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胺类化合物吗啉110-91-8的合成及下游产品简述

杂环胺类化合物吗啉110-91-8的合成及下游产品简述
杂环胺类化合物吗啉110-91-8的合成及下游产品简述

杂环胺类化合物吗啉|110-91-8|的合成及下游产品简述

摘要:吗啉,是含N、O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又名吗啡啉或者1,4-氧氮杂环己烷,是目前使用的杂胺类化合物。其在化工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介绍合成吗啉的几种工艺,大多数合成工艺都是脱水环化。并且提到了一些下游产品。

关键词:吗啉,110-91-8,吗啉下游产品,合成,杂环胺类化合物

前言

吗啉,是含N、O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又名吗啡啉或者1,4-氧氮杂环己烷,是目前使用的杂胺类化合物。

基于其氮氧杂环的结构,吗啉在化工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制造许多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可用于制备NOBS、OTOS等橡胶硫化促进剂和防锈剂、防腐剂、清洁剂、除垢剂、止痛药、局部麻醉剂、水果保鲜剂、纺织印染助剂等,在橡胶、医药、农药、染料、涂料等领域用途广泛。吗啉含有仲胺基团,具有仲胺基团的所有典型反应特征。与无机酸反应生成盐,与有机酸反应生成盐或酰胺。

可进行烷基化反应,还可以与环氧乙烷、酮反应或进行Willgerodt反应。由于吗啉所具有的化学性质,使其成为当前具有重要商业用途的精细石油化工产品之一。另外吗啉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吗啉的生产工艺

目前,生产吗啉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1)二乙醇胺(DEA)强酸脱水法。

最初发现吗啉时,是二乙醇胺在浓盐酸中加热至150 ℃以上生成的,后来发现用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更有效。该法曾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美国的道化学公司和联合碳化物公司、日本的大阪有机化学公司以及我国的沈阳新生化工厂和上海长江化工厂曾采用此法。其缺点是生产成本高、三废多,因而限制了吗啉的生产。

(2)二甘醇胺(DGA)脱水环化法。

二甘醇胺在Cu、Ni、Cr催化剂、H2及NH3存在下,在150-250℃、6.5-22.5 MPa下,或在含P、Sr和Si、Al组分催化剂及稀释剂存在下,在280-420 ℃及<0.15 MPa条件下反应,可制得高质量分数吗啉。高反应需求温度较高,对设备要求较高。

(3) 二甘醇(DEG)催化氨解环化法。二甘醇在加氢催化剂和H2存在下,在240 ℃和1.7 MPa 压力下可与液氨或氨水作用,同时完成氨解和环化反应得到吗啉产品和重要的副产品二甘醇胺(DGA)。根据操作压力的不同,以二甘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又可分高压液相法、低压汽液相接触法、常压气相法3种。该工艺比较适合工业生产,要较强的适应性。

(4) 二氯乙醚(DCEE)脱氯环化法。在衬镍的反应器中加入二氯乙醚和苯的混合溶液,然后加入无水氨,通入氮气使反应压力增到l0.65 MPa,温度50 ℃,反应24 h。反应完毕后,减压放出未反应的NH3,重新液化,循环使用。将反应物过滤、分馏。分离出未反应的二氯乙醚、苯和吗啉。在280-420 ℃及<0.15 MPa条件下反应,可制得高质量分数吗啉。该法的缺点是产生大量的废水。该反应需要高温加压条件下进行,对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进一步改进。

吗啉下游产品

盐酸吗啉胍

以吗啉为原料可以合成数十种药物,如止痛药、局部麻醉剂、镇静剂、呼吸系统与血管兴奋剂等。我国吗啉主要用于合成吗啉胍、布洛芬、萘普生、二氯苯胺、苯乙酸钠等。图片来源于山东百灵畜牧科技公司。

N-甲酰吗啉

N-甲酰吗啉是制备芳烃的优良抽提溶剂。近年来随着芳烃产量与需求量急剧增加,对芳烃

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用于分离精制芳烃的溶剂有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酮、四甘醇、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酰吗啉。但性能最好的溶剂是N-甲酰吗啉。

2-吗啉乙磺酸,CAS号: 4432-31-9,白色结晶粉末,分子式: C6H13NO4S,分子量:195.237,可用作生物缓冲剂。数据信息来源于苏州亚科化学,为苏州亚科化学优势产品。

参考文献

[1]苏州亚科化学产品详细信息

[2] 王勋章,田振生,吗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前景,[J]2005-05-13

[3] 马西功,吗琳衍生物的合成工艺研究[D],20080605

相关文章:苏州Yacoo: 亚科优势产品之2-吗啉乙磺酸(4432-31-9)

苏州亚科化学杂环化合物专题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是指组成环的原子中含有除碳以外的原子(杂原子——常见的是N 、O 、S 等)的环状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非芳香杂环芳杂环(符合休克尔规则的杂环)如 如 O O NH N N H O , ………… ,, 杂环化合物不包括极易开环的含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例如: NH O , , , O O O O O O 本章我们只讨论芳香族杂环化合物。 在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中,大多数是杂环化合物。例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大多是杂环化合物;动植物体内起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红素、叶绿素、核酸的碱基都是含氮杂环;一些维生素、抗菌素、植物色素、植物染料、合成染料都含有杂环。 §17.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7.1.1 杂环从结构上大体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类。

