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和CMOS的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ARM和CMOS的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ARM和CMOS的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嵌入式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

嵌入式开发试验 嵌入式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 ARM2110实验开发板,外接矩阵键盘、蜂鸣器、LED显示屏、LED灯模块(带4.7K电阻)主程序 #include "systemInit.h" #include "buzzer.h" #include "music.h" #include "systemInit.h" #define lcden GPIO_PIN_0 //PB0; #define lcdrs GPIO_PIN_2 // 定义LED #define LED1_PERIPH #define LED1_PORT #define LED1_PIN #define LED2_PERIPH #define LED2_PORT #define LED2_PIN #define LED3_PERIPH #define LED3_PORT #define LED3_PIN #define LED4_PERIPH #define LED4_PORT #define LED4_PIN #define LED5_PERIPH #define LED5_PORT #define LED5_PIN #define LED6_PERIPH #define LED6_PORT #define LED6_PIN #define LED7_PERIPH #define LED7_PORT #define LED7_PIN #define LED8_PERIPH #define LED8_PORT #define LED8_PIN

// 定义KEY #define KEY_PERIPH2 #define KEY_PORT2 #define KEY_PIN2 //PB2; SYSCTL_PERIPH_GPIOA GPIO_PORTA_BASE GPIO_PIN_4 SYSCTL_PERIPH_GPIOA GPIO_PORTA_BASE GPIO_PIN_5 SYSCTL_PERIPH_GPIOA GPIO_PORTA_BASE GPIO_PIN_6 SYSCTL_PERIPH_GPIOG GPIO_PORTG_BASE GPIO_PIN_0 SYSCTL_PERIPH_GPIOF GPIO_PORTF_BASE GPIO_PIN_2 SYSCTL_PERIPH_GPIOG GPIO_PORTG_BASE GPIO_PIN_1 SYSCTL_PERIPH_GPIOE GPIO_PORTE_BASE GPIO_PIN_0 SYSCTL_PERIPH_GPIOE GPIO_PORTE_BASE GPIO_PIN_1 SYSCTL_PERIPH_GPIOB GPIO_PORTB_BASE GPIO_PIN_6|GPIO_PIN_5|GPIO_PIN_4 //连接方式矩阵键盘的行线接PC4~7 列线接PA0~3 unsigned char data; //PD0-PD7; unsigned char num; int guan; int jian; int numm;//lcd显示模块技术 //lcd模块 void write_com(unsigned char com) //写命令 { GPIOPinWrite(GPIO_PORTB_BASE,lcdrs,0x00); // lcdrs=0; GPIOPinWrite(GPIO_PORTD_BASE,GPIO_PIN_0|GPIO_PIN_1|GPIO_PIN_2| GPIO_PIN_3|GPIO_PIN_4|GPIO_PIN_5|GPIO_PIN_6|GPIO_PIN_7,com);//PD=com; SysCtlDelay(5 * (TheSysClock / 4000)); // 延时 5ms } void write_data(unsigned char date) { GPIOPinWrite(GPIO_PORTB_BASE,lcdrs,0xFF); // lcdrs=1; GPIOPinWrite(GPIO_PORTD_BASE,GPIO_PIN_0|GPIO_PIN_1|GPIO_PIN_2| GPIO_PIN_3|GPIO_PIN_4|GPIO_PIN_5|GPIO_PIN_6|GPIO_PIN_7,date);//PD=date; SysCtlDelay(5 * (TheSysClock / 4000)); GPIOPinWrite(GPIO_PORTB_BASE,lcden,0xFF); // lcden=1;

图像采集通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图像采集通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超,古乐野,徐晓,乔忠慧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实时图像采集通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设计中主要采用了LPC2132微控制器芯片和四相步进电机正弦波驱动器STK672—080芯片。文中主要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硬件设计以及软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ARM;图像采集;人机交互;步进电机 中图分类号:TP368.1文献标志码:B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Control System in Image Collection ZHANG Chao, GU Le-ye, XU Xiao, QIAO Zhong-hui (Chengdu Institut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image collection’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RM. LPC2132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sine wave stepping motor driver were adopted in the system.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d the construct of the system, design of hardware, several critical techniq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ARM; image collecti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tepping motor 0 引言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阅读机是以实时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为核心技术的, 主要由送纸机构、扫描主体和接纸机构三部分组成。送纸机构主要功能是搓动纸张,并将纸张传送到扫描主体中;扫描主体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图像,并将纸张传送到接纸机构中;接纸机构主要功能是装载已经扫描过的纸张。在OCR阅读机中,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图像采集的速度。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图像采集通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这种方案比较稳定、可靠,还大大提高了图像采集的速度。 1 系统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图1 OCR阅读机的控制系统部分组成框图 本控制系统主要有ARM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显示驱动及按键模块五个部分;ARM控制模块是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提供系统中各芯片所需的电

