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孝经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孝经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孝经类

卷三十二·经部三十二○孝经类

蔡邕《明堂论》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审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然授受无绪,故陈 癸、汪应辰皆疑其伪。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徒之遗书。使河间献王采入一百三十一篇中,则亦《礼记》之一篇,与《儒行》、《缁衣》转从其类。惟其各出别行,称孔子所作,传录者又分章标目,自名一经。後儒遂以不类《系辞》、《论语》绳之,亦有由矣。中间孔、郑两本,互相胜负。始以开元《御注》用今文,遵制者从郑;後以朱子《刊误》用古文,讲学者又转而从孔。要其文句小异,义理不殊,当以黄震之言为定论(语见黄氏《日钞》)。故今之所录,惟取其词达理明,有裨来学,不复以今文、古文区分门户,徒酿水火之争。盖注经者明道之事,非分朋角胜之事也。

△《古文孝经孔氏传》·一卷、附《宋本古文孝经》·一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旧本题“汉孔安国传,日本信阳太宰纯音”。据卷末乾隆丙申歙县鲍廷博《新刊跋》,称其友汪翼沧附市舶至日本,得於彼国之长崎澳。核其纪岁干支,乃康熙十一年所刊。前有太宰纯《序》,称“古书亡於中夏、存於日本者颇多。昔僧{大周}然适宋,献郑注《孝经》一本。今去其世七百馀年,古书之散逸者亦不少,而孔传《古文孝经》全然尚存。惟是经国人相传之久,不知历几人书写,是以文字讹谬,鱼鲁不辨。纯既以数本校雠,且旁采他书所引。苟有足徵者,莫不参考。十更裘葛,乃成定本。其《经》文与宋人所谓古文者亦不全同,今不敢从彼改此。《传》中间有不成语,虽疑其有误,然诸本皆同,无所取正,故姑传疑以俟君子。今文唐陆元朗尝音之,古文则否。今因依陆氏音例,并音《经》、《传》,庶乎令读者不误其音”云云。考世传海外之本,别有所谓《七经孟子考文》者亦日本人所刊,称“西条掌书记山井鼎辑,东都讲官物观补遗”。中有《古文孝经》一卷,亦云古文《孔传》,中华所不传,而其邦独存。又云“其真伪不可辨,末学微浅,不敢辄议”云云。则日本相传,原有是书,非鲍氏新刊赝造。此本核其文句,与山井鼎等所考大抵相应。惟山井鼎等称每章题下有刘炫《直解》,其字极细,写之与《注》文粗细弗类。又有引及邢 《正义》者,为後人附录。此本无之,为少异耳。其《传》文虽证以《论衡》、《经典释文》、《唐会要》所引,亦颇相合。然浅陋冗漫,不类汉儒释经之体,并不类唐、宋、元以前人语。殆市舶流通,颇得中国书籍,有桀黠知文义者摭诸书所引《孔传》,影附为之,以自夸图籍之富欤?考元王恽《中堂事纪》有曰:“中统二年,高丽世子植来朝,宴於中书省。问曰:传闻汝邦有《古文尚书》及海外异书。答曰:与中国书不殊。”高丽、日本比邻相接,海东经典,大概可知。使果有之,何以{大周}然不与郑《注》并献,至今日而乃出?足徵彼国之本出自宋元以後。观山井鼎亦疑之,则其事固可知矣。特以海外秘文,人所乐睹。使不实见其书,终不知所谓《古文孝经孔传》不过如此,转为好古者之所惜。故特录存之,而具列其始末如右。

△《孝经正义》·三卷(内府藏本)

唐玄宗明皇帝御注,宋邢 疏。案《唐会要》:“开元十年六月,上注《孝经》,颁天下及国子学。天宝二年二月,上重注,亦颁天下。”《旧唐书·经籍志》《孝经》一卷,玄宗注。《唐书·艺文志》“今上《孝经制旨》一卷”,注曰“玄宗”。其称“制旨”者,犹梁武帝《中庸义》之称“制旨”,实一书也。赵明诚《金石录》载《明皇注孝经》四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称家有此刻,为四大轴。盖天宝四载九月,以《御注》刻石於太学,谓之《石台孝经》。今尚存西安府学中,为碑凡四,故拓本称四卷耳。玄宗《御制序》末称:“一章之中凡有数句,一句之内义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则义阙。今存於《疏》,用广发挥。”《唐书·元行冲传》称:“玄宗自注《孝经》,诏行冲为

《疏》,立於学官。”《唐会要》又载:“天宝五载诏,《孝经书疏》虽粗发明,未能该备,今更敷畅以广阙文,令集贤院写颁中外。是《注》凡再修,《疏》亦再修。”其《疏》《唐志》作二卷,宋《志》则作三卷,殆续增一卷欤?宋咸平中,邢 所修之《疏》,即据行冲书为蓝本。然孰为旧文,孰为新说,今已不可辨别矣。《孝经》有今文、古文二本。今文称郑玄注,其说传自荀昶,而《郑志》不载其名。古文称孔安国注,其书出自刘炫,而《隋书》已言其伪。至唐开元七年三月,诏令群儒质定。右庶子刘知几主古文,立十二验以驳郑。国子祭酒司马贞主今文,摘《闺门章》文句凡鄙,《庶人章》割裂旧文,妄加“子曰”字及《注》中“脱衣就功”诸语以驳孔。其文具载《唐会要》中。厥後今文行而古文废。元熊禾作董鼎《孝经大义序》,遂谓贞去《闺门》一章,卒启玄宗无礼无度之祸。明孙本作《孝经辨疑》,并谓唐宫闱不肃,贞削《闺门》一章乃为国讳。夫削《闺门》一章,遂启幸蜀之衅,使当时行用古文,果无天宝之乱乎?唐宫闱不肃诚有之,至於《闺门章》二十四字,则绝与武、韦不相涉。指为避讳,不知所避何讳也?况知几与贞两议并上,《会要》载当时之诏,乃郑依旧行用。孔《注》传习者稀,亦存继绝之典。是未因知几而废郑,亦未因贞而废孔。迨时阅三年,乃有御注太学刻石,署名者三十六人,贞不预列。《御注》既行,孔、郑两家遂并废,亦未闻贞更建议废孔也。禾等徒以朱子《刊误》偶用古文,遂以不用古文为大罪。又不能知唐时典故,徒闻《中兴书目》有“议者排毁,古文遂废”之语,遂沿其误说,愦愦然归罪於贞。不知以《注》而论,则孔佚郑亦佚。孔佚罪贞,郑佚又罪谁乎?以《经》而论,则郑存孔亦存,古文并未因贞一议亡也,贞又何罪焉?今详考源流,明今文之立,自玄宗此《注》始。玄宗此《注》之立,自宋诏邢 等修此《疏》始。众说喧呶,皆揣摩影响之谈,置之不论不议可矣。

