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研究回顾

谣言研究回顾
谣言研究回顾

谣言研究回顾

2011-05-15 10:36:30

作者:维舟来源:维舟试望故国

3月里因日本核泄漏事故导致的恐慌性抢盐早已平息,但其背后的谣言现象仍值得反思。许多人将这一事件中国人轻信谣言看作是一种令人痛心的国民素质,并寄望于启蒙的理性之光驱散这些迷雾。《南方周末》上一篇时评《信息通常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认为“有真相,则谣言不攻自破”,而“信息要充分供给,政府责任重大”,最终“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社会,会内生出强大的信息鉴别机制……这便是自由竞争的力量”。——这一颇有代表性的论点,体现了作者对谣言的无知和低估所导致的自信:乐观地坚信必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能有效地应对谣言。这本身就是我们对谣言的认识还有待加深的证明。

谣言研究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领域,而是横跨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的交叉研究,这些学科各自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谣言。对谣言的研究正当其时,毕竟,我们将见证这样一个时代,一方面我们对谣言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入,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群体理性也在提高;但另一方面则正如《谣言女神》一书所言,现代技术条件下,“谣言女神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

谣言的发生机制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谣言。人们最想探究的通常是:为什么会有谣言?它是怎么来的?确实,较早对谣言作出有针对性研究的也是两位心理学家:美国人G.W. Allport和Leo Postman,他们在1948年出版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谣言心理学》。而之所以会有这项研究,起因也是有针对性的:二战期间有许多令盟军高层头疼的谣言,人们迫切希望能了解清楚其发生机制,以便作出应对并制止不必要的恐慌。

《谣言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了谣言发生学原理:当人们想理解并简化许多接踵而来又发展迅速的复杂事件时,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动力,要求他们精简相关的信息并迅速传播给同样关心此事的人。在信息被不断加工的过程中,事实就被不断扭曲甚至颠倒了,最后只剩下一个使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核心,而这个核心信息常常与人群早已秉持的观念或成见相吻合(他们常常产生一种“果然不出我所料”的错误意识)。在相关的心理实验中,证明信息中提及的特定时间、地点和专属名称,是最容易被歪曲的,因为这些特定的信息最不便记忆和传播。

这个结论本身并不包含对谣言传播者在品质和道德上的指责(如“别有用心”、“愚昧无知”),因为两位心理学家正确地意识到,人类的理性有其限度,对事物的观察不可避免地混杂有想象、评价和初步判断,当人们感觉事情变得奇怪或不合理时,人们常常简单地怀疑

(并进而认定)应当怪罪于自己早已怀疑的那些“奇怪而不合理”的人。在这里,两位研究者也启发了另一个重要课题,即谣言在历史上的猎巫等事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还将谣言与民群的集体记忆联系起来,指出:传说很可能就是已成为一个民族口头遗产一部分的谣言。

应当指出的是,对谣言的发生学机制的研究是在心理学层面上的,它有别于那种对谣言来源的追查——那属于谣言神话的一部分,似乎谣言总是在某个源头上有人出于别有用心的目的虚构出来的。这种带有道德判断的观点,与其说是心理学的,不如说是政治上的。

法国学者Jean-No?l Kapferer的《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根据前人的研究,概括出了一个经常被引用的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含糊不清。简言之,你极为关心却又不了解的事件,最容易引发谣言。这个公式实际上意味着谣言将永远伴随人类社会存在下去:因为不管信息如何充分供给,或者是出于获取手段和获取能力的问题,或者是出于认知者的意愿问题,当然还有保密和隐私问题(明星不愿公开自己私人信息、国家不能公开国家机密)导致的供给限制,人们几乎必然会继续持续不断地产生出谣言来。完全消灭它,是任何社会都办不到的事——如果要做到,或许将伴随着令人难以承受的代价。

谣言的传播机制

按照社会人类学的功能主义观点,谣言的传播事实上勾勒出了一个社区的边界:因为某一主题的谣言只会在持有相同观念的人群中传播。这在本次抢盐活动中也表露无遗:抢盐引发的恐慌,基本都在中国国内,在美国等地抢购食盐的,也大多是华人,尤其是代亲友抢购的浙江人以及一些去美国出差的中国人。

鉴于谣言经常是一个社区非常关注的信息,因此其传播速度通常都达到这个社区技术上所能达到的极限——人们总是想把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以最快速度传递给亲友。在传统社会,由于交通条件和传播手段的局限,一则谣言可能需要数年才能传播到全国,但在今天则会缩短到一天、乃至几个小时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说,谣言是一个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的传媒,总能以所处时代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次抢盐风潮在一天之内波及全国最偏远的角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传播技术的威力。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30,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半小时后他不治身亡,此刻已有68%的美国人知道这一消息,又过一小时,获悉这一消息的美国人达到总人口的92%。几乎与此同时,相关的谣言就同时开始传播了。

《谣言心理学》和《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都指出一个重要事实:一个虚假信息和一个真实信息在传播中是完全一样的。认为“有真相,则谣言不攻自破”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人们通常完全无法鉴别哪个才是真相。何况,谣言常常自称它才是真相。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说真相就能自动击败谣言,相反,它和谣言是平等的,对公众来说常常只是“又多了一条信息”而已。《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正确地指出:“辟谣从来都不是一个信息的消除,而只是添加了个信息,人脑只能增加信息。”更糟的是,按Cass R. Sunstein的《谣言》中的观点,“对错误观点的纠正反而会强化我们对错误观点的坚持”,辟谣有时适得其反:如果一个公司试图澄清一则有关公司目前困境的谣言,更多的人可能反而会相信这个谣言。任何证据也不能使谣言闭嘴,因为从本质上说,谣言是不需要证据的。

美国学者Cass R. Sunstein的《谣言》一书就主要关注在美国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政治谣言背后的群体心理机制。与一般人对谣言传播者非理性的指责不同,他认为相信谣言的人都处于理智状态,只是因为我们无法判断没有直接经验的事实。基于此,他认为谣言的传播是通过两个部分重叠的过程:社会流瀑和群体极化。他在此强调了谣言传播中的从众压力,以及在群体心理作用下的极端化倾向。这实际上是他一贯理论的延伸,某种程度上是对他之前两本著作《网络共和国》和《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主要观点的重申。

