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差课程设计水准网,导线网解算解读

平差课程设计水准网,导线网解算解读
平差课程设计水准网,导线网解算解读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学院名称:矿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绘12-2 学生姓名:雷蕾

学号: 2012020782 指导教师:张红华

测绘工程教研室

2014年8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理论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二.课程设计题目内容描述和要求

1.设计的任务

(1)该课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主要是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严密平差,时间为一周。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2.课程设计要求

2.1基本要求: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并上交设计报告。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

课程设计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2具体设计项目内容及要求:

2.2.1高程控制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总体思路:现有等级水准网的全部观测数据及网型、起算数据。要求对该水准网,分别用条件、间接两种方法进行严密平差,并检验。进行平差模型的正确性

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①列条件平差值方程、改正数条件方程、法方程;

②利用自编计算程序解算基础方程,求出观测值的平差值、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

③评定观测值平差值的精度和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④进行平差模型正确性的假设检验。

水准网的间接平差:

①列观测值平差值方程、误差方程、法方程;

②利用自编计算程序解算基础方程,求出观测值的平差值、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

③评定观测值平差值的精度和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④进行平差模型正确性的假设检验。

平面控制网(导线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总体思路:现有等级导线网的全部观测数据及网型、起算数据。要求对该导线网,用间接进行严密平差,并进行平差模型的正确性检验。

边角网的间接平差:

①列观测值平差值方程、误差方程、法方程;

②利用自编计算程序解算基础方程,求出观测值的平差值、待定点的坐标平差值;

③评定观测值平差值的精度和坐标平差值的精度。

④进行平差模型正确性的假设检验。

⑤计算最弱点误差椭圆参数,绘制点位误差椭圆,图解求该点至已知点的边长平差值中误差、方位角平差值中误差。

⑥计算相对误差椭圆参数,绘相对误差椭圆并图解求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方位角中误差。

3.3 报告的编写

对手工结算控制网进行程序验证,编写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应包括平差原理、起算数据、控制网图形、平差结果、精度指标,点位、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图等。成果应以表格形式给出。封面统一格式见附录

题目一:A 为已知点,B 、C 、D 为待定点,已知高程H A =10.000m h 1=1.628m h 2=0.821m

h 3=0.715m h 4=1.502m h 5=-2.331m

求待定点B 、C 、D 平差后高程及平差后高程中误差。

1.条件平差: 解:(1)n=5 t=3 r=2

0128101011101000

543

215315

42??????=??????-+??

????

??

????????????????????=++=++v v v v v h h h h h h (单位mm )

因为观测高差为等权独立观测值

A=?

??

???1010111010 W=??????-128 由题意:p i =

si

1

设c=1 si=1 则p=diag(1 1 1 1 1 1 1) ??????=??????

?

???????????????????????????????==-31131101100110100000100000100000100000110101110101T

aa A AP N

??

????-=??????-??????---=-=?=+-5.45.5128311301

W K W K N N aa

aa ???

??

?-=??????=5.45.521k k K 代入改正数方程计算V 得:K A P V T -1=,

?

?

?

??

???

???????

?---=????????????????=15.45.55.45.554321v v v v v V (单位mm )

v h h

i

i

i

+=? 平差值 ?

???????

???????

?-=????????????????=332.25065.17095.08255.06225.1?54321h h h h h h (单位m )

将平差值代入条件方程 得

?

?

?=-+=-+0332.27095.06225.10

332.25065.18255.0 经检核无误差 得待定点高程平差值为

m h H H A B

8255.10??2

=+=

m h H H A C

332.12??5

==-

m h H H

A D

6225.11??1

=+=

(2)

)

11111(1

1diag P Q AQ

Q N

A

Q

aa

T

VV

===--

???????

?????

??????????????------------=-=848282828282858183818281858183828381858182818381

85

??Q

Q

VV

h h

Q mm 141.7r

PV

V T 0≈=Λ

σ

625.0?

?2

2

==

=∧∧∧

f Q f Q Q h h T

H B

??

5.0?

?5

5

==

=∧∧∧

f Q f Q Q h h T

H C

??

625.0?

?1

1

==

=∧∧∧

f Q f

Q Q

h h T

H D

??

m m H B

Q B

65.5?

?

==Λ

δδ

mm H C

Q C

05.5?0

?

==Λ

δδ

mm H D

Q D

56.5?

?==Λ

δδ

2.间接平差:

列误差方程:5,2,3,5====u r t n ,设D C B ,,三点的高程Λ

Λ

Λ

321X X X ,,

为参数 则m

m m h H X

h H X h H X

A A A 628.11331.12821.10103

502201=+==-==+=

误差方程:????????????????-+??

????????????????????????---=??????

??

??-=+-=--===081200010011110100001812??????????32125

1243233211x x x x v x x v x x v x v x v V 因为观测高差为等权独立观测值 设C=1 Si=1 Pi=

s

i

c

P=diag(1 1 1 1 1 1 1)

???????

???

----=???????

?

????????---???????????

???

????????????---==2101310120100111101000011000001000

0010000010

00001001101110001001PB

B

N T

BB ???????

???

-=???????

?

????????-???????????

???

????????????---==124808120010000

01000

0010000010

00001001101110001001Pl

B

T

W 法方程0?=-w x

N BB 得出W x N BB 1

?-= 解得:?

????????

