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7 发动机冷却系、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3)

学习情境7 发动机冷却系、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3)
学习情境7 发动机冷却系、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3)

学习情境7 冷却系、润滑系构造与维修作业单

班级: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风冷系:

将发动机大部分热量通过热导方式从炽热的发动机零件传给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在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

2、水冷系:

以冷却液冷却介质,直接催气缸体和气缸盖的表面进行冷却。

3、强制循环式水冷系:

以水泵对冷却夜加压使其在水冷系中循环的冷却系

4、压力润滑:

通过机油泵,使机油产生一定的压力来润滑零件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5、飞溅润滑:

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零件表面的润滑方法。

6、脂润滑:

在摩擦零件表面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润滑方式。

7、全流式滤清器:

与主油道串联的滤清器。

8、分流式滤清器:

与油道并联的滤清器。

9、曲轴箱的自然通风:

把曲轴箱内抽出的空气直接排到大气中去。

10、曲轴箱的强制通风:

把曲轴箱内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内。

二、填空题

1、发动机冷却系可分为_水冷却_和_风冷却_两大类。冷却液工作温度一般为_80~105_℃。

2、按散热器心结构不同,散热器可分为_管片式__、_管带式__和__板式_。

3、当散热器外层少数冷却管有部分损坏,且长度不大时,采用__接管法_修复;当冷却管损坏长度较大时,可采用_换管法__修复。

4、冷却液泵一般位于_发动机前部_,由_曲轴_驱动。作用是对冷却液_加压__,使冷却液在冷却系__强制_循环流动。

5、冷却风扇常用的控制装置有:_硅油离合器_、_电磁离合器_和_电动电控装置_。

6、内燃机冷却系的功用是:发动机工作时,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

持在

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7、根据与主油道的连接方式的不同,机油滤清器可以分为全流式和分流式两种。机油泵泵出的机油,约85%~90%经过粗滤器滤清后流入主油道,以润滑各零件,而约10%~15%的机油量进入细滤器滤清后直接流回油底壳。

8、内燃机润滑系的功用是: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除

此之外,润滑油还有防止金属零件生锈的功用。

9、按发动机的润滑油供油方式不同,其润滑方式有:压力润滑、飞溅润滑、

润滑脂润滑等。

10、四冲程发动机一般设有润滑油滤清器,润滑油滤清方式通常有

集滤、粗滤、细滤等三种型式。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当发动机温度较高(特别是开锅)时,应立即开启散热器盖。

(√)2、壳体直接铸造在气缸体上的冷却液泵,确定泵有故障时,必须

更换泵总成,不进行分检修。

(√)3、若节温器阀门在室温下开启,则予以更换。

(√)4、冷却水最好选用软水,即含盐分少的水,如雨水、雪水、自来水等。

(√)5、细滤清器能过滤掉很小的杂质和胶质,所以经过细滤清器过滤的润滑油直接流向机件的润滑表面。

(×)6、润滑系中旁通阀一般都安装在粗滤器中,其功用是限制主油道的最高压力。

(×)7、由于机油粗滤器串联于主油道中,所以一旦粗滤器堵塞,主油道中机油压力便会大大下降,甚至降为零。

(√)8、更换发动机机油时,应同时更换或清洗机油滤清器。

四、选择题

1.发动机冷却系统中锈蚀物和水垢积存的后果是(C )。

A、发动机温升慢

B、热容量减少

C、发动机过热

2、( B )发动机利用穿过铸造在缸体、缸盖上的散热片的空气来冷却发动机。

A、水冷式

B、风冷式

C、直列式

3.防冻液用来保护冷却系统不会( A )。

A、结冰

B、渗漏

C、过冷

4、使冷却水在散热器和水套之间进行循环的水泵旋转部件叫做(A)。

A、叶轮

B、风扇

C、壳体

5、节温器中使阀门开闭的部件是( B )。

A、阀座

B、石蜡感应体

C、弹簧

6、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润滑方式是( B )。

A、压力润滑

B、飞溅润滑

C、脂润滑

7、曲轴连杆轴承处的润滑油多来于( A )。

A、曲轴主轴径

B、凸轮轴轴径

C、活塞与气缸壁

8、机油粗滤器上装有旁通阀,当滤芯堵塞时,旁通阀打开,( C )。

A、使机油不经过滤芯,直接流回油底壳

B、使机油直接进入细滤器

C、使机油直接进入主油道

9、转子式机油泵工作时,(A )。

A、外转子转速低于内转子转速

B、外转子转速高于内转子转速

C、内、外转子转速相等

10、发动机润滑系中,润滑油的主要流向是( B )。

A、机油集滤器→机油泵→粗滤器→细滤器→主油道→油底壳

B、机油集滤器→机油泵→粗滤器→主油道→油底壳

C、机油集滤器→机油泵→细滤器→主油道→油底壳

五、简答题

1、内燃机的冷却方式有哪几种?

风冷却、水冷却

2、水泵的作用是什么?

水泵的作用是将水建立一定压力后,使冷却水在水套内强制循环。

3、节温器的作用是什么?

控制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水流量。

4、发动机温度过高过低有哪些危害?

发动机温度过高,将导致气缸充气量减少和燃烧不正常,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经济性差;汽油机容易产生早燃和爆燃;发动机零件也会因润滑不良而加速磨损,甚至导致机件卡死或破坏。发动机温度过低,一是使混合气点燃困难、燃烧迟缓,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和燃料消耗增加;二是因温度过低而未汽化的燃油凝结后流入曲轴箱,既增加了燃料的消耗,又使机油稀释而影响正常润滑。

5、分别写出解放CA6102型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大小循环时冷却水流经路线。

冷却水大循环流经路线为:水套→节温器主阀门→散热器上水室→冷却管→散热器下水室→水泵进水口→水泵→水套。

冷却水小循环路线是:水套→节温器旁通孔→旁通管→水泵进水口→水泵→水套。

6、润滑系有何功用?

润滑系的功用是将润滑油不断地供给发动机各零件的摩擦表面上,以减少零件的摩擦与磨损,并带走摩擦表面上的磨屑等杂质,冷却摩擦表面,提高气缸的密封性。此外,润滑油粘附在零件表面上,避免了零件直接与空气、水、燃气等的直接接触,起到了防止或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的作用。

7、润滑系中的旁通阀有何功用?