嵌入式电子琴设计

前言 现代的流行音乐离不开电子琴,键盘手一般是现代电声乐队的中坚力量。(单排键)电子琴、电吉他、架子鼓是流行音乐的三项主流乐器。电子琴的发明使人们可以演奏出未曾拥有的音色,丰富了人们情感的表现;电子琴创造出了许多其他乐器无法演奏出的音色,甚至自然不存在的音色,这些音色帮助了人们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很多电视节目或者音乐作品中都有运用。电子琴的发明推动了音乐的普及,它让音乐真正成为了大众的音乐,成为了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电子琴是目前用于音乐普及教育和音乐素质培养最多的乐器,它的经济性为他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带来了可能。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使用LM3S8962来实现基于Cortex-M3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的方法,本设计由嵌入式芯片LM3S8962、音乐播放、单音节按键和数码管显示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简易的电子琴。当程序开始执行后,播放梁祝音乐,按下功能键后,切换至单音节演奏。本设计的主要内容:了解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现状,熟悉电子琴各模块的工作原理;选择适当的芯片和元器件,确定系统电路,绘制电路原理图,尤其是各接口电路;熟悉嵌入式使用方法和编程规则,编写出相应模块的应用程序;分别在各自的模块中调试出对应的功能,并使用真实器件播放音乐,实现功能切换,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1.课题知识介绍 1.1 Cortex-M3概述 ARM Cortex-M3处理器结合了多种突破性技术,令芯片供应商提供超低费用的芯片,仅33000门的内核性能可达1.2DMIPS/MHz。该处理器还集成了许多紧耦合系统外设,令系统能满足下一代产品的控制需求。 Cortex-M3内核主要是应用于小管脚数、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场合,并且具有极高的运算能力和极强的中断响应能力。Cortex-M3采用了新型的单线调试(Single Wire)技术,专门拿出一个引脚来做调试,从而节约了大笔的调试工具费用。同时,Cortex-M3中还集成了大部分存储器控制器,这样工程师可以直接在MCU外连接Flash,降低了设计难度和应用障碍。 CM3是一个32位处理器内核,内部数据路径是32位,寄存器是32位,存储器接口也是32位。CM3采用哈佛结构,拥有独立的指令总线和数据总线,可以让取指与数据访问并行不悖。这样一来,数据访问不再占用指令总线,从而提升了性能。为了实现这个特性,CM3内部含有好几条总线接口,每条都为自己的应用场合优化过,并且可以并行工作。但是,指令总线和数据总线共享同一个存储器空间,一个统一的存储器系统。也就是说,不是因为有两条总线,可寻址空间就变成了8G。 1.2 LM3S8962概述 LM3S8962微控制器的优势还在于能够方便的运用多种微控制器的优势还在于能够方便的运用多种ARM的开发工具和片上系统(SoC)的底层IP应用方案,以及广大的用户群体。另外,该微控制器使用了兼容ARM Thumb?的Thumb2指令集来减少存储容量的需求,并以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最后,LM3S8962微控制器与tellaris?系列的所有成员是代码系列兼容的,这为用户提供了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精确的需求。