?-=????????????=5.515.4????321

x x x x (单位mm ) 待定点高程平差值为??????????=??????

??????+?????

???????=????????????6255.11332.128255.10??????321030201321x x x

X X X X X X (单位m )

(2)mm r

pv v T 141.70≈=Λ

σ,???????

?????????==-858

28

182********

851

BB

xx N Q

待定点高程中误差为

m m

Q H m m Q H

m m Q H

x x x x x x D

C

B

65.5141.7?

05.5141.7??65.5141.7??332

21

1???????======σσσ

2、题目: 角号 角度观测值 。 , ,, 角号 角度观测值 。 , ,, 边号 边长观测值 (m ) 边号 边长观测值

(m ) 1 164 59 11 7 111 41 42 1 143.032 7 126.825 2 144 31 44 8 85 14 57 2 156.374 8 157.551 3 163 45 27 9 167 00 14 3 152.656 4 163 03 12 10 156 34 10 4 150.547 5 167 35 34 11 211 22 28 5 173.588 6 129 53 49 6 125.29 已知坐标:A (853.366,842.28);B (1083.866,1489.816);C (497.699,1433.666) 已知方位角"22'31321;"39'42168"35'53314'''A A ?=?=?=C C B B ααα;

解:本题n=19,有11个角度误差方程,8个边长误差方程,必要观测数为1262=?=t ,现选取待定点坐标平差值为参数,即

T

I I

H

H

G

G

F

F

E

E

D

D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x ??

???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

ΛΛ

1.计算待定点近似坐标,节点F 近似其结果为m m Y X F F 654.1263,11

2.8540

==,各待定点近似坐标见表一。

2.计算各边近似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为系数,结果见表一

3.确定角和边的权 设单位权中误差

"100

,则角度观测值的权为

122

==σ

σβ

β

P i

各导线边的权为

S P i

s s i i

100

22

0==σσ

各观测值的权见表一的P 列

4.计算角度和边长误差方程系数和常数项,结果见表二。表中每一行表示一个误差方程。V 列

为角度和边长改正数。

5.法方程的组成和解算见表三

l x B V l P B N x

l P B W B P B N W x

N T

BB

T

T

BB

BB -=====--???;;01

6.平差值计算

(1)坐标平差值X

? x X X ??0+=,结果见表二 (2)观测值的平差值 V L L +=0?,结果见表二

7.精度计算

(1)"85.411

192491

.188r PV V T 0

≈-==Λ

σ (2)待定点点位中误差

由N BB 1

-中可得未知数的权倒数

Q ii

D E F H G I Q XX

0.3858 0.6573 0.6849 0.9793 0.7089 1.0371 Q YY

0.8695 1.1723 0.6500 0.7160 0.6066 0.2954 Q XY

-0.3083

-0.0686

0.1109

-0.1593

0.3525

-0.0574

各点点位中误差为Q Q

YY

XX

i +=σσ??0

mm D

4.5?=σ

mm E

6.6?=σ

mm F

6.5?=σ

mm G

6.5?=σ

mm H 3.6?=σ mm I 6.5?=σ

误差椭圆

()()

()

Q

Q

Q

arc Q

Q Q arc Q

F Q E K

Q Q

Q

K Q Q

Q

Q

Q Q K

XY

XX

FF

F

XY

XX

EE

E

FF

EE

YY

XX

FF

YY

XX

EE

XY

YY XX -=-===-+=

++=

+=

-tan

tan ;;2

1;2

1;40

22

??σσ

D E F H G I K

0.78368 0.53296 0.22439 0.41332 0.71238 0.75053 Q

EE

1.01949

1.18128

0.77965

1.05431

1.01394

1.04152

Q

FF

0.23581

0.64832 0.55526 0.64099 0.30156 0.29099

E 4.89793 5.27227 4.28323 4.98087 4.88458 4.95057 F

2.35561

3.90586

3.61468

3.88371

2.66384 2.61674 ?

E

115°56’37” 295°56’37” 97°27’32” 277°27’32” 40°30’35” 220°30’35” 154°47’8” 334°47’8” 40°52’18” 220°52’18” 130°24’37” 310°24’37” ?F 25°56’37” 205°56’37” 7°27’32” 187°27’32” 130°30’35” 310°30’35” 64°47’8”

244°47’8”

130°52’18” 310°52’18”

40°24’37” 220°24’37”

待定点误差椭圆

(表三)

03308.45721.87741.97092.97535.527144.494419.257279.992309.215319.556553.0698.61529.117384.2005956.76304.46475.15881.10000

7384.23566.2007141.27542.29717.09367.00000

001415.61514.50092.19728.08450.45197.34312.00761.100001514.57340.62562.12109.18594.46055.45367.03395.1005956.77141.20092.12562.19525.111294.85949.64074.55910.04749.100

6304.47542.29728.02109.11294.81008

.89754.44237

.55697

.04218.1006475.19717.08450.48594.45949.69754.41643.104805.11019.19235.10646.06596.05881.19367.05197.36055.44074.554237.04805.18679.156080.22171.91612.06463.1004312.05367.05910.05697.01019.16080.28640.10991.26061.07583.0000761.13395.14749.14218.19235.12171.90991.25545.115066.07401.60000000646.01612.06061.05066.00408.20012.20000006596.06463.17583

.07401.60012.20360.10????????????=??

?

?????

??

????????????????????????????-------??????????????????????????????????????????????????????????????