§17.1.2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比较复杂,现在一般通用的有两种类型的命名方法。一种是按照化合物的西文名称音译,另一种是根据相应的碳环化合物名称类比命名。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称的音译,并加口字旁,表示为环状化合物。 1.单杂环的命名方法 第一步,写出杂环化合物的基本名称 thiophene imidazole oxazole 呋喃 吡咯 噻吩 咪唑 噁唑 噻唑 吡喃 吡啶 嘧啶 吡嗪 第二步, 是将杂环上每个"环节"原子编号,并使杂原子处在最小号数位置,如果一个环上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杂原子时,则规定按O ,S ,N ,…顺序使其位号由小到大。例如: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杂原子时,则规定按O ,S ,N ,…顺序使其位号由小到大。例如: 第三步,当环上有取代基时,先将取代基的名称放在杂环基本名称(或称主体环名称)的前面,并把主体环的位号写在取代基名称的前面,以表示取代基在主体环上的位置。如果杂环分子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取代基时,则按照最低系列原则编号。例如: 3—甲基吡啶 1,3—二甲基吡咯(不是1,4—二甲基吡咯)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掌握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和稠杂环的结构和性质 3.掌握生物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4.了解生物碱的一般性质、提取方法及重要的生物碱 二、本章要点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杂环化合物的概念 由碳原子和非碳原子所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环中的非碳原子称为杂原子,最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氮等。 2.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按环的数目不同,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大类。单杂环按环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稠杂环通常由苯与单杂环或单杂环与单杂环稠合杂环化合物而成。 3.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比较复杂,目前我国常使用“音译法”,即按英文的读音,用同音汉字加上“口”字旁命名: O 1 2 3 45 5 43 2 1 S 5 432 1N 543 2 1 N S 543 2 1N N H 5432 1N N H 呋喃 噻吩 吡咯 噻唑 吡唑 咪唑 (furan ) (thiophene ) (pyrrole ) (thiazole ) (pyrazole ) (imidazole ) 6 54 32 1 O N N 1 2 3456 N N 1 2 3456 N N 1 2 3456 6 54 3 2 1 N 吡啶 哒嗪 嘧啶 吡嗪 吡喃(pyridine ) (pyridazine) (pyrimidine) (pyrazine) (pyran)

环上有取代基的杂环化合物的名称是以杂环为母体,并注明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和名称。杂原子的编号,除个别稠杂环外,一般从杂原子开始编号,环上有不同不同杂原子时,按O 、S 、NH 和N 的顺序编号;某些杂环可能有互变异构体,为区别各异构体,需用大写斜体“H ”及其位置编号标明一个或多个氢原子所在的位置。例如: 2,4-二羟基嘧啶 2-氨基-6-氧嘌呤 4H -吡喃 2H -吡喃 此外,还可以将杂环作为取代基,以官能团侧链为母体进行命名。例如: N ,N-二乙基-3- 4-嘧啶甲酸 3-吲哚乙酸 2-呋喃甲醛 吡啶甲酰胺 (二)含氮六元杂环 1.吡啶的结构 1 2345 6 7 8 9 N N N N H 2N O H N N OH OH 1 23 4 56 O 1 2 34 56 1 2 3 45O 6 1 2 1 CHO O CON(C 2H 5)2 N 2 34 56 COOH 6 5432 1 N N CH 2COOH N H 12 3 456 7 N .. 6 8 75 43 2 110 98 76 5321 6 58 7 654321 H N N N N N N 8 7 65 432 N 7 4 32 1H N 喹啉 异喹啉 吲哚 吖啶 嘌呤 ( quinoline) (isoquinoline) (indole) (acridine) (purine)

第十八章 已改杂环化合物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1、命名下列化合物: 解:(1) 4-甲基-2-乙基噻唑(2) 糠酸(α-呋喃甲酸) (3) N-甲基吡咯(4) 4-甲基咪唑(5) α,β-吡啶二甲酸(2,3-吡啶二甲酸)(6)β-乙基喹啉(3-乙基喹啉)(7) 5-异喹啉磺酸(8) β-吲哚乙(3-吲哚乙酸)(9) 6-氨基嘌呤(10) 6-羟基嘌呤 2、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及吡咯则不能?试解释之。 解:在呋喃、吡啶和噻吩中,杂原子分别是O、N和S。电负性是O>N>>S ,提供电子对构成具有芳香性的芳环的能力与此电负性的关系相反。因此芳香性:呋喃>吡啶>噻吩。另一方面,反应出来的共轭二烯性:呋喃>吡啶>噻吩。因此,呋喃易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环加成反应而吡啶、噻吩则需反应性更强的双烯体,如苯炔、丁炔二酸脂等。 3、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试解释之。 解:在呋喃、噻吩和吡咯中,具有五原子环六个π电子芳香共轭体系,符合[4n+2]休克尔规则,都具有芳香性。因此芳香性大小是:呋喃>吡啶>噻吩。这些芳环又是富电子的芳香共轭体系,易发生亲电取代。

