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题复习学案

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题复习学案
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题复习学案

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题复习学案

学案博苑

2011-09-10 0912

5d56b7b40102drm6

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题复习学案

高考目标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语言不冗余,无歧义。连贯语序得当,前后衔接、照应。得体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查内容有时单独出题,有时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兼考连贯和得体,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其实隐含着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知识,实际上是对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要点精析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题型看,有选择题;文字表述题。从命题形式看,“简明”、“得体”的考查既单独命题,又常常和病句、病文的考查结合进行,“连贯”的考查2001年前单独命题,且形式多变2002年与病句的考查结合进行,且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本考点“连贯”的考查为重点,今后考查可能会将扩展语句、修改病句、语言仿用、语言连贯同时进行,或选其中两至三项同时进行。从题型看,主要是主观题。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有如下特点1.综合程度越来越高。本单元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的趋势开始呈现出来,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本单元的内容与其他单元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如与修辞运用结合)也可能出现。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那么,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就都存在,所以复习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2.突出语言运用的实践性。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公益广告词、节目主持开场自(或串联词)、欢迎辞、活动主题词等,我们要有一种新语言观,即生活处处有语文。这样,我们才能在备考时注意题型变化的动态,准确应对。

一、简明

简明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表达的最佳效果。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一避免哕唆,不说废话;二避免歧义,防止误解;三须在一定的语境中,避免晦涩,便于理解。考题包括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删改重复赘余的词语、修改晦涩难懂的语句等。

二、连贯

所谓连贯就是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旬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语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试题类型包括排列句序、复位填充、给语境补文等。

三、得体

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

(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

(3)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

(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备考园地】

一、命题规律

1.综合程度越来越高。本单元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的趋势开始呈现出来,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本单元的内容与其他单元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如与修辞运用结合)也可能出现。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那么,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就都存在,所以复习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突出语言运用的实践性。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公益广告词、节目主持开场自(或串联词)、欢迎辞、活动主题词等,我们要有一种新语言观,即生活处处有语文。这样,我们才能在备考时注意题型变化的动态,准确应对。

二、解题方法

1、表达连贯题解题方法

表达连贯客观题有两种基本题型主观排序题,择句归位题。

(一)主观排序题解题方法

(1).通读文句,大体把握。

对题目所给的一组文句,作整体通读,求得两个大体把握

①大体把握说什么,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话题有大体印象;

②大体把握怎么说,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层次有个大体印象。

(2).根据印象,回头审视。

在通读文句获得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仔细审视文句,把能确定的东西确定下来。

如沿着①的印象去审视,找出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根据该句子是领起句还是总结句进一步确定中心句的位置。沿着②的印象,一般能确定哪一个或几个句子是先说什么,哪一个或几个句子是接着说什么。走完这一步,比较简单的排序题便能得到准确答案。比较复杂的也能基本定下排序格局。

(3).找过渡句,上挂下联。

如果经过l、2两个步骤还不能确定答案,排序比较复杂,则可用找过渡句、辨别关联词的方法,进一步审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考生不难找出,找出了过渡句,一个至多不过由7个句子组成的语段的脉络就基本清楚了。关联词的作用,是使上句和下旬相关相联。审视清楚含有关联词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判定哪个分句应该在前,哪个分句应该在后。

(4).先易后难,先分后合。

把一眼能看出其联系紧密,无疑应按先后放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先组合成一个一个的小块,再审视这几个小块的逻辑条理,得出正确的排序。

(二)择句归位题解题方法

语意连贯的语段除了内容和逻辑的内在连贯外,还有表现形式上的连贯,即语言形式的结构美(结构形式大抵相同,字数大抵相等),这样的语句往往又具有对称美和韵律美。具有这“三美”的语段必然是连贯和和谐的。择句归位题就是设题人从一个句群(或语段)中间隔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分别标上序号作选肢,要求考生填序号复位。

破解择句归位题要“三看一连”。三看,就是看结构、看对称、看韵律;一连,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抵相等、具有对称美和韵律美的句子连在一起。下面例题的解析就用了这样的方法解题。

例把下列句子填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可以触发深沉的思索,可以。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

汗;;。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

②激起无限的赞叹

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跨越历史的生命力而今正受到严峻的考验

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第一句,谓语部分三个“可以”构成排比,意思应该一层深一层,④比②意思更深一层;又②与中间的短语结合构成整句,④为散句,三个“可以”,先整后散,语言更有韵味,所以,②应放在前,④在后。而①和③,①说的是圆明园,是人文建筑,同上句“长城”相对应,句式结构也与上句对应,故放在前面紧承“长城”句。长城和圆明园同属物质文化遗产,③说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先实后虚的逻辑关系,故③应放在后。

本题参考答案②④①③

2、表达简明题解题方法

用语简明,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的一个基本条件。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哕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

解答语言表达简明题,宜从两方面人手

(l).看语句(语段)中是否有意义相同、重复使用的词语,如果有,根据表意的实际情况,考虑这些重复是否必要,删去后能否影响表达效果或能否用其他的词语代换;注意修饰成分使用是否适当,有无滥用。

(2).看语句(语段)在表意时,表意是否明确不产生歧义或不使人费解。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停顿消除法、重音消除法、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调序消除法、语境消除法等。

3、表达得体题答题方法

对一两句话或一段文字中的语句是否得体的考查试题,在解题时可用五看五审五改(客观题则只审辨不改正)法。

(1).看对象,审尊卑长幼是否得体,改换谦敬词,做到谦敬词使用不错位。

(2).看场合,审合不合氛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改逆情悖理的语句为顺情合理语句。

(3).看感情,审褒贬误用词,改换褒贬词语,该褒不贬,该贬不褒。

(4).看语体,审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该用口语改用口语,该用书面语改用书面语。

(5).看劝诫语,审有无人文关怀,改粗俗浅陋语为温情关怀语。

例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急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着火啦!冲天的大火!大火吞噬了太阳!遮住了大地!”

