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扬州电厂汽动给水泵调试方案

18 扬州电厂汽动给水泵调试方案
18 扬州电厂汽动给水泵调试方案

(2×300MW)发电供热机组扩建工程#6机组汽动给水泵组调试方案

编写:初审:审核:批准: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调试目的 (1)

3.系统及设备规范 (1)

4.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3)

5.调试方法、工艺及流程 (3)

6.调试步骤、作业程序 (3)

7.调试验评标准 (6)

8.调试所用仪器设备 (6)

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6)

10.热控联锁保护试验清单 (7)

11.组织分工 (7)

1.编制依据

1.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及相关规程》;

1.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1992年版)》;

1.3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1.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

1.5 《电力建设工程调试定额(2002年版)》;

1.6 《电力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

1.7 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1.8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设计施工图。

1.9 制造商有关系统及设备资料。

2.调试目的

为保障汽动给水泵及小汽机系统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特编写本技术措施。本措施用于指导汽动给水泵及小汽机系统安装结束,完成设备单体调试后的分部试运行工作,以确认汽动给水泵及小汽机系统所有设备、管道安装正确无误,设备运行性能良好,控制系统工作正常,系统能满足机组整套启动需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2.1检查汽动泵组及其系统的运行情况,校验泵组的性能,发现并消除试运中存在的缺陷。

2.2检查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保其功能可靠。

2.3确认小汽机调节保安系统工作稳定、动作可靠,并完成小汽机单转时的试验项目。

2.4为完成168小时试运提供条件。

3.系统及设备规范

3.1系统简介

汽动给水泵组系统的功能是将除氧器水箱内的给水经前置泵和汽动给水泵增压后,依次经过各高压加热器,最后进入锅炉省煤器。同时提供过热器减温器、再热器减温器及高压旁路减温器所需的减温水。机组正常运行时,由两台汽动给水泵向锅炉供水,一台电动给水泵组处于热备用状态。#6汽轮发电机组给水系统配备2台汽动给水泵,容量各为50%;1台电动给水泵,容量为50%;3台高压加热器。系统基本流程为:除氧器水箱→汽泵前置泵→汽动给水泵→3号高加→2号高加→1号高加→锅炉省煤器。

汽动给水泵组的控制系统为MEH型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控制油与主机共用高压抗燃油。小汽机润滑油自身油系统供给。

3.2调试范围:

3.2.1小机高、低压汽源系统;

3.2.2小机及辅助系统;

3.2.3给水泵组及再循环系统;

3.3技术规范

3.3.1小机

型号: NZ84.6/83.6/06

最大功率:5.3 MW

连续运行转速范围: 3100 ~5900r/min

低压蒸汽压力: 0.8444 MPa(a)

低压蒸汽温度: 338.6 ℃

高压蒸汽压力: 16.67 MPa(a)

最高蒸汽压力: 17. 5 MPa(a)

高压蒸汽温度: 538 ℃

最高蒸汽温度: 546 ℃

排汽压力: 6.43 kPa(a)(主机额定工况)汽源切换点:≤40%主机负荷

盘车转速: 16 r/min

转向:顺汽流方向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计算值:

一阶二阶

刚性支承: 2724 11007

弹性支承: 2554 7449

3.1.1汽动给水泵前置泵

型号: FA1D53

流量: 631 m3/h

扬程: 87.8 mH

O

2

转速: 1490 r/min

轴功率: 163.7 KW

O

必需汽蚀余量: 3.9 mH

2

效率: 82.4 %

制造厂:上海电力修造总厂

3.1.2汽动给水泵

型号: DG600-240M

流量: 631 m3/h

扬程: 2197 mH

O

2

转速: 5217 r/min

轴功率: 3897.5 KW

O

必需汽蚀余量: 33 mH

2

效率: 82.3 %

制造厂:上海电力修造总厂

4.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4.1给水泵组的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安装技术数据记录齐全并经验收签证。

4.2给水管道安装结束、支吊架经过调整并验收合格。

4.3给水管道、密封水管道、冷却水经过清(冲)洗合格。

4.4主机与小汽轮机试运相关的有关系统:如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盘车系统、EH油系统、真空系统、凝结水系统、循环水系统、辅汽系统、主机及小机轴封系统、冷却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调试完毕,可以投运。

4.5小机的高、低压汽源管路经过冲管,管道干净无异物。

4.6小机润滑油系统循环结束、油质合格、各油泵已经过试运,EH油压正常,润滑油压正常,各轴承回油量正常。

4.7润滑油冷油器通水试验合格,油箱油位正常。

4.8前置泵试运转结束,小机盘车装置试投正常,排汽蝶阀调试完毕,开关灵活。4.9有关的电动门、气动门、气动调节阀经过调整。

4.10电气和热工的有关表计已经过校验,联锁和信号装置试验合格。

4.11调节系统校调完毕,符合厂方要求。调节保安系统调整完毕,可以投用。

4.12小机调节保安系统试验完成,小机保护试验完成。

4.13小机与主泵的联轴器已解开。

4.14试运现场道路畅通,照明充足,通讯设备方便可用,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5.调试方法、工艺及流程

