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7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A.《故都的秋》

B.《荷塘月色》

C.《小狗包弟》

D.《拿来主义》

【答案】C

【解析】A 项,《故都的秋》是抒情性散文。B 项,《荷塘月色》是抒情性散文。C 项,《小狗包弟》是叙事性散文。D 项,《拿来主义》是杂文。

2.某教材设置了“现当代戏剧鉴赏”单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梳理戏剧矛盾,掌握现当代戏剧的基本特点,下列适合推荐的现当代戏剧作品是()

A.《闺塾》

B.《三块钱国币》

C.《长亭送别》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答案】B

【解析】A 项,《闺塾》选自《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属于古典戏剧。B 项,《三块钱国币》是丁西林先生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一部独幕喜剧。

C 项,《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是元杂剧。

D 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

3.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三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梳理而得出的答案正确的是()

(1)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3)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A.屈原韩愈汤显祖

B.屈原苏轼王实甫

C.杜甫苏轼王实甫

D.杜甫韩愈汤显祖

【答案】A

【解析】从“香草”“九歌”等关键词可以看出(1)赞美的是屈原。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所谓“空八代”,源自苏轼的评价“文起八

代而衰”,认为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符合道通。由此可见,

(2)赞美的是韩愈。“玉茗堂”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从遂昌辞官归家以后,新建用来写作、会客、家宴和演戏的居所。汤显祖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其代表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故(3)赞美的是汤显祖。

4.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设置

的教学目标是“品味小说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下列教学环节与这一教学目标相

吻合的是()

A.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

B.介绍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

C.感受王熙凤鲜明的个性特征

D.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

【答案】C

【解析】A 项,了解创作背景不能达成该教师的教学目标。B 项,“介绍出场

人物之间的关系”只能让学生了解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不能很好地达

成教学目标。D 项,“体会作者的小说创作风格”与该教师的教学目标无关。

5.“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

象,往往具有高洁、超脱、坚韧的意味,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含有“竹”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瘦石搴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解析】A 项,出自王维的《竹里馆》。B 项,出自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C 项,出自郑板桥的《竹石》。D 项,出自陆惠心的《咏松》,所用的意“松”。

6.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诸子百家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综合题阅读书目

的是()

A.《道德经》《论语》

B.《庄子》《颜氏家训》

C.《商君书》《史记》

D.《世说新语》《资治通鉴》

【答案】A

【解析】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流传

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兵家、医家。A 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论语》是由孔子弟子

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

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此可见 A 项符合题

干。B 项,《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的著作。C 项,《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D 项,《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

部文言志人小说集。《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7.教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初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后,有学生举手

说:“老师,我读到的是海子的孤独感,而且他想要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另有一同学发言:“老师,我也

读到了海子的孤独感,但我认为他并不想摆脱孤独,所以他写到了‘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他说的是通信,而没有说见面。”

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分歧,下列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A.请学生继续分享阅读的感受,结合关键语句探究诗歌意蕴

B.表扬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C.补充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知识,统一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D.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课堂争论的问题书面表达个人见解

【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C项,“统一对诗歌主题的认识”不符合该目标的要求。

8.学习《鸿门宴》,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樊哙闯帐”部分,要求读出情节的紧张感,

读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下列对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恰当的是()

A.设置情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B.以朗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C.通过情景再现,把握作品风格

D.以角色扮演替代对课文的分析

【答案】B

【解析】A 项,通过“设置情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达成“读出情节的紧张感,读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的要求。C 项,“通过情景再现,把握作品风格”与题干要求无关。D 项,角色扮演确实能够很好的完成“读出情节的紧张感,读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的要求,但是不能替代对课文的分析。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外阅读”提出具体教学建议,某教师根据这些建议使用“语文读本”,下列使用方法不恰当的是()

A.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从精读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自主阅读课本

B.每学期至少要用一半的课时学习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C.教师向学生推荐语文读本中与教科书阅读单元相配合的选文

D.以语文读本所涉作家为基础,向学生推荐其他课外阅读篇目

【答案】B

【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阅读与鉴赏”教学实施中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

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B 项,“每学期至少要用一半的课时学习语文读本”不恰当,使用的课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10.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意境之前,教师播放赤壁实景图片并配以磅礴的音乐。下列对该教学资源使用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营造情感氛围,可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B.契合诗歌的意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C.实景再现,先入为主,影响学生展开想象

D.诗歌教学播放音像资料,会降低教学效率

【答案】D

【解析】D 项,题干中教师为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意境,播放赤壁实景图片、磅礴的音乐等音像资料,不会降低教学效率。教师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很值得提倡。

11.阅读《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任务一: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演讲针对什么人?

