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轮设计正文(说明书)

星轮设计正文(说明书)
星轮设计正文(说明书)

目录

概述 (3)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5)

1.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

1.1.1 加工方法的选择 (5)

1.1.2 保证星轮表面位置精度的方法 (5)

第二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5)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2.2 基准的选择 (5)

2.2.1 粗基准的选择 (6)

2.2.2 精基准的选择 (6)

2.3 制定工艺路线 (6)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6)

2.4.1 两端外圆表面 (6)

2.4.2 工件内孔加工 (7)

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2.5.1工序1 锻造毛坯 (7)

2.5.2工序2 车外圆 (7)

2.5.3工序3 镗孔................................................................................ .. (11)

2.5.4工序4 精车外圆 (12)

第三章钻三个φ4阶梯斜孔专用夹具计 (14)

3.1工件的加工工艺................................................................... ................. (14)

3.2 定位元件的选择与设计...................... ................................ .. (14)

3.3.1定位误差的分析. ................................................... .. (14)

3.3.2 定位元件的选择.... ................................................... . (14)

3.3 星轮在夹具中定位夹紧 (17)

3.3.1 夹紧装置的组成............................................................ . (17)

3.3 .2夹紧力的确定........................................................ ............................ .. (18)

3.3 .3夹紧机构的选择与设计...................................................................... (21)

第四章钻φ4阶梯斜孔工序刀具设计 .............................. .. (22)

第五章钻φ4阶梯斜孔工序量具设计................................ ...... (22)

设计体会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概述

一、零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我国自行研发的“星轮传动”技术,可以使装备机械上的加速器、减速器、调速器、变速器的体积变小、功能增强,并减少进口。这一新技术得到中国星轮传动协会和机械工业部有关专家的认定。专家们认为,“星轮传动”技术的原理为我国独创,可应用在煤矿、石油开采、风力发电重型机械、建材水泥等储多领域,应用空间巨大。

二、星轮零件的技术要求

该零件的主要表面是内孔和外圆,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内孔

内孔是起支承作用或导向作用最主要的表面,它通常与运动着的轴、刀具或活塞相配合。内孔直径的尺寸精度一般为2级,精密轴套有时取1级.

内孔的形状精度,一般应控制在孔径公差以内,有些精密轴套控制在孔径公差的11

,甚至更严。对于长的套筒除了圆柱度和同轴度外,还应注意孔轴线直线度的要~

23

求。

为保证零件的功能和提高其耐磨性,内孔表面粗糙度一般为 3.2~0.2

R R,有的

a a

高达0.05

R以上。

a

2、外圆

外圆表面一般是套筒零件的支承表面,常以静配合或过渡配合同箱体或机架沙锅内的孔相连接。外径的尺寸精度通常为2~3级;形状精度控制在外径公差以内;粗糙度一般为 6.3~0.8

R R。

a a

1)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

当内径的最终加工系将套筒装入机座后进行时,套筒内外圆间的同轴度要求较低;如果最终加工是在装配前完成时要求较高,一般为0.01~0.05mm。

2)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

星轮的端面(包括凸缘端面)如工作中承受轴向载荷,或虽不承受载荷但加工中是作为定位面时,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较高,一般为0.02~0.05mm。

三、星轮零件的材料与毛坯

齿轮零件一般都是用钢、铸铁、青铜或黄铜等材料制成。有些滑动轴承采用双金属机构,即用离心铸造法在钢或铸铁套的内壁上浇注巴氏合金等轴承合金材料,这样既可节省贵重的有色金属,又能提高轴承的寿命。星轮的毛坯选择与其材料、结构和尺寸等因素有关。孔径较小(如d<20mm)的套筒一般选择热轧或冷拉棒料,也可以采用实心铸件。孔径较大时,采用无逢钢管或带孔的铸件和锻件。大量生产时可以采用冷挤压和

粉末冶金等先进的毛坯制造工艺,既提高生产率又节约金属材料。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1 加工方法的选择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孔和外圆表面。外圆表面加工根据精度要求可选择车削和磨削。孔加工方法的选择比较复杂,需要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孔径大小、长径比、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以及生产规模等各种因素。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往往还要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顺次进行加工。本次设计的星轮,为保证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将先后经过粗镗、半精镗、精镗和滚压等四道加工.

1.2.2、保证星轮表面间位置精度的方法

由星轮零件的技术要求知,星轮零件内外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一般均有较高要求。为保证这些要求通常可采用下列方法:

1.在一次安装中完成内外表面及端面的全部加工。这种方法除了工件的安装误差,所以可获得很高的相对位置精度。但是,这种方法的工序比较集中,对于尺寸较大(尤其是长径比较大)套筒也不便与安装,故多用于尺寸较小轴套的车削加工。

2.星轮主要表面加工分在几次安装中进行,先加工外圆,然后以圆为精基准最终加工内孔。这种方法由于所用夹具机构简单,且制造和安装误差小,因此可保证较高的位置精度,在星轮加工中一般多采用这种方法。

第二章 工艺规程的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星轮零件的毛坯选择与材料、机构和尺寸等因素有关还与它在工作中所处的工作环境有关。孔径较小的星轮一般选择热轧或冷拉棒料,也可采实心铸件。孔径较大时,常采用无缝钢管或带孔的铸件和锻件。大量生产时可采用冷挤压和粉末冶金等先进的毛坯制造工艺,既提高生产率又节约金属材料。

本零件为锻造件,材料为40Cr 优质合金钢,抗拉强度:530b a MP σ=;屈

服强度:315s a MP σ=;硬度:HBS 为197,最终成品调质处理到硬度为22-27HRC .

2.2 基准的选择

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2.2.1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对于较长的套筒零件,为保证位置精度,往往以外圆定位,采用一端夹持,另一端用中心夹支托来最终加工内孔。

根据这个原则,本零件选取星轮外圆φ45为粗基准。工件一端用三爪卡盘夹持一端,另一端则用大头顶尖顶住另一端。采用这种方法时工件装夹迅速可靠,但因一般卡盘安装误差较大,加工后工件的位置精度较低。为了获得较小的同轴度,须采用定心精度高的夹具,如弹性膜片卡盘、液体塑料夹头和经过修磨的三爪卡盘等。

2.2.2 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的是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的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2.3 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机床以及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详见附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星轮”:零件材料为40Cr合金钢,硬度HB197,生产类型大批量,毛坯形式为锻造件.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2.4.1 两外圆表面:

两外圆(φ45dmm)表面一端加工长度为60mm,与其联接的要求不高的加工外圆表面直径为φ64mm,现取其外圆表面直径为φ64mm。φ45mm表面

R1.6,要求半精车;精车,加工直径余2Z=3.5mm. 尺寸公差±0.02,表面粗糙度值

a

2.4.2 工件内孔加工

毛坯为锻造件,参照《工艺手册》表2.3-9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钻孔: φ26 粗镗孔:φ27mm 半精镗孔:φ27.5mm 精镗:φ28mm