旁通阀一般与机油滤清器并联,当机油滤清器堵塞时,旁通阀被油压顶开,使机油不经滤清器直接进入油道,以保证润滑可靠。

8、限压阀有什么作用?

限压阀的作用是防止冷起动时,因机油粘度过大,使齿轮泵过载而损坏。

9、齿轮式机油泵是如何工作的?

齿轮式机油泵主要由主、从动齿轮和主、从动轴等组成。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齿轮按一定方向旋转,进油腔的容积因齿轮向脱离啮合的方向转动而增大,腔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润滑油便从进油口被吸入进油腔。随齿轮旋转,轮齿间的润滑油被带到出油腔。由于出油腔内齿轮进入啮合状态使其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润滑油便经出油口被压送到润滑油道中。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不断工作,保证润滑油在润滑系中不断循环。

10、为什么机油泵输出的机油不全部流经细滤器?

因为过滤式细滤器滤芯很细密,流通能力较差,而离心式细滤器的喷嘴具有较大的节流作用,机油通过滤清器后,丧失了原有压力,流量减小,不能保证发动机的可靠润滑。所以,一般汽车发动机机油泵输出的机油只有10%左右流经细滤器后直接流回油底壳,以改善油底壳内机油的总体技术状况。

六、问答题

1、试述蜡式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当冷却水温度升高时,感应体里的石蜡逐渐变成液态,体积随之增大,迫使橡胶管收缩,从而对推杆锥状端头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推杆上端是固定的,推杆对感应体产生向下的反推力。当水温达低于76℃时,主阀门在节温器弹簧张力作用下仍关闭。当冷却水温度达到76℃时,反推力克服弹簧张力使主阀门开始打开。当冷却水温度达到86℃时,主阀门全开,侧阀门关闭旁通孔。

2、如何检查节温器?

节温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水套出水口处,拆下节温器后,将其浸入水中,逐渐将水加热,检查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温度。如果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温度不符合要求,或在常温下关闭不严,应更换节温器。

3、如何检修齿轮式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泵在使用中,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轴与轴孔、齿轮顶与泵壳、齿轮端面与泵盖均会产生磨损,造成机油泵供油量减少和供油压力降低等。

(1)检查齿轮与泵壳径向间隙。拆下泵盖,在齿轮上选一与啮合齿相对的轮齿,用塞尺测量齿顶与泵壳间的间隙。然后转动齿轮,用相同的方法测量其它轮齿与泵壳间的间隙,若径向间隙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齿轮或机油泵总成。

(2)检查齿轮与泵盖轴向间隙。拆下泵盖后,在泵体上沿两齿轮中心连线方向上放一钢板尺,然后用塞尺测量齿轮端面与钢板尺之间的间隙,若间隙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齿轮或机油泵总成。

(3)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拆下泵盖,用塞尺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啮合一侧的齿侧间隙,若超过允许极限,应齿轮或机油泵总成。

(4)检查主动轴与轴孔配合间隙。用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分别测量机油泵主动轴直径、泵体上主动轴孔径,并计算其配合间隙。若配合间隙超过允许极限,应进行修复或更换新件。

(5)检查从动轴与衬套孔配合间隙。用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分别测量机油泵从动轴直径及其衬套孔径,并计算其配合间隙,若配合间隙超过允许极限,应更换衬。

(6)检查机油泵限压阀。拆下限压阀,清洗阀孔和阀体,将限压阀钢球(或柱塞)装入阀孔,移动时应灵活无卡滞现象。在实验台上检查限压阀开启压力,应符合标准。

4、如何检查发动机内的机油量?油量过多过少有何害处?

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使发动机熄火一段时间后或在起动前,取出机油标尺擦干,再放回原位,重新取出后查看油尺上油面的高度。

如果油量过多,将造成机油激溅加剧,机油窜入燃烧室,造成浪费和产生积炭。如果油量过少,则润滑油的供应不足,使油温升高,影响润滑效果,甚至引起烧瓦、抱轴、拉缸等。

课题五润滑系与冷却系

生产实习课教案(首页)(代号4) 汽车专业班共12页 审阅者年月日

课题五润滑系与冷却系 一、课前准备 1.设备:丰田5A、捷达汽油机各两台,柴油发动机一台,电控发动机台架若干台; 2.工具:常用工具、清洁棉。 二、教学方法 1.示范演示;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多媒体教学; 4.分组竞赛; 5.任务驱动; 6.巡回指导。 三、组织教学 1.清点学生人数及检查学生着装; 2.安全教育:车间禁令,防止意外发生; 3.各小组工具清点与检查。 四、教学回顾 1.曲轴飞轮组各轴瓦及止推垫片的装配关系; 2.冷却水大小循环路线。 五、课题引入 润滑系与冷却系虽然不直接参与发动机能量转换并对外输出动力的过程,但其存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润滑系为主要工作部位提供压力润滑,保证零部件的正常工作,冷却系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本课题要求学生对润滑系及冷却系的循环路径进行理解,并掌握主要部件(机油泵、水泵、节温器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六、本课题相关知识点 (一)冷却系统(工艺讲解1,结合及现场设备讲解) 1.冷却系的作用:对发动机进行温度冷却,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冷却系的冷却必须适度,过热或过冷都会给发动机带来危害。 【注:引导学生从温度过高与过低的危害进行分析,分组派出代表,教师点评】 2.冷却系的分类(利用导入的风水进行类比) (1)水冷式:热量先由零部件传给水,水再流入散热器,散热后的水再重新流回到发动机内部。水冷却系冷却可靠,冷却强度调节方便,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可使缸盖内的冷却液温度维持在80-100℃,这是大部分汽车发动机采用的冷却方式(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2)风冷式:以空气为介质,直接对缸体和缸盖进行冷却。与水冷系相比,其冷却不可靠,冷却强度不易调节,只在一些小型汽油机上应用。 3.冷却液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修