4、吡咯可发生一系列与苯酚相似的反应,例如可与重氮盐偶合,试写出反应式。 N H C6H5N2 X N N N C6H5 2—吡咯偶氮苯 5、比较吡咯与吡啶两种杂环。从酸碱性、环对氧化剂的稳定性、取代反应及受酸聚合性等角度加以讨论。 解: 吡咯和吡啶分子中的氮原子都是sp2杂化的。在吡啶中,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处在未参与共轭的sp2杂化轨道上,因此吡啶的碱性很强;另外吡啶氮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吡啶易溶于水,吡咯不具备与水形成氢键的结构特征,因此难溶于水。在吡咯中,氮原子提供一对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上电子参与芳香体系的形成,因此其碱性很弱;氮原子上的氢电离后形成的负离子未破坏其芳香性,因此,吡啶的性质类似于硝基苯;为一缺电子芳香性分子,对氧化剂较不稳定,亲电取代反应活性也较高。吡啶和强酸作用可生成盐,不破坏其芳香性;吡咯和酸作用时,氮原子提供一对p轨道上的电子和酸结合,破坏了其芳香性,生成聚合产物。 6、写出斯克劳普合成喹啉的反应。如要合成6-甲氧基喹啉,需用哪些原料? 解: HC OH CH2OH CH2OH 24CH CH2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 一、定义和分类 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和其它原子共同组成的环的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杂环中的非碳原子称为杂原子,最常见的杂原子有N 、O 、S 等。象环醚、内酯、环酐及内酰胺等似乎也应属于杂环化合物。但是,由于这些环状化合物容易开环形成脂肪族化合物,其性质又与相应的脂肪族化合物类似,因此,一般不放在杂环化合物中讨论。本章讨论的是环系比较稳定,并且在性质上具有一定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 根据环数的多少分为单杂环和多杂环;单杂环又可根据成环原子数的多少分为五元杂环及六元杂环等;多杂环稠杂环、桥杂环及螺杂环,其中以稠杂环较为常见。 二、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名称包括杂环母体及环上取代基两部分。杂环母环的命名有音译法和系统命名法2种。 音译法:是用外文谐音汉字加“口”偏旁表示杂环母环的名称。如呋喃等。 系统命名法:是把杂环看作杂原子转换了相应碳环中的碳原子,命名时以相应的碳环为母体,在碳环名称前加上杂原子的名称,称为“某(杂)某”。如吡啶称为氮(杂)苯,喹啉称为1-氮(杂)萘。 杂环母环的编号规则 (1)含1个杂原子的杂环,从杂原子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或从靠近杂原子的碳原子开始用希腊字母编号。 (2)如有几个不同的杂原子时,则按O 、S 、-NH-、-N=的先后顺序编号,并使杂原子的编号尽可能小。 (3)有些稠杂环母环有特定的名称和编号原则。 杂环的命名如下: 2-硝基吡咯 4-甲基吡啶 2-甲基-5-苯基噻唑 α-硝基吡咯 γ-甲基吡啶 3-甲基-8-羟基喹啉 1-甲基-7-氯异喹啉 1-甲基-2-巯基咪唑 2-呋喃甲醛(糠醛) 2-噻吩磺酸 3-吡啶甲酰胺 α-呋喃甲醛 α-噻吩磺酸 β-吡啶甲酰胺 N H NO 2N CH 3N S C 6H 5CH 3N CH 3CH 3N Cl N CH 3N SH O CHO S SO 3H N CONH 2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一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α-呋喃甲醇 2.α,β’-二甲基噻吩 3.溴化N,N-二甲基四氢吡咯 4.2-甲基-5乙烯基吡啶 5.2,5-二氢噻吩 二 命名下列化合物: 1. N 3 C 2H 5 2. S N CH 3 3.N H CH 2COOH 4. N CON(CH 3)2 5.N S C SH 三 将下列化合物按碱性强弱排列成序: 1.N 2.N NH 2 3.N CH 3 4. N CN 四 将下列化合物按碱性强弱排列成序: 1. N H 2. N 3. N F 4. O N H 5. N H 五、完成下列反应式,写出主要反应产物: 1. O COOEt COOEt 2. N 4 KOH H 3O 3. S CH 3O HNO 3 H SO 4 4. S COCH 3 3 H SO 4 5.S NO 2 2 6. 2N CH 2OH

7.N COOH COOH8.N CH3 1)PhCHO,OH 2)H2,Ni 9.N NaNH2 10.N KMnO4 NaOH H3O 11.N HNO3 24 12. NaOH O Cl2浓 EtOH 六 化合物 A. B. O C. N H D.S E.N 1.稳定性顺序是: 2。亲电取代反应活性顺序是:

第二十章杂环化合物答案 一.1.O CH2OH 2.S CH3 CH3 3. N CH3CH3 Br 4.N CH 3 5. S 二.1.N-甲基-α-乙基吡咯 2.5-甲基噻唑 3.β-吲哚乙酸 4.N,N-二甲基烟酰胺 5.2-巯基苯并噻唑 三.2>3>1>4 四.5>4>2>3>1 五.1. 2.N COOH 3. S O2N OCH3 4. S COCH3 O2N 5.S NO2 Br 6. N H Br CH2OH 7.N COOH 8. N H CH2CH2Ph9.N NH2 10.N COOH COOH 11. N NO2 , N NO2 12. O Cl CH2OH , O Cl COOH 六1.E>A>D>C>B 2.B>C>D>A>E

