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搭设计算书

脚手架搭设计算书
脚手架搭设计算书

脚手架搭设计算书

第九章、计算书

9.1落地架段计算书 (1)脚手架搭设参数

(2)技术措施

(3)各段卸荷参数表: 分段名称 步数 脚手板层数

钢丝绳吊点竖向距离(m) 吊点水平距离几倍于

立杆纵距

第1段 8 8 - - 第2段 8 8 6 3 第3段 8

9

6

3

脚手架从地面开始搭设 搭设高度(m) 44.4 顶步栏杆高(m) 1.5 内立杆距墙(m)

0.3 立杆步距(m) 1.8 总步数 24 立杆纵距(m) 1.5 立杆横距(m) 0.8 小横杆伸出内立杆长度(m)

0.1

扫地杆距地(m)

0.2

采用小横杆在上布置,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为1根

钢管类型

Φ48 × 2.7

连墙件布置方式 二步三跨 连墙件连接方式 扣件连接

连墙件扣件连接

方式

双扣件 扣件抗滑承载力折

减系数

1

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m)

5.44

采用钢丝绳分段卸荷

卸荷次数 2 卸荷上段下传荷载

百分比(%) 30 钢丝绳不均匀系

0.85

钢丝绳安全系数

6

1.1.3.荷载参数 (1)活荷载参数

(2)风荷载参数

(3)静荷载参数 1)脚手板参数

2)防护栏杆

3)围护材料

装修脚手架均布活荷载(kN/m 2) 2 装修脚手架同时施

工层数

2

工程地理位置

贵州贵阳市

基本风压(kN/m 2) 0.2

地面粗糙度类别

C 类(有密集建筑群

市区)

选用冲压钢脚手板,步步满铺脚手板

脚手板自重(kN/m 2) 0.3

铺设层数

25

第2步开始步步设防护栏杆

每步防护栏杆根数 2

总根数

48

2300目/100cm2,A0=1.3mm2密目安全

网全封闭

密目网规格

2300目/100cm2,

A0=1.3mm2 密目网自重(kN/m 2)

0.01

密目网自重(kN/m 2)

0.01

上半步高度(m)

0.8

800

1800

300

冲压钢脚手板

脚手架搭设体系剖面图

1800

1500

脚手架搭设体系正立面图

1500

3

8

0脚手架搭设体系平面图

2.1、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考虑活荷载在小横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强度和挠度时不计小横杆的悬挑荷载,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

2.1.1.均布荷载值计算

作用在小横杆上的荷载标准值:

q=0.030+0.300×1.5/2+2×1.5/2 = 1.755 kN/m;

作用在小横杆上的荷载设计值:

q=1.2×(0.030+0.300×1.5/2)+1.4×2×1.5/2 = 2.406 kN/m;

2.1.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 M= ql2/8 =2.406×0.82/8 = 0.192 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 =γ

M/ W =1.1×0.192×106/4.12×103=51.395 N/mm2;

小横杆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σ=51.395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1.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ν = 5ql4/384EI

= 5.0×1.755×8004/(384×2.06×105×9.89×104)=0.459 mm;

小横杆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ν=0.459mm 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min(800/150,10)=5.333mm,满足要求!

3.1、大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小横杆把荷载以集中力的形式传递给大横杆,所以,大横杆按照集中力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计算小横杆传递给大横杆的集中力时,计入小横杆的悬挑荷载。

3.1.1.小横杆传递给大横杆的集中力计算

内排大横杆受到的集中力标准值:

F=0.5ql

b (1+a

1

/l

b

)2=0.5×1.755×0.8×(1+0.1/0.8)2=0.889 kN;

内排大横杆受到的集中力设计值:

F=0.5ql

b (1+a

1

/l

b

)2=0.5×2.406×0.8×(1+0.1/0.8)2=1.218 kN;

外排大横杆受到的集中力标准值:

F=0.5ql

b [1+(a

1

/l

b

)2]=0.5×1.755×0.8×[1+(0.1/0.8)2]=0.713 kN;

外排大横杆受到的集中力设计值:

F=0.5ql

b [1+(a

1

/l

b

)2]=0.5×2.406×0.8×[1+(0.1/0.8)2]=0.978 kN;

3.1.2.大横杆受力计算

大横杆按三跨(每跨中部)均有集中活荷载分布计算,由脚手架大横杆试验可知,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是偏于安全的,按以上荷载分布进行计算可以满足要求并且

与我国工程长期使用经验值相符。

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进行电算,得到计算简图及内力、变形图如下(内排大横杆、外排大横杆计算方式完全相同,下面是内排大横杆的计算过程,外排大横杆计算过程从略,仅给出最终计算结果):

15001500

1500

750

750

750

750

750

750

0.036kN /m

1.218kN

1.218kN

1.218kN

1.218kN 1.218kN

1.218kN

1.218kN

弯矩和剪力计算简图

0.326

0.282

0.185

0.282

0.326

弯矩图(kN ·m)

0.448

0.421

0.797

0.824

0.636

0.609

0.609

0.636

0.824

0.797

0.421

0.448

剪力图(kN)

15001500

1500

750

750

750

750

750

750

0.03kN /m

0.889kN

0.889kN

0.889kN

0.889kN 0.889kN 0.889kN

0.889kN

变形计算简图

1.751

0.086

变形图(mm)

计算得到内排大横杆:

最大弯矩:M= 0.326 kN.m 最大变形:ν= 1.751 mm 最大支座反力:F= 2.679 kN

计算得到外排大横杆(计算过程从略):

最大弯矩:M= 0.263 kN.m

最大变形:ν= 1.415 mm

最大支座反力:F= 2.161 kN

3.1.3.强度验算

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1.1×0.326×106/4.12×103=87.007 N/mm2;

大横杆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σ=87.007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3.1.

4.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ν=1.751mm;

大横杆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ν=1.751mm 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min(1500/150,10)=10.000mm,满足要求!

