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材料燃烧辨别方法

塑胶材料燃烧辨别方法

.

熱塑性膠料鑑定

膠料比重燃燒性滴落火焰顏色氣味燃燒速度其他

PE<1燃燒有滴落藍色黃頂石臘味快指甲刮過有痕跡PP<1燃燒有滴落藍色黃頂柴油味慢指甲刮過無痕跡TPX<1燃燒有滴落藍色/快透明如水

PS>1燃燒有滴落黃色苯乙烯味快焦碳及黑煙HIPS>1燃燒有滴落黃色苯乙烯及橡膠味快焦碳及黑煙AS>1燃燒有滴落黃色苯乙烯及苦味快焦碳及黑煙ABS>1燃燒有滴落黃色苦橡膠味慢焦碳及黑煙PMMA>1燃燒有滴落黃色酒精味快無煙

POM>1燃燒有滴落黃色甲醛味慢無煙

PET>1燃燒有滴落黃色藍邊焦橡膠味快焦碳及黑煙Celluloid>1燃燒有滴落黃色帶火花醋酸味慢焦碳及黑煙PU>1燃燒無滴落黃色微蘋果味快少許黑煙SBS>1燃燒無滴落黃色苯乙烯味快有焦碳及黑煙SEBS>1燃燒無滴落黃色石臘味快無焦碳及黑煙PTFE>1不燃無滴落無火焰/不燃/

PVF>1不燃無滴落無火焰酸味不燃/

CTFE>1不燃有滴落無火焰醋酸味不燃/

PA>1自動熄滅有滴落藍色黃頂毛髮焦味慢起泡

PSu>1自動熄滅有滴落橘色硫黃味快焦碳及黑煙PC>1自動熄滅有滴落橘黃色酚味慢焦碳及黑煙PPO>1自動熄滅無滴落橘黃色酚味慢不易點燃PVC>1自動熄滅無滴落黃色綠邊鹽酸味慢白煙

熱固性膠料鑑定

膠料燃燒性火焰顏色氣味其他Melamine(蜜胺)自動熄滅淺綠色魚腥味膨脹爆裂Phenol(酚醛)自動熄滅黃色酚味可能續燃

Urea(尿素膠)自動熄滅黃色綠邊甲醛味膨脹爆裂

UP(玻璃鋼)燃燒黃色藍邊酸肉桂焦碳及黑煙Silicone燃燒明亮黃色/續燃

Epoxy燃燒黃色剌鼻胺味黑煙.

常用注塑材料性能

目录 1.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 2.PA6 聚酰胺6或尼龙6 (3) 3.PA12 聚酰胺12或尼龙12 (3) 4.PA66 聚酰胺66或尼龙66 (4) 5.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6) 6.PC 聚碳酸酯 (6) 7.PC/ABS 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混合物 (7) 8.PC/PBT 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混合物 (7) 9.PE-HD 高密度聚乙烯 (8) 10.PE-LD 低密度聚乙烯 (8) 11.PEI 聚乙醚 (9) 12.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9) 13.PETG 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0) 14.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0) 15.POM 聚甲醛 (11) 16.PP 聚丙烯 (11) 17.PPE 聚丙乙烯 (12) 18.PS 聚苯乙烯 (13) 19.PVC (聚氯乙烯) (13) 20.S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14)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典型应用范围: 汽车(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下最少干燥2小时。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 熔化温度:210~280℃;建议温度:245℃。 模具温度:25~70℃。(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 注射压力:500~1000bar。 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化学和物理特性: ABS 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

常用塑料简易燃烧鉴别法

常用塑料简易燃烧鉴别法 相关专题: 时间:2009-11-04 13:19 种废旧塑料识别方法 ??发表日期:2005年9月2日?? ??

???LDPE(中文名:低密度高压聚乙烯): ?? ? 感官鉴别:手感柔软:白色透明,但透明度一般,常有胶带 及印刷字。(注:胶带和印刷字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要控制其含量,因这些会影响在市场上的价格)? ???? 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 ??? ?EVA(中文名:聚乙—乙酸乙脂): ??? ?感官鉴别:表面柔软;伸拉韧性强于LDPE,手感发粘(但表面无胶);白色透明,透明度高,感观和手感与PVC膜很相似应注意区分。? ??? ?燃烧鉴别:燃烧时与LDPE相同有石蜡的气味略带酸味;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熔融滴落,易拉丝。 ??? ?注:本品为PE种类中的一种,价格同与LDPE,可用于再生造粒,质量要求与PE相同。 ?? ? PP(聚丙): ?? ??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与LDPE相比透明度较高,揉搓时有声响。? ?? ? 燃烧鉴别:燃烧时火焰上黄下蓝,气味似石油,熔融滴落,燃烧时无黑烟。 ?? ? PET膜(聚脂): ?? ??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手感较硬,揉搓时有声响。外观似PP。? ?? ? 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后材料表面黑色炭化,手指揉搓燃烧后的黑色炭化物,碳化物呈粉末状。 ??? ??? ?PVC膜(聚氯乙烯): ?? ??感官鉴别:外观极似EVA但有弹性。? ?? ? 燃烧鉴别:燃烧时冒黑烟,离火即灭,燃烧表面呈黑色,无熔融滴落现象。

pc塑胶材料内应力测试方法

P C塑胶材料内应力测试方法表二 塑料电水壶使用一段时间后,水尺(PC料)容易漏水,是因为PC塑胶材料的内应力不够,那又怎样检测呢下面我来介绍一个检测方法: 1、测试辅料: 正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比例为1:3)、甲苯/正丙醇(比例为1:10)、甲苯/ 正丙醇(比例是1: 3)、碳酸丙烯、测试夹具(或者负载)。 2、测试过程: 测试夹具的选择: 测试试剂的选择: 如果PC料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承受机械负载,测试试剂由正丙醇或者乙酸乙酯和甲醇以1:3的比例调制而成. 如果PC料在使用过程中能承受机械负载,测试液必须为1:10比例的TnP(即甲苯和正丙醇混合液).如果外荷载更大或者在临界情况下,测试液可改为1:3比例的TnP,甚至可用碳酸丙烯替代. 如内应力较小的情况下,可用乙酸乙酯/甲醇代替TnP测试液.比如,将乙酸乙酯/甲醇的混合比例调为1:, 因为此试剂可让PC材料达到7兆帕的反应力值.