法国学者Francoise Reumaux所著《黑寡妇——谣言的示意及传播》也是论述谣言传播的著作,这本书相对较单薄,它的贡献在于,明确指出:“谣言不是在鼓动人的理智,而是在鼓动人的情感。”强调了情感在谣言传播中的重要性,以及谣言作为一个传播渠道,其可信度取决于别的传播渠道尚未传达(或无法传达)的信息。但他也并不认为其他信息传播渠道的充分发达就能消灭谣言,他反复强调,世上不存在没有谣言的社会。

信息自由流通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的信息鉴别能力并削弱了谣言生存的环

境(在信息流通受限的战争期间谣言更盛),但谣言也同样得以自由流通。在美国,由于肯尼迪遇刺案引发的谣言从未平息,人们相信形形色色的说法,无人知道哪个才是真相,而美国官方关于凶手单独作案的说法始终未能说服一部分美国公众舆论。在这里,鉴别真假并不取决于信息在客观上的真实性,而取决于一个社会标准:“凡是群体一致认为是真实的,便是真实的。”同时,在传播中,谣言的传播者与其所带来的信息被视为完全同一,因为拒绝相信谣言或对谣言产生怀疑,就是拒绝传播者本身。

谣言政治学

很多学者都指出,谣言是一种反权力,即官方发言之外的发言——无论这个“官方”指的是政府、大企业,还是明星。谣言之所以在一般人的概念里是一个负面、贬义、道德可疑的名词,原因就在于始终有一个真相、一个官方说法在那里和它进行对比,后者通常都在不断地(有时是徒劳地)驳斥、抨击、打压谣言,以确立自己作为唯一正确的声音存在——这不仅在政治斗争领域是如此,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同样如此。

官方对谣言的控制,主要是出于一种现实的考虑:谣言本身蕴含着对现有秩序的破坏性能量,德国学者Hans-Joachim Neubauer在《谣言女神》一书中指出,“谣言是国家权力的敌人,秩序的对头”,“国家把非正式言论看作是诱发无政府状态及骚乱的极其危险的因素”。历史证明,谣言在社会动员上具有极为强大的能量,在《谣言心理学》中也指出了一个社会心理学规律,即“从未有一场暴乱的发生不带有谣言的鼓动,伴随着对激烈程度的激化”。

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一个月后,有传言说他曾留下遗言,这份“总理遗言”在民间被疯狂传抄,旋即被四人帮利用以打压政治反对者;但这个传言本身即表达了一种对四人帮的政治不满。197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下台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一个贫民窟电影院起火引发的大量政治谣言。对于这类谣言,政治权力往往很难迅速有效地予以应对,除非将谣言所针对的矛头予以转移——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城内在一次火灾之后,谣言说这是暴君尼禄为了取乐而点火焚烧所致,尼禄得知后发起一个反谣言,嫁祸于比他更不受欢迎的基督徒。在这里,尼禄的应对办法不是反对谣言,而是利用谣言。这个手法后来也常被使用,电影《摇摆狗》中Robert DeNiro演的政府顾问为了将媒体关注焦点从总统性丑闻上转移开,对总统建言:

“您要辟谣,您就否认有B3型炸弹。”“什么B3型炸弹?没有B3型炸弹啊。”“如果我们否认有的话,那它就存在了。”

另一种政治谣言不涉及到社会骚动,但同样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这在西方的竞选中尤为常见,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就生动地说明了谣言如何被用于政治竞选的目的。经常有一些谣言被捏造出来攻击、反对、敌视有关的候选人。例如美国2010年总统大选中,针对双方候选人都有许多谣言,如声称奥巴马并非在美国出生(这样他将丧失参选资格)、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萨拉?佩林认为非洲是一个国家(这是为了攻击嘲笑她对外交的无知)。由于这些谣言迎合了一些人对候选人的偏见,因此被不少人采信。

作为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Cass R. Sunstein本人对这些问题无疑十分关注。在《谣言》一书中他提出了依靠言论自由和法律管制机制来制约谣言,并通过对谣言的发生机制和传播过程的了解来控制其危害性。但他事实上也知道这一办法有其限度,因为美国最高法院明确表示:“为了保护言论自由,我们需要保护虚假说法。”美国法学家Harry Kelvin Jr.在其《美国的言论自由》中更明确反对用法律来监控谣言,因为他坚定地认为,“法律中是否包含煽动性诽谤这一概念,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性质。……如果这个社会把煽动性诽谤视作违法行为,那么无论其他方面的特征是什么,它都不能称作自由社会。”

谣言:一个社会和历史研究的切入点

如果说心理学家、传播学家主要关心谣言的发生、传播机制及社会心理层面,政治家关心谣言与社会动员和政治对抗中的作用,那么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则关心如何透过谣言来观察和了解一个社会——不过他们的关注点往往不仅包括“谣言”(rumor),还包括“闲话”(gossip),这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闲话”的传播范围通常更小,也不一定是不实之词,但确实常常也是谣传。在一些社会环境下,谣言和闲话的边界是相当模糊的。如中世纪猎巫时,受害者在遭受惩罚前,早已有多年被谣言和闲话所包围(参见《与巫为邻》一书)。

《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一书中,总结了人类学家对流言蜚语的三个主要观点,其中一个经常被引证的是功能主义的观点,即“流言蜚语有助于维系群体的统一、道德和历史。流言蜚语的本质是借助公共传统的预期不断的(非正式或间接的)从负面对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也就是说,谣言表明了一种保守的群体意识,任何与这种意识不符的行为,都会遭到人们用谣言施加的非正式压力。《人类学的四个讲座:谣言、想象、身体、历史》中也论证了在传统社会,谣言和闲话在何等程度上维持了社区的边界(有时是通过引发暴力惩罚的方式)。这个观点最早是1963年由Max Gluckman在论文Gossip and Scandal中提出的,认为闲话有一种积极作用,即维护社区的价值观。

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这三本书都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解剖清代中叶和晚清时期受谣言影响的中国社会。在它们所叙述的时期,都出现了一些只有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才会出现的谣言类型,在这里,谣言实际上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产生出这类谣言的社会是怎样一个社会。杨念群在《再造病人》一书中则认为,近代中国的许多“所谓谣言就很可能仅仅是民间信仰的一种表达方式”。

国内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著作还有薛亚利所著《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作者通过对一个普通村落中村民之间流言蜚语的研究,透视这个村庄本身的变化,从而观察

村庄作为一个道德共同体的某种解体性的变迁走向。作者特意指出,在村庄这样一个熟人社区,没人敢肆意撒谎,因此闲话一般来说不是谎言,但它确实也像谣言一样,经常会掩盖或特意揭露部分消极事实。书中按分类功能说将闲话细分为四个功能:信息传播(information)、亲密(friendship)、娱乐(amusement)和控制性影响(influence)。其中的“亲密”功能,是一般的谣言所无的,而且闲话的特点是权力的弥散和内耗,难以被动员和组织,这与谣言也颇有不同。