4.1、作业层立杆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计算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γ

0 R ≤ R

c

其中γ

–脚手架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规范规定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8.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1,则该工程采用的单扣件承载力

取值为8.000kN,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0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本工程内排大横杆传给内立杆的竖向作用力为2.679 kN, 外排大横杆传给外立杆的竖

向作用力为2.161 kN;

作业层内立杆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内立杆受到的竖向作用力γ

R=1.1×2.679kN ≤8.000kN,内立杆采用单扣件,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作业层外立杆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外立杆受到的竖向作用力γ

R=1.1×2.161kN ≤8.000kN,外立杆采用单扣件,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5.1、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5.1.1.确定各段脚手架搭设高度H

根据钢丝绳卸荷点的位置,把脚手架分成以下3段;各段脚手架搭设高度H为: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脚手架高度H=14.600米;

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脚手架高度H=14.400米;

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脚手架高度H=15.400米;

5.1.2.静荷载标准值计算

各段静荷载标准值的计算过程完全相同,我们仅给出第1段静荷载标准值的计算过程,最后给出各段的最终计算结果。

(1)结构自重标准值NG1k

采用Φ48 × 2.7钢管。

外立杆:N

G1k

= gk H=0.1082×14.600=1.579 kN;

内立杆:N

G1k

= gk H=0.0889×14.600=1.297 kN;

(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

1)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

G2k1

采用冲压钢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k1=0.3kN/m2,铺设层数n1=8层。

外立杆:N

G2k1

= n1×0.5×lb×la×gk1 = 8×0.5×0.8×1.5×0.3=1.440 kN;

内立杆:N

G2k1

= n1×(0.5×lb+a1)×la×gk1

= 8×(0.5×0.8+0.1)×1.5×0.3=1.800 kN;

2)防护栏杆及扣件的自重标准值N

G2k3

采用Φ48 × 2.7钢管,自重标准值gk3=0.0302kN/m。

外立杆:N

G2k3

= n3×(la×gk3+0.0132)

= 14×(1.5×0.0302+0.0132)=0.819 kN;

3)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

G2k4

采用2300目/100cm2,A0=1.3mm2密目安全网全封闭,自重标准值gk4=0.01kN/m2。

外立杆:N

G2k4

= la×[H] ×gk4 =1.5×14.600×0.01=0.219 kN;

4)附加横杆及扣件的自重标准值N

G2k5

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n4=1根,铺设层数n5=8层,采用Φ48 × 2.7钢管,自重标准值gk6=0.0302kN/m。

外立杆:N

G2k5

= n5×n4×(0.5×lb×gk6+0.0132)

= 8×1×(0.5×0.8×0.0302+0.0132)=0.202 kN;

内立杆:N

G2k5

= n5×n4×[(0.5×lb+a1)×gk6+0.0132]

= 8×1×[(0.5×0.8+0.1)×0.0302+0.0132]= 0.226 kN;

5)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

G2k

合计

外立杆:N

G2k

=1.440+0.819+0.219+0.202=2.680 kN;

内立杆:N

G2k

=1.800+0.226=2.026 kN;

各段静荷载标准值的计算过程完全相同,上面我们给出了第1段静荷载标准值的计算过程,最后给出各段的最终计算结果如下:

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外立杆:N

G1k =1.579kN,N

G2k

=2.680kN;

内立杆:N

G1k =1.297kN,N

G2k

=2.026kN;

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外立杆:N

G1k =1.558kN,N

G2k

=2.794kN;

内立杆:N

G1k =1.279kN,N

G2k

=2.026kN;

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外立杆:N

G1k =1.666kN,N

G2k

=3.132kN;

内立杆:N

G1k =1.368kN,N

G2k

=2.280kN;

5.1.3.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活荷载按照2个装修作业层(荷载为2 kN/m2)计算,活荷载合计值∑Qk=4 kN/m2。外立杆:∑N

Qk

= 0.5×lb×la×∑Qk = 0.5×0.8×1.5×4=2.400 kN;

内立杆:∑N

Qk

=(0.5×lb+a1)×la×∑Qk =(0.5×0.8+0.1)×1.5×4=3.000 kN;

5.1.4.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 k =μ

z

·μ

s

·ω

其中ω

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荷载规范规定采用:ω

= 0.2 kN/m2;

μ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μ

s

=1.3 =1.3×0.800=1.040;为挡风系数,

考虑了脚手架和围护材料的共同作用,计算过程复杂因篇幅有限计算

过程从略。μ

s

最大值取1.0;因此这里取μs=1.0。

μ

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

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脚手架底部μ

z

=0.650,脚手架顶部

μ

z

=0.650;

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脚手架底部μ

z

=0.650,脚手架顶部

μ

z

=0.866;

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脚手架底部μ

z

=0.866,脚手架顶部

μ

z

=1.044;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

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脚手架底部W k =0.130kN/m 2

,脚手架顶部W k =0.130kN/m 2;

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脚手架底部W k =0.130kN/m 2,脚手架顶部W k =0.173kN/m 2;

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脚手架底部W k =0.173kN/m 2,脚手架顶部W k =0.209kN/m 2;

6.1、立杆稳定性计算 6.1.1基本数据计算 (1).立杆长细比验算

依据《扣件式规范》第5.1.9条:

长细比λ= l 0/i = k μh/i=μh/i (k 取为1) 查《扣件式规范》表5.2.8得:μ = 1.500; 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 = 1.600 cm ; λ= 1.500×1.8×100/1.600=168.750

立杆实际长细比计算值λ=168.750 小于容许长细比210,满足要求! 6.1.2.确定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

长细比λ= l 0/i = k μh/i=1.155×1.500×1.8×100/1.600=194.906; 稳定系数φ查《扣件式规范》附录A.0.6表得到:φ= 0.189; 6.1.3.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

w wk

=1.40.6M M ?

2

wk k =0.05a c M l H ξω

经计算得到,各段弯矩M w 为:

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脚手架底部M w =0.006kN ·m ; 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脚手架底部M w =0.006kN ·m ; 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脚手架底部M w =0.008kN ·m ; 6.2外立杆稳定性计算

采用钢丝绳卸荷的脚手架并不是在卸荷点处断开的,所以,上段的荷载总有一部分是会传到下段的。我们按照上段传给下段30%恒荷载计算。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 =1.2×(N G1k +N G2k )+1.4∑N Qk 经计算得到,各段N 值为:

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脚手架底部N=1.2×(1.579+2.680)+1.4×2.400+1.2×5.791×30%=10.556kN ;

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脚手架底部N=1.2×(1.558+2.794)+1.4×2.400+1.2×4.797×30%=10.309kN ;

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脚手架底部N=1.2×(1.666+3.132)+1.4×2.400=9.117kN ;

抗压应力计算值 σ = γ0N/(φA) + γ0M W /W ≤ [f] 经计算得到,各段σ值为:

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抗压应力计算值σ=161.538N/mm 2; 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抗压应力计算值σ=157.800N/mm 2; 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抗压应力计算值σ=140.308N/mm 2; 组合风荷载时,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外立杆实际抗压应力计算值σ

=161.538N/mm2小于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满足要求!

