的斩波,从而使斩波调压与相控调压相结合。随着地铁车辆牵引技术的不断发展,异步电机的交流传动开始应用到牵引技术当中,同时随着变频变压的电压逆变器问世,从而使交流传动成为主要牵引技术,欧洲国家于1990年代对直流传动车辆进行停产,退出舞台。 (二)牵引技术的运用 作为当前主要地铁车辆牵引技术,交流传动方式通过牵引变流器来实现对地铁车辆的控制,为了能够实现牵引变流,则需要在地铁车辆设计时运用变频器弥补电压等级不足等问题。如德国和日本,分别用过1200V和1700V的三电平逆变器,随着技术发展,逆变器加入高压模块,从而输出波形更好。同时在交流传动中加入速度传感器和全电制动,保证电气牵引的灵活和可靠。 二、地铁车辆电气牵引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一辆普通的地铁车辆的牵引系统主要是由避雷器(LP)、制动电阻(BR)、牵引逆变器(VVVF)、含HSCB的高压箱(HV)、牵引电动机(MOTOR)及受电弓(PAN)等部件组成。 其中高压箱主要是由高速断路器、充电设备及其主隔离开关组成。在一般的地铁车辆上都配有两个受电弓,之所以要配备两个受电弓,就是为了防止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一个受电弓出现故障,另一台受电弓依然能够正常的运行,以提供车辆正常运行需要的高电压。在地铁车辆的牵引控制系统内,还配备有牵引逆变器,与牵引逆变器相连的一端有相应的支撑电容,通过这样的一个支撑电容,能够有效地保障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稳定程度,同时在地铁的运行过程中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坦克车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坦克车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身体逐渐结实,体力也相对较好,此时他们精力充沛,基本动作更为灵活,动作能力也明显提高。根据中班幼儿这些显著特点,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 本次活动的运动器材“坦克车”是我利用废旧的纸箱制成(受邻居奥伊斯嘉上海日本语幼儿园运动材料的启发,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材料安全环保又低成本,简易的装饰还能从视觉上吸引幼儿。 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是以集体性游戏串联,强调幼儿运动过程的有趣性和挑战性。听指令游戏能让幼儿在玩“坦克车”的过程中,发展倾听能力,提高运动能力。竞赛游戏则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标 1.在听辨不同的运动信号中,尝试用身体动作快速反应,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2.在竞赛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有初步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纸箱制作的“坦克车”人手一辆。 2.鼓一只。 活动过程

一、听指令游戏——听指挥的坦克车 1.角色扮演:教师扮演指挥官,手持一面鼓进行指挥,幼儿扮演解放军开坦克车。 2.游戏开始:幼儿自选一辆坦克车,分散站立于场地中,听指令行动。 玩法一:幼儿用爬行的方法开坦克车。 指挥官演示指令与动作的关系:鼓声快,坦克车开得快;鼓声慢,坦克车开得慢;敲打鼓的外圈,向后倒退开坦克车:鼓声停,坦克车停止前进。 规则:听辨鼓声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玩法二:幼儿用站立行走的方法开坦克车。 指挥官演示指令与动作的关系:鼓声快,向前开坦克车;鼓声慢,向后倒退开坦克车;敲打鼓的外圈,侧身开坦克车。 规则:听辨鼓声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分析:听指令的游戏一开始就很吸引幼儿,幼儿能一边认真倾听鼓声的变化,一边迅速地变换不同的动作。游戏中玩法的变化是考虑到幼儿膝盖的承受力,同时也关注身体锻炼的全面性。一组变化的指令挑战着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并要求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执行指令,增大了游戏的难度。有挑战的游戏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集体游戏——看看谁的坦克车开得快