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可根据“图表二”的内应力要求选择合适的试剂,试剂量要求能将测试样品完全沉浸在试剂中。 测试时间: 因为PC材料在注塑模表面形成一层液体薄膜.此液体薄膜不易蒸发,尤其经过更长时间的浸泡,使得产生裂纹更难被察觉.所以PC材料在碳酸丙烯试剂中浸泡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曝光时间越长,内应力值越小.但内应力更小,也会出现应力裂纹. PC材料在其它的试剂沉浸的时间可以参考下表 (表一) 测试试剂浸泡时间(分钟)内应力值(兆帕) 正丙醇15 >15 乙酸乙酯/甲醇, (1:3) 15 >15 甲苯/正丙醇, (1:10)(TnP 1:10) 15 >9 甲苯/ 正丙醇, (1:3)(TnP 1:3) 15 >4 碳酸丙烯 1 >2 材料的选择: 测试样品要求保证在出模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个小时后才能进行内应力测试。测试样品的厚度要求保证在1毫米以上,因为在1毫米以下的材料可能在注塑的过程中就可能产生裂纹。 测试方法: 2℃的测试试剂里面,将测试样品完全沉浸在23在经过试剂所对应的时间浸泡后将样品从试剂中取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用裸眼检查所有可能出现的裂纹及破裂程度、并根据图表一来判定内应力范围。 在裸眼检查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放大镜检查。 3.结果判定: a.如果测试显示裂纹导致过大内应力,即意味着铸模形状不佳,模型设计不符,或者出现加工错误. b.内应力的测试值判定可参考:表一、表二(出现裂纹表示内应力高于表中相应数值,反之小于相应数值)。 注:试剂安全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1.在操作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胶带和溶解液,每一个供应商都应该提供试剂的化学信息表,化学试剂数据表中所提到的安全数据是每一个产品必须遵守的。这个安全数据包括标签信息、运输和储存信息、处理资料、试剂的有毒性、试剂的化学性能等 2.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遵守“图表三”所示的安全要求和介绍,戴上安全的被许可的安全手套和安全眼罩、安全口罩。 3.手套的材料要保证不能让溶剂的成分扩散到手套的材料中去,产生的烟和气体不能被吸入,工作环境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性,最好要能装上一个排风扇。 4.测试留下的任何残留溶剂或溶剂废物应正当处置和处理,处理的单位必须是有相应部门授权和许可的,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

常用塑胶材料特性大全

常用塑胶材料的特性及使用范围 一、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乳白色半透明) 优点: 1.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均好,乳白色半透明,硬度高,表面易镀金属 2.耐疲劳和抗应力开裂、冲击强度高 3.耐酸碱等化学性腐蚀 4.加工成型、修饰容易 缺点: 1.耐候性差 2.耐热性不够理想, 3.拉伸率底 主要应用范围:机器盖、罩,仪表壳、手电钻壳、风扇叶轮,收音机、电话和电视机等壳体,部分电器零件、汽车零件、机械及常规武器的零部件 改性的ABS共聚物: 将ABS加入PVC中,可提高其冲击韧性、耐燃性、抗老化和抗寒能力,并改善其加工性能; 将ABS与PC共混,可提高抗冲击强度和耐热性;以甲基丙烯酸甲酯替代ABS中丙烯腈组分,可制得MBS塑料,即通常所说的透明ABS。 ABS/NYLON 耐热及抗化学性、流动性佳、低温冲击性、低成本 主要用于汽车车身护板、引擎室零组件、连接器、动力工具外壳 ABS/PVC PVC增加防火性、降低成本 ABS提供耐冲击性 主要用于家电用品零组件、事务机器零组件 ABS/PC 增加ABS耐热尺寸安定性、改善PC低温、后壁耐冲性、降低成本 主要用于打字机外壳、文字处理器、计算机设备之外壳、医疗设备零组件、小家电零组件、电子模具设计 1.排气

为防止在充模时出现排气不良、灼伤、熔接缝等缺陷,要求开设深度不大于0.04mm 的排气槽。 壁厚 0.8 mm至3.2 mm之间,典型的壁厚约在2.5mm左右,3.8以上需要结构性发泡。 圆角 最小在厚度的25%,最适当半径在厚度的60%。 收缩率:0.4%-0.7%一般取0.5% 加强筋:高<3T 宽度0.5T 筋间距>2T 脱模角:0.5°-1.5° 支柱加强筋高度4T,可达支柱高度的90%,宽度0.5T,长度2T, 支柱:外经是内径2倍 二、聚乙烯(PE) 优点: 1、柔软、无毒、透明易染色. 2、耐冲击、耐药品,绝缘性佳。 缺点: 1、不易押出、不易贴合 2、热膨胀系数高 4、耐温性差 用途: HDPE主要用于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场合,如水管、燃气管,工业用化学容器、重包装袋和购物袋、洗发水瓶等。 LDP E绝缘体、胶管、胶布、胶膜、农用薄膜 最小壁厚0.5mm(LDPE),0.9mm(HDPE)(0.5-7.6mm一般1.6mm) 收缩率:HDPE 1.5%-3.5%取2% LDPE 1.5%-3%取1.5% 三、聚丙烯(PP) 优点: 1.半透明、刚硬有韧性.抗弯强度高,抗疲劳、抗应力开裂 2.质轻,无毒、无味,耐高温、绝缘性佳。(0.9G/cm3) 缺点 1、在0℃以下易变脆,不易接合;