A.“遂”属于文言词汇,用于此处语体色彩不当;B.“从速交还”语气生硬;D.感情色彩不当。

本题参考答案C

三、怎样才能做到语言得体

1、适合上下文;词语使用准确,句式选用恰当

(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合小令外人”一句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

只要掌握了这些谦敬词语的含义及使用对象,高考中这类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2).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能准确严密地表达对事物的感情态度。

要注意的是,襄义词和贬义词的褒贬感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语境中,也就是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时,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可变成褒义,用这种说反语的方法起到讽刺作用。

如“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四百万元;但为革命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清贫》)

句中的“伟人们”本是褒义词,这里不是指真正的伟人们,而是讽刺国民党那些贪官污吏,变成了贬义词

《语文天地》1996年第1期《冤哉,南郭先生》一文有这样的句子“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不但不寻贤让位,反而溜须拍马屁走后门,送礼请客拉关系,且凭这一手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这句话用了“胸无城府”这一成语,可惜含义理解错误。《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二版)释“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的谋算”。“胸无城府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由此可知,“胸无城府”是褒义词;而上面的句子是说,这部分人没有文化水平,没有本事,当属贬义。看来,若将其改为“胸无点墨”,句子的毛病就消除了

语言,不论是基本的单位词,还是大一些的单位短语、句子,甚至是更大的单位句群。片段,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上下文。上下文,可能是前后相关的词语,也可能是前后相关的句子,还有可能是前后相关的段落。一个词语使用是否准确,一个句式选用是否恰当,都与这上下文有密切联系。例如

①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阿累《一面》)

②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鲁迅《故乡》)

例①要表达“疲惫”“疲乏” 的意思,和下文的“一团棉花”配合,使用“困软”最合适。例②最后一个分句使用被动句式,是受上文影响,承上省略主语,使全句语意连贯,语气顺畅

2、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说话也好,写作也好,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或叙述事件,或说明事理,或描述现象,或抒发感情,等等。因此,在说话或写作之前,先要明确目的。

语言的表达要适合表达目的的要求,是说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有的放矢。说“我们班全体同学要求自己都很严格,上个月没有一个人迟到”,和“我们班连×××同学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上个月没有一个人迟到”,基本事实可能完全一样,但效果完全不同。前者适用于表扬,后者则有指责味道。所以运用语言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需要,采用恰当说法。否则就不得体

又比如夏衍的《包身工》,主要是反映包身工被人压迫、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揭露帝国主义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对工人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因此,选用了许多能达到这一目的的词语和句式。第一段就很典型

旧历四月中旬,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喝着起身了。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大声地呼喊“拆铺啦!起来!”接着,又下命令似的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夏衍《包身工》)

这一段一方面写包身工,他们“睡在拥挤的工房里”,“天还没亮”就“被”人像牛马一样“吆喝”着起床。被动句式及“吆喝”的选用,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另一方面写带工老板,他们则是“大声地呼喊”,“下命令似的高叫”,而且喊叫的都是一些命令式的短句。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同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带工老板的凶残、狠毒

3、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语言交际总是双向的,既有说或写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因此,说写者就不能一厢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有个小朋友读过老作家冰心不少文章,很敬重她。有一次见到她,这个小朋友问“冰心奶奶,您今年几岁了?”“几岁”是问小孩子的话,用问小孩子的话来询问一个德高

望重的老奶奶,不得体。如果说成“您多大年纪了”,就比较得体了。鲁迅写文章时很注意这个方面,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转述别人的话时,就直接称“刘和珍”,自己叙述时则称“刘和珍君”,表现了对她的敬重。又如

④可是在这种工房里面,生病躺着休养的例子是不能开的。(夏衍《包身工》原稿)

⑤他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紧急申请了经费,同时将这些情况告诉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章良和常务副院长周曾铨俩教授

例④“休养”是休息调养的意思,包身工生病躺着只不过是为了得到暂时的休息,根本谈不上调养;因此,定稿时改成“休息”,适应叙述的对象,很得体。例⑤把情况反映给领导,说“告诉”是不得体的,应该是“汇报”。

4、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即交际环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有关对象身份、职业、地位、教养、性格,以及对象之间(还有听读者与说写者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如果不注意交际的场合、对象、气氛等信口开河,往往达不到交际目的,甚至招致不良后果。反之,根据具体的场合、对象而选择的理智的、充满内涵和智慧的语言,往往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场合,既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构成的总体氛围,也指交际当时的自然情景和社会情景。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所谓"因境设辞”,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运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在悲痛的场合,应该严肃、庄重,不能尽说些无关痛痒的笑话;在欢乐的场合,应该轻松、愉快,不能尽唠叨自己的苦恼、不满,如此等等。这是交际的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的制约。如;

有这样一件事,李工程师夫妇为他们的日本国好朋友举办家宴。席间,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李太太这样文雅,和我们日本女人一样,不像是中国人。”

试想,听了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了如此失体不当的话,李太太该怎样说才好呢?如果说成“太太也很文雅,您的先生也很文雅,都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不像日本人。”如此你“酸”地来,我“辣”地去,这家宴还能办成?友好关系还能持续?或者来句“谦虚”的“太太过奖了,我哪能比得上你们日本女人!”这就有失尊严了。所以李太太一愣后,说的是“太太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的文明是同源的,中国的文明哺育了日本”。这句话说得含蓄得体,深富涵养,符合交际场合,使日本太太听了知道自己的谈吐有失妥当,歉然地一笑,但又不感到尴尬