(2)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

(3)演讲要达到什么目的?

任务二:再读课文,分析文本结构。

任务三:三读文本,揣摩重要语段。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揭示了 100 年后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哪几段描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请处理并分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思?

(3)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采用怎样的方式实现梦想?反对哪些做法?任务四:角色扮演,体悟作者情感。

假设自己是作者,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演讲,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任务一重在引导学生初步提取文本信息

B.任务二重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脉络

C.任务三重在引导学生深入演习文本内容

D.任务四重在引导学生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答案】D

【解析】D 项,任务四通过朗读的方式,重在引导学生体会全文蕴含的情感。

12.阅读某教师教学《登高》的导入环节,按照要求答题。提到杜甫的诗歌,我们自然想到他特有的“沉郁顿挫”的诗风。请看大屏幕:“沉郁’指内容情感,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凝重、含蓄,也指题材严肃,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则指情感和音韵的表现技法;从情感抒发的角度,指情感跌宕起伏,千回百折,郁结难舒。”

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读《登高》来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并探究这种诗风形成的原因,尝试着更进一步了解“诗圣”杜甫。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解释讨论:你能从登高这首诗中读出“沉郁顿挫”的意味来吗?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围绕诗风品诗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赏析作品

B.教师对顿挫的解释过于笼统,没有从音韵学的角度详细说明

C.教师先解释名词再引导学生讨论,意在营造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

D.教师解释概念,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并探究沉郁顿挫的含义

【答案】A

【解析】B 项,教师对“沉郁顿挫”的解释意在让学生理解杜甫诗风的特点,没有必要从音韵学的角度详细说明。C 项,教师先解释名词再引导学生讨论,意

在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发散学生的思维。D 项,教师解释概念,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并探究沉郁顿挫的含义。

13.阅读某会考试题,按要求答题。

结合《烛之武退秦师》的选文和下面“课文背景形势图”,用选文原句填空。(缺图)

从形势图看,晋国处在秦、郑之间,攻打郑国对进过最有利,而对秦国利益不大。因此,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①”,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

越过别国统治郑国;又以“②”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看秦国势力的削弱;最后得出亡郑是“阙秦以利晋”的结论,成功说服了秦伯。

对上述试题测试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体现读图时代特点,重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B.考查学生融合不同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C.考查学生借读文言文和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

D.考查学生对多类型文本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

【答案】A

【解析】A 项,该试题的测试目标不是侧重于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而是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4.阅读论文《发掘、发现、发展:作文教学指导的三个视角》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和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习惯和能力,就将具备语言交流的主动性和

文字表达的自信心,不但不怕作文,而且会喜欢作文,会努力喜欢作文,会努力写好作文。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提出“发掘、发现、发展”的指导理念“发掘”就是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发现”就是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和问题“发展”就是发展学生的写作素材和写作个性。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必然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B.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C.激发写作兴趣与提升写作能力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D.想象作文是发展学生写作素养和写作个性的关键

【答案】C

【解析】A 项,说法过于绝对,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B 项,表述过于片面,除了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还要发展学生的写作素材和写作个性等。D 项,于文无据,文中没有提到该观点。

15.阅读综合性学习“古代诗文朗诵展示会”活动方案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第一阶段,自选篇目。学生可从教科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推荐课外

阅读篇目或其他书籍中,选择适合朗诵的古代经典诗文。

第二阶段,班级评优。学生资源组合,自己排练,然后在班内展示,各班评

选 2 个优秀朗诵节目。

第三阶段,年级展演。参演学生自聘指导教师,进行加工排练。评委团依据公开的展演

评价标准,对各节目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设置优秀组合、优秀个人、最佳表演创意、最

佳诗文改编等多个奖项,让参演的学生人人有奖。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搭建校园明星成长平台,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

B.多角度评价,体现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教育理念

C.以选拔优秀学生为目的,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

D.评奖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无法发挥诊断和激励功能

【答案】B

【解析】A 项,说法错误,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文的阅读兴趣。C 项,说法错误,不是以选拔优秀学生为目的的。D 项,“人人有奖”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20 分,第 17 题8 分,第 18 题 12 分,共 40 分)

阅读《锦瑟》教学实录的片段,完成第 16 题。

师:作者回忆的是自己的“年华”,他的“惘然”之情,你们明白了吗?

生:好像明白了。

“此情”表达的是作者对年华已逝去的惘然,自己抓不住过去那些美好,感觉更

加的迷茫、凄凉。

师:现在懂这首诗的同学举手,大家相互看看,已经有很多人懂了。现在很多人考证,

说《锦瑟》……,谁来说?

