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古代历史人物的散文

歌颂古代历史人物的散文
歌颂古代历史人物的散文

歌颂古代历史人物的散文

篇一:关于历史人物评价

关于历史人物评价

——翟锡年、王斌、李国林

所谓历史人物,就是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对历史进程或社会某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现行高中教材选取的历史人物是从积极意义上而言的,即在人类历史上对一定地区、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或在特殊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杰出人物。

一、教材解读基本模式

人物成长背景+登上历史舞台的主要作为+评价

背景,一般包括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就是重大历史事件爆发前,亦即重要历史人物等上政治舞台前国内(甚至有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家庭背景包括出身家世、家庭教育熏陶、个人性格品质。《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社会背景在教材第一、二自然段,比较充分,家庭背景只说他登上秦王宝座和亲政,隐含了他出身贵族家庭,受到良好教育,果敢、机敏、残暴、好斗的性格,继承商鞅的治国策略和韩非的治国思想,先代君主累世一贯的兼并策略。主要作为就是他登上历史舞台后所经历和主导的重大事件及其作用影响。评价,即该人的历史地位和你对它的价值判断。

二、人物分类

1、政治家: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首领;奴隶制君主、帝王、能臣;封建制帝王、能臣、少数民族领袖;资产阶级政治家、无产阶级革命家、领袖。

2、军事家:古今中外历史上,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

3、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经济理论家等。

4、科学家:基础理论科学家,如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应用理论:农学家、医学家、建筑学家;综合理论科学家。

5、文学家:诗作家、词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等。

6、艺术家:画家、书法家、音乐家、雕塑家等。

三、评价标准

1、共同标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经受历史检验。

2、具体标准:

①政治家

A 军事民主制首领:在所在的地域从血缘政治向地域政治,即向文明社会转型中所作的贡献:民族融合、制度创设、文字发明、金属工具使用等。

B 奴隶制君主、帝王、能臣:在多大程度上扫荡氏族制残余,进行适应阶级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创设,出现政局安定、

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

C 封建帝王、能臣:政局,是否维护国家统一、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制度,是否进行政治、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完善;经济,是否促进生产力恢复发展,经济繁荣,解决迫切的民生问题;文化,文化政策是否开明和促进文化的发展进步;外交,对外政策是否开明和准确把握国际局势,维护国家利益。民族,是否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团结和睦;统治者个人人格和品质。

D 资产阶级政治家:开国领袖,在多大程度上改革或扫除封建制度,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如何将启蒙思想家的国家蓝图转化为资本主义基本原则,进行政治制度的创新并给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留下宝贵遗产,还有个人人格和品质;守成领袖,在多大程度上完善制度,克服社会危机,其他基本同封建帝王、能臣。

E 少数民族领袖:统一整合本民族,建立政权、制度创设、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制度文化,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F 无产阶级革命家、领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理论创新:对人类历史的认识、革命的理由、手段、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个人的人格和品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者和实践者: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革命道路、方法、社会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建设道路,其他同封建帝王、能臣。

②军事家:在军事领域的特殊地位;军事思想的创新、继承和发展;军事实践,战略战术、重大战事的地位和影响;个人人格

和品质。

③思想家:在思想领域的特殊地位;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思想对当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个人的人格和品质。

④不同领域的名家(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在各自领域的特殊地位;重大成就、作用和影响;钻研方法;个人人格和品质。

四、评价原则

1、标准的针对性:评价具体标准要与被评价者个人类别和从事领域相对应,亦即不能用政治类人物标准衡量其他类,反之亦然;如对政治类人物评价具体标准只是可能涉及的方面,要因人因史实而异,不能求全责备,千篇一律,即那人那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完成的程度如何,如开国的封建帝王,主要看他是否削平割据,实现统一,对前代制度的革新或新制度的创立,并采取措施巩固和维护统一,只要他做到了这些,就应主体上给予肯定;又如资产阶级革命家、开国领袖,看他是否领导人民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将启蒙思想家的国家构想转化为资本主义基本原则,只要他做到了这些,也应主体上给予肯定。总之,开国的君主、领袖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这都是后来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2、叙述的客观性:对与行为主体相关的历史史实叙述要准确无误,不能根据自己感情好恶增减史实。

3、评价的合理性:首先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其次是实事求是,不因个人感情倾向隐恶长善,别立褒贬。再次是将特定的人