流程见设计院系统图

6.调试步骤、作业程序

6.1小机空载试运

6.1.1准备工作

6.1.1.1高、低压主汽门、调门应在关闭位置,危急遮断及复位装置在脱扣位置。6.1.1.2油泵联动试验合格。

6.1.1.3启动油系统,投入主机、小机盘车,冲转前小机盘车至少运行45min以上。

6.1.1.4真空系统具备投用的条件,启动真空泵抽真空(在真空满足排汽电动碟阀开启条件后,开启排汽电动碟阀)。

6.1.1.5隔离辅汽母管、轴封母管上与试运无关的进汽、用汽阀门,将疏水阀打开,逐步进行辅汽暖管。

6.1.1.6轴封送汽、轴加风机投运。

6.1.1.7开启小机主汽门前和本体疏水阀,对低压进汽管道暖管,准备启动。

6.1.1.8 被驱动的主给水系统,确认已具备启动条件。

6.1.1.8投入相关保护。

6.1.2冲转参数要求

6.1.2.1连续盘车45min以上。

6.1.2.2前后汽封供汽参数范围为压力0.117-0.138MPa(a),温度121-176.7℃。

6.1.2.3低压主汽门前压力在0.80MPa左右、蒸汽温度在250-300℃左右。

6.1.2.4汽轮机后汽缸背压在43.7kPa(a)以下(真空保护暂时解除)。

6.1.3冲转前的试验(注意高低压主汽门前隔离阀必须确保关闭)

6.1.3.1危急遮断装置试验。

先将保安系统复位,并将危急遮断装置至于正常位置,然后启动高、低压主汽门及高、低压调节汽阀,用手拍危急遮断装置,观察高、低压主汽门及高、低压调节汽阀关闭是否正常。

6.1.3.2电磁阀遮断试验。

用电磁阀重复上述试验,并比较高、低压主汽门及高、低压调节汽阀的关闭情况与上述试验结果是否相等。

6.1.3.3油系统试验。

各油泵能够按照油系统所规定的油压范围达到自动切换,且性能良好。

6.1.4冲转

6.1.4.1复位小机保安系统,小机挂闸,设定目标转速600r/min,升速率100r/min2。升速期间,全面检查机组运行情况正常,盘车脱扣正常,转子轴移、振动情况正常,油系统正常,监听汽轮机内部及各轴封处无异常响声,检查各监视仪表正常。

6.1.4.2定速600r/min后,手动打闸,检查主汽门和调门关闭正常,监听汽轮机内部及各轴封处无异常响声。

6.1.4.3检查无异常,则重新挂闸冲转,设定目标转速600r/min,升速率100r/min2。定速600r/min后低速暖机不少于20min。

6.1.4.4再次升速,设定目标转速1800r/min,升速率200r/min2。高速暖机不少于25min,并对汽轮机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有关记录。

6.1.4.5继续升速至最低工作转速3000r/min,升速率250r/min2。汽轮机转速达到3000r/min时,背压应达12kPa(a)以下,同时投入真空保护,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此时可进行其他空载调整及试验。

6.1.4.5.1注油试验

升速至4000r/min左右检查运行情况正常。

进行小机注油试验。

试验结束后重新挂闸冲转。

6.1.4.5.2超速试验

升速至5750r/min进行全面检查,应一切正常;

手动启停另一台交流油泵及直流油泵应正常;

远方、就地分别手动打闸,检查主汽门、调门关闭、汽机遮断动作正常。复位。

重新冲转,升速至5750r/min;

进行机械超速及电超速试验:

机械超速动作转速为6300±50r/min。

电超速动作转速为6300r/min。

若到动作值而超速保护未动作,应及时手动打闸。

6.1.4.6空载调整及试验结束后停机,观察盘车自投及供油电磁阀动作应正常。

6.1.5冲转、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6.1.5.1冲转、试验中应定期记录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6.1.5.2升速过程中:

轴承油温达到45℃,投用冷油器,轴承回油温度应小于65℃,最高不得

超过75℃;

升速过程中,转速在一阶临界转速附近,应避免停留;

过临界轴振<0.125mm;其他工况<0.076mm;

密切注视小机排汽缸温度;

超速试验前应尽可能提高真空,超速试验过程中应加强机组的转速、振动、轴承油温、排汽缸温度的监视;

超速试验撞击子拒动,飞锤调整时间应尽量短。

6.2泵组试运

6.2.1准备工作

6.2.1.1投用主给水泵冷却水、密封水。密封水压力调整投自动,密封水至凝汽器回水暂回收不投用,回水排地沟。

6.2.1.2除氧器正常水位,水位控制投自动。

6.2.1.3打开前置泵体、主给水泵体、管道上的放气门,微开前置泵进水门注水,出水后关闭放气门,全开进水阀。

6.2.1.4盘车启动前,给水泵上下泵体温差应 <20℃。

6.2.1.5再循环管道阀门打开,首次启动采用再循环方式运行。

6.2.1.6按前置泵试运的准备工作进行前置泵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前置泵跳泵保护投入)。

6.2.1.7按小机空载试运的准备工作进行小机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包括小机进汽管道的暖管及疏水)。

6.2.2冷态启动

6.2.2.1启动前置泵,投入跳泵保护。

6.2.2.2按照小机空载方式启动泵组。

6.2.2.3在600r/min处暖机,全面检查小机,记录振动、轴向位移、缸胀、差胀、各温度测点(包括小机排汽缸温)等相关值,从而判断决定小机暖缸时间(不少于20min)。

6.2.2.4小机升至1800r/min后,暖机并全面检查泵组的振动、温度等。

6.2.2.5汽轮机转速达到3000r/min时,其背压应达到12kPa(a)以下,投入真空保护。

6.2.2.6逐步提高给水泵出口压力,在出口压力达到9MPa、12MPa时,停留记录有关参数。

6.2.2.7在出口压力达17MPa时,维持最小流量工况运行2小时左右,记录有关参数。

6.2.2.8检查一切参数正常后提速升压,在出口压力达22MPa时,迅速记录一组数据后降压停运。

6.2.2.9试运中,及时调整关闭各疏水阀,停运后开启各疏水阀。

6.2.3热态启动

6.2.3.1汽轮机从额定负荷停机后,在半小时内再启动称为热态启动。

6.2.3.2汽轮机冲转后,目标转速600r/min,升速率200r/min2。定速600r/min后低速暖机视情况而言。

6.2.3.3继续升速至最低工作转速3000r/min,升速率300r/min。

6.2.3.4其它要求同冷态启动。

6.2.4危急事故处理

6.2.4.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急停机:

6.2.4.1.1机组出现振动突然增加或缸体内有清晰的金属碰磨声时;

6.2.4.1.2机组发生水击时;

6.2.4.1.3油系统着火,不能迅速扑灭时;

6.2.4.1.4轴承回油超过75℃或轴承冒烟时;

6.2.4.1.5后汽缸排汽口背压超过40kPa(a)时;

6.2.4.1.6油箱油位降低低值,采取措施无效时;

6.2.4.1.7轴向位移 >±1.2mm 而跳机保护未动作时。

6.2.4.1.8转速>6050r/min时,超速保护未动作时;

6.2.4.1.9高、低压汽门同时卡涩。

7.调试验评标准

各项参数符合要求,泵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机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8.调试所用仪器设备

测振仪、测速仪

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9.1 本项目可能造成不良环境的因素:没有可能造成不良环境的因素。

9.2 本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识别如下:

生产工作场所未配备安全帽或未正确佩戴安全帽;

调试生产场所沟、孔、洞在基建期间多处不全,楼梯、照明不完好;

生产场所未按照规定着装;

调试现场脚手架比较多,可能存在高空落物被击伤;

调试现场的旋转设备未安装靠背轮的防护罩或接地装置,可能被转动机械绞住衣物,或发生触电。

9.3 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采取的控制措施

在生产工作场所配备足够安全帽,要求所有调试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

进入现场时,注意警戒标志,对不符合规定的走道和明显危及人生安全的工作场所,禁止进入,照明不良的场所不得进入和工作;

生产场所按照规定着装;

正确的戴好安全帽,发现高空有施工工作,禁止进入;

检查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靠背轮无防护罩禁止启动。

参加调试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调试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

9.4如在调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调试工作,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9.5如在调试过程中,应注意出口压力、电流、振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

9.6如运行中发现给水泵汽化、设备或管道发生剧烈振动以及运行参数明显超标等,应立即紧急停泵,中止调试,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9.7参加调试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调试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

9.8如在调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调试工作,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9.9如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

9.10调试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9.11汽动给水泵升速过程中,要注意监视振动、温升等参数,如运行泵汽化、设备或管道发生剧烈振动以及运行参数明显超标等,调试人员应立即紧急停泵,中止调试,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9.12在调节升速过程中,应注意泵出口压力不超限,要避免在临界工作区停留过久。

9.13试转时应注意除氧器水位变化,如水位偏低,应急时补水。运行过程中要注意监视密封水工况,并及时调整密封水压力。

10.热控联锁保护试验清单

以热工专业联锁保护预操作单为准。

11.组织分工

11.1 组织形式:

成立系统调试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和设备验收组、运行操作组、调试组、检修组、消防组。其示意图如下:

11.2 各机构职责:

11.2.1 领导小组职责:审定和批准系统调试技术措施;检查系统条件,协调各方面工作;研究调试期间发生的问题,安排试运步骤。

11.2.2 现场指挥职责:执行领导小组的决定;根据各职能组在试运前的检查、操作和调试的准备情况,安排试运过程;指挥并协调各职能组现场工作。

11.2.3 设备验收组职责:审核有关设备的调试报告;审定有关设备的运行条件;监督设备的运行性能和调试工作的质量。

11.2.4 运行操作组职责:执行试运行操作并监视设备运行状态。

11.2.5 调试组职责:调试准备和试运期间的试验工作;分析研究调试中的技术问题。

11.2.6 检修组职责:维护检查试运设备以保证设备具备试运条件;抢修试运期间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和缺陷。

11.2.7 消防组职责:负责审查系统试运范围内的消防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一旦发生火情,立即组织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11.3 各单位分工:

系统试运工作在试运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电建一公司、扬州发电有限公司和山东诚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进行。按照部颁新《启规》及调试合同有关规定,泵组带负荷、单系统试运行及以前的单体调试工作由安装单位负责,调试单位参加。泵组试运行以后的分系统调试由调试单位负责,安装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参加配合。系统调试应在试运行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由系统调试专业组负责实施,汽机专业牵头,电气、仪控及其它有关专业配合。

浅谈对汽动给水泵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汽动给水泵的几点认识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汽动给水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点,着重对运行注意事项、事故处理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汽动给水泵;结构;优点;注意事项;事故处理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steam driven feed waterpump structure,working principle and advantages,focusing on theoperation ofattention totwo aspects of the narrativeand analysis,accident treatment. Key words:steam driven feed water pump;structure; advantages;note;accident treatment 前言 变速给水泵是以改变水泵的转速来调节流量,节流损失减少,调节阀工作条件好,寿命长,并可低速启动,但设备较复杂,投资费用高,维修量大,适用于大容量泵。变速给水泵变压运行时,负荷越低,变速给水泵的功率消耗越小,而定速给水泵耗功基本不变。为提高给水泵运行的经济性,采用除氧器滑压运行的单元制大机组,都使用变速调节的高速给水泵,转速为5000—8000rpm及以上,其对应的NPSHr(克人口和第一级叶轮人口的压降所必须的净正吸水头)比一般3000rpm水泵高得多。采用1500rpm左右的低速前置泵后,因其NPSHr大为减小,所要求的除氧器布置高度可大幅降低,可以减小土建投资。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增设前置泵比单纯提高除氧器布置位置使土建投资增加更为合算,故采用滑压除氧器的机组,几乎全部采用变速给水泵及前置泵。目前参数大容量电厂所用给水泵,为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均采用速度调节,无级的速度调节有电动调速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两种。 一、概述 汽动给水泵为锅炉供给热水。前臵泵(升压泵)从除氧器水箱中取水,并将其出水输入至主泵吸入口,由小汽轮机驱动的给水泵增压后输入锅炉。汽动给水泵组主要由:电动机驱动的前臵泵与小汽轮机驱动的给水泵组成。正常时,启动二台汽动给水泵即能满足机组带额定负荷连续运行的要求。 汽动给水泵,是通过一个单独的小汽轮机驱动的给水泵。该汽机从抽汽管道上抽取蒸汽,通过小汽机的转动带动给水泵进行给水,调节泵的转速是通过小汽轮机的调速器控制进汽量来进行的。小汽轮机可采用凝汽式、背压式。小汽机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应的汽、水管道系统,调速系统,备用汽源等。汽动给水泵多采用不同轴的串联方式。