组合风荷载时,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外立杆实际抗压应力计算值σ=157.800N/mm2小于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满足要求!

组合风荷载时,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外立杆实际抗压应力计算值σ=140.308N/mm2小于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满足要求!

6.3内立杆稳定性计算

采用钢丝绳卸荷的脚手架并不是在卸荷点处断开的,所以,上段的荷载总有一部分是会传到下段的。我们按照上段传给下段30%恒荷载计算。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 =1.2×(N

G1k +N

G2k

)+1.4∑N

Qk

经计算得到,各段N值为:

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脚手架底部N=1.2×(1.297+2.026)+1.4×3.000+1.2×4.400×30%=9.352kN;

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脚手架底部N=1.2×(1.279+2.026)+1.4×3.000+1.2×3.648×30%=9.060kN;

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脚手架底部N=1.2×(1.368+2.280)+1.4×3.000=8.158kN;

抗压应力计算值σ = γ

0N/(φA) + γ

M

W

/W ≤ [f]

经计算得到,各段σ值为:

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抗压应力计算值σ=143.310N/mm2;

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抗压应力计算值σ=138.887N/mm2;

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抗压应力计算值σ=125.784N/mm2;

组合风荷载时,第1段(高度0.000-14.600米)内立杆实际抗压应力计算值σ

=143.310N/mm2小于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满足要求!

组合风荷载时,第2段(高度14.600-29.000米)内立杆实际抗压应力计算值σ

=138.887N/mm2小于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满足要求!

组合风荷载时,第3段(高度29.000-44.400米)内立杆实际抗压应力计算值σ

=125.784N/mm2小于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满足要求!

7.1钢丝绳卸荷计算

在脚手架全高范围内卸荷2次;吊点选择在立杆、小横杆、大横杆的交点位置;以卸荷吊点分段计算。

第1次卸荷点高度为14.600米,钢丝绳上下吊点的竖向距离ls为6.000米,吊点水平距离3.0倍于立杆纵距;

第2次卸荷点高度为29.000米,钢丝绳上下吊点的竖向距离ls为6.000米,吊点水平距离3.0倍于立杆纵距;

各卸荷点钢丝绳卸荷计算方法是相同的,下面我们仅给出第一次卸荷的计算过程,其他的卸荷点直接给出计算结果。

7.1.1.卸荷点内力计算

卸荷点处立杆轴向力计算:

P 1 =k

x

×N

1

×n=1.5×10.309×3=46.392 kN

P 2 =k

x

×N

2

×n=1.5×9.060×3=40.771 kN

经过计算得到

a

1

=arctg[6/(0.8+0.3)]=79.611度

a

2

=arctg[6/0.3]=87.138度

各吊点位置处内力计算为(kN):

T 1 = P

1

/sina

1

= 46.392/0.984 = 47.165 kN

T 2 = P

2

/sina

2

= 40.771/0.999 = 40.822 kN

G 1 = P

1

/tana

1

= 46.392/5.455 = 8.505 kN

G 2 = P

2

/tana

2

= 40.771/20.000 = 2.039 kN

其中T钢丝绳轴向拉力,G钢丝绳水平分力。

7.1.2钢丝绳的最小直径计算

卸荷钢丝绳的最大轴向拉力为[Fg]= T

1

=47.165 kN。钢丝绳的容许拉力按照下式计算:

[F

g ] =α F

g

/K

其中[Fg]--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g --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计算中可以近似计算Fg=0.5d2,d为钢丝绳直径(mm);

α -- 钢丝绳之间的荷载不均匀系数;

K --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计算中[F

g

]取47.165kN,α=0.85,K=6,得到:

选择卸荷钢丝绳的最小直径为:d =(2×47.165×6/0.85)0.5 = 25.804 mm。

7.1.3.钢丝绳的吊环强度计算

吊环强度计算公式为:σ = N / A ≤ [f]

其中

[f] 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9.8 每个拉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50N/mm2;

N -- 吊环上承受的荷载等于[Fg];

A -- 吊环截面积,每个吊环按照两个截面计算,A=0.5πd2;

选择吊环的最小直径要为:d =(2×[Fg]/[f]/π)0.5=(2×47.165×103/50/3.142)0.5 = 24.506 mm。

实际吊环选用直径D=25mm 的HPB235的钢筋制作即可。

第1次卸荷钢丝绳最小直径为 25.8mm(钢丝绳型号:6×19),必须拉紧至47.165

kN,吊环直径为 25mm。

根据各次卸荷高度得:

第2次卸荷钢丝绳最小直径为 24.3mm(钢丝绳型号:6×19),必须拉紧至41.710 kN,吊环直径为 25mm。

8.1连墙件的稳定性计算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按照下式计算:

N lw = 1.4×W

k

×A

w

= 4.736 kN;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A

w

= 16.200 m2;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 N

l = N

lw

+ N

= 7.736 kN;

连墙件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N

f

= φ·A·[f]

其中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i = 700/16的结果查表得到φ=0.873;

A = 3.84 cm2;[f]=205 N/mm2;

连墙件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N

f

= 0.873×3.84×102×205×10-3 = 68.703 kN;

N l =7.736kN < N

f

=68.703kN,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用双扣件与墙体连接。

由以上计算得到 N

l

=7.736kN ≤双扣件的抗滑力12.000kN,满足要求!