生:据说当时李商隐和一个宫女有过一段很美好的故事,但是他们后来分开了,这首诗是用来怀念这段故事的,但也有人说是他自伤身世。

师:同学们很聪明。有人考证,说“锦瑟”是一个姑娘的名字,李商隐很喜

欢她,但是两人后来没成,所以这首诗是表达爱情主题的。又有人说这种解释

不对,“锦瑟”是一种乐器的名字,是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最喜欢弹奏的。明白

什么了?

生:这首诗是表达怀念,追悼亡妻的。

师:好的。又有人说,这首诗既不是爱情主题,也不是追悼亡妻,他表达的是自己诗歌

创作的特点,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六百多首诗的“序”,现在李商隐的诗集比较好的版本就

是这本《李商隐诗歌集解》,说《锦瑟》是他的一篇序文,这个观点是钱钟书先生提出来的。又有人说,《锦瑟》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所表达的是自己一生不得志。还有人说,这首诗不能用具体的内容概括,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也

有政治上不得志的怅然若失,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把它定为某个具体的意思,所以,“一篇《锦瑟》解人难”啊!同学们,你们希望是哪一个?我们如何去认

识它呢?(眼神充满期待)

生:我觉得作者创作时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想到了,然后写成一首诗,这些“可能”都是后人附加的。作者是依托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写成的,所以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情况,才能理解。

生:这个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首诗有作者的意义,而读者在读的时

候会有自己的读者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师:同学们开始懂诗了,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涉及到我们中国古代试论中非常重要的两种基本观点:“知人论世”和“诗无达诂”,这里有一个读诗的规律问题,老师读了几十年诗,现在才懂了一点点。同学们可以试看用这两种方法解读诗歌。

师: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刚刚有同学说,对李商隐的生平不太了解,那么同学们回去的

作业就是查找资料,写一篇随笔,题目是《<锦瑟>背后的故事》。

[问题]

16.(1)“一篇《锦瑟解人难》”,请结合案例,说明教师是如何解决这个教学难题的。(10 分)

(2)请说明教师介绍《锦瑟》主题的不同解说可以起到什么作用。(IO 分)【答案】

【解析】(1)该教师的教学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解决了“一

篇《锦瑟》解人难”这一难题。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

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材料中,该教师并没有直接将《锦瑟》的

思想感情传达给学生,而是通过一系列富有层次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不同的

理解。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在师生的

平等对话中展开。案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独立阅读进行了必要的点拨,引导学

生理解了诗论中“知人论世”“诗无达诂”的基本观点,有助于学生认识到

《锦瑟》的多义性。③突出诗歌教学的重点,对诗歌等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案例中教师的教学突出了该教学重点。

④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案例中,教师通过“知人论世”,深化学生对《锦瑟》内涵的理解。教师在学生理解了《锦瑟》的多义性及“知人论世”的方法

之后,引导学生课后查找李商隐生平的资料并撰写随笔“《锦瑟》背后的故事”,在自主

探究中深化对《锦瑟》内涵的认识。

(2)教师介绍《锦瑟》主题的不同解说有以下作用:①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起到了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文本解读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

生形成对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②能够激发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对文学作品的

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价作品的能力。③有利于培养学生把握

“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学习用历史眼

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丰富文化积累,促进学生应用、审

美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第 17~18 题。

寻找

①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株蒲公英,风一吹就散,飞到各处,但只有一处最为

适合。说的不错,人生也需要走许多弯路,我们一边成长,一边寻找,寻找那最适合我们

的未来。

②对我来说,寻找就是人生。有人说,活着和生活不同。那是因为活着需要的是物质,而生活需要的是精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原本只考虑自己的大脑也开始为别人着想,原本并不在意相貌的自己也开始梳装打扮,而这就是在寻找快乐。人这一生,就是为了得到这样或那样的东西而存在,没有了这样的想法,人就如同一具行尸,他的眼睛是无神的,灵魂是空洞的。人生因为寻找而充满色彩,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困难,克服它们,就会让我们成长,从而有能力去寻找更加适合我们的东西。

③寻找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例如寻找知识就需要付出时间,在不断寻找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我们认为并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把青春给了知识,把羞涩给了勇气,把忸怩给了坚强。我们换取了一些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而这些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能去交换更重要的东西。寻找,就是改变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④寻找,还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吸食大麻和可卡因可以探求“我是谁”的问题。或许我们也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寻找自我吧。但是这个社会中的阻碍太多了,电子科技就将我们的生活完全改变,我们无节制地玩手机电脑,也许游戏里的“满级”成为了我们最主要的目标。但在我看来,人生是最难完成的游戏,其中胜出的人更应受到敬仰。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最重要的是找到自我啊!找到自我又多么难啊!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逐渐走向成功。