谣言最为人知的也是信息传播功能,娱乐功能其次,而控制性影响则较少为人所了解。在美国,这一些方面研究得较为深入,甚至有民俗学家介入。《美国民俗学》中就指出:白人骑警和三K党徒装神弄鬼,以证实白人在黑奴中散布的谣言:如果奴隶们在晚上逃跑,鬼怪和攫人妖就会抓住他们。这类编造的传说是为社会控制和种族压迫服务的。某种程度上,人们甚至可以说,许多社会禁忌都类似于一个起着社会影响功能的谣言。

或许可以这么说:谣言就像是一个与社会肌体共生的病毒,它极其古老而顽强,没有哪个社会能清除掉谣言——事实上它有时还需要它。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谣言,也就真正理解了产生它的那个社会。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管理学院2011级行政管2班姓名艾尼瓦尔·吾斯曼学号20112555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开放、互动、自由的环境,公众可以随时在这个公开的环境中表达意见和看法。而公民在网络上表达观点和看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近几年以来政府部门和社会看重对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监督管理,同时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和管理。作者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文献,就现在网络所拥有的表象分析,对于舆论所表达的概念,还有出现的问题及其必要性展开梳理,期望能为网络舆论的治理提供全面的总结资料。 关键字:网络舆论、网络论舆监管、文献综述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for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ffairs offers an open, interactive, free environment, the public can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at any time in the open environment. While citizen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in the network also had a negative impact of some of the inevitabl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ocial harmony, so in recent ye ars sinc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manag ement network, while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s col lected a lot of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a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necessity, status, and its im pact on the conduct of the system comb, hoping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inform 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目录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1) 一、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监管的概念界定 (3)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3) (二)网络舆论的特征 (3) (三)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原因 (4) (四)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必要性 (4) (五)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内涵 (4) (六)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5) 二、国内外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研究现状 (6) (一)国外网络舆论监督管理的研究现状 (6) (二)国外对于网络舆情引导监督和管理的主要特点有 (7) (三)国内网络舆情监管的研究现状 (8) 三、我国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一)应对网络舆情的态度被动,行动速度迟缓 (9) (二)网络舆情监管部门执行网络法规刚性不强 (9) 四、网络舆情有效监管的路径选择 (10) (一)政府信息公开 (10) (二)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10) (三)完善对网络舆情预防和处理 (11) (四)完善网络立法 (11) (五)提高全民的综合素养 (12) 参考文献 (12) 一、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监管的概念界定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网络谣言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

网络谣言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一) 摘要:本文针对网络谣言进行研究,总结网络谣言的特点以及多方面成固,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网络谣言成因对策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现象早巳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社会传播活跃度、社会心态、社会透明度等方面的特征。而当谣言和网络结合起来,网络谣言则具有了更多新的特征,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网络使谣言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对网络谣言的探究,对于深入了解网络谣言新特点,有效的规避网络谣言的危害,促进社会舆论的健康运行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现代汉语词典》对谣言的界定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学者胡钰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传统的谣言往往采取人际传播的方式,对公众关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未经证实的信息传递。大多数情形下,谣言包含着很多虚假,夸大,以讹传讹的因素。而谣言的传播与影响往往和谣言事件的重要度、事件的不透明(模糊)度以及受众兴趣成正比,和公众理性程度成反比,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传播机制的影响和制约。 在网络环境中,谣言传播有了新的变化。网络谣言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未经证实的阐述和诠释。网络将谣言的传播途径由人际传播、口头传播变为网络信息传播。传播载体的变化,使网络谣言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快捷性,网络快速的传播速度带来了信息的高速流动,同时网络谣言也伴随着网络信息快捷传播。这就导致网络谣言具有比传统谣言更快的流动速度,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广泛性,网络覆盖的范围较大,相比传统谣言的小规模传播,网络谣言能够迅速在大范围进行扩散;难控性,传统谣言由于人际传播的速度、范围相对有限,往往容易得到控制,而互联网具有虚拟。自由,匿名等特点,网络谣言也因而难以得到完全控制;互动性,传统谣言也存在社会互动,而网络谣言经常以论坛讨论的方式进行传播,参与的人数更多,互动的程度更强,网络谣言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复杂;“精确性”,谣言因为其“貌似真实”而被广泛的传播,而网络的多媒体特性,更能够图文并茂,直观生动的展现事实,网络谣言往往具有相比传统谣言更为精确、形象的材料来证实其可信度,以利于其传播。比如“农妇被蟒蛇吞吃”的网络谣青配合几张照片,大大增强了其可信度和影响力。 二 网络谣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多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谣言得以扩散传播。一般而言,网络谣言的传受主体为普通网民,本文以网民为参照主体,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对网络谣言的主要成因进行总结分析,以图廓清网络谣言的形成原理。 首先从客观方面而言,网络谣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针对网络谣言事件,权威信息存在缺失、滞后或者模糊。 网络谣言往往是基于一定的事件,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当这些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权威信息又没有及时出现,就为网络谣言提供了发展空间。网络谣言成为人们获取事件信息的主要途径,并不断扩散变化。而这时,舆论往往存在一定的失控情况。如果对于谣言尤其是网络谣言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受众最需要了解事情真相的关键时期,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发布,或者采取简单封堵的方法遏制网络谣言的蔓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自由使得网络谣言很难被有效封堵。那么在权威信息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够的情况下,网络谣言则易于占据舆论阵地,谣言包括网络谣言肆意泛滥,对社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2、网络把关人的缺失。 在传统媒体中,由于信息发布有着严格的选择和监控,谣言信息很难通过正规途径进行传播,往往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而网络作为开放的网状传播系统,传播主体多元,传播