题目: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修 所在院系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汽车运用技术0901班 学号 48 学生姓名徐国良 指导教师孙成宁 2011 年06月09 日 目录 1摘要 (1) 2 冷却系统的概述 (2) 3 冷却系统的组成 (2) 4 冷却系统的构造 (2) 5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3) 6 冷却系统的检修 (4) 6.1散热器的检修 (4) 6.2节温器的检修 (5) 6.3水泵的检修 (5) 6.4风扇的检修 (5) 总论 (6) 谢辞 (6) 参考文献 (6)

1摘要 本文论述了冷却系统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工作原理、日常维护、故障的检测步骤和排除方法,并举例做出简单介绍。 Keywords: cool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to maintain the temperature set point cooling system intelligent control 2 冷却系统的概述 虽然汽油发动机已进行了大量改进,但是在将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中,汽油发动机的效率仍然不高。汽油中的大部分能量(约70%)被转换成热量,而散发这些热量则是汽车冷却系统的任务。冷却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以防止发动机过热,但冷却系统还有其他重要作用。汽车中的发动机在适当的高温状态下运行状况最好。如果发动机变冷,就会加快组件的磨损,从而使发动机效率降低并且排放出更多污染物。 因此,冷却系统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尽快升温,并使其保持恒温。燃料在汽车发动机内持续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从排气系统中排出,但仍有部分热量滞留在发动机中,从而使其升温。当冷去液的温度约为93℃时,发动机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在这个温度下:燃烧室的温度足以使燃料完全蒸发,因此可以更好地使燃料燃烧并减少气体排放。如果用于润滑发动机的润滑油较稀薄,粘稠度较低,则发动机零件可以更灵活地运转,而发动机在围绕自身部件旋转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也将减少。金属零件更不易磨损。 3 冷却系统的组成 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散热器又分为横流式和垂直流动两种。 水泵和节温器 发动机是由冷却液的循环来实现的,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是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这些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当发动机温度低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本身内部做小循环,当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做大循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是节温器。可以将节温器看作一个阀门,其原理是利用可随温度伸缩的材料(石蜡或乙醚之类的材料)做开关阀门,当水温高时材料膨胀顶开阀门,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低时材料收缩关闭阀门,冷却液小循环。 空气的流动 为了提高散热器的冷却能力,在散热器后面安装风扇强制通风。为了调节散热器的冷却力,要在散热器上装上活动百页窗以控制风力进入。现在已经普遍使用风扇电磁离合器或者电子风扇。电子风扇由电动机直接带动,由温度传感器控制电动机运转。 散热器。 冷却介质 虽然我们称其为水冷但冷却介质并不是单纯的水,而是由水、防冻液和各种专门用途的防腐剂组成的混合物,也称为冷却液。这些冷却液中的防冻液含量占30%~50%,提高了液体的凝固点,防止在低温下结冰而损坏发动机。 4 冷却系统的构造

论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题目:论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汽车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带走引擎因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引擎维持在正常的运转温度范围内。引擎依照冷却的方式可分为风冷系及水冷系,风冷系是靠引擎带动风扇及车辆行驶时的气流来冷却引擎;水冷系则是靠冷却水在引擎中循环来冷却引擎。不论采何种方式冷却,正常的冷却系统必须确保引擎在各样行驶环境都不致过热。 水冷系 水冷系是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通过冷却液将高温零件的热量带走,再以一定的方式散发到大气中去,使发动机的温度降低而进行冷却的一系列装置。通常,冷却液在水冷系内的循环流动路线有两条,一条为大循环,另一条是小循环,两者由冷却液是否流经散热器而进行区别,冷却强度也不同。小循环是指冷却水仅在引擎内循环,而大循环则是冷却水在引擎与热交换器 (水箱) 间循环。 冷却系统的循环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为强制循环水冷系,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冷却系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附属装置等组成。其工作过程为:水泵将冷却液由机外吸人并加压,使之经分水管流入发动机缸体水套。这样,冷却水从气缸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流到气缸盖水套,再次受热升温后,沿水管进入散热器内。经风扇的强力抽吸,空气流由前向后高速通过散热器。最终使受热后的冷却水在流经散热器的过程中,其热量不断地通过散热器,散发到大气中去。同时,使水本身得到冷却。冷却了的冷却液流到散热器的底部后,又在水泵的加压下,经水管再压入水套,如此不断地循环。从而使得发动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零件不断地得到冷却,从而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水冷却形式具有冷却可靠、布置紧凑、噪声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风冷系 这种冷却方法不是在发动机中进行液体循环,而是通过发动机缸体表面附着的铝片对气缸进行散热。一个功率强大的风扇向这些铝片吹风,使其向空气中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 风冷系以空气为冷却介质,利用汽车行驶时的高速空气流,将高温零件表面的热量吹散到大气中去。风冷系的汽车发动机一般采用由传热性能较好的铝合金铸成的汽缸和汽缸盖,为了增大散热面积,各汽缸一般都分开制造,并且在汽缸和汽缸盖表面分布许多均匀的散热片,以增大散热面积。为了有效地利用空气流和保证各汽缸冷却均匀,有的发动机上装有导流罩及分流板等部件。风冷系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故障少、无需特殊保养、维护简便、对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

发动机润滑系概述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概述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汽车发动机的油路作为发动机内部的不可见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从发动机的外部不能看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直观理解。本节课主要是讲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方式、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针对这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动画,用动画展示的形式,形象地将润滑油的流动路线体现出来。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 2、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 4、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方式、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的讲解,并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这样使学生通过观察视频,由抽象到形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很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接受了油路基本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任务驱动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过程中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润滑油路的结构、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 2、教学难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五、课时安排:3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旧课:发动机的组成部分(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引入新课:在本课教学开始,首先从生活中常见的润滑方式举例,如:自行车长期行驶后,需要对一些特定部位进行润滑…等引入课题 一、观看润滑系统相关视频 带着问题观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问题如下: 1、发动机如果没有润滑会出现什么情况? 2、发动机润滑系统都有哪些作用呢? 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冷却、密封、清洗、防锈、减震缓冲、液压作用 【教师提问】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 引导学生回答: 润滑:减小零件的摩擦、磨损和功率消耗。清洗: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将这些磨料从零件表面冲洗下来,带回到曲轴箱。冷却:润滑油流经零件表面时可吸收其热量并将部分热量带回到油底壳散入大气中。 密封:发动机气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之间间隙中的油膜,减少了气体的泄漏,起到了密封作用。

课题五润滑系与冷却系..