此外,还要利用特定的场合,学会“因境设辞”。曾经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年春天,他去拜访一位久未见面的老同学。那天,天气特别好,连绵的阴雨过后,艳阳高照,春光融融。老同学打开门,看见是他,高兴地说“嗬,老朋

友,你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这句话借助时令天气,一语双关地表达了对客人到来的喜悦和欢迎之情,可谓恰到好处。又如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曹禺《雷雨》)

周萍是鲁侍萍的儿子,但是在那个场合母却不能认子,因此虽然情之所至她几次险些吐出真情,但都恰到好处地及时转到了别处。转折的成功,就是充分利用了她的另一个儿子被打的具体情境

5、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语体,是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文体式。分别起来,有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口头语体包括一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有几种主要的变体,如公文事务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郑重的书面语体如公文事务语体中经常使用;方言词语、俚词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头语体或书面语体的文艺语体中经常使用。又如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常常使用长句、常式句、完全句等,而口头语体、文艺语体则常常使用短句、变式句、省略句等

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文章里硬要使用一些书面语就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又如

电影《林则徐》中写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

这一段,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6、要学会面陈和转述

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面陈,要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就行,这种表达方式简单一些。

请人代转,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代等因素也变了。这种表达方式复杂一些,必须考虑变化了的各因素的恰当表述

如1999年5月28日《光明日报》2版简讯《韬奋书店在京开业》中的一句话在转述时称代失误“据该店经理介绍,每日平均售书数千元左右,本店除零售外,还为读者提供代购、代邮、代送、批发等项业务,兼办作家签名售书业务,每逢节日书店将实行书价优惠。”

据《现代汉语词典》“该”作指示词讲时,“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本”则有“自己方面的”这一义项。因此,句中的“该店”是用简讯的口吻,“本店”则应是书店经理的口吻。又在为“经理介绍”后用的是逗号,且以后的话语没有引号标示,这就表明后面的话语应是简讯对经理的话的转述,该用简讯的口吻,即该用“该店”而不该用“本店”。如果不改动“本店”一词,就应该用引号把经理的话标示出来,而不用转述的口吻。但标号在口语中是难以“读”出来的,所以此句最好还是以转述的口吻,将“本店”改为“该店”,或者干脆删去“本店”二字.

四、巧解语句衔接题的九把钥匙

“语句衔接题”是高考对“语言连贯”的一种常见考法。下面,我们结合近年高考试题,帮助考生找到解答此类题目的九把钥匙,做起来就游刃有余了

1、句式一致

指在同一层次的表达中,根据其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利用结构上对称性,力求表达形式(修辞手法)和语言结构(短语类型)一致。

例1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①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②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本刊决定从2004年起改为半月刊

【分析】开头的“加快传播速度”与“增强时效性”都是动宾式,这样,接下来的几个句子的结构也该是动宾式,以保持前后句式的一致。因此,①可改为“加大承载容量、提升前沿性”,②可改为“逐步扩大发行量、提高规模效益”。

2、对象一致

指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几个分句的叙述者必须互相兼顾,才能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即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叙述角度)要保持同一

例2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答案D。①句的着眼点是“山顶上”,后半句又以“宝塔”为陈述对象,前后不一致;②句的前后均以“宝塔”为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表述连贯。③④句单从陈述对象上看,③句似乎更好,但若从语意的顺畅度或上下文的紧密与否上考虑,④句中的前半句的宾语作后半句的主语,紧扣“这些活”的话题,语意表达更为流畅

3、意境一致

指通过形象描写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或悲或喜,或褒或贬,或欢快或低沉等等,在同一段文字里应该保持一致,做到情境相融。

例3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___ ;岩面和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

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

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

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分析】答案D。原句所写的是秋天薄阴的天气,但是所写的情感仍然是喜悦的,和谐的。A、B与原句“薄阴”语意相反,可排除。C虽然与“薄阴”相符,但是“压”给人一种压抑感,与原句的情感色彩不符,并且与“薄薄的”不相搭配,可排除

4、韵律一致

指从音节和节奏上看,要前后和谐,即句式的对称和上下文的押韵。

例4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答案D。①②句的区别在于“俯瞰”是属上句还是属下句,而原文横线以后的句子均是“俯瞰”的宾语,选择②句即可形成都是整齐的四字句,音节和谐;④句的“绕”与原句中的“茂”两字都处于句末,同一韵部的字相押,读来上口

5、逻辑一致

指几个短语或句子先说哪一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语句排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或以空间的变换为序,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等;或按事情发展和客观过程为序;或以事物性质的主次轻重为序;或按观察的角度高、低、俯、仰之分为序;或按景物的远、近、动、静等不同为序。这些规律表现为总分式、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因果式、转折式等

例5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分析】答案C。可从表述的先后顺序方面考虑。前两句中“不传达上级指示”这种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在前,“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具体实施操作的工作在后;后面两句则有因果关系,正是因为“环保工作没人管”才最终导致了“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6、前后一致

指注意前后语句要注意照应和暗示。语句前后照应包括答句与问句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句子结构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照应等。

例6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并主宰它们的运命的程度,但当、、、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②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分析】答案B。原文中“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并主宰它们的命运的程度”,在语意上有提示作用,①③两句属动物被人类玩于掌中;②④句则属于动物被人类主宰运命;另外,先说④后说②还可以体现出语意上递进

