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动物调查方案

野外动物调查方案
野外动物调查方案

野外动物调查方案

篇一:动物调查方法

鸟类种类与数量

1. 调查地点

在生物、气象、水文和土壤要素长期观测的主要观测场内或其附近相似群落内进行。

2. 时间和频度

一年中在鸟类活动高峰其内选择数月进行观测,在每个观察月份中,确定数天进行观察,观察时段在鸟类活动高峰期(早晨6:00~9:00,傍晚4:00~7:00)

3. 调查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路线统计法、样点统计法、样方法。观测工具包括标记木桩或PVC管、带玲绳子、计步器、望远镜和记录表等。

4. 鸟类鉴别方法

对于数量多、比较熟悉的鸟类、通常根据鸟鸣省判断其种类,根据鸣声丰度推断其数量;或通过望远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判断其种类和数量。必要的时候和数码摄像机拍摄相关过程,返回基地后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其种类。对于数量少、

遇见频率少的鸟类,在上述判别方法的基础上,野外采集标本,带回走访当地长期居住,有经验的村民群众都有助于对不确定鸟类的鉴别。

大型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

1. 调查地点

大型兽、中型兽的调查均采用样线调查法,在所围样方的对角线上进行。

2. 调查工具

路线图,GPS,望远镜,木板夹,计步器,油性记号笔等。

3. 调查内容与方法

(1)大型兽种类调查。根据不同兽类的活动习性,分别在黄昏、中午、傍晚沿样地

线矣一定速度前进,控制在每小时2~3km,统计和记录所遇到的动物、尸体、

毛发及粪便,记录其距离样线的距离及数量,连续调查3d,整理分析后得到

种类名录,汇入附表中。根据下面的公式分种计算个体数,结果记录在附表中。

小型兽种类调查。每日傍晚沿一样线布放置木板夹50个,间隔为5米,于次

日检查捕获情况。对捕获动物解剖登记,同一样线连捕2~3d。整理分析得到

种类名录,汇入附表中。并按下面节的公式分种统计捕捉的动物个体数,结果

记录在附表中。

4. 结果描述

种群组成可直接记录样方中出现的所有野生动物中文名和拉丁名,而数量则可用一定面积上的动物个数来表示。最后,将结果汇入附表中。

5. 注意事项

首先对大型兽类和鸟类进行调查,原因是其比较容易受其他调查的影响;其次是森林昆虫和小型兽类;调查完毕后应将不知在样方及其对角线延伸线上的所有夹板全部取回,以免发生意外;避免重复计数。

(2)

4.2 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方法

土壤动物的调查是通过沿样线采集一定数量的土壤样品进行的。

4.2.1调查步骤

1)土壤采集。在样方内确定的样线上,均匀地取10个点采集土样。大约每隔100m取一个点。为了避免不同取样时间之间的相互干扰,第一次(第1年)取样可以从样线一端的0m开始。

2)采用手检法、漏斗法、室内培养法观察分析土壤动物的

类型和组成,结果记录在附表4-3中。

3)对各个取样点的土壤动物进行汇总,将主要土壤动物的完整名录汇入附表4-4中。

4.2.2调查方法

4.2.2.1方法简介

调查方法主要有手检法、漏斗法、室内培养法等。

1)手检法。可分为适于肉眼可见的大型土壤动物(如蚯蚓、蜈蚣、马陆、鼠妇、昆虫幼虫、蜘蛛等)的采样框法,以及借助于双筒解剖镜检测小型土壤动物(如原尾虫、弹尾虫、螨、线蚓等)的镜检法。

2)漏斗法。可分为干漏斗法和湿漏斗法。干漏斗法又称Tugllen法,主要适于以土壤微小节肢动物为主的大部分中型土壤动物,如蜱螨、跳虫、原尾虫、蚂蚁、拟蝎类、双尾类、小型蜘蛛、甲虫等。湿漏斗法又称Baermann法,适于中型土壤水生动物或土壤湿生动物,如线虫、姬丝蚓、涡虫、桡足类、熊虫等。

3)室内观察培养法。适于土壤原生动物,包括鞭毛亚纲、肉足亚纲和纤毛亚纲。

4.2.2.2地点选择和野外记录

一般采用样线法采样。对土壤及覆盖物变化不大而面积较大的地区(森林、草原、耕作地),宜采用十字交叉样线;每隔100、150、300、500m调查一个点。对面积不太大而栖

息地(土壤)单一的地区,如植物根围、花圃、草坪,用随机取样法较好。对水分状况不同的环境要分别取样,取样点可分成不同层次,如离

地表面5、10、15、30cm等。选择具代表性的最典型地点,并尽量避开坑洼、斜坡及岩石、倒木、树根等处。不要在预备设置方框的地点走动或踏踩。采集地点一经选定,即记录植被情况,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或耕作物的种类组成及密度等,以及当时的气温、土温和调查起始时间等。