生产实习课教案(首页)(代号B-4) 汽车专业班共 12页 课题名称总课题: 五、润滑系与冷却系 课 题 主 要 内 容 1.冷却系工艺讲解 2.润滑系工艺讲解 3.机油泵的拆装 4.冷却系与润滑系 的故障诊断 授课 时间 需用 课日 天 分课题: 润滑系与冷却系起止 日期 10.20-10.2 2 课题要求 技术理 论知识 润滑系与冷却系的组成及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实际技 术操作 润滑系油路与冷却系水循环路径的认识,主要总成的拆解及装复设备、工 刃量具 准备 发动机,常用工具 材料 准备 清洁棉,润滑油 示范操 作准备 发动机、工具 产品 名称 是否生 产产品 图号件数 定额工时余(缺) 工时安排 备 注 工人学生合计 否 课 题 实 习 结 束 小 结 审阅者年月日

课题五润滑系与冷却系 一、课前准备 1.设备:丰田5A、捷达汽油机各两台,柴油发动机一台,电控发动机台架若干台; 2.工具:常用工具、清洁棉。 二、教学方法 1.示范演示;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多媒体教学; 4.分组竞赛; 5.任务驱动; 6.巡回指导。 三、组织教学 1.清点学生人数及检查学生着装; 2.安全教育:车间禁令,防止意外发生; 3.各小组工具清点与检查。 四、教学回顾 1.曲轴飞轮组各轴瓦及止推垫片的装配关系; 2.冷却水大小循环路线。 五、课题引入 润滑系与冷却系虽然不直接参与发动机能量转换并对外输出动力的过程,但其存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润滑系为主要工作部位提供压力润滑,保证零部件的正常工作,冷却系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本课题要求学生对润滑系及冷却系的循环路径进行理解,并掌握主要部件(机油泵、水泵、节温器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六、本课题相关知识点 (一)冷却系统(工艺讲解1,结合PPT及现场设备讲解) 1.冷却系的作用:对发动机进行温度冷却,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冷却系的冷却必须适度,过热或过冷都会给发动机带来危害。 【注:引导学生从温度过高与过低的危害进行分析,分组派出代表PK,教师点评】2.冷却系的分类(利用导入的风水进行类比) (1)水冷式:热量先由零部件传给水,水再流入散热器,散热后的水再重新流回到发动机内部。水冷却系冷却可靠,冷却强度调节方便,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可使缸盖内的冷却液温度维持在80-100℃,这是大部分汽车发动机采用的冷却方式(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2)风冷式:以空气为介质,直接对缸体和缸盖进行冷却。与水冷系相比,其冷却不可靠,冷却强度不易调节,只在一些小型汽油机上应用。 3.冷却液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012润滑系答案

单元六润滑系 一、填空题 1.在发动机润滑系中,凸轮轴轴颈采用___压力____润滑。 2.国产机油是根据在温度100℃情况下机油的__粘度值_____进行分类的。 3.机油的黏度是评价机油品质的主要指标,通常用__运动粘度____来表示。 4.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所用的润滑剂有___机油____和__润滑脂_____两种。 5.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采用___压力润滑____和___飞溅润滑_____相结合的润滑方式。 6.机油细滤器有____过滤式____和___离心式______两种类型。 二、判断题 1.机油细滤器能滤去机油中细小的杂质,所以经细滤器滤后的机油直接流向润滑表面。( X) 2.润滑油路中的机油压力不能过高,所以润滑油路中用旁通阀来限制油压。( X) 3.由于机油粗滤器串联于主油道中,所以一旦粗滤器堵塞,主油道中机油压力便会大大下降,甚至降为零。( X) 4.润滑系主油道中压力越高越好。(X) 5.细滤清器能过滤掉很小的杂质和胶质,所以经过细滤清器过滤的润滑油直接流向机件的 润滑表面。(√) 6.润滑系中旁通阀一般都安装在粗滤器中,其功用是限制主油道的最高压力。 (X) 7.更换发动机机油时,应同时更换或清洗机油滤清器。(√) 8.曲轴主轴承与轴径的配合间隙过大,则机油压力下降,油膜难以形成。所以,配合间隙越小,油膜越易形成。(X) 三、选择题 1.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润滑方式是( B )。 A.压力润滑B.飞溅润滑 C.脂润滑D.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同时进行 2.发动机润滑系中润滑油的正常油温为( D )。 A.40~50℃B.50~70℃C.70~90℃D.大于100℃

发动机-润滑系习题

单元五润滑系 一.名词解释。 1.曲轴箱通风 2.机油粗滤器 二.填空题。 1. 摩擦类型有、、三类。 2. 磨损的类型 有、、、四类。 3. 润滑油的作用有、、、等。 4. 润滑方式有、、等。 5. 滤清方式有、、三种。 6. 机油泵的作用是将一定和的润滑油供到润滑表面,汽车发动机常用的机油泵有和两种。 7. 东风EQ6100汽车发动机润滑系中,流经粗滤器的润滑油流 入,流经细滤器的润滑油流入。 8. 机油泵上装限压阀的作用是维持内油压的正常,当油压过高时,多余的润滑油经限压阀流回或。 9. 转子泵有内、外两个转子,工作时转子带动转子转动,且内转子的转速比外转子的转速。 10. 齿轮式机油泵有进油腔和出油腔,为防止困油现象,在油泵盖上铣 有槽,安装时,应使该槽与相通。 11. 机油粗滤器上装旁通阀的作用是为了因而断油,当旁通阀打开时,机油经此阀流入。 12. 东风EQ6100发动机上采用式细滤器,此细滤器上限制机油流量的量孔是转子上的。 13. 曲轴箱通风方式有和两种。 14. 曲轴箱的强制通风法是利用的作用,使曲轴箱内的气体被吸入的。