?????

???

???

??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I I G G H H F F E E D D

?=-W x

N BB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测量控制网严密平差程序设计 时间:12 月9 日至12 月13 日共一周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院长(签字):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设计重点检查同学们利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知识,解决测量控制网平差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同学们任选下面一题独立进行课程设计。 1、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要求:正确应用平差模型列出观测值条件方程、误差方程、法方程和解算法方程,得出平差后的平差值及各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评定各平差值的精度和各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2、边角网(导线)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要求:对存在1-2个结点的导线网采用间接平差模型列出观测值条件方程、误差方程、法方程和解算法方程;正确给出两类观测值的权;得出平差后的平差值及各待定点坐标的平差值,评定各平差值的精度和各坐标的点位精度。 二、设计原始资料 1、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示例。 如图所示水准网,有2个已知点,3个未知点,7个测段。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1)已知点高程H1=5.016m H2=6.016m (2)高差观测值(m) 高差观测值(m) 端点号高差观测值测段距离序号 1-3 1.359 1.1 1 1-4 2.009 1.7 2 2-3 0.363 2.3 3

2-4 1.012 2.7 4 3-4 0.657 2.4 5 3-5 0.238 1.4 6 5-2 -0.595 2.6 7 (3)求各待定点的高程;3-4点的高差中误差;3号点、4号点的高程中误差。(提示,本网可采用以测段的高差为平差元素,采用间接平差法编写程序计算。) 2、平面控制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示例。 如图所示控制网中,有2个已知点,4个未知点,14个方向观测值,3个边长观测值,且方向观测值验前中误差为1.2秒,边长观测值固定误差为0.12分米,边长观测值比例误差为零。各已知数据、观测值见下表。 (1) 已知数据 点号 X (m ) Y (m ) 1 121088.500 259894.000 2 127990.100 255874.600 (2) 方向观测值(D.M.S) 测站 照准点 方向值 测站 照准点 方向值 1 2 0.0000 3 72.10284 4 6 0.0000 3 85.13374 2 217.37126 2 4 0.0000

附合导线按条件平差算例

§9.4 附合导线按条件平差算例 9.4.1附合导线的条件平差方程式 如图9-6所示,符合在已知),(A A y x A ,),(C C y x C 之间的单一符合导线有n 条AB α与CD α是已知方位角。 设观测角为 β、β、… …、β,测角中误差为 ,观测边长为s 、s 、… …、s , 故t 1为v 1=i i BA CD 01 1 =+∑+=a i n i v ω (9-2) 式中a ω—方位角条件的不符值,按 180)1(?1 1+-∑+-=+=n i n i CD BA a βααω (9-3) 若导线的A 点与C 点重合,则形成一闭合导线,由此坐标方位角条件就成了多边形的图形闭合条件。 2、纵、横坐标条件 设以1?x ?、2?x ?、…、n x ??表示图中各导线边的纵坐标增量之平差值;1?y ?、2y ?、…、n y ??表示图中各导线边的横坐标增量之平差值;由图可写出以坐标增量平差值表示的纵、横坐标条件。 ??? ????∑+?∑+=?∑+=∑+?∑+=?∑+=??yi n i n A i n A C xi n i n A i n A C v y y y y y v x x x x x 1111 11?? (9-4) βσ

令 ??? ?? ??--?∑=--?∑=)()(11 A C i n y A C i n x y y y x x x ωω (9-5) 则 ??? ? ? ?? =+∑=+∑??0011y yi n x xi n v v ωω (9-6) 以微分量代替改正数,则有 )()()(211n xi n x d x d x d v ?++?+?=∑? {}ρ α1 23121 1 )()()(cos v y y y y y y v v n C si i n xi n -'++-+--∑=∑? 将上式代入式9-6得纵坐标条件式,且同理已可得横坐标的条件式即 ??? ? ??? =+-'∑+∑=+-'∑- ∑====0)(1sin 0)(1 cos 1111y i i C n i si i n i x i i C n i si i n i v x x v v y y v ωραωρα (9-7) 上式就是单一符合导线的纵、横坐标条件方程x ω、y ω为条件式的不符值,按 ??? ???? -'=-?∑+=-'=-?∑+=C C C i n A y C C C i n A x y y y y y x x x x x 11 ωω (9-8) 式中i x 、i y 是由观测值计算的各导线点的近似坐标。 计算时一般i v 以秒为单位,si v 、x ω、y ω以cm 为单位;若x 、y 以m 为单位,则65.2062100206265==''ρ,从而使全式单位统一。若单一导线的A 与C 点重合形成闭合导 线,则纵、横坐标条件成为多边形各边的坐标增量闭合条件,以增量平差值表示为 (9-9) 9.4.2符合导线的精度评定 ???????=?∑=?∑0?0?11 i n i n y x {}ρ ρn n C n C v y y v y y y y y y )()()()(23423-'---'++-+--