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2.5.1 工序1:锻造毛坯

2.5.2 工序2:车削,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锻造件材料为40Cr ,530b a MP σ= 车¢49到尺寸¢48(工艺用); 车端面及倒角;

车¢49到尺寸¢48(工艺用); 车端面及倒角取总长27mm (余2mm )

机床:CA6140车床

刀具:刀具材料为YT15,刀杆尺寸16mm ×25mm ,

00090,15,12,0.5o o r R k a r mm γ====。

(2)、计算切削用量

①、车¢49到¢48 切削深度p a :

4948

0.52

p a -=

= 进给量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以下简称《切削手册》)表1.4,当刀杆尺寸为16mm ×25mm,3p a ≤以及工件直径为100mm 时:f=0.6~0.9。按CA6140车床的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0)取f=0.7。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 1.27,切削速度的公式为(寿命选T=60min ):

v

v

v v x m

c y P

k f

c

v a

T =

(m/min )

式中,v c =242,v x =0.15,v y =0.35,m=0.2。修正系数v k 见《切削手册》表1.28,即:mv k =1.44,sv k =0.8,kv k =1.04,krv k =0.81,Bv k =0.97。

所以: c v =0.20.150.35

242

1.440.8 1.040.810.97600.50.5???????

=123.8 (m/min) 确定主轴转速s n :

s n =

1000c

w

v d π =

1000123.8

3.1490

??

≈438 (r/min)

与438 r/min 相近的机床转速为500 r/min ,。现选取500w 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141.3v = m/min. 检验机床功率:

主切削力 c F 按《切削手册》表1.29所示公式计算

式中:12795, 1.0,0.75,0.15C c c F Fc F F c x y n n

====-

0.75

5300.86650650F

p

n b M k σ????=== ? ???

??

r k k =0.89 所以:F F F c

c

c c c x y n

c F P

c F F c a f

v k =

=0.750.152795 3.50.7141.30.860.89-????? =784 N 切削时消耗功率c p 为:

4610c c c F v

p =?

=4

784141.3

610?? =1.85 (kw)

由《切削手册》表1.30中CA6140机床说明书知,CA6140主电动机功率为7.5kw ,故机床功率足够,可以正常工作。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 1.27,切削速度的公式为(寿命选T=60min ),采用高速钢外圆车刀,规定P a =0.25,走刀次数i=5,则

1

v

v

v v x m

c y P

k t c

v a

T =

(m/min )

F F F c

c

c

c c

x y n c F P

c F F c a f

v k =

式中,v c =11.8,v x =0.70,v y =0.30,m=0.11,。

1.75

0.637()0.6

M k ==1.11 0.75K k =

所以: c v =0.110.70.311.8

1.110.75270.25 1.5????

=16.4 (m/min) 确定主轴转速s n :

s n =

1000c

w

v d π =

100032.8

3.1490

??

≈116 (r/min)

按机床说明书取 n=96r/min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27v =m/min.

由《切削手册》表1.30中CA6140机床说明书知,CA6140主电动机功率为7.5kw ,故机床功率足够,可以正常工作。 计算切削工时: 切削工时:1l l t nf

++

= 式中:l =60,12l =,

所以:602

96 1.5

t +=

?×2

=0.086(min )

③、车端面及倒角:

确定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2mm

确定进给量f :根据《切削手册》表1.4,当刀杆尺寸为16mm ×25mm,3p a ≤以及工件直径为100mm 时:f=0.6~0.9。按CA6140车床的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0)取f=0.7。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公式为(寿命选T=60min ):

v

v

v v x m

c y P

k f

c

v a

T =

(m/min )

式中,v c =242,v x =0.15,v y =0.35,m=0.2。修正系数v k 见《切削手册》表1.28,即:mv k =1.44,sv k =0.8,kv k =1.04,krv k =0.81,Bv k =0.97。

所以: c v =0.20.150.35

242

1.440.8 1.040.810.972710.5??????? =251.6 (m/min) 确定主轴转速s n :

s n =

1000c

w

v d π =

1000251.6

3.1490

??

≈890 (r/min)

与890 r/min 相近的机床转速为900 r/min ,。现选取900w 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141.3v = m/min. 检验机床功率:

主切削力 c F 按《切削手册》表1.29所示公式计算 F F F c

c

c

c c x y

n

c F P

c F F c a f

v k =

式中:1

2795, 1.0,0.75,0.15C c c F Fc F F c x y n n

====-

0.75

5300.86650650F

p

n b M k σ????=== ? ???

??

r k k =0.89 所以:F F F c

c

c c c x y n

c F P

c F F c a f

v k =

=0.750.15279510.7141.30.860.89-????? =768 N 切削时消耗功率c p 为:

4610c c c F v

p =?

=4

768141.3

610?? =1.81 (kw)

由《切削手册》表1.30中CA6140机床说明书知,CA6140主电动机功率为7.5kw ,故机床功率足够,可以正常工作。 计算切削工时:

切削工时:12

l l l t nf

++= 式中:4919

2l -=

=15,12l =,20,l = 所以:152

5000.7

t +=?×2

=0.097(min )

③、车¢45到尺寸¢48及; 同①

④、φ48外圆(工艺用)

⑤、车端面及倒角取总长20mm(余量2mm) 同③

2.5.3 工序3:镗孔 粗镗孔到¢27mm ; 半精镗孔到¢27.5mm ; 精镗孔到¢28mm

①、 粗镗孔到¢24mm ,单边余量Z=2.5mm ,一次镗去余量,p a =2.5mm 选用机床:T612卧式镗床

进给量: f=0.1mm/r 切削速度:

根据有关手册确定T612卧式镗床的切削速度为:100v =m/min,

则 1000v n D π==1000100

3.1449??

=359 r/min

根据《工艺手册》表4.2-20知,和359r/min 相近的有320r/min 、414r/min,故取w n =320r/min 。

切削工时:l =66mm ,1l =3mm ,2l =3mm.