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 【学习目标】 1、说出杂环化合物的概念; 2、能按照IUPAC(1979)原则对杂环化合物进行命名; 3、掌握简单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4、认识常见的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了解它们的应用。 在有机化合物中,除碳、氢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通常被称为杂原子,而在环状化合物中,如果其环中除碳原子外,还含有杂原子,则该环即为杂环,该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杂环中所含杂原子一般为氮、氧、硫等。 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例如,植物中的叶绿素和动物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同属卟啉类的杂环化合物,由于其结构中心的金属离子不同而显不同颜色,叶绿素为镁卟啉显绿色,血红素为铁卟啉显红色;此外,其他如核酸中含嘌呤、嘧啶等杂环化合物等等。 在现代药物体系中,含杂环结构的药物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增强胃动力的多潘立酮(又称吗丁啉)结构中含有两个苯并咪唑杂环,再如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也含有杂环结构,还有常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的氟哌酸结构中含有喹啉杂环结构,诸如此类含有杂环结构的药物数不胜数。 因此,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化合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好本章内容是我们步入药学学科领域的关键一步。 内酯、内酰胺和环醚等化合物都属于杂环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同类的开环化合物基本相同,因此,本章不再对其重点介绍,本章着重讨论芳香性杂环化合物,亦称其为芳(香)杂环化合物(aromatic heterocycles)。 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杂环化合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含杂原子数目分为含一个、两个或多个杂原子的杂环;按环的形式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还可以按照环的大小分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 二、命名 杂环结构纷繁复杂,其命名亦如是。按照IUPAC(1979)(国际纯粹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则的规定,保留45个杂环化合物的俗名并以此作为命名的基础。我国则对这45个俗名进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_0

---------------------------------------------------------------最新资料推荐------------------------------------------------------ 第十一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十一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第十一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参考答案 1.命名下列化合物: (1) -呋喃甲酸(2) -甲基吡咯(3) -噻吩磺酸(4)-吡啶甲酰胺(5) 4-甲基吡啶盐酸盐(或: 氯化-4-甲基吡啶)(6) 4-羟基嘧啶(7) 5-硝基喹啉(8)2, 6, 8-三羟基嘌呤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2) BrOBr(3) SCH2OH 3 2 (5) (6) CH2COOH OCHO(7) N NOH 3.把下列化合物按其碱性由强至弱排列。 六氢吡啶甲胺氨吡啶苯胺吡咯 4.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与 FeCl3 溶液作用呈紫色的为苯酚;与 H2SO4-靛红呈蓝色的为噻吩。 (2)蒸气遇蘸有浓 HCl 的松木片显红色的为吡咯。 (3)与 CH3COOH/苯胺显示亮红色的为糠醛。 5.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少量杂质除去。 (1)加入浓硫酸一起振荡,噻吩发生磺化反应生成噻吩磺酸溶于浓硫酸。 (2)利用吡啶的弱碱性,加入 HCl 使其生成吡啶盐酸除去。 6.完成下列反应式。 1 / 7

(1) OCH2OHOCOOH (2) NI HCH3 COOH (3) CONH2 NN COOCH3(4) NOH(8) NNH2N(4) NSO3H3(5) CH3OCHCHO(6) NCOOHNCONH2NCNCH2NH27.喹啉硝化反应发生在苯环上;吲哚硝化 反应发生在吡咯环上。 8.互变异构体的构造式如下: 9.答: 吡啶和六氢吡啶的分子中,氮原子上都有未共用的电子对,都 可以和质子结合显碱性。 两者不同的是氮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所处轨道的类型不同,吡 啶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处于 sp2 杂化轨道上,而六氢吡啶中 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处于 sp3 杂化轨道上。 处于 sp2 杂化轨道上的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束缚力较大,即提 供电子的能力较弱,所以吡啶的碱性比六氢吡啶弱。 10.化合物 C5H4O2 构造式为: OH(1) NH 2N 鸟嘌呤 2 (2) HON 胞嘧啶(3) HON 尿 嘧啶(4)HONCH3 胸腺嘧啶ONNH2NH2O OH OOHOCH3OCHO X1fuIW1ftIW0ftHW0 ftHW0etHV0edsGU+drGU-drF U-drFU-crFT- cqFT) cqET) cqET) bqES) bpES (bpDSQ 8nBP 8mBP%8mAP%7mAP%7mAO%7lAO $7lzO$6lzO$6 lzBn8QBn9QCn9*QCn9*QCo 9*RCoa*RDoa( RDpa(RDpa(SDpb(SEpb) SEqb ) SEqb)TEqc) T Fqte0WHte0WHtf0WItf1WIuf 1XIuf1XIug1X Jug2XJvg2YJvg2YJvh2YKvh3 YKwh3Z Kwi3ZK

有机化学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1.命名下列化合物: 答案:解:(1)4-甲基-2-乙基噻唑(2)2-呋喃-甲酸或糠酸(3)N-甲基吡咯(4)4-甲基咪唑 (5)α,β-吡啶二羧酸(6)3-乙基喹啉 (7)5-磺酸基异喹啉(8)β-吲哚乙酸 (9)腺嘌呤(10)6-羟基嘌呤 2.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及吡咯则不能?试解释之。. 答案: 解:五元杂环的芳香性比较是:苯>噻吩>吡咯>呋喃。 由于杂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呋喃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3,