4.2.2.3土壤采集

采集框法土样采集。将系有细绳的竹筷子插入土中,呈正方形(50cm×50cm),至少同一点设置2~3个方框。如落叶层厚,可用刀子沿框边划一条界,然后用小铁锹将框内的枯枝落叶与土壤挖出,装进袋内。挖掘深度应根据土壤自然发生的层次分别取样,例如,在10m×10m的样地内,按对角线选定三个50cm×50cm×30cm或50cm×50cm×5cm(长×宽×高)的土样方,每个小样方内分0~10cm和10~20cm两层依次取土。

镜检法土样采集。首先采集落叶层,沿方框对角线分成4等份,在每一等份或其中对角的两个等份中取相同分量(大约半袋,按工作量而定)。然后采集土壤层,在各土壤自然发生层用100ml土壤环刀随机选3~5块,放入袋中。将各采样带回实验室镜检。

热电厂附近泥滩环境因子与小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热电厂附近泥滩环境因子与小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力需求持续上升,引发了电厂建设的热潮,由于淡水资源的缺乏和为了满足电厂大量冷却水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型热电厂建造在河口或沿海地区,以充分利用海水作为冷却用水。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热影响具有潜在性和累积性,热污染主要的是从根本上、整体上改变水体理化特性,进而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电厂温排水余热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对于防止热污染,保护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电厂排水口附近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泥滩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可以为评价沿港电厂大量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提供重要的资料。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电厂附近泥滩底栖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及季节变化。 (2)研究电厂附近泥滩有机物含量的季节变化。 (3)研究电厂附近泥滩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4)研究电厂附近泥滩沉积物含水率和粒度的季节变化。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热电厂排水口对小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影响;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布设站位→现场采样→样品的处理保存(套筛过滤,然后固定)→样品室内分析(鉴定和计数、测定)→数理统计分析→结合资料比较、分析→结论具体方法、步骤: 1. 电厂邻近海域调查共设3个断面,用长10cm直径 2.9cm的塑料管采集8管,其中的6、7、8号管储存在冰箱内,用于环境因子测定,其余的5管按照0-2cm、2-5cm、5-10cm分段,用5%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用于小型底栖动物鉴定。 2. 室内分析,进行样品的鉴定并计数。

关于动物医学专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动物医学专业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使得动物医学的研究范围已不再成为畜牧业的专用专业.而是像藤蔓植物一样伸展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医药工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宠物健康护理员这个新兴职业的出现.更多地引起人们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好奇和关注。再加上近几年.突发动物疫情对国民经济以及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的影响已愈显突出,兽医作为保障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坚强卫士已被社会所重视。而动物医学专业开始兴起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放在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面。 二、专业介绍 主干学科: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 主要学科: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牛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兽医产科学、兽医公共卫生学、中兽医学。 开设学校有海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延边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贵州大学、西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西昌学院等。 三、就业前景 第一,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现代农业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社会上对农业认知发生变化,大家逐步改变了原来的“学农就是种地”,农学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 第二,专业研究领域的扩展给动物医学专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说学动物医学专业,感觉以后都是去当兽医什么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动物医学的基本任务已经发展为有效地防治畜禽、

生物学研究调查方法-归类分析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归类分析 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周伟 由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实验有利于学生科学思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近年来各级考试中种群密度调查的实验题出现的频次较高,不仅考查形式新颖,而且趋向于开放性与探究性。现将种群密度调查的一些方法归类分析如下,供师生参考。 一、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适用范围是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计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总数/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中所含标志数/重捕个体数。 注意事项:①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不能产生有损其寿命和行为的伤害。③标志不能过分醒目,防止改变其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结果失真。④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⑤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⑥调查期间无迁入或迁出、出生或死亡。 例 1 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 2 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以上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B.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解析: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雌性个体60个,雄性个体40个,故性别比例(♀/♂)约为3∶2;依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50/X=10/50,推导出2 hm2有250个个体,所

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素解析解读

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N o rm al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 Edition V o l .27N o.2 Jun .2009收稿日期:20092032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0345,40301047;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项目(200801051;广西科 技厅攻关项目(063200623A 通讯联系人:王备新(1970—,男,江苏江阴人,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E 2m ail :w angbeixin @njau .edu .cn 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素解析 赵湘桂1,曹艳霞2,张杰2,王备新2,蔡德所1,3 (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农业部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31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对漓江水系31个样点的12个环境因子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参数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和Spear m a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5个主成份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6.35%,以化学因子(氮和磷为主的第一主成份的贡献率为28.5%,以水文因子(流速和深度等为主的第二主成份的贡献率为27.23%。第一主成份和第二主成份中的主要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群落参数的Spear m an 相关性分析表明,总分类单元数、EPT 分类单元数和优势单元百分数都与总氮、总磷和氨氮显著相关(P <0.05,

