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生物重点题型突破题型三材料题类型三热点材料(含答案解析)

题型 材料题—热点材料

1.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儿童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有效措施。事关孩子的健康,家长们的忧虑声和质疑声不绝于耳。

7月24日,国务院召开调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调查组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切实做好案件调查、违法惩处及后续处置工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局。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狂犬病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属于________,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形成该免疫过程,是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在发挥作用。

(2)小丽不小心被流浪狗咬伤,小丽妈妈连忙带她去正规医院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狂犬病病毒属于________,接种狂犬病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

(3)人患狂犬病的病死率几近100%,为了预防狂犬病,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18年7月5日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收获了极佳的口碑和无数观众的眼泪。影片围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寻求低价救命药展开,讲述主人公们在高价正版药与低价走私药、维护版权与延续生命、贯彻法理与体察民情之间的选择。

材料二: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又称血癌。1847年德国著

名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肖,首次使用“白血病”这个词,意思是“白色的血液之病”。正常人的血液颜色是红色,而白血病患者的血液颜色比正常人稍浅,因为他们的白细胞数目是正常人的数百倍。将患者的血液经过离心静置分层后,可以清晰地显现出厚厚的白色细胞层。

材料三:目前,白血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静脉化疗和骨髓移植等。骨髓移植是指将正常人的骨髓植入患者的体内,产生3种正常的血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做骨髓移植的条件非常苛刻,而且配型很不容易成功,因此人们还在积极探索其他治疗方式。

(1)将某位白血病患者的血液加入抗凝剂离心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如图),厚厚的白细胞层位于图中的第________层(填图中数字)。

第2题图

(2)据材料推测,白血病患者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有________。

A. 贫血

B. 抵御疾病能力增强

C. 肝、脾、淋巴结肿大

D. 出血不易凝固

(3)骨髓移植的前提是找到能与患者成功配型的捐献者,配型的目的是防止患者把输入的造血干细胞当作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而发生排异反应。

(4)移植后的骨髓中,造血干细胞除了能够分裂分化成正常的白细胞外,还分化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

3.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我国2018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对于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他很早就认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曾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痛心不已:“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母亲河长江)病了,病得不轻了”。他曾为干部“去掉紧箍咒”、“不单以GDP论英雄”,在他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材料二:据新华社7月20日报道,“雪龙”号再出发,开展了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这是自然资源部成立后组织的第一次极地考察活动。考察队将奔赴白令海、楚科奇海以及北极高纬度海区,对北冰洋的各项“身体指标”和生态环境等开展业务化深入考察。“雪龙”号也成为我国唯一一艘航行过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的船只。

(1)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生态系统的维护,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__。

(2)母亲河长江中有水蚤、绿藻、河虾、罗汉鱼,请写出一条相关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害物质排入长江,则________体内含量最多。

(3)去北极科考的人员,回来时不仅要将垃圾带离,还需要将自身产生的粪便一同带离,这是因为北极生态系统中________很少。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中学生,你有什么针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条即可)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北京时间8月2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取得了合成生物学领域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自然生命体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含有多条线型结构的染色体。研究团队以具有16条染色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为原型,历经四年攻关,通过十五轮染色体融合,最终成功创建了只有1条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

这也是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而同期发表的杰夫·博克团队成果则最终只能将16条酵母染色体融合至2条。融合成一条的染色体在结构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细胞生长跟原来一模一样,功能也几乎都是一样的。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来说,造出了一个简约化的生命体。该研究成果不仅颠覆了染色体三维结构决定基因时空表达的传统观念,还建立了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基因组进化的桥梁,为人类对生命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第4题图

(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2)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_______内,由_________和蛋白质组成。

(3)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只有一条,但是它的生长跟原来一模一样,功能也几乎都是一样的,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________控制的。若这种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能够产生稳定后代,则后代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_________条。

(4)酵母菌是生活中的常见微生物,除酿酒外,酵母菌还常用于 _________的制作过程(举一例即可)

4.(本题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京师生物圈)苹果素来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我国科研工作者用苹果品种“大秋”作母本、“露香”作父本杂交育出抗寒、耐贮存苹果新品种“秋露”,其果形果色与甜酸度均深受人们喜爱。

(1)苹果品种的抗寒、不抗寒的不同表现在遗传学中叫_____。

(2)培育“秋露”的过程中,科研工作者是采用了品种苹果的花粉进行育种。若所结苹果中有5粒种子,则该苹果花的子房中有_____。

(3)“秋露”苹果种植时,果农若将其种子繁育成的小苗作为“接穗”,嫁接在“大秋”苹果植株所作的“砧木”上,结出的苹果果实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填“接穗”或“砧木”)。

(4)研究人员以秋露苹果为实验材料,研究EM菌肥(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生物有机肥)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分别用EM浓度0.5%(A)、0.3%(B)、0.1%(C)和无机化肥(D)进行不同处理,结果如下:

上述每组处理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每株产量的数据要在_____(填“一株”或“多株”)果树上检测并取平均值,这有助于提高实验研究的科学性。研究者根据实验结果建议果农用EM菌肥替代常规无机化肥,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1)抗原 特异性 三 (2)病原体 保护易感人群 (3)接种狂犬病疫苗(合理即可)

2. (1)② (2)B (3)抗原 (4)红细胞 血小板(顺序可互换)

3. (1)非生物部分 (2)绿藻→水蚤→河虾→罗汉鱼 罗汉鱼 (3)分解者 (4)禁止滥砍乱伐、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即可)

4.(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细胞核 DNA (3)基因1 (4) 面包(正确即可)

5.(1)相对性状

(2)5个胚珠;露香

(3)接穗

(4)多株;施用EM 菌肥有利于提高苹果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且可以避免化肥污染环境。【使用EM菌肥的组可溶性糖含量和每株产量均高于无机肥组;浓度为0.5%的EM菌肥施用组产量最高且可溶性糖含量最高;D组产量和含糖量均低于低于A、B、C组】。(答出结论或一点“结果”均可,但必须同时说明产量和品质均有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