无线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引言 视频监控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采用如下方案:使用具有较高成像质量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传感器摄像头,通过S-VIDEO端子实时传送数据,这种方案需要摄像头与采集端设备连线,同时监控中心需要有较大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图像与视频片段,还需要电视墙来对不同地点的目标进行实时监控,此方案适合于公共场所的安防和监控,实时性高,但能耗大,成本昂贵。对于需要远程监控的生产环境,例如农业、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工业厂房的监控,包括动物的异常举动,种植现场环境的突然变化,厂房可疑人员的入侵监控等,上述方案难以满足图像与视频中信息智能处理的需要,而基于嵌入式ARM-Linux的无线图像采集系统成为合适的选择。在802.11无线协议应用经已成熟的前提下,研究的重点在于传感器节点所采用的硬件平台和数据流格式,当前的主流方案包括:①ARM+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1]:由ARM 架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担任传感器节点的总控制角色,利用DSP信号处理芯片的高速处理能力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相关预处理,该方案适合需要较多数值运算的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数据流。②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视频编解码芯片[2]:利用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同时传送和处理多组图像与视频数据,由于FPGA的硬件可重写性,该方案适合于在实验阶段进行设计上的查错和优化。③ARM:使用高主频的ARM架构CPU,同时担任中央控制和图像处理的角色。ARM为通用精简指令集架构,具有足够的流水线来应对复杂的逻辑运算,适用于处理逻辑运算量较大的压缩算法,例如PNG格式所采用的Deflate压缩算法,同时,ARM-Linux架构具有成熟的工作基础,固采用方案3设 收稿日期:2010-01-10;修订日期:2010-03-09。

LabVIEW应用于实时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

LabVIEW应用于实时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 2008-7-29 9:35:00于子江娄洪伟于晓闫丰隋永新杨怀江供稿 摘要:本文在LabVIEW和NI-IMAQ Vision软件平台下,利用通用图像采集卡开发一种图像实时采集处理虚拟仪器系统。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驱动通用图像采集卡完成图像采集,采集图像的帧速率达到25帧每秒。利用NI-IMAQ Vision视频处理模块,进行图像处理,以完成光电探测器的标定。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强、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优点。 主题词:虚拟仪器;图像处理;LabVIEW;动态链接库 1.引言 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编程,界面友好,简单易学,配套的图像处理软件包能提供丰富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函数,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构建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容易、灵活、程序移植性好,大大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在推出应用软件的基础上,NI公司又推出了图像采集卡,对于NI公司的图像采集卡,可以直接使用采集卡自带的驱动以及LabVIEW中的DAQ库直接对端口进行操作。 但由于NI公司的图像采集卡成本很高,大多用户难以接受,因此硬件平台往往采用通用图像采集卡,软件方面的图像处理程序仍采用LabVIEW以及视频处理模块编写。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在LabVIEW环境下驱动通用图像采集卡的方案,在TDS642EVM高速DSP视频处理板卡的平台下,完成实时图像采集及处理。 在图象处理的工作中主要完成对CCD光电探测器的辐射标定。由于探测器在自然环境下获取图像时,会受到来自大气干扰,自身暗电流,热噪声等影响,使CCD像元所输出信号的数值量化值与实际探测目标辐射亮度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要得到目标的精确图像就必须对探测器进行辐射标定。 2.图像采集卡简介 闻亭公司TDS642EVM(简称642)多路实时视频处理板卡是基于DSP TMS320DM642芯片设计的评估开发板。计算能力可达到4Gips,板上的视频接口和视频编解码芯片Philips SAA7115H相连,实现实时多路视频图像采集功能,支持多种PAL,NTSC和SECAM视频标准。本系统通过642的PCI接口与主机进行数据交换。PCI支持“即插即用(PnP)”自动配置功能,使图像采集板的配置变得更加方便,其一切资源需求的设置工作在系统初启时交由BIOS处理,无需用户进行繁琐的开关与跳线操作。PCI接口的海量数据吞吐,为其完成实时图像采集和处理提供保证。 3.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1节 电子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1) 电子系统设计的发展主要受以下两个技术的推动: 微电子技术——使得硅片单位面积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 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推动EDA技术的发展。 (2) 集成电路设计都是从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入手 EDA技术发展的推动 (3) 出现集成电路单元库,集成电路设计进入逻辑级,极大地推动IC产业的发展。 电子系统是IC之间通过PCB板等技术进行互联来构成的。PCB板上IC芯片之间连线的延时、PCB板的可靠性、PCB板的尺寸等因素,会对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很大的限制。 由IC互联构成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4) IC互联构成的系统 (设计和工艺EDA技术 ) SOC——片上系统 SOC是指将一个完整产品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或芯片组上。 SOC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以IP (Intellectual property)核为基础,以硬件描述语言作为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手段,借助于以计算机为平台的EDA工具进行开发。由于SOC设计能够综合、全盘考虑整个系统的情况,因而可以实现更高的系统性能。SOC的出现是电子系统设计领域内的一场革命,其影响将是深远和广泛的。 由SOC构成嵌入式系统设计:

IC:集成电路。 ASIC:专用集成电路。 通用集成电路:FPGA、CPLD等。 SOC: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1)SOC: 它是指将一个完整产品的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可以包括有CPU、存储器、硬 件加速单元(AV处理器、DSP、浮点协处理器等)、通用I/O(GPIO)、UART接口和模 数混合电路(放大器、比较器、A/D、D/A、射频电路、锁相环等),甚至延伸到传感器、 微机电和微光电单元。(如果把CPU看成是大脑,则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 手的系统。) SOC系统的构建一个重要特性: 使用可重用的IP来构建系统。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的复杂度。可重 复利用的IP包括元件库、宏及特殊的专用IP等,如通信接口IP、输入输出接口IP;各家 开发商开发的微处理器IP,如ARM公司的RISC架构的ARM核。SOC嵌入式系统就是微 处理器的IP再加上一些外围IP整合而成的。SOC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集软、硬件于一体,并追求最高的集成度,是电子系统设计追求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是现代电子系统 设计的最佳方案。SOC是一种系统集成芯片,其系统功能可以完全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 硬件和软件协同完成。目前的SOC主要指后者。 SOC存在的问题: SoC初衷很好,但现实中却缺乏好的解决方案。由于是基于ASIC实现SoC系统,设 计周期长、费用高昂、成功率不高而且产品不能修改显得系统的灵活性差,往往使得学术 科研机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但是SoC以系统为中心、基于IP核的多层次、高度复用,可实现软硬件的无缝结合,综合性高。 (2)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

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DSP实习报告 题目: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老师:xxxx

目录 一.实习题目 (3) 二.实习背景知识 (3) 三.实习内容 (5) 四.实习程序功能与结构说明 (8) 六.实习心得 (19)

一、实习题目 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二、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典型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 2、熟悉D6437视频输入,输出端的操作及编程。; 3、掌握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熟悉锐化变换算法。 三、实习背景知识 1、计算机 2、CCS3.3.软件 3、DSP仿真器 4、EL_DM6437平台 EL-DM6437EVM是低成本,高度集成的高性能视频信号处理开发平台,可以开发仿真达芬奇系列DSP应用程序,同时也可以将该产品集成到用户的具体应用系统中。方便灵活的接口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开放平台。采用该系列板卡进行产品开发或系统集成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的产品开发时间。板卡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板卡硬件资源: TMS320DM6437 DSP ,可工作在400/600 MHz; 2 路视频输入,包括一个复合视频输入及一个S端子视频输入; 保留了视频输入接口,可以方便与CMOS影像传感器连接; 3 路视频输出,包括2路复合视频,一路S端子输出; 128MByte 的DDR2 SDRAM存储器,256MBit的Nor Flash存储器;用户可选的NAND Flash接口; 可选的256K字节的I2C E2PROM; 1个10M/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1 路立体声音频输入、1路麦克风输入,1路立体声音频输出; USB2.0高速接口,方便与PC连接; 1个CAN总线、1个UART接口、实时时钟(带256Byte的电池保持RAM);4个DIP开关,4个状态指示LED; 可配置的BOOT模式; 10层板制作工艺,稳定可靠; 标准外部信号扩展接口; JTAG仿真器接口; 单电源+5V供电; 板卡软件资源:

基于Labview的图像采集与处理

目前工作成果: 一、USB图像获取 USB设备在正常工作以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枚举,所以在USB摄像头进行初始化之前,需要先枚举系统中的USB设备。 (1)基于USB的Snap采集图像 程序运行结果: 此程序只能采集一帧图像,不能连续采集。将采集图像函数放入循环中就可连续采集。

循环中的可以计算循环一次所用的时间,运行发现用Snap采集图像时它的采集速率比较低。运行程序时移动摄像头可以清楚的看到所采集的图像有时比较模糊。 (2)基于USB的Grab采集图像 运行程序之后发现摄像头采集图像的速率明显提高。