△《古文孝经指解》·一卷(内府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以宋司马光、范祖禹之说合为一书。案宋《中兴艺文志》曰:“自唐明皇时议者排毁古文,以《闺门》一章为鄙俗,而古文遂废(按此说舛误、辨已见《孝经正义》条下)。至司马光始取古文为《指解》。”又范祖禹《进孝经说札子》曰:“仁宗朝司马光在馆阁,为《古文指解》表上之。臣妄以所见,又为之说。”《书录解题》载光书、祖禹书各一卷。此本殆以二书相因而作,故合编也。王应麟《玉海》载光书进於至和元年,时为殿中丞,直秘阁,与祖禹说小异。然《光集》所载《进表》,称“尝撰《古文孝经指解》,皇 中献於仁宗皇帝,窃虑岁久不存,今缮写为一卷上进”云云,则祖禹所说者初进之本,应麟所说者重进之本耳。《孝经》今文、古文,自《隋志》所载王劭、刘炫以来,即纷纷聚讼。至唐而刘知几主古文,司马贞主今文。其彼此驳议,《唐会要》具载其词,至今说经之家亦多递相左右,然所争者不过字句之间。观光从古文而句下乃备载唐元宗今文之注。使二本南辕北辙,可移今文之注以注古文乎?宋黄震《日钞》有曰:“按《孝经》一尔,古文、今文特所传微有不同。如首章今文云:‘仲尼居,曾子侍。’古文则云:‘仲尼闲居,曾子侍坐。’今文云:‘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古文则曰:‘子曰参先王有至德要道。’今文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古文则曰:‘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文之或增或减,不过如此,於大义固无不同。至於分章之多寡,今文《三才章》‘其政不严而治’与‘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通为一章,古文则分为二章;今文《圣治章》第九‘其所因者本也’与‘父子之道天性’通为一章,古文则分为二章;‘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古文又分为一章。章句之分合,率不过如此,於大义亦无不同。古文又云:‘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父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也。’此二十二字,今文全无之,而古文自为一章,与前之分章者三,共增为二十二。所异者又不过如是。非今文与古文各为一书也。”其说可为持平。光所解及祖禹所说,读者观其宏旨以求天经地义之原足矣。其今文、古文之争,直谓贤者之过可也。胡 广《拾遗录》尝讥祖禹所说以光注“言之不通也”句误为《经》文。今证以朱子《刊误》, 广说信然。然亦非大义所系,今姑仍原本录之,而附载 广说,以纠其失焉。(按:注《孝经》者驳今文而遵古文,自此书始;五六百年门户相持,则自朱子用此本作《刊误》始:皆逐其末而遗其本也。今特全录黄震之言,发其大凡,以著诟争之无谓。馀一切纷纭之说,後不复载,

亦不复辨焉。)

△《孝经刊误》·一卷(通行本)

宋朱子撰。书成於淳熙十三年,朱子年五十七,主管华州 台观时作也。取古文《孝经》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後有《自记》曰“熹旧见衡山胡侍郎《论语说》(案胡宏高宗时为礼部侍郎,居衡州,故曰衡山,所著有《五峰论语指南》一卷),疑《孝经》引《诗》,非《经》本文。初甚骇焉,徐而察之,始悟胡公之言为信。而《孝经》之可疑者不但此也,因以书质之沙随程可久丈(按可久,程迥之字也)。程答书曰:顷见玉山汪端明(案汪应辰,孝宗时为端明殿学士),亦以此书多出後人附会。於是乃知前辈读书精审,其论固已及此。窃幸有所因述而得免於凿空妄言之罪”云云。今以《朱子语录》考之,黄B6记云:“《孝经》除了後人所添前面‘子曰’及後面引《诗》,便有首尾。”又云:“‘以顺则逆,民无则焉’,是季文子之词。‘言斯可道,行斯可乐’一段,是北宫文子论令尹之威仪,在《左传》中自有首尾。载入《孝经》,都不接续,全无意思。”又叶贺孙记云:“古文《孝经》有不似今文顺者。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又著一个‘子曰’字,方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此本是一段,以‘子曰’分为二,恐不是。”又辅广记云:“‘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岂不害理?如此则须是如武王、周公方能尽孝道,寻常人都无分,岂不启人亻 乱之心?”是朱子诋毁此书,已非一日,特不欲自居於改经,故托之胡宏、汪应辰耳。欧阳修《诗本义》曰:“删《诗》云者,非止全篇删去也,或篇删其章,或章删其句,或句删其字。”引《唐棣》、《君子偕老》、《节南山》三诗为证。朱子盖阴用是例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注其下曰:“抱遗经於千载之後,而能卓然悟疑辨惑,非豪杰特起独立之士,何以及此?此後学所不敢仿效,而亦不敢拟议也。”斯言允矣。南宋以後,作《注》者多用此本。故今特著於录,见诸儒渊源之所自与门户之所以分焉。

△《孝经大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元董鼎撰。鼎有《尚书辑录纂注》,已著录。初,朱子作《孝经刊误》,但为厘定《经》、《传》,删削字句,而未及为之训释。鼎乃因朱子改本,为之诠解。凡改本圈记之字,悉为芟除。改本辨正之语,仍存於各章之末。所谓“右传之几章释某义”者,一一顺文衍出,无所出入。第十三章、十四章所谓不解《经》而别发一义者,亦即以《经》外之义说之,无所辨诘。惟增注今文异同为鼎所加耳。其注稍参以方言,如云“今有一个道理”,又云“至此方言出一孝字之类”,略如《语录》之例。其敷衍语气,则全为口义之体。虽遣词未免稍冗,而发挥明畅,颇能反覆以尽其意,於初学亦不为无益也。前有熊禾《序》,盖大德九年鼎子真卿从胡一桂访禾於 谷山中,以此书质禾,禾因属其族兄熊敬刊行,而自序其首。《序》称朱子为“桓桓文公”。按《书》曰:“勖哉夫子,尚桓桓。”孔《传》曰:“桓桓,武貌。”《尔雅》曰:“桓桓、烈烈,威也。”均与著书明道之旨无关,颇为杜撰。又“文公”字跳行示敬,而“孔子”、“曾子”字乃均不跳行,亦殊颠倒。以原本所有,姑仍其旧录之焉。

△《孝经定本》·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元吴澄撰。澄有《易纂言》,已著录。此书以今文《孝经》为本,仍从朱子《刊误》之例,分列《经》、《传》。其《经》则合今文六章为一章。其《传》则依今文为十二章,而改易其次序。至朱子所删一百七十二字(案朱子《刊误》凡删二百二十三字,中有句删其字者。此惟栽所删之句,故止一百七十二字),与古文《闺门章》二十四字,并附录於後。後有大德癸卯澄门人河南张恒《跋》,称澄“观邢《疏》而知古文之伪,观朱子所论知今文亦有可疑,因整齐诸说,附入己见,为家塾课子

之书。不欲传之,未尝示人”云云。盖心亦有所不安也。其谓汉初诸儒始见此书,盖未考魏文侯尝为作《传》,见於蔡邕《明堂论》中。至其据许氏《说文》所引古文《孝经》“仲尼居”无“闲”字,知古文之“仲尼闲居”为刘炫所妄增。又据桓谭《新论》称古文千八百七十二字,与今文异者四百馀字。今刘炫本止有千八百七十字,多於今文八字。除增《闺门》一章二十四字外,与今文异字仅二十馀字。则较司马贞之攻古文但泛称文句鄙俗者,特有根据。所定篇第虽多分裂旧文,而铨解简明,亦秩然成理。朱子《刊误》既不可废,则澄此书亦不能不存。盖至是而《孝经》有二改本矣。