7、主旨一致

指一个语段只能表达一个主旨,选项应能保持整个语段的主旨一致,以免出现文段的中心和重心不统一的情况。

例7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需要。。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分析】答案C。A、D以这些翻译作品开头,很突兀,原因是缺少过渡;B、C 两项以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作为过渡句,与前文衔接就很紧密自然。B句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是病句,所以选C

8、结构一致

指句子的逻辑结构(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语法结构(如主谓短语、并列短语,近指和远指)要前后一致

例8凡事过犹不及,,或变成明哲保身,或变成圆滑世故,或变成是非不分。

①超越了这个度

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

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分析】答案为②④①③。“凡事过犹不及”是总说,接下来举例,分说真理和成熟。与“成熟”有关的句子有三个,且这三个句子排好后要与后面所说相关联

9、语气一致

指一组句子或句群,由于几个分句都是为表达同一个中心,要尽量保持语气一致,才能使句子衔接

例9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

A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B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就没有什么可值得怀念的

【分析】答案A。从语气看,前面是反问句;从句式看,前面是假设句式。因而,接句也应该是反问语气的假设句式.

【精题精炼】

1. (2010·天津高考)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田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答案戏剧社【⑤】文学社【③】摄影小组【①】

解析考查语言准确、鲜明、得体。①“现面目”“留旧影”,表现了摄影的特点。②写学术研究。③“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

④是说书信。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形象的卸除了演员的特点。

2. (2010·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______;《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1)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

_______改为_______

(2)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A.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吹响了“潮平浪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1)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运用能力。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不能用来形容文艺晚会,可以用丰富多彩。

误区警示对成语的把握不到位,望文生义,没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就可能照成无用。

答案示例“美轮美奂”改为“丰富多彩”。

(2)解析本题考查了语言的衔接。对本题的解答要紧扣上下文。因为前文《相约上海》是欢快的歌舞,所以不能用“描写”可以排除A项,也不能用“吹响”或“勾勒”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因为是世博会,所以B项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最合适的。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设置了迷惑项,考生如不能把握前后文就做不出正确选择。

答案B

3. (2010·全国Ⅰ高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答案】D

【解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D

4.(2010·全国Ⅱ高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

复。

①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

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③④②①⑥⑤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适宜谓语句首,故选B。

5. (2010·广东高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品的独创性亦陈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作品表现出的个性特点。

__________。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作品的独特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______________。

①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材料,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同的表达特征

②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③的作品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他本身不是作品。

④但只要是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达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④③①⑤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④②⑤①

答案D

解析第一层,谈创作活动和作品的关系,确定3句为起始句。2句三个“自己的”,确定与个性特点呼应,放在第3空。检验余空,尚可。

6. (2010·安徽高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004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

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

③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

④要解决这一问题

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

A.③①④⑥②⑤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⑤④⑥②① D.⑤④①⑥②③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试题解析】排序题要注意各小句组成的句群,根据句群排除筛选比较容易。本题6个小句讲了两个方面意思,③句说目前大好形势,①②④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⑤句是两方面意思的过渡。根据开头已知句,我们可以判定③句排在开头,因此四个选项只能从A和C中选,根据⑤是过渡句,再观察出④⑥②①按总-分-总顺序做句群内部排列,很容易得出C项答案。

7.(09年浙江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⑤句“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提出核心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这是议论性的语段。议论性的语段可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来分析(如本题⑤、①提出问题,③得出结论);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8.(09年广东卷)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答案 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确定首句,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①是对③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⑤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派出发,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两项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②句应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

选项。例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③①,由此可选C。

9.(09年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

答案(1)画面内容一位家庭主妇,正在全神贯注地调整水龙头的流量,使水像短线的珠子一样滴入水壶。

寓意在“水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有不少人却在用水上大做文章,利用水龙头“滴漏”时不走水表的办法取水,以此“揩油”,损公肥私,有损社会公德。

(2)画面内容一位家庭主妇,把水龙头拧到最大,流出的水却很少很少,一滴一滴呈现出“SOS”字形滴向下面的水壶。寓意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接近枯竭,向人类发出了求救信号;水情如此严峻,人类要珍惜水资源,否则,生存就会面临巨大困难。

10.(09年海南宁夏)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通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与2009年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年6月7日

答案“宣布”改为“通告”;“敝”改为“本”;“提出”改为“垂询”;“贵用户”改为“您”;“不安”改为“歉意”