塑料燃烧试验鉴别法

各种废塑料识别方法 一、LDPE(中文名:低密度高压聚乙烯) 1、感官鉴别:手感柔软:白色透明,但透明度一般,常有胶带及印刷字。(注:胶带和印刷字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要控制其含量,因这些会影响在市场上的价格)。 2、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 二、EV A(中文名:聚乙—乙酸乙脂) 1、感官鉴别:表面柔软;伸拉韧性强于LDPE,手感发粘(但表面无胶);白色透明,透明度高,感观和手感与PVC膜很相似应注意区分。 2、燃烧鉴别:燃烧时与LDPE相同有石蜡的气味略带酸味;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熔融滴

落,易拉丝。 注:本品为PE种类中的一种,价格同与LDPE,可用于再生造粒,质量要求与PE相同。 三、PP(聚丙) 1、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与LDPE相比透明度较高,揉搓时有声响。 2、燃烧鉴别:燃烧时火焰上黄下蓝,气味似石油,熔融滴落,燃烧时无黑烟。 四、PET膜(聚脂) 1、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手感较硬,揉搓时有声响。外观似PP。 2、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后材料表面黑色炭化,手指揉搓燃烧后的黑色炭化物,碳化物呈粉末状。 五、 PVC膜(聚氯乙烯) 1、感官鉴别:外观极似EV A但有弹性。 2、燃烧鉴别:燃烧时冒黑烟,离火即灭,燃烧表面呈黑色,无熔融滴落现象。 六、尼龙共聚料(LDPE+尼龙) 1、感官鉴别:本品感观与LDPE极为相似。 2、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但与LDPE不同的是然烧时有毛发燃烧的气味,燃烧后呈淡黄色。 注意:尼龙共聚料中不可用于再生造粒,要与LDPE严格区分还要严格控制在大件中的含量。 七、PE+PP共聚料 1、感官鉴别:本品与LDPE相比较,透明度远远高于LDPE,手感与LDPE无差异,撕裂试验极象PP 膜,才质为透明纯白色。 2、燃烧鉴别:本品燃烧时火焰为全黄色,熔融滴落,无黑烟,气味似石油。 八、PP+PET共聚料 1、感官鉴别:外观似PP,透明度极高,揉搓时声响大于PP。 2、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表面呈黑色炭化。 九、PE+PET复合膜 1、感官鉴别:材料表面一面光滑一面不光滑,白色透明。 2、燃烧鉴别:燃烧时似PET,无熔融滴落现象,燃烧表面黑色炭化,有黑烟,有跳火现象,带有PE的石蜡气味。

塑胶产品内应力研究报告与消除方法

塑胶产品内应力研究与消除方法一 1.注塑制品一个普遍存在的缺点是有内应力。内应力的存在不仅是制件在储存和使用中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制件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和表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找出各种成型因素对注塑制品内应力影响的规律性,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制件的内应力,并使其在制件断面上尽可能均匀地分布,这对提高注塑制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制件使用条件下要承受热、有机溶剂和其他能加速制件开裂的腐蚀介质时,减少制件的内应力对保证其正常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此外,掌握注塑制品内应力的消除方法和测试方法也很有必要 2内应力的种类 高分子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在成型之后不能立即恢复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构象,是注塑制品存在内应力的主要原因。另外,外力使制件产生强迫高弹形变也会在其中形成内应力。根据起因不同,通常认为热塑性塑料注塑制件中主要存在着四种不同形式的内应力。对注塑制件力学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取向应力和体积温度应力。 2.1取向应力 高分子取向使制件内存在着未松弛的高弹形变,主要集中在表层和浇口的附近,使这些地方存在着较大的取向应力,用退火的方法可以消除制件的

取向应力。试验表明,提高加工温度和模具温度、降低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缩短注射时间和保压时间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使制件的取向应力减小。 2.2体积温度应力 体积温度应力是制件冷却时不均匀收缩引起的。因内外收缩不均而产生的体积温度应力主要靠减少制件内外层冷却降温速率的差别来降低。这可以通过提高模具温度、降低加工温度来达到。 加工结晶塑料制件时,常常因各部分结晶结构和结晶度不等而出现结晶应力。模具温度是影响结晶过程的最主要的工艺因素,降低模具温度可以降低结晶应力。 带金属嵌件的塑件成型时,嵌件周围的料层由于两种材料线膨胀系数不等而出现收缩应力,可通过预热嵌件降低应力。 这两种内应力主要是由于收缩不均而产生的,也属于体积温度应力。 2.3与制件体积不平衡有关的应力 高分子在模腔内凝固时,甚至在极其缓慢的条件下要使制件在脱模后立即达到其平衡体积,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实验测定表明,注塑制件中这种形式的内应力一般很小。 2.4 与制件顶出变形有关的内应力 这种内应力主要与开模条件和模具顶出机构的设计有关。正确选择开模条件使开模前的模腔压力接近于零,根据制件的结构和形状设计合理的顶出

各种塑料简易鉴别方法(完整版)

在采用各种塑料再生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再利用前,大多需要将塑料分拣。由于塑料消费渠道多而复杂,有些消费后的塑料又难于通过外观简单将其区分,因此,最好能在塑料制品上标明材料品种。中国参照美国塑料协会(SPE)提出并实施的材料品种标记制定了GB/T16288—1996“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虽可利用上述标记的方法以方便分拣,但由于中国尚有许多无标记的塑料制品,给分拣带来困难,为将不同品种的塑料分别,以便分类回收,首先要掌握鉴别不同塑料的知识,下面介绍塑料简易鉴别法: 1.塑料的外观鉴别 通过观察塑料的外观,可初步鉴别出塑料制品所属大类: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或弹性体。一般热塑性塑料有结晶和无定形两类。结晶性塑料外观呈半透明,乳浊状或不透明,只有在薄膜状态呈透明状,硬度从柔软到角质。无定形一般为无色,在不加添加剂时为全透明,硬度从硬于角质橡胶状(此时常加有增塑剂等添加剂)。热固性塑料通常含有填且不透料明,如不含填料时为透明。弹性体具橡胶状手感,有一定的拉伸 率。 2.塑料的加热鉴别 上述三类塑料的加热特征也是各不相同的,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鉴别。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易熔融,且熔融时变得透明,常能从熔体拉出丝来,通常易于热合。热固性塑料加热至材料化学分解前,保持其原有硬度不软化,尺寸较稳定,至分解温度炭化。弹性体加热时,直到化学分解温度前,不发生流动,至分解温 度材料分解炭化。 常用热塑性塑料的软化或熔融温度范围见表 3.塑料的溶剂处理鉴别 热塑性塑料在溶剂中会发生溶胀,但一般不溶于冷溶剂,在热溶剂中,有些热塑性塑料会发生溶解,如聚乙烯溶于二甲苯中,热固性塑料在溶剂中不溶,一般也不发生溶胀或仅轻微溶胀,弹性体不溶于溶剂,但通 常会发生溶胀。

