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积累运用教学设计教案完整版

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积累

运用教学设计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积累·运用四

教学目标:

①背诵和积累课外选编的成语。

②阅读短文,练习讲故事。

③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学会演讲的方法。

④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演讲的技巧,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读背背

一、回忆成语故事背诵

1.教师点词,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看谁背的成语最多,同桌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成语背诵者。

二、背成语、积累成语。

1. 听师朗读,学生开始寻找成语的规律。

2. 学生齐读。

3. 师讲述反义的成语的特点。

4. 学生自由讨论。

5. 检查

6. 找带“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的成语,看哪组写得多。

三、默写成语。

(二)阅读。

一、阅读成语故事《画龙点睛》。

1. 看图导入激趣。

①播放影片后,猜成语。

2. 学生自读故事,完成自学要求。

①把短文读正确、流利。

②读懂故事内容,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画出文中出现的成语,同桌交流理解成语的方法。

④体会《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3. 汇报交流情况。

4. 练习讲故事。

①讲故事要求。

②自己练习讲。

③同桌评议。

④指明讲。

第二课时

一、激趣解题,明确目标。

⒈教师谈话:在生活当中你都会遇到你“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或“看不惯的一种现象”。这节课我们就用演讲的方式来畅谈。

⒉自由发言:说说什么是“演讲”,怎样才能搞好演讲。

⒊师小结: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⒋自主发言,说说你对这种行为和习惯的认识和理解。

二、观图,分析图意。

⒈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⒉拼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或景物,“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⒊哪些是非讲不可?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⒋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⒌想后:结果会怎样?

三、明确演讲要求。

⒈设计演讲要注意的三点。

①想好演讲的内容。(我敬佩的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敬佩,怎样敬佩,我看不惯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看不惯,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②列提纲,安排演讲思路。

③根据自己特长:选合适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有感情。)

⒊同桌交流,互相启发,完善演讲准备。

四、小组畅谈,全班交流。

⒈以小组为单位畅谈。

⒉鼓励第一次畅谈不理想的同学再来。

⒊综合评议,选出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到全班演讲。

⒋各组代表演讲。

⒌小组评价,选出最佳演讲者。

五、扩展运动。

写一篇作文,把“最敬佩的行为”或“看不惯的现象”写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作文:学写读后感。

2.做人:多读书,重情感,写好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读写作提示,了解写读后感的相关知识。

⑴什么叫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把体会感受或受到的启发教育写出来,叫读后感。如吃东西,得奖,都书。

⑵怎样写读后感:

1.先要读懂,后写“感”。

如《雪道》中—讲老爷爷给孙子堆雪堆,修雪道的事。读懂你就会明白老爷爷这样做是为子孙们。

2.要捉“感点”。

如老爷爷年纪大了,又很胖,铲雪很费力。但为了孙子玩得好,他很情愿。这就是感点。

3.联系实际,联系自己,写感受。

⑶小结方法:一、读懂,二、抓点,三、要联。

⑷写读后感易出现的毛病是什么?

1.把原文的话写下事当感想。

如开头写空话,怎样受感动,然后大段抄原文,结尾下决心。

2.走另一面,脱离原文瞎说。

3.东拉西扯,内容杂乱。

⑸读后感具体的写作方法。

1. 开头需要写你看的什么书、文章,怎样让我感动。

2. 简单写一下文章的内容。

3. 写文章最叫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感点)

4. 联系自己或身边的事,写一下感受。

5. 结尾,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你的感想。

⑹了解阅读方法,

1. 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并理解它们的含义与作用。

2. 文中的主要人物的思想行为、人格。

3.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4. 概括中心。

5. 了解文章的表现方法,语言特点是什么?

三、实例讲解。

1. 出示例文《平分生命》。

四、课堂作文。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可以根据内容自拟,《xxx》读后感、观《xxx》有感。第四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

二、学生自读自改。

1. 轻声朗读自己的习作。

2. 对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

第五课时

一、交流评议。

1. 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习作由作者读。

2. 师生共同评议。

3. 评议要求。

①感情是否真实。

②语言是否流畅,有没有写出“感”来。

③还可怎样修改。

二、小组成员间互读互评

三、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然后扩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