但与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和深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 >0.05。漓江水系水体中氮和磷引起的环境梯度差异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作用要大于其他环境梯度的影响。 关键词:因子分析;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群落;环境因子;漓江 中图分类号:Q 17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126600(2009022*******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保护漓江水生态系统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漓江水生态系统的监测与保护主要建立在水体理化指标的评价基础上,而单一依靠水体理化指标进行水生态系统管理的模式是不完善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多样性最高,对水环境变化敏感的重要指示生物[1]。影响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很多,包括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等。本文以12个主要的环境因素:温度、pH 、 电导率、溶解氧、海拔、总氮、总磷、氨氮、深、宽深比、平均流速、最大流速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素,拟为漓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漓江水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因子分析是从全部原始变量中将有关信息集中起来,通过探讨相关矩阵的内部结构,将多变量综合成少数因子,以再现原始信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产生这些相关关系内在原因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2]。这种分析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有信息,并且其对结果的描述更加直观、合理,应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1研究方法 1.1数据采集 2008年2月底至3月初在漓江上中下游各干流和支流的31个点位采集底栖动物样本[3],同时采集各

关于动物保护调查报告

关于动物保护调查报告 引言 “告诉你的孩子们吧,世界上有很多存在过的,却不被他们知道的,已经灭绝的物种,这个就是,这个也是。他们花了几百万年进化,却仅仅在几十年间就灭绝。一共有多少物种灭绝了呢?现在又有多少处在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灭绝还会不断的继续下去么?正是因为人类的漠不关心才造成了物种的灭绝,现在我们有义务保护这些生命”这一段话是摘自09年的法国电影《海洋》。这一段话深刻的指责着人类的出现对于动物大量灭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强烈呼吁人类应该在此时此刻负担起对生命的保护的职责。 中国动物保护现状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价值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虽然野生动物是国内唯一受到法律保护的动物,但它们也时刻面临着厄运。在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区里随时可以见到被人捕杀后的藏羚羊的残缺不全的尸体;在广东那里的人们至今还在食用在国家保护范围内的蛇、穿山甲、果子狸等等野生动物;最近辽宁省沈阳市野生动物园里又发生了饿死11只东北虎的事件。 至于驯养动物在我国的保护根本谈不上,近年来一系列的有关人类危害动物的丑闻频繁出现,虐待动物的现象更是怵目惊心:刘海洋泼硫酸烧伤动物园的熊;某女子用高跟鞋踩死小猫;动物园“克扣”大熊猫的食物;某野生动物园杀了老虎卖虎骨酒;以及令人震惊的“活熊取胆”事件,等等,这些个事件层出不穷,不断被曝光,引得读者们当下的感慨、深思,更是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项目组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增设“虐待动物罪”、“传播虐待动物影像罪”和“遗弃动物罪”专条,希望用法治来推进社会道德的建设。

动物调查方法

野生动物采样与调查方案设计 鸟类种类与数量 1.调查地点 在生物、气象、水文和土壤要素长期观测的主要观测场内或其附近相似群落内进行。 2.时间和频度 一年中在鸟类活动高峰其内选择数月进行观测,在每个观察月份中,确定数天进行观察,观察时段在鸟类活动高峰期(早晨6:00~9:00,傍晚4:00~7:00) 3.调查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路线统计法、样点统计法、样方法。观测工具包括标记木桩或PVC管、带玲绳子、计步器、望远镜和记录表等。 4.鸟类鉴别方法 对于数量多、比较熟悉的鸟类、通常根据鸟鸣省判断其种类,根据鸣声丰度推断其数量; 或通过望远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判断其种类和数量。必要的时候和数码摄像机拍摄相关过程,返回基地后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其种类。对于数量少、遇见频率少的鸟类,在上述判别方法的基础上,野外采集标本,带回走访当地长期居住,有经验的村民群众都有助于对不确定鸟类的鉴别。 大型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 1.调查地点 大型兽、中型兽的调查均采用样线调查法,在所围样方的对角线上进行。 2.调查工具 路线图,GPS,望远镜,木板夹,计步器,油性记号笔等。 3.调查内容与方法 (1)大型兽种类调查。根据不同兽类的活动习性,分别在黄昏、中午、傍晚沿样地线矣一定速度前进,控制在每小时2~3km,统计和记录所遇到的动物、尸体、 毛发及粪便,记录其距离样线的距离及数量,连续调查3d,整理分析后得到 种类名录,汇入附表中。根据下面的公式分种计算个体数,结果记录在附表中。 (2)小型兽种类调查。每日傍晚沿一样线布放置木板夹50个,间隔为5米,于次日检查捕获情况。对捕获动物解剖登记,同一样线连捕2~3d。整理分析得到 种类名录,汇入附表中。并按下面节的公式分种统计捕捉的动物个体数,结果 记录在附表中。 4.结果描述 种群组成可直接记录样方中出现的所有野生动物中文名和拉丁名,而数量则可用一定面积上的动物个数来表示。最后,将结果汇入附表中。 5.注意事项 首先对大型兽类和鸟类进行调查,原因是其比较容易受其他调查的影响;其次是森林昆虫和小型兽类;调查完毕后应将不知在样方及其对角线延伸线上的所有夹板全部取回,以免发生意外;避免重复计数。