二、图像处理 1、图像灰度处理 (1)基本原理 将彩色图像转化成为灰度图像的过程成为图像的灰度化处理。彩色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的颜色有R、G、B三个分量决定,而每个分量有255中值可取,这样一个像素点可以有1600多万(255*255*255)的颜色的变化范围。而灰度图像是R、G、B三个分量相同的一种特殊的彩色图像,其一个像素点的变化范围为255种,所以在数字图像处理种一般先将各种格式的图像转变成灰度图像以使后续的图像的计算量变得少一些。灰度图像的描述与彩色图像一样仍然反映了整幅图像的整体和局部的色度和亮度等级的分布和特征。图像的灰度化处理可用两种方法来实现。 第一种方法使求出每个像素点的R、G、B三个分量的平均值,然后将这个平均值赋予给这个像素的三个分量。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YUV的颜色空间中,Y的分量的物理意义是点的亮度,由该值反映亮度等级,根据RGB和YUV颜色空间的变化关系可建立亮度Y与R、G、B三个颜色分量的对应:Y=0.3R+0.59G+0.11B,以这个亮度值表达图像的灰度值。 (2)labview中图像灰度处理程序框图 处理结果:

第1节 电子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1)电子系统设计的发展主要受以下两个技术的推动:?微电子技术——使得硅片单位面积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 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推动EDA技术的发展。?(2) 集成电路设计都是从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入手 EDA技术发展的推动 ?(3) 出现集成电路单元库,集成电路设计进入逻辑级,极大地推动IC产业的发展。?电子系统是IC之间通过PCB板等技术进行互联来构成的。PCB板上IC芯片之间连线的延时、PCB板的可靠性、PCB板的尺寸等因素,会对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很大的限制。 由IC互联构成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4) IC互联构成的系统 (设计和工艺EDA技术) SOC——片上系统 SOC是指将一个完整产品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或芯片组上。 SOC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以IP (Intellectual property)核为基础,以硬件描述语言作为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手段,借助于以计算机为平台的EDA工具进行开发。由于SOC设计能够综合、全盘考虑整个系统的情况,因而可以实现更高的系统性能。SOC的出现是电子系统设计领域内的一场革命,其影响将是深远和广泛的。 由SOC构成嵌入式系统设计:

IC:集成电路。?ASIC:专用集成电路。 通用集成电路:FPGA、CPLD等。 SOC: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1)SOC: 它是指将一个完整产品的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可以包括有CPU、存储器、硬件加速单元(AV处理器、DSP、浮点协处理器等)、通用I/O(GPIO)、UART接口和模数混合电路(放大器、比较器、A/D、D/A、射频电路、锁相环等),甚至延伸到传感器、微机电和微光电单元。(如果把CPU看成是大脑,则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手的系统。) SOC系统的构建一个重要特性: 使用可重用的IP来构建系统。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的复杂度。可重复利用的IP包括元件库、宏及特殊的专用IP等,如通信接口IP、输入输出接口IP;各家开发商开发的微处理器IP,如ARM公司的RISC架构的ARM核。SOC嵌入式系统就是微处理器的IP再加上一些外围IP整合而成的。SOC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集软、硬件于一体,并追求最高的集成度,是电子系统设计追求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是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最佳方案。SOC是一种系统集成芯片,其系统功能可以完全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协同完成。目前的SOC主要指后者。 SOC存在的问题: SoC初衷很好,但现实中却缺乏好的解决方案。由于是基于ASIC实现SoC系统,设计周期长、费用高昂、成功率不高而且产品不能修改显得系统的灵活性差,往往使得学术科研机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但是SoC以系统为中心、基于IP核的多层次、高度复用,可实现软硬件的无缝结合,综合性高。?(2)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Systemona Programmable Chip) ?SoPC是一种灵活、高效的SoC解决方案。它将处理器、存储器、I/O口、LVDS等系统需要的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PLD器件上,构成一

