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语言能力__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_语言运用能力__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

2.语言符号的___任意性_____和____强制性____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3.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____语素__、___词_______、___句子_____。

4.___组合关系_____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5.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____语音____、___词汇_____、___语法_____三个方面。

6.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___后天环境论_____、___先天决定论_____和___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_____。

7.___独词句_____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_____双词句___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8.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__口语_____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__词汇数量______的增加、__词类范围______的扩大,以及___对词义理解_____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二、判断题

1.语言就是人类的话语,是可以用来沟通的某种方式。×

2.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

3.集合哨声、进军号角等有约定的意义,所以也是语音。×

4.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

5.“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旨。×

6.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

7.儿童模仿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9.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10.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

11.婴儿都很喜欢反复听同一故事,几乎百听不厌。√

12.幼儿听到别人说“知不道”提出异议,指出应该说“不知道”。这说明幼儿有了一定的语法意识。√

13.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14.倾听是幼儿语言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在幼儿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1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16.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自发地观察、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

17.仿编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原作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

18.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

19.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20.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

三、问答题(前4题为简答题,每小题5分;后2题为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①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

②对幼儿语言学习行为评价。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②渗透在日常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的非正规语言教育活动。

2.“视听讲做结合法”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辅助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

(2)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3)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

总之,运用视、听、讲、做结合法让幼儿学习语言,可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认知发展。

3.语言教育活动的“有计划”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这种“有计划”集中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1)根据语言教育目标来选择教育内容。

(2)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教育内容。

(3)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全面发展。

4.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首先,语言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之外是没有语言的,社会属性是语言最为基本的一种属性。

其次,在人类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的交际工具除语言外,还有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以及手势、表情等。文字记录语言,处于从属地位,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且在特定领域内为社会服务,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体态语只能作为辅助交际工具,代替不了语言交际的功能。

5.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

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1)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学习活动。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体,每一个具体的儿歌或故事都含有丰富而独特的语言信息。学习理解文学作品是幼儿在活动中的首要任务。文学作品呈现的是书面的语言信息,幼儿需要有一个中介方式将书面语言信息转化为口头语言信息,需要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方式接受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因此,任何一个文学活动都必须从文学教育入手,围绕一个具体的作品开展活动,让幼儿完全理解文学作品含载的丰富有趣的信息。(2)包含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审美目标。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等。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而不仅仅是达成知识和道德的教育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的系列多层次审美教育活动。(3)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幼儿园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常常整合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的活动,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某一个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与自然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物,在设计组织文学活动时,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整合相关学习内容,就为幼儿提供了在这三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帮助幼儿完成整个语言学习的调整。(4)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是儿童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应当着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过程,意味着幼儿可以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获得亲身经验。

6.如何从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理解《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

理解《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我们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1)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

(3)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在学习文学作品中形成的综合的语言能力,能够增强他们对语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层次的敏感性。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等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

4.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四、根据所给的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围绕“材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

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1: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2:给熊奶奶读信

熊奶奶收到一封信,是她的孙子小熊寄来的。熊奶奶年纪大了,请小老鼠来帮忙读信。

小老鼠拿起信一看,里面是一幅画,画着熊奶奶和小熊,还有一罐蜂蜜。小老鼠大声地读起来:“喂!奶奶,给我一罐蜂蜜……”

熊奶奶一听,皱起眉头生气了:“我这孩子,真不会说话!”小老鼠看熊奶奶生气了,吓得没有读完,就放下信溜走了。

熊奶奶捡起信,又去请小松鼠来读信。小松鼠拿着那幅画读起来:“亲爱的奶奶:你好!我非常想念你。我每次来,你都会给我吃蜂蜜,太好吃了。过几天,我会来看你,也要送给你一罐蜂蜜,你一定会说太好吃了!每天都在想念你的孙子小熊。”