5)较大,π电子共扼减弱,而显现出共扼二烯的性质,易发生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和吡咯中由于硫和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小(分别为2.5和3),芳香性较强,是闭合共扼体系,难显现共扼二烯的性质,不能发生双烯合成反应。 3. 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试解释之。 答案: 解: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环状结构,是闭合共扼体系,同时在杂原子的P轨道上有一对电子参加共扼,属富电子芳环,使整个环的π电子密度比苯大,因此,它们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4. 吡咯可发生一系列与苯酚相似的反应,例如可与重氮盐偶合,试写出反应式。 答案: 解: 5. 比较吡咯与吡啶两种杂环。从酸碱性、环对氧化剂的稳定性、取代反应及受酸聚合性等角度加以讨论。 答案: 解:吡咯与吡啶性质有所不同,与环上电荷密度差异有关。它们与苯的相对密度比较如下:

吡咯和吡啶的性质比较:

与环上电荷密度有关, 性有关。与环上电荷密度及稳定 6. 写出斯克劳普合成喹啉的反应。如要合成6-甲氧基喹啉,需用哪些原料? 答案: 解:Skramp法合成喹啉的反应: 7.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教学目的: 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及掌握五元单杂环、六元单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理解吡咯、吡啶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了解嘧啶、喹啉、嘌呤及吲哚,了解几种重要生物碱(麻黄素、烟碱、阿托品、咖啡碱和茶碱)。 教学重点: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及所用试剂的选择性。 教学难点: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化学性质。 引言 杂环化合物是指组成环的原子中含有除碳以外的原子(杂原子——常见的是N 、O 、S 等)的环状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非芳香杂环芳杂环(符合休克尔规则的杂环)如 如 O O NH N N H O , ………… ,, 杂环化合物不包括极易开环的含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例如: NH O , , , O O O O O O 本章我们只讨论芳香族杂环化合物。 在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中,大多数是杂环化合物。例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大多是杂环化合物;动植物体内起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红素、叶绿素、核酸的碱基都是含氮杂环;一些维生素、抗菌素、植物色素、植物染料、合成染料都含有杂环。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1.分类 杂环从结构上大体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类。 二、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比较复杂,现在一般通用的有两种类型的命名方法。一种是按照化合物的西文名称音译,另一种是根据相应的碳环化合物名称类比命名。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称的音译,并加口字旁,表示为环状化合物。 1. 单杂环的命名方法 ①写出杂环化合物的基本名称,如下: thiophene imidazole oxazole

有机化学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十一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章介绍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特点、性质及重要的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的一般性质、提取方法和重要的生物碱。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 环状有机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含有其它原子,且这种环具有芳香结构,则这种环状化合物叫做杂环化合物。组成杂环的原子,除碳以外的都叫做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氮等。前面学习过的环醚、内酯、内酐和内酰胺等都含有杂原子,但它们容易开环,性质上又与开链化合物相似,所以不把它们放在杂环化合物中讨论。 杂环化合物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杂环化合物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遗传和衰亡过程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在动、植物体内起着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红素、叶绿素、核酸的碱基、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等都是含氮杂环化合物。一部分维生素、抗菌素、植物色素、许多人工合成的药物及合成染料也含有杂环。 杂环化合物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医药、农药、染料、生物膜材料、超导材料、分子器件、贮能材料等,尤其在生物界,杂环化合物几乎随处可见。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为了研究方便,根据杂环母体中所含环的数目,将杂环化合物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大类。最常见的单杂环有五元环和六元环。稠杂环有芳环并杂环和杂环并杂环两种。另外,可根据单杂环中杂原子的数目不同分为含一个杂原子的单杂环、含两个杂原子的单杂环等。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在我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译音命名法;另一种是系统命名法。 译音法是根据IUPAC 推荐的通用名,按外文名称的译音来命名,并用带“口”旁的同音汉字来表示环状化合物。例如: 呋喃 咪唑 吡啶 嘌呤 furan imidazole pyridine purine 杂环上有取代基时,以杂环为母体,将环编号以注明取代基的位次,编号一般从杂原子开始。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杂原子的单杂环编号时,把连有氢原子的杂原子编为1,并使其余杂原子的位次尽可能小;如果环上有多个不同杂原子时,按氧、硫、氮的顺序编号。例如: O N N N N N N H N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掌握呋喃、噻吩、吡咯、咪唑、噻唑、吲哚、吡啶、嘧啶、喹啉、嘌呤等母体结构及性质特征(芳香性、环稳定性、碱性) (2)掌握糠醛的制法、性质及用途。 (1)掌握Skraup合成法。 (4)了解生物碱的含义、存在、结构、提取方法及生理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及性质。 (2)Skraup合成法。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时 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必要的课堂讨论。教学手段以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 2、教学学时:6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五元杂环化合物 一、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 二、呋喃、噻吩、吡咯的性质 三、α-呋喃甲醛 四、呋喃、噻吩、吡咯的制法 五、咪唑、噻唑 六、吲哚 七、卟啉环化合物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 第三节六元杂环化合物 一、吡啶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 二、嘧啶 三、喹啉的结构和性质,Skraup合成法;异喹啉 四、嘌呤 第四节生物碱 第五节改变人行为的药物 一、兴奋剂 二、幻觉剂 三、抑制剂