注塑产品内应力问题

注塑产品应力问题? 塑胶产品在注塑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应力,如不加以消除会对后序喷涂产生不良.有几个问题请高手赐教: 1应力是怎么产生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2应力如何检测,有什么直观且方便的方法? 3应力如何消除,有没有方便快捷操作性强的方法? 4应力对喷涂到底还有哪些影响?应力在其它方面还有什么危害?它有没有有利的一面呢? 下面是回答请高手亮招所谓应力,是指单位面积里物体所受的力,它强调的是物体部的受力状况;一般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其部就会产生抵抗外力的应力;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部固有的应力叫应力,它是由于物体部各部分发生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而产生的。按照应力作用的围,可将它分为三类:(一)第一类应力(宏观应力),即由于材料各部分变形不均匀而造成的宏观围的应力;(二)第二类应力(微观应力),即物体的各晶粒或亚晶粒(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固体物质都是晶体)之间不均匀的变形而产生的晶粒或亚晶粒间的应力;(三)第三类应力(晶格畸变应力),即由于晶格畸变,使晶体中一部分原子偏离其平衡位置而造成的应力,它是变形物体(被破坏物体)中最主要的应力。 塑料应力是指在塑料熔融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大分子链的取向和冷却收缩等因素而响而产生的一种在应力。应力的实质为大分子链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在冷却固化时不能立即恢复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的实质为一种可逆的高弹形变,而冻结的高弹形变平时以位能形式贮存在塑料制品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种被迫的不稳定的构象将向自由的稳定的构象转化,位能转变为动能而释放。当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和相互缠结力承受不住这种动能时,应力平衡即遭到破坏,塑料制品就会产生应力开裂及翘曲变形等现象。 几乎所有塑料制品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应力,尤其是塑料注射制品的应力更为明显。应力的存在不仅使塑料制品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也影响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外观质量。为此,必须找出应力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应力的办法,最大程度地降低塑料制品部的应力,并使残余应力在塑料制品上尽可能均匀地分布,避免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改善塑料制品的力学1热学等性能。 塑料应力产生的原因 产生应力的原因有很多,如塑料熔体在加工过程中受到较强的剪切作用,加工中存在的取向与结晶作用,熔体各部位冷却速度极难做到均匀一致,熔体塑化不均匀,制品脱模困难等,都会引发应力的产生。依引起应力的原因不同,可将应力分成如下几类。 (1)取向应力 取向应力是塑料熔体在流动充模和保压补料过程中,大分子链沿流动方向排列定向构象被冻结而产生的一种应力。取向应力产生的具体过程为:*近流道壁的熔体因冷却速度快而造成外层熔体粘度增高,从一而使熔体在型腔中心层流速远高于表层流速,导致熔体部层与层之间受到剪切应力作用,产生沿流动方向的取向。取向的大分子链冻结在塑料制品也就意味着其中存在未松弛的可逆高弹形变,所以说取向应力就是大分子链从取向构象力图过渡到无取向构象的力。用热处理的方法,可降低或消除塑料制品的取向应力。 塑料制品的取向应力分布为从制品的表层到层越来越小,并呈抛物线变化。

