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 考试重点-成考

中医养生学 考试重点-成考
中医养生学 考试重点-成考

简答:

1.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

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为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二是中医养生学隶属中医学;三是中医养生学是千百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实用性科学。整体动态;和谐适度;综合实用;适应广泛。

包括四个因素:整体动态(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和谐适度(以和为贵,养生以不伤为本);

综合实用(要应人、因时、应地制宜,综合辩证施养,可以通过药膳、针灸、按摩、敷贴等各种方法)

适应广泛:养生包括在无病之时,未病之时、患病之中、病愈之后。

2.中医养生学的意义:于己是维护健康,追求长寿。与人是提供促进健康,提高素质的方法。

中医养生学的目的:保持健康,益寿延年。

3.中医养生学分为精神养生法;体育养生法;饮食养生法;睡眠养生法。

4.四维健康观:包括形体、心理、道德、社会的四维健康观。

健康的标准:形体生理健康,精神心理健康。

5、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眼睛有神,呼吸微徐,二便正常,脉象缓均,形体壮实,面色红润,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腰腿灵便,声音洪亮,须发润泽,食欲正常、

6、精神心理健康的特征:精神愉快,记忆良好,心态平和,适应良好。

7、喝烫水为阳虚,手心脚心烫为体内虚火,郁火阴虚,手脚冰为阳虚。健忘是心脾亏损。

8、精神养生包括主动的修德养怡、积精全神、调志摄神。心脏神,心是民主之宫。

修德怡神包括长存仁爱之心,常怀坦荡之胸,常作乐善之事,长省修德之身,常以恬淡为务。

9、如何做到仁爱之心:1.)学会微笑2.)由衷赞美3.)关注倾听4.)接纳包容5.)远离小人6).为所有人鼓掌7.)说好话、做好人、存好心

10、聚精、养气、存神,聚精——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胃

11、聚精途径:一.节欲保精二.饮食养精三.方药补精

12、情志包括七情和五志。七情包括怒、喜、思、悲、恐、忧、惊。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以怒胜之;悲伤肺,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13、相生顺序:木生水、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4、相克的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5、过激情志产生时选用的方法有:一、移情法二、暗示法三、开导法四、节制法五、疏泄法六、调气法七、情志相胜法。

16、起居养生包括起居环境(室外环境:空气清新,安静清幽。室内环境:坐北朝南,居室结构合理,通风采光良好,选择少污染的装饰材料。)、

作息常规(定时休息、定时工作学习

、定时用餐、定时锻炼、定时洗澡、定时排便)、

劳逸适度(过劳:劳累太过,劳倦所伤,包括体劳、神劳、房劳等。致病的特点

有二,一是耗损脏气,尤其是肺、脾之气;二是可致形体组织的损伤,主要是筋骨的劳损。过逸:过度的安逸,包括体力和脑力方面,运动是调摄过逸损伤的最佳方法。)、

睡眠调摄:睡前宜调摄精神;需稍事活动;宜濯足(水宜热而不烫,以过踝为宜,时间宜20分钟为宜),按摩涌泉穴;临睡前一小时不可饮水进食;做好清洁。睡时躯体成弓形为有益的睡姿,头的一侧不要靠北睡睡姿以右侧卧位为最佳。成人的睡眠时间至少需要每日八个小时,午觉不可超过一个小时。亥时为21时至23时,子时为23时至凌晨一点。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大约需睡5至7小时;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大约睡7、8个小时;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大约睡8、9个小时。睡眠的禁忌有十忌: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灯光;七忌睡时张口;八忌夜卧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睡眠环境:包括卧室环境和寝具。卧室的环境应保持空气的新鲜,卧具包括床、褥、被、枕、睡衣。床的高度应适宜,略低于膝关节,软硬适中,木板床上铺10公分的棉垫,可保证脊柱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使肌肉放松,利于缓解疲劳。枕头的高低以不超过肩到同侧的颈为宜。

子午觉:所谓的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的原则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枕头:枕的内容物多为碾碎的具有挥发性作用的中药,花、叶、种子最常用。菊花枕:选用菊花干品1000g,川芎400g,决明子200g,白芷200g.装入枕芯内,使用药物缓慢的挥发,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之功。适用于头目昏花之人,也用于治疗和预防神经衰弱、高血压和偏头痛等,因为有挥发,所以只可使用半年。石膏枕:清凉松软,有清利头目之功。长期使用可软化血管,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麦饭石枕:具有抗疲劳、抗缺氧和抗衰老的功效。可以保持头部的清凉,在炎炎夏日能够安然的入睡。