112w l l l t n f

++=

=

6133

3200.1

++?=2.09(min )

②、 半精镗孔到¢27mm,

单边余量Z=1;

一次镗去余量:p a =1mm ;

f =0.1;

w n =320r/min ,100v =m/min

t=2.3 min

③、 精镗孔到¢69.85mm,

单边余量Z=0.25;

一次镗去余量:p a =1.25mm ;

f =0.1;

w n =320r/min ,100v =m/min

t=2.37 min

2.5.5 工序4:精车外圆

精车外圆,将两端外圆加工到尺寸¢45与¢40,割R3.0槽; 车端面;

调头,将两端外圆加工到尺寸¢45,割R3.0槽;

①、 车去工艺外圆,将两端外圆加工到尺寸¢45,割R3.0槽

切削深度p a :

8882

32

p a -=

= 进给量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以下简称《切削手册》)表1.4,当刀杆尺寸为16mm ×25mm,3p a ≤以及工件直径为100mm 时:f=0.6~0.9。按CA6140车床的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0)取f=0.7。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 1.27,切削速度的公式为(寿命选T=60min ):

v

v

v v x m

c

y P

k f

c

v

a

T =

(m/min )

式中,v c =242,v x =0.15,v y =0.35,m=0.2。修正系数v k 见《切削手册》表1.28,即:mv k =1.44,sv k =0.8,kv k =1.04,krv k =0.81,Bv k =0.97。

所以: c v =0.20.150.35

242

1.440.8 1.040.810.976030.5??????? =115.8 (m/min) 确定主轴转速s n :

s n =

1000c

w

v d π

≈410 (r/min)

与438 r/min 相近的机床转速为500 r/min ,。现选取438w 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123.7v = m/min. 检验机床功率:

主切削力 c F 按《切削手册》表1.29所示公式计算

式中:12795, 1.0,0.75,0.15C c c F Fc F F c x y n n

====-

0.75

5300.86650650F

p

n b M k σ????=== ? ???

??

r k k =0.89 所以:F F F c

c

c c c x y n

c F P

c F F c a f

v k =

=10.750.15279530.7141.30.860.89-????? =765 N 切削时消耗功率c p 为:

4610c c c F v

p =?

=4765123.7

610??

=1.57 (kw)

由《切削手册》表1.30中CA6140机床说明书知,CA6140主电动机功率为7.5kw ,故机床功率足够,可以正常工作。

F F F c

c

c

c c

x y n c F P

c F F c a f

v k =

第三章 钻三个φ4阶梯斜孔专用夹具设计

3.1 工件的加工工艺性分析

因采用立式钻床,待加工孔处于水平位置。若设平行于待加工孔的面分别为顶面和底面,则使多孔那面为底面,即定位基准面。以基准面上的直径为φ5的两孔以及基准面定位。

钻模板应垂直与定位基准面,钻套中心线与待加工孔中心线同轴。夹紧件由工件顶面向定位基准面夹紧。采用螺旋夹紧机构。

3.2 定位元件的选择与设计

3.2.1 定位元件的选择

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定位元件实现的。在机械加工中,虽然被加工工件的种类繁多和形状各异,但从它们的基本结构来看,不外乎是由平面、圆柱面、圆锥面及各种成形面所组成。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可根据各自的结构特点和工序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其上的平面、圆柱面,圆锥面或它们之间的组合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为此,在夹具设计中可根据需要选用各类型的定位元件。

3.2.2 定位误差的分析

夹具的作用首先是要保证工序加工精度,在设计夹具选择和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时,根据工件定位原理选用相应的定位元件外,还必须对选定的工件定位方案能否满足工序加工精度要求作出判断。为此,就需对可能产生的定位误差进行分析和计算。

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定位不准而造成某一工序在工序尺寸(通常指加工表面对工序基准的距离尺寸)或位置要求方面的加工误差。对某一定位方案,经分析计算其可能产生的定位误差,只要小于工件有关尺寸或位置公差的13~15,一般即认为此定位方案能满足该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

3.2.3 定位误差的计算

在本次设计中采用一面两孔组合定位。

采用工件上一面两孔组合定位时,根据工序加工要求可能采用平面为第一定位基准,也可能采用其中某一个内孔为第一定位基准。图2-3所示为一长方体工件及其在一面两销上的定位情况,因系采用短定位销,故工件底面1为第一定位基准,工件上的内孔1O 及2O 分

别为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

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工件上作为第一基准的底面1没有基准位置误差。由于定位孔较浅,其内孔中心线由于内孔与地面垂直度误差而引起的基准位置误差也可忽略不计。但作为第二、第三定位基准的1O 、2O ,由于与定位销的配合间隙及两孔、两销中心距误差引起的基准位置误差必须考虑。

图2-4长方体工件在夹具中一面两销上的定位

Fig.2-3 The cubic work piece located in the jig with one plant and two positioning pin

根据上述,确定本次夹具设计采用底面为第一基准面,两孔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基准面。两定位销的尺寸及定位误差的计算如下:

图2-5 一面两孔式,第二、第三定位基准的位置和角度误差[10]

Fig.2-4 At the same time two types, second, third localization datum position and angle error

根据图2-4有: 1) 两定位销中心距

x L =y L =14.5

式中 y L ——工件两定位孔的中心距()mm 2) 两定位销中心距的公差

11

(~)53

x y L L δδ±=± (2-1)

式中 y L δ±——工件两定位孔的中心距公差()mm

中心距公差 0.070.040.

y L E S E I δ=-=

-= 则两定位销中心 11

0.030.0133

x y L L δδ=

=?= 3) 圆柱销直径的公称值

11d D ==5

式中 1D ——与圆柱销相配合的工件定位孔的最小直径(mm) 公差选取:6g

4) 菱形销宽度 表2-1 b 及B 的推荐值(mm)

Tab.2-1 b and B recommended value (mm)

定位孔直径2D

3~6 >6~8 >8~20 b

2

3

4

B

2D -0.5 2D -1 2D -2

2D =5,因此得:b =2, B =0.5 5) 补偿距离

1min 1

2

x y L L εδδ=+-? (mm) (2-2)

式中 1m i n ?——夹具圆柱销与其相配合的工件定位孔间的最小间隙(mm) 圆柱销的尺寸为116g φ,根据GB1801——79知该即尺寸为φ5-0.006 -0.0017。

由此可得 1m i n 0.006?=-(mm)

则 ()1m i n

11

0.030.010.0060.04322

x y L L εδδ=+-?=+-?-=(mm) 6) 菱形销圆弧部分与其相配合的工件定位孔间的最小间隙

2min 2220.0434

0.03111

b D ε???=

== (mm) 式中 2D ——与菱形销相配合的工件定位孔的最小直径(mm) 7) 菱形销最大直径

222min 110.03110.969d D =-?=-= (mm)

公差选取h5

8) 两定位销所产生的最大角度定位误差

1max 2max 0.0060.031

022155

tg L α?+?-+=

==?