汽动给水泵系统

第24章汽动给水泵系统24.1汽动给水泵组设备规范

24.2汽动给水泵组启动与停止 24.2.1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汽动给水泵系统启动前检查与准备工作除按《辅机通则》执行外还应注意下列事项: (1)检查各热工仪表和保护装置已投入。 (2)检查油箱油位正常,油系统阀门状态正确。 (3)检查冷油器已投入,冷却水进、出口阀门已开启,回水正常。 (4)检查密封水系统已投入,密封水回水温度设定在65℃,回水温度控制投自动。 (5)开启小机高、低压进汽管路疏水手动阀,高、低压主汽阀前管路疏水阀。 (6)关闭小机本体疏水阀。 (7)开启再循环控制阀前后手动阀。 (8)关闭给水泵泵体放水阀,关闭暖泵阀。 (9)开启小机轴封回汽总阀及轴封回汽阀。 (10)全开前置泵入口手动阀、再循环阀前后手动阀、中间抽头手动阀、,对泵体及管道注

水排气。 (11)全开小机疏水箱射水器其中一路进出、口手动阀,射水控制阀前后手动阀。 (12)高压汽源暖管:确认辅汽至小机高压汽源管道疏水阀全开,开启辅汽至小机手动阀。 (13)开启小机主汽阀前管道疏水阀,稍开电动阀暖管。 (14)低压汽源管暖管:五抽电动总阀及电动阀已开,用“暖管”模式开逆止阀,暖管完 成后切换至“解除”模式。 (15)轴封蒸汽管暖管:开轴封进汽手动阀前疏水阀,开始暖管。 24.2.2汽动给水泵组启动(以A汽泵为例) (1)确认汽泵启动条件满足: A五抽到小机逆止阀XV-4#255A非暖管模式。 B前置泵入口手动阀FW-028全开。 C汽泵出口电动阀MV-4#104B全关。 D汽泵再循环阀FCV-4#102B全开。 E除氧器水位>2300mm。 F给水泵泵体上、下金属温差小于40℃,泵体上金属与除氧水箱水温差小于75 ℃。 G暖泵电动阀MV-4#115B/C全关。 (2)小机启动可在OPS顺序启动,也可在TSP盘选择自动或手动模式启动,其启动过程 基本一致,现场操作完全相同。 (3)TSP触摸键闪烁提示下一步操作及正在进行的项目。 (4)TSP盘上手动启动: A启动准备工作完成后,在TSP盘检查监视画面无异常报警及跳闸信号。 B现场确认油泵已切换到“遥控”位置。 C在TSP触摸屏主菜单上选择手动启动,按START SEQUENCE键进入启动菜单,按YES 键进入下一级菜单。 D按住START键直到VAPOR FAN键闪动。 E按VAPOR FAN键进入排烟风机画面,启动油箱排烟风机,OL NOR键绿。 F按OIL PUMP键进入油泵画面,启动一台油泵后,油泵选择自动模式控制,检查油压正常,滤网差压正常,油压报警消失,OP NOR键变绿。 G当启动条件满足时READY灯变绿时允许启动盘车,按TURN MOTOR键进入盘车画面,启动盘车,OPS及TSP盘上检查各轴承振动及偏心度正常,现场用听针检查无异常 声音。 H轴封暖管完成后,开启轴封进汽手动阀,按GLA STM-V键进入轴封供汽阀画面,开启轴封供汽阀。 I微开排汽蝶阀抽真空旁路阀,小机开始抽真空,微开小机本体疏水阀。 J轴封供汽阀开启10分钟后,且真空上升到-86KPa时排汽蝶阀将自动开启。 K排汽蝶阀开启后关闭其抽真空旁路阀,小机抽真空时注意主机真空。 L按NEXT键进入下一级画面,按TURN COMP键。 M确认高低压主汽阀和调阀关闭,按MSV键进入主汽阀画面,开启高低压主汽阀。

汽轮机汽动给水泵组培训教材

汽轮机汽动给水泵组培训教材 汽前泵 汽动给水泵前置泵是上海电力修造总厂生产的HZB253-640离心泵,为卧式、单级双吸垂直进出、单蜗壳泵。前置泵由电机驱动,通过柔性叠片联轴器进行功率传递,一个支撑在近中心线的壳体以允许轴向和径向自由膨胀,从而保持对轴线中心一致。泵整体安装在装有适合的排水装置的刚性结构的泵座上。前置泵主要由泵壳、叶轮、轴、叶轮密封环、轴承、轴、联轴器及泵座等部件组成。 前置泵主要技术规范 序号参数名称单位额定工况 点 最大工况 点 单泵最小点 1 进水压力MPa 1.071 1.13 1.071 2 流量t/h 1069 1136 247 3 扬程m 140.22 137.75 151.22 4 转速rpm 1490 1490 1490 5 必须汽蚀余 量 m 5.9 6.35 - 6 泵的效率% 86 86.4 40.95 7 轴功率kW 474.75 493.2 248.46 8 泵出口压力MPa 2.39 2.42 2.49 9 设计水温℃182.9 185.3 182.9