物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时代主题或对具体领域的特殊贡献,用历史的眼光看他比前人多做了什么,不适用当今的标准要求他应该做什么,也就是不能用后一个时代人物的标准衡量前一个或几个时代的人物,比如古希腊罗马奴隶制下只能实行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不能要求他实行广泛的民主,对于封建君主可以要求开明专制,但不能要求他实行民主;用发展的眼光看他在当时已具备的条件下应做而没做的看他的局限性,比如秦始皇的治国思想未能适应战国晚期意识形态领域融合的趋势,将儒、道、法、墨、阴阳诸家思想结合,取其利于巩固统一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长处,反而崇法灭儒,放大了法家思想中蔑视教化、冷酷无情的弊端,最终导致良好的中央集权郡县制还未发挥其优势便倒在农民战争的血泊之中,短命而亡,这才是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的局限性。

五、评价模式(方法)

1、分总式:分类要点(论)+分类史实及作用、影响(据)+定性+结论

分类要点,即将历史行为主体所主导或参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给予分类,描述他在该事

件中的地位,也就是“论”,如关于华盛顿的评价要点:1、独立战争的领导者;2、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3、制定1787美国宪法的主导者和民主制度的设计者;4、美国早期内外政策的执行者和总统制度的完善者。分类史实及作用、影响,就是证明“论”

的“据”,仍如关于华盛顿的评价: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成为领导北美人民进行独立战争的旗帜;1787美国宪法确定了美国的联邦

制总统制共和制政体,形成美国的民主传统,为美国的发展强大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就任美国一、二任总统,任期内美国经济发展,政局稳定,国际地位提高,是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思想和政策的肇端者;完善总统制,形成美国总统只能连任两届的先例。定性就是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如华盛顿是美国国父,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结论就是你对他的看法,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如华盛顿,他热爱祖国,不谋私利,不恋官位,为美国历史作出巨大贡献,不愧国父的称号,他高贵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

2、总分总式:定性+分类要点(论)+分类史实及作用、影响(据)+结论

六、评价示例

1、秦始皇(分总式)

①中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缔造者:灭六国,结束五百多年分裂割据,实现统一,避免

了我国永久性分裂,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揭开秦汉大一统的序幕,自此统一称为中国历史的主流。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首创者: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

治模式,为后世各代中央和地方提供了可操作性极强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经验,利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③重要经济文化制度的总结推行者、重大工程的主导决策者:肯定封建土地私有制,维护先进

的生产关系,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统一和华夏族的形成。凿灵渠、筑长城,为中国和世界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④制定《秦律》的决策者,奠定中国古代法律基础,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

展的成果,成为维护统一和集权制度的有力工具。

⑤暴政的实施者:法酷、赋重、役繁,速致民变,使秦二世而亡。

⑥综上看来,秦始皇是封建时代的千古一帝,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为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敢担当、有作为、善创新的精神值得称道,残暴、专断的品质应予批判;总之,秦始皇一生功过兼有,功大于过,总体应予肯定。

2、孔子(分总式)

①儒家学派创始人:创立“仁学”,提倡“仁”,重视“礼”,强调“中庸”,以仁爱、礼仪调节

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希望通过礼乐教化,提高民众素质,

建立和谐社会。使儒学成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注重礼仪、进取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的思想折射的仁爱和谐、共享太平的精神具有超越阶级、时代的普遍意义,对于解决现代化中国和后现代化进程中的西方以及纷争的世界所出现的种种矛盾具有指导借鉴意义。②古代典籍的修订整理者:删定《诗》《书》《礼》《易》《春秋》,保存了古典文化,成为儒学主

要经典和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③开私人办学之先河:“有教无类”体现教育权利的平等性,提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知识迁

移的教学方法,学思结合、温故知新、诚实好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习“六艺”全面发展的思想为古代教育奠定基础,对近现代教育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④综上看来,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尽管其思想中含有等级观念、重男轻女、

轻视体力劳动等局限或糟粕,但丝毫不影响他作为中华文化代表的形象。

篇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教学内容: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白居易《长恨歌》

自主赏析:屈原《湘夫人》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杜甫《蜀相》陆游《书愤》

推荐作品: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李白《越中览古》李清照《一剪梅》黄遵宪《今别离》

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能够独立分析诗歌意境,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意志。

2、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3、感受诗人在诗歌中寄寓的离别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歌内容,了解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相关人生经历,分析诗歌思想情感。

2、学会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切身感受。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赏析指导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教学重点: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内涵。

2、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论结合、析品结合。

讲(概念理解)+读(概念解读)+析(作品分析)+论(作品讨论)+悟(融会贯通)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

什么是“以意逆志”呢?