小松鼠还没有读完信,熊奶奶就笑起来:“我的小孙子真好!真会说话!”小松鼠看见熊奶奶的眉毛在笑,眼睛在笑,脸上都在笑。

(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

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

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2.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幼儿自主游戏。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2.师幼共同阅读;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4.归纳阅读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案例评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案例评析:语言活动:微笑 设计意图: 微笑使人快乐、健康,微笑使人漂亮。由于多种压力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缺乏应有的微笑,有的甚至不善于交往,不会关心他人。为了使幼儿从小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学会关心他人,萌发爱心的情感,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初步学习完整地讲述故事。 2.能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蜗牛写给小朋友的一封信 2.信封一个,收信人为xx班小朋友,寄信人为一只微笑着的蜗牛。 3.故事四幅,内容分别为:(1)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小蜗牛着急;(2)蚂蚁搬东西、小蜗牛微笑;(3)小蜗牛把信交给小兔;(4)朋友们高兴地看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一封信)。这封信是谁写的呢(小蜗牛)你怎么知道是小蜗牛写的啊 2.猜猜小蜗牛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幼儿猜测) 3、信里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读信)信里说了什么? 4、那你们知道小蜗牛为什么会寄这封信吗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名字叫《微笑》。 评析:由于社会经济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不再使用“信”的交流,再加上幼儿平时缺少生活经验,对“信”的概念不是很理解,因此我请幼儿“猜猜小蜗牛在信里说了些什么”的时候,幼儿一下子呆了,好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二、完整讲述故事 1.提问:故事讲完了,你在故事里听到了什么呢? 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分别是谁 2.小结: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是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每一样动物。 3.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到怎样 小结:对呀,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 评析: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微笑”的含义。 三、看分段理解故事 1.出示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卷及答案(精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儿童掌握句型的顺序是:、、、。 2. 是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 3.根据凭借物的特点,讲述活动分为:、、、。 4.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5. 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材料报道,3岁幼儿的词汇量达个。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有:、、。 7.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分别蕴涵在、、、、 这五种形式的活动之中。 8.《纲要》强调:幼儿“语言能力是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2.日常交谈 3.语言专题谈话活动 4.自然观察法 5.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2.语言教学游戏组织要点? 3.生活经验讲述活动的准备有哪些? 4.幼儿语法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四、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共20分) 请设计故事活动教案《开小船》 教案应包括:年龄班(2分) 设计思路:(3分) 活动目标(5) 活动准备(3分) 活动过程(7分) 附故事:《开小船》 动物们要去河对岸去玩,小青蛙开来一节一节的莲藕船,圆圆的荷叶做了风帆。小老鼠开来胖胖的茄子船,这只小船光光的,滑滑的,可好玩了。小鸡开来了什么船呢?奥!原来是弯弯的香蕉船,香蕉船摇摇晃晃真有趣。小鸭在前面领路,大家划呀划,划呀划,终于划到了河对岸。 大家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真开心,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噶!田鼠吱!吱!吱!青蛙呱!呱!呱!啊呀,大家都觉着肚子饿了,该怎么办呢?聪明的老鼠说:“啊,有了,我们自己带着吃的了呀!”于是小青蛙推来大莲藕,小老鼠推来紫茄子,小鸡拖来黄香蕉,大家高高兴兴的吃了起来。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一)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完整语言教育观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是完整性的学习 2.儿童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语法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语用能力的获得 3.关于听说游戏的主要特点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4.关于幼儿句法结构获得的大致规律,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5.谈话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的方式是间接引导 6.属于基本语言教育内容范围的是看图讲述活动 7.学前儿童说出的复杂句包括三类: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中又包含主谓结构的句子、连动句和兼语句 8.完整语言教育观认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学习都是从把握整体开始的 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10.儿童语言学习系统“四范畴”理论中包括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语言交际环境范畴 11.在活动教育观看来,影响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的四个因素有成熟、物质环境的经验、平衡化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12.婴儿第一个月主要的发音是哭叫 13.能够集中注意地倾听,属于倾听行为中的有意识倾听 14.在对幼儿进行渗透的语言教育时,教师错误的 ...做法是与幼儿交流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话题15.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语言最初在动作内化于表象和思维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能增强思维的范围、广度和速度 16.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要贯彻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应注意示范不要限制了幼儿的思维 17.下列语言教育目标中,属于谈话活动目标的是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 18.谈话情景的创设应避免过于热闹以致喧宾夺主的现象 19.发展幼儿独白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形式是讲述活动 20.组织幼儿仿编诗歌和散文时,教师需要把握的要点包括准备、讨论与示范、串连与总结以及幼儿想象与仿编 21.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22.儿童语义获得中最早获得的是专用名词 23.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开始以活动的方式进入,而最后的结束方式是游戏 24.显示说话人对交际对象反馈的敏感性较好的是听话人不解时,对讲述内容加以修正25.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儿童诗歌、童话、生活故事和幼儿散文 26.在编构故事活动中,小班编构故事的重点是编构故事结局 27.早期阅读包括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 28.在有关英语儿童书写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已有的研究结果认为,幼儿随着年龄的变化会经历的几个阶段依次为:画图、涂写以及类似书写、连串类似书写、发明的书写、真正的书写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专科必修)》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2.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3.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4.前言语阶段的语音发生准备是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一个过程。 ()5.婴儿都很喜欢反复听同一故事,几乎百听不厌。 ()6.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7.词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丰富词汇,要不断为幼儿提供大量新词,让他们去理解和记忆。 ()8.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 ()9.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10.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11.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12.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 ()13.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 ()14.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15.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 ()16.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17.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 ()18.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19.实地观察评价能灵活地按照需要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境,方便组织安排,便于深入研究、探索规律。 ()20.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答案Word编辑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认为儿童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且体现在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D)中的教育家是( B ) A.斯金纳 B.乔姆斯基 C.皮亚杰 D.伍顿 2、儿童早期将“miao”的意义当作猫、狗、羊等,这种常见的错误属于词义的( C ) A.过度扩充 B.过度缩小 C.借代 D.引申 3、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A ) A.前语言现象 B.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C.社会性语言现象 D.理解语言现象 4、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相比较而言,它具有( D ) A.无计划性 B.随机性 C.自发性 D.目的性 5、教幼儿学英语应当始于培养幼儿的英语( A ) A.倾听能力 B.表达能力 C.阅读能力 D.书写能力 6、能使学前儿童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是( B ) A.谈话活动 B.讲述活动 C.欣赏文学作品 D.早期阅读 7、为了培养有意识的倾听能力,不提倡教师采取的做法是( B ) A.选择合适的故事、童话和儿歌 B.强迫幼儿仔细倾听 C.增加倾听内容的吸引力 D.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动作或其他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8、不符合幼儿园语言教育软件设计和选择原则的内容是( C )