解析考查语言的得体。通告要求用口语(如“敝”改用“本”),对用户宜用敬辞(如“提出”改用“垂询”),称自己用谦辞。

1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走进微山湖风景区,你会强烈地感到人进入了一个流动的世

界,。。。

语言表达要得体导学案

《语言表达要得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能够较好完成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授及训练,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把话说的得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学习重点: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较好完成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学习方法:点拨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某地选美,一位小姐被选中。这位小姐打扮漂亮,言谈涵养却不尽人意。当男主持人问她“你心中的白马王子是什么样的”时,她竟然答道:“什么样子?反正不是你这个样子。”主持人因此十分尴尬,但他镇定了一会之后,彬彬有礼的向小姐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太好了!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观众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想一想:这位美女的话得体吗?主持人话隐含怎样的潜台词?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适合语言环境,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 二、怎样才能做到得体 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人说什么话。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水平、心理情绪、生活经验等不同,人际关系又有亲疏、长幼之分,针对这些交际对象的差别要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一般来说,家庭亲朋用亲昵语体,同事同辈用随意语体,长辈宾客用恭敬语体,知识分子用郑重语体,工人农民用俚俗语体。 同一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 材料1:《问年龄》 小李在出差途中,与同座的一位老大爷聊天。言谈中他问道:“哎,你几岁了?”老人听了没好气地说:“三岁!”小李听了十分尴尬。 你能说说小李为什么会陷入尴尬境地的吗? 材料2:《悲剧是这样产生的》 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护士:“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病人又问:“象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得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望,当晚就跳楼自杀了。 你能说说造成悲剧的原因吗? 2、分清场合,巧妙用语 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环境场合分为四种类型:①正式场合,说话要庄重、规范,用书面语;②工作场合,用语准确、简要,常用术语;③生活场合,说话自然、灵活,多用口语;④娱乐场合,说话风趣、生动。 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在喜庆的场合谈令人伤感的话,在庄重的氛围中“搞笑”,都是不得体的。 材料3:假如你在全省的作文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备加赞赏,在下列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你的回答分别是什么。 ①、与你平时很要好的一位同学在私下的场合向你祝贺时,你的回答是: ②、在庆祝大会上,面对向你祝贺的广大与会者,你的回答是: 材料4:《标语的位置》 不久前,我去参加追悼会,在火葬场的入口处见到一条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这标语的内容挺好,但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地见了,心里总觉得不太舒服。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3、把握语体,用语妥帖 语体,是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文体式。 不同文体的语言差异: 议论文——准确严密记叙文——流畅生动说明文——平实严谨 新闻稿——简洁扼要广播稿——明白清楚广告词——通俗凝炼 合同——严密清楚贺辞——热情洋溢 语体又分: 口头语和书面语 口头语:通俗易懂书面语:庄重典雅 材料5: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①②③④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部分 专题11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第5讲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含应用文写作等创新题型)“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真正体现了“注重能力考查”。“鲜明”“生动”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所以主观试题的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文采。 一、语言表达鲜明、生动“3要求” (一)词语选用要恰当 1.在选用动词、形容词、副词时,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考生要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 2.选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考生要关注整个语境,根据在表达时的不同态度与感情来选择褒义词、贬义词。选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褒义词、贬义词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选用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时,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可以达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目的。 (二)句式选择要恰当 在语言表达中,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准确鲜明地表达意思。如,可以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或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表明的观点更加鲜明而强烈。同时,还应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的形式整齐,声韵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用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三)修辞手法运用要恰当 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独具特色。借助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1.2019年3月,各类夸夸群(同时产生的还有喷喷群)在网络上流行起来,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究竟是应该在喷喷群里“找骂”,认清自己?还是应该在夸夸群里,得到赞许,恢复信心? 3月17日晚,来自清华、北大两所学府的辩论队对此展开辩论。假设你是其中一位辩手,请表明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得体,语句通顺,180个字左右。 [解析]本题设置辩论赛这一具体情境考查考生对社会现象的点评。材料给出了两种观点:应该在喷喷群里“找骂”还是应该在夸夸群里“找赞”。认可哪种观点都可以,但要说出具体的理由。比如认为要到夸夸群中去,这就要写出称赞对人的作用,可以从赞美对人的成长、对目前的工作、对今后的生活等有哪些帮助说起;如果认可喷喷群,可以从批评对人的积极作用的角度论述。

语言得体之谦敬用语导学案资料

语言得体——谦敬语运用导学案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3年11月 【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的谦敬用语 2.学会运用谦敬用语 ☆预习案☆ 【预习导学】 知识梳理: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请思考: 1.什么是谦词、敬词。 2.谦敬的原则是什么? (1)“家大舍小令外人” 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2)用“小”“拙”“寒”“草”“愚”“鄙”等字表谦。如犬子,“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 (3)用“贵”“尊”“大”“高”“贤”“光”“拜”“赐”“雅”“惠”“鼎”等字表敬。 如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 常用说法: 【预习检测】 1.下列句子中,划横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2.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您”。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练习及答案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4、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期间,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5、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6、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答案 1、A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B项,“献丑”,谦辞,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谦虚说法,不用于“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这个语境。C项,“垂询”,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D项,“内人”,用于称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郭教授的妻子。不得体。A项“舍弟”,用于自己的弟弟。“家大舍小令外人”,使用正确。 2、B A项“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语。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辞,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故选B。 3、C 该题考核语言表达。A项,承蒙: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句中“承蒙我父母照顾”错误。B项,高足: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此处应采用谦词。D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对方恭候我”,敬辞误用。4、 示例: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 ⑥“正遇上”改为“正值”。