15. 机油滤清器按过滤能力分 成、和三种。 16. 发动机冒蓝烟是造成的。 17. 发动机机油压力的大致范围是。 三.判断题。 1. 润滑系的油路是:集滤器→机油泵→粗滤器→细滤器→主油道→润滑机件。( ) 2. 对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高的摩擦面均采用压力润滑,所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一般也采用压力润滑。( ) 3. 润滑系中旁通阀一般安装在粗滤器中,其功用是限制主油道的最高压力。( ) 4. 细滤器能过滤掉很小的杂质和胶质,所以经过细滤器过滤的润滑油应直接流向机件的润滑表面。( ) 5. 机油泵盖上铣有一个卸压槽,使啮合齿隙间与出油腔相通,以降低机油泵主、从动齿轮啮合齿隙间的油压。( ) 6. 曲轴箱的强制通风是靠进气管管口处的真空度,将曲轴箱内的气体排出的。( ) 7. 离心式机油细滤器,在发动机熄火后不应有转动声。( ) 8. 油压警告灯是机油压力过低的警告装置。( ) 9. 二级维护发动机必须更换机油。( ) 10. 二级维护没有必要更换机油滤清器。( ) 12. 二级维修必须更换曲轴箱通风装置。( ) 13. 主轴承、连杆轴承间隙过大会造成油压过低。( ) 14. 润滑油路中机油压力越高越好。( ) 15. 机油变黑说明机油已经变质。( ) 16. 气缸磨损过大会造成机油消耗过多。( ) 17. 粗滤器旁通阀只有在滤芯堵塞时才打开。( ) 18. 离心式细滤器是由齿轮来驱动的。( ) 19. 曲轴箱通风单向阀的失效会造成发动机低速时运转不稳定。( )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系统维护摘要:汽车的发动机是动力的来源,它的出现给汽车带来了强劲的动 力,它就像人的心脏一样那样重要,但是人不只是有心脏,还有别的器官,心脏在这些器官的辅助下,才能发挥它原本的能力。这器官就是冷却系。它让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本文论述了冷却系的作用、组成、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日常维护、故障检测步骤和排除方法。 关键词:冷却系统;过热、过冷的危害;冷却系统维护; 如果一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往往会引起发动机其他构件损坏,特别是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对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冷却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护发动机常温下工作,尤如人体的皮肤汗腺,如果有一天,人体的汗腺不能正常工作,那么身体内的热量将无法散去,轻则产生中暑,重则休克。 一、冷却系的组成与作用 (一)作用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带走引擎因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引擎维持在正常的运转温度范围内。引擎依照冷却的方式可分为气冷式引擎及水冷式引擎,气冷式引擎是靠引擎带动风扇及车辆行驶时的气流来冷却引擎;水冷式引擎则是靠冷却水在引擎中循环来冷却引擎。不论采何种方式冷却,正常的冷却系统必须确保引擎在各样行驶环境都不致过热。 (二)组成 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散热器又分为横流式和垂直流动两种,空调冷凝器通常与其装在一起。 1.水泵和节温器 发动机是由冷却液的循环来实现的,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是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目前最先进的水泵是宝马新一代直六发动机上采用的电动水泵,它能精确的控制水泵的转速,并有效的减少了对输出功率的损耗。这些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当发动机温度低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本身内部做小循环,当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做大循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是节温器。可以将节温器看作一个阀门,其原理是利用可随温度伸缩的材料(石蜡或乙醚之类的材料)做开关阀门,当水温高时材料膨胀顶开阀门,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低时材料收缩关闭阀门,冷却液

发动机冷却系构造与工作原理

本溪昌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授课教案首页 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师: 时间:

一、复习提问 1.配气相位的定义。 2.气门早开晚关的优点。 二、导入新课 发动机在工作时必须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冷却系功用就是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三、新课讲授 一)、冷却系的功用和分类 1.功用 发动机工作时,由于燃料的燃烧,气缸内气体温度可高达2200~2800K。使发动机的零件温度升高,特别是高温气体接触的零件,如不及时的冷却则难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发动机过热或过冷都会给发动机带来危害。冷却系功用就是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汽车发动机是由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然而,发动机却应用了热能的三分之一,其余热量的大部分为排气所带走,剩余的则被发动机零部件吸收。 发动机的冷却必须适度。如果发动机冷却不足,由于气缸充气量减少和燃烧不正常,发动机功率下降,且发动机零件也会因润滑不良而加速磨损。但如果冷却过度,则一方面由于热量散失过多,使转变为有用功的热量减少,而另一方面由于混合气与冷气缸壁接触,使其中原已汽化的燃油又凝结并流到曲轴箱,使磨损加剧。 2冷却系统的分类 汽车发动机常见的冷却方式有两种,即水冷却和风冷却。大多数发动机采用水冷却。 二)、冷却液 1.冷却水的选择 发动机用的冷却用水,最好是软水(含矿物质少的水)。因为用硬水易产生水垢而堵塞道,破坏水的冷却循环,使气缸体、气缸盖传热效果差,发动机容易产生过热。雨水为软水,将其过滤,清除杂质便可使用。发动机使用硬水时,需经软化处理,简单方法是将1L硬水加入碳酸钠(纯碱)0.5~1.5g或加入氢氧化钠(烧碱)0.5~0.88g。加人10%的重铬酸钠(红矾)溶液30~50mL也可。 2.冷却液 冬季使用冷却水,要防冻冰。为降低冷却水的冰点,适应冬季行车需要,可在冷却水中加入适量的乙二醇或丙二醇。当乙醇的加入量为50%时,冰点可降至243K(–30℃)。目前汽