翻译孟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提出的理解作品的方法:“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理解作品,不能断章取义地割裂个别字眼以曲解其词句,也不能就词句的表面作解释,因而歪曲作品的愿意;而正确的态度应是“以意逆志”。《说文》云:“逆,迎也。”郑玄注:“逆,犹钩考也。”这句话说,“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朱自清《诗言志辨·比兴》)。他的主张很明确,就是分析诗的人不能因为个别的词和句曲解整篇的意义,而应该根

据作品探索原来的创作意图,分析作品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的过程,理解诗意,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新的旨趣。

二、以意逆志如何操作?

(一)方法

1、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作文素材 25个历史人物事迹,知道10个算你厉害!

作文素材| 25个历史人物事迹,知道10个算你厉害! 01 成吉思汗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一生,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不下马背纵横欧亚诸国;有人说他是东方战神,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西方崇拜他的人赞美他是“全人类的帝王”,毛泽东称他为“一代天骄”;这个打破东西方壁垒、书写中国最大版图的巨人,就是史籍上被尊称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 02 曹操 三国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03 毛泽东 雄鸡一唱,天下大白,旭日东升,一位伟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天地万物瞬时蒸腾,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个将才的睿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个领袖的激昂。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历史的光辉泻在您的肩上,现代中国从此刻下了一个红色的姓名:毛泽东。 04 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05 张爱玲 一个世俗女子,为了金钱而写作;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之上。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她悲天怜人,却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却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独标孤高。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洒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她的人生,怎一个“传奇”所能诠释? 06 项羽 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公元前202年,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拔山盖世,壮歌一曲尽抒万丈悲情。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何言无面? 07 诸葛亮 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为酬三顾,先生在历史舞台闪亮登场。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叹蜀道寒云。江流石转,千古成败付诸笑谈,先生之名如不坠的孔明灯,永照汗青。 08

梁衡散文集选

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夏感: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棗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作文范文之写历史人物的作文600字

写历史人物的作文600字 【篇一:千古风流人物杜甫(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千古风流人物杜甫(600字)作文推开岁月尘封的大门,一 路越过苏东坡的从容,越过陶渊明的超然,我来到了杜甫的身旁。 和着他颠沛流离的生活情境,踩着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悄然走进少 陵野老的生活,去寻找那旧时的清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是他对谦让的感慨。他总会为秋风所破,大雨如注,长 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战乱给人们带来的 苦难,总会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的每一句话都通俗朴素,明白如话,但又韵味浓郁,平淡中见奇。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人生经历的沧桑与坎坷,我愿与你同行,领略你的 谦让。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他对孤独生活的比喻。他总能把 流离生活的孤独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孤独之情。你虽孤独,但是你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你有所坚守的民族气节。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 在孤独中的愤慨之情,抒写一生心事。焦逐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 惊四?是他狂放不羁的一面。他虽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但也不难看 出他的豪气干云。他有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对 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领略你的宏伟抱负。伟大的诗人,你是千古的风流人物, 你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又有生涯似众人的生活,直到 生命的最后,你都有对国家和人民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怀念。山东威海荣成市荣成市实验中学初三:曲薏清 篇一:作文指导:千古风流人物 话题作文:千古风流人物 【文题回放】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出现而不懂得拥护、爱戴和崇仰的国家,则是没 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悠悠古国古的中华,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风流人物辈出,灿若繁星,浩如烟海: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 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范仲淹“先天下 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代传颂。了解这些 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风流人物,将 使你找到前进的动力。面对千古风流人物,你总会有所思,有所感。