淡水生物调查规范.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000 年 7 月

一.浮游植物定量调查 (一)采样点的选择 由于水面大小、水深、水流等条件不同,不同水域的采集点选择也有差别,有条件时采样点可适当多设一些,一般情况下建议下列位置应设采样点:水库库心区、各湖区的中点、上游、下游、水库大坝附近及库(湖)湾等有代表的区域。 (二)采样层次、采水量及采样次数 ①凡水深不超过二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米处采水。②水深2-10米以内,应于距库底0.5米处另采一个水样。③水深超过10米时,应于中层处增采一个水样。深水湖泊、水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层次。 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时可逐月采样一次,一般情况可每季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和夏未秋初各采样一次。 每一采样点应采水1000毫升,如系一般性调查,可将各层所采水样等量混合,取1000毫升水样固定;或者分层采水分别计数后取平均值。分层采水可以了解每一采样点各层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采得水样后应立即加入15毫升碘液(即鲁哥氏液)固定(鲁哥氏液配制方法:将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充分摇动,待碘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水即可)。 采水器,各种采水器均可,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一般水深不超过10米可用1000毫升或1500的玻瓶采水器,水更深(如海洋)必须用颠倒采水器、北原式采水器或其它形式的采水器。 (三)沉淀与浓缩 以采水器采得水样后,须经浓缩沉淀方适于研究和保存。凡以碘液固定的水样瓶塞要拧紧,还要加入2-4%的甲醛固定液以利保存。定量水样应放入1000毫升分液漏斗中,静置24-36小时后,用内径为30毫米的橡皮乳胶管,接上橡皮球,利用虹吸法将沉淀上层清液缓慢吸出(切不可搅动底部,万一动了应重新静置沉淀),剩下30-50毫升沉淀物,倒入定量瓶中以备计数。为不使漂浮水面的某些微小生物等进入虹吸管内,管口应始终低于水面,虹吸时流速流量不可过大,吸至澄清液1/3时,应控制流速流量,使其成滴缓慢流下为宜。 采水时,每瓶上都应贴好标签,写明时间、地点、站号、样品号、水层、温度等内容,同时记录卡片以致备查。 (四)计数 将浓缩沉淀后水样充分摇均后,吸出0.1毫升,置于0.1毫升计数框内(表面积最好20×20平方毫米)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瓶标本计数二片取其平均值,每片大约计算100个视野,但视野数可按浮游植物多少,而酌情增减;如果平均每个视野有十几个细胞,数50个视野就可以了;如果平均每个视野只有5-6个,就要数100个视野,如平均每个视野不超过1-2个时,要数200个视野以上,总之,每片计数的细胞总数应在1000-2000个以上,同一样品的二片计算结果和平均数之差如不大于其均数的15%,其均数视为有效结果,否则还必须测第三片,直至三片平均数与相近二数之差不超过均数的15%为止,这两个相近的值的均数,即可视为计数结果。

最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针对xx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笔者就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10条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 一、概况 xx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24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是四川三大牧区之一。全州辖17个县市620个乡镇3843个村,总人口430万。据XX年统计:全州大牲畜存栏178.27万头,出栏42.51万头;猪存栏489.23万头,出栏570.41万头;羊存栏547万只,出栏385.91万只;禽存栏1578.22 万只,出栏2268.69万只;肉类总产量60.69万吨;牧业产值119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49.3%。 全州有17个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62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3843个村防疫室,共有动物防疫人员5524人(县级320人,乡级1304人,村级3900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488人,占8.8%;中专或高中人员1431人,占25.9%;初中及以下人员3605人,占65.3%。 二、现状。 1、畜牧标准化养殖情况 全州有规模养猪户9087户,存栏86.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17.7%;规模养羊户24958户,存栏123.5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2.58%;规模养牛户14462户,存栏10.27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5.0%;奶牛养殖小区3个,存栏0.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85.2%;规模养鸡户9090户,存栏142.8万只,占全州存栏数的12.0%;规模养鸭户3911户,存栏158.2万只,占全州存栏数的37.8%。由于历史、经济的原因,全州畜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畜禽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以家庭散养为主,给动防工作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2、动物疫病预防情况 长期以来,全州动物防疫人员在上级党政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的强制免疫和羊痘、牛出败、猪链球菌病、马传贫、鸡新城疫、猪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等常见、多发病的计划免疫及疫情监测工作,使各种疫病的常年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5%、0.5%、5%以下,确保了动物重大疫病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的良好局面,为全州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随着国内外人畜共患病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病不断增加,防疫工作量成倍增长,动防工作如履薄冰。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 张益峰 (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2021)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由于底栖动物具有对环境条件变化的敏感性或耐受性,且大部分终生生活在水体里,比较固着,相对位移小、寿命长、形体易于辨认等特点,多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已比较普遍地运用底栖动物的一些种类来监测水体污染,评价水质。如:水蚯蚓是淡水底栖动物群落中的主要耐污种类组成部分(尤其是寡毛类中的颤蚓),它们象蚯蚓一样在一定时间内将淤泥吞食而又排出,这有助于改善水底环境,在污水自净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底栖动物也是淡水中下层鱼类的优质天然饵料。为了对桂林漓江水域生态系统作出科学的生物学评价,课题组于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8次赴桂林,在漓江域内选择设置了木龙湖、小溶江、会仙湿地睦洞湖(表中简称会仙)、大圩、兴坪以及榕湖共6个采样点进行水生生物采样调查,其中采集了31份底栖动物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定性:用框长35㎝三角拖网随机取样;对河床为沙砾或卵石较多的底 质时则下水探摸用分样筛接漏方法取样。 1.2 定量:用面积为1/16㎡改良彼德生采泥器进行采样;对河床为沙砾或卵石较多的底质则下水用分样筛划方取样的方法进行采样。 用10%福尔马林溶液将所采样本固定后带回室内进行检索分类、计数及称重,多次采样的按平均数进行计算。