网络谣言的传播学分析

网络谣言的传播学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博客、论坛、微博等的兴起,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一般受众的信息传播地位,为受众提供了发表意见的平台,然而网络谣言也应运而生,各式各样的网络谣言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不仅扰乱了网络秩序,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网络谣言现象,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传播学网络谣言媒介 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通常是通过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传播效果与范围是有所限制的。然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在的谣言借着网络快速的扩散,其影响力不再像先前的口语传播会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它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出现了跨国、跨洲、跨语言和种族的大规模传播现象;它的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可以一夜之间到达全球网络用户;它的产生原因更为多样,出现了国与国之间利用网络谣言进行政治斗争的现象,出现了利用谣言影响股市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它的传播路径更为复杂,出现了网络谣言与口头传播和传统媒体传播交错互动的现象。显然网络谣言比起口传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网络谣言是谣言发展的新阶段。 1 网络谣言的现状 谣言自古有之,成语“天花乱坠”、“捕风捉影”、“三人成虎”等便是谣言在古代的反映。我国学者胡珏给谣言下过一个定义: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所以说谣言是虚假传闻,有的掺杂一定的事实,有的则完全凭空捏造。 谣言在互联网和手机等通讯工具日益普及、民意表达更加顺畅、信息传播愈加快捷便利的“自媒体”时代,搭上了网络的快车,在速度、广度、力度方面都有了空前的扩展。在传播特点上,网络谣言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网络上的信息通常以惊人的速度在各国、各洲、各种族之间传播。因特网的用户有能力在几分钟内传播上万条无从证实的新闻、流言、诽谤、假情报,并在同一过程中不断增加一些虚构的情节。”[1]网络谣言的泛滥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有很大关系,网民在网络上的身份脱离了其真实的社会组织关系,失去了一种社会约束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情绪支配下,往往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情绪的冲动行为。而且在快速的、大规模的连续转发后,对传播谣言源头的追寻查证比较困难,这为不少网民制造、传播谣言提供了保护伞。 2 网络谣言的传播学意义 2.1网络谣言:人际传播中的未知新闻信息 传播学上看,一般认为谣言代表的是有一定涵义的信息,它赋予与现实有关的某人或某事一些新的因素。在这一点上,谣言与传言不同,因为传言只与过去的某桩事实有关;谣言所流传的内容是一种正在发生、流传的信息。谣言是通过朋友或同事传到我们身边的,而且他们往往并非都是所叙述事件中的直接见证人,他们的朋友才是目击者。信息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大众传播媒介;另一个是人际传播。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际传播的信息往往却走在其他传播媒介的前面。对于公众来说,信息与谣言之间的分界线并非是客观的,它是的分

网络谣言的政府应对_现状及对策_刘翠莲

2017 年第1期 应用新闻研究 互联网的诞生和快速发展,使网络逐步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媒体具有内容丰富、资讯获取方便、传播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因此,各种网络媒体平台的关注量呈几何级数增加。但与此同时,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其中“不实信息”即网络谣言则是影响最大的一环。不实的网络信息如不加控制,可引发社会恐慌,影响各级政府的公信力。 一、网络谣言的产生及分类 网络谣言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划分。、仅从内容角度进行划分,即可产生与自然相关的“自然灾害类谣言”、与公众人物相关的 “人物行为类谣言”、与职能单位相关的“职能失职类谣言”、以及引发社会恐慌的“社会伤害类谣言”“食品安全类谣言”这几类。 1.自然灾害类谣言,比如地震传言、核泄漏传言、水污染传言等。2016年2月17日,乌鲁木齐微信圈里,一条“今晚23:00到3:00乌鲁木齐及鄂托克前旗一带有9.6级地震!”的微信被广泛传播,使得人心惶惶。一些信以为真的市民甚至连夜搬家“避难”。这条谣言直到2月18日早上经实践证明不实之后才被粉碎。从网络散布群体来看,自然灾害类谣言传播人群主要以青年人群和城市务工人员居多。 2.人物行为类谣言,主要是围绕 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众人物所产生的谣言。比如,2016年9月16日,偶像派演员乔任梁在家中去世,年仅28岁。由于乔任梁在演艺事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自其去世消息传出之后,各种谣言在网络滋生,谋杀论、性虐论等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再如娱乐圈常见的整容论、上位论等,都属于人物行为类谣言。公众人物类谣言传播者以青少年和公众人物的崇拜者、粉丝居多,这部分人群对自己偶像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心,从而极易产生捕风捉影的联想。 3.职能部门失职类谣言。近些年,关于政府部门失职行为的谣言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并不罕见。例如2015年的“黑龙江庆安火 网络谣言的政府应对:现状及对策 刘翠莲 孙晓红 申灿 【摘要】网络谣言是社会舆论的一种投射,尤其在互联网转型时期更为明显。各 种类型网络谣言的产生有不同诱因,也有不同的应对策略,结合实际案例对政府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遏制网络谣言的根本途径,为政府部门净化网络空间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谣言;职能政府;应对策略 100

网络谣言传播

网络谣言传播 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 谣言的历史可谓久矣。先秦时代的《察传》一文曾生动地描绘了谣言传播的奇景:故狗似獗,獗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2 谣言中外皆不能幸免。1981年,美国首屈一指的日用消费品制造公司――宝洁公司每个月都要接到成千上万个电话,因为外面谣传宝洁 公司为了生意兴隆,与魔鬼缔了约,将其利润的百分之十交付给一个 信奉撒旦的教派。这个谣言引发了一场特殊的星球大战,形形色色的 宗教组织纷纷出场,到处宣扬抵制刊有这个不祥印记的商品。3 1966年,法国北部鲁昂市谣传该市一家遐迩闻名的服装店是贩卖白人妇女的诱饵,于是威胁的电话纷至沓来,无论女经理如何辟谣,也无 济于事。最后她不得不放弃斗争,离开该市,一走了之。4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接触到谣言。八十年代物价不稳定的时候,不时风传某某商品要涨价。人们闻风而动,出现了囤积火柴、食盐的 笑话。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谣言又多了一种传播途径――那就是跨越国界与地缘的英特网。 在网络上,人人都是消息传播者,过去被排拒在媒体之外的小道消息、八卦、耳语,如今可堂而皇之的公开传播。因为英特网的传播特点, 谣言的发展达到了极致。无论从复制的速度和规模来看,谣言的发展 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其杀伤力也更为强大。网络匿名、自由和 交互的特点为网民提供了隐藏身份,不必显示任何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使得躲藏在网络背后的芸芸众生,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和法律的顾忌,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垃圾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进行倾泄,于是,网络成 了谣言丛生的地方。