9.1、混凝土底板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

l

=100×100=10000.000mm2

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压力设计值

F l =ωβ

1

(f

cc

-σ)A

l

=0.75×3×(0.85×6.300-1.4×1)×10000.000/1000=88.988kN

经验算,混凝土支撑面局部压力设计值大于实际值,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

10.1、脚手架配件数量匡算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杆件配备数量需要一定的富余量,以适应构架时变化需要,因此按匡算方式来计算;根据脚手架立杆数量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长杆总长度(m) L = 1.1·H·(n+l

a /h·n-2·l

a

/h)

小横杆数(根) N

1

= 1.1·(H/2h + 1)·n

直角扣件数(个) N

2

= 2.2·(H/h + 1)·n

对接扣件数(个) N

3

= L/l

旋转扣件数(个) N

4

= 0.3·L/l

脚手板面积(m2) S = 1.1·(n-2)·l

a ·l

b

其中 n --立杆总数(根) n=10;

H --搭设高度(m) H=44.4;

h --步距(m) h=1.8;

l

a --立杆纵距(m) l

a

=1.5;

l

b --立杆横距(m) l

b

=0.8;

代入得:

长杆总长度(m) L =1.1×44.4×(10 + 1.5×10/1.8 - 2 ×

1.5/1.8)=814.000;

小横杆数(根) N

1

=1.1 ×(44.4 /(2×1.8) + 1) ×10 = 147;

直角扣件数(个) N

2

=2.2 ×(44.4 / 1.8 + 1) ×10 = 565;

对接扣件数(个) N

3

=814.000 / 6.00 = 136;

旋转扣件数(个) N

4

=0.3 ×814.000 / 6.00 = 41;

脚手板面积(m2) S =1.1 × (10-2) × 1.5 × 0.8=10.560。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长杆总长814.000m;小横杆147根;直角扣件565个;对接扣件136个;旋转扣件41个;脚手板10.560m2。

9.2悬挑架段计算书

一、基本参数

主梁离地高度(m) 44.4 悬挑方式联梁悬挑

主梁间距(mm) 1813 主梁间距相当于几倍立杆间

距(倍数)n

b

2

主梁与建筑物连接方式平铺在楼板上锚固点设置方式U型锚固螺栓锚固螺栓直径d(mm) 30 主梁建筑物外悬挑长度

L x (mm)

4360

主梁外锚固点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a(mm) 100 主梁建筑物内锚固长度

L

m

(mm)

1200

梁/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混凝土与螺栓表面的容许粘

结强度[τ

b ](N/mm2)

2.5

锚固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N/mm2)

50

二、荷载布置参数

支撑点号支撑方式距主梁外锚固

点水平距离

(mm)

支撑件上下固

定点的垂直距

离L

1

(mm)

支撑件上下固

定点的水平距

离L

2

(mm)

是否参与计算

1 下撑2200 3600 2200 是

2 上拉2600 10800 2600 是

3 上拉4200 10800 4260 是

作用点号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

载标准值F'(kN)

各排立杆传至梁上荷

载设计值F(kN)

各排立杆距主梁外锚

固点水平距离(mm)

主梁间距

l

a

(mm)

1 8 10.9 300 1813

2 8 10.9 1500 1813

3 8 10.9 3000 1813

4 8 10.9 4260 1813

附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三、联梁验算

联梁材料类型工字钢联梁合并根数n

l

1

联梁材料规格16号工字钢联梁截面积A(cm2) 26.1

联梁截面惯性矩I

x (cm4) 1130 联梁截面抵抗矩W

x

(cm3) 141

联梁自重标准值g

k

(kN/m) 0.205 联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

[f](N/mm2)

215

联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

[τ](N/mm2)

125 联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联梁计算模型四等跨连续梁

荷载标准值:

q'=g

k

=0.205=0.205kN/m

第1排:F'

1=F

1

'/n

l

=8/1=8kN

第2排:F'

2=F

2

'/n

l

=8/1=8kN

第3排:F'

3=F

3

'/n

l

=8/1=8kN

第4排:F'

4=F

4

'/n

l

=8/1=8kN

F'=max[F'

1,F'

2

,F'

3

,F'

4

]=8kN

荷载设计值:

q=1.2×g

k

=1.2×0.205=0.246kN/m

第1排:F

1=F

1

/n

l

=10.9/1=10.9kN

第2排:F

2=F

2

/n

l

=10.9/1=10.9kN

第3排:F

3=F

3

/n

l

=10.9/1=10.9kN

第4排:F

4=F

4

/n

l

=10.9/1=10.9kN

F=max[F

1,F

2

,F

3

,F

4

]=10.9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

max =M

max

/W=3.41×106/141000=24.186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剪力图(kN)

τ

max =Q

max

/(8I

z

δ)[bh

2-(b-δ)h2]=7.473×1000×[88×1602-(88-6)×140.22]/(8×1130

0000×6)=8.831N/mm2

τ

max

=8.831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变形图(mm)

ν

max =0.229mm≤[ν]=l

a

/250=1813/250=7.252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正常使用受力状态下:

第1排:R'

1max

=18.139kN

第2排:R'

2max

=18.139kN

第3排:R'

3max

=18.139kN

第4排:R'

4max

=18.139kN

极限受力状态下:

第1排:R

1max

=24.646kN

第2排:R

2max

=24.646kN

第3排:R

3max

=24.646kN

第4排:R

4max

=24.646kN

四、主梁验算

主梁材料类型工字钢主梁合并根数n

z

1

主梁材料规格18号工字钢主梁截面积A(cm2) 30.6

主梁截面惯性矩I

x (cm4) 1660 主梁截面抵抗矩W

x

(cm3) 185

主梁自重标准值g

k

(kN/m) 0.241 主梁材料抗弯强度设计值

[f](N/mm2)

215

主梁材料抗剪强度设计值

[τ](N/mm2)

125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允许挠度[ν](mm)1/360

荷载标准值:

q'=g

k

=0.241=0.241kN/m

第1排:F'

1=n

l

×R'

1max

/n

z

=1×18.139/1=18.139kN

第2排:F'

2=n

l

×R'

2max

/n

z

=1×18.139/1=18.139kN

第3排:F'

3=n

l

×R'

3max

/n

z

=1×18.139/1=18.139kN

第4排:F'

4=n

l

×R'

4max

/n

z

=1×18.139/1=18.139kN

荷载设计值:

q=1.2×g

k

=1.2×0.241=0.289kN/m

第1排:F

1=n

l

×R

1max

/n

z

=1×24.646/1=24.646kN

第2排:F

2=n

l

×R

2max

/n

z

=1×24.646/1=24.646kN

第3排:F

3=n

l

×R

3max

/n

z

=1×24.646/1=24.646kN

第4排:F

4=n

l

×R

4max

/n

z

=1×24.646/1=24.646kN

1、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σ

max =M

max

/W=8.672×106/185000=46.875N/mm2≤[f]=2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剪力图(kN)

