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最盛行的修定法门

南传最盛行的修定法门

:入出息念

入出息念南传上座部佛教把修习止的方法归纳为四十种业处。

禅修者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适合自己的禅修业处来作为入门的方便。

然而,在四十种止业处当中,最为禅修导师们推崇与教导的应该是入出息念[31]。

佛陀于《大念处经》等诸经中教导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

佛陀于该经中说: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

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1、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2、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3、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4、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开始修行时,可以先找个安静、少干扰、少噪音且适合禅修的地方,以舒适、自然且能持久的姿势坐着,上身保持正直,然后闭上眼睛,将正念安住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应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只应借助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来感觉气息的进出,而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如果跟随气息进出,将难以成就禅定。反之,只是在气息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那一点觉知气息,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不要注意气息的自相或共相。自相是指气息中地、水、火、风四界的个别特征,如:柔软、流动、冷、暖等。共相是气息的无常、苦、无我的性质。同时,也不要注意气息擦过皮肤的感觉,因为皮肤的感觉属于触所缘,

而不是入出息念的所缘。只需觉知入出息的本身。入出息的本身才是入出息念的所缘,也即是必须专注以培育定力的对象。

如果禅修者在过去世曾经修行过此禅法,累积相当的巴拉密,他将能轻易地专注入出息。

如果心无法轻易地专注于入出息,《清净道论》建议用数息的方法协助培育定力,在每一呼吸的末端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八」。

至少应数到五,但不应超过十。

通常鼓励禅修者数到八,因为它提醒禅修者正在培育八圣道分。禅修者应该下决心在数息期间不让心漂浮到其它地方,只应平静地觉知气息。如此数息时,能使心专注,平静单纯地只觉知气息。当心变得专注、单纯且少妄念时,则可放弃数息,只是觉知入出息本身。能如此专注至少半小时后,禅修者可以对入出息的长短培育觉知。只应觉知经过鼻孔接触点之气息进出的时间长短,觉知有时入出息的时间长,有时入出息的时间短。但自始至终只应专注于自然的气息,而不应故意使气息变长或变短。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禅相可能会在此阶段出现。然而,若能如此平静地专注约一小时,禅相仍然未出现,禅修者则可以觉知呼吸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后)。如此修行时,禅相可能会出现。如果禅相出现,不应立刻转移注意力至禅相,而应继续觉知气息。

如果平静地觉知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持续约一小时,禅相仍然没有出现,则应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不应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气息变得平静,因为这样做将使定力退失。在这阶段,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气息。以此方法修行,气息将变得更平静,禅相也可能会出现。在禅相即将出现之时,许多禅修者会遇到一些困难。大多数禅修者发现气息变得非常微细而不能清楚地觉知气息。如果这种现象发生,禅修者应保持觉知的心,在之前还能注意到气息的那一点等待气息重现。

禅相(nimitta)是修行止业处时心专注的对象,是心的影像或概念。禅相一般上基于色法而产生,所以取此相为所缘而达到的禅定属于色界定。修行入出息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形态的禅相,因为禅相从「想」而生。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uggahanimitta),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pa?ibhàga-nimitta)。

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达到这阶段时,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禅相,不要让禅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变它的形状或外观。若如此做,定力将停滞且无法继续提升,禅相也可能因此消失。所以,当禅相还不稳定时,不要把专注力从气息移到禅相。若禅相出现在禅修者面前远处,则不要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经过接触点的气息,慢慢地禅相就会自动地移近并停留在接触点上。若禅相在接触点出现并保持稳定,而且似乎禅相就是气息,气息就是禅相,此时就可以忘记气息,只专注于禅相。保持注意力于禅相时,它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

保持平静地专注于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或更久,它会变得清澈、明亮及光耀,这就是似相。

到了这阶段,禅修者应下定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两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

在这阶段,禅修者将达到近行定(upacàra)或安止定(appanà)。近行定是进入禅那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禅那(jhàna,心的完全专一状态)。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对象,二者的差别在于:近行定的诸禅支尚未开展到强而有力。

由于这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心」(bhava?ga,生命相续流)还能生起,而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心。经验到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盘」。事实上心还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察觉它而已,因为有分心非常微细。

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够继续提升定力,禅修者必须借助五根:信(saddhà)、精进(viriya)、念(sati)、定(samàdhi)、慧(pannà)来策励心,并使心专注、固定于似相。信是指相信修入出息念能够证入禅那;精进是指致力于修入出息念至禅那的阶段;念是指不忘失入出息念的所缘;定是指心毫不动摇地专注入出息念的所缘;慧是指明了入出息念的所缘。当五根得到充分培育时,定力将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达到禅那时,心将持续不断地觉知似相,并可能维持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心持续地专注于似相两小时或三小时之后,禅修者应尝试辨识心脏里意门(bhava?ga,有分识,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处。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能辨识到依靠心所依处的意门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后,应尝试逐一地辨识寻、伺、喜、乐及一境性这五禅支,一次辨识一禅支。持续不断地修行,直到能同时辨识所有五禅支。

初禅的五禅支是:1、寻(vitakka):将心导向及投入于似相;2、伺(vicàra):保持心持续地注意似相;3、喜(piti):喜欢似相;4、乐(sukha):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5、一境性(ekaggatà):对似相的一心专注。

它们个别分开来说称为禅支(jhàna?ga),但整体合起来则称为禅那。

刚开始修行禅那时,应练习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应花费太多时间辨识禅支。同时,也应练习初禅的五自在:1、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后把心转向于诸禅支;2、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3、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预定的意愿住定多久;4、出定自在:能够在所预定的时间出定;5、省察自在:能够辨识诸禅支。

熟练地掌握了初禅之后,可以进而次第地修习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以及它们的五自在。禅修者的定力将随着修行四种禅那而增强,呼吸逐渐变得愈来愈平静。在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禅修者修行入出息念达到第四禅,并修成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产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自己的意愿继续修行三十二身分、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量心(慈心修习、悲心修习、喜心修习、舍心修习)、四护卫业处(慈心修习、佛随念、不净修习、死随念)等

其它止业处,也可以转修观业处。注:[31]入出息念:巴利语ànàpànassati,或称阿那般那念、安般念,即保持正念专注于呼吸的修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