经典散文阅读——梁衡《爱国的理由》

爱国的理由 (一)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一句话,国家养育了你。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与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点、文化修养。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我们爱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理良心一级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无论哪个民族概莫能外。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形、伴我终身的恋国之情。这是爱国的第一个理由,天然的无可辩争的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你既在国中,就要为国效力,就要关心这个“家”。当年方志敏见祖国积贫积弱,被强敌欺侮,他在《可爱的中国》中说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这四万万的孩子都白生了吗?”公民如果不爱国,这公民又有何用?真这样,这个国家怎能生存?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家,是民族的大家庭,她也需要持续维持,持续发展。对内来说,祖国的繁荣发展得靠子女们的辛劳建设,如蜂酿蜜,如燕垒窝,不能有一时的停顿。对外来说,祖国必须有人来保卫。一国既处于世界各个国家之林,必然会有各种利益冲突和竞争,甚至会遭遇欺侮和侵略。任何国家的独立、发展和强盛都是靠它的全体人民,万众一心,竭力奉献换来的,每个国民都有出力费心,直至牺牲的义务。这是爱国的第二个理由。如果哪个人身处国中却漠视国运,那是最大的不忠不义。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汉奸、有败类,但这些人总是被人所唾弃。 (二) 大致有三:一爱祖国河山;二爱祖国人民;三爱祖国文化。 一要爱祖国河山。无论在哪个民族的心目中土地都享受至尊、至敬的荣誉。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村里必为土地神换一次春联:“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我们的一切一切都是祖国这片土地所承载,所养育。主权、人民、事业、财富等都因国土而存有。希腊神话,大力士安泰其力量只源于土地,只要他不离开大地,任何人都不可能将他战胜。中国古代皇城里专建有社稷坛,用五色土拼成,皇帝每年要祭坛拜土。土即代表社稷。国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它的第一物质形态,是硬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土不存,国将不再。历来的侵略战争都是先侵城掠地,犯人国土。而战败国最大的屈辱就是割地赔款,是去国逃亡或在已沦陷的国土上做亡国奴。“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曲”何其凄凉。1937年起,日本全方位发动侵华战争,掠我大半个国土长达八年。抗日烈士吉鸿昌临刑前赋诗曰:“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祖国的土地岂容外人蹂躏?“还我河山”这是古往今来一切爱国志士泣血而呼的口号;“爱我家乡”是一切爱国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共同呼唤。爱国首先就要爱河

作文素材:二十五位古今历史人物精彩评论

作文素材:二十五位古今历史人物精彩评论2017-07-031、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 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 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 2、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独醒。 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 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惟美的跨越。 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 3、谭嗣同: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 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 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灿若星辰。 4、司马迁:纵观中国历史,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

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他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凭着一个文人的良心写下一部伟大的书,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包罗历史的傲慢与偏见、光荣和梦想,并从此领跑着中国文化。 5、孙膑:围魏救赵、田忌赛马,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读你。 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传说6、项羽: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 公元前2XX年,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 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拔山盖世,壮歌一曲尽抒万丈悲情。 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何言无面?7、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 为酬三顾,先生在历史舞台闪亮登场。 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 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叹蜀道寒云。 江流石转,千古成败付诸笑谈,先生之名如不坠的孔明灯,永照汗青。

梁衡散文阅读《追寻那遥远的美丽》附答案

,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梁衡快二十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地理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大概是上天有意折磨,直到今年夏末,才有缘去朝圣。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瞬间,就像一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我们的车像撒欢的马驹,追着天边的云朵,路边闪过金色的彩带,那是一片片正在开花的油菜。微风掠过草面,送来一阵远古的苍茫。那首歌就诞生在这里,青海湖边这片被称为金银滩的草原。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场那样高大茂密,也不像内蒙古的草场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它细密而柔软,蜷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不见黄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草地上虫草、人参果、秦艽等中药材随处可见。牛羊漫过天边,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挥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老鹰发现了什么,在低空一圈圈地盘旋。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当年二十六岁的王洛宾采风到这里,十七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玛一辈子也没有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当后人听着这首歌时,总想为它注释一个具体的爱情故事,殊不知这里不但没有具体的爱,就是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找到过歌唱着的甜蜜。王洛宾好像生来就负有一种使命,总是去追寻美丽,美丽的旋律,美丽的情感。王洛宾是美令智昏,乐令智昏,他认为生活甚至生命就是美丽的音乐。他一入社会就直取美的内核,而不知这核外还有许多坚硬的甚至丑陋的外壳。所以他一生屡屡受挫,他活了八十多岁,有三年是坐国民党的监狱,有十五年坐共产党的监狱,又有十五年的时间是被控制使用,直到1982年六十九岁时,才正式平反,恢复正常人的生活,1992年七十九岁时,中央电视台首次向社会介绍他的作品。这时,全社会才知道那许多传唱了半个世纪的名曲原来都是出自这个白胡子老头儿。这时,离他的生命终点只剩下两三年的时间。王洛宾的生命是以歌为主线的,信仰、工作,甚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成了歌的附属,就像一棵树干上的柔枝绿叶。1937年,他到西北,这本是一次采风,但他被那里的民歌所迷,就留下不走了。他在马步芳和共产党的军队里都服过役,为马步芳写过歌,也为王震将军的词配过曲,他只知音乐而不知其余。他像草原上一只渴急的黄羊,见到一点水光,就拼命地向这惟一的目标冲去,至于路边的石块荆棘,他全没有看见。在音乐的感召下,他是一个勇敢的先锋,而对音乐之外的一切,他却是不屑一顾。在劳改服刑时他宁可用维持生命的一个小窝头,去换取人家唱一曲民间小调。他也曾灰心过,有一次他仰望厚墙上的铁窗,抛上一根绳,挽成一个黑洞似的套圈,就要通向另一个世界时,一声悠扬的牧歌,轻轻地飘过铁窗。他分明看到了铁窗外的白云红日,嗅到了原野上湿润的草香。他终于没有舍得钻进那个死亡隧道,三两下扯掉了死神递过来的接引之绳。我们至今不知道这是哪一位牧人的哪一首无名的歌,这也是一根“卓玛的鞭子”,又一回轻轻地抽在了王洛宾的心上。这一鞭,为我们抽回来一只会唱歌的老山羊,一个伟大的音乐家。2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霎间,我就像一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一句表明作者既有实现夙愿的喜悦,又有历经艰辛到达目的地的欣慰。B.王洛宾能写出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作品,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实际生活中没有找到的“歌唱中的甜蜜”。C.作者写王洛宾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其实道出了现在的人们不能创作出伟大音乐作品的原因。D.文章以“追寻”为明暗两条线索,明写了作者对遥远的青海湖金银滩美景的追寻,暗写了作者对王洛宾歌中美好生活的憧憬。E.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往往都是甜蜜的,美好的。作者远赴青海湖,是因为现实中找不到美丽的草原、