△《孝经述注》·一卷(永乐大典本)

明项 撰。 始末无可考。惟《江西志》载:“项 ,浙江临海人。洪武间为按察司佥事。”与黄昭《原序》所言合,当即其人也。是编用古文《孝经》本。其所诠释,不务为深奥之论,而循文衍义,案章标旨,词意颇为简明,犹说经家之不支蔓者。《明史·艺文志》不著录。朱彝尊《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惟《永乐大典》仅存此本,然编次佚脱,以第七章《注》文入第六章《经》文下,遂使六章无《注》,七章无《经》。今以所佚《经》文案古文原本补入。所佚《注》文,则世无别本,无从葺完矣。以其沉埋蠹简之内三百馀年,世无能举其名者,今幸际昌期,发其光耀,亦万世一时之遭际。故特采掇出之,俾闻於後,不以残阙而废焉。

△《孝经集传》·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黄道周撰。道周有《易象正》,已著录。是书作於廷杖下狱之时。其作书之旨,见於门人所笔记者,曰:“《孝经》有五大义。本性立教,因心为治,令人知非孝无教,非性无道,为圣贤学问根本,一也。约教於礼,约礼於敬,敬以致中,孝以导和,为帝王致治渊源,二也。则天因地,常以地道自处,履顺行让,使天下销其戾心,觉五刑、五兵无得力处,为古今治乱渊源,三也。反文尚质,以夏、商之道救周,四也。辟杨诛墨,使佛、老之道不得乱常,五也。”以是五者,别其章分,然後以《礼记》诸篇条贯丽之。其《自序》中所谓“五微义”、“十二著义”者,不出於此,实其著书之纲领也。然其初说以引《诗》数处各属下章,如《中庸·尚纟 章》例,今则仍附於各章之後,盖亦自知其说之不安。又其初欲先明篇章,次论孝敬渊源,三论反文归质。似欲自立名目,如《大学衍义》之体。今本则仍依《经》文次第,而杂引经记以证之,亦与初例不同。昔朱子作《刊误後序》曰:“欲掇取他书之言可发此《经》之旨者别为《外传》,顾未敢耳。”道周此书,盖与之暗合。其推阐颇为详洽,盖起草於崇祯戊寅,卒业於癸未,屡变其例而後成,故较所注《礼记》五篇成於一岁之中者为精密云。

△《御注孝经》·一卷顺治十三年世祖章皇帝御撰。《孝经》词近而旨远,等而次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推而广之,自闺门可放诸四海;专而致之,即愚夫、愚妇可通於神明。故语其平易,则人人可知可行;语其精微,则圣人亦覃思於阐绎。是编《御注》约一万馀言,用石台本,不用孔安国本,息今文、古文门户之争也;亦不用朱子《刊误》本,杜改经之渐也。义必精粹,而词无深隐,期家喻户晓也。考历代帝王注是《经》者,晋元帝有《孝经传》,晋孝武帝有《总明馆孝经讲义》,梁武帝有《孝经义疏》,今皆不存。惟唐玄宗御注列《十三经注疏》中,流传於世。司马光、范祖禹以下悉不能出其范围。今更得圣制表章,使孔、曾遗训,无一义之不彰,无一人之不喻。回视玄宗所注,度而越之,又不啻万倍矣。

△《御纂孝经集注》·一卷雍正五年世宗宪皇帝御定。《孝经》书止一卷,而虞淳熙称作传注者自魏文侯而下至唐宋,有名可纪者,几九十九部,二百二卷,元明两代不预焉。其书虽岁久多佚,近时曹庭栋《孝经通释》所引,尚於唐得五家,宋得十七家,元得四家,明得二十六家,国朝得十家。

然宋以前遗文绪论,传者寥寥。宋以後之所说,大抵执古文以攻今文,又执朱子《刊误》以攻古文,於孔、曾大义微言,反视为馀事,注愈多而去《经》愈远。世宗宪皇帝以诸注或病庸肤,或伤芜杂,不足阐天经地义之理,爰指授儒臣,精为简汰,刊其糟粕,存其菁华,仿朱子《论语·孟子集注》之体,纂辑此编。凡斧藻群言,皆亲为鉴定,与世祖章皇帝《御注》并发明圣教,齐曜仪 。盖我世祖章皇帝四海会同,道光缵绪。我世宗宪皇帝九重问视,礼备承颜。孝治覃敷,胪 万国。以圣契圣,实深造至德要道之原。故能衡鉴众论,得所折衷,於以建皇极而立人纪,固非儒生义疏所能比拟万一矣。

△《孝经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编皆驳诘朱子《孝经刊误》及吴澄《孝经定本》二书。设为门人张燧问而奇龄答,凡十条。一曰《孝经》非伪书,二曰今文古文无二本,三曰刘炫无伪造《孝经》事,四曰《孝经》分章所始,五曰朱氏分合《经》、《传》无据,六曰《经》不宜删,七曰《孝经》言孝不是效,八曰朱氏吴氏删《经》无优劣,九曰闲居侍坐,十曰朱氏极论改文之弊。然其第十条乃论明人敢诟刘炫,不敢诟朱吴,附及朱子之尊二程过於孔子,与所标之目不相应。盖目为门人所加,非奇龄所自定,故或失其本旨也。汉儒说经以师传,师所不言,则一字不敢更。宋儒说经以理断,理有可据,则《六经》亦可改。然守师传者其弊不过失之拘,凭理断者其弊或至於横决而不可制。王柏诸人点窜《尚书》,删削二《南》,悍然欲出孔子上,其所由来者渐矣。奇龄此书,负气叫嚣,诚不免失之过当。而意主谨守旧文,不欲启变乱古经之习,其持论则不能谓之不正也。

──右“孝经类”十一部,十七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孝经》文义显明,篇帙简少,注释者最易成书。然陈陈相因,亦由于此。今择其稍有精义者,略录数家,以见梗概,故所存独少。)

○孝经类存目

△《孝经句解》·一卷(内府藏本)

元朱申撰。申有《周礼句解》,已著录。是编注释极浅陋。如“仲尼闲居”句下注曰:“孔子名某,字仲尼。闲居谓闲暇居处之时。”“曾子侍”句下注曰:“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侍孔子坐。”“子曰”句下注曰“孔子言曰”。“参”字下注曰:“呼其名而告之。”盖乡塾课蒙之本,不足以言诂经者也。卷首题《晦 先生所定古文孝经句解》,而书中以今文章次标列其间,其字句又不从朱子《刊误》本,亦殊糅杂无绪。《通志堂经解》刻之,盖姑以备数而已。

△《孝经正误》·一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潘府撰。府字孔修,上虞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太常寺卿。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府以《孝经》皆孔子语,不应强分《经》、《传》。因旧本而校正之,或数章而合为一章,或一章而分作数章,一节之内,前後互移,数节之中上下变置,定为一十三章。其注则兼采诸儒之说。附录《曾子孝实》一卷。卷首有府《自序》,并载《总说》六条。自谓幸复圣经之旧,然亦孰见圣经之旧本而证其能复否乎?