内应力测试-塑料件教学提纲

内应力测试-塑料件

精品文档 三:常用塑料: 1. PA、PVC、PMMA、PC、POM、PE、PP、ABS、PS、EVA以及一些混合物。 2. 常用塑料特征、性能: 2.1.PA(尼龙):8026上盖、532支撑体、049D内芯等。 ①原色为乳白、微褐,燃烧缓慢,离火后慢熄,火焰呈上黄下蓝,熔融滴落,起泡,有特殊的羊皮或指甲烧焦气味。 ②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③应力测试:正丙烷、乙无开裂、裂纹。 2.2.PVC:聚氯乙烯 ①原色为无色透明,难燃离火即灭,火焰上黄下绿,白烟,燃烧变软有刺激性酸味。紫外线下,使PVC产生浅蓝、紫白的莹光。软的PVC 发蓝或蓝白的荧光。 ②根据增剂的不同分为硬质和软质,硬质PVC采用分子量小的树脂,不含5%的曾剂,机械强度好,耐腐蚀、耐阳光、耐燃烧,软质PVC采用分子量较大的树脂,加入30%-70%增剂制成柔韧性好,抗化学药品性强。 2.3.PMMA:有机玻璃、压克力 ①原色为无色透明、易燃、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黄下浅蓝,熔融滴落,加热到 120°C可自由弯曲,不自浊,冒出特有的压克力臭,易熔于丙酮、苯。 ②高透明性耐光折射率高,用丙酮、氯仿等溶剂自体粘结,制品成型收缩率0.1-0.8%,料粒的吸湿性可导致制品起泡。 ③应力测试:乙醇或异丙醇,十秒无开裂、裂痕。 2.4.POM:聚甲醛 ①原色为浅黄或白色,慢燃,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熔融滴落,强烈鱼腥臭。 ②较强机械性能,缺点不耐酸,强碱和不耐日光紫外线的辐射,长期在大气中暴晒会老化,粘合性差。 ③应力测试:12-18%盐酸溶液浸泡2H,无变形、裂纹。 2.5.PE:聚乙烯 ①原色为半透明——腊色,易燃,火焰上黄下蓝,边熔边滴落,有石腊气味,常温下不熔于溶剂,加热时可溶于丙酮、苯、甲醛。 ②根据加工方法,可分为高密度PE和低密度PE 高密度PE为半透明腊状固体,质地坚韧,不透水性,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较好。缺点:受热后因应力消失而发生尺寸减少,柔韧性、耐剧冷热差。 低密度PE为无色无味无毒的固体,低温仍能保持柔曲特性,抗水性,化学稳定性较强。 ③应力测试:硬脂酸钠或肥皂水,无变形、裂纹、断裂。 2.6.ABS:丙烯腈、丁乙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 ①原色为乳白或白色,不透明,燃烧缓慢,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呈黄色,黑烟,软化烧焦,溶于丙酮、苯、甲苯。 ②丙烯腈具有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韧性、抗冲击能力以及低温性能,苯乙烯具有良好的光泽性、刚性和加工性;调节三者之间比例,可调节高冲击型、中冲击型、通用型、特殊耐热型ABS。缺点:耐热性不够高,易老化,不耐燃不透明。 ③应力测试:95%以上醋酸浸泡30秒,无变形、裂纹、断裂。 2.7.PP:聚丙烯 ①原色为半透明腊色,易燃,离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有少量黑烟,熔融滴落,发出石油气味。 ②密度0.9m/cm3,是密度最小的塑料之一,熔点164-170°C,抗化学性强(除浓HCL、浓硫酸),耐燃性差,对紫外线敏感,某些氯化烃,芳烃和高沸点脂肪烃使其软化、溶胀。 2.8.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①原色为无色透明,类似于橡胶热塑性树脂,韧性,挠曲性,耐应力开裂和粘合性好。 ②EVA树脂醋酸乙烯含量15%、AC发泡剂(偶氧二甲酰胺)、DCP交联剂(过氧化二异苯),若想形成微气空泡沫,发泡剂须在交联后才能放气,也就是交联剂分解温度低于发泡剂分解温度。 2.9.PC:聚碳酸脂 ①原色透明无色,慢燃离火后能慢燃,火焰呈黄色,黑烟碳束,熔融起泡,发出特殊花果气味。 ②突出抗冲击强度,抗变性,较高耐热性,寒性。缺点:耐疲劳强度低。 PMMA采用异丙醇或正庚烷/甲苯(40/60体积) 时间 3min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塑料橡胶材料)常用塑料的注塑工艺参数

常用塑料的注塑工艺参数 一、高密度聚乙烯(HDPE) 料筒温度喂料区30~50℃(50℃) 区1 160~250℃(200℃) 区2 200~300℃(210℃) 区3 220~300℃(230℃) 区4 220~300℃(240℃) 区5 220~300℃(240℃) 喷嘴220~300℃(240℃) 括号内的温度建议作为基本设定值,行程利用率为35%和65%,模件流长与 壁厚之比为50:1到100:1 熔料温度220~280℃ 料筒恒温220℃ 模具温度20~60℃ 注射压力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避免采用过高的注射压力80~140MPa(800~ 1400bar); 一些薄壁包装容器除外可达到180MPa (1800bar) 保压压力收缩程度较高,需要长时间对制品进行保压,尺寸精度是关键因素,约为注射压力的30%~60% 背压5~20MPa(50~200bar);背压太低的地方易造成制品重量和色散不均 注射速度对薄壁包装容器需要高注射速度,中等注射速度往往比较适用于其它类的塑料制品 螺杆转速高螺杆转速(线速度为1.3m/s)是允许的,只要满足冷却时间结束前就完成塑化过程就可以;螺杆的扭矩要求为低 计量行程0.5~4D(最小值~最大值);4D的计量行程为熔料提供足够长的驻留时间是很重要的 残料量2~8mm,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 预烘干不需要;如果贮藏条件不好,在80℃的温度下烘干1h就可以 回收率可达到100%回收 收缩率 1.2~2.5%;容易扭曲;收缩程度高;24h后不会再收缩(成型后收缩) 浇口系统点式浇口;加热式热流道,保温式热流道,内浇套;横截面面积相对小,对薄截面制品已足够 机器停工时段无需用其它材料进行专门的清洗工作;PE耐温升

辨别塑胶材料方法

一. 塑料的分类 1. 按树脂的受热变化分类 ①热固性塑料,指成型后不能再重新加热软化而重复加工的一类塑料. ②热塑性塑料,指成型后再加热可重新软化加工的而化学成分不变的一类塑料. 2. 按树脂的应用分类 ①通用塑料,指产量大,应用范围广,成型加工好,成本低的一类树脂. ②工程塑料,指力学性能较好,尺寸稳定性高,搞蠕变性好,可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的一类塑料. ③一般塑料,指用量不大,应用范围不广,性能一般的一类塑料. ④特种塑料,指具有独特性能价格高产量少应用范围窄的一类塑料. ⑤热塑性弹性体, 热塑性弹性体为兼有塑料和橡胶的一类塑料. 3. 按树脂的结构分类 ①聚烯烃类,指大分子主,侧链上都为烃类结构的一类树脂及其共聚物. ②乙烯基类,指大分子主链为烃类结构,而侧链为非烷烃取代的一类树脂及其共聚物. ③聚酰胺类,指大分子链中含在酰胺基团的一类树脂. ④聚酯类,指大分子链中含有酯基结构的一类树脂. ⑤其他各类还有纤维素类,聚氨酯类,酚醛类,氨基树脂类及环氧树脂类 4. 按所含树脂的各类分类 ①单一树脂,指树脂中仅含有一种树脂品种的一类. ②塑料合金,指塑料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脂的一类,塑料合金最初作为塑料的改性品种而开发,但因其具有优异的性能,目前已逐渐成为独立的品种. 二. 塑料的鉴别方法 1. 塑料的外观鉴别法 ①硬质塑料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其中P P P S HP VC PMMA P OM PC P A PP S 等坚硬如金属,其中PE E VA F4的表面硬度不高,可用手指曱划出痕迹 ②软质塑料主要为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软质P VC E VA E AA LDPE等,其特征为易于弯曲. ③透明类塑料可能是,P S PC PMMA BS AS 透明ABS 透明PP TPX PET PP P VC 2. 塑料的燃烧鉴别法