序号参数名称单位额定工况 点 最大工况 点 单泵最小点 10 正常轴承振 动值 mm 0.05 11 旋转方向顺时针(从传动端向自由端看) 12 轴承形式滑动轴承+ 推力轴承 13 汽前泵电机 功率 KW 600 14 汽前泵电机 型号 YKK500-4 15 极数 4 16 额定电流 A 43.3 17 轴承形式滚动轴承 右图为汽泵前置泵 结构示意图。壳体结 构为单蜗壳型、水平 中心线分开、进出口 水管在壳体下半部, 材质为高质量的碳钢 铸件。设计成双蜗壳 的目的时为了平衡泵在运行时的径向力,因为径向力的产生

汽动给水泵调试方案

汽动给水泵调试方 案

FA〖08〗-JF15-QJ22-8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2×300MW供热扩建工程#15机组 汽动给水泵调试方案 黑龙江惠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八年六月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2×300MW供热扩建工程#15机组 汽动给水泵调试方案 编制单位:批准 审核 编写 会审单位: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公司 黑龙江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1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2调试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3调试对象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4调试方法及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5系统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6调试步骤、作业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7调试验评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8所用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10组织分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动给水泵检修工艺规程

汽动给水泵检修工艺规程 第一节:汽动给水泵技术规范 一、前置泵 第二节:汽动给水泵概述 一、设备性能简介 主给水泵应能在最大工况下长期连续运行,同时又能满足锅炉各种运行工况下给水的需要量,给水泵在设计工况下的各项参数应予保证,在最大工况下流量及扬程给予保证。 汽动给水泵应与电动给水泵特性应一致,保证可以相互并列运行,当流量减小时,水泵的扬程曲线应平稳地上升。 叶轮、转子和其他可拆除的部件应在相同用途的水泵中是可互换的。备用转子应能在所提供的任何水泵壳体中进行性能试验。 二、前置泵简介 HZB253-640前置泵是卧式、单级、双吸、进出水垂直向上、单蜗壳泵。 泵由蜗壳,与蜗壳一体的吸入及排出管及用螺栓连接的传动端及自由端端盖组成。主要由轴及叶轮组成的旋转组合件,由传动端的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和自由端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支持。 叶轮由调节螺母及键在轴向定位。可置换的静止磨损环提供了工作间隙。以减少从叶轮高压液体侧到吸入侧的泄漏。 轴承座用螺栓联接到端盖上。在轴承座及旋转组件组装到泵壳后,轴承座通过端盖内孔中的轴找中心来校准,并且轴承座由定位销定位。自由端单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外环可靠地位于轴承座中,内座圈由轴套定位。轴套制成正确的宽度来使叶轮在所提供的端隙中处于中心位置。传动端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为了允许热膨胀,允许在轴承座中有轴向移动。轴承的外座圈用轴向调准圈可靠地位于轴承座的凹槽中,内座由轴套定位,调准圈和轴套制成正确的宽

度,以校准轴承座圈。 每只轴承用甩油环提油润滑,每只轴承座装有油标和恒油位器及呼吸器。润滑油冷却由装在底部的冷却器冷却。 泵两端的密封形式为机械密封。 三、主给水泵简介 FK4E39型给水泵为4级叶轮、水平、筒体式,给水泵内部零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拆装,不妨碍给水泵进出口给水管道、给水泵与小汽机的对中。 给水泵由汽轮机驱动,汽轮机和给水泵之间通过叠片式联轴器传递功率。 传动端轴承是径向滑动轴承,自由端轴承是径向滑动轴承及双向自位瓦块式推力轴承。每个轴承的润滑油由汽轮机的润滑系统提供。 给水泵的轴端密封采用机械密封。 第三节:前置泵检修工艺 一、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1、切断电机的电源; 2、切断所有仪表电源; 3、检查泵组进口和出口阀门及再循环系统隔绝阀门关闭; 4、检查冷却水源被切断; 5、打开放水、放气孔,把泵壳内水排出; 6、排出轴承润滑油; 7、断开并拆下所有影响解体的仪表; 8、拆下所有影响解体的小口径管道; 9、检查所有起吊装置和专用工具是否良好。 注:传动端泵轴上的螺纹是左旋螺纹,自由端是右旋螺纹,为了便于安装,如有必要在每一组件重新标上新的记号。 二、泵解体 1、拆卸传动端轴承、轴承座,机械密封及机械密封冷却套; 2、拆卸自由端轴承、轴承座,机械密封及机械密封冷却套; 3、拆卸自由端端盖及转子 (1)在端盖上装上吊环螺钉,连上吊索; (2)拧松并拆除端盖上的螺母及垫圈; (3)装上起顶螺钉,均匀地拧紧,直到端盖从泵壳上脱开; 注:在从泵壳上拆下端盖时,为了防止损伤它的内孔及轴,要小心地引导端盖通过轴端。(4)从泵壳上拆除端盖; 注意:一旦自由端端盖拆下,转子由在传动端端盖内孔中的轴套和磨损环支撑。在拆除转子时,应小心避免使这些部件的内孔及轴受到损坏。 (5)用软的吊索,从泵壳中拉出转子。尽可能靠近叶轮来放置吊索,小心地尽量减低轴上的应力。 三、转子解体 1、把转子水平放置在支架上,确保转子牢固、平稳地在架子上; 注:拆卸前,测量并记录轴的传动端到叶轮锁紧螺母外侧面的精密尺寸,这个尺寸在叶轮重新装复时必须于拆前相符。