⑤寻找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也许我们寻找的并不相同,那是因为我们的条件不同,目标不同。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在寻找着不同的东西,经过不同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充斥着坚辛和喜悦,浸润着汗水和泪水。未来就在迷雾的那一边,是退却还是勇往直前,相信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问题]

17.请从第②⑤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 分)

【答案】

【解析】错别字:第②段中“梳装打扮”改为“梳妆打扮”;第⑤段中“坚辛”改为“艰辛”。

病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吸食大麻和可卡因可以探求“我是谁”的问题。

改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借助吸食大麻和可卡因的方式来探求“我是谁”的问题。

18.请指出该作文在论证方面的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2 分)

【答案】

【解析】文章围绕“寻找”话题,提出“寻找就是人生”“寻找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寻找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等观点,但是论证不充分,全文基本都是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反复陈述“寻找”,缺乏丰富的事例,导致观点缺乏说服力,建议举出通过寻找获得成功的相关事例、名言警句等,以增加文章说服力。在论证“寻找,还是成功的必经之路”这一分论点时,举了奥巴马吸毒去探寻“我是谁”这一问题的事例,例子不恰当,建议更换事例。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19 题20 分,第20 题20 分,第21 题 25 分,共 65 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 19~21 题。

《边界望乡》原文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①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②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④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③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1979.6.3

后记:1979 年 3 月中旬自我应邀访港,16 日上午余光中亲自驱车陪我参加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氲,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来闻的鹧鸪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怯”,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吧。

【注】①落马洲,又名“勒马洲”,与深圳仅一河之隔。改革开放前,一度成为游客眺望内地的旅游点。②杜鹃,又名映山红、山踯躅,与杜鹃鸟同名。③鹧鸪,啼声似“行不得也哥哥”。④福田村、水围村都在深圳。

作者简介洛夫,1928年生,原名莫洛夫,湖南衡阳人。20世纪 40 年代去了台湾,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因为风的缘故》《月光房子》《漂木》等,诗论集《诗人之镜》《洛夫诗论选集》,译著有《雨果传》。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本单元精读课文为《河床》(昌耀);略读课文为《金黄的稻束》(郑敏)、《地之子》(李广田)、《半棵树》(牛汉)、《边界望乡》(洛夫)。

单元说明

本单元的诗歌不单是借景抒情,而且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联想和思索,表达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诗人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诗”与“思”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蕴涵的哲思,体会诗的意象与诗人的沉思之间的关系,并感受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诗”与“思”的融合:本单元几首诗注重发挥形象的力量,把炽烈的情绪和抽象的观念密切结合,使“思想知觉化”说理时不致枯燥,抒情时不致显露,写景时不止于静态。把诗歌的“肉”和“骨”恰当地结合起来,使读者透过意象浮想连篇,进而体悟诗歌深刻的思想,隽永的情味。这些诗蕴藉含蓄,重视内心的发掘。只要我们围绕每首诗的题目,寻找相关的话语,形象,便能很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通过新奇的意象激发想象:本单元的诗歌都以连绵不断的新颖意象表达蕴藉含蓄的情感,通过气氛的渲染,构成一幅幅想象的图景。他们力求智性与感性的融合,注意运用比喻,象征激发联想与想象,让现实与幻想相互渗透,把思想寄托于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中。本单元诗歌的意象丰富而独特,只要悉心体会,就能感悟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意蕴及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在语言方面,他们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洛夫以魔术般的语言,突破那些习惯性的陈陈相因的语词组合方式,摒除那种缺乏生机的

流行的语言模式,使语词结合置于读者常常意想不到的位置上,从而获得新奇而陌生的美学效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班额 5 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19.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 分)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歌写作背景,领会洛夫诗歌奇特意象及丰富意蕴。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读结合、多形式朗读和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体会洛夫魔术般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确立依据:

(1)教学目标的设立要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从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针对“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课提出“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设计教学目标。所以在本课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坚持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2)《边界望乡》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

单元的课文,本文是抒情作品,适合朗读,纵观全篇,诗人特地用一些语言的超常搭配,造成一种新奇而强烈的刺激,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诗人登山、望乡、怀乡、

想象、到最后回到现实偿愿无望的过程,抒发了诗人作为海外游子的那种惆

怅而黯然神伤的故国情怀。

(3)此阶段的高中生,已经学过一些现代诗歌,掌握了一些通过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将进一步巩固诗歌的鉴赏方法,体味洛夫作品中独特的意蕴。