误差理论及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 - - n 目录 一、目录----------------------------1 二、序言---------------------------- 2 三、设计思路------------------------ 3 四、程序流程图---------------------- 4 五、程序及说明---------------------- 5 六、计算结果-----------------------12 七、总结--------------------------- 15 第二部分序言 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我们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我们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这次课程设计中所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我们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所使用的C程序语言使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平差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践与应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基础。 3、课程设计重点及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重点是培养我们正确应用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编程能力。另外它要求我们完成1-2个综合性的结合生产实践的题目。如目前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边角网(导线)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等。此次我所选的课程设计课题是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其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应用平差模型列出观测值条件方程、误差方程和法方程;解算法方程,得出平差后的平差值及各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评定各平差值的精度和各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具体算例为: 如图所示水准网,有2个已知点,3个未知点,7个测段。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1)已知点高程H1=5.016m ,H2=6.016m (2)高差观测值(m)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闭合差: (2)计算限差:(图根级) (3)若在限差内,则按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有: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 K<1/2000 (图根级),则将、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 例题 ] 如图所示闭合导线,试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表格见下图:

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的步骤: (1) 填写观测数据 (2) 计算高差闭合差 h f =∑h ,若h f ≤容h f 时,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否则,将重新进行观测。 (3) 调整高差闭合差 各段高差改正数: i h i i h i L L f V n n f V ·· ∑-= ∑-= 或 各段改正高差: i i i V h h +=改 (4) 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闭合差(fh ) 水准路线中各点间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若不等两者之差称为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支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n 为测站数,适合山地) (L 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适合平地) 水准测量中,消除闭合差的原则一般按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地改正各段的观测高差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word文档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 (测绘工程专业) 2011年6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 适用专业:测绘工程 学分数:1 学时数:1周 1.设计的目的 《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理论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2.设计的任务 (1)该课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主要是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严密平差,时间为一周。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3.课程设计要求 3.1基本要求: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并上交设计报告。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 课程设计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3.2具体设计项目内容及要求: 3.2.1高程控制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 总体思路:现有等级水准网的全部观测数据及网型、起算数据。要求对该水准网,分别用条件、间接两种方法进行严密平差,并进行平差模型的正确性检验。 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①列条件平差值方程、改正数条件方程、法方程; ②利用自编计算程序解算基础方程,求出观测值的平 差值、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 ③评定观测值平差值的精度和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④进行平差模型正确性的假设检验。 水准网的间接平差: ①列观测值平差值方程、误差方程、法方程; ②利用自编计算程序解算基础方程,求出观测值的平

平差易软件数据输入实例

导线实例 这就是一条符合导线的测量数据与简图,A、B、C与D就是已知坐标点,2、3与4就是待测的控制点。 测站点角度(°′″) 距离(米) X (米) Y(米) B 8345、8709 5216、6021 A 85、30211 1474、4440 7396、2520 5530、0090 2 254、32322 1424、7170 3 131、04333 1749、3220 4 272、20202 1950、4120 C 244、18300 4817、6050 9341、4820 D 4467、5243 8404、7624 导线原始数据表 导线图如下: 导线图 在平差易软件中输入以上数据,如下图“数据输入”所示:

数据输入 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A、B、C、D、2、3与4号测站点,其中A、B、C、D为已知坐标点,其属性为10,其坐标如“原始数据表”;2、3、4点为待测点,其属性为00,其它信息为空。如果要考虑温度、气压对边长的影响,就需要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条边的实际温度、气压值,然后通过概算来进行改正。 根据控制网的类型选择数据输入格式,此控制网为边角网,选择边角格式。 如下图“选择格式”所示: 选择格式 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一个测站点的观测信息,为了节省空间只截取观测信息的部分表格示意图,如下表 B、D作为定向点,它没有设站,所以无观测信息,但在测站信息区中必须输入它们的坐标。 以A为测站点,B为定向点时(定向点的方向值必须为零),照准2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A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A的观测信息 以C为测站点,以4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D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C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C的观测信息 2号点作为测站点时,以A为定向点,照准3号点,如下图“测站2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2的观测信息 以3号点为测站点,以2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4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3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3的观测信息 以4号点为测站点,以3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C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4的观测信息”所示:

导线平差计算

导线平差计算 1 简介 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是长输管道站场和穿跨越测量常用的控制手段,其优点是可以同时完成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导线平差原理请查阅相关文献。不同平差软件的平差方法步骤基本相同,本文件基于南方平差易软件平台介绍导线(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是最简单的导线控制网)平差的操作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SY/T 0055-2003)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 操作步骤 (1)录入数据 录入数据是将导线测量数据录入平差软件。可以采用手工或文件方式录入(建议采用后者,选菜单“文件/打开”)。其数据格式如下: [NET] 控制网信息 [PARA] 控制网参数 [STATION]坐标和高程信息(11表示高程已知,如果无坐标则无法在平差易中看到和输出地图)[OBSER] 观测的转角、平距、高差等信息 下图为导入数据窗口: 图3-1 导入数据窗口 (2)坐标推算(F3)

选菜单“平差/推算坐标”,根据已知条件(测站点信息和观测信息)推算出待测点的近似坐标。为构建动态网图和导线平差作基础。 (3)概算 选菜单“平差/选择概算”→配置概算参数→输出概算结果。下图为“选择概算”的配置参数窗口: 图3-2 配置概算参数 (4)调整观测数据 将概算结果调整到输入的观测数据中,重新导入。 (5)计算方案的选择 对于同时包含了平面数据和高程数据的导线, 一般处理过程应为:先进行平面处理, 然后在高程处理时软件会使用已经较为准确的平面数据(如距离等)来处理高程数据。对精度要求很高的平面高程混合平差,您也可以在平面和高程处理间多次切换,迭代出精确的结果(但建议平面和高程分开了平差)。 针对导线平差,需要设置中误差及仪器参数、高程平差参数、限差及等级内容。 选菜单“平差/平差方案”即可进行参数的设置,如下图:

导线网平差

'******************************************************************************* **** ' 本程序用于单一附(闭)合导线严密平差计算,采用按角度条件平差法。以方向观测值中 '误差的先验值作为单位权中误差。计算结果可求得各待定点的坐标平差值及其点位精度Mx,My, '及M,并计算出各待定点误差椭圆元素E,F,Z ' '参考文献:郭久训.《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8 ' '平差数据来源:潘正风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86页表6-5 ' '等级:所用平差数据为首级图根导线数据(精度很不高)。本程序中写出了方位角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判 '别,但考虑到程序的通用性,将这些限差判断当作了注释处理,而不实际运行。 ' '程序不足:没有导线网的图形表达。 '******************************************************************************* **** Private i%, j%, n%, tc#, tb#, B_x!, B_y!, e1!, e2!, m!, m0#, z#, aa As Boolean, bb As Boolean, cc As Boolean ',dd As Boolean Private Naa#(2, 2), Naa逆#(2, 2), W#(2), K#(2), qq#(2), fx#(2), fy#(2) Private A#(), Q#(), V#(), C#(), mx#(), my#(), mk#(), e#(), f#(), zz#() Private Po() As Point '文件格式说明: '文件格式详见文件"平差数据.txt" ' Private Sub 打开文件_Click() '打开文件 Dim ff$, temp$, A_name$, A_x!, A_y!, A_l#, A_s!, B_name$, B_l#, C_name$, C_x!, C_y!, D_name$, D_x!, D_y! Form1.Cls '清屏 CommonDialog1.DialogTitle = "打开数据文件" CommonDialog1.FileName = "" CommonDialog1.ShowOpen '出错处理 On Error GoTo FileErr ff = CommonDialog1.FileName 'ff是文件路径名 Open ff For Input As #1 '以顺序文件方式打开文件,使用input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学院名称: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绘11-3班 学生姓名:邹云龙 学号: 20110242 指导教师:周秋生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2013年6月

注:1、在此页后附实习报告、总结。其内容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实习结果等项目。 2、此页为封皮,用A4幅面纸正反面打印。 3、实习总结使用A4幅面纸张书写或打印,并附此页后在左侧一同装订。 4、实习成绩以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五 个等级评定。

目录 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4) 二、水准网、测角网、边角网平差计算 (6) 1、水准网平差计算 (6) 2、测角网平差计算 (8) 3、边角网平差计算 (12)

一、设计目的 在学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在掌握了测量数据处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熟悉自动平差软件的应用,通过实例计算,提高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相关测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程序设计提高用高级语言进行简单测量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1)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根据所给控制网的形状和高程平差值的点位中误差要求,推求水准高差观测的精度要求。 (2)利用已有平差软件完成下述平差计算任务 1)熟悉前方交会与后方交会计算 分别自选1至2个前后方交会计算实例进行平差计算,熟悉程序使用方法。 2)水准网平差计算 3)导线网平差计算 4)测角网平差计算 分别自选1个水准网、测角网和边角网计算实例进行平差计算,要求每个学生的计算题目不能重复。 建议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测量控制网自动平差系统,黑龙江工程学院,2002年版;平差易,南方测绘,2002年或2005年版。使用指导书见相应电子版文件。 (3)编制测量计算程序 仿照已有测量程序的设计界面和程序计算管理功能,在测角(测边)前方交会与后方交会计算程序、单一符合、闭合水准网平差计算程序、单一符合、闭合导线平差计算程序设计选题中选择一至两项内容进行程序设计,设计使用的语言可采用VB、C、C#等。参考书可选测绘出版社出版,葛永会编《测量程序设计》,和黑志坚等编著的《测量平差》教材,以及针对所使用语言的相关程序设计书籍。 三、设计内容 (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4、水准网如下图所示,各观测高差的路线长度相同。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Z 鬲-ZAe =(角 + 腐+、,+ 岗)- (〃-2)180°(1)计算闭合差:二 (2)计算限差: @二±4°扁(图根级) (3)若在限差,则按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尸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禹=小弓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有: 导线全长闭合差:f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 1/2000 (图根级),则将兀、5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例题]如图所示闭合导线,试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表格见下图:

(1)填写观测数据 (2) 计算高差闭合差 fh = £h,若hwh 容 时,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高差 闭合差的调整;否则,将重新进行观测。 (3) 调整高差闭合差 各段高差改正数: V,- 〃 或 y 乙 , XL 1 各段改正高差: 九改=h i + v i (4) 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闭合差(fh ) 水准路线中各点间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若不等两者之差称为闭 合差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fh = 22/ +2Z 知 .支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或名=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九- £编 .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其=£% 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义£±12诚(所0 (n 为测站数,适合山地) 丁磅M±40JZ(*^)(L 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适合平地) 水准测量中,消除闭合差的原则一般按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地改正各段的观测高差 :