发动机冷却系

第五章冷却系 一、功用与冷却方式 冷却系的功用是使运转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冷却。使其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发动机的冷却必须适度,若冷却不足,发动机功率下降,润滑油受热而失效,各机件也可能因高温致使机械强度下降;对于汽油机来说,还可能造成早燃、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若冷却过度,热量散失过多,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下降,机油粘度增大,运动件间的摩擦阻力增大,磨损加剧。在发动机上设置冷却系,以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维持正常工作温度。 冷却系还为驾驶室或者车厢内暖风装置提供热源,在缸盖出水管上设有橡胶水管与暖风装置相通。为了提高燃油雾化程度,还可以利用冷却液的热量对进入进气歧管的混合气进行预热。在某些发动机上,冷却液可起到润滑系和自动变速器润滑油的散入效作用。 二、冷却系主要机件 (1)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对冷却液加压,加速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保证冷却可靠。 车用发动机上多采用离心式水泵。离心式水泵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排水量大、维修方便等优点。 (2)风扇 风扇的功用是提高通过散热器芯的空气流速,增加散热效果,加速冷却液的冷却。 风扇安装在散热器的后面,并与水泵同轴。当风扇旋转时,对空气产生吸力,使之沿轴向流动。空气流由前向后通过散热器芯,使流经散热器芯的冷却液加速冷却。车用发动机的风扇有两种形式,即轴流式和离心式。轴流式风扇所产生风的流向与风扇轴平行,离心式风扇所产生的流向为径向。轴流式风扇效率高、风量大、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因而在车用发动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动风扇离合器有硅油式、机械式和电磁式。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硅油式风扇离合器。硅油式风扇离合器是一种以硅油为转矩传递介质,利用散热器后面气流的温度控制液力传动离合器。气流温度较高时,风扇离合器结合,风扇转动;气流温度较低时,风扇离合器分离,风扇停转。它结构简单,工作效果好,并具有明显节省燃油的优点。 电动风扇在轿车中在轿车中应用越来越广,水箱冷却风扇的控制一

第六章 润滑系

第六章润滑系 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因此,为了减轻磨损,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图6-1) 一、概述 1. 功用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冷却作用;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液压作用: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如液压挺柱,起液压作用;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 2. 润滑方式(图6-2) 由于发动机各运动零件的工作条件不同,对润滑强度的要求也就不同,因而要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润滑方式。 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往摩擦表面。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等处承受的载荷及相对运动速度较大,需要以一定压力将机油输送到摩擦面的间隙中,方能形成油膜以保证润滑。这种润滑方式称为压力润滑。 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这种润滑方式可使裸露在外面承受载荷较轻的气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小的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挺柱等得到润滑。 定期润滑:发动机辅助系统中有些零件则只需定期加注润滑脂(黄油)进行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定期润滑。近年来在发动机上采用含有耐磨润滑材料(如尼龙、二硫化钼等)的轴承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 3. 润滑油 发动机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习惯上称为机油,品种很多。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的润滑油不同,汽油机润滑系使用的润滑油俗称汽油机机油,柴油机润滑系使用的润滑油俗称柴油机机油。 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高则粘度小,温度低则粘度大,因此,要根据季节选用不同牌号的润滑油。 4.组成(图6-3) 润滑系一般由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各种阀,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条件和具体结构的不同而稍有差别。 5.发动机润滑部位(图6-4) 发动机的润滑部位主要有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以及正室齿轮室。

教案模板(发动机冷却系统 水冷系统主要部件及构造)

说 课 教 案 说课内容:水冷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 选自教材:《汽车构造》上册 总需 4 学时 本节说第 1 学时 说课人:李玉晨 说课日期:2014年4月26日

教 案 第二节 水冷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 总需 4 学时审阅人 授 课 课题水冷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 学时 1 授 课 时间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1、掌握水冷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冷却水大小循环的路线; 3、熟悉水冷系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能力要求:1、能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能熟练描述水冷却系的组成及循环水路 教 学 重点水冷系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教 学 难点冷却水大小循环的路线分析及识记。授 课 方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教 具 仪器 多媒体教具、授课计划、教材、教案、教学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内容分析、授课提纲 4分钟 组 织 教 学:考勤、复习旧课、组织 教学、小结、作业 复 习 旧 课: 1.、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保证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包括冷机启动迅速升温及长时间运转热机降

温)。 2、发动机的冷却方式:风冷系及 水冷系。 3、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 4. 水冷系中冷却水应在80至90℃ 之间。 5、风冷系中铝气缸壁的温度应在 150至180℃之间。 讲 授 新 课: 1、 水冷系统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2、 散热器的组成、散热器的结构 形式及散热器盖和补偿水桶的 工作原理及作用。 3、 风扇构造及作用,概述硅油风 扇离合器及电动风扇的相关知 识。 4、 大小循环的工作回路。 5、 水泵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教 学 内 容 1、 发动机水冷系统各部分组成。放(图片1)水冷系统各重要 部件网状图。水冷系统各组成部分及作用: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水泵。 2、 散热器的结构及作用。 分别放(图片2)散热器结构形式:横流式及纵流式。 (图片3)散热器芯结构形式:管片式、管带式、板式。 (图片4)散热器盖作用:密封水冷系并调节系统 预设用时 5分钟 8分钟 8分钟

(完整版)润滑系教案.doc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科目课题教学目 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 学习过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人徐刚润滑系的构造 课型新授课单位 莱芜市与工作原理职业中专 学习掌握润滑系的作用、组成及润滑系油路。 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 润滑系的油路。 利用多媒体授课系统,采用演示法、讲解法,兼以学生参与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播放视频,通过播放一段润滑油广告来导入本节起到迅速吸程课学习内容。观看视频引学生兴趣 并导入本节导内容的作 用。 入 老师讲解润滑系作用,并引导学生找出发 教动机润滑部位。 授一、润滑系的作用:学生根据 新 1. 润滑 : 减小零件的摩擦、磨损和功率消结构图找出易于学生理知耗。发动机润滑解润滑系结识 2. 清洁 : 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将磨料从零件部位构表面冲洗下来,带回到曲轴箱。 3.冷却:润滑油流经零件表面时可吸收 其热量并将部分热量带回到油底壳散入大 气中。

4. 密封:发动机气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之间间隙中的油膜,减少了气体的泄漏,起到了密封作用。 5. 防蚀:避免了零件与水、空气、燃气等的直接接触,起到了防止或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的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找出发动机润滑部位,从而进一步讲解润滑系的结构。 二、润滑系的组成: ( 1)供给装置:它包括机油泵、油底壳、油管和油道以及限制泵油压力的限压阀等。 学生观察和领会。 ( 2)滤清装置:它包括集滤器、粗滤 教器、细滤器、旁通阀等。 授( 3)仪表与信号装置:包括堵塞指示新器、油压传感器、油压报警器、指示灯、机知油压力表等。 识此处由于观看实物不易操作,所以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了解了润滑系的组成,然后引导学生详细了解润滑系油路。讲解采用图、表、视频等形式并与学生思考参与相结合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发动机润滑系油路: 润滑系油路:发动机润滑系中,机油的循环路线称为油路。 润滑系机油滤清的形式: 全流过滤式 分流过滤式 并联过滤式 此处结合图表兼以视频结合讲解,重点讲解全流过滤式和并联过滤式。学生边观察边听取讲解,并能找出两种过滤方式的循环路线 最后补充讲解活塞的润滑和冷却,同时引导出最后一个内容: 四、润滑系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 2.飞溅润滑 3.定期润滑