小米枕:小米性平,微寒,凉热适中,取适量的小米装入枕芯,适用于小儿,有防病健身助发育之功。

绿豆枕:有清热、泻火、除烦的功效。可用于阴虚火旺体质之人。

睡衣宜宽大无领无扣,不使颈胸腰受束。睡衣要有一定的长度,睡眠时四肢覆盖不冒风寒。睡衣选择以天然织品为好,秋冬选棉绒、毛巾布为面料,春夏选丝绸、薄纱为料。

助眠法:主要归纳一下有自我调节、饮食安神、音乐安神和香薰助眠法。饮食安神可以用干麦大枣汤,浮小麦60克,大枣25枚,甘草30克,加水4碗煎成一碗临睡前服用。

睡眠质量的判定:(1),入睡快,上床5至15分钟即可进入睡眠状态,

(2)少起夜,夜尿次不多于两次;(3)睡眠深,无梦呓、不易惊醒,无梦游现象;眠中呼吸均匀,无鼾声,磨牙;体位变化不大;(4)清醒快,起床后自觉浑身轻松,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高品质睡眠的特点:

入睡快、少起夜、睡眠深、清醒快

饮食养身:分为四气、无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属性。四气又称为寒、凉、

温、热四种不同的特性。寒凉属阴,食物有清热泻火、凉血、滋阴的作用,使用于热性的体质或热证。常用的寒性食物有苦瓜、马齿笕、海带、紫菜、绿豆、西瓜等常用凉性食物有芹菜、丝瓜、萝卜、梨、绿茶等;

温热属阳,有散寒、助阳、温经、通络等作用。适用于寒性体质或寒证。常用的热性的有姜、辣椒、胡椒、芥末、榴莲。当归生姜羊肉汤用于治疗手脚冰冷。常用的温性食物有韭菜、茴香、核桃仁、羊乳、龙眼肉等。

还有平性的食物具有补益滋养的作用,适用于普通的人群,有梗米、黄豆、山药、莲子、苹果、瘦肉、鸡蛋等。

五味分为辛、甘、酸、苦、咸等五种最基本的味、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如羊肉、猪肉、鸡肉。。

酸有收敛、固摄的作用久泄用乌梅丸,石榴能止泻止痢。

苦有泄热坚阴、燥湿降逆的作用,如苦瓜能泻火。

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生姜、葱白能辛温解表。

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如海带、紫菜。

淡味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如玉米须、冬瓜。

升降浮沉是指食物作用的趋向性,升表示上升,降表示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泄利,具有温热和辛甘味的,质地轻薄、气味芳香大多具有升浮的作用。如葱白。具有寒凉和酸苦咸涩,质地结实、气味浓厚的食物大多有沉降的作用。如治疗肝阳上亢的石决明、牡蛎。

归经指的是食物对机体特定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如枸杞补肝,黄豆健脾,百合润肺,黑芝麻补肾,西瓜入心,清心胃热。

饮食养生的作用:1.滋养调理的作用(机体的气血充足,五脏六腑的功能健旺的目的);2.益寿延年的作用(蜂王浆、牛奶、甲鱼、芝麻、桑葚、枸杞子、山药、核桃仁都有益寿延年的作用);3.遇邪防病的作用:生姜大葱有辛温解表的作用;豆鼓、薄荷有辛凉解表的作用;竹笋、豆腐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苦瓜、赤小豆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罗汉果、青果有清热利咽的作用。萝卜有化痰的作用,杏仁、白果有止咳平喘的作用。

饮食养生的原则:饮食养生的三个原则

一、全面膳食,合理搭配

1.合理搭配应荤素搭配,其次,合理搭配应是“谨和五味”。最后,合理搭配应是寒热适宜。

二、审因施膳,以人为本包括.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三、食饮有节,注意宜忌

1.食饮有节(饮食适时,饮食适量)

2.饮食宜忌(饮食卫生,食宜清淡,烹饪选择,饮食禁忌)

饮食养生的材料:五谷为养(大米、小麦、小米、玉米、高粱);五菜为充(包括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鲜豆类,花菜及食用禫类);五果为助(具有补虚、生津除烦、止咳化痰、开胃消食、润肠通便的作用);五畜为益(禽类、蛋类、肉类、奶类、鱼类等。)和调味品的应用(有去腥解毒、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之功)

1.清热泻火类食物:香蕉、粟米。

2.清热凉血类食物:芹菜、茄子、莲藕、木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