七秒级基本控制导线网整体平差精度分析

七秒级基本控制导线网整体平差精度分析 第25卷第2期 2006年2月 煤炭技术 CoalTechnolog~ V o1.25.No.02 Feb,20D6 七秒级基本控制导线网整体平差精度分析 杨方盛 (鸡西矿业集团地质测量部,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介绍了矿井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网的改造,通过进行控制网的整体平差,提高了导线网的点位精度,为今后 提高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网的精度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控制网整体平差;精度分析;提高点位精度 中圈分类号:TD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725(2006)02—0110—04 AnalysisofWholeAdjustmentCuracyofSeven—-Second—-ClassBasic ControlNet YANGFang——sheng (GeologyMeasureDept..JixiMimngGroup.Ji158100.China) O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采煤 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鸡西矿业集团 所属的煤矿也朝着机械化,现代化集中生产的大中 型矿井迈进,而部分矿井的测量首级基本控制导线 网的精度按新的《规程》规定也就满足不了生产的需 要.因此就需要重新敷高一级的导线网,并进行精 卜2型激光指向仪延伸中线,其误差来源主

要是已知中线点不处于激光束中心引起的定向误差,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光束中心线相对已知方向线偏移量的大小及已知点点距有关(见图2). 圈2示意图 图中A点为激光指向仪位置,点为掘进工作 面位置,c点为迎头中线位置,取s1=6om;r为激 光束在C点偏离中心的误差,r为在点处偏离中 线的最大偏离距离;为光束中心偏离所引起的角 度定向误差;《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巷道每掘进100 in,应至少对中,腰线点进行一次检查测量,根据这 一 规定取S=160m;L为偏差距离,=~/r+s. 假设在安装时点没有误差,则用图(2)可知: 由此引起的定向误差满足以下关系. tg=r/s;=arctgr/s; 根据表1可知r≤12.0nllTl,设光束在C点存 在最大偏差,即rl=12.0nllTl,所以中=aretgrl/s1= arctg0.012/60=41. B点的最大偏差值r=S×tg=160×tg41":32 mmo 可见激光指向仪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非常小,有 时可以忽略. 4激光指向仪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当激光指向仪安装完毕后,测量部门要根据 标定的数据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标定通知书,通知书要标明激光束到顶底板腰线的尺寸,并说明是法线距离和铅直距离,要画有示意图. (2)施工单位要根据测量部门提供的通知书尺寸 进行施工,要求井区技术员对施工过程中的激光指向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015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指导书 设计名称: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计划周数:2周 适用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控制测量,测量程序设计 一、设计目的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完大地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测量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之后,为了系统理解控制网平差的整体过程及综合运用科学工具而安排的。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掌握控制网平差课程设计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编写代码,上机调试和编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锻炼学生阅读各类编程参考书籍及加以编程运用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日程 在VB、 VC软件或matlab科学计算软件的平台上,选择的具体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程序设计与实现,共计10个工作日,工作程序如下: 三、设计的组织: 1.设计领导 (1)指导教师:由教研室指派教师、实验员兼任。

职责:全面组织设计大纲的实施,完成分管工作及相关技术指导。 (2)设计队长:学生班长兼任。 职责:协助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人员组织工作。 (3)设计组长:每组一人。 职责:组织执行下达的设计任务,安排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分工。 2.设计分组 学生实习作业组由3~4人组成(含组长一人)。 四、设计内容 在VB、VC或MATLAB 软件平台上,按选择的设计题目进行相关程序开发 1、闭合导线简易平差、附合导线简易平差支导线计算 2、闭合水准网计算、附合水准网简易平差 3、地形图编号(新、旧两种方法) 4、误差椭圆的参数的计算与绘制误差椭圆 5、水准网严密平差 6、高斯正反算计算 7、高斯投影换带计算 8、七参数大地坐标转换(WGS84-bj54坐标转换、WGS84-CGCS2000坐标转换) 9、四参数坐标转换(西安8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西安80坐 标转换(平面) 10、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计算 11、工程投影变形超限的处理 12、遥感图像数据处理 13、曲线(曲面)拟合 14、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 15、****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五、上交成果 1) 小组利用vb、vc或matlab编写的软件包一个及测试数据一份 2)小组关于所开发程序设计说明书一份 3) 个人课程设计的心得一份 4)小组答辩PPT一份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n 目录 一、目录 ----------------------------1 二、序言 ---------------------------- 2 三、设计思路------------------------ 3 四、程序流程图---------------------- 4 五、程序及说明---------------------- 5 六、计算结果-----------------------12 七、总结 --------------------------- 15 第二部分序言 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 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我们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 目的是增强我们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这次课程设计中所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我们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中所学的内容,所使用的 C 程序语言使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平差和计算机程 序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践与应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基础。 3、课程设计重点及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重点是培养我们正确应用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编程能力。 另外它要求我们完成1-2 个综合性的结合生产实践的题目。如目前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水准网严密平差 及精度评定,边角网(导线)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等。此次我所选的课程设计课题是水准网严密平差及精度 评定,其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应用平差模型列出观测值条件方程、误差方程和法方程;解算法方程,得出平差后 的平差值及各待定点的高程平差值;评定各平差值的精度和各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具体算例为: 如图所示水准网,有 2 个已知点, 3 个未知点,(1)已知点高程H1=5.016m , H2=6.016m 7 个测段。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 2)高差观测值 (m)

附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报告

《测量平差程序》课程设计 (报告) 学生姓名:罗正材 学号:1108030128 专业:2011级测绘工程 指导教师:肖东升

目录 一、前言 (3) 二、平差程序的基本要求 (3) 三、平差程序模块化 (3)