五、课后作业、思考题 习题:1、7、8、9、10。 杂环化合物是指组成环的原子中含有除碳以外的原子(杂原子——常见的是N 、O 、S 等)的环状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不包括极易开环的含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例如: 本章我们只讨论芳香族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是一大类有机物,占已知有机物的三分之一。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功用很多。例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大多是杂环化合物;动植物体内起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红素、叶绿素、核酸的碱基都是含氮杂环;部分维生素,抗菌素;一些植物色素、植物染料、合成染料都含有杂环。 §18~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略) 二、命名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词音译成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 NH O , , , O O O O O O 杂环化合物非芳香杂环芳杂环(符合休克尔规则的杂环)如 如 O O NH N N H O ,…… …… ,, N H O S N N N (pyrrole)(furan)(thiophene) (pyridine)(pyrimidine) N N N N H N N H (quinoline)(indole)(purine)吡咯 呋喃 噻吩 吡啶 嘧啶喹啉 吲哚 嘌呤

有机化学B教材第二版课后习题解析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各化合物名称或结构式如下: 胞嘧啶;α-噻吩磺酸;β-吲哚乙酸;腺嘌啉;8-羟基喹啉;烟碱(N-甲基-α-吡啶四氢吡咯); O N H O Br Br N H COOH N N OH N H2 N N N H N H2 OH 习题2,碱性强弱: 六氢吡啶〉甲胺〉氨〉吡啶〉苯胺〉吡咯习题3, 苯苯酚噻吩三氯化铁 紫色 无紫色 苯酚 苯 噻吩 浓硫酸 溶解 不溶解 r.T.苯 噻吩 吡咯四氢吡咯 紫色 蓝色 紫色石蕊 吡咯 四氢吡咯 蓝色 苯甲醛 糠醛 浓盐酸 松木片 无色 糠醛 苯甲醛 习题4,各反应产物如下: (1)N Br N Br NO2 (2) O OH O O OH + (3) N H N 3 (4)N H SO3H (5) S Br S Br O2N 习题6, O O C H3CHO O H- O C H3 CHO Ag+ NH3 O C H3 COOH N CH3KM nO4 N O OH SOCl2 N O Cl AC l3 N O 习题7,喹啉硝化发生在苯环,因为吡啶环的氮原子用一个P-电子共轭,相当于硝基的钝化

吡啶环;吲哚硝化发生在吡咯环,因为氮原子用一对孤对电子共轭,相当于氨基活化吡咯环。 习题8,各杂环互变异构形式如下; N N H N N H NH N N N H NH 2 N N OH N H 2N N H O N H 2 N N OH O H N N H O O H N N OH O H C H 3N N H O O H 习题9,六氢吡啶典型仲胺,N-原子SP 3杂化;而吡啶虽然类似有3个C-C 键的叔胺。但是N-原子SP 2杂化,孤对电子S 成分多,更靠近原子核。且环中的C-C 单键都是SP 2杂化,共用电子对向N-原子偏移程度小,故碱性减弱。 习题10,依分子式知道有4个不饱和度,2个氧原子,可能是五元芳杂环。经氧化成酸后任然为4 个不饱和度,可能换外有醛基,脱羧后成呋喃环,故原物质为呋喃甲醛。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答案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1命名下列化合物: 解:(1) 4-甲基-2-乙基噻唑(2) 糠酸(α-呋喃甲酸) (3) N-甲基吡咯(4) 4-甲基咪唑(5) α,β-吡啶二甲酸(2,3-吡啶二甲酸)(6)β-乙基喹啉(3-乙基喹啉)(7) 5-异喹啉磺酸 (8)β-吲哚乙(3-吲哚乙酸)(9) 6-氨基嘌呤(10) 6-羟基嘌呤 2、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及吡咯则不能?试解释之。 解:在呋喃、吡啶和噻吩中,杂原子分别是O、N和S。电负性是O>N>>S ,提供电子对构成具有芳香性的芳环的能力与此电负性的关系相反。因此芳香性:呋喃>吡啶>噻吩。另一方面,反应出来的共轭二烯性:呋喃>吡啶>噻吩。因此,呋喃易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环加成反应而吡啶、噻吩则需反应性更强的双烯体,如苯炔、丁炔二酸脂等。 3、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试解释之。 解:在呋喃、噻吩和吡咯中,具有五原子环六个π电子芳香共轭体系,符合[4n+2]休克尔规则,都具有芳香性。因此芳香性大小是:呋喃>吡啶>噻吩。这些芳环又是富电子的芳香共轭体系,易发生亲电取代。

4、吡咯可发生一系列与苯酚相似的反应,例如可与重氮盐偶合,试写出反应式。 N H C6H5N2 X N N N C6H5 2—吡咯偶氮苯 5、比较吡咯与吡啶两种杂环。从酸碱性、环对氧化剂的稳定性、取代反应及受酸聚合性等角度加以讨论。 解: 吡咯和吡啶分子中的氮原子都是sp2杂化的。在吡啶中,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处在未参与共轭的sp2杂化轨道上,因此吡啶的碱性很强;另外吡啶氮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吡啶易溶于水,吡咯不具备与水形成氢键的结构特征,因此难溶于水。在吡咯中,氮原子提供一对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上电子参与芳香体系的形成,因此其碱性很弱;氮原子上的氢电离后形成的负离子未破坏其芳香性,因此,吡啶的性质类似于硝基苯;为一缺电子芳香性分子,对氧化剂较不稳定,亲电取代反应活性也较高。吡啶和强酸作用可生成盐,不破坏其芳香性;吡咯和酸作用时,氮原子提供一对p轨道上的电子和酸结合,破坏了其芳香性,生成聚合产物。 6、写出斯克劳普合成喹啉的反应。如要合成6-甲氧基喹啉,需用哪些原料?解: HC OH CH2OH CH2OH 24CH CH2 NO 2CHO N H CH2 CH2 CHO N H 2 CH2 CHOH 烯醇化