△《孝经宗旨》·一卷(通行本)

明罗汝芳撰。汝芳字维德,南城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布政使参政。《明史·儒林传》附见《王畿传》中。此书皆发明《孝经》之大旨,用问答以畅己说,与依文诠释者不同。汝芳讲良知之学,书中专明此旨,故以“宗旨”二字标题。朱彝尊《经义考》以为“未见”,而陈继儒《秘笈》中实有此本,彝尊殆偶然失考。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又别引一说,以为罗洪先撰,亦非也。

△《孝经疑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姚舜牧撰。舜牧有《易经疑问》,已著录。是书以《孝经》语意联贯,不应分章,尤不宜立章名。如首章之《开宗明义》、七章之《三才》、十七章之《事君》,无所取义,因悉为删去。其所诠释,则皆老生常谈也。又谓《经》文多出汉儒附会。如“则天之经,因地之利,以顺天下”等语,似类汉儒之言。“父子之道天性也”以下,义不接续,并宜删去。又病其各章皆引《诗》、《书》为结,与《韩诗外传》、《天禄阁外史》相类。夫《孝经》今文、古文虽至今聚讼,然自汉以来即分章,无合为一篇者也。其字句异同,虽以朱子之学,因古文而作《刊误》,终不能厌儒者之心也。舜牧何人,乃更变乱古籍乎?况惟圣人能知圣人,舜牧何所依据而能一一分别此为孔子之语,此非孔子之语,若亲见圣人之原本耶?

△《孝经集讲》·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原本首题“直隶扬州府泰州端本社学教读後学草茅臣熊兆集讲”,又有“直隶扬州府知府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再呈看过收受”字。盖乡曲陋儒投献干进之书也。其训释皆词旨鄙陋,一无可观。前列一图,以圈内为五品人伦之正,圈外为万物之偏邪。又以元为天、父、君,亨为长男、中男、少男,利为长女、中女、少女,贞为地、母、后。又演为《天经地义人行之图》、《修学致用推孝为忠之图》,皆迂谬穿凿,毫无义理。盖无知妄作之尤者也。

△《孝经注义》·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裔介撰。裔介字石生,号贞 ,柏乡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乾隆元年追谥文毅。是书以《孝经》分章诠释。其训诂字义者,标题曰“注”。其敷衍语意者,标题曰“义”。词旨浅近,盖课蒙之作也。

△《孝经集解》·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蒋永修撰。永修字慎斋,宜兴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平越府知府。是编顺文诠释,以训童蒙,乃其官给事中督学湖广时所作。本与《小学》合刊,名曰《孝经小学集解大全》。以宋儒杂纂之本与圣经并为一编,拟不於伦,难於著录。今分为二书,各存其目焉。

△《读孝经》·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应是撰。是字敬非,号敬斋,宜黄人。康熙己酉举人。是书以唐宋注疏为主,参以陈选《集注》及各家之说。其自为之注者,称“愚案”。多循文摘句,无所发明。

△《孝经类解》·十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之 撰。之 字耳公,歙县人。康熙壬子举人,官绩溪县教谕,迁镇江府教授。是书多引经、史、子、集以证《经》文。然释经在发挥微意,不当旁引後代故实,牵合比附。若释中於“事君”句所引之经,则《曲礼》“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服官政”等语;所引之史,则文天祥起兵入卫等事:是每句之下皆可成类书一门。典籍浩博,岂复胜载乎?

△《孝经正文》·一卷、《内传》·一卷、《外传》·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之素撰。之素字定 ,麻城人。是书成於康熙丙辰。以朱子《古文孝经刊误》为本。首为《正文》一卷,《经》文每章之後,缀以注释数语,词旨颇为浅略。次为《内传》一卷,杂引经、史、子、集之言与《孝经》相证佐者。次为《外传》三卷,则大舜以下迄於明末孝子行实也。

△《孝经详说》·二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冉觐祖撰。觐祖有《易经详说》,已著录。是书遵用今文,全载唐玄宗之《注》,节录邢 之《疏》,兼采元董鼎、明瞿罕、陈士贤诸家之说,末附以朱子《刊误》。而大旨则在辨定吕维祺所著《孝经本义》、《大全》、《或问》三书。所附《吕氏或问摘录》一篇,既逐条阐发其义,复附《馀义》一篇,以纠其误。盖维祺之学兼入陆王,觐祖则恪守程朱,故所论有合有不合也。顾所载维祺《表章孝经疏》後附录拟题数目,有单句题、双句题、连句题、摘段题、搭截题、全章合章搭章题诸名,非诂经之体,亦非讲学之道。觐祖顾深取之何耶?

△《孝经》·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轼注。轼有《周易传义合订》,已著录。是编用吴澄考定之本,而略为推衍其义。凡不题姓名者,皆澄原文。凡称“轼按”者,皆所加也。前有《自序》,又有梁份、殷元福二《序》。份《序》称“其书不标目第,自称曰朱某学。公,大儒也,大臣也,而 谦若是”云云。按汉儒传经如梁邱氏《易》、夏侯氏《尚书》之类,多不立名目,轼盖从此例。又何休注《公羊传》,称“何休学”,亦非轼所自创也。

△《孝经三本管窥》·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隆元撰。隆元有《易宫》,已著录。是编首为《孝经今古文考》,次为《古文本》,次为《今文本》,次为《朱子刊误本》。其大旨以古文为是,盖以朱子《刊误》用古文本云。

△《孝经集解》·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星徽撰。星徽号北山,永城人。自朱子作《孝经刊误》,始删削字句,分别《经》、《传》,定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後儒已不能无疑。至国朝蔡衍钅晃又合为《经》一章,《传》十章,以合於朱子更定《大学》之本。夫圣《经》贤《传》,其垂训之意并同,而文章体例则非有一定。今《大学》一《经》十《传》,《孝经》亦必一《经》十《传》以相配合,是孔、曾著作竟如时文程式,必限以八比矣。有如是之圣贤乎?衍钅晃所见殊误,星徽乃遵而用之,即所解可知矣。

△《孝经章句》·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任启运撰。启运有《周易洗心》,已著录。是书一遵朱子《刊误》本,而於《传》之十章增

“君子无不敬也”云云一百一十二字。其文与《礼记》小有异同,而今本《孝经》皆无之。启运《自序》称得之山西佛寺中,疑为熊安生所传之本。又云:“王肃於《家语》言本文有见《戴记》者,後人辄於《家语》除其文。此章之阙,亦必因本文见《戴记》而後人於此除其文也。”按熊安生为北齐人,其传本安得至今犹在?其说无徵。且马昭以《家语》为王肃伪作,其说今载《礼记疏》中,言之凿凿。启运乃又引以为证,恐此章亦王肃《家语》之类矣。

△《孝经通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华玉淳撰。玉淳有《禹贡约义》,已著录。是书成於雍正甲寅。大旨谓《孝经》一篇,首尾通贯,不必分《经》与《传》。其间字句删削,则从朱子《刊误》。简文错误,则从吴澄所考定。盖《孝经》至玉淳而又变一本矣。

△《孝经本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姜兆锡撰。兆锡有《周易本义述蕴》,已著录。是书随文诠释,别无考订,仅塾师课蒙之本。