τ

max =Q

max

/(8I

z

δ)[bh

2-(b-δ)h2]=28.318×1000×[94×1802-(94-6.5)×158.62]/(8×1

6600000×6.5)=27.709N/mm2

τ

max

=27.709N/mm2≤[τ]=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变形图(mm)

ν

max =0.492mm≤[ν]=2×l

x

/360=2×4360/360=24.222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R

1=-4.979kN,R

2

=33.643kN,R

3

=33.871kN,R

4

=8.013kN,R

5

=29.642kN

五、上拉杆件验算

钢丝绳型号6×19(b)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N/mm2) 1570(纤维芯) 钢丝绳直径(mm) 28 钢丝绳不均匀系数α0.85

钢丝绳安全系数k 9 钢丝绳绳夹型式马鞍式

拴紧绳夹螺帽时螺栓上所受

力T(kN)

15.19 钢丝绳绳夹数量[n] 3

花篮螺栓在螺纹处的有效直

径d

e (mm)

25 花篮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N/mm2)

170

主梁拉环直径d(mm) 28 焊缝厚度h

e

(mm) 10

焊缝长度l

w (mm) 100 角焊缝强度设计值f

f

w(N/mm2) 160

钢丝绳绳卡作法

钢丝绳连接吊环作法上拉杆件角度计算:

α

1=arctanL

1

/L

2

=arctan(10800/2600)=76.464°

α

2=arctanL

1

/L

2

=arctan(10800/4260)=68.474°

上拉杆件支座力:

R

S1=n

z

R

4

=1×8.013=8.013kN

R

S2=n

z

R

5

=1×29.642=29.642kN

主梁轴向力:

N

SZ1=R

S1

/tanα

1

=8.013/tan76.464°=1.929kN

N

SZ2=R

S2

/tanα

2

=29.642/tan68.474°=11.692kN

上拉杆件轴向力:

N

S1=R

S1

/sinα

1

=8.013/sin76.464°=8.242kN

N

S2=R

S2

/sinα

2

=29.642/sin68.474°=31.865kN

上拉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

S =max[N

S1

...N

Si

]=31.865kN

钢丝绳: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2001年7月第一版)表13-4、13-5、13-6得,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F

g

=463.428kN

[F

g ]=α× F

g

/k=0.85×463.428/9=43.768kN≥N

S

=31.865kN

符合要求!

绳夹数量:

n=1.667[Fg]/(2T)=1.667×43.768/(2×15.19)=3个≤[n]=3个符合要求!

花篮螺栓验算:

σ=[F

g ]/(π×d

e

2/4)=43.768×103/(π×252/4)=89.164N/mm2≤[ft]=170N/mm2

符合要求!拉环验算:

σ =[F

g ]/(2A)=2[F

g

]/πd2=2×43.768×103/(π×282)=35.54N/mm2≤[f]=65N/mm2

注:[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7.6 每个拉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吊环应力不应大于65N/mm2

符合要求!

拉环详图(主梁为工字钢)

角焊缝验算:

σ

f =N

S

/(h

e

×l

w

)=31.865×103/(10×100)=31.865N/mm2

≤β

f f

f

w=1.22×160=195.2N/mm2

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β

f

=1.22

符合要求!

六、下撑杆件验算

下撑杆材料类型工字钢下撑杆截面类型16号工字钢下撑杆截面积A(cm2) 26.1 下撑杆截面惯性矩I(cm4) 1130

下撑杆截面抵抗矩W(cm3) 141 下撑杆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

205

下撑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下撑杆件截面回转半径

i(cm)

6.58

对接焊缝抗压强度设计值

f t w(N/mm2)

185

下撑杆件角度计算:

β

1

=arctanL

1

/L

2

=arctan(3600/2200)=58.57°下撑杆件支座力:

R

X1=n

z

R

3

=1×33.871=33.871kN

主梁轴向力:

N

XZ1=R

X1

/tanβ

1

=33.871/tan58.57°=20.699kN

下撑杆件轴向力:

N

X1=R

X1

/sinβ

1

=33.871/sin58.57°=39.694kN

下撑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N

X =max[N

x1

...N

xi

]=39.694kN

下撑杆长度:

L0

1=(L

1

2+L

2

2)0.5=(36002+22002)0.5=4219.005mm

下撑杆长细比:

λ

1=L

01

/i=4219.005/65.8=64.119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C得,φ

1

=0.807

当φ大于0.6,φ

1

'=0.721

外脚手架方案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1、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 (3)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等 2、脚手架的计算参数 搭设高度H=24米,密目网规格:2300目/100cm2 ,每目空隙面积为1.3mm2。脚手架立于基槽回填土上,下设50×100×4000木垫板。步距1.8m,立杆纵距l a=1.5米,立杆横距l b=1.05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按同时铺设4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2。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 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0.7 kN/m2, E=2.06×105N*mm2 3、荷载标准值 (1)结构自重标准值:g k1的取值参照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的附表选用(双排脚手架)g k1=0.13 kN/m2。 (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 k2=0.35kN/m2(可按实际取值) (3)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0.14 kN/m (4)施工均布活荷载:q k=3 kN/m2 (5)风荷载标准值:ωk=μz·μs·ω0=1.25*1.3*0.7=1.14 kN/m2 式中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地面粗糙类 别选B,取μz=1.25。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3. ω0——基本风压值,根据澳大利亚荷载规范取值为0.7 kN/m2 4、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强度及变形计算 (1)横向水平杆计算 脚手架搭设剖面图如下:

扣件式脚手架计算书(修改后)

附件1: 扣件式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脚手架参数

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 1.254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连墙件、单立 杆稳定性) 1.06, 0.796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连 墙件、单立杆稳定性) 0.332,0.25 计算简图: 立面图 侧面图 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纵向水平杆在上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根数n 2

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 98900 横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 4120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0.03+Gkjb×lb/(n+1))+1.4×Gk×lb/(n+1)=1.2×(0.03+0.35×0.9/(2+1))+1.4×3.6×0.9/(2+1)=1. 674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3+Gkjb×lb/(n+1))+Gk×lb/(n+1)=(0.03+0.35×0.9/(2+1))+3.6×0.9/(2+1)=1.21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max=0.1qla2=0.1×1.674×1.52=0.377kN·m σ=Mmax/W=0.377×106/4120=91.42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la4/(100EI)=0.677×1.215×15004/(100×206000×98900)=2.044mm νmax=2.044mm≤[ν]=min[la/150,10]=min[1500/150,10]=10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11