电动调速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的区别与应用

电动调速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的区别与应用 给水泵分为定速给水泵和变速给水泵,定速给水泵是以泵出口的节流阀的开度来调节流量,节流阀的节流损失当转速越高时损失越大,但节流调节给水泵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适用于中、低比转速及容量不大的泵。变速给水泵是以改变水泵的转速来调节流量,节流损失减少,调节阀工作条件好,寿命长,并可低速启动,但设备较复杂,投资费用高,维修量大,适用于大容量泵。变速给水泵变压运行时,负荷越低,变速给水泵的功率消耗越小,而定速给水泵耗功基本不变。为提高给水泵运行的经济性,采用除氧器滑压运行的单元制大机组,都使用变速调节的高速给水泵,转速为5000—8000rpm及以上,其对应的NPSHr(克人口和第一级叶轮人口的压降所必须的净正吸水头)比一般3000rpm水泵高得多,为此早期压除氧器为保证暂态工况给水泵不汽蚀,曾将除氧器布置得比汽包还高(50~60m)。采用1500rpm左右的低速前置泵后,因其NPSHr大为减小,所要求的除氧器布置高度可大幅降低,可以减小土建投资。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增设前置泵比单纯提高除氧器布置位置使土建投资增加更为合算,故采用滑压除氧器的机组,几乎全部采用变速给水泵及前置泵。目前参数大容量电厂所用给水泵,为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均采用速度调节,无级的速度调节有电动调速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两种。 1 电动调速给水泵 电动调速给水泵为适应负荷变化,一般使用变速调节。变速调节需要设置液力偶合器来进行,液力偶合器是利用工作油传递转矩,泵轮与涡轮不直接接触,无磨损,可隔离电动机和泵的振动,减小冲击,利用快速充、排油能做到空载离合,降低起动电流,无级调速,调速范围20 一98 ,适应汽轮发电机组的启、停和大范围负荷变化及滑参数运行的需要,控制方便,可通过手动、遥控及自动进行控制。泵的转速约为5000rpm,300MW 以上机组的电动调速给水泵,其启动电流大,耗用的厂用电多,(目前大机组所用给水泵多为国外进口)故其经济性差。与汽动给水泵相比,其优点是系统简单。 2 汽动给水泵 汽动给水泵,是通过一个单独的小汽轮机驱动的给水泵。该汽机从抽汽管道上抽取蒸汽,通过小汽机的转动带动给水泵进行给水,调节泵的转速是通过小汽轮机的调速器控制进汽量来进行的。小汽轮机可采用凝汽式、背压式。小汽机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应的汽、水管道系统,调速系统,备用汽源等。汽动给水泵多采用不同轴的串联方式。 汽动给水泵的优点是: (1)小汽机的容量可以很大,使得大机组的给水泵台数减少; (2)不耗厂用电,因而可增加对外的供电量; (3)其转速的调节是通过调节流人小汽机的蒸汽量进行的,效率高于电动调速给水泵中的液力偶合器; (4)转速约在5000rpm-8000rpm,使得给水泵的轴较短,短轴刚性好、挠度小,提高了给水泵运行的安全性; (5)当电力系统故障或全厂停电时,可保证锅炉供水不问断,提高了电厂的可靠性。 小汽轮机的汽源有:新蒸汽、冷再热蒸汽、热再热蒸汽、主机抽汽。从全厂热经济性来看,采用新蒸汽,其冷源热损失最大,因而经济性差,而热再热蒸汽的热经济性最好。小汽轮机为凝汽式时,蒸汽在小汽轮机内焓降大,采用较低压抽汽即可满足要求,因而多采用热再热蒸汽。由于低压抽汽比容大,小汽轮机易制造,内效率较高,故采用凝汽式小汽轮机对 整个蒸汽的做功能力利用较好,热经济性高。同时它的排汽处理较方便,可直接引人主机凝汽器,或独立设置的凝汽器,后者再用小凝结水泵送往主机凝汽器。它的缺点是,受末级湿度影响,小汽轮机转速提高受末级叶片高度的限制。同时因抽汽压力较低,低负荷切换汽源

汽动给水泵防轴抱死措施范例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汽动给水泵防轴抱死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1626汽动给水泵防轴抱死措施 Model of anti-axis locking measures for steam feed pump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编制目的 为防止机组配套的汽动给水泵组轴抱死现象发生,根据以往亚临界机组调试经验,制定本技术措施,以便于在试运中加以实施,避免汽动给水泵轴抱死现象发生。 2、编制依据 2.1《小汽轮机使用说明书》杭州汽轮机厂 2.2《调速给水泵组使用说明书》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 3、调试对象及简要特性 型号:SulzerHPT300-340-6s 进口压力:2.42MPa 出口压力:31.69MPa 流量:1053m3/h 抽头压力:12MPa

抽头流量:36m3/h 转速:5782r/min 所配套的汽轮机 型号:NK63/71/0 最大功率:10MW 调速范围:3000~5900r/min 排汽压力:6.6kPa 4、泵轴抱死原因分析 从其它电厂的调研看,汽动给水泵组在试运阶段的盘车过程中发生抱死,大致有以下原因: 4.1水质不洁造成动静部位的磨损抱死 在试运阶段内,给水系统中可能存在各种硬性机械杂质,汽动泵组在低速盘车时杂质颗粒容易卡到密封环、轴封等间隙处,由于给水泵动静间隙较小(大约0.5mm),泵轮材质为不锈钢,杂质颗粒对动静部位的磨损,最后演变成泵组动、静部位的直接碰磨,导致抱死; 4.2设备制造方面,如泵内的各部间隙及光洁度是否符合要求,泵内洁净程度等都有可能成为泵在低速盘车时抱死

