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
答案:(1)B (2)B
2.(2014·全国卷Ⅰ)右图显示某国移 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 化。读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国家
日本 美国 中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9 37.2 34.8
17
(1)四个国家中 A.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B.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 C.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 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 (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 B.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C.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 D.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
(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 )
A.2010 年~2020 年
B.2020 年~2030 年
C.2030 年~2040 年
D.2040 年~2050 年
解析:第(1)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 岁以上老
年人数量/65 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
线符合。第(2)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
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 比。如图示意 1980~2030 年我国 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
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 (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分布PPT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分布PPT课件

(5)历史:
人们通常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因而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 地区集中了稠密的人口
0.4亿
14亿
0.97亿
印度13亿、巴基斯坦1.9亿
(6)文化:
纽约唐人街是纽约的一片区域,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南端 下城。居民以华人华侨为主。
活动1. 想一想,下列人口稀少区域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在表格中画圈)
(2)分析黑河—腾冲线的地理意义,讨论该线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内在联系。
黑河—腾冲线的地理意义:①该线直观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线
的东南侧人口稠密,线的西北侧人口稀疏。
②此线成为地理研究和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南方内人口在首次超联过了系北方:。 A、该人口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线东南侧受夏 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充沛 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在农业社会以后,人口逐渐向 工业、交通、商业的不 城镇集中,人口分布格局呈现 断发展 点、轴集中态势
沿海港口城市成长,海岸带人 国际贸易的发展 口变得稠密
科技、交通运输条 人口更多地向消费地、交通运 科技进步和交通运输条

输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聚集 件的改善
政治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 如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
2.人口密度
一定时期一定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目,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能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疏密状况。
3.人口分布是否是人口密度
A地
B地
4.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A BC
(1)世界人口分布均衡吗?
极不均衡
D
(2)找出人口稠密区
A、欧洲西部 B、南亚 C、东亚 D、北美五大湖地区
4.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3)找出人口稀疏区

《人口与环境》单元复习课件

《人口与环境》单元复习课件

人口迁移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 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 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三、人口迁移对就业生—人口—×100%
总人口
(B)死亡率=死—亡—人—口—×100%
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内年—出平—生均—人—数人——口—死数—亡人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A)—死亡率(B)
国家
一些国家2001年的人口再生产资料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孟加拉国
2.8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 、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 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 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 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 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 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特点:明显的不均衡,形成明显的稠密区和稀疏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
北美东北部等,都是人口稠密区。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要点+思维导图)单元总结-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共35张PPT)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要点+思维导图)单元总结-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共35张PPT)

矿区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 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知识要点:1.1人口分布
6.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地理因素:
知识要点:1.1人口分布
7.我国人口分布 (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规律: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最显著特点)。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 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 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3)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胡焕庸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 之间连接的直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
北美洲 始终以人口迁入为主
知识要点:1.2人口迁移
4.我国人口迁移:
阶段 古代
迁移方向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 较好的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20世 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东北 纪80年代中期 、西北等地
原因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 缚;②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 战争和自然灾害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 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 边疆
学习目标:
①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③结合案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④利用人口迁移图分析世界和人口迁移特点。 ⑤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掌握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⑥结合案例,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
至今
城镇,贫困区迁往发达区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 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 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
知识要点:1.2人口迁移
5.人口迁移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与环境 课件(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人口与环境 课件(人教版)

答案: (1) 1 (2) 2010 (3) 1986 1990 (4) 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 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 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 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这一时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 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型。人口 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 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 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这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真题1】(2011·上海)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 塔图,回答问题。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 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 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1) 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 下降了大约______%。 (2) 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 比2000年上升1.91%。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思维过程】(接上)1953年5~9岁儿童出生时 逢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出生率低。1982年0~4 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 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 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1982 年5~9岁的儿童出生时逢文革中后期,国家对人 口生育控制较松弛。
【思维过程】 试题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用人口 金字塔图承载信息,紧扣社会热点,贴近生活,考 查了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学生计算能力。 第(1)题,对比2010年与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2010 年0~4岁婴幼儿约为5.8%,2000年0~4岁婴幼儿约为 6.8%,十年中0~4岁婴幼儿比重下降约1%。

第一章复习课件人口与环境

第一章复习课件人口与环境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复习年月日学案主人班级小组组内编号【学习目标】1.熟练的掌握和运用人口增长模式的时期和特点。

2.识记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并区分理解它们的异同。

3.熟记人口迁移的分类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4.熟记文化与人口的关系,以及中国文焕影响人口的主要表现和变化。

【重点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图文辨析2.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

【自主复习】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3.人口增长模式原始传统过渡现代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初期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4.原因:a. B. C.5.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二、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由资源决定的2.人口容量是由和共同决定3.特点:a. b. c.4.影响因素:abcD正相关系E负相关系三、人口迁移1.人口变动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的机械增长迁移率= —2.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的行为3.条件:变更定居地空间移动一定时间4.分类:国际迁移如:国内迁移如:5.迁移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如: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因素政治因素如:社会文化因素如:四、地域文化与人口1. 文化定义:人类社会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和财富的总和2.文化背景与人口a.影响因素婚俗初婚婚姻的宗教3.中国文化与人口变化: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a.早婚早育到b.多育多子到c.学而优则仕到d.安土重迁到合作探究探究一读下图,说出各阶段人口再生产特征及其所属类型: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课件人口与环境复习

