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常规检查评价表

肖庄小学语文教学常规检查评价表

校检评人签名:1.2.3.4.中心校评人签名:校检评时间:1.2.3.4.中心校检评时间:

语文教学常规检查表

红卫乡小学语文常规检查表 检查时间:年级:科目:教师签名:检查组签名: 检查项目权 分 检查 方法 检查细则得分 备课 全册备课 2 查看 相关 材料 分析整册教材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整册 教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单元备课 3 有单元的总体体说明,教学目标,教学设想。 课 时 备 课 教学目标 2 明确具体,切合实际,符合课标要求。 教学重 难点 2 教学重难点确定合理,把握正确。 课型、教 学时数 1 课型清楚、教学课时分配合理。 教学 准备 1 课前有充分的教学准备,能够为教学服务。 教学 过程 7 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预设的教学情况, 有实施的教学策略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课堂 小结 2 对所学的全部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板书 设计 1 体现课程的中心和重点 作业 布置 2 分量适中、题型典型。 教学 反思 3 总结本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得失。 问题 记载 2 记载典型问题,有针对性的辅导。 进度计划内 2 设置合理,新授课与复习课配置适当,能按时完 成学期教学工作。 单元测试 登分册 2 查看 试卷 表册 记录 表册正规,各栏目清楚明了,与单元测试同步。试卷分析 4 有优.良.中.差各等级数据分析;对当期试卷有整体 分析和解决方案。 试卷 1 全批,避免错批.漏批现象发生,并且及时进行讲 解.分析。 整合 1 至 9 查 看 作业紧跟进度,无漏批现象、错批率应控制在2% 以内,学生作业中的改错率达90%以上,学生作 业的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的人数应达到全班人数 的80%以上。

作业 方案 (10) 8 至 6 作 业 本 走 访 学 生 作业紧跟进度,漏批率控制在所有作业中的10% 以内,错批率控制在5%以内;学生作业中的改错 率达80%以上,学生作业的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的人数达到全班人数的70%以上。 5 至 作业与教学进度衔接不上,作业批改率不足90%; 错批率大于5%以上,学生作业中的改错率不足 80%或更低的;学生作业的卷面和书写整体很差 的。 练习册 (10) 1 至 9 作业紧跟进度,作业题设置全面,内容适度,无 漏批现象,错批率应控制在2%以内,学生作业中 的改错率达90%以上,学生作业的卷面整洁、书 写工整的人数达到全班人数的80%以上。 8 至 6 作业紧跟进度,漏批率控制在所有作业中的10% 以内,错批率控制在5%以内;学生作业中的改错 率达80%以上,学生作业的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的人数达到全班的70%以上。 5 至 作业与教学进度衔接不上,作业批改率不足90%; 错批率大于5%以上,学生作业中的改错率不足 80%或更低的;学生作业的卷面和书写整体很差 的。 课堂 作业 (10) 1 至 9 作业紧跟进度,作业题设置全面,内容适度,无 漏批现象,错批率应控制在2%以内,学生作业中 的改错率达90%以上,学生作业的卷面整洁、书 写工整的人数达到全班人数的80%以上。 8 至 6 作业紧跟进度,漏批率控制在所有作业中的10% 以内,错批率控制在5%以内;学生作业中的改错 率达80%以上,学生作业的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的人数达到全班的70%以上。 5 至 作业与教学进度衔接不上,作业批改率不足90%; 错批率大于5%以上,学生作业中的改错率不足 80%或更低的;学生作业的卷面和书写整体很差 的。 作 文 / 写 话 单元作文 (写话) 1 2 查 看 作 业 本 与单元进度同步,不滞后。详批细改。(学期最低 8篇)(一篇额定为6分) 小作文 (写话) 1 2 有纠错,有批语,有等级划分(鼓励性语言)。(每月 最低3篇;一篇额定为4分)(注:学生在教师的 指导下批也可) 合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