A.呈现适当的刺激是幼儿园计算机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演示内容生动形象,但要适时适度 C.同一个教学信息的呈现,要做到尽量不可重复 D.与学习内容进程相一致 9、( A )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先天论 B.认知相互作用论 C.行为主义 D.社会相互作用论 10、根据凭借物的不同,幼儿园进述活动可分为实物讲述、看图讲述和( C ) A.叙事性讲述 B.描述性讲述 C.情景表演讲述 D.议论性讲述 11、幼儿出现比较严重的口吃现象,是一种( A ) A.言语流畅度障碍 B.构音障碍 C.听觉障碍 D.情感交往障碍 12、语言内容不同于语言话题,主要表现在它是(D ) A.个人化的 B.具体的 C.非独立的 D.一般的 13、卡洛—乌尔福特和伦奇提出的“四范畴说”包括了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 C ) A.语言表达范畴 B.语言运用范畴 C.语言交际环境范畴 D.语言理解范畴 1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整合观的是( A ) A.它包含了语言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的整合 B.它是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影响的直接结果 C.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的三位一体构成了语言知识 D.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两种机制 15、率先提出以系统性方式研究儿童语言构成的是( B) A.伦奇 B.布伦姆和莱希 C.乔姆斯基 D.加德纳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写出5种讲述活动的类型。 答:看图讲述、生活经验讲述、情境讲述、绘图讲述、续编故事。 2、构成幼儿良好语言环境的因素是什么?