重装机兵18辆战车得到方法

8辆战车的地方,以及得到的方法: 1.吉普车(一定会得到) 从第一小村到第二城镇,再回第一小村就会得到; 2.装甲车(隐藏战车) 从莎丝提酒场出去后,从电线杆右边,往右走10步.再往下走21步用探测器一扫就看到了; 3.野巴士(隐藏战车) 从诺波德建村(佛像村)出去后,往下走11步.再往右走27步用探测器一扫,可看到巴士站牌,调查站牌就可以得到; 4.红狼坦克(迷宫) 在巴沙斯卡村上方的金字塔型建筑物里在一楼输入密码4673后就可得到; 5.战神坦克(需要宝物) 在泰夏村山顶的神社,门口的小狗.给它吃一种宝物(不是狗食),宝物明称有4个ME(日文发音)字的宝物(めめめめさいぼう),它就会让开,还有一道门用万能钥匙就可打开,神主就会把坦克送给你; 6.重型坦克(迷宫) 摩洛波可镇上方的山洞(要过海.不是水洞)最深处可得到; 7.超重型坦克(最后迷宫) 在最后迷宫的格那库可得到; 8.自制坦克(巴特研究所) 在迪斯克鲁斯城镇的西方,有个巴特战车研究所.巴特博士给你看设计图(自己设计后,他会依照你设计坦克的重量,就去找多重的废铁)在研究所的右方,有坦克坟场.那里可找到一大堆废铁(用探测器找)凑齐废铁后,把废铁交给博士旁的机器人,博士会叫你等5天去宿睡个5天,就去找博士拿坦克吧; めめめめさいぼう在狗之村的附近打FC版的变形虫获得. 废铁也可以靠打T99坦克,死神坦克获得 开头的情节很悲壮 一开始出村庄,往东北方向走,有个艾鲁尼优城(エルニニョ) 进去先去宿屋,然后把柜台两个士兵干掉,上二楼,有人被关,先跟他们说话,然后调查士兵可得到钥匙,把门打开,讲完话后,到装备屋,把橘色油桶推开可下去里面是反抗组织,跟全员讲话后,组织元老会给你一棵金色假牙。(此村情报屋可遇到二个西部枪手),然后回马多村(マド)那鲁(ナイル)老先生会说:车子修好了,就得到第一台战车-吉普车。然后去艾鲁尼优城镇(エルニニョ)的西方,有座桥,把桥上的敌人解决后过桥,上方有一间下水道小屋进到最深处,有个房间跟房间里的老先生说话,他会帮你开同伴的门(一定要带金色假牙)技师加入。再次过桥,往西南方走,会到小狗村,小狗加入(要那只红色的)从小狗村回下水道小屋,小屋的右方就是哈特巴村。此村可买狗食,到地下室救一个人,(回艾鲁尼优城镇情报屋还遇到二个西部枪手)。还可坐船到迪鲁达里欧港市买战车装备。回来后,买一个扳手,出村庄,往北走,有人要修车,给他一个扳手,让他将车子修好,他会挖掘隧道,等他挖掘到最后关头,因岩石坚硬无法前进时,你开坦克在后面用力推他一下,就能到巴沙斯卡村。巴沙斯卡村上方有个金字塔型建筑,从旁边有两个洞进去,输入密码4673后可得红坦克。回到哈特巴村,往西北方向可到亚士莎村。进村后,可看见桥墩,往上爬,有人跟你玩猜猜乐,(猜到进去),到桥上后,可听到有关主角和玛丽亚的事情,并要主角为玛丽亚报仇,出村后,一直往北走会到莎士提酒场。一直说话,