项目评价标准权重得分教 师素质知识 技能 语言规范、准确、丰富、简洁、生动、清晰、流畅,有个性化语言风格;教态 亲切、自然,能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健康的心理感染学生。 10%知识面广、视野辽阔,信息处理综合能力强;课堂中能应用新知识、新方法、 新理论、新手段、新技术。 能够指导学生写字体美观、文字精美、立意新奇、结构精巧的文章。 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强,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点拨、引导,善于 应变。能恰到好处地评价学生的态度、表现、能力、个性和知识、技能。 教学设计教材 处理 能突出课文特色和课型特点;根据教材特点和课型特点设计教学过程,符合语 文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应要求。 15%能多角度利用教材,动态地处理教材,对教材有创造性的理解、处理和使用。 能设计针对性的、创新式的课堂作业,安排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 设计 思想 能立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15%新颖有趣,能设置发散性、探索性问题,使学生产生想象和联想。 有精当的实在的体现语文“三维”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发现 人文因素,实施人文教育。 教学过程教师 组织 能体现语文学科特性,能依据语文教学基本规律进行教学。 10%能突破课堂,体现综合性、开放式语文教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 准确传输信息,让学生感到熟悉而新鲜,实现个性化语文学习;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 教学 方法 能用最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并自觉贯彻到教学中去。 10%教学内容和方式能前后勾连,内外贯通,师生互补。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灵活多样,切合文本、学生和教师实际,体现“对话”,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多向反馈和情感交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善于培养学 生的能力;善于开发有活力的语文学习资源。 教学 手段 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含板书),目的明确,操作得当,效果明显。 10%板书合理并有创意,具备立体感、和谐感、鲜明感、流动感。 根据学生情况,为学生创设一个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自主学 习的异步或同步教学情境。 学生 活动 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并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10%能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机会,学生能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能发表 创见。 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体现“实”、“活”、“新”;课堂时效性强,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应有的发展,从整 体上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 20%学生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善于发表见解,敢于 创新,学生的求知欲望应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成果当堂能够得到巩固。 能合理地让学生进行“积累、感悟、运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进步;能让学生 产生想继续学习,深入学习的学习欲望。 授课教师得分等级评价者备注优秀:90—100良好:80—89合格:60—79不合格:60分以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 一、教学目标评价 1. 教师是否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3.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准备评价 1. 教师是否充分准备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 2. 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充分利用? 3. 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评价 1. 教师是否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活跃和有效? 2. 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 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评价 1. 教师是否能够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教师是否能够讲解清晰、简明,使学生易于理解? 3. 教师是否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多样化和综合化? 五、教学效果评价

1. 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2. 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 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展示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评价 1. 教师是否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2. 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3. 教师是否能够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七、课堂管理评价 1. 教师是否能够维持课堂秩序,使学生能够安静听讲? 2. 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师是否能够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和纠纷,维护良好的课堂氛围? 以上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标准格式文本,用于评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评分,以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生的学习提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1. 课前准备 - 老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教辅工具等教学资源。 - 老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彻底的熟悉,并做好备课笔记和教案。 - 老师应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确保课堂教学有针对性 和有效性。 2. 教学方式 - 老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讨论、练等,以满足不 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 老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 老师应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和吸引力。 3. 教学内容 - 老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 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 能力。

- 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研究水平,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 程度和深度。 4. 教学方法 - 老师应采用启发性提问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考 和参与。 - 老师应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所学知识。 - 老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 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 教学评价 - 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 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 老师应注重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 等方面。 - 老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提高。 6. 班级管理 - 老师应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 老师应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情绪变化,及时与家长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 - 老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旨在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新课程理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 而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内容)简言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人。二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现代教学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活动和交往的观念;尊重学生个性独特性的差异观等。 2.有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就是指所确立的标准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能够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并为从事具体课堂教学的人员所认可。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应做到:一是应反映既定的教学目的;二应体现课堂教学内在的规律;三应体现课堂教学自身丰富多样的个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3.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