以下是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为防再有人受骗,请将这封信传给你所认识的人......。类似这样的电子邮件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作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一封。 目前世界网民已达3亿人,越来越多的人即将上网。不过在法律规范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情况下,骗局与谣言充斥网络,其杀伤力已不下于黑客与电脑病毒。有人因此破财、失身、信誉受损、生活饱受干扰,甚至网络也被利用成中伤对手的舞台…… 网络中最广为人知,受害最深的大谣言,当属肯德基炸鸡。当肯德基炸鸡是用基因工程在大桶中培育的快速成长的无头鸡的电子邮件谣言在世界各地传送时,可以想象,这对肯德基是一个多么大的名誉打击。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这类耳语一笑置之,并不会信以为真。但研究显示,大多数人甚至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却在网络世界中抱有一种不妨信一次或这很难令人相信,但却值得一试的心态。 在美国也有很多专业人士被骗的例子。如网络上一篇广为流传的电子邮件:微软公司拟与美国在线进行一种电子邮件资料测试,如果你把这封信转寄给朋友,你就可以获得245美元的回馈;而你的朋友再将信件转寄出去,你又可得243美元........一名在纽约工作多年的财经记者与德州财务公司一名博士级专业人士,分别将此信寄给多名亲朋好友,他们推荐说,这是非常专业的好朋友寄来的信。但是3个多月过去,他们一毛钱也没有收到。 更可怕的是,在长期的网络虚拟社会中待久了,很多网友每天有谣言饥渴症状,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现出十分难受的神情,希望网上出现够份量的谣言,如同吸食海洛因,有了瘾,定期必须吸食一些。 网络谣言的破坏性和危害是巨大的。台湾日前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外遇、垃圾邮件、网络谣言、网络上瘾症、网络色情、网络并发症、网络赌博、网络购物狂、网络疏离症、网络假民主为网络10大罪状。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报告

谣言传播机制研究报告

谣言:一种未经可靠来源证实的讯息 一般而言,谣言是一种据称是真实但缺少证据的信息,也可能是针对公众所关心的事物,所提出的一种未经证实的解释或理由。谣言是一种虚构不实的传闻。中文语义中“谣言”更具有贬义性,通常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 快速性 广为传播 迷惑性 未经证实 影响强 主观色彩强

注: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归湖南蚁坊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谣言的特性与传播规律 文字是传播最广的谣言形式 78 40 12 4 2 1 通过对谣言样本进行归类,可以发现,谣言传播形式占比最高的为文字,其次为视频,复合类型谣言(任意两种谣言形式组合,如文字与图片组合)占比最低。现对文字、视频类谣言传播形式占比较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1、传播载体影响谣言传播占比。一方面,文字简单易获取,同时文字是模糊性描述,相对图片和视频,缺少直观呈现,更容易隐藏真相,这造成了文字谣言传播占比较高。另一方面,视频类谣言能够吸引网民眼球,但占用各大社交网站的资源较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视频类的数量,故视频类谣言次之。 2、谣言特性影响谣言传播占比。谣言具有隐蔽性和伪专业性的特征,在其无相关佐证的情况下需要用文字、视频进行描述来以假乱真,而图片所包含的解释性信息较少,该特性也决定了文字类、视频类谣言占比较高。 3、谣言“成本”影响谣言传播占比。在谣言的制作过程中,文字类谣言制作的“时间成本”“技术成本”低于视频类谣言,同时在谣言的二次传播过程中,网民更倾向于“凝练”谣言,把谣言用口头或文字的方式在其“网络社交圈”进行传播。 4、传播平台影响谣言传播占比。谣言制造者为了提高谣言的传播度,会选择用户群体广泛的社交平台进行传播,人们常用的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其审

【知识学习】网络评论员培训心得体会

网络评论员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两天在党校的培训学习,自己对网络评论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网络评论工作是引导公众导向的舆论工具,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重要。网络评论工作就是要及时发现负面信息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消除网络谣言,促进政府与民众沟通,对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学习,主要有五方面体会: 一、网评应及时主动 网评工作往往涉及党和政府作为不作为的讨论,作为一员网络宣传员应及时发现,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发表评论。对于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要以最后快的速度评说跟贴,把握主动权。对于一些政治敏锐感,除了评论外,还要及时上报上级,并密切关注舆论的趋势和变化。 二、网评要实事求是 互联网上有各类信息,真假难辨。对于网络评论工作人员来说,我们在评论过程中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网评,心事实为依据,这样既能规范自己,也能规范其他网民。 三、网评应有平民和个人属性 在互联网上,受关注的讨论,往往带有个人体验和情感在里面。只讲党的政策方针,没有具体的结合群众事实,干

枯入味,长篇大论会让群众日久生厌。所以网评工作者在网评时要贴近生活,更多的联系群众生活动发表意见,进行引导。 四、网评要接受人在舆论监督 网络的舆论场的热度,更容易在一些司法案件、官场现象上引发热议,而这些话题是最难管理和引导的,在某种程度上,各种猜测和分析会上升到攻击党和政府体制上来。这种情况下,网评要以事实为依据,接受群众监督,在出现不对时在敢于更正,及时更正。 五、网评要受网民的认同 互联网是一个互动的平台,网民可以自己发表自己的言论,网评人员要及时的回复网民的留言,与网民互动,让他们感到受尊重,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样也可以更好的思考评论工作的本质和意义。

网络谣言传播与管理

1 2012年5月31日 日 期: 徐明阳 指导教师: 2011年 入学时间: 人文学院 学 院: 公共关系学 专 业: 11公关S1 班 级: 唐 佳 姓 名: 20113450051 学 号: 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理 题 目: 危机公关课程期末论文

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理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全民微博的时代,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但这也使得谣言的传播渠道范围更加宽广。本文针对2012年1月至5月的几个网络谣言,运用传播学和危机传播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些网络谣言在网络媒介环境中的成因、类型和传播模式,并对此提出如何对网络谣言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谣言;网络谣言;网络谣言传播;网络谣言管理 2

目录 一、引言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方法 (4) 1.文献研究法 (4) 2.案例分析法 (4) 二、危机理论概述 (5) (一)危机概述 (5) 1.危机 (5) 2.谣言(危机与谣言的关系、谣言的概念、类型、特点、传播模式)5 3.网络谣言(网络谣言的概念、特点、传播模式) (6) (二)危机传播管理(谣言管理) (7) 1.媒介管理 (7) 2.沟通管理 (7) 三、网络谣言传播与管理的相关案例分析 (8) (一)2012年上半年网络谣言事件 (8) (二)从网络谣言事件看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管理 (9) 1.网络谣言的形成 (9) 2.网络谣言的特征 (10) 3.网络谣言传播的失真机制 (10) (三)网络谣言的管理 (11) 1.现阶段针对网络谣言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11) 2.网络谣言的管理措施 (12) 四、总结 (13) 3