塑胶内应力

1.1 内应力测试 将试件在25℃下于冰醋酸中浸3min,视试件表面“发白”程度判断内应力大小,内应力越大,“发白”现象越严重。这种方法能大致说明内应力的状况。 1.2 镀层剥离强度测定 用剥离法测定剥离强度:在试片上切出10mm宽的条,撬起端头30~40mm,在垂直于镀层表面的方向(90°±5°)上用拉力机进行剥离。 1.3 高低温冲击法检验镀层结合力 该方法由西德塑料电镀工作者协会提出,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较好。具体操作过程是:在80℃±5℃的高温热水浴中保温1h,取出后在不超过30s的时间内放入5℃±5℃的低温水浴中浸30s,再转入高温热水浴中,经过3个循环周期,如镀层无起泡、脱皮、发皱等缺陷即视为合格。 2.1 选材可用于电镀的塑料很多,但各种材料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材料成本、电镀成本、电镀的难易、尺寸精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别。ABS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用途十分广泛,且易于成形,表面易于浸蚀而获得较高的镀层结合力,所以目前在电镀中用得最多。 此外,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发现,化学粗化过的塑料表面存在活性基团如—COOH,—CHO,—OH,—SO3H等极性基团,这些极性基团能与金属镀层产生化学结合力,从而提高了镀层的结合强度。ABS塑料中丁二烯含量越高,镀层的结合力越大。电镀型ABS塑料中丁二烯含量达22%~24%。试验表明,电镀型ABS树脂301M的镀层结合力比非电镀型ABS树脂PA-757的镀层结合力高1倍以上。 2.2 塑料件结构对电镀的影响 试验件(旋钮)原结构直角、锐边较多,在作高低温冲击试验时发现零件起泡部位主要集中在靠近直角、锐边处及浇口周围。在测试中发现这些部位都有内应力,这对镀层结合力有不良影响。将直角、锐边改为圆弧过渡后作电镀试验,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航空工艺技术另一方面,直角、锐边处在电镀时易引起尖端电流密度过大,致使镀层疏松而结合不佳,甚至烧焦或击穿化学预镀层。 2.3 塑料模具对塑料件电镀的影响 试验中发现原来的旋钮表面有流痕,电镀后遮盖不住,影响表观质量。同时,由于塑料模具模腔粗糙度不好,使旋钮表面不够光亮,最后也会影响镀层的光亮度。而用于测定剥离强度的镀件(试片)注塑成形后外观质量较好,镀层外表光亮。另一方面,设计塑料模具(如浇注系统和脱模机构)时应注意使待镀件的内应力尽量小。

塑料的辨别与认识

名称英文燃烧情况燃烧火焰状态离火后情况气味 聚碳酸酯PC 容易燃烧,软化起泡有小量黑烟离火熄灭花果腐臭味 丙烯PP 容易燃烧熔融滴落, 上黄下蓝烟少继续燃烧石油味 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缓慢软化燃烧,无滴落黄色,黑烟继续燃烧特殊气味聚乙烯PE 容易熔融滴落,上黄下蓝继续燃烧石蜡燃烧气味 聚氯乙烯PVC 难软化上黄下绿有烟离火熄灭刺激性酸味 聚苯乙烯PS 容易软化起泡橙黄色,浓黑烟,炭末继续燃烧表面油性光亮特殊乙烯气味 尼龙PA 慢熔融滴落起泡慢慢熄灭特殊羊毛,指甲气味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容易软化起泡橙色,有小量黑烟离火慢慢熄灭酸味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容易熔化起泡,浅蓝色,质白,无烟继续燃烧强烈花果臭味,腐烂蔬菜味 聚四氟乙烯PTFE 不燃烧在烈火中分解出刺鼻的氟化氢气味 PPS塑料 (聚苯硫醚)一般性能:PPS为一种外观白色、高结晶度、硬而脆的聚合物,纯PPS的相对密度为1.3,但改性后会增大。PPS有吸水率极小,一般只有0.03%左右。PPS的阻燃性好,其氧指数高达44%以上;与其他塑料相比,它在塑料中属于高阻燃材料(纯PVC的氧指数为47%、PSF为30%、PA66为29%、MPPO 为28%,PC为25%)。 热学性能:PPS具有优异的热性能,短期可耐260℃,并可在200~240℃下长期使用;其耐热性与PI相当,仅次于F4塑料,这在热固性塑料中也不多见 PF塑料phenolic resin,简称PF,酚醛树脂.为黄色、透明、无定形块状物质,因含有游离分子而呈微红色,比重1.25~1.30,易溶于醇,不溶于水,对水、弱酸、弱碱溶液稳定。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经中和、水洗而制成的树脂。因选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防腐蚀工程、胶粘剂、阻燃材料、砂轮片制造等行业。 酚醛树脂也叫电木,又称电木粉。原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物,市场销售往往加着色剂而呈红、黄、黑、绿、棕、蓝等颜色,有颗粒、粉末状。耐弱酸和弱碱,遇强酸发生分解,遇强碱发生腐蚀。不溶于水,溶于丙酮、酒精等有机溶剂中。苯酚与甲醛缩聚而得。它包括:线型酚醛树脂、热固性酚醛树脂和油溶性酚醛树脂。主要用于生产压塑粉、层压塑料;制造清漆或绝缘、耐腐蚀涂料;制造日用品、装饰品;制造隔音、隔热材料等。常见的高压电插座、家具塑料把手等等 PF 发光,黄色火花裂纹,变深色苯酚与甲醛味 PF(木粉)缓慢燃烧黄色,黑烟膨胀,开裂木材和苯酚味 UF 自熄黄色,顶端浅蓝色膨胀,开裂,变白色,焦化甲醛气味,氨味 MF 浅黄色,边缘发白膨胀,开裂,变白色,焦化甲醛气味, 浅腥味 直观鉴别法 是指用人的感观去体验塑料的一些直观特征。用眼看外观: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颜色(未染色时)如何?放到水里,漂浮?下沉?用鼻闻:有无气味?什么气味?用手摸:光滑还是粗糙?感觉冷还是热?用手指甲划一下,有无痕迹?用手拉伸一下,是硬还是软?有无韧性和弹性?将塑料摔一摔,耳听其音声,响亮?清脆?或是低沉?易碎?或是坚韧?通过这些感官检查,可鉴别是哪种塑料。 (PE) 聚乙烯LDPE的原材料为白色蜡状物,透明;HDPE为白色粉末状或白色半透明颗粒状树脂。