实时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实时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 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身份识别、电视会议、监控系统、工业检测等各种商用、民用及工业生产领域中。这些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中,一个共同的特点的就是数据量庞大,尤其是在图像帧率及分辨率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下,以指纹识别系统为例,图像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系统的鲁棒性,一般来说,为了能够清晰的辨别指纹中的特征结构,指纹图像需要达到至少500DPI的分辨率。通常,为了能够满足各类手指大小以及采集方式的要求,图像采集系统的尺寸都不可能做得太小(一般在2英寸以上),这就要求图像解析度至少达到1024×768,最好是1280×1024(1.3M),如果要做到实时采集和处理(30F/s),数据量将达到1280×1024×30×8=300Mbit/s。 伴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DSP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高速CPU和高性能DSP处理芯片不断推出市场,在这些技术的有力支持下,复杂的图像处理算法往往容易实现。与此同时,图像数据采集部分由于缺乏专用芯片的支持,而且受限于系统总线带宽,已经成为数字图像系统中的主要瓶颈所在。 主流的图像采集方式 目前数字图像采集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专用的数据采集卡,配合PC机的各种高速数据总线如PCI,USB2.0,firewire1394等采集数据。 PC机的优势是拥有大量的高速内存可以用作数据采集时的缓存,而且它的各种数据总线具有比较高的数据传输率,PCI总线的速率为32(Bit)×66=2112Mbit/s,USB2.0的数据传输峰值可以达到480 Mbit/s,firewire也可以达到400Mbit/s的传输速率。问题在于,PC机的体系结构决定了任何外设都只可能是从设备,只能请求总线资源,而不能主动占有。在Windows(或是Linux)这些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调度下,即使在系统不运行其它应用程序的情况下,系统时间片和系统资源也会被操作系统内核和各类外设分享。尤其是PCI总线,包括内存、硬盘在内的很多PC内置设备都会用到PCI,实际留给采集程序的总线带宽将大打折扣。正因为如此,现在基于PC的数据采集设备性能都不太理想,采集1.3M象素图像时只能达到每秒7、8帧的帧率,达不到实时性要求。 另外,对PC机的依赖直接限制了这类系统的应用范围,也间接提高了系统成本。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嵌入式DSP和FPGA的采集方法。通过FPGA或CPLD 的控制和调度,利用DSP的数据通道来采集数据。嵌入式平台具有便携性好,成本较低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数字图像处理的各个领域。 一个成熟的系统体系结构要求系统内各部分分工明确,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嵌入式平台上的DSP芯片在数字信号处理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但是通用性能无法和PC机上的CPU相比,通常主要用来处理复杂的运算。实时数据采集属于简单而繁琐的任务,用DSP完成可谓大材小用,势必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即使是某些DSP可以用DMA方式采集数据,但是由于图像的

15个图像采集系统的经典设计应用案例

15个图像采集系统的经典设计应用案例 图像采集是视频信号处理系统的前端部分,正在向高速、高分辨率、高集成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图像采集系统在当今工业、军事、医学各个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如使用在远程监控、安防、远程抄表、可视电话、工业控制、图像模式识别、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些基于不同方案的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案例。 基于STM32的嵌入式双目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本文基于嵌入式的图像采集系统选择了意法半导体(ST)公司生产的 STM32F103ZET6芯片为主控芯片,FIFO结构的AL422B芯片实现图像数据缓存,SD卡实现图像存储以及四线制电阻触摸屏实现外部控制。实现通过OV7670双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经主芯片控制存储、显示。 基于TMS320F2812的视频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DSP的片上ADC实现图像采集,用DSP和CPLD搭建数据采集系统时,不必外接专业的图像采集芯片,避免了复杂的硬件设计,同时提供了足够的处理能力。本设计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芯片采集图像,并搭建TMS320C6416t 处理图像,实现了基于DSP的视频图像采集。 基于FPGA的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CycloneII系列FPGA与视频信号处理芯片SAA7113H的嵌入式图像采集系统。系统结构简单、系统稳定、功耗低、成本低、速度快以及接口方便,可以满足视频监控系统等的需要。图像采集系统中采用FPGA作为采集控制部分,可以提高系统处理的速度及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对于不同的视频图像信号,只要在FPGA内对控制逻辑稍作修改,便可实现信号采集。 基于CPLD的线阵CCD图像采集系统 介绍了一种基于CPLD的图像采集系统,详细论述了线阵CCD的驱动方法、图像信号的处理与传输,并给出了测试结果。此系统很好地完成了高速运动状态下的图像采集工作。 基于TMS320F206 DSP的图像采集卡设计方案 在利用电话线传输视频图像这一低比特率多媒体通信领域中,如果选用图像处理的专用芯片,都会使产品价格大幅度标升。本文介绍的采用TI公司的低档DSP 芯片TMS320F206和视频A/D芯片TLC5510的图像采集卡,则为低比特率多媒体通信提供了一个廉价的解决方案。 基于CCD星载相机图像采集电路设计与实现 本文中的CCD相机图像采集电路其CCD传感器接收前端光学系统的成像,偏压电路为CCD传感器提供必需的偏置电压,可编程逻辑器件产生的时序脉冲经过驱动电路对CCD进行控制采集,输出保护电路可对CCD进行有效地防护保护,预处理电路对CCD输出的带噪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后便于后续电路使用。

