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柱常识

色谱柱基础知识 Post By:2009-9-30 11:59:23

色谱柱尺寸
长度和尺寸
-------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短柱(15-100mm)-运行时间短,柱压低
长柱(150-250mm)-分辨率高,运行时间长
窄径柱(小于等于2.1mm)-检测灵敏度高
宽径柱(3-21.2mm)-载样量高
柱的内径决定了流速:
流速F2=F1*(ID2/ID1)2

硅胶纯度
硅胶的硅醇基与离子型化合物之间可能进行二级反应
硅胶中的痕量金属会增加硅醇的酸性和峰的不对称性,有利于二级反应的发生,容易引起峰的拖尾。硅胶越纯,金属含量越低时,可以降低表面游离硅胶基的酸性,消除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二级反应。
色谱柱填料形状与粒径
基质:硅胶、二氧化铝、聚合物填料等
形状:球形和无定形
* 无定形:易制备、价格低;但涡流扩散大,渗透性差, 比较难填装出稳定的柱床,一般用来做制备柱。
* 球形:涡流扩散小,渗透性好,可填装出稳定的柱床。
填料粒度大小与柱效、柱压的关系:
* 柱效与填料大小成反比
* 柱压与填料的二次方成正比
* 常规分离柱:5微米;快速分离柱:1.8微米、3.5微米
色谱柱填料表面积和孔径
表面积:颗粒外表面和内部孔表面的总和。高表面积对于多组分样品的分离具有较强的保留能力、柱容量和分离度。但表面积低的填料能迅速达到平衡状态,对于梯度洗脱尤为重要。
孔径:颗粒孔或腔的平均尺寸,范围60-10000A。大孔的填料颗粒可以延长溶质大分子在填料表面滞留的时间,达到充分分离,改善峰形。
根据样品分子量选择:分子量小于等于4000的,选择80A的孔径;分子量大于4000的,选择300A的孔径。
液相色谱柱知识介绍
色谱柱尺寸
物理性质:硅胶纯度、颗粒形状、粒径、表面积、孔径
化学性质:键合类型、碳覆盖率、封端
硅胶的化学性质—键合类型
键合类型包括:
* 单体键合:键合相分子与基体单点相连
* 聚合体键合:键合相分子与基体多点相连
键合类型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 单体键合:提高传质速率,加快色谱柱平衡
* 双体键合:增加色谱柱稳定性,增加色谱柱的载样量
硅胶的化学性质—封端
封端:键合步骤之后,用小分子硅烷将裸露的硅羟基键合,以便获得更大的覆盖率。
封端多用于反相色谱键合中。
封端可消除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二级反应。
没有封端的反相色谱填料通常比封端的有复杂多样的选择性。
碱性物质在不封端的填料上,容易产生拖尾。
封端基团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封端填料也不能在pH小于2的条件下使用。

因此,对于不同的被分析物要按实际情况选择封端或不封端的填料。
硅胶的化学性质—碳覆盖率
碳覆盖率(键合度):与基体物质相连的键合相的量。
填料的选择性决定于键合的密度,尤其是在分离碳水化合物时,不同键合密度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
碳覆盖率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 高碳覆盖率:提高分辩率,分析时间长
* 低碳覆盖率:缩短运行时间
硅胶的化学性质—碳覆盖率
碳覆盖率(键合度):与基体物质相连的键合相的量。
填料的选择性决定于键合的密度,尤其是在分离碳水化合物时,不同键合密度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
碳覆盖率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 高碳覆盖率:提高分辩率,分析时间长
* 低碳覆盖率:缩短运行时间
色谱柱分类
反相色谱柱:C18、C8、C3等
正相色谱柱:硅胶柱、氨基柱、氰基柱等
离子交换柱:有强阴、强阳、弱阴、弱阳之分
体积排阻柱:凝胶渗透色谱柱与凝胶过滤色谱柱
疏水作用柱
手性柱
亲和色谱柱

色谱柱的选择
1、按药典所要求的固定相选定键合相。
2、按色谱条件中所使用的流动相的性质选择: pH值、水相比例等
3、按分离物质的性质选择:如当碱性物质色谱峰峰形使首要考虑因素时,选封端柱。
色谱柱的日常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