△《孝经通释》·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曹庭栋撰。庭栋有《易准》,已著录。此书力主古文,而以今文附载於下。其辑注则徵引颇备,所录凡唐五家、宋十七家、元四家、明二十六家、国朝十家,旁证诸说者又十有二家。然《孝经》词义显明,不比他经之深隐,诸说大同小异,特多出名氏而已。

──右“孝经类”十八部,五十三卷,皆附《存目》。

(案:虞淳熙《孝经集灵》,旧列经部。然侈陈神怪,更纬书之不若。今退列於《小说家》。黄 《孝经本旨》、江直方《孝经外传》、李长桂《孝经纲目》、朱鸿《经书孝语》,绝不笺释《经》文,今别列於《儒家》。若李之素《孝经内、外传》犹列《孝经正文》後,则姑附存焉。)

孝经全文带拼音

孝经全文带拼音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孝经原文] 开k āi 宗z ōng 明m íng 义y ì章zh āng 第d ì一y ī 仲zh òng 尼n í居j ū,曾z éng 子z ǐ持ch í。子z ǐ曰yu ē:“先xi ān 王w áng 有y ǒu 至zh ì德d é要y ào 道d ào ,以y ǐ顺sh ùn 天ti ān 下xi à,民m ín 用y òng 和h é睦m ù,上sh àng 下xi à无w ú怨yu àn 。汝r ǔ知zh ī之zh ī乎h ū ?” 曾z éng 子z ǐ避b ì席x í曰yu ē:“参shen 不b ù敏m ǐn ,何h é足z ú以y ǐ知zh ī之zh ī ?” 子z ǐ曰yu ē:“夫f ū孝xi ào ,德d é之zh ī本b ěn 也y ě,教ji ào 之zh ī所su ǒ由y óu 生sh ēng 也y ě。复f ù坐zu ò,吾w ú语y ǔ汝r ǔ 。” “身体sh ēnt ǐ发f ā肤f ū,受sh òu 之zh ī父母f ùm ǔ,不b ù敢g ǎn 毁hu ǐ伤sh āng ,孝xi ào 之zh ī始sh ǐ也y ě。立l ì身sh ēn 行x áng 道d ào ,扬y áng 名m íng 于y ú后h òu 世sh ì,以y ǐ显xi ǎn 父f ù母m ǔ,孝xi ào 之zh ī终zh ōng 也y ě。夫f ū孝xi ào ,始sh ǐ于y ú事sh ì亲q īn ,忠zh ōng 于y ú事sh ì君j ūn ,终zh ōng 于y ú立l ì身sh ēn 。《大d à雅y ǎ》云y ún :‘无w ú念ni àn 尔ěr 祖z ǔ,聿y ù修xi ū厥ju é德d é 。’” 天ti ān 子z ǐ章zh āng 第d ì二èr 子z ǐ曰yu ē:“爱ài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恶è于y ú人r én ;敬j ìng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慢m àn 于y ú人r én 。爱ài 敬j ìng 尽j ìn 于y ú事sh ì亲q īn ,而ér 德d é教ji ào 加ji ā于y ú百b ǎi 姓x ìng ,刑x íng 于y ú四s ì海h ǎi 。盖g ài 天ti ān 子z ǐ之zh ī孝xi ào 也y ě。《甫f ǔ刑x íng 》云y ún :‘一y ì人r én 有y ǒu 庆q ìng ,兆zh ào 民m ín 赖l ài 之zh ī 。’” 诸zh ū侯h óu 章zh āng 第d ì三s ān

(完整版)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孝经

目录 第一章开宗明义 (1) 第二章天子 (1) 第三章诸侯 (2) 第四章卿大夫 (2) 第五章士 (3) 第六章庶人 (3) 第七章三才 (3) 第八章孝治 (4) 第九章圣治 (5) 第十章纪孝行 (6) 第十一章五刑 (7) 第十二章广要道 (7) 第十三章广至德 (7) 第十四章广扬名 (8) 第十五章谏诤 (8) 第十六章感应 (9) 第十七章事君 (9) 第十八章丧亲 (10)

第dì一yī章zhāng 开kāi 宗zōng 明míng 义yì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 ?” 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 ?” 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复fù 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 “身体s 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 。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 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第dì二èr 章zhāng 天tiān 子zǐ 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 ,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刑xíng 于yú四sì海hǎi 。盖gài 天tiān 子zǐ之zhī孝xiào 也yě。《甫fǔ刑xíng 》云yún :‘一yì人rén 有yǒu 庆qìng ,兆zhào 民mín 赖lài 之zhī 。’”

理想与成功的关系范文

理想与成功的关系范文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 但有时理想也容易让人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埋怨现实。 良好的做事风格应该要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把面向昨天的门关上,昨天属于过去,把面向明天的门也关上,明天属于未来,我们无法掌握。能够看到的和计划的其实只有今天,俗语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生中有各种各样的意外,计划的再周密,也会有意外。 因此,有时不妨随遇而安,平和的心面对一切人生的波涛,尽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也说明,成功有时是意外来临的,因为他们做好的每一件事情。人没有先知之能,当成功的机会来临时,往往不能发现,但是这些尽心做一件事情的人却能把握,因为他们愿意做好每一件事情,因此就把握住了。 1,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年轻时的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 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

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 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型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 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 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 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 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少年达尔文要周游世界达尔文,查理·罗伯特,9岁时对他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

为此他一直在积极准备,在希鲁兹伯里学校,校长斥责他是个想入非非的“不务正业”的学生。 1831年12月27日达尔文终于搭上海军勘察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 于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解说,从而摧毁了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 随后又了表了《动物和值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 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进一步充实了进化论的内容。 理·达尔文终于成了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先驱。 3,周恩来的理想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河北国泰物流有限公司员工入职综合能力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共55题每题1分共5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是()。 A. 2012年11月6日 B. 2012年11月7日 C. 2012年11月8日 D. 2012年11月9日 2.获得2016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 A.马德里 B. 里约热内卢 C 芝加哥 D.东京 3.“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英文的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后来哪个国家加入,“金砖四国”的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A.沙特阿拉伯 B.苏丹 C.南非 D.西班牙 4.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A. 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 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 小雨、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 A.《诗经》《孟子》《孝经》《尔雅》B.《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D.《尚书》《周易》《论语》《孝经》 6."心比天高() A、晴雯 B、袭人 C、林黛玉 D、王熙凤 7.“但使龙城飞将在() A、霍去病 B、李广 C、廉颇 D、赵云 8.“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9.“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10.下列哪一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使德国法西斯军队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空袭珍珠港 1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A.平等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和检举权 12.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C.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足陆地面积的5% D.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已达13.7亿 13.下列关于公文知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A.附件即附注,是公文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B.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C.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可以用涵