最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二部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 一、内涵: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是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 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把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3—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 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 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 1、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培养儿童正确说普通话; 2、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儿童语言交往的习惯,提高儿童语言交往的能力; 3、发展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积极引导与提高儿童倾听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5、引发儿童对阅读与书写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6、为儿童入学后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注意包括下述四个方面: 1、探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作用 1)、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 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也就是使学前儿童的发音清晰、词汇丰富、口语表达完整,语言交往技能提高。 2)、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语义内容页相当的丰富。儿童语言的加工,与其他认知加工有许多的相似之处。语音需要理解,语法规则需要抽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1-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姓名: 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1 (绪论至第一章) 一、填空题 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的能力、 的能力。 2.语言包括语言和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也是一种。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和的过程。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和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5.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 二、判断题 ()1.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 ()2.“早期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 ()3.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4.轶事记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 ()5.“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并分析了幼儿园大班儿童早期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属于原因调查。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什么是语言能力?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

四、论述题(共10分)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2 (第二至三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划为阶段。 2.前语言阶段,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前语言和前语言。 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4.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的增加、的扩大,以及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5.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句子中。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2.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3.研究表明,一般从一岁开始,婴儿才真正理解成人语言。 ()4.把“妈妈”理解为仅指自己的妈妈,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特化现象。 ()5.儿童一般在3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0至3岁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2.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案例

如何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 案例一:由一只玩具枪引发的争执 事件描述:一天,大班游戏时,明明拿着一只玩具枪在独自玩,玩了一会他把枪放在桌子上跑去上卫生间,一会儿强强发现了桌子上放的玩具枪便拿起来玩。这时,明明从卫生间里走出来,发现自己的玩具枪被强强拿走了,便上前想要回自己的枪。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明明:这是我的枪,您还给我! 强强:谁说是你的?放在桌上没有人玩,我才拿来玩的。 明明:这本来就是我的枪,我刚才上厕所去了才把它放在桌子上的。 强强: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呀!就不给! 明明:本来就是我先拿的,你要是不还给我,我就去告老师…… 强强:您告诉老师我也不怕,本来这个枪就没有人玩,我拿的就是我的。 …… 讨论:相信老师们不止一次的发现过类似的事件,面临这种情况,您认为班上李老师看见了孩子的争执后该怎样反应呢? 李老师始终默不作声的观察两个孩子之间争论。 明明发现很难要回自己的枪了,于是开始妥协,继续和他商量:“这枪就是我放在这里的,要不然你先玩一会,等一会再还给我吧!” 强强:“不!这枪就是我的!干吗要给你!” 明明见强强如此坚决,只得又到活动区里拿别的玩具开始玩,玩了一会出于不甘心,又拿着玩具来找强强。 明明:您都玩了一会了,该让我玩了吧! 见明明没有换枪的意思,又说:“要不然咱俩换着玩,我用这个玩具和换……。”最终,明明两人协商成功,老师发现在这场争论中两个人共使用了12种语言策略。其中有:说明、警告、威肋、、询问、协商……。 讨论:您如何看和分析幼儿的行为,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那些方面的发展? 案例二:小吃店和小商店 游戏情境一: 在幼儿园的一次游戏观摩活动中,宝宝站在小吃店的门口不断向周围的客人热情的打着招呼:“欢迎光临!欢迎光临!” 观摩的李老师被宝宝的热情所感染,走进小吃店坐下来,宝宝很熟练的送上一本制作精美的菜谱(这本菜谱显然是老师精心制作的)并询问:“您想吃点什么?”李老师一边认真看着菜谱一边问:“我想问问您这里有什么呀?”宝宝有些茫然无措,不知道应该怎样回应,就向班上的王老师投去了求助的目光。李老师指着菜谱说道:“小吃店有什么菜谱上都有呀!”于是宝宝也指着菜谱又说:“您想吃什么?”李老师说:“我特喜欢吃面条,你们这里有什么面?” 宝宝又无语了,李老师见此马上说:”我想吃海鲜面,你们店里有吗?”宝宝又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王老师,王老师指着菜谱中一盘螃蟹的照片说:“你看这不是有吗?”…… 宝宝很快就从操作间中端来一盘制作精良的面条,李老师吃完面条准备离开始时,宝宝热情的说:欢迎下次再来!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答案图文稿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认为儿童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且体现在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D)中的教育家是( B ) A.斯金纳 B.乔姆斯基 C.皮亚杰? D.伍顿 2、儿童早期将“miao”的意义当作猫、狗、羊等,这种常见的错误属于词义的( C ) A.过度扩充? B.过度缩小 C.借代? D.引申 3、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A) A.前语言现象? B.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C.社会性语言现象? D.理解语言现象 4、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相比较而言,它具有( D ) A.无计划性? B.随机性 C.自发性? D.目的性 5、教幼儿学英语应当始于培养幼儿的英语(