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电气 一、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现代汽车所装备的电气系统,按其用途可大致归纳并划分为下面四部分: 1.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前两者是并联工作,发电机是主电源,蓄电池是辅助电源。发电机配有调节器的作用是在发电机转速升高时,自动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使之保持稳定。 2.用电系统 汽车上用电系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起动系:主要机件是启动机,其任务是起动发动机。 (2)点火系:它是汽油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包括电子点火系统或传统点火系统的全部组件。其任务是产生高压电火花,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3)照明系统:包括车内外各种照明灯以及保证夜间安全行车所必须的灯光,其中以前照明灯最为重要。军用车辆还增设了防空照明。 (4)信号系统:包括电喇叭、蜂鸣器、闪光器及各种信号灯等,主要用来保证安全行车所必要的信号。 (5)电子控制系统:主要指由微机控制的装置,包括:电子控制点火装置、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装置、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装置等,分别用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排气净化和操纵自动化等性能。 (6)辅助电器:包括电动刮水器、低温起动预热装置、空调器、收录机、点烟器、防盗装置、玻璃升降器、座椅调节器等。辅助电器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主要向舒适、娱乐、保障安全方面发展。 3.检测系统 包括各种检测仪表如电压表、电流表、水温表、油压表、燃油表、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和各种报警灯,用来监测发动机和其它装置的工作情况。 4.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包括中央接线盒、电路开关、保险装置、插接件和导线等,以保证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汽车电气系统电系的特点 汽车电气系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低压 汽车电系的额定电压有12伏(V)、24V两种,汽油车普遍采用12V电系,而柴油车多采用24V电系。电器产品额定运行端电压,对发电装置12V电系为14V;对24V电系为28V。对用电设备电压在0.9~1.25倍额定电压范围内变动时应能正常工作。 2.直流 汽车电系采用直流是因为起动发动机的启动机,为直流串激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模块化组装工艺研究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模块化组装工艺研究 目前地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电气布线模块化组装工艺是地铁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而地铁生产工艺又与地铁的安全性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想要提升地铁车辆的安全性,可以以电气布线模块化组装工艺为切入点,以此工艺质量的提升带动地铁车辆整体运行安全性的提升。 标签:地铁车辆;电气布线模块化组装工艺;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subwa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 e’s daily life,and its safet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Modular assembly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wi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bway production technology,and subway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subway,so we want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subway vehicles. The modular assembly process of electrical wiring can be used as a starting poi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ces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operation safety of metro vehicles. Keywords:subway vehicles;modular assembly process of electrical wiring;research 前言 在当今社会中,地铁出行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对地铁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现有的地铁车辆制造工艺进行完善,使得地铁车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在提高其安全性能的基础上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 1 地铁运行概述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固有的優势也逐渐凸显出来。例如绿色环保、节能、输送量大等。它的出现,既符合“绿色城市”理念,同时也是城市交通运输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尤其对于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来讲,其所具有的优势更是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它除了具备上述优点外,还能有效改善城市的交通堵塞,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具代表性的交通方式,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体现[1]。想要促进地铁交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合理提高地铁在我国城市的覆盖率,而且还需要对相关制造工艺给与重视,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地铁的质量。据了解,目前我国设有地铁交通方式的城市大约有几十座,虽然这些城市地铁运行时间长短不一,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均能做到因地制宜,与其所在城市发展有较高的吻合度,因此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突出作用。

坦克世界决定胜率的秘诀

坦克世界决定胜率的秘诀 我?学的时候学过系统论,还沾过?点统计学分析;到现在东西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基本的感觉还在,这?章我早就想写了,但是?直以来觉得??打的不够多,样本还是太少。终于,前段时间,不算我为了省?雇?帮我打的场数,我??已经打了10000场野队,虽然总体胜率只有难看的48%,但是我觉得我已经摸透了这个游戏的模型,因此,接下来,我就来分析?下这个游戏是?个什么样的系统,以及这个系统决定性的要素数据是什么,鉴于个??平有限,离开学校太久等原因,很多东西不能?清晰的数学公式来表达,欢迎各位指教。当然如果你认为我是在胡说?道,也可以当这篇?章在扯淡。为了尽可能的简化模型,我这?只讨论坦克,不讨论?炮和t d,t d的数学模型有些复杂,但是总体上,我认为可以把T D看成是中坦,原因是T D的特性和中坦很类似,当然其中也有个把另类。 准备资料: ?先,我们要来分析?下这个游戏的总体框架,凡是?个封闭的系统,抛弃其展现的表象,其内部?定能抽象出?个模型。w o t这个游戏,制作的是从坦克诞?初期?直到60年代间的坦克?战。这中间有?个很?盾的地?,就是50年代后出现了现代主战坦克的原型(这东西对于w o t的世界,是?个b u g,为啥后?讲) ?在这之前,坦克中决定战场的是重坦,?且双?都是远距离交战,所以当年?猫坦克仗着88炮横?天下,远距离打?枪是世界主流战术,最难打的是进攻战,最好打的是防守战,就连元?精英鲍尔默在耗光了他的?品后,也不得不在?次进攻战中被打?枪的馒头给阴了(叫你丫的天天打?枪,被?打了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的坦克战模型,抽象出来就是双?在?公?的距离上互相?枪,没被点亮的有绝对优势。那么,???的设计师们又是如何实现这个模型的呢,我们发现w o t除了?量这个很不符合现实的设定外,其它诸如炮弹滞空飞?,重?下坠,?射?,跳蛋后?次杀伤,履带适应能?等诸多现实坦克战中的物理现象,???都实现了,嗯嗯,不愧是当年的坦克专家???家分出来的。 但是,有那么?个细节,就是地图??和视野,坦克世界?的地图远?实际交战地图?的多,更要命的是坦克的视?只有可怜的445?,如果有队友加成也不过能看到1000?。有?说这是???为了怕?家互相撸炮距离太远感到?聊,于是拉近战场以增加?氛…… 是这样吗?不,这?切都是计划好的。 我们前?提到过,坦克世界?的坦克模仿了绝?部分现实世界?坦克的特性,除了炮弹射程和视野缩?以外,当然对应的地图也缩?了,因此,很多现实?的坦克作战理论对游戏中的也是适?的。那么我们来看看现实中的坦克: ?先,??在初期被元?的精锐装甲群打的满头包以后,终于从失败中总结了以下?条: 1.坦克越矮?存率越?, 2.数量?于质量,