塑胶料的燃烧现象

ABS防火:燃烧时伴有浓烟,烧焦处干燥,用手擦拭会黑污。 ABS普通:燃烧时伴有浓烟,烧焦处有油质,用手擦拭不会黑污。 PC:离开火焰不会燃烧,燃烧有黄色黑烟,产生特殊味后软化。 AC:燃烧时有刺激性味,火焰无烟,燃烧时黄色黑烟,产生特殊味后软化。PP:燃烧时有柴油味,燃烧的胶液会滴落。 POM:火焰淡,燃烧时伴有刺激性福尔马林味。 PE:燃烧速度快,有石油焦味,熄灭后气味尚存一段时间。 ABS/PC防火:烟淡,气味也很淡。

PS: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伴有橙黄色黑烟。 PA(尼龙):火焰蓝色,气味淡。 HIPS:材质较软,弯摺明显发白,燃烧有黑烟,燃烧后擦拭有黑污。 AS:燃烧时气味很臭,火焰有烟,燃烧后有气泡,用手擦拭后黑污。PMMA:容易燃烧,火焰黄色,末端青绿,燃烧后软化,压克力味。 CA:容易燃烧,火焰黄色有黑烟,边滴边燃,有特殊味。 二、燃烧 不同材料在燃烧时有不同的燃烧行为,如火焰颜色和气味(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塑料受热而降解也会有低分子特的味道),从而也是识别常用材料的基本方法。 项目 内容 料别燃烧程度离火后的情况火焰颜色产生烟情况熔融情况气味 PE续燃上黄下蓝很少滴落味 PP易燃续燃上黄下蓝少滴落石油味 PS易燃续燃上黄下蓝多烟不滴而起泡味 ABS易燃续燃全黄浓烟焦化味 HIPS易燃续燃全黄浓烟不滴而起泡橡胶味 PMMA慢燃续燃下顶白无不没而起泡臭 PA易燃续燃少滴烧头发味 POM能燃续燃无滴味

PET易燃续燃少不滴醋味 PC慢燃不续燃黄黑烟碳束起泡花果臭 PVC难燃自熄上黄下绿白烟白烟辛辣味 6.塑料的燃烧试验鉴别 燃烧试验鉴别法是利用小火燃烧塑料试样,观察塑料在火中和火外时的燃烧性,同时注意熄火后,熔融塑料的落滴形式及气味来鉴别塑料种类的方法。 燃烧性能火焰状态气化物气味材料 不燃——————————刺激性(氢氟酸,HF)聚硅酮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酰亚胺 阻燃,离开火焰后即熄灭明亮,有黑烟鲜黄色,火苗边缘呈绿色,闪亮,有黑烟黄色,有灰烟,桔黄色,有蓝烟苯酚,甲醛氨,胺,甲醛盐酸————烧焦的动物角质酚醛树脂氨基树脂氯化橡胶,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无易燃增塑剂)聚碳酸酯硅橡胶聚酰胺 在火焰中燃烧,离开火焰则缓慢熄灭或依旧燃烧黄色,闪亮,材料分解,桔黄色,桔黄色,有黑烟,黄色,边缘呈蓝色,黄色,中心呈蓝色苯酚,烧焦的纸有刺激性,损伤气管烧焦的橡胶新鲜芳香有刺激性(异氰酸酯)石蜡酚醛树脂聚乙烯醇聚氯丁二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 易引燃,离开火焰后继续燃烧闪亮,有黑烟黄色闪亮,有黑烟深黄色,有少许黑烟深黄色,有黑烟闪亮,中心呈蓝色放出火花有强烈刺激性苯酚芳香,天然后味乙酸烧焦橡胶芳香,水果香甲醛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氧化甲烯 易引燃,离开火焰后继续燃烧深黄色微弱的火花浅绿色,放出火花桔黄色明亮而强烈乙酸和丁酸乙酸烧焦的纸氮的氧化物乙酸丁酯纤维素乙酸纤维素纤维素硝酸纤维素 过燃烧与气味来区别。 名称英文燃烧情况燃烧火焰状态离火后情况气味 PP容易熔融滴落,上黄下蓝烟少继续燃烧石油味 PE容易熔融滴落,上黄下蓝继续燃烧燃烧气味 PVC难软化上黄下绿有烟离火熄灭刺激性酸味 POM容易熔融滴落上黄下蓝无烟继续燃烧强烈刺激甲醛味 PS容易软化起泡橙黄色浓黑烟炭末继续燃烧表面油性光亮特殊乙烯气味 尼龙PA慢熔融滴落起泡慢慢熄灭特殊羊毛,指甲气味 PMMA容易熔化起泡,浅蓝色,质白,无烟继续燃烧强烈花果臭味,腐烂蔬菜味 PC容易软化起泡有小量黑烟离火熄灭无特殊味 PTFE不燃烧在烈火中分解出刺鼻的气味 聚乙二酯PET容易软化起泡橙色,有小量黑烟离火慢慢熄灭酸味 晴--共聚物ABS缓慢软化燃烧,无滴落黄色,黑烟继续燃烧特殊气味