描写历史人物的散文美文:绝唱

描写历史人物的散文美文:绝唱翻开记忆中泛黄的书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红藕、玉簟、孤雁、寒蝉,如片片破碎的离殇,画出了一场哀怨缠绵的故事。我在故事中,你亦在故事中,走近,走近你千古的遗风,依旧那么清高,那么凄清 闺之情 紫烟迷蒙,花朵带着露珠,在清风中摆动,微醺的骄阳照着你清秀的脸庞,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你,摇曳在秋千上,伴着金钗清亮的声音,伊呀伊啊的摆着,只是陶醉。忽闻有客将来,方才回神,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时,却不忘把香梅嗅。以琴律熏其内在,以书画育其修养,以诗书展其胸怀,外美如花内秀如竹的清照,曾以为自己会每天过着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的生活,美满的走下去。 恋之处 披上红妆。走进了红墙深锁,花影密丽的赵家。幸福的时刻来了,与赵明诚情投意合,如天作之合一样美满。与心上人分别时,倚万丈高楼,望月移树影,听流水叮咚,而拈袖提笔,疾笔而书,此情无计可消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吐露出难以出口的浓浓爱意,人便醉在飞帘边,叹离别难叙。天人各一方,心间始终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你已留下了独艳千古的名句。且叹惜别且叹君,今昔一别,定要安好相会。 国之殇 历史长满了荆棘,碾压着宋朝的江山,金人的入侵也势

不可挡,美满的生活如破镜般难以重圆,面对支离破碎的国家,清照只好随夫南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豪言壮语倾洒而出,不知者定会误以为那位英雄壮士所言,谁料却是你这般豪情万丈? 翻天覆地的变化,家族的衰落,国家的危亡,连陪伴的唯一赵明诚也死在了异乡!这是怎样的重负压上心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可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下流寻寻觅觅是在找他的身影吗?但见泛泛清清的一张空床,怎不会凄凄惨惨戚戚?昨夜雨疏风骤,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晚风、归雁、细雨、梧桐,伤心的令人憔悴,从前的欢乐,早已化为心头最深的疤痕。 呵!怎么屈服于命运的逶迤,家道的中落,嘲讽的世人,反而使你吟出了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豪迈,一介女流,却有如此的意志,这哪是多情的你所承受的苦难?但这也偏成就了你的艺术,就连千年后的我也深深的在迷恋在你的故事中。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忧伤、惆怅、凄清。 人生的道路往往不可选择,谁都在命运的把握之中,在一波三折的命运中,你留给世人却并非人比黄花瘦的形象,却是那嚼蕊吹香的千古绝唱!不朽的诗,不朽的你 作品点评:巧合的结缘,缘就为命中注定,相敬如宾。命定的分离,离乱中青丝斑白,阴阳两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心碎之处即是晓风残月之处;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心冷之时乃为凉透之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_描写作文

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 古代的中国一直处于各种战争和纷乱中,但也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物的英勇和谋略才使得一切成功。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1 岳飞,南宋军事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 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绍兴十一年(1142)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大理寺狱中。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传世。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勇聚士,岳飞应募,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 靖康元年(1126)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刘1 / 8