坦克自动灭火系统

坦克自动灭火系统 跟宾馆里的灭火系统类似,火焰和烟雾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打开阀门,喷!大部分都有自动灭火装置.如俄罗斯T-72坦克,该坦克上装有自动灭火装置,当探测器感受到存在火灾信号时该装置能自动控制灭火瓶喷出灭火剂进行灭火。一些如69式中型坦克防护系统该坦克的装甲防护与59式相同,采用均质钢装甲,铸造炮塔,车内携带半自动型灭火瓶3个,手提灭火器1个,车上装有电点火烟幕筒2个。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的坦克上就装上了灭火设备。不过大多数是手提式灭火器,非常简陋。在战后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坦克上,普遍装上了固定灭火装置。固定式灭火装置分为手提式、半自动式和自动式三种。手提式灭火装置最简单。几个固定在坦克内的灭火瓶组成了灭火剂喷射系统,灭火瓶通过管道与装在坦克内最易着火部位的喷嘴相连接。当乘员发现坦克内起火时,迅速扳动电气开关,使灭火瓶阀开启,灭火剂从喷嘴中喷出,将火源扑灭。半自动灭火装置中,除了灭火剂喷射系统外,还装有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由火焰感受器、音响报警器和信号灯组成。当坦克内出现火情后,报警器响,信号灯亮,向乘员报警,而灭火剂的喷射仍然由乘员手动控制。我国50年代末期列装的59式坦克上的灭火装置就是半自动的。坦克内共

有3个灭火瓶,乘员可以按下不同的按钮,对不同部位灭火。灭火剂的代号为1211,比早期的二氧化碳灭火要好得多。自动灭火装置中,除了灭火剂喷射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外,还多了一个控制盒,盒里面装有灭火控制电路。发生火警时,控制盒在向乘员报警的同时,能按预定的程序自动启动灭火瓶,喷射灭火剂,扑灭火源。火灾报警系统中的火焰传感器,是探测火情的"耳目"。在半自动灭火装置中,多数为感温式(双金属片、热电偶等)或感烟式传感器,不过,这些传感器的反应时间比较慢,大约需要2--5秒钟才能起作用。若是油箱着火,一下子就能着起来,2--5秒钟后再来救火就来不及了。这就促使坦克设计师们想办法研制一种能在瞬间就把火源扑灭的灭火装置。于是,自动灭火仰爆装置便应运而生了。其实,自动灭火抑爆装置也是自动灭火装置的一种。不过,它反应奇快,不但能灭火,还能抑制弹药的诱爆。因而,在当代的主战坦克中,差不多都装上了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简称灭火抑爆装置)。有了它,可以使坦克及其乘员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最典型的例子是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斗。由于当时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上装上了灭火抑爆装置,尽管也有坦克被反坦克武器击穿,但单车乘员的伤亡仅是其它坦克的1/2,而且没有一个坦克乘员被烧死。这在以往的任何一次坦克大战中,是根本做不到的。神奇的"眼睛"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检修教学指南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结构与检修》教学指南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结构与检修》是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器基础知识、常用低压电器、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的检修、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控制电路、辅助逆变器的检修、列车照明系统及控制回路和110V电源电路等方面的内容,以及部分车辆电气设备的操作运用案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结构与检修》是学习具体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重要的技术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含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等)、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控制电路、辅助逆变器、列车照明系统及控制回路和110V电源电路的基本组成、作用原理和主要技术性能等主要内容; (2)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含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等)、辅助逆变器的检修维护; (3)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照明系统和列车控制电路的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应达到的技能点 (1)能识别列车常用低压电器、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含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等)、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控制电路、辅助逆变器、列车照明系统,说出基本部件的名称及使用功能; (2)能够初步胜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作业,具有运用专业工具对列车常用低压电器、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列车照明系统设备等进行检修的技能; (3)初步具备列车电路故障诊断分析的技能。 3.课程的后续基础应用 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地铁车辆驾驶,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轨道车辆电气分析及故障处理等课程以及参加专业实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好玩的坦克车

