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学记》

2.C。教育

3.A。生产力

4.D。分支型学制

5.B。个人本位论

6.D。小学到高中

7.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8.A。特朗普制

9.B。形成性评价

10.C。品德评价法

11.D。疏导原则

12.B。注意分数

13.B。行为主义学习观

14.C。附属内驱力

15.D。形式运算

16.B。心理自我

17.A。理性情绪疗法

18.D。完成作业后游戏

19.C。寻求认可

20.C。消极型

21.A。教学操作

二、辨析题

22.大猴教小猴爬树是教育。

本题说法错误。大猴教小猴爬树不是教育,是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只有人类才有教育,动物界没有教育,因此题干

说法错误。

23.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老师的工作。

本题说法错误。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老师的工作,各个任课老师都应该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遵循教育性教学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基本途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4.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本题说法错误。顺向迁移和正迁移是两个不同的分类维度。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顺向迁移可以是正迁移也可以是负迁移,而不一定是正迁移。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5.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思维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情景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三、简答题

2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第一,教育具有文化的传递的功能。文化是人类在活动中创造的,对个体来说是后天习得的,它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发展下去;

第二,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起始环

节,它表现为某种文化的自动选择或排斥;

第三,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教育不仅负有对既有文化的传递功能,还具有更新、创造文化发展的功能。

第四,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是一定时期特定地域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共同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的文化都具有地域性和封闭性。

27.简述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个别教育工作

(1)优等生的个别教育

(2)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3)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28.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水平有高低差异,呈正态分布,如有人智力超常,有人智力不足;

(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能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表现出类型或结构上的差异,正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所论述的,有人在空间智力方面表现优异,有人在音乐智力方面表现优异;

(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早,有的人能力表晚,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

29.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

(2)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

(3)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四、材料分析题

30.(1)周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2)请结合材料对这些教学原则加以分析。

因材施教原则+解释+材料考虑不同基础的学生针对性教育

启发性原则+解释+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周老师耐心地加以辅导直观性原则+解释+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

循序渐进原则+解释+材料周老师耐心地加以辅导,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量力性教学原则+解释+针对学生基础布置作业并且有一定难度

31.(1)请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这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问题:成绩下滑,不自信

原因:一直考试失败导致自我效能感低

把失败归因与能力,不正确

出现考试焦虑,想到考试就浑身难受

(2)如果你是许老师,应该如何帮助这位学生?

老师:多鼓励学生,同时辅导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提升自我效能感,多列举榜样,用替代性经验来激励海波,指导归因于努力;

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多帮助海波;

父母:和海波多沟通,需多鼓励海波,同时提出期望要合理;海波:改善认知,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