浩命岳飞招安吉倩,岳飞不负众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 靖康二年(1127)十二月,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元帅府下编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岳飞属刘浩前军。按蜡书的命令,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速赶往东京(今开封),解京师之围。岳飞奉命带领三百铁骑,前往李固渡侦察,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大败金兵。跟随刘浩解了东京之围。 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灭北宋,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北归。五月,康王赵构(即宋高宗)于南京继位,史称南宋。初期,宋高宗主张收复失地,启用了大批主战将领,其中就有岳飞。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 建炎元年,赵构即位,岳飞上书,大意为:“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宋高宗并未采纳岳飞的建议,并以越职为由将岳飞罢官。之后岳飞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借补“正八品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张所很赏识岳飞,很快升岳飞为“从七品武经郎”、任统制。 建炎元年(1127)九月,张所命岳飞入王彦部,北上抗金。岳飞作战有勇有谋,数败金兵,声威大振。而王彦保守怯战,使得岳飞只能2 / 8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一)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推荐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这样才能真正的

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标。 但接着梁先生就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时候长短并不是绝对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

历史名人作文汇集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就塑造了诸多的英雄人物,如忠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崇敬的就是诸葛亮了。 他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并作为智慧、忠诚、勤俭的化身而广为传颂,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廉洁、忠诚、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和诸葛亮有关,如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空城退雄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其传奇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诸葛亮的非凡之智、济世人才、忠诚之心、报国之情,为世人所仰慕,为后人所赞颂,成为人民心中的偶像。正如闪烁着他的才华和智慧的不朽遗作《出师表》,是出自肺腑的深情篇章,一直在历史的狂风中不停的奏鸣,在思想的时空久久回荡。千百年来,以至于历代,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百姓,都对他一番深情,赋予了无数动人的传说,作下了无数赞美的诗篇。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战术兵法,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而他当年那篇肝胆照人,令人读后感觉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传至今,千古传诵。他还是一个心忧天下的人,他虽身在草庐之中,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对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对当时的时局分析透彻,面面俱到。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仿佛天地万物都为他所用。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化作清风明月,但精神永存,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永远展现出圣洁的光辉。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武则天 从古到今,有称霸的帝王将相、有令人向往的影视明星、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蜚声中外的科学家等,而我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则是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自幼聪慧、机敏,并兼通文史,在她主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重视农业生产,破格选用人才,完善科举制,提拔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吏,使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武则天多次劝课农桑,州县耕地得到开垦,农民有剩余粮食的,地方官吏可以升职;滥施政令,人口流失的,地方官要受处罚。在她统治时期,社会安定,人口大增。武则天的《求贤制》的原文大意是:文才可以治理国家,武艺可以保卫边疆,怀有担当国家重任的才华,能够担任将相职位的人,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把他们的名单推荐上来!如果情况属实的话,一定破格重用他们。另外,武则天还很爱才,当时著名宰相狄仁杰、张柬之以及开元年间的著名宰相姚崇、宋璟均是她提拔起来的。被降职的官僚徐敬业以匡复唐室为名,聚众10万,在扬州起兵造反、政治上失意的著名诗人骆宾王也参加了这一行动,并为徐敬业些了一篇《讨武曌檄》这篇文章措辞激烈,用语刻毒,对武则天的个人品德和私生活进行攻击,可是武则天读后,不仅未生气,反而询问作者是谁,当得知是骆宾王所作时,惋惜地说,这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是宰相的过失。 武则天不好的是废儿子唐中宗为庐陵王,人们评价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聪慧超群,才能卓著,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历史功绩昭昭于世,她是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在政治方面,广招贤才,重视农业我认为她是一个历史功绩显著,为人们作出了贡献,不为名誉所倾倒的女人,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女人。不过,我崇拜他的总体原因是:她是唯一的女皇帝,聪明机智,不记身名,主宰了46年的江山,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对唐朝中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确是个有才华的女皇帝。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被历史记住,甚至使山河易姓。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方小官。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设身处地的想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嘛“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会便是,他干嘛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认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则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豪情壮志。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别人论功行赏,他依然要发配伊犁。每每读到这里,我心中总是愤懑不平,为林则徐喊冤。有时我还觉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

你林则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则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不会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心国事,他依然为国效力,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则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身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褒奖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无论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则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会被社会所承认,被人们托举出来。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我喜欢阅读梁衡的散文,梁衡的散文就像一曲曲动听的歌,令人着迷,又令人陶醉。这些年来,我先后读过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觅渡,觅渡,渡何处》、《读韩愈》、《读柳永》、《晋祠》、《夏感》等文。读梁衡的文章,有一种愉悦、一气呵成,欲罢不能,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我颇为感慨,当今散文诸家中,梁衡的散文不仅动听,而且最富有“真、善、美”的内涵。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梁衡散文》,在给人以散文艺术美享受的同时,更给人散文创作对“真与善”追求的启示。这种艺术美