A ) A.倾听能力? B.表达能力 C.阅读能力 D.书写能力 6、能使学前儿童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是( B ) A.谈话活动? B.讲述活动 C.欣赏文学作品? D.早期阅读 7、为了培养有意识的倾听能力,不提倡教师采取的做法是( B ) A.选择合适的故事、童话和儿歌 B.强迫幼儿仔细倾听 C.增加倾听内容的吸引力 D.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动作或其他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8、不符合幼儿园语言教育软件设计和选择原则的内容是( C ) A.呈现适当的刺激是幼儿园计算机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演示内容生动形象,但要适时适度 C.同一个教学信息的呈现,要做到尽量不可重复 D.与学习内容进程相一致 9、( A )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案例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案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如何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 案例一:由一只玩具枪引发的争执 事件描述:一天,大班游戏时,明明拿着一只玩具枪在独自玩,玩了一会他把枪放在桌子上跑去上卫生间,一会儿强强发现了桌子上放的玩具枪便拿起来玩。这时,明明从卫生间里走出来,发现自己的玩具枪被强强拿走了,便上前想要回自己的枪。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明明:这是我的枪,您还给我! 强强:谁说是你的?放在桌上没有人玩,我才拿来玩的。 明明:这本来就是我的枪,我刚才上厕所去了才把它放在桌子上的。 强强: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呀!就不给! 明明:本来就是我先拿的,你要是不还给我,我就去告老师…… 强强:您告诉老师我也不怕,本来这个枪就没有人玩,我拿的就是我的。 …… 讨论:相信老师们不止一次的发现过类似的事件,面临这种情况,您认为班上李老师看见了孩子的争执后该怎样反应呢? 李老师始终默不作声的观察两个孩子之间争论。 明明发现很难要回自己的枪了,于是开始妥协,继续和他商量:“这枪就是我放在这里的,要不然你先玩一会,等一会再还给我吧!” 强强:“不!这枪就是我的!干吗要给你!” 明明见强强如此坚决,只得又到活动区里拿别的玩具开始玩,玩了一会出于不甘心,又拿着玩具来找强强。

明明:您都玩了一会了,该让我玩了吧! 见明明没有换枪的意思,又说:“要不然咱俩换着玩,我用这个玩具和换……。” 最终,明明两人协商成功,老师发现在这场争论中两个人共使用了12种语言策略。其中有:说明、警告、威肋、、询问、协商……。 讨论:您如何看和分析幼儿的行为,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那些方面的发展? 案例二:小吃店和小商店 游戏情境一: 在幼儿园的一次游戏观摩活动中,宝宝站在小吃店的门口不断向周围的客人热情的打着招呼:“欢迎光临!欢迎光临!” 观摩的李老师被宝宝的热情所感染,走进小吃店坐下来,宝宝很熟练的送上一本制作精美的菜谱(这本菜谱显然是老师精心制作的)并询问:“您想吃点什么?”李老师一边认真看着菜谱一边问:“我想问问您这里有什么呀?”宝宝有些茫然无措,不知道应该怎样回应,就向班上的王老师投去了求助的目光。李老师指着菜谱说道:“小吃店有什么菜谱上都有呀!”于是宝宝也指着菜谱又说:“您想吃什么?”李老师说:“我特喜欢吃面条,你们这里有什么面?” 宝宝又无语了,李老师见此马上说:”我想吃海鲜面,你们店里有吗?”宝宝又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王老师,王老师指着菜谱中一盘螃蟹的照片说:“你看这不是有吗?”……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与答案1