式中 1m a x ?——夹具圆柱销与其配合的工件定位孔间的最大间隙; 2

m a

?——夹具菱形削与其配合的工件定位孔间的最大间隙应保证;

则 0α= 由于待加工孔未对其形位公差,因此允许些许偏差。

3.3 星轮在夹具中的夹紧

工件在夹具中的装夹是由定位和夹紧这两个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仅仅定位好,在大多数场合下,还无法进行加工。只有进而在夹具上设置相应的夹紧装置对工件实行夹紧,才能完成工件在夹具中装夹的全部任务。

夹紧装置的基本任务就是保持工件在定位中所获得的既定位置,以便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移动和振动,确保加工质量和生产安全。有时工件的定位是在夹紧过程中实现的,正确的夹紧还能纠正工件定位的不正确位置。

3.3.1 夹紧装置的组成

一般夹紧装置由下面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1) 动力源

即产生原始作用力的部分。如果用人的体力对工件进行夹紧,称为手动夹紧;如果用

气动、液压、气液联合、电动以及机床的运动等动力装置来代替人力进行夹紧,则称为机动夹紧。

2) 夹紧机构

即接受和传递原始作用力,使之变为夹紧力,并执行夹紧任务的部分。它包括中间递力机构和夹紧元件。中间递力机构把来自人力或动力装置的力传递给夹紧元件,再由夹紧元件直接与工件接触,最终完成夹紧任务。

根据动力源的不同和工件夹紧的实际需要,一般中间递力机构在传递夹紧力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a 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b 改变作用力的大小;

c 具有一定的自锁性能,以保证夹紧可靠,在手动夹紧时尤为重要。

本次设计采用手动夹紧方式。

3.3.2 夹紧力的确定

1) 夹紧力的方向

夹紧力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11]。为使夹紧力有助于定位,则工件应紧靠支撑点,并保证各个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接触可靠。一般地讲,工件的主要定位基准面其面积较大、精度较高,限制的不定度多,夹紧力垂直作用于此面上,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

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利于减小夹紧力。图2-4所示为工件安装时的重力G、切削力F和夹紧力W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图(a)最好,图(d)最差。

图2-4 夹紧力与切削力、重力的关系

Fig.2-4 Clamps the strength and the cutting force、the gravity relations 图(a)0

W=

图(b)

F

W G

μ

=-

图(c)

()

cos sin(sin cos)

F G

W

αμααμα

μ

--+

=

图(d ) F G

W μ

+=

图(e ) W F G =+

下面分析三力互相垂直的情况下,切削力与夹紧力间的比例关系。图2-5为在卧式铣床上铣一用台钳夹紧的工件。

图2-5 铣削时Fr 、W 、G 间的关系 Fig.2-5 The relations of Fr 、W 、G When milling

当重量G 很小而可以忽略不计时,只考虑夹紧力W 与切削力r F 的平衡,按静力平衡条件

r F =W 1μ+W 2μ (2-3)

12

r

F W μμ=

+ (2-4)

式中 1μ——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夹具定位元件工作表面间的摩擦系数,1μ=0.15~0.25;

2μ——工件的夹压表面与夹紧元件间的摩擦系数,2μ=0.15~0.25;

因此

(2.0~3.3)0.30~0.50

r

r F W F =

= (2-5)

可见在依靠摩擦力克服切削力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夹紧力是很大的。 在夹紧力工件时各种不同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可见表。

表3-2 各种不同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 接触表面的形式

摩擦系数μ 接触表面均为加工过的光滑表面 0.15~0.25 工件表面为毛坯,夹具的支承面为球面

0.2~0.3

夹具定位或夹紧元件的淬硬表面在沿主切削力方向有齿纹 0.3 夹具定位或夹紧元件的淬硬表面在垂直于主切削力的方向有齿纹 0.4 夹具定位或夹紧元件的淬硬表面有相互垂直齿纹 0.4~0.5 夹具定位或夹紧元件的淬硬表面有网状齿纹

0.7~0.8

为了减小夹紧力,可以在正对切削力F 的作用方向,设置一支承元件(图2-6中之T )。这种支承不用作定位,而是用来防止工件在加工中移动。

图2-6 承受切削力支承

如图2-5所示,当圆柱铣刀切入全深时,作用于工件上的切削分力y F 、z F 的合力r F 有使工件平移抬起的趋势。为此可用图2-6所示之压块,使夹紧力一力两用。

在钻床上对工件钻孔时,为了减小夹紧力,应力求使主要定位基准面处于水平位置,使夹紧力、重力和切削力同向,都垂直作用在主要定位基准面上。见图2-7(a)所示。

反之,当夹紧力与切削力及工件重力方向相反时,所需的夹紧力很大,W=F+G 。例如在壳体凸缘上钻孔时,由于壳体较高,工件只能倒装。这种安装方式在图2-7(b)中的F 和G 均有使夹紧机构脱开的趋势,因此需要施加较大的夹紧力W 。

图2-7 钻削时W 、F 、G 间的关系

2) 夹紧力的作用点

夹紧力的作用点是指夹紧元件与工件相接触的一小块面积。选择作用点的问题是在夹紧力方向已定的情况下才提出来的。选择夹紧力作用点位置和数目时,应考虑工件定位可靠,防止夹紧变形,确保工序的加工精度。

a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能保持工件定位稳定,而不致引起工件发生位移和偏转。

毕业设计说明范文(艺术类)

XXX 大 学 (空一格,行距:单倍行距) (空四格,行距:单倍行距) 题 目: 女性时尚高跟鞋系列设计 学 院: 美术学院 专业、年级: 艺术设计专业2007级 3 班(产品造型方向)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师: 职称: 完 成 时间: 年 月 日

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设计作品及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成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设计及论文成果是本人在成都大学读书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设计及论文成果归成都大学所有,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具、装饰物品或日常生活用品都带有色彩。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统一,使他们能在同一色调上进行细微的变化,达到和谐的效果。色彩的运用会受到人的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人的心理感受及联想与色彩的关系问题也是息息相关的。色彩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每个房间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一种色调,不同的区域对色彩的要求也不一样。房间布置时应选择适合的“快乐”色彩,会有助于下班回到家里后松弛紧张的神经,觉客厅、卧室,有时也会因居住者秉性不同而有差异。 (空一格) :色彩;空间;心理;关系

utilization (空一行) room places the furniture, the decoration goods or the daily life thing all have the color. Therefore must carry on the unification to them, enables them to carry on the slight change in the identical tone, achieves the harmonious effect. The color utilization can receive human's age, the sex and so on each kind of factor influence, but human's psychological feeling and the association and the color relational question also is closely linked.The color also can create the different sense of space, each room is all impossible alone to have one kind of tone, the different region is dissimilar to the color request. When room arrangement should choose suitably “joyful” the color, can be helpful after gets off work gets in the home to relax the tense nerve, thought the relaxation is comfortable.The different room function is different, the color should not be same; Is the same function room, like is similarly the living difference differently. (空一格) Color ;Space ;