谣言的传播过程及其反映

摘要:谣言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历经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及反馈的循环过程。谣言可分为牢骚型谣言、攻击型谣言、宣传型谣言、误解型谣言与牟利型谣言等。泛化的弱势心态、科学知识的欠缺、商业利益的驱动等都是谣言滋生的动因。谣言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并常常产生着严重的负面效应。政府需要依据职责增强职责执行力,展现公信力才能做到真正整治负面谣言的传播。 关键词:谣言;传播过程;公信力 谣言是指非正式(非官方)的、未经认可的话语,是某个传播系统中历经若干发展阶段而未加证实之信息的最终结果。这个过程是一个历经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及反馈的循环过程。 1 谣言的成因 造谣者是谣言的始作俑者,造谣者会根据自身的各种目的而传播谣言,使至多数谣言都产生恶劣的影响。造谣者对于谣言而言产生的绝对的作用。造谣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所在群体、社会环境、来自媒介的压力和约束及来自讯息的压力和约束等方面影响了造谣者的谣言传播动机。 2 谣言的类型 以造谣者的动机来划分谣言的类型,是探寻谣言起源的最佳方式,也是划分谣言类型的最佳标准。谣言可分为牢骚型谣言、攻击型谣言、宣传型谣言、误解型谣言与牟利型谣言等。当人们的某些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埋怨之感,表现出来的埋怨就是牢骚,这种牢骚如果是直接针对埋怨对象,就是斥责,诉苦;但若不直接面对埋怨对象,就很容易转化为谣言。 牢骚型谣言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此类型的造谣者多数没有明显的造谣目的。攻击型谣言则与之不同。攻击型谣言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已经确定的攻击对象。并且攻击型谣言在造谣之前都已经对攻击对象与其所在环境有着深刻的了解。以了解攻击对象的构成、需要及行为等,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某种谣言,以此来达到伤害攻击对象的目的。 与攻击型谣言的消极攻击目的相比,宣传谣言更容易迷惑人,造谣者也更理直气壮。宣传型谣言是造谣者为了实现某种积极的政治性、社会性目标而编造的谣言。宣传型谣言具有企图影响谣言受众的目的,因此,这种谣言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 有时造谣者没有自己的主观造谣意图,只是根据社会上或自然上出现的某种偶然现象而进行了缺乏自身判断力的错误认识,形成误解型谣言。牟利型谣言是造谣者为了谋求个人的出名或经济利益,自行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假象并广为散播。 3 谣言的传播方式 谣言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口头传播,但大众传播的效果比口头传播更为明显。大众传播会达到更广泛,更深刻的效果。由此谣言的传播会借助大众媒介。 谣言传播者会根据谣言受众接收后的行为来检验谣言传播效果,据此调整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谣言传播行为。谣言的产生诸多事基于对重要事件的关注和相关信息的模糊。如果在谣言传播过程中能澄清相关信息,将事件的细节和真相公之于众,则谣言会被直接消除。如在谣言传播过程中政府部门对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布会直接消除相关事件的谣言。如谣言传播过程中选中的大众媒介破除谣言或禁止谣言的传播继续,则谣言也会被消除。 4 谣言传播的反映 当今社会诸多谣言的传播过程反映了在人们的生活结构中充斥着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无法忍受的恐惧、焦虑、无望和无力等负面的情绪都充斥在人们的心理。这些负面情绪导致了人们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的加深,这些负面情绪从个人传播到群体后,导致人们缺乏自我

危机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危机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危机传播研究文献综述一、危机传播研究的理论范式和研究取向危机传播研究主要有传播学、管理学和公共关系学三种不同的理论范式。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危机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重点研究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效果、媒介、受众等变量;从管理学视角而言,危机传播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从公共关系的视角来看,危机传播就是危机公关。这三种视角的研究侧重点不一,但都共同关注和强调信息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危机传播研究主要有个案研究、技巧研究和理论研究三种研究取向。最初的危机传播研究集中在个案研究上,技巧研究是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史安斌在《危机传播研究的西方范式及其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问题》一文中

对危机传播研究范式的演变做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他指出,西方危机传播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参与早期危机传播研究的多为管理学者,他们把“危机传播”作为“危机管理”的一部分,关注的是危机处理当中的传播和公关模式和策略。随着越来越多的传播学者的介入,危机传播逐渐跳出了管理学的窠臼,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的“亚学科”,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西方范式”。传统的危机传播研究采用的是诊断式的、线性的“组织危机”模式,这与早期传播学的SMCR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芬克的“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阶段模式和巴顿的危机处理五环节模式,即:察觉——防止——遏制、恢复、反思。这类模式的共同特点是,把组织作为危机处理的核心,按照危机发展的脉络为组织开出合适的“诊断书”。在这类模式的基础上,危机传播研究逐渐发展出两个不同的路径:一个是管理取向,另

网络谣言研究综述

网络谣言研究综述 1. 引言 网络谣言是伴随着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社会民众积极参加网络的各种讨论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积极探寻我国对网络谣言的研究历程,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在当今自媒体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众也是潜在的传播者。网络谣言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要积极对网络谣言的研究进行探寻,保持清醒,避免自己成为网络谣言的牺牲品。 1.2 研究背景 网络谣言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理论界着力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谐社会是我国推动“中国梦”构建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当今“自媒体”时代下,网络民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种重大事件的讨论,衍生出很多网络谣言,如“抢盐事件”,“地震事件等,严重影响了社会民众的正常生活。这就与和谐社会构成了一对形势严峻的矛盾。 1.3国内研究现状 网络谣言是计算机产生之后的事物。我国对于网络谣言的认识与研究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下表是我国关于网络谣言方面可查到的论文统计。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 2 2 2 4 4 5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7 24 15 26 49 196 207 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谣言研究在我国兴始于新世纪(2000年),其中2008年与2012年是两个分水岭。2000-2007年是初步探索时期,2008-2011是深入探索时期。2012年以后逐渐呈井喷式发展,趋于成熟。 1.3.1 初步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网络谣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学者对于其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对国内外网络谣言的个例来进行初步的认识与宏观上的把握,“网络谣言的危害”是他们探寻的主题,并尝试着窥探其传播环境的机制。 2000年6月20日发表于《北京档案》的《票选网络十大罪状—外遇称霸》一文第一次提出了网络谣言这个新鲜事物。其中徐熊2000年2月发表于《新闻大学》中的《制造谣言散布仇恨——美国因特网呼唤规范》系列文章无疑是我国关于网络谣言研究方面的开山之作。他在我国民众普遍沉迷于网络的方便快捷与娱乐性的时候,挥笔惊呼,使人们认识到网络谣言这一概念。 另外邓国峰于2005年10月发表于《求索》中的《网络谣言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研究》一文具有代表意义,其文章初步论述了网络谣言不仅造成民众恐慌,影响传播环境的正常机制,而且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这表明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对网络谣言的危害进行有效的初步探索,但是就网络谣言的这些危害如何生成以及生成的环境等方面论述的深度尚且不够。 1.3.1 深入探索时期 本阶段,学者们对于网络谣言的研究逐步深入,已经开始对其进行微观上的把