一、编制依据: 1、现场施工的条件和要求 2、施工图纸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11 5、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川北监狱外道路扩宽及防洪工程位于川北监狱门外。川北监狱灾后重建迁建项目是司法部监狱布局调整和国建政权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重点建设项目,是四川省“十一五期间国建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为解决场地内临时便道通行及进出监狱需要,已于2011年修建完成了一条宽为15米的(断面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进出通道。 由于周边安置点的修建,现状道路断面已无法满足交通需求。同时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为一断头排洪沟,无法满足地块周边山洪的排放问题,雨水自然漫流进入下面居住小区。 本工程现状道路分幅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15米,现根据使用需要,将车行道扩宽为14米,由于道路北侧人行道边为监狱管理安置房,无法进行拓宽,故在道路右侧(南侧)进行拓宽,具体拓宽方式为: 对南侧(右侧)道路路面进行扩宽,其中桩号0+240-0+321.7m段右侧人工边坡为本次整治范围,边坡为岩质边坡,长约81.7m,高约16m。将原道路右侧人行道拆除并拓宽车行道5米,并在新建及已建路面全部铺设沥青混凝土,在拓宽车行道南侧重做3米宽人行道,人行道外布置2.5米×3米排洪沟,并将雨水口位置平移至新建车行道外侧,原道路人行道上的行道树移栽至新建人行道上,原人行道上综合管线也需迁改至新建人行道上。 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断面偏小,该排洪沟并未下穿川北监狱进出通道进入该区域北侧排洪沟,故该排洪沟为一断头排洪沟,根据我院排水专业测算,该排洪沟断面偏小,本次施工图设计在道路南侧(右侧)新增一道2.5×3米暗沟排洪沟排洪沟,在设计止点采用2.5×3米排洪沟穿路,最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架体参数 二、荷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搭设示意图: 平台水平支撑钢管布置图

平面图

侧立面图 四、板底支撑(纵向)钢管验算 钢管类型Φ48.3×3.6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 5.26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12.71钢管弹性模量E(N/mm2) 2.06×105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 205纵向钢管验算方式简支梁 G 1k =g 1k =0.04kN/m G 2k =g 2k ×l b /(n+1)=0.35×1.2/(2+1)=0.14kN/m Q 1k =q 1k ×l b /(n+1)=1×1.2/(2+1)=0.4kN/m Q 2k =q 2k ×l b /(n+1)=1×1.2/(2+1)=0.4kN/m 1、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简支梁计算满堂脚手架平台上的无集中力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M max =ql2/8=1.336×1.22/8=0.24kN·m R max =ql/2=1.336×1.2/2=0.802kN σ=M max /W=0.24×106/(5.26×103)=45.62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q 2=1.4×F 1 =1.4×1=1.4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外脚手架计算书(20200617113908)

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 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5.3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9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3.6,连墙件采用3步3跨,竖向间距5.4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40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500/2=0.26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500/2=2.250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40+1.2×0.262+1.4×2.250=3.513kN/m

施组方案—脚手架搭设方案(含计算书)

1.0 安全技术设计 1.1 一般规定 本工程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 (1)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本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需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 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2)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3)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4)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 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按下表采用。 (6)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按下表采用。 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7)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下中规定的容许值。 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

(8)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下中规定的容许值。 构件类别容许长细比[λ] 立杆双排架210 单排架230 横向斜撑、剪刀撑中的压杆250 拉杆350 1.2 构造要求 1.2.1 脚手架设计 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扣件钢管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60.35m(以最高建筑标高为58.85米计算为例),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内排架距离墙体距离为550mm。 脚手架施工均布荷载为2.0kN/㎡,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脚手架沿高度方向采用分层多次沿四周满搭设的方式,搭设高度至屋面女儿墙上1.5m。 1.2.2 平面布置 立杆纵向间距1500mm,横向间距1200mm。内排立杆距离建筑物的距离为550mm,下端垫木垫板并设置扫地杆。立杆与大横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和遗漏。立杆的接头应错开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得设于同步内,错开距离应大于500mm,其接头距大横杆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600mm)。 1.2.3 立面布置 正立面图 大横杆步距1500mm,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错开布置,错开距离不小于纵距的1/3(≥600mm),扶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计算书

落地式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 工程名称:演示工程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 编制人:张某某 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参数 (1) 三、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验算 (2) 四、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验算 (4) 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4)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5) 七、脚手架搭设高度计算 (8) 八、连墙件计算 (9) 九、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11)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二、工程参数

1800 3001050

三、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验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施工荷载的传递路线是:脚手板→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立杆,如图: 横向水平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一)抗弯强度计算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Q K+Q P1)×S=(2+0.3)×1.5=3.45 kN/m 2、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Q K×S+1.2×Q P1×S=1.4×2×1.5+1.2×0.3×1.5=4.74 kN/m 3、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挠度不计悬挑荷载,但计算支座最大支反力要计入悬挑荷载),最大弯矩: M max= ql b 2= 4.74×1.052 =0.653kN·m 88 4、钢管载面模量W=4.49cm3 5、Q235钢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6、计算抗弯强度 σ = M max= 0.653×106 = 145.43N/m m2 〈205N/mm2 W 4.49×103 7、结论: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新)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18.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同时施工1层,脚手板共铺设2层。 脚手架用途: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纵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范本)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范本)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更多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请加群(30336254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0.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2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50米,立杆的步距1.2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 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2.40米,水平间距2.40米。 施工活荷载为2.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0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16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2500,体型系数0.600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5号槽钢U口水平,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2.5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1.5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40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00×1.050/2=0.052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050/2=1.05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40+1.2×0.052=0.111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050=1.47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11+0.10×1.470)×1.2002=0.224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11+0.117×1.470)×1.2002=-0.264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0.264×106/5260.0=50.114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落地脚手架计算书(适用于24米以下)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参数 (1) 三、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验算 (2) 四、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验算 (4) 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4)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5) 七、脚手架搭设高度计算 (8) 八、连墙件计算 (9) 九、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10)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二、工程参数