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附件5: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书写格式 设计题目 正文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示例如下: ╳╳╳╳╳╳╳╳╳╳╳╳╳╳╳╳╳╳╳╳ ╳╳╳╳╳╳╳╳╳╳╳╳╳╳╳╳╳╳╳╳ ╳╳╳╳╳╳╳╳╳╳╳╳╳╳╳╳╳╳╳╳ ╳╳╳╳╳╳╳╳╳╳╳╳╳╳╳╳╳╳╳╳ ╳╳╳╳╳╳╳╳╳╳╳╳╳╳╳╳╳╳╳╳ ╳╳╳╳╳╳╳╳╳╳╳╳╳╳╳╳╳╳╳╳ ╳╳╳╳╳╳╳╳╳╳╳╳╳╳╳╳╳╳╳╳ ╳╳╳╳╳╳╳╳╳╳╳╳╳╳╳╳╳╳╳╳ ╳╳╳╳╳╳╳╳╳╳╳╳╳╳╳╳╳╳╳╳ ╳╳╳╳╳╳╳╳╳╳╳╳╳╳╳╳╳╳╳╳

课程设计说明书框架 题目(黑体一号字居中距下文双倍行距) 1技术要求(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2设计方案及原理(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自己查阅资料,题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应用) 3实现方案(标题一黑体左对齐小二号字) (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对所用主要芯片的功能原理做具体描述,给出具体操作方案的模型图,并对原理及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图形一定要自己画,坚决杜绝复制-粘贴现象); 4模块功能分析或源程序代码(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附程序注释) 5调试过程及结论(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详细并真实叙述调试过程,并给出设计结论。 6心得体会(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7参考文献(标题一黑体小二号字左对齐)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报告书资料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课程设计报告书封面,内芯一律使用A4打印纸计算机打印,学校统一纸面格式,页眉上标明“武汉理工大学《专业课程设计3(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打印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左装订),固定行距,24磅,页码用小5号字页下居中标明。 1.课程设计标题 设计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 2.标点符号 课程设计报告书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正文标题层次 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如1 ) 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如1.1 ) 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如1.1.1) 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固定值,24磅 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章条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条题名。题名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一行,也可在题名后,但要与题名空一个字距。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打印报告书,报告书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第四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字,各级与上下文间均单倍行距。 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固定值,24磅。 4.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6.插图 课程设计报告书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

变速器设计说明书正文

第1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及校核 学号:15 最高车速:m ax a U =113Km/h 发动机功率:m ax e P =65.5KW 转矩:max e T =206.5Nm 总质量:m a =4123Kg 转矩转速:n T =2200r/min 车轮:R16(选6.00R16LT ) 1.1设计的初始数据 表1.1已知基本数据 车轮:R16(选6.00R16LT ) 查GB/T2977-2008 r=337mm 1.2变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确定Ι档传动比: 汽车爬坡时车速不高,空气阻力可忽略,则最大驱动力用于克服轮胎与路面间的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故有: ααηsin cos 0emax G Gf r i i T T g +==max ψmg (1.1) 式中:G ----作用在汽车上的重力,mg G =; m ----汽车质量; g ----重力加速度,41239.840405.4G mg N ==?=;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 N T e ?=174max ;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0 4.36i =; T η—传动系效率,%4.86=T η; r —车轮半径,0.337r m =; f —滚动阻力系数,对于货车取02.0=f ; α—爬坡度,30%换算为16.7α=。 则由最大爬坡度要求的变速器I 档传动比为: T e r g i T mgr i η0max max 1ψ≥ = 41239.80.2940.337 5.1720 6.5 4.3686.4%???=?? (1.2) 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r T g r i i T η01emax φ2G (1.3) 2G ----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时驱动桥给地面的载荷; 8.0~7.0=?取75.0=? 1g i ≤ 2max 00.641239.80.750.337 7.9 206.5 4.3686.4% r e T G r T i φη????==?? 综上可知:15.177.9g i ≤≤ 取1 5.8g i = 其他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按等比级数分配原则: q i i i i i i i i g g g g g g g g == = = 5 44 33 22 1 (1.4) 式中:q —常数,也就是各挡之间的公比;因此,各挡的传动比为: 41q i g =,32q i g =,23q i g =,q i g =4 1n 1-=g i q 1.55= 高档使用率比较高,低档使用率比较低,所以可使高档传动比较小,所以取其他各挡传动比分别为:

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模拟电子技术》为了保证课程设计文档的质量,做到说明书格式的规范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及格式课程设计说明书应用汉语撰写,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 文字简练, 说明透彻,推理严谨. 说明书内容一般应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 依次为:1. 封面,2.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目录, 4. 说明书正文,5. 结束语,6. 参考文献, 7. 附录.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格式:XXXXXXXX学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一———————专业名称————————学生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目录列出说明书的大标题, 一级和二级节标题,逐项标明页码,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点出各部分主要内容. " 目录"两字居中, 下空两行为章,节, 小节及其开始页码. 章,节, 小节分别以如下方式: 第 1 章,1.1,1.1.1 依次标出,章, 节,小节与页码之间用"..." 连接.每一... 级标题标题依次往后退一个汉字. 4. 说 明书正文正文是主体,一般可包括设计要求与指标, 理论分析, 计算方法, 具体设计内容,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讨论,结论等. 标题: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 " 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 节"下为"小节" , 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换行后空二个汉字打印论文正文. 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 正文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例:第1章XXXX 1. 1 XXXX 1.1.1 XXXX 图, 表,公式: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 表3-2, 公式等.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所用一致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图序及图名,表序及表名采用五号楷体字.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 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行间距. 5. 结束语设计总结,主要成果或结论,存在的问题等 6.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 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一律列在正文的末尾,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在引用别人的结论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严禁抄袭现象的发生.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用三号黑体字,空一行左起按顺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用小四号宋体字.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 文题.刊名[J],年,卷号:起~止页 码专或编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 [1] 周绥平,陈宗基. DR 算法的更新时间间隔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J],1999,7 :13~18 [2] 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 社,1994-11-01 7. 附录主要列入设计过程所做的实物图,公式推导,与正文分开. 8.