汽动汽动给水泵常识

汽动汽动给水泵常识 1、在高压加热器上设置空气管的作用是及时排出加热蒸汽中含有的不凝结气体,增强传热效果; 2、淋水盘式除氧器,设多层筛盘的作用是延长水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增大加热面积和加热强度; 3、汽动给水泵出口再循环的管的作用是防止汽动给水泵在空负荷或低负荷时泵内产生汽化; 4、流体在球形阀内的流动形式是由阀芯的下部导向上部; 5、火力发电厂的蒸汽参数一般是指蒸汽的压力、温度。 6、金属的过热是指因为超温使金属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 7、正常运行中发电机内氢气压力大于定子冷却水压力。 8、运行中汽轮发电机组润滑油冷却器出油温度正常范围为40℃~45℃,否则应作调整。 9、当发电机内氢气纯度低于96%时应排污。 10、在对给水管道进行隔离泄压时,对放水一次门、二次门,正确的操作方式是一次门开足,二次门调节; 11、在隔绝汽动给水泵时,当最后关闭进口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泵内压力不应升高,否则不能关闭进口门。 12、下列设备中运行中处于负压状态的是凝汽器; 13、汽动给水泵中间抽头的水作锅炉再热器的减温水。 14、汽轮机旁路系统中,低旁减温水采用凝结水; 15、汽动给水泵出口逆止门不严密时,严禁启动汽动给水泵。 16、转子在静止时严禁向轴封供汽,以免转子产生热弯曲。 17、汽轮机停机后,盘车未能及时投入,或盘车连续运行中途停止时,应查明原因,修复后先盘180度直轴后,再投入连续盘车。 18、转动机械的滚动轴承温度安全限额为不允许超过100℃; 19、离心泵与管道系统相连时,系统流量由泵与管道特性曲线的交点来确定。 20、在启动发电机定子水冷泵前,应对定子水箱进行冲洗,直至水质合格,方可启动水泵向系统通水。

汽动给水泵运行规程

汽轮给水泵运行规程

前言 一、本规程规定了青岛华捷B0.35-1.0/0.2型单级背压式汽轮机组的启动、停机、正常 运行及事故预防与处理等内容,只适用本公司。 二、本规程是在公司编制的《汽轮给水泵操作规程(试行稿)》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 修订。 三、本规程自始生效执行。 四、下列人员应熟悉并执行本规程: 1、主管生产的生产副总。 2、汽机分场主任,技术员,运行人员及值长。 五、本规程编写: 六、本规程由汽机分场负责解释。

汽轮机参数表 给水泵参数表

汽轮给水泵运行操作 一、总则 1、汽轮给水泵的正常启动或停止,在班长领导下进行。 2、大修改造后的启动,应经主管设备、生产部批准并到现场,接到值长的命令后,在分场主任或指定的负责人主持下,在班长的领导下进行。 3、接到启动命令后,应按照规程要求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4、在下列情况下,禁止小汽轮机启动 1)小汽轮机主汽门、调节器阀杆卡涩时; 2)保护装置工作不正常 3)小汽轮机机组振动超过0.07mm; 4)转速表计或其他指示表计出现不正常误差 二、启动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一般检查工作 1)全面检查所有经检修工作的地方,确定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工作票已办理。 2)现场卫生清洁,无杂物、垃圾。 3)各汽水管道支吊架良好,各部保温完整无脱落,无残缺。 4)设备标志完整,正确。 5)通讯设备良好,各部照明配齐,光线充足。 6)楼梯,栏杆,盖板完整齐全。 7)通知仪表人员,检查各仪表齐全、量程符合要求并投入正常,控制系统正常。 8)机组各部件应完整无缺,可动部分运作灵活,无卡涩现象,各紧固螺钉应拧紧 9)检查小汽轮机、给水泵及各附属设备,肯定安装或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 2、各系统检查 1、检查小汽轮机前后轴承座内油位是否正常。 2、汽轮机系统:汽轮给水泵隔离阀关;自动主汽门关;调门关;背压排汽阀关;向空排汽阀开;主汽阀前后疏水阀开;排汽疏水阀开;汽缸本体疏水开;汽机轴承冷却水总阀开;前后轴承座冷却水阀略开。 3、给水泵系统检查: 1)检查油质油位正常,油位低或油变质应加油至正常油位或更换新油。手动盘轴灵活无卡涩,轴承甩油环转动正常。

泵的基本知识

泵的知识 一、什么是泵?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 泵的各个性能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变化关系,可以画成曲线来表示,称为泵的特性曲线,每一台泵都有自己特定的特性曲线。 二、泵的定义与历史来源 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广义上的泵是输送流体或使其增压的机械,包括某些输送气体的机械。泵把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能源的能量传给液体,使液体的能量增加。 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十分重要。古代已有各种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链泵(前17世纪)、中国的桔槔(前17世纪)、辘轳(前11世纪)、水车(公元1世纪) ,以及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等。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西比乌斯发明了最原始的活塞泵-灭火泵。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4叶片滑片泵的记载,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泵 。1689年,法国的D.帕潘发明了4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1818年 ,美国出现了具有径向直叶片 、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离心泵。1840~1850年,美国的H.R.沃辛顿发明了泵缸和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泵,标志着现代活塞泵的形成。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泵相继发明,使发展高扬程离心泵成为可能。随后,各种泵相继问世。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泵的效率逐步提高,性能范围和应用也日渐扩大。 三、泵的分类依据

汽动给水泵防轴抱死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汽动给水泵防轴抱死措施(新版)

汽动给水泵防轴抱死措施(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编制目的 为防止机组配套的汽动给水泵组轴抱死现象发生,根据以往亚临界机组调试经验,制定本技术措施,以便于在试运中加以实施,避免汽动给水泵轴抱死现象发生。 2、编制依据 2.1《小汽轮机使用说明书》杭州汽轮机厂 2.2《调速给水泵组使用说明书》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 3、调试对象及简要特性 型号:SulzerHPT300-340-6s 进口压力:2.42MPa 出口压力:31.69MPa 流量:1053m3/h 抽头压力:12MPa 抽头流量:36m3/h