1800 3001050 三、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验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施工荷载的传递路线是:脚手板→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立杆,如图: 横向水平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一)抗弯强度计算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 =(Q K +Q P1 )×S=(3+×= kN/m 2、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设计值: q=×Q K ×S+×Q P1 ×S=×3×+××= kN/m 3、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挠度不计悬挑荷载,但计算支座最大支反力要计入悬挑荷载),最大弯矩: M max = ql b 2 = × =·m 88 4、钢管载面模量W= 5、Q235钢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6、计算抗弯强度 σ=M max = ×106 =mm2〉205N/mm2 W×103 7、结论:不满足要求!建议减少脚手架纵距或横距或小横杆间距,或控制施工荷载!(二)变形计算 1、钢材弹性模量E=×105N/mm2 2、钢管惯性矩I= 3、容许挠度 [ν]=l/150与10mm

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详细计算书)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施工部署1? 3.1?组织机构 (1) 3.2?设计总体思路....................................................................................................................... 1 3.3?劳动力准备 (1) 3.4.................................................................................................................................. 材料准备23.5机具准备2? 3.6技术准备 (3) 4脚手架构造要求 (3) 4.1总的设计尺寸3? 4.2纵向水平杆 (3) 4.3横向水平杆3? 4.4脚手板4? 4.5立杆4? 4.6?连墙件4? 4.7门洞 (4) 4.8剪刀撑4? 4.9?扣件5? 4.10?基础5? 4.11?上人斜道5? 5?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工艺.............................................................................................. 5 5.1落地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5? 5.2?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6) 6?目标和验收标准 (6) 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 7.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6? 7.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6? 7.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7? 7.4?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7 7.5?文明施工要求 (8) 7.6?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9? 8设计计算 (10) 8.1?荷载传递路线10?

落地外脚手架计算书

附件计算书一: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 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31.2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5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钢管类型为φ48×2.8,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4.2kN/m2,同时考虑1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30kN/m2,按照铺设2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96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4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6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0.850/2=0.128kN/m 活荷载标准值Q=4.160×0.850/2=1.768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6+1.2×0.128=0.196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768=2.475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96+0.10×2.475)×1.5002=0.592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96+0.117×2.475)×1.5002=-0.696kN.m

脚手架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脚手架计算书及相关图纸【计算书】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脚手架参数 、荷载设计

Z.

计算简图: 立面图 § 侧面图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纵向水平杆在上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根数n 2 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205 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 127100 横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横杆截面抵抗矩W(mm 3) 5260 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橫向水平杆 飙向隶平杆 注禺銳向水罟杆在上祇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 根数埼不包會两僧水平杆’如本明洌为乱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 ?.04+G kjb X b/(n+1))+1.4 G細b/(n+1)=1.2 ?04+0.35 09/(2+1))+1.4 3X9 /(2+1)=1.43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4+G kjb X b/(n+1))+G k X b/(n+1)=(0.04+0.35 0.9/(2+1))+3 0.9/(2+1)=1.04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0.1ql a2=0.1 X.43 *52=0.32kN m (T =M ax/W=0.32 >106/5260=61.32N/mm2w [f]=205N/mm f 12 ) 150015001500 r*r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v ax=0.677q'l a4心00EI)=0.677 1 您4 >1500^/(100 206000 >127100)=1.368mm v ax= 1.368mm< [ v^min[l a/150, 10]= min[1500/150, 10] = 10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1.1ql a=1.1 X.43 *5=2.3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1.1q'l a=1.1 X.04 X.5=1.72kN 四、横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2.37kN q=1.2 %.04=0.048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 F1'=R max'=1.72kN q'=0.04kN/m 1、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2.37KN Z37kN

脚手架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石灰石块仓脚手架施工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确保规范施工安全生产,根据该工程建筑结构和施工特点、特编制该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本工程位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基烯烃项目动力站内,石灰石块仓涉及高空作业的设备必须搭设脚手架,并铺设跳板。 1.2、基础处理:采用夯实、找平。 2.搭设方案 2.1、材料及规格选择 根据JGJ59-99标准要求,采用钢管搭设,钢管尺寸采用φ48×3.5mm,并使用钢扣件。 2.2、搭设尺寸 安装用脚手架上面主要沉重施工人员的体重,部分设备材料,施工人员的体重与设备材料重量远小于脚手架自重,按如下规格搭设。 2.2.1、立杆 立杆间距1.8m,不大于2.0m,外脚手架立杆基础垫通长板(20cm×5cm×4cm 长的松木板),使用底座(1cm×15cm×8mm)。离地高度20cm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续设置在立杆内侧,立杆接长采用对接,且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错开50cm以上,相邻接头不应在同跨内。接头距大横杆与立杆的交接处不应大于50cm。顶层立杆可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两个扣件。 2.2.2、大横杆 大横杆间距控制在1.8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立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不应小于10cm,但不应大于30cm。杆件接长需对接,接点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50cm。 2.2.3、小横杆 小横杆搭在大横杆上面,伸出大横杆长度不小于10cm,小横杆间距:立杆与大横杆交接处必须设小横杆。

2.2.4、剪刀撑 外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6-7根(9-15M)立杆应设一组剪刀撑。剪刀撑从基础开始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宽度不少于6米,最少跨4跨,最多跨6跨,与地面的夹角为:跨6跨时45°、跨5跨时50°、跨4跨时60°。剪刀撑杆件接长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使用三个扣件均匀分布,端头距扣件不小于10cm。 2.2.5、脚手板 应满铺脚手板,严禁探头板,不得高低不平。 2.3、排水措施:架底处不得有积水,并设排水沟。 3、施工要求 3.1、2米以上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的设备必须搭设脚手架,并铺设跳板。 3.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有持证的架子工搭设。 3.3、搭设脚手架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并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帽。在脚手架搭设期间由专职安全员检查落实安全带、安全帽的规范佩带事宜,并在施工中全程监控,发现违章情况及时处理并将有关情况上报项目部。,对于精神状态不佳、身体不适、酒后或宿酒未醒人员,严禁参与脚手架搭设施工。 3.4、搭设脚手架人员职工进行定期医务检查,随时掌握职工身体状况,有高、低血压,弱视,听觉不灵者不允许参与脚手架搭设作业。 3.5、搭设的脚手架,最上层应形成梯形平台,并应敷满架板,架板要用铁丝牢固固定,以便于工人操作。 3.6、脚手架敷设的人行走道,要保证400mm宽,应由两块跳板组成,跳板的探头应在小杆架设处用钢丝捆扎好,不允许有探头活动跳板。脚手架组装和解体必须要有专人监护,严格按拆装程序处理。 3.7、15m以上(含15m)的高空作业必须办理《高空作业票》(高度在15—30米为三级高空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为特级高空作业),高空作业票由作业负责人填写,现场安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审批,安全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3.8、未经检查验收的架子,除架子工外其它人员严禁攀登。验收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作局部修改时须经安全人员同意,由架子工进行实施。