总装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总装二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 2001年7月8日公司新车型专题会议。 二、车间任务和生产纲领 1、车间任务 各种总成及合件的分装、发送、车身内、外饰及底盘的装配和检测,补漆和返工等工作。 2、生产纲领 年生产24万辆整车(其中S11车8万辆,T11车3万辆,B11车5万辆, MPV 2万辆,B21车3万辆。),采用二班制,按每年251个工作日计算。 3、生产性质 本车间属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4、产品特点: 4.1、S11车: (1)、外形尺寸:L×W×H=3500×1495×1485(单位:mm);(2)、轴距: L=2340mm; (3)、轮距(前/后): 1315/1280mm; (4)、整备质量: 778Kg。 4.2、T11车: (1)、外形尺寸:L×W×H=4265×1765×1670(单位:mm);

(2)、轴距: L=2510mm; (3)、轮距(前/后): 1505/1495mm; (4)、整备质量: 1425Kg。 4.3、B11车: (1)、外形尺寸:L×W×H=4770×1815×1440(单位:mm);(2)、轴距: L=2700mm; (3)、轮距(前/后): 1550/1535mm; (4)、整备质量: 1450Kg。 4.4、MPV: 各参数暂未定。 4.5、B21车: (1)、外形尺寸:L×W×H=4670×1780×1435(单位:mm);(2)、轴距: L=2670mm; (3)、轮距(前/后): 1515/1500mm; (4)、整备质量: 1350Kg。 5、生产协作 本车间装配用油漆车身通过悬挂式输送机从涂装二车间及涂装三车间输送过来,发动机由发动机厂用叉车运输过来,其他外协作件均由外协厂家提供。 三、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1、采用二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按251个工作日计算,工作负荷

课程设计任务书(2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的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从设计图纸到实物搭建的整个过程,并调试作品。 二、任务与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单片集成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2、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调节和测试方法的应用; 3、电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测试方法; 5、工作电源为+5~+15V 连续可调。 参考方案: 图1、ICL8038原理框图 参考原理: ICL8030内部由恒流源I 1、I 2、电压比较器A 和B 、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外接电容C 经过两个恒流源进行充放电,电压比较器A 、B 的参考电压分别为电源电压(U CC +U CE )的2/3和1/3。恒流源的恒流源I 1、I 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 2>I 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 2断开,I1给电容充电,其两端电压U C 随时间上升,当U C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 2接通,由于I 2>I 1(设I 2=2I 1),恒流源I 2加到C 上反充电,相当于C 由一个净电流I 1放电,C 两端电压U C 转为直线下降,当下降到电源电压1/3时,电压比较器B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 2断开,I 1对C 充电,如此重复,产生振荡信号。 若通过调节外接电阻使得I 2=2I 1,触发器的输出为方波,反向缓冲后由9脚输出;C 上

展示设计说明范文文本

展示设计说明范文 篇一:展示设计说明书 展示与陈列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专业:工业设计指导教师:单汝忠姓名:学号: 09-1 王雅楠0909540102 目录 一.课程设计概论二.展示设计内容 1. 定义 2. 目的 3. 空间 4. 展示版面 5. 材质 6. 色彩 7. 流动性 8. 采光和照明 9. 展示道具设计10. 道具陈列设计11. 重点展示12. 给人的感觉13. 整体性 三.设计结论 一.课程设计概论 1.设计题目 商业空间展示陈列——产品展位设计 2.主要内容 为欧珀莱厂商设计一个展位,尺寸限定为中型展示空间。3.具体要求 (1)明确空间划分,规定人流动线;

(2)绘画展示平面图;(3)空间造型设计;(4)展示版面设计; (5)展示空间设施/道具设计; (6)色彩、照明设计(对选用灯具要列出详细图表);(7)建立电子三维模型。 二.展示设计内容1.定义 这个展示是为欧珀莱设计的一个展位,所以,我们把它定义为商业空间展示。它是一种经济行为。展示的产品为——欧珀莱化妆品 2.目的 商业空间展示的目的是提供给大众销售空间,展示商品及其功能,促进消费和引领消费及生活方式的作用。我们从各个方面入手,希望直观地体现其展示性、服务性、促销性和文化性。我们既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欧珀莱产品,让消费者更多的体验欧珀莱的优势,从而促进消费者购买欧珀莱产品,并让消费者愿意到这儿来观赏。 3.空间 ·设计原则 (1)功能性设计原则 要求设计者在商业空间、装饰装修、物理环境、陈设绿化最大限度的满足功能需求并使其与功能协调统一。 1采用开放性展示空间○2装饰装修○3陈设绿化○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

课程:给水课程设计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书 组别:第四组 组员:彪艳霞、沈晓慧、施谊琴、杨佳莉 赵文洁、陈艳丹、倪晶晶、赵维诘 钱嘉骋、张旭 指导老师:刘洪波 专业:环境工程 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

某自来水厂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给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经常能用到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基本理论、熟悉和掌握给水厂(自来水厂)设计的原则、步骤与方法,独立完成相关工艺选择、主要构建筑物设计计算、设备选型,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开展此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 1. 给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工艺设计; 2. 给水处理常规构筑物如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加氯间等构建筑物的工艺计算; 3. 合理优化布置处理厂的平面与高程。 1.2基本资料 1.2.1水厂规模与基本情况 水厂1:某市地处长江下游(东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7 ℃。春(4月-5月)、秋(10月-11月)较短,冬(12月-次年3月)、夏(6月-9月)较长。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年平均气温20℃,最冷月平均温度3℃,最热月平均温度35℃,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1℃。年平均降雨量1325mm,80%以上的降雨发生在6月至10月的五个月中,多年平均最大时降雨量为59.45mm,最大日降雨量为156.2mm,常年最大风速为2.9m/s,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该市水源主要为地表水,拟建一给水厂,以地表水为水源。 (1)水厂近期净产水量为:15万m3/d。 (2)水源水质资料: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 八、, 刖言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1 ?零部件建模 箱体 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齿轮 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 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 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 文件(F)辑揖旧梧式〔6查看M縉助(H) 为馆卡儿坐标系输入参数方程 作根据t (将从0变到D对心y和£ /*画如:対立x-yd面的一个圆「中心在原点 "半径=良参魏方程将是: /* x = 4 * cos ( t * 360 ) /+ y = 4 ?sin ( t * 360 ) /* z = 0 /*--------------------------------------------- m=2 z=98 a=20 r=(m*z*cos(a))/2 fi=t*90 arc=(pi*r*t)/2 x^r^co s(f i)+arc+s i n (f i) y=r*sin(f i)-arc*cos(f i) z=0 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 +) 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 ,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 所示如图:

设计说明文档

电子密码锁的设计 一、任务要求 (1)设计任务与要求 ①基本要求 当输入一个正确密码时就能开锁,输入错误次数到达预设定次数时就会自动报警。 ②主要性能指标 ※能够从键盘中输入密码 ※能够判断密码是否正确 ※能够实现密码的修改 ※在操作错误达到一定次数后能够报警 ③扩展功能 ※断电或者单片机复位后能够保存之前的操作 ※能够实现密码的修改 综上所述 电子密码锁的设计,应该包含以下功能: (1)电源供电电路。 (2)微控制器主控电路。 (3)数字显示电路及参数设定按键。 (4)错误报警电路。 根据以上分析,本次电子密码锁设计的主要重点是以下几个部分:4x4矩阵键盘设计、LCD信息显示、密码的掉电存储和密码的比较和处理。当然,除了这几个部分外还有定时器/计数器计时中断和报警等功能模块。 二、功能模块分析 (1)单片机接口分配 AT89C51单片机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I/O功能部件,具有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按功能可以将其分成八个组成部分: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EPROM)、特殊功能寄存器(SFR)、I/O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及中断系统。 在本设计中,单片机的各个接口我是这样分配的:P0口接一个上拉电阻后与LCD1602的8位双向数据端D0~D7相接,P1口用作矩阵键盘接口,P2口的P2.0~P2.2和LCD1602的4~6引脚相接,P2.5和P2.6接串行存储器AT24C02,P3口用作开锁电路和报警电路的接口。