图1 四、平差中的重要函数 (一)、角度制与弧度制的相互转化 C/C++程序设计中,关于角度的计算以弧度制为单位,而在测量以及具体工作中我们通常习惯以角度制为单位。这样,在数据处理中,经常需要在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进行相互转化。这里,我们利用C/C++数学函数库math.h中的相关函数完成这两种功能。 这里,我们使用double类型数据表示角度制数和弧度制数。例如:123度44分58.445秒,用double类型表示为123.4458445,其中分、秒根据小数位确定。 在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转化中,涉及如下图2所示的两个环节。 度.分秒度弧度 图2 1.角度化弧度函数 double d_h(double angle) //角度化弧度 { double a,b; angle=modf(angle,&a);//a为提取的度值(int类型),angle为分秒值(小数) angle=modf(angle*100.0,&b); // b为提取的分值(int类型),angle为秒值(小数) return (a+b/60.0+angle/36.0)*(PI+3.0E-16)/180.0; } 2.弧度化角度函数 double h_d(double angle) //弧度化角度

{ double a,b,c; angle=modf(angle*180.0/(PI-3.0E-16),&a); angle=modf(angle*60.0,&b); angle=modf(angle*60.0,&c); return a+b*0.01+c*0.0001+angle*0.0001; } 其中,函数modf(angle,&a)为C语言数学库函数,返回值有两个,以引用类型定义的a 返回angle的整数部分,函数直接返回值为angle的小数部分。 (二)近似坐标计算 在平面网间接平差计算中,近似坐标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近似坐标是否计算成功是间接平差是否可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1.两方向交会 已知条件:两个点的近似坐标,这两个点到未知点的方位角,如图3所示 图3两方向交会 根据图4.2,设 1 1 α tg k=, 2 2 α tg k=,则很容易写出 ? ? ? ? ? ? - = - - = B P B P A P A P y y k x x y y k 2 1 整理该式,得两方向交会的的计算公式 ?? ? ? ? ? - - = ?? ? ? ? ? ?? ? ? ? ? - - B B A A P P y x k y x k y x k k 2 1 2 1 1 1 (4.1)对(4.1)式计算,即可得到未知点的近似坐标。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若两方向值相同或相反,则该式无解。 程序中,定义该问题的函数为:int xy0ang(obser &a1,obser &a2) 2.三边交会 如图4所示,为排除两边长交会的二义性,给出如下三边交会的模型,已知条件:三个

全站仪测量闭合导线如何平差计算出各点坐标

如果你想学习导线(闭合、符合、支导线),我可以传份学习资料给你, 如果要严密平差建议用清华山维测量平差软件 如果简单平差可以先推算方位角闭合差,然后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到每站测的角度上进行角度平差。然后用平差后的角度推算坐标闭合差,得到的x和y的闭合差平均分配到每一站的坐标上即可 ,求得导线绝对闭合差,在除以导线全长得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导线平差主要是看方向中误差和导线全长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工程测量闭合导线差怎么计算的??? 闭合导线平差手算简单来讲分两步: 1.先计算出导线闭合环内角和,它与理论值(n-2)x180相减产生的闭合差平均分配到各个转角。使修正后的内角和等于理论值。 2.根据已知坐标方位角(已知两点坐标可求得坐标方位角)与修正后的各个转角值求出导线边坐标方位角。再通过方位角、导线边的长度计算出各个导线边产生的坐标增量。算到起算点后,X、Y 增量和的理论值均应为0。但因观测误差,坐标增量和往往不等于0。将偏差值平均分配到各个点位上,以消除偏差。 最后,用起算坐标依次加上修正后的坐标增量,就可以得到平差后各点的坐标值了。 从一个已知点出发,在连续测量多个点位后再到原出发点,这就叫导线的闭合,因为误差的存在,在闭合时有可能产生误差,这时你需要将误差以每根导线长度为权重进行平差。 看到百笑狂生的回答了,忍不住想说几句,这个什么“原位往复闭合”、“开路测量闭合”等等,你是从哪儿学来的概念?反正在测量这个专业里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楼主所说的导线测量,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最常见的测量方法,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一、导线进行测量共有三种方法: 1、从一个已知点出发,依次对各个目标点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式,因为累积误差的原因,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一般不采用,也谈不上什么闭合不闭合的问题; 2、从一个已知点出发,依次对各个目标点进行测量后,再回到这个已知点,也就是说,将已知点做为测量的最后一个点也进行测量。如果没有误差出现,那么最后一个点的测量结果应与已知点相同,这就叫导线的闭合。如果有误差你再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平差; 3、还有一种情况便是从一个已知点出发,依次对各个目标点进行测量后,最后回到另一个已知点,这种情况的闭合叫“导线闭合于某已知点”,由此可见,这个测量结果还包含了原已知点的误差,因此其精度不及前者,但有时限于测量对象分布条件的限制,可能也得采用。 上述测量方法,同时适用于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同样也采用导线法,但所采用的仪器不同(以前测量时是分开的,现在因为全站仪的出现已经同步进行了)。二、百笑狂生所谓的第一种测量方法,类似于导线中某个点的测量程序,对某个