脚手架计算书(DOC)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4.5m, 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50m,立杆的步距 h=1.30m。 脚手板自重0.30kN/m2,栏杆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 2.00kN/m2,施工活荷载5.00kN/m2。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4.73cm3; 截面惯性矩 I = 11.35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线荷载(kN/m): q1=0.000+0.300×0.300=0.09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 q21= 2.000×0.300=0.600kN/m (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22= 5.000×0.300=1.500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500+0.600=2.10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1.20×0.090=0.108kN/m 活荷载q2 = 1.40×1.500+1.40×0.600=2.940kN/m 最大弯矩 M max=(0.10×0.108+0.117×2.940)×1.2002=0.511kN.m 最大支座力N = (1.1×0.108+1.2×2.94)×1.20=4.376kN 抗弯计算强度f=0.511×106/4729.0=108.03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外脚手架搭设在地下室顶板计算书

外脚手架搭设在地下室顶板计算书 CBD21地块改造工程工程;属于框架结构;地上14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57.4m;标准层层高:3.3m ;总建筑面积:88345平方米;总工期:730天; 本工程由宁波维科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宁波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浙江省华夏工程勘测院地质勘察,浙江工正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慈溪城关 建筑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施云兰担任项目经理,吴焕正担任技术负责人。 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36.3 米,20米以下采用双管立杆,20米以上采用单管立杆;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 1.8米,立杆的横距为1.05米,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米;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米;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2 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0.8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 3.6 米,水平间距5.4 米,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2 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浙江省慈溪市,基本风压为0.45 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1.0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65; 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2):0.1337;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5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7; 脚手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2):0.038; 5.地下室顶板参数 地下室顶板类型: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标准值(kpa):200.00;立杆地下室顶板面积(m2):0.25;地下室顶板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完整word版)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采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计算;本工程为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6570m2,建筑总高度为39.8米,建筑总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一层层高4.5m,二层层高4m,三~十一层层高均为3m,十二层层高为4m。 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44.2 m,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横距为 1.05m,立杆的纵距为1.5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m;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20m;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2 根; 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 150.00 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1.0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两跨,竖向间距 3.6 m,水平间距3 m,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2 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广东深圳市,基本风压0.75 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1.0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1.13; 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0.1248;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1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 脚手板类别:冲压钢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0.038; 脚手板铺设总层数:12; 5.地基参数要求 若地基土类型为: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20.00;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0.20;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本工程原地基土类型为混凝土,地基承载力大于120,满足要求! 二、大横杆的计算: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脚手架施工方案含图纸计算书

沃尔瑞新建厂区 脚 手 架 施 工 方 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准备 (1) 三、搭设材料 (3) 四、搭设顺序及技术措施 (4) 五、拆除施工工艺 (13) 六、安全管理 (14) 七、计算书 (16)

一、工程概况 苏州沃尔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位于园区胜浦界胜浦路西侧。新建厂区共有二个单体厂房及一门卫室,建筑面积12171.4㎡。 ①其中1#厂房分A、B两个区,均为二层框架架构,局部三层(机房)。屋面标高9.5m,局部13.10m;2#厂房分A、B两个区,A区二层框架结构,B区三层框架结构,屋面标高均为12.5m,局部机房屋面为16.1m。 ②现场实际室内外高差均为0.6m以上。因此本项目脚手架实际搭设高度如下: 1#厂房:0.6m+9.5m+1.2m(女儿墙高)+1.5m=12.8m。(局部机房处一面在外架上,三面在9.5屋面上(在大屋面上实搭5.4m),该处高度14.9左右) 2#厂房:0.6+12.5+1.2+1.5=15.8m(局部机房处一面在外架上三面在12.5m处屋面上,局部机房外架上搭设至17.9m,三面脚手架搭设至12.5m屋面上搭4.1+1.5=5.6m左右)(见示意图) ③本方案编制依据参照JGJ-130---2011、J84-2011 ④脚手架搭设平面布置见搭设总平面布置图(1)示意。 二、施工准备 1、脚手架搭设前,应按方案要求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架

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2、对进场的钢管、扣件、竹笆片、木垫板(或槽钢)、密目网进行检 查,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进场合格材料应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积 水。 4、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本方案中 已考虑搭设外四周设排水沟)。 5、搭设场地应高于自然土面50-100mm,雨水流向排水沟。搭设场地 必须夯实砼硬化(压实填土或建筑垃圾必须满足脚手架荷载)6、搭设平面见图1.2.3.

脚手架计算书(步距1.8)

本工程首层~设备层双排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单立杆,最大搭设高度50m以下(为20.2m),搭设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的设计尺寸及构造要求搭设,故对其相应杆件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本工程五~十九层外双排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单立杆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高H=57.6m。双排脚手架用于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需对此脚手架进行验算。计算参数如下: 1、荷载计算(此脚手架计算查表所得值通过《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查得) ①恒载的标准值G k: 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由表5—7查得g k1=0.1089KN/m; g k2=0.2356KN/m; g k3=

0.1113KN/m。 a.当取H i=56.7m 用于结构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56.7×(0.1089+0.1113)+1.5×0.2356 =12.84KN 用于装修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56.7×(0.1089+0.1113)+2×1.5×0.2356 =13.19KN b.当取H i=28.4m 用于结构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28.4×(0.1089+0.1113)+1.5×0.2356 =6.61KN 用于装修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28.4×(0.1089+0.1113)+2×1.5×0.2356 =6.96KN ②活载(作业层施工荷载)的标准值Q k: Q k=n1×l a×q k 由表5—12查得q k=1.8KN/m(结构作业时)和q k=1.2KN/m(装修作业时)则有: 用于结构作业时,Q k= 1.5×1.8=2.7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