(2)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就是指能使单片机工作的最少的器件构成的系统。因为单片机已经包含了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所以只要在其外部加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就可以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 (3)时钟电路 单片机工作需要晶振给CPU提供频率,时钟电路就是给单片机提供晶振频率的电路。 图1时钟电路 单片机允许的振荡晶体可在1.2~24MHz之间选择,一般为11.0592MHz,电容C2,C3的取值对振荡频率输出的稳定性、大小及振荡电路起振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可在20~100pF之间选择,典型值位30pF。 (4)复位电路 计算机每次开始工作,CPU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初值,即复位状态。 图2复位电路 单片机RST引脚是高电平有效。单片机在上电瞬间C1充电,RST引脚端出现正脉冲,只要RST断保持两个机械周期(大约10ms)以上的高电平,单片机就能复位。在单片机工作后,如果还想再次复位,只需按下开关,单片机就能重新变成复位状态。 (5)最小系统 单片机加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就构成了能使其正常工作的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单片机正常工作的基础,任何一个单片机系统设计都是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础上来完成的,而在单片机系统实物设计中,最应该首先解决的也应该是单片机最小系统问题,只有保证了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正确性,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其他模块的正确设计。

C语言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范本标准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张雅男 学号 150721035 班级 15级计应1班 指导老师刘红梅 2016年1月6日

目录 摘要------------------------------------------------------ 2 1 引言------------------------------------------------------ 3 1.1设计目的------------------------------------------------ 3 1.2设计要求------------------------------------------------ 3 2 系统分析------------------------------------------------- 4 2.1功能需求------------------------------------------------ 4 2.2数据需求------------------------------------------------ 5 2.3程序所需函数-------------------------------------------- 5 3 详细设计与实现-------------------------------------------- 6 3.1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 3.2 程序的详细设计过程-------------------------------------- 7 4 系统测试-------------------------------------------------- 14 4.1设计测试数据-------------------------------------------- 14 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14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完整word版)MBR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MBR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一、课程设计题目 度假村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 1、污水水量、水质 (1)设计规模 某度假村管理人员共有200人,另有大量外来人员和游客,由于旅游区污水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初步统计高峰期水量约为300m3/d,旅游淡季水量低于70m3/d,常年水量为100—150m3/d,自行确定设计水量。 (2)进水水质 处理的对象为餐饮废水和居民区生活污水。进水水质: 项目COD BOD5SS pH NH3-N TP 含量/(mg/L) 150-250 90-150 200-240 7.0-7.5 35-55 4-5 2、污水处理要求 污水处理后水质应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项目BOD5SS pH NH3-N TP 含量/(mg/L) 6 10 6.0-9.0 5 0.5 3、处理工艺 污水拟采用MBR工艺处理 4、气象资料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5、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该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需要回用于度假村内景观湖泊,最高水位为103米,常年水位为100米,枯水位为98米 6、厂址及场地现状 进入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端点的地面标高为109米

三、工艺流程图 图1 工艺流程图 四、参考资料 1.《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 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3.《给排水设计手册》 4、《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 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MBR设计手册》 7.《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顾国维、何义亮编著8.《简明管道工手册》第2版 五、细格栅的工艺设计 1.细格栅设计参数 (1)栅前水深h=0.1m; (2)过栅流速v=0.6m/s; (3)格栅间隙b 细=0.005m; (4)栅条宽度s=0.01m; (5)格栅安装倾角α=60?。 2.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本设计选用两细格栅,一用一备 1)栅条间隙数:

园林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名称园林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洛阳工会苑小区中心绿地园林工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锻炼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园林绿化施工图的制作基本原则、制图方法和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能综合运用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技能,完成相应园林绿地的设计图纸、园林工程施工图纸以及设计说明。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设计、制图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正确的园林工程设计概念、编写完善的设计说明以及学习规范化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制作技能。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一)设计内容: 1. 完成给定CAD图纸的设计范围内绿地的设计平面图、竖向与排水设计图、园路与场地的铺装设计和结构设计、绿化种植施工图、以及该园林建设工程的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中含工程概算部分)。 2. 所有图纸内容在四张A3的CAD图纸上完成,图纸比例为1:250(园路与场地设计图比例自定)。设计说明字数不少于3000字,格式制作参照毕业论文格式,由指导老师给定。 3. 图样中文字用HZTXT细线体,字高3mm;图样名用宋体,字高6mm。二)技术条件和要求: 1. 设计要体现较好的平面构图,各种园林要素布局合理,地被植物组成的图案样式可以简洁明了,乔灌木行列式配置或自然式配置均可。经济技术指标用

标准的三线表完成,绿地率大于30%。 2. 园林工程设计中植物应具有合理的常绿、落叶树种比例(3:7左右),考虑规划合适的树种以及其他绿化材料,对各种绿化材料的观赏特性、观赏季节、苗木规格安排合理;园路与铺装场地的结构设计图纸符合园林制图标准规范。 3. 绿地的竖向与排水设计一般考虑由中心绿地排向小区内车行道,铺装场地排水坡度要求在0.5%——1%。 4. 种植施工图要求表明植物学名、株高、胸径、冠径等指标,正确统计数量,备注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植物图例表要符合园林施工的相关要求。 5. 设计图纸加统一的封面装订成一份,设计任务书加封面(含概算部分)统一装订成一份。 6. 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严禁抄袭,如有抄袭现象,一律重做。 三、时间进度安排 2010-11-17 课程设计动员,明确目的要求和设计任务; 2010-11-18——2010-11-20 完成设计草稿,并由指导教师初步审查; 2010-11-21——2010-11-24 完成CAD图纸,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5——2010-11-27 完成施工设计说明,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8——2010-11-29 图纸、设计说明整改并打印装订; 2010-11-30 课程设计统一讲评。 四、主要参考文献 孟兆侦毛培琳黄庆喜.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 214-2003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03J012-1 指导教师签字:苏维2011年11 月16 日