转速:5782r/min 所配套的汽轮机 型号:NK63/71/0 最大功率:10MW 调速范围:3000~5900r/min 排汽压力:6.6kPa 4、泵轴抱死原因分析 从其它电厂的调研看,汽动给水泵组在试运阶段的盘车过程中发生抱死,大致有以下原因: 4.1水质不洁造成动静部位的磨损抱死 在试运阶段内,给水系统中可能存在各种硬性机械杂质,汽动泵组在低速盘车时杂质颗粒容易卡到密封环、轴封等间隙处,由于给水泵动静间隙较小(大约0.5mm),泵轮材质为不锈钢,杂质颗粒对动静部位的磨损,最后演变成泵组动、静部位的直接碰磨,导致抱死; 4.2设备制造方面,如泵内的各部间隙及光洁度是否符合要求,泵内洁净程度等都有可能成为泵在低速盘车时抱死的原因。 5、防止泵轴抱死的措施 5.1在分部试运过程中,加强监督,严格把关。在试运初期,应对

汽动给水泵方案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范围 托电一期2#机汽动给水泵基础-1.5m以下柱和底板已施工完。本次措施只针对一1.5m以上部分的钢筋砼框架结构,不含基础的二次浇灌和钢结构施工。 1.2工程概况 汽动给水泵基础位于2#机汽轮发电机基础南侧,给水泵中心线距B列4150mm,汽动给水泵中心对称轴与主厂房15轴在同一轴线上。给水泵基础底板为大块式现浇钢筋砼基础。上部为现浇框架结构。长20m,宽5.1m,框架柱截面为1000×1000mm,梁最大截面1000×2000mm,板最厚处为800mm。 1.3主要工程量 2#机汽动给水泵基础上部结构砼方量281m3,砼等级C30,大小埋件383件,GL100(*)B 332m ;G100(*)B 44m,钢筋52.3t。 1.4主要设计和工程特点 1.4.1汽动给水泵基础具有结构厚、体积大、钢筋密、砼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应以质量为本,使砼内实外光,质量优良。 1.4.2框架柱、梁截面尺寸较大,模板加固支撑系统应稳定可靠。砼施工应按大体积采取相应措施,充分考虑温度应力对砼的影响,必须保证砼表面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且无裂缝。

1.4.3汽动给水泵基础上预埋件、预埋管、预留孔洞、预埋螺栓的精度要求高。砼浇筑前必须会同安装人员、制造厂家、业主、监理、设计单位检查核对中心线、标高及固定情况等。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4.4汽动给水泵基础发电厂中重要结构之一,除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外,还应采取特殊措施来提高砼的外观工艺和结构尺寸的精确度。 2、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2#机主厂房现有的施工用道路、水电及排水系统完全可以满足汽动给水泵基础施工要求。 3、施工主要机具及材料 3.1汽动给水泵基础的施工与汽轮发电机基础同时进行,在A列处循环水坑北侧,布臵一台200KN.m平臂吊,吊车臂杆长40.6米,可以满足汽轮发电机基础及汽动给水泵基础施工的垂直运输需要。 3.2砼由搅拌站集中供应,砼浇灌由一台砼汽车泵或砼拖式泵完成。 3.3钢筋制作、铁件加工由预制加工场工地完成。 2.4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汽动给水泵操作规程

第二节汽动给水泵操作规范 一、技术参数: 1、型号:B0.6—1.0/0.2 2、额定功率:600 Kw 3、额定转速:2950 r/min 4、旋转方向:顺汽流方向看顺时针 5、进汽压力:0.9±0.1 MPa 6、进汽温度:270±20 ℃ 7、额定排汽压力:0.2±0.05 MPa 8、额定排汽温度:~190 ℃ 9、额定进汽量:13.2 T/h 10、额定汽耗:27.286 kg/kw.h 11、工作转速时振动:≤0.05 mm(全振幅) 12、给水泵型号:DG150—100×8 13、数量:2台 二、油部分 1、本机组无专门的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 2、汽轮机油牌号:N46 3、轴承油温:35~65℃ 4、油位: 前轴承座:~65mm(距中分面) 后轴承座:~65mm(距中分面) 三、汽水部分 1、排汽管道通径:DN300 2、进汽管道通径:DN200 四、调节系统

1、转速摆动值:≤18 r/min 2、转速不等率:5.5~6.5% 3、调速迟缓率:0~1% 4、超速保护动作值:3360±8 r/min 五、本体结构 1、汽缸 汽缸为铸钢结构,具有水平中分面,进、排汽口均在汽缸下半,汽缸通过法兰与前后轴承座连接,后轴承座中心为机组热膨胀死点,汽缸底部设有疏水口。 2、转子 转子为套装叶轮结构,通过挠性联轴器与水泵转子连接。 3、喷嘴组 喷嘴组为焊接式结构,由螺栓固定在喷嘴室上。 4、轴承 径向轴承为滑动式轴承,采用油环甩油润滑。 5、主汽阀、调节汽阀 主汽阀、调节汽阀组成联合汽阀, 顺时针转动手轮到底,止动销锁住升降螺套,主汽门挂闸,逆时针转动手轮开启主汽门;当超速保护装置动作后,脱扣装置脱扣,主汽阀迅速关闭。 调节汽阀由调节器通过调节连杆进行控制。 6、调节器 本机组采用汽轮机HJ01型电子调节器,直接接收磁电式转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与电位器反馈的电动执行器配套,对汽轮机进行精确的转速控制,可按键精确设定电子执行器的上、下限限位值,电动执行器控制调节汽阀的开度,实现汽轮机的转速控制,调节器采用直接数字控制方式,可直接进行转速设置,并可远程操作。 超速保护采用“三选二”冗余式电超速保护装置,配有三个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三路转速信号在保护装置内进行比较,当有两路或以上转速信号超过动作转速时,自动给出停机指令,使主汽阀迅速关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