20.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 分)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领会洛夫诗歌奇特意象及丰富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学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如夜空中的明星一样闪耀看久远而长新的光辉,它如敲击在人们心头的鼓点一样震颤着人们的心灵,它就是乡愁。从古到今有多少漂泊在外或远离祖国母亲的游子在千年不衰地吟咏着它,当我们抬头共望同一轮明月时,我想他们的心情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诗人洛夫

的《边界望乡》,共同体味一下他的愁思。

二、朗诵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请学生说说初读本诗的感受。

此诗为诗人 1979 年访问香港时所作,当时诗人赴台已整整 30 年,当他应邀访港,从望远镜中隐约望见故国山河时,诗人的心情异常激动,“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思”,两鬓飞霜。诗人的心境是很沉痛的。

2.感知诗歌内容

《边界望乡》是台湾诗人洛夫 1979 年访港时写的一首怀乡抒情诗,贯穿全诗

的是诗人惆怅的故国情怀,令国人特别是海外游子黯然神伤。

登山——望乡——怀乡——想象——夙愿难偿

三、品味意象

1.找出诗歌中诗人表达乡愁的三个意象是什么?(杜鹃、白鹭、鹧鸪)

2.我们学过的古典诗歌中与这些意象有关的诗句分别有哪些?体会这些意象

蕴涵的情感。

3.在这首诗中诗人借这些意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①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诗人这里用这个具有传

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联想:杜鹃——杜鹃鸟——杜鹃啼血)②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现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借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飞到故国的渴望。而“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③鹧鸪其

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得也哥哥”。诗人用“以火发音”发出“冒烟的啼声”的鹧鸪使自

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的急剧沸腾、摧肝裂肺、肝肠寸断

的情感。通过这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

4.朗读体会情感。

四、巩固拓展

课下思考:《边界望乡》与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蓉的《乡愁》同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但三首诗在意象的选用、主题的表达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

21.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 分)【研讨与练习】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 不

冷?”可见诗人的“望乡”之情并不为同行者所理解,诗人的这种乡愁体验有没有普遍性?

【答案】

【解析】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形式

诗人本身的情感起伏到此忽地一转,转到“你”,转到诗人所觊觎所渴望得到回应的

“你”身上。这里的“你”实际上是与洛夫同行的余光中先生。余先生问洛夫: “冷,还是/不冷?”看似是一种隔膜,而事实上是情感反应方式彼此相异,同样是激昂,洛夫是“血脉贲张”,而余光中是悚然发冷。两者对比、冲突,更强化彼此。因此,诗人的望乡之情并非不得理解,并非没有普遍性,两者情感有共通之处, 就是一种非本身缘故的无奈,可以把它浅化为一种历史的无奈。

四、朗读体会,并写几句诗来致洛夫

一、引入

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全诗情感波澜被一浪一浪推到高潮,渴望的热切和失望的疼痛,这时,“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这里的“你”是谁?是否理解作者的情感?

二、学生结合资料小组讨论

三、小组派代表交流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 2017上

2017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中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2.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3.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 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 6.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7.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名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2.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3.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 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 6.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7.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 A.给予孙某行政处分 B.给予孙某行政处罚 C.取消孙某教师资格 D.给予孙某罚款处理 8.母亲杨某外出打工,将15岁的儿子小强留下长期单独居住。杨某的做法( )。 A.合法,可以改善小强的物质生活条件 B.合法,可以提高小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C.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6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D.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8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9.某初中教师李某上课前发现部分学生未完成家庭作业,要求这部分学生完成后再进教师听课。李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有教育学生的职责 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2、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调整策略.”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善于引导学生 D.缺乏问题意识 3、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60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 A.不符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准备要求 B.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 C.不符合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的规定 D.不符合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 A.向当地党委提出申诉 B.向当地纪检部门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D.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诉 7、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费,学习这种做法( ). A.能促进自身发展,合情合理 B.能解决自己困难,情有可原 C.违反法律法规,应当追究责任 D.违反法律规定,但可免予处理 8、某县教育局根据中考成绩,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普通初中和实验初中,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发面予以倾斜,该县义务教育没有做到( ). A.重点发展 B.均衡发展 C.协调发展 D.优先发展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 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步骤一:从-号烧瓶倒入-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左手托住-”这说明韩老师()。 A.教学理念偏失 B.教学态度不端 C.教学评价不当 D.教育行为失范 【答案】A 【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倡导教学行“教学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在韩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完全以教育者自身作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和积极性,所以选A。 2.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一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答案】D 【解析】题中段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兴趣,并鼓励学生

进行自主探究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和确定新课题,并非是纠正研究方法。 3.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再试试。” 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 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 【答案】B 【解析】B选项直接否定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4,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答案】D 【解析】曾老师通过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录学习过程,并指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记录,这一教学行为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2017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含答案)