高中地理课件人口与环境复习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 •土地 的不足和•土地 生产力的衰竭而迁移。
•世界上很多大的工业城市,都是因为•矿产资源 的开发, 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的。
PPT文档演模板
高中地理课件人口与环境复习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 •自然经因济素因•素(对气人候口、迁土移壤的、影淡响水:、在矿多产数)情况下, 人们迁移是为了 •追求更好的就业机和会更高 的 •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从宏观上 来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
•环境因素对 ••死亡率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
•婚姻制度
•生育政策
•社会环境因素
•避孕技术
文化及宗教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受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气候、水、土壤 •自然环境因素 •大的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
PPT文档演模板
高中地理课件人口与环境复习
•二、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1、简单的定义: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 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也称为环境承载力。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 时期内,利用 •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 和•智力技术等 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 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型 世界总人口的80% )
➢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造成的
PPT文档演模板
高中地理课件人口与环境复习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地区

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阶段复习课课件

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阶段复习课课件

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阶段复习课课件ppt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地理环境•地理人口•地理环境对地理人口的影响•地理人口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录01地理环境定义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分类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定义与分类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貌形态: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等。

•气候特点:地球表面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河流与湖泊:河流和湖泊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重要的水资源,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植被特征: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植被类型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影响着城市和交通的发展。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也受到政策、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与交通:城市和交通是人文地理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文化特色:人文地理环境中各具特色的文化,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02地理人口定义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的集合。

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地理人口可分为不同类型,如自然人口、经济人口、农业人口、城市人口等。

地理人口的定义与分类地理人口的基本特征地理人口的数量和密度是不同的,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数量特征地理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与地理环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空间特征地理人口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和文化结构等方面,这些结构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结构特征地理人口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数量和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也与地理环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动态特征03地理环境对地理人口的影响1自然环境对地理人口的影响23气候对地理人口分布有明显影响,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的分布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复习课件
掌握三类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1.常见统计图
(1)常用的地理统计图,有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和饼状图等。
统计 图
作用
柱状 图
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
折线 反映某些地理事物之间随时间的动
图 态变化,或随空间的数量变化。
扇形 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

例关系。
饼状 反映某些地理事物之间比例关系的
(2)四边形统计图 对此类统计图的判读应注意三点:A.图中有4个坐标轴,左边的纵 坐标表示人口出生率,下面的横坐标表示人口死亡率,右边和上面的 坐标表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B.这幅统计图与以往常见的地理统计 图相比,主要的特点是坐标数目多,而且各坐标轴表示的含义不尽相 同。图中包含的信息量大,不同要素在同一幅图中表示,有利于理解 事物间的内在关系。C.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趋势。如“世界及各大州 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读出1950~1955年的世界及 各大洲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一系列数 据,并能在图中直观地比较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 及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图中看出世 界及各大洲1950~2000年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年平均人口自然 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3.复杂的统计图 (1)三角状图的判读要明确三点:A.三边就是 三个方向的坐标轴。如“中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图” 所示,过A点作与15~64岁坐标轴平行的线,与0~14岁 轴相交,可读取0~14岁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 读某数据应沿该数据轴从三角形的底边向顶点方向读取 ,100%数值在顶点上。读图可知,A点表示0~14岁人 口总人口比重为23%。同理,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 重为70%;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 B.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C.图中A点反映了我 国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不同年 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都可以在图中找到适当的位置。
(2)三种人口金字塔的模型 人口金字塔基本上可分三种类型,即:年轻型—年 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如左图);①成年型—除极 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 在高龄部分急剧收缩(如中图);②年老型—年轻人越来 越少,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如右图 )。从发展来看,上述三种类型分别对应增长型、静止 型、缩减型。这三种人口金字塔基本形态反映的都是稳 定的人口类型,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人口出生和死亡水 平的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金字 塔也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形、葫芦形、 圣诞树形等。
图 同时,也体现总体的绝对值。
(2)解读方法:统计图一般可按下列程序阅读:读图名—读坐标 (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 规律—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读图名的目的在于知道统计图反映的 内容,坐标(图例)则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 单位),读图例与坐标是读统计图的基础。读数据一要读全,二要注 意数据的转换,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培养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 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通过人口金字塔可以看出该人口过去百余年来发 展历史和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趋势。如下图:
根据上图,肯尼亚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快增长 型人口结构,其特点是金字塔基底宽阔,15岁以下年 龄组占总人口比重大,表明具有人口迅速增长的强大 动力,而塔顶尖细,65岁以上人口组所占比例小。相 反,美国等发达国家为慢增长型人口结构,塔基不宽 ,向上逐渐变窄,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增大。丹麦和意 大利等国家属于零增长型人口结构,塔基与塔身几乎 等宽,塔顶逐渐变窄。德国和匈牙利等国家为负增长 型人口结构,塔基最窄,塔顶较宽,略呈纺锤状,人 口增长动力不足。
谢谢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又叫人口百岁图,是用几何形式来描述 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一种图式,它具有说明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 由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所反映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以及未来人口发展趋 势的作用。
(1)图形剖析: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 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 图,因形似金字塔而得名。该类图形将总人口按 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图中的 纵轴表示各年龄段,横轴分别表示男、女人口占 总人口的百分比。图的塔基底座越宽,顶端越尖 ,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反映人口 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身越接近下窄上 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 反映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特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