1.3 观察:注意观察不同河段、水域底栖动物的不同优势种群和栖居小生境。 2、结果 2.1种类组成: 在丰水期,漓江水域的底栖动物有67种(属、科),分属3门6纲。在67种底栖动物中以水生昆虫居多,有34种;腹足类次之,有14种;甲壳类8种,寡毛类6种,瓣鳃类3种;蛭类最少,只有2种;见表1。 在枯水期,漓江水域的底栖动物则有60种(属、科),分属3门6纲。在60种底栖动物中水生昆虫稍多,达21种;腹足类有20种;甲壳类和瓣鳃类各有5种;寡毛类有6种;蛭类只有3种;见表2。 表 1 丰水期漓江各采样点底栖动物名录表

保护小动物主题社会实践报告

保护小动物主题社会实践报告 “严格要求自己,耐心对待顾客,细心照顾货物。”一直 是新通道物流公司的经营座右铭,作为其中一员,我也不例外。 上级对每一位职工的要求都很严格,在我看来这正好也是上级对 下级的一种关爱一种期望。实习的道路是洒满了汗水的,但通过 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工作之余我也不忘学习,充分合 理的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世界经典名著成了我工作的补充营养,这 丰富了我的知识网。而这些都将为我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 基础。 几天的努力、辛勤的劳动,柏阿姨的冷水没有浇灭我们劳动的热情,北京炎热的天气亦没有燃烧完我们的力量,我们还是北京科技大学的“钢小伙,铁姑娘”,在这次的暑假社会实践中完成我们的任务,尽自己所能,努力为北京人与动物环保与科普中心的小动物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扩大它们的运动场所为它们单调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也为它们能够度过北京的炎热的夏天将自己的一份力。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了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的宗旨是为该基地的小生命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也为我们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好各方面的锻炼。 在基地的几天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地球上的生命都有权利生存下去。尊重它们生存的权利。然而近年来,被媒体披露的遗弃或严重虐待动物事件越来越多,无论是“虐猫门”还是“虐狗门”,就北京市而言,流浪动物数量已超过百万,因为搬迁等原因遗弃宠物或人为虐待、残害及损害动物福利的行为却屡见不鲜……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用法律来保护动物手段的欠缺,更感受到了关于加强禁止虐待动物和推广动物保护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当下,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如何与自然界的谐相处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求人与动物能够共处在同一片蓝天下,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生存权利、保障动物的福利。 需要写暑假实践报告但是不怎么起什么题目或者主题的,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社会实践活动很受学生的喜爱,它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给每天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Estimating the Numbers of Wildlife Populations 一、为什么要对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种群数量是动物生态学和资源管理学最核心的问题,无论进行什么类型的研究,都绕不过这个问题。 种群动态——密度制约性增长和非密度制约性增长,种群密度与个体迁移 间的关系; 生活史及进化对策——生命周期、年度变动、出生率与死亡率、编制生命 表、预测生命期望值(商业人寿保险精算) 栖息地关系——与密度相关的动物活动范围、领域面积、预测栖息地质量 动态、种群数量调控; 资源管理与有害动物控制——制定狩猎量、捕捉量、捕捞量的依据; 行为生态学——婚配制度、繁殖策略、繁殖行为的表达与之密切相关。 濒危物种保护——评价实施的保护措施对濒危物种种群恢复的作用; 二、种群数量调查法的概念和名词定义 绝对数量调查法:准确计数某一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 调查方法。这个方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要 求满足任何前提假设。 相对数量调查方法:根据生物统计的取样原理、利用某些方法来推算某一 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法。这 个方法则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且要考虑每个方 法需要的前提条件。 以动物个体为对象的调查方法称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以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为对象的调查方法为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封闭种群: 严格定义:在调查期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会增加(出生和迁入), 也不会减少(死亡和迁出)。 通常使用的定义:只要没有可知的增加和减少的种群就算是封闭种群。 两种封闭种群:地理性封闭种群和统计学意义上的封闭种群。 开放种群:与封闭种群相反。 准确性(Accuracy):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偏差(Bias):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度 精度(precision):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 选择调查方法需要考虑的条件: 1.是否适用于调查的对象; 2.经费和人力需求; 3.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程度。 *选择调查方法的前提:

动物调查报告

动物的调查报告 夏庄小学六年级一班栾文雪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动物生活的一些精彩镜头:一头狮子将它的利齿插进一匹斑马的脖颈里;一群野牛奔驰而过,扬起了冲天飞尘;一对丹顶鹤缠绵交颈翩翩起舞……但是在真实的大自然中,这类场面是很少出现的。动物们在多数时间里的表现都是很“低调的”,它们会努力地掩饰自己,尽力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它们就像变魔术一样,凭空“消失”在周围的环境中,必须仔细地“找”,才能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些动物是如何伪装的呢?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确定有代表性的动物的伪装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2.搜集变色龙等会伪装的动物的伪装方式的资料。 3.整理,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1)变色龙: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变色这种生理变化,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皮肤里的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来完成的; (2)章鱼碰上敌人,会喷出黑色的墨汁,以便于脱身; (3)羚羊跑得飞快,用来躲避强大对手的攻击; (4)乌龟有一层厚厚的、坚硬的外壳,如果有人要碰它,它马上就会把头缩进壳里,保护自己; (5)刺猬碰到敌人,就缩成一团,以防御敌人; (6)河马以自己的大嘴巴,来吓跑敌人; (7)蜘蛛为了保护自己,织了一张网,如果昆虫来会被粘在上面,蜘蛛用它的毒牙咬住昆虫,注射毒液; (8)蛇伸出舌头,来吓唬敌人;眼镜蛇碰到敌人,会喷出毒液,保护自己; (9)马站着睡觉,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它一遇到猛兽来袭击,能快速逃跑; (10)黄鼠狼遇到敌人,会放臭屁,掩护自己逃脱; (11)壁虎遇到危险,自断尾巴逃走,不过几天就能长出新的尾巴了; (12)螃蟹在争斗中,会脱落钳子,但过一段时间会长出来; (13)斑马身上的花纹能起到保护作用,使猛兽在草丛中难以发现; (14)鱼靠身上美丽的色彩来伪装自己,适应环境,迷惑水中的敌人; (15)峨眉山枯叶蝶是昆虫里伪装的最巧妙的。它停在树上,双翅合并竖在背上,翅的腹面颜色和树叶一致,翅膀很像叶脉,后翅的尾突恰好像是叶柄,一动不动,简直很难被发现;(16)小野鸭通过装死,来逃脱猛兽的追捕; (17)海龙是个伪装高手,身上长满了像海草一样的东西,它躲在珊瑚丛里,敌人很难发现它;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栖动物是指水蚯蚓、螺类和蚌类等无脊椎动物,多生活于水体底层,是生物链的重要环节。中俄西伯利亚联合科学考察队队员、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王洪铸研究员介绍说,这类动物多为初级消费者,以有机碎屑和藻类等为食,同时又是鱼类等水生经济动物的食物。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底栖动物 英文名称: zoobenthos 定义1: 生活在水底(底内或底表)的动物。 所属学科: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 ;海洋科学(二级学科) ;海洋生物学(三级学科) 定义2: 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底的无脊椎动物。 所属学科: 生态学(一级学科) ;水域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 生活在水域底表或潜栖在底泥中的水生动物。 所属学科: 水产学(一级学科) ;水产基础科学(二级学科) 定义4: 生活繁衍在各类水体底部的动物的总称。 所属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 ;动物资源学(二级学科) 基本信息 底栖动物benth(on)ic animal 底栖生物中的动物的总称。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底栖动物(zoobenthos或benthic animal)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 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此外还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栖动物的体表的,以及栖息在潮间带的底栖种类。在摄食方法上,以悬浮物摄食(suspension fe-eding)和沉积物摄食(deposit feeding)居多。 底栖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其所包括的种类及其生活方式较浮游动物复杂