一、填空题: 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2.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 3..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发展到单词句(独词句)阶段,然后进入双词句阶段,再进入多词句及至最后进入成人句阶段。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语言获得、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的过程。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6.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就必须遵守社会约定,它对人们有强制性。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8.语言的层级体系就是语言的组成规则,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的运转规则。 9.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语素、词、句子。 10.语言系统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 11.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12.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 13.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14.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15.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 16.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其代表性观点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相互作用论。 17.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 18.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19.语言学习的生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套健全发音系统,二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全,三是感知觉系统的完善。 20.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2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 22.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23.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 24.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 25.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前言语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划为言语发生阶段。 26.前语言阶段,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 27.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28.一般来说,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 29.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30.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产生交际倾向、学习“交际”规则、扩展交际功能。 31.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词汇数量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围的扩大,以及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32.在儿童理解和使用新词时,时常出现词义“泛化”、“窄化”、“特化”的现象。 33. 词义泛化,即词义扩,是指儿童扩大词义,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超出目标语言围的现象,即一词多义。 34.词义特化,是指儿童的词语指称对象完全与目标语言不同。 35.1岁半以后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儿童能说出词的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 36.1周岁以后,婴儿学习语言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 37.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包含的语词数量、句子中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38.幼儿发音不准确,往往是由于在言语听觉上不能正确分辨语音,在言语运动觉方面不能正确掌握发音动作。 39.词汇量只能笼统地从数量方面说明儿童词汇的水平,词类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词汇的质量。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 的一门科学,是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 ●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又被 称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 ●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 ●0-6岁儿童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内容 1 、描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各 种因素 3 、解释和评价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 4 、介绍和阐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和活动设计类型.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1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 3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4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新《纲要》),2001年。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2年5月23 日 ●(1)听与说 ●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2)阅读和书写准备 ●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全语言教育理念的核心:语言是完整的、整合的、不可分割的。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分) 1.从社会功能看,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从内部结构看,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3.学前全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 4.(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5.1 岁半以后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儿童能说出词的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6.幼儿阅读内容主要是(画报)。 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9.(自然观察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观察,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 10.(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21、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 22、婴儿在发音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策略常常有(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二、判断题 (×)1、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具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不能任意联系。 (×)2、集合哨声、进军号角等有约定的意义,所以也是语音。 (×)3、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 (×)4、儿童一般在3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5、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6、学前期是儿童语音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普通话发音的最好时期。 (×)7、婴儿说多词句时,不流畅、重复是不正常的口吃现象,成人应及时纠以免影响以后的语言学习。 (√)8、看到月亮是圆的,就把圆形图案、圆的东西也叫月亮。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泛化现象。 (√)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10、扩编要求幼儿仿照某一篇作品的框架或某一个段落,编出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段落, (√)11.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 (×)12.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13.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 (×)1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文学欣赏和文学创造两种类型。 (×)15.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 (×)16.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 (√)17.能认真倾听并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语言教育的内容。 (×)18、示范模仿法,是孩子重复或搬套教师示范的语句及其叙述程序,一般不需要孩子创新。 (×)19.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 (√)20.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词内容改编成故事,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1.语言就是人类的话语,是可以用来沟通的某种方式。 (×)22.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 (√)23.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24.咳嗽声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也是语音。 (√)25.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完全由社会约定。 (√)26.语言符号在约定俗成前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 (×)27.语言系统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音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专业能力课 学分:2 参考学时:总学时:32 理论学时: 20 课内实践学时:12 适用对象: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一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必修课,是专门研究0-6岁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门学科,它拥有较为系统的语言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语言教学实践指导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课程大纲要求在教学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条线并举,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性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既保证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又有利于技能训练的操作性。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更好地适应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对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先修课程为《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与之相关的课程还有《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教育评价》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增加教育实践,走向开放的课程教学,着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力图超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时、文本和课堂的局限。该课程更新了课程内容,走向鲜活的课程教学,着重实践内容的充实,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该课程突显互教互学,走向互动的课程教学,着重教与学的互动交流,积极地形成师生的“学习共同体”该课程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一个提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课程总体框架结构安排如下表。