基于单片机的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目录 0 前言 (1) 1总体方案设计 (1) 2 系统硬件设计 (3) 3 软件设计 (9) 3.1软件设计概述 (9) 3.2程序流程图 (9) 3.3子程序模块设计 (10) 4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11) 5结论及进一步设想 (14) 参考文献 (14) 课程设计体会 (15) 附录1 元件清单 (16) 附录2 系统电路图 (17) 附录3 源程序 (18)

基于单片机的图像采集系统 刘杰薇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摘要:传统的工业级图像处理采集系统大多是由CCD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和PC机组成,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大,功耗大等缺点。随着单片机的迅速发展,开发一种智能控制及智能处理功能的微型图像处理采集系统成为可能,并且也克服了传统图像处理采集系统的诸多缺点。 本设计的图像采集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中心器件,利用74LS373寄存器、62256存储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对摄像头传输的图像信号的采集,并保存在外置存储芯片中。其中软件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包括延时程序、地址顺延程序等,硬件系统利用PROTEUS强大的功能来实现,简单切易于观察,在仿真中就可以观察到实际的工作状态。 关键字:单片机;图像采集;数字摄像头 0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的走向深入,同时带动着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具体的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的应用对象的软件结合,加以完善。数字图像采集由于其大数据量通常采用DSP等高速处理器来实现。在某些领域方面图像实时性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因此,本文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进行图像采集。 1总体方案设计 方案一: 由于C51单片机的RAM存储容量有限,而且受到C51单片机的IO工作频率的限制,直接通过C51单片机采集完整一帧的数字信号很难实现。因此,在C51单片机和数字摄像头之间加入一个先进先出存储器,由PC端通过串口控制C51单片机启动采集信号,采集一帧数据先放入存储器,然后单片机从存储器读出数据并通过串口发送至PC显示。整体设计框图如下:

基于单片机的图像处理采集系统

( 二 〇 一 二 年 六 月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图像处理采集系统设 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 院: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摘要 传统的工业级图像处理采集系统大多是由CCD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和PC机组成,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大,功耗大等缺点。随着单片机的迅速发展,开发一种智能控制及智能处理功能的微型图像处理采集系统成为可能,并且也克服了传统图像处理采集系统的诸多缺点。 本设计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图像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四大模块组成:第一个是单片机控制模块,对摄像头进行控制;第二个是摄像头模块,即进行图像拍摄和取图;第三个是Zigbee无线传输模块,功能是将图像传送到上位机;最后是上位机,实现图像显示功能。其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使用环境广泛及成本低等。利用Proteus和Keil进行仿真调试,可以看到设计内容的运行结果,验证系统运的行正确及稳定性,并且实现了图像处理采集功能,所以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Proteus;图像采集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image processing collection system by CCD camera, mostly image collection card and PC unit into, although already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but it has the structure is complex, high cost, big volume and shortcomings, such as big power consump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development of a kind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processing function of micro image processing collection system possible, and also overcome traditional image processing collection system of many of the faults. This design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SCM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the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modules: the first one is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module, the camera to control; The second is a camera module, the image shoot and take diagram; The third is Zigbe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the function is will images to PC; Finally the PC, realize image display function. Its advantage is hardware circuit is simple, software perfec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 and reliable, high cost performance, use extensive and environment cost low status. Use Proteus and Keil simulation commissioning, can see the operation of the design content, as demonstrated the correct and do the system stability, and realize the image processing collection function, so has certain practical and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Single-Chip Microcomputer;Proteus; Image Capture

嵌入式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 系部: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时间:2012.6.4~2012.6.29

完成日期2012年6月 目录 1绪论 (1) 1.1 综合设计目的 (1) 1.2 简易电子琴简介 (1) 1.2.1 电子琴在中国的发展 (1) 1.2.2 电子琴发明的意义 (1) 1.2.3 电子琴的电学原理 (2) 1.3芯片简介 (2) 1.3.1 LM3S2110微控制器 (2) 1.3.2 ARM Cortex-M3处理器内核 (3) 1.3.3 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PIO) (3) 1.3.4 脉宽调制器 (PWM) (3) 2综合设计内容 (4) 2.1综合设计题目 (4) 2.2综合设计要求 (4) 2.2.1主要内容 (4) 2.2.2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4) 2.2.3所用设备与器材 (4) 3 硬件方案 (5) 3.1 系统硬件的构成与原理 (5) 3.2 ARM 2110开发板原理与应用 (5) 3.2.1 LM3S2110特性概述 (5) 3.2.2 LM3S2110的GPIO特性 (6) 3.3 独立按键 (6) 3.4 矩阵键盘 (7) 3.5蜂鸣器 (8) 3.6 LED灯应用方式 (9) 3.7 1602字符液晶屏 (10)