得多,常见的底栖动物有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河蚬、虾、蟹和水蛭等。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 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通常少有回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坏和重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体较大,易于辨认。同时,不同种类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据上述特点,利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量可以确切反应水体的质量状况。 [编辑本段] 研究分类 1.根据研究的需要可分 (1) 原生底栖动物(primary zoobenthos),是能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种类,包括常见的蠕虫、底栖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等。 (2)次生底栖动物(secondary zoobenthos),是由陆地生活的祖先在系统发生过程中重新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各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中的肺螺类(Pul mata)如椎实螺Lymnea等。 2.为了研究方便,可分 (1)将不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的动物称为大型底栖动物(marofauna)。 (2)能通过500μ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小型底栖动物(m eiofauna)。 (3)能通过42μm孔径筛网的动物为微型底栖动物(nanofauna)。 [编辑本段] 生活方式 3.按其生活方式,可分为五种类型 (1)固着型--固着在水底或水中物体上生活,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管栖多毛类、苔藓动物等。 (2)底埋型--埋在水底泥中生活,如大部分多毛类、双壳类的蛤和蚌、穴居的蟹、棘皮动物的海蛇尾等。 (3)钻蚀型--钻入木石、土岸或水生植物茎叶中生活的动物,如软体动物的海笋、船蛆和甲壳类的蛀木水虱。 (4)底栖型--在水底土壤表面生活,稍能活动,如腹足类软体动物、海胆、海参及海星等棘皮动物。

2011-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廖一波1  寿 鹿1,2  曾江宁 1**  高爱根 1 (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2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摘 要 2006年11月二2007年1月二4月和8月在三门湾18个采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中多毛类44种二软体动物34种二甲壳动物22种二棘皮动物11种二其他类动物13种;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数占总种数的62.9%,二者构成了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双鳃内卷齿蚕二小头虫和不倒翁虫是春季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不倒翁虫二双鳃内卷齿蚕和海稚虫为夏季的优势种;不倒翁虫二小头虫二双鳃内卷齿蚕和白沙箸为秋季的优势种;双鳃内卷齿蚕二不倒翁虫二小头虫和海稚虫为冬季的优势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均生物量为17.36g 四m -2,年均栖息密度为72ind 四m -2.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平均Shannon 多样性指数在1.53~1.89,平均Margalef 物种丰富度指数在2.25~2.96,平均均匀度指数在0.83~0.94,3个指数在不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典范对应分析,影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海水的温度二盐度二溶解性无机氮以及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二总氮和总磷等,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类群的变化.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三门湾*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428903)二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11)二国家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zj908?01?01?2,zj908?02?02,zj908?04?02)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G200920)资助.**通讯作者.E?mail:jiangningz@https://www.360docs.net/doc/9d8708594.html, 2011?02?20收稿,2011?06?22接受. 文章编号 1001-9332(2011)09-2424-07 中图分类号 Q958.1 文献标识码 A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Sanmen Bay.LIAO Yi?bo 1,SHOU Lu 1,2,ZENG Jiang?ning 1,GAO Ai?gen 1(1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cosystem and Biogeochemistry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12,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China ).?Chin.J.Appl.Ecol .,2011,22(9):2424-2430. Abstract :In November 2006and in January,April,and August 2007,an investigation on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was conducted at 18stations in Sanmen Ba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 total of 124taxa were collect?ed,including 44species of Polychaeta,34species of Crustacea,22species of Mollusca,11spe?cies of Echinodermata,and 13species of others.The species of Polychaeta and Mollusca accounted for 62.9%of the total,which constituted the main population of the communities.Aglaophamus di?branchis ,Capitella capitata ,and Sternaspis scutata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spring,Sternaspis scutata ,Aglaophamus dibranchis ,and Spionidae spp.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summer,S.scutata ,C.capitata ,A.dibranchis and Virgularia gustaviana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au?tumn,and A.dibranchis ,S.scutata ,C.capitata ,and Spionidae spp.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winter.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biomass and average density of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between different seasons.The annual average biomass was 17.36g四m -2,and the annual average density was 72ind四m -2.The diversity indices of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als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different seasons.The seasonal average Shannon diversity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9月 第22卷 第9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Sep.2011,22(9):2424-2430

关于保护动物的调查报告

关于保护动物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动物保护调查报告 关于动物保护调查报告 引言 “告诉你的孩子们吧,世界上有很多存在过的,却不被他们知道的,已经灭绝的物种,这个就是,这个也是。他们花了几百万年进化,却仅仅在几十年间就灭绝。一共有多少物种灭绝了呢?现在又有多少处在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灭绝还会不断的继续下去么?正是因为人类的漠不关心才造成了物种的灭绝,现在我们有义务保护这些生命”这一段话是摘自09年的法国电影《海洋》。这一段话深刻的指责着人类的出现对于动物大量灭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强烈呼吁人类应该在此时此刻负担起对生命的保护的职责。 中国动物保护现状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价值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虽然野生动物是国内唯一受到法律保护的动物,但它们也时刻面临着厄运。在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区里随时可以见到被人捕杀后的藏羚羊的残缺不全的尸体;在广东那里的人们至今还在食用在国家保护范围内的蛇、穿山甲、果子狸等等野生动物;最近辽宁省沈阳市野生动物园里又发生