二、课程目标 1、丰富学生有关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语言获得的基本观点,获得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理解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理论,帮助儿童奠定良好的儿童语言发展和教育的理论基础。 2、锻炼学生从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与组织幼儿的谈话、讲述、游戏、文学以及早期阅读等语言教育活动,具备较强的组织与指导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际能力。

2016电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其20分) 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的能力、-----------的能力。 2.学前生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听、说、读、---------以及---------等全面的语言能力。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和--------- 两类结构。 4.婴儿说话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 ---------.----------.-----------. 5.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6.-----------,即词义扩张,是指儿童扩大词义,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超出目标语 言范围的现象,即一词多义。 7.幼儿发音不准确,往往是由于在言语听觉上不能----------,在言语运动觉方面不能------------. 8.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 、句子中----------------------。 9.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便成了早 期阅读的主要方式。

10.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情景表演讲述三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没有语言,人类不但没法交流思想,并且也无法进行思维。( ) 2.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 ) 3.文字突破了语言交际中的时空限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4.语言系统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音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 5.咳嗽声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也是语音。( ) 6.轶事记灵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 ) 7.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亦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 8.“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并分析了幼儿园大班儿童早期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属于原因调查。( ) 9.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 10.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 11.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 意。(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pdf

二、判断题 1.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 2.“早期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 3.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4.行动研究属于正规性研究,其方案要求严密完善,并且随着研究与实践的进程加以调整。 5.体态语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所以它能代替语言交际的功能。 6.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7.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8.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 9.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10.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11.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12.研究表明,一般从一岁开始,婴儿才真正理解成人语言。 13.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 14.婴儿都很喜欢反复听同一故事,几乎百听不厌。 15.识字是阅读活动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幼儿在识字前是不具备阅读能力的。 1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17.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一般没 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18.复述是发展幼儿独白语言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教育内容。 19.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 20.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在学习歌曲后把歌词内容改编成故事,以提高音乐欣赏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1.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22.文学欣赏是通过儿童想象将作品的语言材料转换成他们头脑中的视觉、听觉的表象(画面)的过 程。 23.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24.扩编要求幼儿仿照某一篇作品的框架或某一个段落,编出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段落。 25.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 26.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 27.谈话活动要求幼儿使用的是独白语言,是培养锻炼幼儿独白语言的特别途径。 28.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半开卷共4页 20 14 年(春)学前教育专业 班级学号姓名 (本试卷共 2 页,满分100分, 90 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必须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成绩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 和的过程。 2、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并将其运用成熟。 3、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 为、和。 4、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 便成了早期阅读的主要方式。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提高。 6、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 三种。 7、早期阅读环境包括和。 8、在儿童理解和使用新词时,时常出现词义“”、“”、“”的现象。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 2. “儿童口吃成因的调查”旨在探讨儿童口吃形成的可能原因,它属于现状调查。( ) 3. 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 4. 发出声音和独词句的出现是儿童学话中关键的两步。( ) 5.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 ) 6. 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 7.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 ( ) 8. 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 ) 9. 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 ( ) 10. 识字是阅读活动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幼儿在识字前是不具备阅读能力的。( ) 11.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 12.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时中,加进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