语言表达得体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生活经历等不同途径掌握常见谦辞敬语; 2)、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高考原题或模拟习题例析,探讨高考的试题改革趋势,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2)、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得体的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二、考点分析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符合内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主要包括交际的场合、对象、目的等。说话、写文章遣词造句必须从内外部语境考虑,表达才能得体。 高考对“用语得体”的考查频率较高,考查的形式有依据语境进行转述说明、选词填空、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广播稿、留言条、启事、通知﹚等,其中最后一种为主要形式。 三、高考例题分析 (09全国)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十二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辞文雅。(不超过40个字) 老叔: 定于6月16日中午十二点在阳光饭店,我为我老爸开一个生日派对,你们荣幸被邀参加,务必前来,o k ! 椿 6月8日 四、知识点梳理 ㈠、谦敬准确,褒贬一致。 1.正确使用谦词敬语。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口诀:“大”、“小”、“外人”。 (1)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用“家”。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 (2)对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时用“舍”。如舍侄、舍弟、舍妹等。 (3)称呼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时用“令”。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 例题: ?(2003浙江卷)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唯妙唯肖,栩栩如生。 (4)或用“小”、“拙”、“鄙?”、“寒”等等字表谦词。 常见的谦辞有“小女”、“犬子”、“拙见”、“拙作”、“鄙见?”、“鄙人”、“寒舍”、“愚兄”等等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舍--称自己的家愚见--称自己的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正批评。 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 口诀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常见的一些谦辞敬语: 求人办事说拜托,请改文章说斧正 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 看望别人说拜访,送礼给人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所说寒舍 请人谅解说包涵,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 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 高考试题剖析: 例.(05.黑、吉、桂卷19题)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你”,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 2.恰当地使用褒、贬、中性词。 例: 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不少官员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积极进取,甚至阻挠改革的发展。(《冤哉,南郭先生》)(二)、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例: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挑柴火)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秀才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降价)。”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着柴火走了。 例:下面是一个中学生写给一位语言专家的信的正文,有三处措辞不妥,请把不当之处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018年度高等考试语言知识学习文字知识运用语言学习得体学案(师用)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知识运用 语言得体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大纲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实例与试题,寻求规律,把握影响语言得体的几个重要因素; 3、通过分析实例与试题,学会规范审题答题; 4、在平时的生活或写作中,学会使用得体的语言。 【课前预习】 根据情境,请在括号内填上得体的词语 读人作品称(拜读)与人见面说(拜会)看望对方说(拜望)请人帮忙说(拜托)告诉对方说(奉告)还人物品说(奉还)赠人礼物说(奉送)问人职业称(高就)老人年龄称(高寿)与人结友称(高攀)赞人见解说(高见)称人父母说(高堂)称人学生赞(高足)打听姓名说(贵姓)平辈年龄说(贵庚)探人病情说(贵恙)对方赠物说(惠赠)赠人书画说(惠存)客人临门说(惠临)对方店铺称(宝号)对方家眷称(宝眷)请人任职用(俯就)求人改文用(斧正)向人提问说(敢问)好久不见说(久违)初次见面用(久仰)提及自家说(寒门)请人原谅说(包涵)需要考虑用(斟酌)请人接受说(笑纳)接受好意说(领情)设宴送行曰(饯别)不愿分别称(惜别)【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得体”?

得体,它的词语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这是很有道理的。 二、高考考查内容和常见题型: 考查内容 1、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谦、敬词的误用问题。 2、具体语言环境中,说话注意分寸,符合人物的身份、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3、转述中,如何做到清晰、得体 4、常见应用文体注意语言的得体 常见高考题型 1、选择题; 2、修改题; 3、情境对话; 4、转述; 5、应用文写作(请柬、广告语、贺卡等题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题型。包括建议、欢迎辞、留言便条、赞赏语、邀请语、开场白、求职信、补写语句、补写言外之意等)解题指导 (一)谦敬得当 例题1:【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三)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三) 1.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B.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C.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真令人钦敬。 答案 D 解析 A项“令媛”,尊称对方女儿,此处用来指“自己的女儿”不得体;B项“家慈”,又称“家母”,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与“家严”相对,此处用来指“别人的母亲”不得体;C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此处用在自己对林教授作品的修改,不得体。 2.下列语言表达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现在广播一个好消息,我校男子篮球队今天上午在县中学生运动会男篮决赛中,以88∶85力克松柏中学代表队,取得了本届中学生男子篮球锦标赛冠军。 B.前日浏览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C.李老师夫妇在日本好友家做客,好友太太对李夫人说:“李太太举止文雅,像日本人,不像中国人。”李夫人微笑着回答:“太太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文明是同宗同源,共同进步的。” D.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杨先生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习作中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答案 C 解析 A项,要注意广播语体特点, “力克”改“战胜”。B项,“你社”改“贵社”,“洽谈”改“联系”。D项,将“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两个”;“拜读”改为“看”。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C.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语言表达得体题

专题三语言表达得体题 1.(2018·湖南师大模拟)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敬请广大读者赐稿,来稿请寄:长沙市玉兰花路88号《读书》编辑部郭亮敬启。 B.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C.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到:“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苏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 解析:选C A项,敬启:敬辞,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适用于工作关系。用在编辑自身不妥当。B项,斧正:用于请对方修改文章,敬辞。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C项,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种职务,敬辞。使用正确。D项,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用于别人不得体。 2.(2018·南宁模拟)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诚恳邀请您参加我校的70周年校庆,到时您会有幸欣赏到著名艺术家的演出,我们恭候您光临。 B.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C.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D.我从报纸上拜读了贵公司招聘人才的广告,今天惠顾了贵公司的网站。 解析:选C A项,“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说。B项,“笑纳”,用于请别人接受礼物。D项,“惠顾”,对象运用错误,欢迎客人光临时用惠顾。 3.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其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对学生京剧团要排练经典京剧《打龙袍》这事,我们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B.虽因身体欠安,有所耽搁,但本人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C.我前天不小心在学校餐厅丢失雨伞一把,期盼拾到者璧还原物,本人真心感谢。 D.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解析:选D A项,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B项,“欠安”是称人生病的婉辞,不能用于自己。C项,“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此处用于称自己的书,不得体。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您寄呈的大作,我已经收到,拜读再三,激动不已。 B.你和我只是车笠之交,现在你已身居高位,我们之间自然就略显疏远了。 C.我中学毕业后,得家乡父执辈王明礼引介,赴苏州投拜周小林为师。 D.欣闻你和小李喜结良缘,恭祝二位椿萱并茂、兰桂齐芳。 解析:选C A项,寄呈:谦辞,将书信等恭恭敬敬地给对方看。此处用于对方,不得体。B项,车笠之交:指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与语境相矛盾。D项,椿萱并茂:比喻父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 考点一: 一.例题导引(指出下面文章在哪些方面表达不得体) 在齐鲁大学的演讲韩复榘([jǔ]) 诸位,各位,: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个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敝人也实在很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一训,兄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应该互相谅解,因为兄弟和大家比不了。 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 你们是笔筒里爬出来的,兄弟我是炮筒里钻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象……就象……对了,就象对牛弹琴。”今天兄弟我不准备多讲,先讲三个纲目。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举双脚赞成,就是一条,行人靠右走,着实不妥,实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还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都在北京的东交民巷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也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 (第三个纲目是讲他的进校所见,就学生的篮球赛,痛斥总务处长道) …...要不是你贪污了,那学校为什么这样穷酸?十来个人穿着裤衩抢一个球像什么样子,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再领笔钱,多买几个球,一人发一个,省得再你挣我抢的。 文章在哪些方面表达不得体? 答:

二.解题: “说话得体 ..”的“得体”二字如何理解? 答: 三.方法指导 (一)说话要注意“” 例.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06安徽卷)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巩固训练】 有这样一件事,李工程师夫妇为他们的日本朋友举办家宴。席间,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李太太这样文雅,和我们日本女人一样,不像是中国人。” 李太太怎样回答好呢?请你设计一下答案。 答: (二)说话要注意“” 请继续完成下列题目: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势,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人先在厨师家碰头。 厨师说:“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赶车的接过话茬: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高考语文全程检测十: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1.下面各项括号里是对原稿作的修改和分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嘴巴下留着一把花白的胡子。(删掉“嘴巴下”三字纯属累赘) B.先生,种田人可怜,你们行一点好心,少赚一点吧。(把划线句改为“行行好”,是为了突出种田人的可怜相) C.阿弟摸着额角,颓然,像完全消失了气力。(把“气力”改为“力气”,使句子的“语言更规范化”) D.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是最善于摄取一切人类的文化财富的……(将“一切”移到“文化财富”前,使句子语序恰当,表意准确) 2.阅读下段材料和修改,根据修改,说明理由。 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它的插图却是立体的。把书打开,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划线部分改为“还有一种书”。 回答:(1)删去“也很吸引人”这一分句是因为: (2)删去“立体的”这一定语是因为:。 (3)删去“会活动的”这一定语是因为:。 3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的。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横线上。 由于① 人体②脂肪的③密度远④小于人体⑤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⑥,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后⑦所减去的体积⑧远大于由脱水而减少的体积。 可以删去的是:。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江楼并排五间,我寄寓其中的一室。面积不大,建筑朴素简陋。村外田畴一片,碧波无垠。一条晶莹的小河,穿过田野,蜿蜒地流向村口。村口一座石桥,两岸乌桕,把小河迎进村里。 ①窗外却是一幅曼妙无比的天然图画。

②南面一排纸窗,窗棂上雕着拙朴的图案。 ③山下的小村襟山带水,零落的村舍,掩映在绿树丛中。④早晚升起缕缕轻烟,斜阳影里,编织遥远的梦境。⑤连绵起伏的青山横亘在前,青翠扑人。 A②①④⑤③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④⑤③D②①⑤③④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 “愉快的纪念”不只是一种感受,同时也是一种重温历史而唤起的回忆。不是吗?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随着纪念活动的开展和报纸、广播、电视的报道而不断地掀起感情的波澜。。 归结到一句:“改革开放二十年使我们的国家焕发了青春,令人鼓舞、振奋和愉快。 ①记忆那些凭票证购物的日子,有唏嘘之叹。 ②看见今天商场货架琳琅满目,生欣喜之情。 ③听到文辈讲述十年浩劫的遭遇和做法,则难免沧桑之感。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③①D①③② 6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站在讲台上的①是一位曾经②在北大工作了③三年的年轻学者,他④穿着一件大而⑤黑的衣服,用⑥右手持教鞭,正在就关于⑦当前的⑧学术研究问题给与会者作专题报告。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最合语境的一项() 朱自清先生笔下江南的“水”,有凌空飘逸的,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澄澈的。 A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 B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 C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形、色、质。 D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形、色、质。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

答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学习卷

高考语言运用之得体学历案答案 [例1] 技法小结:看准对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A项,“舍弟”,用于自己的弟弟。“家大舍小令外人”,使用正确。B项“内人”,用于称自己的妻子。此句是说郭教授的妻子。此句对象误用。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辞,不能用于别人家。此句对象误用。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此句对象误用 [例2] 技法小结:谦敬得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A项忝列”,谦辞,表示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不得体。B项,“献丑”,谦辞,用于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的谦虚说法,不用于“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这个语境。C项,“垂询”,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用于此处不得体。D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用在此处合适。 [例3] 技法小结:适应场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四副对联的意思。A项,“珠联璧合乾坤定,花好月圆鸾凤鸣”是结婚时用的婚联,不适合迎接友人来访这一场合。B项,“华夏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是春联,不适合迎接友人来访这一场合。C项,“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是挽联,不适合迎接友人来访这一场合。D项,“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是杜甫《容至》中的诗句,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打开。这两句,前后映衬,更显示出主人与客人的情谊深厚。 [例4] 技法小结:把握语体 【答案和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1)“莅临现场”一般用于欢迎上一级领导来视察,此处是要求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2)“民警在工作中”应该“牺牲”表示尊敬。(3)广播稿要用口语,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4)招领启事,涉及到金额,不得提及具体数额.将“48元”改为“若干”。 [例5] 技法小结:明确目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向学校部门申请场地使用“落实”一词,不得体。B项,本是请别人帮忙宣传自己,却表达成给对方提供展示风采的机会,不得体。C项,“嗨起来”是口语化的表达,不符合邀请函的书面语体要求。 三、方法总结 语言运用得体要注意五点: (一)、看清对象,掌握分寸(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二)、注意用词,谦敬得当(处什么位说什么话) (三)、分清场合,巧妙用语(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四)、注重语体,符合要求(写什么文用什么体)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学案(教师版)