第10章 杂环化合物

第10章杂环化合物 §10.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0.1.1 分类 1、按照环的多少分类 单杂环:常见的是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环上的杂原子有一个或两个。 ?五元杂环: ?六元杂环: ?吡喃没有芳香性,生成盐后则具有芳香性。 稠杂环:由苯环与单杂环或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合而成的。 10.1.2 命名 常见的基础杂环多数是具有芳香性的,命名时作为杂环化合物的母核。 1、音译法 中文名称采用音译法,用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表示。 对于无特定名称的杂环化合物,中国化学会1980年颁布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规定: 采用“杂”字作介词,把杂环看作是相应的碳环母核中碳原子被杂原子置换后的衍生物来命名。 ?国外现在采用的Hantzsch-Widman系统,规范了10元以下一般杂环的词尾词干的书写格式。

为了正确表明取代基位置,需将杂环母核编号,编号规则主要有: (1)含一个杂环原子的单杂环,从杂原子开始编号。 有时也使用希腊字母,把靠近杂原子的位置叫做α位,其次是β位,再其次是γ位。 (2)含两个及以上相同杂环原子的单杂环,编号从连有氢原子的杂原子开始,并使另一杂原子所在位次保持最小。 (3)含两个及以上不同杂环原子的单杂环,编号从价数小杂原子开始,价数相同时则从原子序数小的开始。 ?因此,常见杂原子编号优先顺序为O、S、N。 ?一般常见的稠杂环有特定的编号,或是沿用习惯。 §10.2 五元杂环化合物 10.2.1 结构和物理性质 1、结构 这三种杂环上的原子都是sp2杂化,为平面结构。 ?每个碳原子垂直于环平面的p轨道有一个电子,杂原子垂直于环平面的p轨道有二个电子。 三种杂环π电子数都是6个,符合休克尔规则,都具有一定的芳香性。 结构特点:杂原子sp2杂化,未成键电子对在2p轨道上,参与共轭。 ?杂原子共轭效应是推电子的,诱导效应是吸电子的。 ?由于6个π电子分布于5个原子上,整个环的π电子几率密度比苯大,是富电子芳环。

杂环化合物讲义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教学要求 1.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 2.掌握重要的五元、六元及稠环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如:呋喃、噻吩、吡咯、喹啉(斯克奥浦合成)。 3.了解嘧啶及嘌呤的结构。 4.了解生物碱的一般概念。 杂环化合物是指组成环的原子中含有除碳以外的原子(杂原子——常见的是N、O、S等)的环状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不包括极易开环的含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例如: 本章我们只讨论芳香族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是一大类有机物,占已知有机物的三分之一。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功用很多。例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大多是杂环化合物;动植物体内起重要生理作用的血红素、叶绿素、核酸的碱基都是含氮杂环;部分维生素,抗菌素;一些植物色素、植物染料、合成染料都含有杂环。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二、命名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词音译成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 当环上有取代基时,取代基的位次从杂原子算起依次用1,2,3,… (或α,β,γ…)编号。 如杂环上不止一个杂原子时,则从O、S、N顺序依次编号。编号时杂原子的位次数字之和应最小。 第二节五元杂环化合物 含一个杂原子的典型五元杂环化合物是呋喃、噻吩和吡咯。含两个杂原子的有噻唑、咪唑和吡唑。本节重点讨论呋喃、噻吩和吡咯,简单介绍一下噻唑、咪唑和吡唑。 一、呋喃、噻吩、吡咯杂环的结构 呋喃、噻吩、吡咯在结构上具有共同点,即构成环的五个原子都为sp2杂化,故成环的五个原子处在同一平面,杂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共轭形成共轭体系,其π电子数符合休克尔规则(π电子数 = 4n+2),所以,它们都具有芳香性。

第12章杂环化合物

第12章 杂环化合物 一、问题参考答案 问题12.1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答:1,4-甲基-2-氨基嘧啶; 2,4-吡啶甲酸甲酯; 3,8-羟基-7-碘-5-喹啉磺酸。 问题12.2 为什么嘧啶分子中含有两个碱性的氮原子,却为一元碱,且其碱性比吡啶弱得多? 答:嘧啶环上有两个氮原子,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第二个氮原子对质子化的氮正离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使质子化的氮正离子不稳定,质子易于离去,所以碱性较吡啶低;当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它的吸电性大为增强,使另一个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大为降低,以致不能再接受质子,因此嘧啶为一元碱。 问题12.3 吡啶卤代不使用FeX 3等Lewis 催化剂 , 原因何在? 答:因为吡啶分子中的氮原子上有一对末共用电子对,能与缺电子分子FeX 3等Lewis 催化剂反应,使催化剂失去活性。 问题12-4 写出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的酮型和烯醇型互变平衡式。 答: 胞嘧啶 胸腺嘧啶 问题12.5 为什么吡咯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答:因为在吡咯的分子中,五个原子共享6个 电子,环上的电子云密度 比苯大,故它的亲电取代反应比苯容易进行。 问题12.6 试写出喹啉与碘甲烷反应产物的结构式。 答: N I OH SO 3H N COOCH 3 N N NH 2 CH 3 3. 2. 1. I N + CH 3 NH 2 HO NH 2 O N N H N N CH 3 OH HO H O O CH 3 N N N N