梁衡散文精选

梁衡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近年《海思》也被选如鄂教版语文中学教材。 散文领域的一朵奇葩----梁衡散文赏析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短小易学。当前,爱好散文,写散文的人很多。但是,要把散文写好,写精,殊为不易。若想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更难了。可是,有人却做到了。他,就是著名散文家梁衡。 我是前几年在一本杂志上第一次看到梁先生散文的。那篇文章名叫《把栏杆拍遍》,是写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读之,如饮甘露,回肠荡气,脑中辛弃疾的形象久久挥之不去。之后,又先后读过他的《觅渡,觅渡,渡何处》、《读韩愈》、《读柳永》、《晋祠》、《夏感》等文。读他的文章,有一种快感,一气呵成,欲罢不能,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什么叫艺术魅力?我想大约不过如此吧。作者先后有四篇散文入选中学教材,是在世作家中入选数量最多的。学校教材牵涉到对青少年的思想导向与教学规范,是百年大计,对选材的要求极其严格,有时甚至近乎苛刻。许多作家很有名望,但终其一生也没有一篇文章能够入选。 梁衡的散文为什么能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呢? 我想,重要的是他文章所达到的思想深度。梁衡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在他的文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博大的人文主义情怀,饱含着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他笔下的人物多是一些忧国忧民且命途多舛的仁人志士,他热情地呕歌他们,从他们身上发掘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人肺腑,催人奋进。著名学者季羡林说道:“梁衡是一个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世的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之外,尚无第二人。”对梁衡而言,这是很高的评价。

古代历史人物事迹作文素材_描写作文

古代历史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缺少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写作时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下面是橙子为您整理的关于古代历史人物事迹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代历史人物事迹作文素材一陆游刻苦勤奋、敏而好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 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 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古代历史人物事迹作文素材二陶弘景菜园求学的故事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 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古代历史人物事迹作文素材三陈策追骡的典故 1 / 3

陈策,是宋时的建昌南城人。有一天,陈策去集市上买了一匹骡子。这骡子精壮精壮的,毛色发亮,走起路来四只蹄儿像翻花。喜得陈策连声说,好骡好骡。他就只会说好骡好骡。第一次用这骡子,是要从西城运一些丝绸到他的铺子。伙计将鞍放上骡子的背,想不到骡子突然暴怒起来,上蹿下跳,连鞍都摔在地上,把几个伙计吓了一跳。 这骡怎么了?伙计把骡捉住,又试了几次。只要鞍一上骡背,它就发怒一般暴躁地蹦跳。“这是一匹伤鞍的骡,老主人整的。”陈策说。骡不能负重,废物。邻居说:“怎么来,怎么去。”可陈策这个人不忍心这样做。受了欺骗,可他就这样认了。他叫伙计把骡子关到城外闲置的老屋子里,每天供给它草料。他说,就等它慢慢地老死吧。对畜生这样狠,真是畜生!他的儿子对父亲的做法很有些想法,他还是想怎么来,怎么去。谁都会这么想。但这个念头他不会跟父亲说,他有点怕父亲,所以后来做的事他都是瞒着父亲干的。他找到平时极相熟的一个人——驵。驵就是市场经纪人。 他说,你想法把我这头骡子卖了,二一添作五,钱分你一半。这个驵答应了。机会来了。有一个路过南城的官人的马死了,便来到骡马市场,想再买一匹。驵瞄见了他,上前说,有一匹上好的骡子,因为负重时受了点伤,把背磨破了,主人要赶生意,急着把它卖了,你要不要看看?官人就随他过去。一匹精壮精壮的骡子,毛色发亮。官人连声夸,好骡好骡。驵说,就是背上有些伤,稍养一养就好了。骡子的背上有一些新鲜的血痂,是陈策的儿子和驵叫人磨出来的。脱毛,2 / 3

当代散文赏析——梁衡《夏感》

当代散文赏析——梁衡《夏感》 原文: 夏感 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984年6月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历史人物与事件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历史人物与事件 此法主要是指援引典型的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近年高考作文,有很多考生写了历史人物与事件。如2002年《心灵的选择》,许多人借助历史展现自己的视野:屈原与汨罗江,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苏武的牧羊守汉节,昭君的出塞,诸葛亮的谦思,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苏东坡的“突围”,岳飞与风波亭,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些事例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且表现了作者的视野及阅读的积淀。 此法选料剪材应该注意: 1.选例典型,叙例恰当。选例的原则是史实要能和观点相吻合。事例要真实,不编造杜撰;要选典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但不是多多益善,力求以少胜多。 2.先后顺序,合理安排。如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也可以从今到古,从国外到国内)。 3.叙述史实,详略有致。对皆知的要简练概括;对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可以以一个事实,展开想象,精心描绘;也可通过几个简明片断,扼要援引。