2017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一、单选题 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前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 步骤一:从___号烧瓶倒入___号烧瓶......” “显徽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____,左手拖住___……” 这说明老师( ) A. 教学理念偏失 B.教学态度不端 C.教学评价不当 D.教育行为失范 2.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一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指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一“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目当的是( ) 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3.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点就好了。你再试试” 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特点,非常好”’ D.“请大家想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 4.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表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异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把教育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B.社会资源优先向教育领域倾斜 C.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D.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 6.中学生邹某上课时玩手机游戏,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当场删除了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并告诫邹某不要在上课时玩游戏。课后,王老师将手3.21 阳阳老师携手夏天老师为你准确估分,扫描二维码获取课程链接机返还给了邹某,王老师的做法( ) A.合法,教师有权批评和管教学生 B.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 C.合法,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 D.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隐私权 7.某地区教育行砖部门未经公开招标,直接将当地两所较为薄弱的公办学校移交给家民办教育集团承办,并规定对该棱所有学生按市场价格收费。该地区教育行砖部门的做法() A.合法,有利于促进薄弱学校本身的内涵发展 B.合法,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 C.不合法,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D.不合法,不得以任何方式或里有规避公开招标的原则要求 8.某中学规定,凡主动参加所在地区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_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是没有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的表现,不利于教育公平。 2.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做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当,不利于维持课堂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刘老师的做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马老师的做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与维持课堂秩序无关。故本题选B。 3.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力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呢还是掐着手指算日子呢?距离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还剩3个月的时间,中华考试网小编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 A.发现学习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张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 B. 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且对应 B. 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性 D.社会课程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2.在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缟素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那一阶段?()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从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却又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主要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名族和文化传统 6.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纵向式 D.横线式

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生本课程 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的课的结构()。 A.单一课 B.综合课C .练习课D.复习课 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10.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能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偷偷的归还了失主。 xx采用的xx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11.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刻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那一原则?() A.知行统一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有的放矢原则 D.疏导原则 12.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 A.陈诉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13.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现象属于()。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种活动重点不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 ) A.扣纽扣 B.使用剪刀 C.双手接球 D.系鞋带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 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对 3.午餐时餐盘不小心掉到地上,看到这一幕的亮亮对老师说:“盘子受伤了,它难过的哭了。”这说明亮亮的思维特点是( ) A.自我中心 B.泛灵论 C.不可逆 D.不守恒 4.初入幼儿园的幼儿常常有哭闹、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说明这些幼儿表现出了( )

A.回避型状态 B.抗拒性格 C.分离焦虑 D.粘液质气质 5.桌面上一边摆了三块积木,另一边摆了四块积木,教师问:“一共有几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把前三块积木和后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 B.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7” 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暂停一下,说出7块 D.幼儿先看了3块积木,后看了4块积木,暂停一下,说出7块 6.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B.活动过程中的学习速度 C.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积累 D.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品质 7.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美化环境 B.便于幼儿看图说话 C.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 D.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 8.教师引导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 ) A.把鼻涕吸进鼻腔 B.先捂一侧鼻孔,再轻擤另一侧 C.同时捏住鼻翼两侧擤 D.用手背擦鼻涕 9.下列最能体现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活动是( )

2018上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完整真题及答案

2018上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 完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育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认识(A)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的结合 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2、刚开学,班主任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C)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性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会主动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货,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做法(B)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D)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C) A、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6、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机关是( A) A、教育行政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纪检部门 D、公安部门 7、中学教师黄某认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而提出申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受理其申诉的机关是( B)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小学几名学生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调查”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当研究小组到报社采访时,门卫说他们是“小捣乱”将其拒之门外,作为指导教师应() A.分析原因,修改计划 B.指责门卫素质差 C.安慰学生,劝其放弃 D.埋怨学生能力差 2、张老师再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为5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让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3、小峰经常迟到、旷课、多门功课“挂红灯” 。不过,他百米赛跑速度很快,连续两年获得校运动会百米赛冠军。对此,老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 获得信任,寻找恰当教育时机 B.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形成原因 C.因势利导,帮助小峰树立学习的信心 D.扬长避短,告诉小峰不要在意文化成绩 4、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