问题12.7 试说明嘌呤的酸性比咪唑强,碱性却比咪唑弱的原因? 答: 嘌呤和咪唑的酸性应表现在=NH 上的氢离解能力,碱性应表现在=N 氮接受质子的能力。由于嘌呤分子中有3个不饱和氮,咪唑分子中只有一个不饱和氮,因此氮原子吸电子作用使嘌呤=NH 电子云密度小于咪唑=NH ,故嘌呤氮上氢比咪唑上的氢易离解,酸性就强。同理可知嘌呤氮接受质子的能力比咪唑弱,故其碱性比咪唑弱。 二、习题参考答案 1.命名下列各杂环化合物: 答: (1)2,3,4,5-四溴呋喃; (2)N-乙基-4-巯基咪唑; (3)2-噻唑甲醛; (4)吡啶乙酸 (5)5-羟基-6-氯嘧啶; (6)7-氨基吲哚; (7)4-喹啉磺酸; (8)9-甲基-2-羟基嘌呤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8-羟基喹啉 (2) 4-羟基-5-氟嘧啶 (3) 噻唑-5-磺酸 (4) 6-巯基嘌呤 (5) β-吡啶甲酰胺 (6) 3-吲哚甲酸乙酯 答: 3.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O Br Br Br Br N N C 2H 5 HS S N CHO N CH 2COOH N N Cl HO N 2 N SO 3H N N N N CH 3 HO (1) (2) (3) (4) (5) (6) (7)(8) N N N OH F S N HO 3S N N N N SH N CONH 2 N H COOCH 2CH 3 (1) (2) (3) (4) (5) (6)

吲嗪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Gold-Catalyzed 1,2-Migration of Silicon,Tin,and Germanium en Route to C-2 Substituted Fused Pyrrole-Containing Heterocycles Ilya V.Seregin and Vladimir Gevorgya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Uni V 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845West Taylor Street,Chicago,Illinois 60607-7061 Received May 10,2006;E-mail:vlad@https://www.360docs.net/doc/9e1558983.html, Alkyne -vinylidene isomerization is a mechanistically interesting 1and synthetically useful transformation.2For example,McDonald used this transformation as the key step i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heterocycles (eq 1).3It has also been shown that various groups (G)can undergo 1,2-migration upon alkyne -vinylidene isomer-ization,as demonstrated by Iwasawa (G )Hal,M )W),4Fu ¨rstner (G )Hal,M )Au),5Katayama (G )SiR 3,M )Ru),6and Kawakami (G )SnR 3,M )Ru)7(eq 2).However,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no examples of synthesis of heterocycles with 1,2-migration of groups other than H have ever been reported.Thus,we reasoned that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routes toward hetero-cycles,which proceed with 1,2-group migration,would be desirable,as they would allow for the synthesis of densely substituted molecules.Herein,we wish to report a new Au-catalyzed cascade cycloisomerization of propargylic derivatives of N-containing heterocycles into fused pyrrole-containing heterocycles.The cascade transformation involves 1,2-migration of silyl-,stannyl-,and even the pre V iously unknown migration of a germyl group and allows for efficient synthesis of various fused pyrroloheterocycles func-tionalized at position C-2(eq 3). We have recently reported the cycloisomerization of alkynylpyr-idines into indolizines (eq 4).8The reaction proceeds via a base-assisted propargyl -allenyl isomerization to intermediate i ,followed by its cyclization into the indolizine core.This transformation presumes two formal hydrogen migrations,and thus is limit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C-1,2unsubstituted indolizines. Naturally,as we were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approaches toward C-1substituted heterocycles,we turned our attention to the cycloisomerization of easily available 9nonconjugated propargylpyr-idine 1(eq 5).After catalyst optimization,10it was found that 1,in the presence of Au(I)or Au(III)salts,11undergoes smooth cyclo-isomerization into C-1substituted indolizine 2.It is reasonable to propose that this transformation operates through allenyl intermedi-ate i (e.g.,via another mode of the propargyl -allenyl cycloisomer-ization depicted in eq 4).Alternatively,this reaction may proceed via isomerization of terminal alkyne 1into gold -vinylidene intermediate W ,which subsequently cycloisomerizes into the het-eroaromatic structure 2(eq 5). To clarify whether this reaction proceeds via an allenyl (i )or vinylidene (W )intermediate,we examined cycloisomerization of TMS-substituted propargylpyridine 3a in the presence of Au-catalyst.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a prototropic isomerization (via intermediate i)12would lead to indolizine with the silyl group Table 1.Synthesis of Fused Pyrrole-Containing Heterocycles a Isolated yield;reactions performed in 0.5mmol scale.b Yield over 2steps.c Reaction was performed in 5.0mmol scale in the presence of AuCl catalyst (0.5mol %).d NMR yield.e AuCl was used as a catalyst. Published on Web 08/24/2006 12050 9 J.AM.CHEM.SOC.2006,128,12050-12051 10.1021/ja063278l CCC:$33.50?2006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