设计思路中班幼儿身体逐渐结实,体力也相对较好,此时他们精力充沛,基本动作更为灵活,动作能力也明显提高。根据中班幼儿这些显着特点,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 本次活动的运动器材坦克车是我利用废旧的纸箱制成(受邻居奥伊斯嘉上海日本语幼儿园运动材料的启发,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材料安全环保又低成本,简易的装饰还能从视觉上吸引幼儿。 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是以集体性游戏串联,强调幼儿运动过程的有趣性和挑战性。听指令游戏能让幼儿在玩坦克车的过程中,发展倾听能力,提高运动能力。竞赛游戏则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标 1.在听辨不同的运动信号中,尝试用身体动作快速反应,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2.在竞赛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有初步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纸箱制作的坦克车人手一辆。 2.鼓一只。 活动过程一、听指令游戏听指挥的坦克车 1.角色扮演:教师扮演指挥官,手持一面鼓进行指挥,幼儿扮演解放军开坦克车。 2.游戏开始:幼儿自选一辆坦克车,分散站立于场地中,听指令行动。 玩法一:幼儿用爬行的方法开坦克车。 指挥官演示指令与动作的关系:鼓声快,坦克车开得快;鼓声慢,坦克车开得慢;敲打鼓的外圈,向后倒退开坦克车:鼓声停,坦克车停止前进。 规则:听辨鼓声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玩法二:幼儿用站立行走的方法开坦克车。 指挥官演示指令与动作的关系:鼓声快,向前开坦克车;鼓声慢,向后倒退开坦克车;敲打鼓的外圈,侧身开坦克车。 规则:听辨鼓声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分析:听指令的游戏一开始就很吸引幼儿,幼儿能一边认真倾听鼓声的变化,一边迅速地变换不同的动作。游戏中玩法的变化是考虑到幼儿膝盖的承受力,同时也关注身体锻炼的全面性。一组变化的指令挑战着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并要求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执行指令,增大了游戏的难度。有挑战的游戏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集体游戏看看谁的坦克车开得快集体游戏场景布置: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男女两队,面对面排列,轮流玩法一:用爬行的方法开坦克车比赛。 规则:人站在坦克车外,听到指挥官的指令后,进入坦克车内,爬行至对面一队处,直至全队最后一名幼儿的坦克车到达底线。指挥官手持秒表计时,用时最短的一队获胜。 玩法二:以站立的方法开坦克车比赛。 规则:启动时,坦克车必须在起点线后,幼儿站在车旁或车上,听到指令后才能进入坦克车内。 (分析:竞赛游戏中幼儿注重的是开坦克车的速度,会忽略游戏规则。游戏中教师要在提醒幼儿注重遵守规则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利用游戏规则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这对幼儿的自律能力很有挑战,游戏能使幼儿真正体验到竞赛的乐趣。)三、放松整理坦克车回家了师生共同整理游戏材料并进行放松活动。 点评游戏体现的训练内容有:听动协调反应,听知觉记忆,肌肉张力、持久力、柔韧性等。 听觉感知和动作反应整合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能力。听知觉发育落后的幼儿进入小学后,听动协调反应的速度慢,准确性差、记忆差,常常会跟不上学习的步