三字经完整版全文带拼音

三字经

r e nzh i ch u x i n gb e nsh an 人之初 , 性本善。 x ingxi ①gj inx ixi mgyu di 性相近 ,习相远。 g Sub tji a ox ingn d qi m 苟不教 ,性乃迁。 ji a ozh i d ogu i iZhu m 教之道 , 贵以专。 x imdigmOz e inch u 昔孟母,择邻处。 z i b txu e du a j izh u 子不学,断机杼。 d duy msh miy duy i mg 窦燕山,有义方。 ji a owiz imingj U y dig 教五子,名俱扬。 y digb Q i d of Ozh igu o 养不教,父之过。 ji d ob u y d nsh i zh i du o 教不严,师之惰。 z i b U u e d su S i 子不学,非所宜。 y o ub u xu e l d oh e w e i 幼不学,老何为。 y u b u zhu o b u ch e ngq i 玉不琢,不成器。 r e nb u xu e b u zh i y i 人不学,不知义。 weir e nz ii m gsh aosh 1 为人子,方少时。 q insh iy dux il 対 i 亲师友,习礼仪。 xi oigji U fign cngweix 1 香九龄,能温席。 xi a oy tq insu cd migzh 1 孝于亲,所当执。 r o ngs i su i n e ngr a ngl 1 融四岁,能让梨。 t iy t h d ngy ixi mizh i 弟于长,宜先知。 sh c uxi a ot i c i ji a nw e n 首孝悌,次见闻。 zh imcush U h f ncuwei 知某数,识某文。 y i rsh ish 1 rb d 一而十,十而百。 b d 広qi miqi m e rw O n 百而千,千而万。 s a nc a izh e ti a nd i r en 三才者,天地人。 s m ngu m ngzh e r i yu e x i ng 三光者,日月星。 s m ng m ngzh e j u nch e ny i 三纲者,君臣义。 f u z i q i nf u f u sh u n 父子亲,夫妇顺。 yu e ch u nxi a yu e qi u d o ng 曰春夏,曰秋冬。 c is i h 以U b uqi O ng 此四时,运不穷。 yu e n a nb e iyu e x i d o ng 曰南北,曰西东。 c i s i f m ngy i ngh u zh o ng 此四方,应乎中。 yu e shu i hu c m u j i nt u 曰水火,木金土。 c i w U ingb e nhush u 此五行,本乎数。 yu e e ny il izh ix in 曰仁义,礼智信。 c i w u ch a ngb u r o ngw e n 此五常,不容紊。 d a oli a ngsh u m a ish u j i 稻粱菽,麦黍稷。 c Hi Og U 岔su csh 1 此六谷,人所食。 m d ni t y a ngj i qu d nsh i

成功与幸福

成功与幸福 成功的样子是金碧辉煌的,可以高抬着头颅接受四面八方的景仰,似乎一切的局面紧握手中,无所畏惧,勇士一般的强悍。 幸福的样子是脸上的笑容,心里流淌的甜意,是雨中的一把伞,是寒风中的一袭衣,是冬日里的一床被,不必大张声势,却已经暖化了我们的心。 成功需要行动需要智慧需要很多很多的内在外在的条件;幸福需要什么,需要的不是诸多的计谋和多么深邃的才学,更多的需要的是一颗不计较,无怨无悔,乐于付出的心。 这个满世界都在咆哮着成功的时代,许多的人把成功看做是幸福的一种必须。把幸福条件化。而为什么按世俗的标准,越来越进步着的我们,心中会觉得离幸福越来越远呢?幸福似乎是镜中月、水中花,只是回忆里的袅袅余音,梦境里面的幻影呢? 上了高速路的我们,一路的加速前进,穿过长长的隧道,途经座座高山,风景一路胜过一路,而同行的车辆越来越少,我们还是在黑暗之中一路的狂跑。真的勇士敢于面对,做到了勇士的无畏,可是否就得到了平凡的幸福呢? 不愿被淘汰,不愿被甩脱,不愿当那脱轨的火车车厢,我们就紧跟成功定义的指挥棒,棒起,我们就跟着出发,一刻也不消停的运转;棒落,我们就疲软的喘着粗气,抚平心绪。 但也许我们羡慕成功的刹那耀眼之光,但我心中却更爱幸福的柔和之光。 不因不处于中心而落寞,不因被遗忘而失意,不因没有成功而颓废,不因种种而心灰意冷。 人生处处皆风景,高山流水是意境的美,瀑布急流是听觉的美,朝霞满天是视觉的美,而人心平定不失温和不失温柔不失力量不失魅力是内心的美。 有的人可以洒脱活出自己的精彩,那是不羁的狂妄,是自由的最大发挥。 可是多数人如我这样的人,一边在成功的定义里踱步前行,一边抓狂得想撕碎这张网。我们羡慕着他人的恩爱,羡慕着他人的悠然自得,可一边却又不敢全然相信爱情,一边又不敢花太多的时间来怡然自乐。 相信亲情的我胜过相信所谓的爱情,我并不是说真正的爱情不存在,只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幸遇到完美的爱情,我只能相信有的人是真真切切的遇到过,而我,至今,也许是失之交臂了。也好至少亲情的存在,让我觉得实在。 幸福的寄托在哪里呢?在成功的外衣上,还是在坚韧的心灵里? 成功的登录在哪里呢?在幸福的内核里,还是在虚荣的心灵里? 如果成功就是幸福的一种,我自会去追逐;如成功与我内心里的幸福背道而驰,我也自会停止。

孝经测试题带答案

员工培训《孝经》测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50分) 1、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2、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4、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5、(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教也。 6、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7、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8、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9、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10、孝子之亊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亊亲。 11、亊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12、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13、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14、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 15、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二、判断(请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在错误的说法后面打×。(每空2分,共20分) 1、由《孝经》可知儒家的孝道观念不只于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2、《孝经》中,孔子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 3、《孝经》还把道德规范于法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关系和道德秩序。() 4、《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繁琐的规定。主张“孝”要“始于亊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5、《孝经》把人之孝分为五大类,有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

最新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2)

[孝经原文] 开k āi 宗z ōng 明m íng 义y ì章zh āng 第d ì一y ī 仲zh òng 尼n í居j ū,曾z éng 子z ǐ持ch í。子z ǐ曰yu ē:“先xi ān 王w áng 有y ǒu 至zh ì德d é要y ào 道d ào ,以y ǐ顺sh ùn 天ti ān 下xi à,民m ín 用y òng 和h é睦m ù,上sh àng 下xi à无w ú怨yu àn .汝r ǔ知zh ī之zh ī乎h ū ?” 曾z éng 子z ǐ避b ì席x í曰yu ē:“参shen 不b ù敏m ǐn ,何h é足z ú以y ǐ知zh ī之zh ī ?” 子z ǐ曰yu ē:“夫f ū孝xi ào ,德d é之zh ī本b ěn 也y ě,教ji ào 之zh ī所su ǒ由y óu 生sh ēng 也y ě。复f ù坐zu ò,吾w ú语y ǔ汝r ǔ 。" “身体sh ēnt ǐ发f ā肤f ū,受sh òu 之zh ī父母f ùm ǔ,不b ù敢g ǎn 毁hu ǐ伤sh āng ,孝xi ào 之zh ī始sh ǐ也y ě。立l ì身sh ēn 行x áng 道d ào ,扬y áng 名m íng 于y ú后h òu 世sh ì,以y ǐ显xi ǎn 父f ù母m ǔ,孝xi ào 之zh ī终zh ōng 也y ě.夫f ū孝xi ào ,始sh ǐ于y ú事sh ì亲q īn ,忠zh ōng 于y ú事sh ì君j ūn ,终zh ōng 于y ú立l ì身sh ēn 。《大d à雅y ǎ》云y ún :‘无w ú念ni àn 尔ěr 祖z ǔ,聿y ù修xi ū厥ju é德d é 。'” 天ti ān 子z ǐ章zh āng 第d ì二èr 子z ǐ曰yu ē:“爱ài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恶è于y ú人r én ;敬j ìng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慢m àn 于y ú人r én 。爱ài 敬j ìng 尽j ìn 于y ú事sh ì亲q īn ,而ér 德d é教ji ào 加ji ā于y ú百b ǎi 姓x ìng ,刑x íng 于y ú四s ì海h ǎi 。盖g ài 天ti ān 子z ǐ之zh ī孝xi ào 也y ě.《甫f ǔ刑x íng 》云y ún :‘一y ì人r én 有y ǒu 庆q ìng ,兆zh ào 民m ín 赖l ài 之zh ī 。’” 诸zh ū侯h óu 章zh āng 第d ì三s ān 在z ài 上sh àng 不b ù骄ji āo ,高g āo 而ér 不b ù危w ēi ;制zh ì节ji é谨j ǐn 度d ù,满m ǎn 而ér 不b ù溢y ì.高g āo 而ér 不b ù危w ēi ,所以su ǒy ǐ长ch áng 守sh ǒu 贵 gu ì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1] 2