发动机润滑系概述 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概述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汽车发动机的油路作为发动机内部的不可见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从发动机的外部不能看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直观理解。本节课主要是讲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方式、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针对这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动画,用动画展示的形式,形象地将润滑油的流动路线体现出来。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 2、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 4、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方式、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的讲解,并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这样使学生通过观察视频,由抽象到形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很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接受了油路基本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任务驱动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过程中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润滑油路的结构、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 2、教学难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旧课:发动机的组成部分(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引入新课:在本课教学开始,首先从生活中常见的润滑方式举例,如:自行车长期行驶后,需要对一些特定部位进行润滑…等引入课题 一、观看润滑系统相关视频 带着问题观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问题如下: 1、发动机如果没有润滑会出现什么情况 2、发动机润滑系统都有哪些作用呢 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润滑系统的作用: 润滑、冷却、密封、清洗、防锈、减震缓冲、液压作用 【教师提问】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 引导学生回答: 润滑:减小零件的摩擦、磨损和功率消耗。 清洗: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将这些磨料从零件表面冲洗下来,带回到曲轴箱。 冷却:润滑油流经零件表面时可吸收其热量并将部分热量带回到油底壳散入大气中。 密封:发动机气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之间间隙中的油膜,减少了气体的泄漏,起到了密封作用。 防锈:避免了零件与水、空气、燃气等的直接接触,起到了防止或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的作用。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培训课件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培训课件 本章内容一、概述二、水冷系三、水冷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四、风冷系五、水冷却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六、冷却液冷却水的选择软水:环矿物质较少硬水:易产生水垢、而阻塞水道。破坏水的冷却循环,使发动机过热防冻液防冻液成分水冷却系的组成:水套,水泵,散热器,导风圈,水管,水温表,感温器,节温器,百叶窗等。其中最主要的三大部件是:散热器,水泵,风扇。一、水冷系组成水泵节温器补偿水桶(CA1091)散热器风扇水套水温表分水管(492Q)百叶窗强制式水冷系组成大循环路线小循环路线冷却水大小循环散热器(水箱) 1、功用:散热、盛水 2、构造:上、下水室散热器芯:管片式、管带式(6102)散热器盖:复式活门―闭式水冷系膨胀水箱作用:密封冷却系统,减少了冷却液的散失,使冷却系统内水、气分离,保持压力稳定。避免空气不断进入,给冷却系统内部造成氧化、穴蚀。材料:塑料散热器的材料黄铜铝结构:补偿水桶目前大多数发动机都采用了防冻液作为冷却液。防冻液冰点很低,可避免冬季使用中因结冰而导致散热器、缸体和缸盖被胀裂的现象;防冻液的沸点也要比水高,更有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为防止防冻液的损失,冷却系设置了补偿水桶,对散热器内的防冻液起到自动补偿的作用。补偿水桶设置于散热器一侧,通过橡胶水管与散热器加水口处的出气口相连。当冷却液受热膨胀至散热器盖的蒸气阀打开时,部分冷却液随着高压蒸气通过水管进入补偿水桶;而当温度降低、散热器内产生真空时,补偿水桶内的冷却液及时回流散热器。 ?? 离心式水泵 1、作用:对水加压,强制水的循环 2、泵水原理(离心式)叶轮旋转,边缘甩水,中心真空吸水 3、离心式水泵构造泵壳:进水口与旁通口、出水口(492Q在水泵支架上)检视孔泵轴、叶轮与轴承水封:胶木垫、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011润滑系

单元六润滑系 一、填空题 1·在发动机润滑系中,凸轮轴轴颈采用_______润滑。 2·国产机油是根据在温度100℃情况下机油的_______进行分类的。 3·机油的黏度是评价机油品质的主要指标,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4·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所用的润滑剂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5·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采用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润滑方式。 6·机油细滤器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 二、选择题 1·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润滑方式是( )。 A·压力润滑B·飞溅润滑 C·脂润滑D·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同时进行 2·发动机润滑系中润滑油的正常油温为( )。 A·40~50℃B·50~70℃C·70~90℃D·大于100℃ 3.机油粗滤器上装有旁通阀,当滤芯堵塞时,旁通阀打开,()。 A.使机油不经过滤芯,直接流回油底壳 B.使机油直接进入细滤器 C.使机油直接进入主油道 D.使机油流回机油泵 4.转子式机油泵工作时,()。 A.外转子转速低于内转子转速 B.外转子转速高于内转子转速 C.内、外转子转速相等 D.内、外转子转速不确定 5.正常工作的发动机,其机油泵的限压阀应该是()。 A.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B.热机时开,冷机时关 C.经常处于溢流状态 D.热机时关,冷机时开 6.活塞通常采用的润滑方式是()。 A.压力润滑 B.飞溅润滑