历史上亨舍尔虎系列重型坦克的架空

历史上亨舍尔虎系列重型坦克的架空 结合德国的实际,重新设计虎系列重型坦克有保守和激进2条路线。而笔者的重新设计虎系列重型坦克的保守路线比激进路线的改变要小得多,以下阐述的是保守路线的设计思想。 以下是以保守路线重新设计虎系列重型坦克的基本构思,这个路线中虎1和虎王与历史上的设计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基本保留了原有的重量和结构,唯一的较大变化是增加了采用虎1底盘,各部位装甲厚度不变但采用倾斜装甲设计,采用了装备了88mmL71火炮的保时捷型炮塔的新虎2重型坦克作为过渡,另一个较小的变化是虎王火炮的选择,在新虎2已经采用了88mmL71火炮的前提下,虎王将采用新的105或128mm的火炮。 第一阶段,虎1服役于1942年7月,车体为历史上的车体,炮塔为历史上的炮塔。战斗全重为55-57吨,采用88mmL56火炮,车体前装甲100mm,炮塔前装甲为100mm,炮塔防盾为110mm,发动机为超频的HL210,功率为650PS,最大时速为38km/h。 第二阶段,新虎2服役于1943年7月,车体为装甲倾斜化设计后的虎1车体,炮塔为历史上虎王初期型的保时捷型的炮塔设计。战斗全重为60-62吨,采用88mmL71或者105mmL52火炮,车体前装甲100mm50度倾,炮塔前装甲为100mm弧形,防盾为110mm 猪头型,发动机为超频的HL230,功率700PS,最大时速为40km/h。 第三阶段,虎王(新虎3)服役于1944年7月,车体为历史上的车体,炮塔为历史上的虎王后期型的亨舍尔型炮塔。战斗全重为68-70吨,采用105mmL68或者128mmL55,车体前装甲150mm50度倾斜,炮塔前装甲为180mm,炮塔防盾为185mm猪头型。发动机为超频的HL230,功率700PS,最大时速为35km/h。 这个保守路线的核心思想是,在保留虎1坦克和虎王坦克的大多数原设计和数据参数前提下,在虎1和虎王之间设计一款过渡型坦克(姑且命名为新虎2,原虎王改为新虎3),采用了虎王坦克的88mmL71长身管火炮和倾斜装甲设计,但是留用原先相对可靠的虎1底盘。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提高虎系列重型坦克的火力和防护性能,又提高底盘的继承性和通用性,减少机械故障和新底盘可能出现的其它性能缺陷。同时还可以提前服役一款新型重型坦克,新虎2由于采用了原先虎1的底盘,其服役时间至少能够较虎王提前半年,从1944年1月提前到1943年7月。而虎王(新虎3)也不必像历史上那样仓促服役,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解决新底盘的机械问题,推迟到1944年7月服役。 这种思想实际就是那个在虎王设计阶段被淘汰了的VK4502H的设计方案,虽然看上去最保守,但是这是最切合二战实际的一种设计。因为一种坦克,底盘的设计通常是最复杂的,成熟通常也是最晚的,与设计一种全新底盘相比,改变车体的装甲外形设计,采用新的火炮或者新的炮塔难度要更低,T34/76--T34/85、KV1--KV85、JS1—JS2、JS2—JS2M、M4/75—M4/76、M26—超级潘兴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为了采用88mmL71长身管火炮和倾斜装甲设计,重新设计一种新的坦克底盘在大战进行中是一种鲁莽之举,或许就是这个原因1944年已经过时的虎1坦克才继续生产,在虎王坦克服役后的8个月才停产。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 全身披挂反应装甲块的俄军T-72坦克部队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坦克装甲车辆仍将是网络中心战的核心。同时,其在战场上也将面临来自陆、海、空等多方位立体攻击,包括动能弹、穿甲弹、破甲弹、反坦克子母弹、反坦克