塑料应力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

塑料应力测试方法及判定 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常用塑料: 1. PA、PVC、PMMA、PC、POM、PE、PP、ABS、PS、EVA以及一些混合物。 2. 常用塑料特征、性能: 2.(尼龙):8026上盖、532支撑体、049D内芯等。 ①原色为乳白、微褐,燃烧缓慢,离火后慢熄,火焰呈上黄下蓝,熔融滴落,起泡,有特殊的羊皮或指甲烧焦气味。 ②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③应力测试:正丙烷、乙无开裂、裂纹。 2.:聚氯乙烯 ①原色为无色透明,难燃离火即灭,火焰上黄下绿,白烟,燃烧变软有刺激性酸味。紫外线下,使PVC产生浅蓝、紫白的莹光。软的PVC发蓝或蓝白的荧光。②根据增剂的不同分为硬质和软质,硬质PVC采用分子量小的树脂,不含5%的曾剂,机械强度好,耐腐蚀、耐阳光、耐燃烧,软质PVC采用分子量较大的树脂,加入30%-70%增剂制成柔韧性好,抗化学药品性强。 2.:有机玻璃、压克力①原色为无色透明、易燃、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黄下浅蓝,熔融滴落,加热到 120°C可自由弯曲,不自浊,冒出特有的压克力臭,易熔于丙酮、苯。②高透明性耐光折射率高,用丙酮、氯仿等溶剂自体粘结,制品成型收缩率,料粒的吸湿性可导致制品起泡。③应力测试:乙醇或异丙醇,十秒无开裂、裂痕。 2.:聚甲醛 ①原色为浅黄或白色,慢燃,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熔融滴落,强烈鱼腥臭。 ②较强机械性能,缺点不耐酸,强碱和不耐日光紫外线的辐射,长期在大气中暴晒会老化,粘合性差。 ③应力测试:12-18%盐酸溶液浸泡2H,无变形、裂纹。 2.:聚乙烯①原色为半透明——腊色,易燃,火焰上黄下蓝,边熔边滴落,有石腊气味,常温下不熔于溶剂,加热时可溶于丙酮、苯、甲醛。②根据加工方法,可分为高密度PE和低密度PE 高密度PE为半透明腊状固体,质地坚韧,不透水性,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较好。缺点:受热后因应力消失而发生尺寸减少,柔韧性、耐剧冷热差。低密度PE为无色无味无毒的固体,低温仍能保持柔曲特性,抗水性,化学稳定性较强。③应力测试:硬脂酸钠或肥皂水,无变形、裂纹、断裂。 2.:丙烯腈、丁乙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①原色为乳白或白色,不透明,燃烧缓慢,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呈黄色,黑烟,软化烧焦,溶于丙酮、苯、甲苯。②丙烯腈具有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韧性、抗冲击能力以及低温性能,苯乙烯具有良好的光泽性、刚性和加工性;调节三者之间比例,可调节高冲击型、中冲击型、通用型、特殊耐热型ABS。缺点:耐热性不够高,易老化,不耐燃不透明。③应力测试:95%以上醋酸浸泡30秒,无变形、裂纹、断裂。 2.:聚丙烯①原色为半透明腊色,易燃,离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有少量黑烟,熔融滴落,发出石油气味。②密度cm3,是密度最小的塑料之一,熔点

常用注塑材料特性

常用注塑材料特性 1.A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典型应用范围:电气(插座、壳体等),日用商品(厨房器械,冰箱装置,电视机底座,卡 带盒等),汽车工业(车头灯盒、反光境、仪表盘等),家庭用品(餐具、食品刀具等),化装品包装等。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如果储存不适当,AS有一些吸湿特性。建议的干燥条件为80℃、2~4小时。熔化温度:200~270℃。如果加工厚壁制品,可以使用低于下限的熔化温度。模具温度:40~80℃。对于增强型材料,模具温度不要超过60℃。冷却系统必须很好地进行设计,因为模具温度将直接影响制品的外观、收缩率和弯曲。 注射压力:350~1300bar。 注射速度:建议使用高速注射。 流道和浇口:所有常规的浇口都可以使用。浇口尺寸必须很恰当,以避免产生条纹、煳斑和空隙。 化学和物理特性: AS是一种坚硬、透明的材料。苯乙烯成份使AS坚硬、透明并易于加工:丙烯腈成份使AS具有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AS具有很强的承受载荷的能力、抗化学反应能力、抗热变形特性和几何稳定性。AS中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增加强度和抗热变形能力,减小热膨胀系数。AS的维卡软化温度约为110℃。载荷下挠曲变形温度约为100℃。AS 的收缩率约为0.3~0.7%。 2.ps又叫聚苯乙烯, 诞生于1930年,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在未着色时透明。制品落地或敲打,有金属似的清脆声,光泽和透明很好,类似于玻璃,性脆易断裂,用手指甲可以在制品表面划出痕迹。改性聚苯乙烯为不透明。 常见制品:文具、杯子、食品容器、家电外壳、电气配件等 3.ABS材料是一种工程塑料 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共聚物所组成.一种多用於制作小玩具的材料,像小闹钟之类的,有了时也用在手机外壳上。 4.PC是聚碳酸酯的简称,聚碳酸酯的英文是Polycarbonate, 简称PC工程塑料,PC材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工程塑料中的一种,作为被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材料,PC有着其自身的特性和优缺点,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还具有自熄、阻燃、无毒、可着色等优点,在你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PC塑料的影子,大规模工业生产及容易加工的特。 5.PVC(聚氯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 = PVC 分子结构,简称PVC) 聚氯乙烯的分类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 树脂。通用型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 特性: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PVC很坚硬,溶解性也很差,只能溶于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少数溶剂中,对有机和无机酸、碱、盐均稳定,化学稳定性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VC溶解在丙酮-二硫化碳或丙酮-苯混合溶剂中,用于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而成纤维,称氯纶,具有难燃、耐酸碱、抗微生物、耐磨的特性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弹性。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包装盒等 6 PE(聚乙烯)(polyethylene ,简称PE) 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