作,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A.同伴互助 B.自我反思 C.自我研修 D.脱产进修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下列实施这一战略任务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B.建立城乡二元结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C.建议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 D.均衡配置教师,设备,校舍等资源 6、钱某闯入某乡中心校寻衅滋事,破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钱某() A. 应当乡人民政府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应有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应有该中心给予教育行政处罚 D.应有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 7、教师杨某对学校提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人应为() A.校正 B.教育行政部门 C.学校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如课本上所绘的图象或由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 分析各类图案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分析,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思考:1.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2.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直线形成对称。 动手操作:1.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让学生说出以前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要学习轴对称现象? 【参考答案】 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轴对称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为后继学习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等做好充分准备。教材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自觉加以数学理性上的分析,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数学的美,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为后面研究轴对称的性质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设计探究轴对称现象的? 【参考答案】 在教学过程是,我是根据学生认知的先后顺序,通过观察――讨论――再操作观察――再讨论,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参与,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新知的乐趣,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8下高中物理真题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图1所示为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个演示实验示意图。用不同数量的小球(可选用豆粒、玻璃球、钢球等),分别从不同高度连续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该实验通常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的物理知识是() @ (3-3P28) A.气体的压强 B.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 D.功能原理 《 2.有些球类比赛在开赛前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如图2所示,若裁判员以5.0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硬币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A.1.27 m B.1.35 m C.1.40 m > D.1.54 m 3.如图3所示是某种安检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可以检测是否携带金属物品通过安检门。门框绕有线圈,闭合电键后,当金属物体通过线圈时,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非金属物体靠近时则对电路中的电流没有影响。其工作原理是() A.电流的磁效应 B.电磁感应现象

< C.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D.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4.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 A.h、l均变大 — B.h、l均变小 C.h变大,l变小 D.h变小,l变大 5.下面的各种核反应中能产生中子的是() A.用γ光子轰击26 12Mg,生成物之一为26 11 Na | B.用α粒子轰击14 7N,生成物之一为17 8 O C.用质子轰击7 3Li,生成物之一为8 4 Ba D.用α粒子轰击7 3Li,生成物之一为10 5 B 6.如图5所示,将水平匀强电场中质量可忽略的带电小球M和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后,同时释放,M、N均保持静止,则() ) A.M的带电量比N的大 B.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 C.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 D.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N做正功 7.如图6所示,一束单色光由空气以45°角射入厚度为d的长方形玻璃砖,入射点与出射点的水平距离为s。若所有的光线只在两水平界面发生折射与反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完整版)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答案:中学综合素质(附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中学综合素质 来源:凯程教师资格证,跟着徐影考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过程一:从____ 号烧瓶倒入____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____左手托住____……”这说明韩老师 A.教学理念偏失 B.教学态度不端 C.教学评价不当 D.教育行为失当 2.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某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3.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再试试。” 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 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 4.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A.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B.社会资源优先向教育领域倾斜 C.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D.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6.中学生邹某上课时玩手机游戏,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当场删除了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并告诚邹某不要在上课时玩游戏。课后,王老师将手机返还给了邹某。王老师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权批评和管教学生 B.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 C.合法,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 D.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隐私权 7.某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未经公开招标,直接将当地两所较为薄弱的公办学校移交给一家民办教育集团承办,并规定对该校所有学生按市场价格收费。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A.合法,有利于促进学校本身的内涵发展 B.合法,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 C.不合法,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种活动重点不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 A.扣纽扣 B.使用剪刀 C.双手接球 D.系鞋带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对 3.午餐时餐盘不小心掉到地上,看到这一幕的亮亮对老师说:“盘子受伤了,它难过的哭了。”这说明亮亮的思维特点是() A.自我中心 B.泛灵论 C.不可逆 D.不守恒 4.初入幼儿园的幼儿常常有哭闹、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说明这些幼儿表现出了() A.回避型状态 B.抗拒性格 C.分离焦虑 D.粘液质气质 5.桌面上一边摆了三块积木,另一边摆了四块积木,教师问:“一共有几块积木?”。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把前三块积木和后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 B.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7” 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暂停一下,说出7块 D.幼儿先看了3块积木,后看了4块积木,暂停一下,说出7块 6.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B.活动过程中的学习速度

C.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积累 D.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品质 7.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使用易于识别的生活行为规则标识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美化环境 B.便于幼儿看图说话 C.便于幼儿认识各种符号 D.便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准则 8.教师引导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 A.把鼻涕吸进鼻腔 B.先捂一侧鼻孔,再轻擤另一侧 C.同时捏住鼻翼两侧擤 D.用手背擦鼻涕 9下列最能体现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活动是() A.跳远 B.跑步 C.投掷 D.踩高跷 10.对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正确理解是() A.教育以儿童的本能和能力为依据 B.儿童的生长以教育目标为依据 C.教育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基础 D.教育应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意义。 12.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在保教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导读,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赞可 D.布鲁纳 2.教育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展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的转换和调动。这种教育的功能是( ) A.社会流动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社会改造功 D.人口控制功能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7.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学习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 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1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11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方案 D.教学指南 12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13.图1是由三个扇开和三条折现组成,但是人们会把它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怏的知觉特性是( )