了饿死11只东北虎的事件。 至于驯养动物在我国的保护根本谈不上,近年来一系列的有关人类危害动物的丑闻频繁出现,虐待动物的现象更是怵目惊心:刘海洋泼硫酸烧伤动物园的熊;某女子用高跟鞋踩死小猫;动物园“克扣”大熊猫的食物;某野生动物园杀了老虎卖虎骨酒;以及令人震惊的“活熊取胆”事件,等等,这些个事件层出不穷,不断被曝光,引得读者们当下的感慨、深思,更是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项目组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增设“虐待动物罪”、“传播虐待动物影像罪”和“遗弃动物罪”专条,希望用法治来推进社会道德的建设。 引起现状的原因 1.文化传统 我们经常说“吃什么补什么”,吃胆补胆,吃肾补肾,吃血补血,大量的动物被我们当成食材,更有一些人是什么稀有吃什么,什么昂贵吃什么即便是国家明令的珍惜动物也要吃,这当中常见的就是蛇胆、熊胆等,像是上文提到的“活熊取胆”。 2.经济利益

关于动物的调查报告100字

关于动物的调查报告100字 广西区内野生动物调查报告xx-17班吴虹熹 53号近来,野生动物的急剧下降让人类意识到,保护动物,关心生态大自然,就是关心人类 自己。就此,我调查了广西区内野生动物目前的生存状况。据我调查,广西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自治区级23处,地市级和县级31处。如 下: 1花坪自然保护区 花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临桂两县交界处,1960年被广西区批准为保 护区,1978年经 __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和典型常绿阔叶林带 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花坪自然保护区是珠江源头,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花坪自然保护区最重要的身份是活化石银杉的发现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孑遗 树种银杉和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地质古老,具有古陆性 质,想体验史前一万年的感觉的朋友可以考虑来穿越一番。保护区内物种丰富,被誉为“花的世界,绿的海洋,动物的王国,银杉的故里,瀑布的 天堂”,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花卉基因库,所以此地的名字原写作“花瓶”,十分贴切。但 进入花坪保护区需要完备的装备和足够的胆量,因为夏天,花瓶里除了处处繁花还有随处可 遇见的蛇??但对于色友们来说,蛇的原生态曲线美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创作的热情。花 坪特色生物推荐:

蛇花坪除了花多就是蛇多,不拍蛇算是枉去花坪一趟了。蛇虽然看起来恐怖,其实只 要了解蛇的习性,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安全的拍摄蛇的美丽身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胆量 一定要大,足够拿稳相机,但也不建议胆大的同志没事抓蛇玩。白鹇别名银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著名的观赏鸟类。李白曾作《赠黄山胡公晖求白 鹇》一诗表示自己对白鹇的喜爱。白鹇外形素雅,性情高傲,生活习性独特,但它们又能和 粗鲁的野猪十分要好,有野猪的地方常常就会有白鹇,两者关系十分另类,似动物界的伯牙 与子期。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白鹇的天堂,白鹇群数较多,大的群有超过100只白鹇共同 生活着。漂亮的外形,独特的气质都让白鹇成为本系列重点推荐的动物之一,如果顺便能拍

八达岭动物园老虎袭人调查报告出炉

八达岭动物园老虎袭人调查报告出炉,公布事发经过 2016年08月24日 原标题:“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件调查结果:不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016年7月23日15时许,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东北虎伤人事件,造成1死1伤。 调查组对事发原因作出如下认定: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一是赵某未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对园区相关管理人员和其他游客的警示未予理会,擅自下车,导致其被虎攻击受伤。二是周某见女儿被虎拖走后,救女心切,未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施救措施不当,导致其被虎攻击死亡。 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在事发前进行了口头告知,发放了“六严禁”告知单,与赵某签订了《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猛兽区游览沿途设置了明显的警示牌和指示牌,事发后工作开展有序,及时进行了现场处置和救援。结合原因分析,调查组认定“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件不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报告原文如下:

2016年7月23日15时许,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发生一起东北虎伤人事件,造成1死1伤。 延庆区人民政府于事发当日成立了“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调查组),由区安全监管局牵头,区监察局、区总工会、延庆公安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旅游委等有关部门组成,邀请区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东北虎园事发地点进行了实地勘查并详细制作现场勘验笔录,调取了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立项、审批、许可批复材料以及各类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78份;对事件当事人及事件相关人员共27人次进行调查取证,制作了8万余字的调查询问笔录;查阅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国家标准、东北虎饲养、习性等大量文献资料。调查组还邀请了动物学、医学和旅游方面的专家,成立2个专家组,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在综合当事人陈述、现场勘验笔录、证人证言、视听资料、书证、专家组意见等证据的基础上,查明了事发经过,分析了事件原因,认定了事件性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