4.事件人物,据需取点。如: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曾经靠编草鞋维持生计,因家贫曾向管理河道的小官借米过日子,见魏王时穿粗布补丁衣服,草鞋带子也是断了之后接起来的,一生只在蒙地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不久就退隐了;楚王听说他有才华,派两位大臣用厚金聘礼到濮水请他做宰相,在濮水垂钓的庄子用龟曳尾于涂的比喻拒绝了邀请;庄子对待生死显得很理智,其妻死后,惠子前去吊唁,见庄子席地而坐,“击缶而歌”。这些常识是大家有所了解的,这些素材可以包含着“选择”“欲望”“孤独”“尊严”“诱惑”“生命”等意义,要对素材所包含的信息有所思考,善于根据文章的需要,去选取某一点,从某个侧面去挖掘、联想、想象,为文章所用,切不可将知道的都写而成为无目的的谈古。 5.有叙有析,不忘议论。分析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句。可在叙述事例之前,也可以在叙述事例之后。总之应使事例论据与论点融为一体,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充分显露事例与论点的关系,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 也应注意,近几年,高考作文趋古避今,成了一种时尚,大多考生平时缺少积累,作文时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写出来的多是“普及型”的名人轶事,说“勤奋”便祖冲之、李时珍、陈景润,谈“爱国”便屈原、岳飞、孙中山。几十万考生,同写一个作文题,都是写尽人皆知的几个人、几件事,岂不让人生厌!要懂得当一种写法成为流行时,其危险系数就大了。大量的李鬼冒充李逵,李逵就必须有新招数;

读《梁衡散文》有感

读《梁衡散文》有感 梁衡的创作态度求“真”务实,宁缺毋滥。一起来看看XX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梁衡的文章一开始我并不喜欢,那篇《晋祠》虽然写得真的不错,但是我不喜欢那种冗长的文章,所以,对于这个作者也没太大的印象。再一次看到他的文章就是《跨越百年的美丽》,依旧是没什么太大感觉。直到他写的三篇散文作节选为课外读物发下来,《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看了一堂课之后,当时就被他笔下的三个人物所深深折服。这三个人物都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同时又具有不得不使人敬佩的精神和风范,感觉他们在梁衡的笔下都鲜活了起来,一点一点向我们展示自己的人生。 自此,我开始找梁衡的文集,却一直找不到,看到了很多余秋雨的文集。我也买过余秋雨的一本文集《文化苦旅》,但我不是很喜欢他的文风。总觉得他写的文章不够大气,有点优柔寡断的感觉。而梁衡,看完他的文章就有种很明显的被吸引被点拨,霎时有一片清明的感觉。 终于,我还是找到了一本《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我先找到了那三篇文章,把《把栏杆拍遍》看完。辛弃疾的一生真的很曲折。年轻时血气方刚,奔走沙场,却在南

归之时被夺去手中的钢刀,只能以羊毫软笔写下一首首悲愤、无奈、自嘲的词。最让我动容的还是那首《永遇乐》。他竟然在嘲笑自己的姓氏!“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这首词是我第一次看到,却被其中所隐藏的无奈嘲讽所深深震动。他该有怎样的失意才会觉得自己的姓氏是“艰辛”“酸辛”“悲辛”“辛辣”,觉得自己就是不能够拥有美好的事物! 还有一篇《大无大有周恩来》,是诞辰百年之时所写。那些冗长的历史在梁衡的笔下一点不显繁复,反而,每一件都令周无私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深深被这个自己无缘亲眼见到的所感动。 诸如此类的写人的文章,每一篇都能感觉作者笔下的人是个鲜活、生动、立体的伟人,并不是一个个已经归为历史、素不相识的不相干的人。每一个都令人敬佩,由衷的敬爱。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写景、记事、抒情、说理的文章,都很值得一读。 看完这本书,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我最近读完了梁衡的两部散文集《觅渡》与《洗尘》,不禁为其中睿智而深刻的语言所折服。 散文集中很大一部分由历史散文构成。其中《把栏杆拍遍》与《乱世中的美神》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把栏杆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