4 软件方案 (11) 4.1设计原理框图 (11) 4.2程序流程图 (11) 4.3导线连接方案 (12) 4.4调试过程 (13) 5结束语 (14) 5.1设计总结与感想 (14) 5.2答谢词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一 ARM 2110芯片 (16) 附录二4×4矩阵键盘 (16) 附录三蜂鸣器模块 (17) 附录四 LCD显示屏 (17) 附录五 LED灯模块 (18) 附录六实验成果图 (18) 附录七程序清单 (19) 1.头文件 (19) 2.定义LED (19) 3.定义KEY (19) 4.LCD模块使能 (19) 5.LCD显示 (20) 6.LED灯模块 (21)

基于fpga的图像采集系统

基于FPGA的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前言 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图像采集系统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家安全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采用FPGA进行设计的图像采集系统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和相对稳定的硬件结构。主要工作如下: 1)分析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的原理和特点,设计硬件电路的原理图,完成系统PCB板图的设计。 2)针对FPGA进行内部功能模块的划分,使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设计。 3)利用SOPC Builder 完成NIOS处理器软核及其外设的创建和配置。 4)根据FPGA内部硬件电路的特点,选择适合FPGA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优化。 5)在NIOS II IDE环境下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图像传感器控制、图像采集、SRAM读写控制、图像显示等程序,实现完整的图像采集系统功能。 1课题分析 1.1 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ED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性越来越高,已经涉及到现代电子产品设计的各个系统、各个领域中。之所以有这样的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长足发展和日益成熟,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是一种半定制集成电路,在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的门和触发器等基本逻辑单元电路,通过用户编程来改变PLD内部电路的逻辑关系或连线,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电路设计功能。这种新型逻辑器件,不仅速度快、集成度高,能够完成用户定义的逻辑功能,还可以加密和重新定义编程,其允许编程次数可以达到上万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数字系统设计方法,简化了硬件系统、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后,PLD受到广大工程师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和医疗电子仪器等众多领域,为EDA技术开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VGA作为一种标准的显示接口,在视频和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VGA图像信号发生器是电视台、电视机生产企业、电视维修人员常用的仪器,其主要功能就是产生标准的图像测试信号。对VGA而言,其主要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通过VGA接口实现将信息、图像、文字等内容显示各种VGA显示器上,为客户提供一种完美的显示界面,也是目前重要的显示终端。本次实验设计主要是基于FPGA芯片为处理器,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VGA的时序控制,并利用相应的实验平台,进行设计验证,基本实现了VGA 的彩条信号和图像显示效果,达到了整个设计目标和要求。

嵌入式课程设计电子词典硬件设计说明

上海电力学院 嵌入式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电子词典的设计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年级: 同组成员: 年月日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在LCD屏幕左侧绘制出单词输入框和释义显示框以及一个搜索键,右侧绘制4*4键盘按钮,模拟出简易电子词典的功能,按钮操作用触摸屏或键盘实现均可。 实现功能: (1)LCD屏幕上显示4*4键盘,显示单词及其翻译、例句。 (2)一个键可完成2个英文字母的输入,如左上角第一个键可实现输入a,b两个字母,第一次按下时为输入a,如果需输入b,只需连续快速按键两次即可。 (3)在输入完单词后,点击搜索键,即可在释义显示框中显示该单词的词性、中文解释、示例词组和句子等。 (4)当发现输入的单词在库中不存在时,可实现将该单词添加入库的操作。 二、设计思路 (1)通过LCD显示模块画出电子词典操作界面。 (2)对应界面中各键的位置设置键盘对应键值。 (3)设定功能键,实现以下3个功能:①退格键:删除最后一位字母;②搜索∕保存键:对输入框的单词进行判断,若单词存在于词库中,则显示单词词性、词义、例句;若单词不存在则自动进行保存;③转换键:按下后,字母键输出对应的第二个字母。 (4)按键后赋值并显示。 三、软件构架

四、模块分析 (1)键盘模块 流程图: 源代码:/****************************************************************************** *************** * File:keyboard.c * Author: embest * Desc:keyboard source code * History: ******************************************************************************* **************/ /*--- include file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