详细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

- 详细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 编写目的 详细设计(又可称程序设计机)说明书编制的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实际考虑,为程序员编写程序提供依据。 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和概要设计机说明书中不重复部分合并编写,文档名称为《软件设计说明书》。 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 详细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如下: 1 引言 目的 。 说明编制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背景 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项目负责人、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程序员、资料员以及与本项目开展工作直接有关的人员和用户。 参考资料 A. 列出本项目经核准的任务书或合同和上级机关的批文。 B. 列出编写本设计说明书时参考的文件、资料、技术标准以及它们的作者、标题、编号、发布日期和出版单位等。 术语 列出本详细设计说明书中专门术语的定义和英文缩写词的原词组。 ; 2.软件结构 用图表(常用系统流程图的层次结构表示)的形式列出本软件的各模块和程序单元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3 模块设计说明 模块 n结构(n是模块序号) 将概要设计产生的功能模块进行细化,形成若干个可编程的程序单元(用图表形式给出程序单元的结构)。 算法 给出选用的算法和数学公式。 : 数据结构 用图表描述数据结构。 程序逻辑 用框图或过程性描述语言的形式表示各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常用程序流程图表示)。存储分配和数组分配 确定每个模块的存储量及数组定义。 单元说明 A. 程序单元标识; }

B. 调用方式; A.参数说明。 4、数据结构设计 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用图表描述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逻辑机结构设计 列出所使用的数据结构中每个数据项、记录和文件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给出所用数据库的数据模式。 物理结构设计 列出所使用的数据结构中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和存取物理关系等。

SBR工艺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保护环境,解决城市排水对水体的污染以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保证人民的健康,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以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对现存的污染状况予以有效的治理,而且对将来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城市排水问题的合理解决必将带来重大的社会效益。 第一章绪论 1.1、本次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熟悉并掌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环节,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1.2、本课程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m/3,进水水质如下: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平均水量为20000d ⑴、污水处理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

⑵、生化部分采用SBR工艺。 ⑶、来水管底标高446.0m.受纳水体位于厂区南侧150m。50年一遇最高水位448.0m。 ⑷、厂区地势平坦,地坪标高450.0m。厂址周围工程地质良好,适合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⑸、所在地区平均气压730.2mmHg柱,年平均气温13.1℃,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具体设计要求: ⑴、计算和确定设计流量,污水处理的要求和程度。 ⑵、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简述其特点及目前国内外使用该工艺的情况即可) ⑶、对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与尺寸,主要设备的选取。 ⑷、水力计算,平面布置设计,高程布置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项目1交通灯控制设计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所选课题必须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建立系统,完成设计要求。 二、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控制交通秩序的交通灯,满足以下条件: 显示顺序为其中一组方向是绿、黄、红;另一方向是红、绿、黄。设臵一组数码管以倒计时的方式显示语序通行或禁止通行时间,其中支通道绿灯的时间是20s,另一个方向上主通道的绿灯亮的时间是30s,黄灯亮的时间都是5s. 选做:当任何一个方向出现特殊情况,按下手动开关,其中一个方向通行,倒计时停止,当特殊情况结束后,按下自动控制开关恢复正常状态。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任务说明 2、目录 3、正文 (1)总体方案框图设计 (2)单元电路具体设计 (3)计算器件参数值 (4)选择相关元器件 (5)画出总体设计电路图 (6)利用Multisim软件调试,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定性的的分析,最终能实现预计的效果。 4、课程设计的收获及体会 5、参考文献 四、评分标准

五、任务安排 六、所需调试工具 Multisim软件。

项目2用移位寄存器实现彩灯控制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所选课题必须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建立系统,完成设计要求。 二、任务与要求 采用移位寄存器设计一个彩灯循环控制器,要求有两种变化花样。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任务说明 2、目录 3、正文 (1)总体方案框图设计 (2)单元电路具体设计 (3)计算器件参数值 (4)选择相关元器件 (5)画出总体设计电路图 (6)利用Multisim软件调试,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定性的的分析,最终能实现预计的效果。 4、课程设计的收获及体会 5、参考文献 四、评分标准 五、任务安排

变速器设计说明书-正文

第1章变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及校核学号:15 最高车速: U=113Km/h a m ax 发动机功率: P=65.5KW m ax e 转矩: T=206.5Nm e max 总质量:m a=4123Kg 转矩转速:n T=2200r/min 车轮:R16(选6.00R16LT) 1.1设计的初始数据 表1.1已知基本数据 车轮:R16(选6.00R16LT ) 查GB/T2977-2008 r=337mm 1.2变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确定Ι档传动比: 汽车爬坡时车速不高,空气阻力可忽略,则最大驱动力用于克服轮胎与路面间的 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故有:

ααηsin cos 0emax G Gf r i i T T g +==max ψmg (1.1) 式中:G ----作用在汽车上的重力,mg G =; m ----汽车质量; g ----重力加速度,41239.840405.4G mg N ==?=;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 N T e ?=174max ;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0 4.36i =; T η—传动系效率,%4.86=T η; r —车轮半径,0.337r m =; f —滚动阻力系数,对于货车取02.0=f ; α—爬坡度,30%换算为16.7α=o 。 则由最大爬坡度要求的变速器I 档传动比为: T e r g i T mgr i η0max max 1ψ≥ = 41239.80.2940.337 5.1720 6.5 4.3686.4%???=?? (1.2) 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r T g r i i T η01emax φ2G (1.3) 2G ----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时驱动桥给地面的载荷; 8.0~7.0=?取75.0=? 1g i ≤ 2max 00.641239.80.750.337 7.9 206.5 4.3686.4% r e T G r T i φη????==?? 综上可知:15.177.9g i ≤≤ 取1 5.8g i = 其他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按等比级数分配原则: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标准格式(设计类)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第1 页共3 页1 引言(或绪论)(可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 段前0.5行,段后0.5行,这些要删) 4号宋体,1.5倍行距)×××××××××××××××××××××……… 1.1 ××××××(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小4号宋体)××××××………… 1.1.1 ××××(作为正文3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不加粗) ×××××××××(小4号宋体)×××××××××××××××××××××××××××……… 2 ×××××××(作为正文第2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 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 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 2.正文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页眉中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本文档的页码已设置成自动格式); 3.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第2 页共3 页 (空2行) 结论(小3号黑体,居中)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第3 页共3 页 (空2行) 参考文献(小3号黑体,居中,至少10本) 1 ×××××××(小4号宋体,行距18磅)××××× 2 ×××××××××××××××××××××××××××××××××××××××××× 3 ×××××××××××××××××××××× ………… 例如: 1 胡曰利、吴晓芙,林木生长与养分动态模型研究V杉木林曲线[1]、中南林学院,1999,19(4):1-7 2 曾思齐、欧阳君祥. 马尾松低质低效次生林分类技术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2(2):12-16 3 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中国科学,1973(4):339~357 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研究:[学位论文],北京:数学系统学研究所,1983 5 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Academic Pr,197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