开kāi 宗zōng 明míng 义yì章zhāng 第dì一yī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 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 ?? 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 ?? 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复fù坐zuò ,吾wú语yǔ汝rǔ 。? ?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 。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天tiān 子zǐ章zhāng 第dì二èr 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 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 ,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刑xíng 于yú四sì海hǎi 。盖gài 天tiān 子zǐ之zhī孝xiào 也yě。《甫fǔ刑xíng 》云yún :‘一yì人rén 有yǒu 庆qìng ,兆zhào 民mín 赖lài 之zhī 。’? 诸zhū侯hóu 章zhāng 第dì三sān

人生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3 人生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2012-09-16 11:58:02 很多事情不到结果真的会有变数,很难说出定论。很多的判断真的需要各人用经历去体会。 可能上了年龄,一些同年人被动地步入了二线工作,或者迎接了退休;当然,有一些人的事业还红红火火地进行着,有的人为退下来感到失落,有点人几乎忘了自己过了退休年龄了。如何看待成功?如果体会幸福? 比较学,那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论。中、老年的人们,与同龄期的同学、同事、朋友聚在一起,会有忆往事,想当年的状况。因为到了中、老年的时候,无论您当年如何,人都逐渐开始回归到基本生存的环境。或许您的社会地位、您的经济实力会与同年人有点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可身体健康与否,心情愉快与否,那是两项决定做人成功与生活幸福的硬指标。 中国这30多年中,有差不多二代人,因为社会的巨大变革,这二代人在工作、生活中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因为起点几乎差不多,而各人相处的环境、机遇、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的不同,有些人浮出,有人沉淀;有人进入了社会主流,有人因生活所迫成为被动一族;有人活着劳累不已,有人每天活得自在快活。在今天的豪宅内,在今天的普通住宅区,昔日可能是在一个班级内读小学的、读中学的同学,今天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拉开了距离。这与国外从小按照家境不同而分类的情形截然不同。即使80年代开始步入大学的那些人在社会上好学,上进的阶层,今天,当年一起读大学的同学差不多到了退休年龄的时候,已经定型成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了。他们同学聚会,有开着劳斯莱斯的,也有搭乘公交的。这就是中国社会的一段历史性的现实。 是住豪宅类有成就感?还是搭公交的有幸福感? 中国有句俗语: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似乎被渲染成为家庭和谐,心情愉悦的写照。是做老板有成就感?还是打工的更有幸福感?这似乎需要从精神层面去考量了。 人到生命的最后归宿,我们不说骨灰十分完整,埋在哪?墓穴如何漂亮?那只是活着的人对死者的一种表示方式而已,其实就生命的有与无来说与人来到世界的那一刻完全一样。那是不是世界上所说的,人是平等的。 人,几十年活在世界上,有人在某一个领域成为领头人,有人因为奉献而受到社会的尊重,有人因为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或者伤害了别人而受到社会的制裁,也有人因为不幸而靠人接济度日,也会有人相夫教子、爱妻顾家其乐融融。实际上对于成就,成功,最后都要落实在幸福上。对于幸福,是一种满足的感受,因为各人的欲望差异,对幸福的认可程度是不同的。这不完全雷同马斯洛的需求理

《国学小名士》国学知识全国统一测试题及答案

《国学小名士》国学知识全国统一测试答案 一.填空题 1.山东曲阜有“三孔”,分别是“孔府”、“孔林”和“孔庙” 2.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3.杜甫在《望岳》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是指泰山它又被称为岱山、岱岳。 4.“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5.“文房四宝”指的笔、墨、纸、砚,并分别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上品。 6.中国古代的“乐府双璧”是指《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 7.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8.白居易《长恨歌》中描写爱情的名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9.我国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 10.明清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殿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二.选择题 1.春秋时期,德州属于哪个国家?(A) A.齐国 B.鲁国 C.莒国 2.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和魏国大将庞涓曾在现在的聊城莘县大战一场,最终庞涓打败自杀,这场战役是?(C)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3.“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描写的是?(B) A.西湖 B.大明湖 C.洞庭湖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5. “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B)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6.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B )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7.《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 ) A、乌 B、巫 C、肖 D、萧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孝经

目录 第一章开宗明义 (1) 第二章天子 (1) 第三章诸侯 (2) 第四章卿大夫 (2) 第五章士 (3) 第六章庶人 (3) 第七章三才 (3) 第八章孝治 (4) 第九章圣治 (5) 第十章纪孝行 (6) 第十一章五刑 (7) 第十二章广要道 (7) 第十三章广至德 (7) 第十四章广扬名 (8) 第十五章谏诤 (8) 第十六章感应 (9) 第十七章事君 (9) 第十八章丧亲 (10)

第dì一yī章zhāng 开kāi 宗zōng 明míng 义yì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 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 ?” 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 ?” 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 。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 “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立lì身sh 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第dì二èr 章zhāng 天tiān 子zǐ 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 ,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 ,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刑xíng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经典是中华中的经典作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在的长河中经久不衰,是人类应该不断保护和传承的文化珍宝。那么你对国学经典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 ___关于国学经典知识竞赛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 1、先秦时代,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D )。 A、射 B、御 C、礼 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5、“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8、一提到中的,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帖 D、黄州寒食帖 9、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志 D、资治通鉴 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 B、元 C、商 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