导线网条件平差

导线网条件平差计算 导线网,包括单一附合导线、单一闭合导线和结点导线网,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控制测量布设方式之一,其观测值有长度观测值和角度观测值。在本节中我们主要讨论单一导线的平差计算,先讨论单一附合导线问题。 一.单一附合导线条件平差 如图3-6所示,在这个导线中有四个已知点、n -1个未知点、n +1个水平角观测值和n 条边长观测值,总观测值数为2n +1。从图中可以分析,要确定一个未知点的坐标,必须测一条导线边和一个水平角,即需要两个观测值;要确定全部n -1个未知点,则需观测n -1个导线边和n -1个水平角,即必要观测值数t = 2n -2;则多余观测个数r = (2n +1) – t = 3。也就是说,在单一附合导线中,只有三个条件方程。下面讨论其条件方程式及改正数条件方程式的写法。 设AB 边方位角已知值为T AB = T 0,CD 边方位角已知值为T CD 、计算值为T n+1,B 点坐标的已知值为(B x ,B y )或者(x 1, y 1),C 点坐标的已知值为(C x ,C y )、计算值为(x n +1, y n +1)。三个条件中,有一个方位角附合条件、两个坐标附合条件。 方位角附合条件:从起始方位角推算至终边的方位角平差值应等于其已知值,即 0?1=-+CD n T T (3-3-1) 纵横坐标附合条件:从起始点推算至终点所得到的坐标平差值应与终点的已知坐标值相等,即 0?1=-+C n x x (3-3-2) 0?1=-+C n y y (3-3-3) 1.方位角附合条件式 180)1(][180)1(]?[?1101101?+±++=?+±+=+++n v T n T T n i n i n i βββ 则(3-3-1)式可写为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学号:xxx 姓名:xx 指导教师:xx 起屹日期:2016年1月11日~2016年1月15日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1.概述

(1)课程设计名称、目的和要求。 (2)工程和作业区概况、平面控制网布设情况和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3)课程设计完成情况。 2.平差方案的技术设计 (1)平差原理。 (2)技术要求。 (3)平差模型的选择和探讨。 (4)计算方案的确定及依据。 (5)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 3.平差计算的过程和质量评价 (1)平差方案执行情况。 (2)计算过程说明。 (3)计算过程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和效果。 (4)控制网测量数据的质量评价。 4.课程设计成果及体会

(1)平差成果。 (2)课程设计效果、经验、体会、设想和建议。 (3)上交成果和资料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清单。 1. 2.概述 (1) (2)课程设计名称、目的和要求。 名称: 南京工业大学校园数字化测图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基本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测量平差原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学会对实际工程的有关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认真复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中的有关知识,收集测区已有的各种资料,了解工程概况,查阅相关平差资料,分析比较各种平差模型,写出你所选用的平差方案的理由。 各种数据的计算应运用Excel和MATLAB完成,计算过程要写入报告中,并尽可能利用Excel表格或编写MATLAB函数完成各重复计算,Excel表格或编写的MATLAB函数要写入报告中。

导线网平差算例

导线网平差算例用平差易软件做控制网平差的过程 第一步:控制网数据录入 第二步:坐标推算 第三步:坐标概算 第四步:选择计算方案 第五步:闭合差计算与检核 第六步:平差计算 第七步:平差报告的生成和输出 作业流程图: 制据的录入计算与检 坐标推算 平差是否否选择计算方案概算是平差报告的生成和输出坐标概算

实例1 符合导线实例 这是一条符合导线的测量数据和简图,A、B、C和D是已知坐标点,2、3和4是待测的控制点。原始测量数据如下: 导线原始数据表 导线图如下: 导线图 第一步:录入原始数据 在平差易软件中输入以上数据,如下图“数据输入”所示:

数据输入 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A、B、C、D、2、3和4号测站点,其中A、B、C、D为已知坐标点,其属性为10,其坐标如“原始数据表”;2、3、4点为待测点,其属性为00,其它信息为空。如果要考虑温度、气压对边长的影响,就需要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条边的实际温度、气压值,然后通过概算来进行改正。 根据控制网的类型选择数据输入格式,此控制网为边角网,选择边角格式。 如下图“选择格式”所示: 选择格式 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一个测站点的观测信息,为了节省空间只截取观测信息的部分表格示意图,如下表 B、D作为定向点,它没有设站,所以无观测信息,但在测站信息区中必须输入它们的坐标。 以A为测站点,B为定向点时(定向点的方向值必须为零),照准2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 站A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A的观测信息 以C为测站点,以4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D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C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C的观测信息 2号点作为测站点时,以A为定向点,照准3号点,如下图“测站2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2的观测信息 以3号点为测站点,以2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4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3 的观测信息” 所示: 测站3的观测信息 以4号点为测站点,以3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C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4的观测信息” 所示: 测站4的观测信息 说明:①数据为空或前面已输入过时可以不输入(对向观测例外) ②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时,所有零值可以省略不输。 以上数据输入完后,点击菜单“文件\另存为”,将输入的数据保存为平差易数据格式文件(格式内容详见附录A): [STATION] (测站信息) B,10,8345.870900,5216.602100 A,10,7396.252000,5530.009000 C,10,4817.605000,9341.482000 D,10,4467.524300,8404.762400 2,00 3,00 4,00 [OBSER] (观测信息) A,B,,1000.0000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精编WORD版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专业:测绘工程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2 2. 课程设计任务2 3. 课程设计重点以及基本要求2 4. 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2 5. 课程设计案例及分析3 6. 课程设计展示成果10

8.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7 1、课程设计目的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我们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其目的是增强我们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 2、课程设计的任务 (1)该课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主要是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严密平差。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3、课程设计重点以及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并上交设计报告。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课程设计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指导书,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