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特征研究和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

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特征研究和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引言 近年来网络开始成为大众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问责的一种新途径,这与传统的监督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需要转变观念、采取新的应对手段以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政府需要合理并有效的引导网络舆论,避免网络舆论对社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必须首先对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有着清醒的认识。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在此我们仅以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的特征为研究视角,研究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并基于这一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二部分相关的概念界定 界定相关概念是开展本选题研究的重要前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本项目研究的需要,对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的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以作为开展本次研究的基础,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 2.1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指随着互联网,电子公告,手机网络等新媒介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由新媒体所主宰的生态环境。这一概念,是特别针对过去由那些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主流媒体占传播主导地位的一个生态环境而提出的,要与传统环境明显区别开来。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技术的改造下,也向着互动媒体的方向努力迈进,所有的媒体都将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在网络上运行、汇聚、展现和传播。网络新媒体的互动特性和传统媒体的革命共同塑造起了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网络环境。本文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的研究时,基于研究条件的限制,网络环境仅仅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面临的生态环境。 2.2 危机 由于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之一就是“危机",因此有必要对什么是危机进行一个界定。在现代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危机一般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总称,

政府对网络谣言的防范与治理研究

政府对网络谣言的防范与治理研究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直以来谣言的传播形式比较单一,以口口相传为主,但是由于网络通讯技术处于飞速发展状态,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和空间,其速度也得到扩展。在此之前的谣言之所以流行,一般情况下是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或源自于突发事件,但是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却已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多起重大及突发事件的发生,网络谣言更加肆虐。 对于政府来说,对网络谣言的防范和治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对网络传播行为予以规范,要重视和加强对网络谣言的防范和治理,使网络谣言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在本论文中以网络谣言的防范和治理为研究课题进行探讨,分析政府在进行网络谣言的防范和治理措施,明确存在的问题,对政府防治网络谣言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政府来说,加强对网络谣言的防范,增强治理力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①。而社会主义建设也对政府部门职能的发挥提出更高要求,网络传播管理必须要加强,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于规范网民行为的规范具有推动作用,使其网络传播行为逐渐走向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加强网络管理,为政府科学的控制网络谣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文献综述 对于网络谣言进行研究,国外学者以谣言研究为基础进行探讨。但由于研究角度等原因,一直以来对谣言没有做出统一的定义,很多学者认为所谓的谣言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言论,不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甚至与事实相反。即使与事实具有一定的相关度,但个人主观色彩较为严重,背离了事实,不属于正式信息。 西方学者已经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公共关系学等多种层面对谣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系统的谣言研究起源于二战时期,美国学者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1947)描述了战时谣言产生与传播的基本规律。谣言被学者们理 ①[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谣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 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主题专栏 ——传媒与和谐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申艳妮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耍: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快速的发展,网络谣言逐渐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谣言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汶川地震期间的网络谣言为样本,对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传播效果等作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谣言网络谣言地震谣言人际传播 一、绪论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充斥着一些未经证实的讯息,这些讯息可能被有的人怀疑、有的人深信,但事实上他们是虚假讯息。尤其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上网,为网络谣言的存在提供了场域,这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传统的谣言传播通常是利用蔓延或扩散的方式,暗地在人际的互动间传播,但传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网络的匿名性、更易向公众传播等特性助长了谣言的传播及影响能力,发布者通过各种形式在网络上发布谣言,瞬间便可遍及整个社会,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① 对谣言的研究,大致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外学者们开始对战争中传播的谣言作系统研究。几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角度对谣言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网络出现后,国外也有学者比较研究谣言在计算机为载体的传播形态下与面对面的传播形态下的异同之处。中国对谣言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在SR A S期间,国内社会科学界曾集中研究过SA R S爆发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但对谣言则缺乏深入研究。目前从国内对网络谣言的研究状况来看,人们虽已开始认识到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但却未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显得比较零散。在已有的网络谣言研究中,大多是对文献的分析,对概念、类别、防治等的讨论,缺乏完整的描述分析。(2) 将对网络谣言的研究提上日程是必要的。为什么有谣言?网络谣言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相信网络谣言?人们为什么传播网络谣言?网络谣言的传播效果如何?本文试图来回答这些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 =、谣言与网络谣言 《战国策》中有许多关于谣言的典故。在现代汉语里,与“谣言”意义相近的有“八卦”、“传言”、”流言飞语”。牛津字典称谣言为“存疑的言论或道听途说,相似的词有goss i p(闲言闲语)、w hi sper(秘密或具有阴谋性的谈话)”。从这些字面上看,谣言多被赋予私密、闲话等方面的意义。 虽然传统研究中对谣言的定义不尽相同,但还是体现出了这样几个共同之处:从本质特征看,谣言没有确切的根、未经证实:从内容看一般与时事相联系,关系到人们的兴趣或利益;从目的看,谣言旨在说服他人;从传播媒介看,谣言 50通过大众传媒之外的媒介传播。因此,我们可以对网络谣言下这样的定义:网络使用实体运用个人网站、电子邮件、电子公告(包括电子公告牌、电子论坛、网络新闻组、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网络工具)传播使人相信的信息,一般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相关,在没有确切根据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流传。网络谣言根据传播形式可分为文字谣言、图片谣言、影视频谣言等。 从网络传播的特性出发,汪志坚、骆少康(2002,台湾)总结出网络谣言的几个特点:网络谣言的传播多源于B BS 内容及E—M A I L的转帖行为,谣言在流传过程之后可能被修改;传播中会有群体思考的现象产生;网络谣言的传播可以用认知理论中的认知平衡理论与认知失调理论解释;重复的力量会使网络谣言越来越具有说服力。 三、网络地震谣言内容统计 1瑶hm址追溯 竹订订撖 谣等诉束 网络谣岢f々播片式 表一网络地震谣言内容分析结果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J I l一带发生地震,由于地震的破坏强度特别大,余震不断,而专家的科学分析未能及时跟上民众对地震信息的需求,导致在网络上不时有一些真假难分的地震谣言出现。在地震期间,网民用B B S或电子邮件、博客等散播网络谣言的案例举不胜举,网络使用者经常在无法求证的情形下,将有关自身或亲友安全、健康等未经证实的事件在姑且信之的,厶态下将之传播给其他入。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法的式,对地震以来的国内网络谣言予以分析(以2008年5月12日开始的汶川大地震之日起所收录的地震 2008年第12期(总第52期)l毒匆_孳.挫

