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好家庭氛围

营造好家庭氛围
营造好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很重要

很多家长总是说老师的话比家长的管用,还是老师的教育最重要,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首先,老师一个人关注的是一个班的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其次,学生到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学习,有一些心里变化不容易被发现,也有很多家长抱怨:我成天做饭洗锅,家务活一点都不让他干,结果学习成绩不好还脾气很大,也不知道学校老师是怎么教育的,其实家长在讲这些的时候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想到,为什么孩子没有感恩的心?这是因为从小你没有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小你把好吃的省下来给他吃,把该他干的活自己干了,时间久了,他就会认为这是应该的了,你们的孩子看着你忙了十几年了已经习惯了,根本是熟视无睹。这些坏毛病是你从小娇惯的结果。我在英国进修的时候了解到,他们的孩子从四、五岁开始,一家人就各负其责,端饭,洗碗等力所能及的事。即使妈妈不上班,也使孩子们意识到,母亲要负责全家的生活,非常辛苦,知道感恩。你们生气孩子不听话,其实身教是言教的基础,如果身教的效果不好,那么言教的效果不会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母亲为了让孩子从小学好,嘱咐了千言万语,但是孩子身上的毛病还在一个劲地滋长,原因就在于这样的言教脱离了她自己的身教。你让孩子勤奋学习,自己却无所事事;你让孩子搞好团结,自己却和邻居摩擦不断,这种言教言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家庭的教育比学校的教育重要,影响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人不是老师就是你自己,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成长攒足后进。

好的家庭氛围,需要自己用心经营,有宽阔的胸怀,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用合适的方式,让孩子愿意接受,用你良好的品德影响他的做人,用你大气的方式影响他的做事,当然,这就需要自己付出心血,作出牺牲,做好打长期仗的准备,还得多动脑子,让他成为你的朋友,喜欢你的方式,懂得你,理解你。最后给各位家长几点建议:

1、要时刻牢记“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榜样,言传身教,身教的作用比起言传要更为潜移默化。所以家长在对孩子提要求之前,要先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做到这一点。

2、不要苛求孩子。为人父母者,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有出息;还有的因为某些原因当年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寄希望于下一代能够完成。抱着这样的想法,难免就会对孩子严格要求,最直观的就是狠抓学习成绩。一旦没有考出理想的分数,就会感到失望甚至恼羞成怒,责怪孩子不争气。这样的严苛不仅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结果成绩未必有提高,心理却留下了阴影。

3、要善于控制情绪。在兵法上来说,轻易将喜怒形于色绝对是大忌,这一点用在家长身上也是非常恰当的。面对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把握、隐藏情绪,尤其是坏情绪。如果在工作或生活上遭遇了不顺心和委屈,要学会自我调整之后再回家,不能因为心里不痛快,就对孩子左右看不顺眼,把他们当做是出气筒,乱发一通脾气。你的不满和愤懑得到了宣泄,孩子的心灵却布满了阴霾。还有的家长喜怒无常,高兴的时候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不高兴了就乱发火,弄得孩子每天都得提心吊胆、惴惴不安,怎么能够健康成长呢?

4、要尊重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因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就可以忽视孩子的感受,随意干涉孩子的生活、替他们做任何一个决定。要试着回想一下,当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希望父母是怎么对自己的。如果是在面临人生重要抉择的时候,家长不应该自作主张地包干,而是与孩子分析利弊、共同商量、权衡决定。孩子从中也可以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以及学会要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

5、要乐观自信。我有一位朋友的亲戚,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母亲每天都是唉声叹气,对儿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穷,不能跟别人比,所以就全看你的了”。她的本意是想要鼓励孩子积极进取,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很消极自备的思想,显而易见的,儿子的性格越来越孤僻、自备,亲戚家的兄弟姐妹都根本无法和他交流,更别提一块儿玩耍了。相信他对于生活也是充满悲观的念头吧。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让乐观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让他们也能充满自信,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6、不要总在抱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遂人心愿。如果有失败,应该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性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一回到家就不停地跟家人抱怨这个不公平、那个有刁难。久而久之,孩子会变成一个推卸责任的人,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有问题的都是别人,或者之所以没有成功都是有人在为难我。抱着这样的思想,人也会变得冷漠、自私、不求上进。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哪怕孩子未必听得懂你说的具体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