火箭筒、反坦克地雷和软杀伤武器(如电、光、波、场、核、生、化等武器)。面对性能不断提高、种类形式多样的威胁,坦克装甲车辆单纯依靠增加装甲厚度等传统防御手段已难以抵御。综合防护概念的出现,为今后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技术确定了发展方向,为其战场生存力的提高提供了发展空间。 综合防护系统是在现有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整体式防护手段,通过将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装甲防护、主动防护、隐身、烟幕、三防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射击、先敌压制、先敌摧毁,形成由外到内的、有效的立体防护系统。 目前,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概念下所采用的防护技术主要是在提高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主动防护技术、隐身技术和装甲防护技术等。主动防护主要分为硬杀伤、软杀伤或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主动防护系统三种;隐身技术中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要数新一代隐身技术和隐身坦克技术;装甲防护技术包括传统均质钢装甲和各类非常规装甲等。其中,非常规装甲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坦克装甲车辆的整体重量,还能提高其防护力,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此外,目前坦克装甲车辆所采用的防护措施还有烟雾遮蔽技术、二次效应防护技术及核生化防护技术等等。 总体设计 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也就是形体防护。车辆外形是由车长、宽、高、履带着地长、车底距地高,以及车体和炮塔的形状等决定的。相对而言,车辆高度越低,正面面积越小,被命中的可能性就越小。车体易被命中部位的装甲尽量倾斜,不仅可以增加“跳弹”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增大虚拟厚度,即增大弹丸在装甲内贯穿的距离。一般是前装甲较厚,倾斜较大,防弹能力和承受冲击的能力都较好。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的动力装置前置,并且前装甲又有较大的倾斜角度,因而乘员正面的防护得到加强。

坦克实弹射击训练指挥控制系统设计

收稿日期:2015-06-20修回日期:2015-08-01 作者简介:林 海(1968-),男,宁夏中卫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器运用。 摘 要:针对传统的坦克实弹射击训练在指导、指挥、控制和评估环节上缺乏现代技术手段,影响射击训练质 量、效果、效率和安全性的提高,提出了射击训练指挥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设计了射击训练指挥控制系统,包括车内视频监控分系统、射击电路遥控分系统和车辆运动参数记录分系统。并用于实际的坦克实弹射击训练的指挥控制,效果明显。 关键词:实弹,射击训练,指控系统中图分类号:E924;TJ811 文献标识码:A 坦克实弹射击训练指挥控制系统设计 林 海,姚 鎏,邵思杰,宋 超 (装甲兵工程学院, 北京100072)Design of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for Tank Live Ammunition Fire Training LIN Hai ,YAO Liu ,SHAO Si-jie ,SONG Chao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 Beijing 100072,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lacking modern technical means at the instruction,commanding and evaluation phases in the tank live fire training ,it has effected to raise the quality ,effect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in the fire training.Against these problems,a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for tank live fire training is designed ,it concludes In-vehicle surveillance sub-system ,fire circuit remote control sub-system and kinematics parameters monitoring sub -system.This system has been used in the fire training,and has got distinguish impression. Key words :live fire training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0引言 实弹射击训练是武器装备战斗力形成的重要途 径,也是部队军事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在训练指导环节上,由于缺乏科学高效的现代化手段,教练员只能通过肉眼或望远镜对各训练车辆所表现出外在的射击动作进行观察,主观、概略判断乘员的操作过程,不能实时、准确地观察和了解到训练中车内各乘员操作动作和过程的正确性,难以预见乘员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训练中的真实情况,只能通过乘员返回后的报告来了解;对车辆射击动态的各种参数和射击结果,只能通过前方观察所、侧方观察所和靶区检靶人员进行人工测定、记录和报告;在训练的指挥控制和评估方式上,只能 利用单一的无线电台通过对车长的指挥,实现对射 手和武器的指挥控制;对乘员组和射手成绩评定和训练情况评估,完全是依靠人工完成。 为解决以上训练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目前成熟的视频无线传输、无线遥控、GPS 、传感器和计算机等技术,设计研制一套技术先进的坦克实弹射击训练指挥控制系统。 1系统功能 射击训练指挥控制系统的无线传输距离不小于2km ,适应野外行车环境。各分系统功能如下:1.1车内训练情况视频监控 ①训练时,教练员和等待练习的乘员可在监控终端上实时清楚地看到射手的瞄准情况和战斗室内 文章编号:1002-0640(2015)08-0140-03 火力与指挥控制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40卷第8期2015年8月 Vol.40,No.8Aug ,2015 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