语言表达连贯学案 姓名张建军编辑时间审核人 复习目标: 1、明确高考对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具体要求。 2、注意选择鲜活的实例题进行分析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复习构想: 注重讲练结合,以学生练为主,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强调日常的积累,可以在长时间内作每日的常规性训练检查。 (一)、考点透视: 考纲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次为D级,即?表达应用?。 近年高考中,语言连贯、得体,在试题中有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语句的衔接、句序的排列、短语的排列,用语的场合、对象以及对赘余的语句语段进行判断、修改、删除,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要点讲解: 连贯 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 ⒈话题要保持统一(表述角度要一致、主语一致) 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统一,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畅达。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例1:今年是农历丁亥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年猪年。猪在十二生肖中列最末位。我们汉字的“家”,就是在“宀”下有“豕”,望文生义,只有住处养得起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家猪温顺老实,野猪勇往直前。 分析:?猪在十二生肖中列最末位?中话题是?猪?,?家猪温顺老实,野猪勇往直前?中话题是?猪?,而原句中却插入了一个话题?汉字的‘家’?,使得文气不流畅。改成?‘猪’(豕)是‘家’的一个偏旁部首。 当然,有时上下句用了顶真的手法,虽然主语不一致,但也连贯。 例如:?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帆影点点,碧波粼粼,江岸后 ..,江面上 分析:?江边?、?江面?与?江岸后面?近似顶真,语句衔接恰当。 ⒉表述角度要一致 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 例如:?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秦岭荒山里混过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

高考语言表达之得体必背知识

高考语言表达之得体必背知识 语言表达得体 1.【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A 2.【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B 【解析】 A项,“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语。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辞,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 3.【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Ⅲ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C 【解析】该题考核语言表达得体。A项,承蒙: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句中“承蒙我父母照顾”错误。B项,高足: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此处应采用谦辞。D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对方恭候我”,敬辞误用。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新闻发言人说,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B.赵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在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C.春熙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语言表达之语言得体 学案 (高三复习)

语言表达之语言得体学案 (高三复习) 语言表达--语言得体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三语文组仇玲丽 【考点解读】 1.关于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何谓得体 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选用恰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一、生活中的例子 1、想想孔乙己为什么买不到柴? 有一天,孔乙己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 说:“荷薪(挑柴火)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孔乙己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孔乙己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回挑夫什么也听不懂,于是 挑着柴走了。 2、知县的回答有用语错误吗? 从前有个知县好巴结上司。一天,知府到他这儿巡视,在宴会上,知县一边劝酒,一边套近乎。“大人几位公子呀?”知府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有两个犬子。”说完反问知县:“大人有令郎几位呀?”不问则已,一问把知县问傻

眼了。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 称呼我的儿子呢?他想了好半天,才毕恭毕敬的回答说: “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5岁的王八羔子!” 3、艺术人生“家父门”事件,朱军为什么遭吐嘈? 2007年4月19日播出的《艺术人生》,是一档特别节目,谈的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下半场请出的嘉宾,是 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研究员。当毛新宇坐定 以后,朱军深情地说:“在这里,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 世表示深切的哀悼。”有人逮到了其中的“家父”一词,批 评朱军错把人父作己父,媒体一拥而上,称之为“家父门” 事件。 二、例题讲解 例1、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07年浙江卷)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例2、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 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高考第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得体

202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主备人:辛未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语言表达得体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p286第1-5题。 2.掌握做得体题的几种常见思路,培养书面表达中能够准确、熟练、得体地表达。 教学重、难点: 解答得体题的几种常见思路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高考语言表达得体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突破“6”技法突破语言得体题。 课时重难点:语言得体题的6大突破点。 教学方法:(学生课前必须预习)课堂以学生试讲为主,其他学生可以点评或补充,老师提点讲解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知识回顾) 二、感受高考,体会真题(高考语言表达得体考纲要求及题型以及考查范围、形式介绍。) 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的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答: 2.(2018·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答: 3.(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4.(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语文:《语言表达得体》专题学案(苏教版)

语言表达得体专题学案 一、例题讲析 王老师一退休,就收到了学生张笑的来信。信写得有真情实意,但在表达上还有一些毛病,下面就摘一段,请找四处加以修改。 老师,此时此刻,①多少往事仍历历在目。课堂上,②您循循善诱,抛砖引玉,开启着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③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④您 1、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A、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百万元之巨。(广播稿) B、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布告) C、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书) D、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保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唯妙唯肖,栩栩如生。 3、由于目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说明也应有所不同,根据下面的要求分别写两段话来说明文具盒(铅笔盒)。 目的(一):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 目的(二):向别人介绍、推荐自己用的这种文具盒。 (1) (2)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措辞不得体,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修改,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某学校请一位全国著名的科学家来作报告,经办的同志给这位科学家去了一封信,信中说:“请您来讲一次,想来您也会觉得很荣幸的。”报告完了之后,又给这位科学家写信说:“您的报告对我们有些帮助,特此致谢。” ①。 ②。 5、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处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①人物、人称表达要准确。②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