网络谣言分析

网络谣言分析(新闻传播学角度) 目前,随着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传媒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传媒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履行公共责任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去年“媒体的社会变革之力: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主题会议上着重指出“中国媒体的首要职能是及时真实地传播信息,把国内外每时每刻发生的重要事件真实地告诉公众。 (1)但目前假新闻的传播范围颇广、涉及媒体较多,在中国媒体的实践史上大有上升趋势。它们经过强势媒体的报道体现了高效率、市场意识以及随意性等特点。本文从假新闻与谣言、流言的界定谈起,通过传播学理论分析了假新闻产生的原因、特点,并对媒体如何避免假新闻报道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关于假新闻、谣言、流言的界定关于谣言的诸种定义:有人认为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 (2)有人认为:"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 (3)有人认为谣言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 (4)《韦伯斯特英文大字典》指出,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关于流言的诸种定义:郭庆光认为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有自发产生的,有人为制造的,但大多与一定的事实背景相联系;而谣言则是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 (5)胡钰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分为主动编造与无意引发。流言是它的传播状态。 (6)刘建明认为流言与谣言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谣言是指不实之辞,流言是谣言以讹传讹的扩散状态。 (7)陈力丹认为流言(谣言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常见的畸形的精神交往形式,也是交往心理的一种表现

谣言的再定义_从一则网络谣言谈起(精)

第5卷第4期2010年4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Vol.5No.4 Apr. 2010 谣言的再定义 ——从一则网络谣言谈起 游 [摘 雅(漳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福建漳州,363000) 要]在传统的谣言观里,谣言是故意捏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虚假的信息。这样的定义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必要从谣言的概念入手,重新探讨谣言的本质属性,分析谣言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机制,从而形成新的谣言观。 [关键词]未经证实;大众传播;心理平衡;辟谣[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游雅(1981-),女,助教,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 2008年注定是一个要被载入中国史册的年份。从年初的雪灾,到3月份的西藏暴力事件、5月份的汶川地震、8月份的北京奥运会……这一系列事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世人瞩 目,而它们却选择共同来书写2008年的不平凡。

在国人眼中,“8”是一个特别的符号。2008年,互联网上一个关于“8”的谣言悄然流行: 1.25雪灾1+2+5=8,3.14西藏事件3+1+4=8, 5.12地震5+1+2=8,奥运会的日期是08.08.08。 为何在科学高度昌明的今天,这样的网络谣言仍然极具市场? 真假,也无法把它从其他消息中辨别出来。因此,谣言概念所做的价值判断,并不能作为一种科学认识的方法。 另外,必须承认: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谣言是一 种自发性的、扩张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在传播过程中,往往经过多个个体的连续复述。当人们接收到某些信息时,由于对事物认识的偏差,也可能是记忆的出入,容易造成对信息的歪曲认识和理解,然后再将歪曲认识的信息传递出去,这样信息会越传越走样。因此“走样”的结果不一定全部出于“故意”。从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看来,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三个特点:削平,即在信息的传播中,人们由于记忆的限制,经常只能记住信息的部分内容;磨尖,即信息在传播中传播者往往只留意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当他再传播这些信息时,常常也只强调其印象深刻或感兴趣的部分,其余部分往往被忽略;同化,即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接受谣言的人往往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对事物的认识来理解谣言的内容,将符合自己认识的内容保留,将不符合自己认识的内容删除,而且经常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地发挥。如此,谣言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即使不是出于“故意捏造”,谣言仍然存在着失真的较大可能性。 第二,谣言能否进入大众传播? 关于谣言的传播渠道,大部分学者把它归为私下的、人际的传播。如张华葆认为:谣言是指对社会上已经发生或假想的一件事,经口耳相传,而又缺乏证据的解释或理论;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提到: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

网络谣言的特征分析与应对策措施建议

网络谣言的特征分析与应对策措施建议 【摘要】随着Web1.0向Web2.0转变,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微博、博客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公共领域。一方面,这个公共领域成为广大网民表达诉求的大平台,增强了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个公共领域也成为网络谣言的发源地,对社会管理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如何加强和完善网络谣言预警和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谣言的特点分析,给出了几点治理网络谣言的浅见。 【关键词】网络谣言预警机制舆情监测 1引言 山西地震谣言、“皮革奶粉”传言、“抢盐风波”散布非典谣言案等2011年以来网络谣言滋生蔓延的典型事件。不仅给人民群从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同时对政府公共治理提出了巨大挑战。可以说,网络谣言是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巨大障碍,治理好网络谣言传播对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网络谣言的特征 网络谣言具有四个最根本的特性,即迅捷性、炒作性、迷惑性、破坏性,这个四个特性使得谣言可以在短时间内,鼓动一大部分人员参与其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1)迅捷性。网络谣言的迅捷性是指网络谣言经生成后通过不同的网络介质迅速流向广大网民后,即刻在社会大众中广为传播的属性。一方面,网络谣言的生成形式多样且大部分内容是造谣者的突发行为;另一方面,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比其他谣言更为迅速,可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恐慌。网络谣言危害巨大,对社会人心影响巨大,甚至影响国家安全,网络上的意识形态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2)炒作性。炒作是网络谣言的直接动因。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诸多便捷的同时,很多人为了不同目的借机炒作自己。针对这种事件应严惩不贷,不应恶小而为之产生怜悯,网络谣言打击需要全民参与,网络本身监控困难重重,在源头和结尾要加强整治力度任重道远。网络谣言如果不加重视和消除,不仅恶劣了社会风气,也加剧社会中一些人投倒把的心态,不利于巩固社会公平正义。 (3)迷惑性。迷惑性是网络谣言的本质特点。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民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现状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造成中国部分地区疯狂抢购食盐,市场一片混乱。从类似案例中,我们发现网络谣言往往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带有很强的迷惑性,若不加以有效遏制,直接结果装造成整个社会的混乱。 (4)破坏性。破坏是网络谣言导致的结果,从当前的网络谣言来看,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呈现出迅捷性、炒作性、迷惑性、破坏性特点。网络谣言就像存在于社会中的毒瘤,随时随地可能侵入社会肌体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我们的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