带拼音版孝经

仲zh òng 尼n í居j ū,曾z éng 子z ǐ持ch í。子z ǐ曰yu ē:“先xi ān 王w áng 有y ǒu 至zh ì德d é要y ào 道d ào ,以y ǐ顺sh ùn 天ti ān 下xi à,民m ín 用y òng 和h é睦m ù,上sh àng 下xi à无w ú怨yu àn 。汝r ǔ知zh ī之zh ī乎h ū ?” 曾z éng 子z ǐ避b ì席x í曰yu ē:“参shen 不b ù敏m ǐn ,何h é足z ú以y ǐ知zh ī之zh ī ?” 子z ǐ曰yu ē:“夫f ū孝xi ào ,德d é之zh ī本b ěn 也y ě,教ji ào 之zh ī所su ǒ由y óu 生sh ēng 也y ě。复f ù坐zu ò,吾w ú语y ǔ汝r ǔ 。” “身体sh ēnt ǐ发f ā肤f ū,受sh òu 之zh ī父母f ùm ǔ,不b ù敢g ǎn 毁hu ǐ伤sh āng ,孝xi ào 之zh ī始sh ǐ也y ě。立l ì身sh ēn 行x áng 道d ào ,扬y áng 名m íng 于y ú后h òu 世sh ì,以y ǐ显xi ǎn 父f ù母m ǔ,孝xi ào 之zh ī终zh ōng 也y ě。夫f ū孝xi ào ,始sh ǐ于y ú事sh ì亲q īn ,忠zh ōng 于y ú事sh ì君j ūn ,终zh ōng 于y ú立l ì身sh ēn 。《大d à雅y ǎ》云y ún :‘无w ú念ni àn 尔ěr 祖z ǔ,聿y ù修xi ū厥ju é德d é 。’” 子z ǐ曰yu ē:“爱ài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恶è于y ú人r én ;敬j ìng 亲q īn 者zh ě,不b ù敢g ǎn 慢m àn 于y ú人r én 。爱ài 敬j ìng 尽j ìn 于y ú事sh ì亲q īn ,而ér 德d é教ji ào 加ji ā于y ú百b ǎi 姓x ìng ,刑x íng 于y ú四s ì海h ǎi 。盖g ài 天ti ān 子z ǐ之zh ī孝xi ào 也y ě。《甫f ǔ刑x íng 》云y ún :‘一y ì人r én 有y ǒu 庆q ìng ,兆zh ào 民m ín 赖l ài 之zh ī 。’” 在z ài 上sh àng 不b ù骄ji āo ,高g āo 而ér 不b ù危w ēi ;制zh ì节ji é谨j ǐn 度d ù,满m ǎn 而ér 不b ù溢y ì。高g āo 而ér 不b ù危w ēi ,所以su ǒy ǐ长ch áng 守sh ǒu 贵gu ì也y ě。满m ǎn 而ér 不b ù溢y ì,所以su ǒy ǐ长ch áng 守sh ǒu 富f ù也y ě。富f ù贵gu ì不b ù离l í其q í身sh ēn ,然r án 后h òu 能n éng 保b ǎo 其q í社sh è稷j ì,而ér 和h é其q í民m ín 人r én 。盖g ài 诸zh ū侯h óu 之zh ī孝xi ào 也y ě。《诗》sh ī云y ún :“战zh àn 战zh àn 兢j īng 兢j īng ,如r ú临l ín 深sh ēn 渊yu ān ,如r ú履l ǚ薄b ó冰b īng 。”

三字经完整版全文带拼音

三字经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之初,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xiāng yuǎn 性相近, 习相远。gǒu bújiào xìng nǎi qiān 苟不教,性乃迁。jiào zhīdào guìyǐzhuān 教之道, 贵以专。xīmang mǔz?lín chǔ 昔孟母,择邻处。zǐbùxu?duàn jīzhù 子不学,断机杼。d?u yān shān yǒu yìfāng 窦燕山,有义方。jiào wǔzǐmíng jùyáng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jiào fùzhīgu? 养不教,父之过。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 教不严,师之惰。 zǐbùxu?fēi suǒyí 子不学,非所宜。y?u bùxu?lǎo h?w?i 幼不学,老何为。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 玉不琢,不成器。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 人不学,不知义。wai r?n zǐfāng shào shí 为人子,方少时。qīn shīyǒu xílǐyí亲师友,习礼仪。xiāng jiǔlíng n?ng wēn xí 香九龄,能温席。xiào yúqīn suǒdāng zhí孝于亲,所当执。róng sì suìnéng ràng lí 融四岁,能让梨。tìyúzhǎng yíxiān zhī弟于长,宜先知。shǒu xiào tìcìjiàn w?n 首孝悌,次见闻。zhīmǒu shùshímǒu w?n 知某数,识某文。yī?r shíshí?r bǎi 一而十,十而百。bǎi ?r qiān qiān ?r wàn 百而千,千而万。sān cái zhě tiān dì rén 三才者,天地人。sān guāng zhě rì yuè xīng 三光者,日月星。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én yì 三纲者,君臣义。fùzǐqīn fūfùshùn 父子亲,夫妇顺。yuē chūn xià yuē qiū dōng 曰春夏,曰秋冬。cǐsìshíyùn bùqi?ng 此四时,运不穷。yuē nán běi yuē xī dōng 曰南北,曰西东。cǐsìfāng yìng hūzhōng 此四方,应乎中。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阅读附答案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 分】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①。性至孝,父疽②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③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④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⑤之。抑亟⑥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②疽jū:毒疮。③瞀mào 眩:眼花头晕,迷糊。④挈:带领。⑤斫zhuó:砍。⑥亟jí:急忙。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抑亟以身蔽母蔽:遮蔽,遮挡B.不知所之之:去,往 C.或语之曰或:有人D.汝慎无往就死也就:完成 11.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而其父被虏去 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B.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12.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B.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C.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D.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13.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掳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每小题2 分) (1)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译文:(2)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译文: 10.D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终审稿)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孝经

目录 第一章开宗明义 (1) 第二章天子 (1) 第三章诸侯 (2) 第四章卿大夫 (2) 第五章士 (3) 第六章庶人 (3) 第七章三才 (3) 第八章孝治 (4) 第九章圣治 (5) 第十章纪孝行 (6) 第十一章五刑 (7) 第十二章广要道 (7) 第十三章广至德 (7) 第十四章广扬名 (8) 第十五章谏诤 (8) 第十六章感应 (9) 第十七章事君 (9) 第十八章丧亲 (10)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 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 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 ,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 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 ” 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 “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 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 ,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刑xíng 于yú四sì海hǎi 。盖gài 天tiān 子zǐ之zhī孝xiào 也yě。《甫fǔ刑xíng 》云yún : ‘一yì人rén 有yǒu 庆qìng ,兆zhào 民mín 赖lài 之zhī 。’” 在zài 上shàng 不bù骄jiāo ,高gāo 而ér 不bù危wēi ;制zhì节jié谨jǐn 度dù,满mǎn 而ér 不bù溢y ì。高gāo 而ér 不bù危wēi ,所以su ǒyǐ长cháng 守shǒu 贵guì也yě。满mǎn 而ér 不bù溢yì,所以suǒyǐ长cháng 守shǒu 富fù也yě。富fù贵guì不bù离lí其qí身shēn ,然rán 后hòu 能néng 保bǎo 其qí社shè稷jì,而ér 和hé其qí民mín 人rén 。盖gài 诸zhū侯hóu 之zhī孝xiào 也yě。《诗》shī云yún :“战zhàn 战zhàn 兢jīng 兢jīng ,如rú临lín 深shēn 渊y uān ,如rú履lǚ薄bó冰bīn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