C.两种润滑方式都有 D.润滑方式不确定 7.发动机润滑系中,润滑油的主要流向是()。 A.机油集滤器→机油泵→粗滤器→细滤器→主油道→油底壳 B.机油集滤器→机油泵→粗滤器→主油道→油底壳 C.机油集滤器→机油泵→细滤器→主油道→油底壳 D.机油集滤器→粗滤器→机油泵→主油道→油底壳 三、判断题 1·机油细滤器能滤去机油中细小的杂质,所以经细滤器滤后的机油直接流向润滑表面。( ) 2·润滑油路中的机油压力不能过高,所以润滑油路中用旁通阀来限制油压。( ) 3·由于机油粗滤器串联于主油道中,所以一旦粗滤器堵塞,主油道中机油压力便会大大下降,甚至降为零。( ) 4.润滑系主油道中压力越高越好。() 5.细滤清器能过滤掉很小的杂质和胶质,所以经过细滤清器过滤的润滑油直接流向机件的 润滑表面。() 6.润滑系中旁通阀一般都安装在粗滤器中,其功用是限制主油道的最高压力。 () 7.更换发动机机油时,应同时更换或清洗机油滤清器。() 8.曲轴主轴承与轴径的配合间隙过大,则机油压力下降,油膜难以形成。所以,配合间隙越小,油膜越易形成。() 四、名词解释 1·压力润滑 2·飞溅润滑 3·脂润滑 4·全流式滤清器 5·分流式滤清器 6·曲轴箱的自然通风 7·曲轴箱的强制通风 五、问答题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李勇) 水冷式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缸体水道、缸盖水道、风扇及连接水管、冷却液等组成。我们主机厂主要根据整车布置及发动机功率的要求来选定散热器及各零部件的形状、大小,并合理布置整个冷却系统,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提高整车的性能。 一、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原则 冷却系统总布置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空气流通系统;二是冷却液循环系统。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做到提高进风系数和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能力。 1,提高进风系数。要做到提高进风系数就必须要做到:(1)减小空气的流通阻力,(2)降低进风温度,防止热风回流。 (1)减小空气的流通阻力 设计中应尽量减少散热器前面的障碍物,进风口的有效进风面积不要小于60﹪的散热器芯部正面积;在整车布置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迎风正面积较大的散热器;风扇与任何部件的距离不应小于20mm,这样就可以组织气流通畅排出,可以减少风扇后的排风背压。 (2)降低进风温度, 要合理布置散热器的进风口,提高散热器与车身、发动机舱接合处的密封性,防止热风回流。 (3)合理布置风扇与散热器芯部的相对位置 从正面看,尽量使风扇中心与散热器中心重合,并使风扇直径与正

方形一边相等,这样可以使通过散热器的气流分布最为均匀,或者使风扇中心高一下些,使空气流经散热器上部的高温高效区。 另:考虑发动机振动的因素,风扇和护风罩之间的间隙应该在20mm 以上。 从轴向看,尽可能加大风扇前端面与散热器之间的距离,并合理设计护风罩。要使气流均匀通过散热器芯部整个面积,必须要求风扇与散热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对载货汽车,风扇与散热器芯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2,提高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能力 要提高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能力,提高冷却液循环中的除气能力是关键。冷却系统的气体会造成水泵流量下降,使散热器的冷却率下降;还会造成发动机水套内局部沸腾,致使局部热应力猛增,影响发动机性能;在热机停工况,气体还会造成冷却液过多的损失。因此要提高冷却液循环中的除气能力,其措施就是设计膨胀水箱和相应的除气管路(当散热器位置比发动机位置高时,可以在散热器上部直接开一个注水口,并在注水口上用一压力式的散热器盖即可,我厂的农用车型的散热器就是采用此方式进行排气及加水)。 二、散热器的选择 (1)现在我厂基本上全部都采用铜制散热器,芯部结构为管带式的。散热器要带走的热量Q w,按照热平衡的试验数据或经验公式计算:Q w=(A·g e·Ne·h n)/3600 kJ/s 式中: A—传给冷却系统的热量占燃料热能的百分比,对柴油机A=0.18~0.25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毕业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谈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系(分院)汽车工程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汽车电子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浅谈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摘要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随着发动机转速和功率的不断提高,对冷却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也愈来愈深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如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很高,就会引起发动机其他部件的损坏,使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维护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1 冷却系统的组成 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铝材制成,铝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波纹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散热器又分为横流式和垂直流动两种,空调冷凝器通常与其装在一起。 水泵和节温器 发动机是由冷却液的循环来实现的,强制冷却液循环的部件是水泵,它由曲轴皮带带动,推动冷却液在整个系统内循环。目前最先进的水泵是宝马新一代直六发动机上采用的电动水泵,它能精确的控制水泵的转速,并有效的减少了对输出功率的损耗。这些冷却液对发动机的冷却,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随时调节。当发动机温度低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本身内部做小循环,当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冷却液就在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做大循环。实现冷却液做不同循环的控制部件是节温器。可以将节温器看作一个阀门,其原理是利用可随温度伸缩的材料(石蜡或乙醚之类的材料)做开关阀门,当水温高时材料膨胀顶开阀门,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低时材料收缩关闭阀门,冷却液小循环。 空气的流动

课题五润滑系与冷却系

生产实习课教案(首页)(代号B-4) 审阅者年月日

课题五润滑系与冷却系 、课前准备 1.设备:丰田5A、捷达汽油机各两台,柴油发动机一台,电控发动机台架若干台; 2.工具:常用工具、清洁棉。 、教学方法 1.示范演示;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多媒体教学; 4.分组竞赛; 5. 任务驱动; 6. 巡回指导。 、组织教学 1.清点学生人数及检查学生着装; 2.安全教育:车间禁令,防止意外发生; 3.各小组工具清点与检查。 四、教学回顾 1.曲轴飞轮组各轴瓦及止推垫片的装配关系; 2.冷却水大小循环路线。 五、课题引入 润滑系与冷却系虽然不直接参与发动机能量转换并对外输出动力的过程,但其存在的 重要性不容忽视,润滑系为主要工作部位提供压力润滑,保证零部件的正常工作,冷却系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本课题要求学生对润滑系及冷却系的循环路径进行理解,并掌握主要部件(机油泵、水泵、节温器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六、本课题相关知识点 (一)冷却系统(工艺讲解1,结合PPT及现场设备讲解) 1?冷却系的作用:对发动机进行温度冷却,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冷却系的冷却必须适度,过热或过冷都会给发动机带来危害。 【注:引导学生从温度过高与过低的危害进行分析,分组派出代表PK教师点评】2?冷却系的分类(利用导入的风水进行类比) (1 )水冷式:热量先由零部件传给水,水再流入散热器,散热后的水再重新流回到发动机内部。水冷却系冷却可靠,冷却强度调节方便,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可使缸盖内的冷却液温度维持在80-100 C,这是大部分汽车发动机采用的冷却方式(也是我们这节课 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2 )风冷式:以空气为介质,直接对缸体和缸盖进行冷却。与水冷系相比,其冷却不可靠,冷却强度不易调节,只在一些小型汽油机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