2020高中教师资格证真题

一、语音 (一)真题一 1.题目:语音教学试讲 2.内容: Hush,little baby,don’t say a word,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mockingbird. If that mockingbird won’t sing,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diamond ring. If that diamond ring turns to brass, Papa’s going to buy a looking-glass. If that looking-glass gets broke,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 billy-goat. If that billy-goat runs away, Papa’s going to buy you another today. 3. 基本要求: (1)朗读所给段落; (2)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3)针对句尾押韵,进行呈现和操练。 (二)真题二 1.题目:语音教学试讲 2.内容: Unusually, it is the female characters that interest us most.Brave, good and strong, Xiulian is the character we care about most.Beautiful Zhang Ziyi plays the part of Yu Jiaolong, a young woman who is not as good as she seems. The fight scenes between Jiaolong and Xiulian are some of the most exciting moments in modern cinema.But one cannot forget the wonderful Chow Yun- Fat, who is as good with a sword as he is with a gun. H is romantic scenes with Yu Xiulian are very moving, as thei r eyes show all the love that they must not express in wo rds. This rarely reach the cinema. 3.基本要求: (1)朗读所给段落; (2)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3)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重读教学。 (一)真题一 1. 题目:词汇教学试讲 2. 内容: Qi Baishi (1863- 1957), one of China’s greatest painters, followed the tradit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体育真题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特征为()。 A.双层多糖分子和外侧的细胞衣B.双层磷脂间夹有蛋白质分子 C.双层多糖分子间夹有类脂分子D.双层蛋白质分子间夹有类脂分子 2.关节是人体运动的枢纽,构成关节的三要素是()。 A.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B.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唇 C.关节带、关节囊和关节腔D.关节盘、关节唇和关节腔 3.肌节也称肌小节,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它由()。 A.肌膜、肌浆和肌核构成B.两条肌线之间的部分构成 C.肌细胞和神经元的连接构成D.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部分构成 4.下列选项中发展胸大肌力量最有效的方法是()。 A.直立持哑铃外展B.直立持哑铃扩胸 C.直立持哑铃屈肘D.仰卧持哑铃扩胸 5.出入肝脏的主要血管有肝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固有动脉,其中肝门静脉是()。 A.肝的营养血管B.由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汇成 C.肝的功能血管D.由下腔静脉和脾静脉汇成 6.心肌与骨骼肌相比不易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A.钙离子储备量少B.有效不应期特别短 C.具有自动节律性D.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7.关于血红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

A.血红蛋白与O2结合需要酶催化B.血红蛋白可以运输O2和CO2 C.血红蛋白与O2结合不需要酶催化D.血红蛋白可以运输O2和CO 8.呼吸频率从24次/分降至12次/分,潮气量从250ml增至500mL,通气量的变化是()。 A.每分通气量变大B.每分肺泡通气量增大 C.每分通气量变小D.每分肺泡通气量变小 9.血压可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它受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和循环血量等因素的影响。下列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A.心率增加主要影响收缩压B.搏出量增加主要影响舒张压 C.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D.循环血量大幅降低时动脉血压升高 10.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会引起内分泌等一系列变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肾上腺皮质激素上升B.副交感神经兴奋 C.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增高 11.武术冲拳技术要求“先充分收拳,再用力冲拳”,其生理学依据是()。 A.能改变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B.能进一步动员慢肌纤维 C.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D.能有效增加肌肉初长度 12.运动中当机体出现假稳定状态时,摄氧量与需氧量的关系是()。 A.摄氧量=需氧量B.需氧量达到最大值,但仍小于摄氧量 C.摄氧量>需氧量D.摄氧量达到最大值,但仍小于需氧量 13.下列组织器官中修复能力最差的是()。 A.透明软骨B.韧带C.骨骼肌D.腓骨 14.“痛弧试验”通常可用于检验哪种伤病?() A.肱骨骨折B.肩关节脱位 C.软骨病D.肩袖损伤 15.下列哪种损伤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A.擦伤B.挫伤C.烧伤D.冻伤 16.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是在发病的4~6分钟内,双人操作的正确方法是()。 A.人工呼吸要求每间隔5秒吹气1次 B.人工呼吸要求每间隔1秒吹气1次 C.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次数的比例为1:5 D.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次数比例为5:1 17.运动中发生小腿大量出血,紧急止血的最佳办法是()。 A.腘窝加垫屈膝B.迅速包扎C.抬高患肢D.固定下肢 18.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运动损伤治疗与康复的物理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