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制作原理

果酒制作原理
果酒制作原理

果酒制作制作原理:

(1)用到的微生物是酒酵母,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它的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繁殖,无氧时进行酒精发酵),主要以出芽方式繁殖。

①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②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影响果酒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PH值~)环境,橘子酒发酵时间14~18天,梨子酒20~25天。

③发酵检测:CO2使Ca(OH)2溶液变浑浊,也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酵母菌的计数用碱性美蓝染色后显微镜计数法计数检验。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捣碎→榨汁→入缸→发酵→测定→配制→贮存→装瓶

制作方法:

1.原料:在果实充分成熟、含糖量最高时采收。也可利用残次果酿制苹果蒸馏酒。

2.清洗:用清水漂洗去杂质。

3.捣碎:用机械或手工捣碎,以利榨汁。

4.榨汁:用压榨机榨汁,也可用木榨或布袋代替。出汁率一般为56~60%。

5.入缸:用清水洗净缸的内壁,然后倒入苹果汁,上面留取20%左右的空隙,均匀装满。每100公斤果汁中添加8~10克焦亚硫酸钾(称双黄氧)以抑制对酵母菌有害的其他杂菌活动。

6.发酵:一般采用“自然发酵”,即利用附着苹果果皮表面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依果汁糖度、温度和酵母等情况而异,一般需要4~10天。室温高,液温达28~30℃时,发酵时间快,大约几小时后即听到蚕食桑叶似的沙沙声,果汁表面起泡沫,这时酵母菌已将糖变成酒精,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如果迟迟不出现这样现象,可能因果汁中酵母菌过少或空气不足,或温度偏低,应及时添加发酵旺盛的果汁,或转缸,或适当加温。

7.测定:发酵高峰过后,液温又逐渐下降,声音也沉寂,气泡少,甜味变淡,酒味增加,用糖分测定计测出糖度接近零度时,证明主发酵阶段基本结束。

8.配制:苹果果实糖度一般不超过15度,因此只能制9度以下果酒,而普通果酒只有在酒度达14~16度才容易保藏。所以现在大多在主发酵结束时立即加食用酒精,将酒度调至14~16度以上。

9.贮存:将果酒转入小口酒坛中,密闭贮藏。

10.装瓶:将贮藏后的酒液过滤后,装入经消毒的玻璃瓶中,在70℃热水中杀菌10~15分钟。

质量标准色泽:金黄色,清亮透明,无明显悬浮物,无沉淀。香气:具有苹果的果香和浓郁的苹果酒香。

风味:酸甜爽口,醇和浓郁。

酒精度:16以下(20℃,%容量)。

酵母菌形态观察和死活细胞的染色检验

1.1果酒果醋的制作_导学案及答案

选修1一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习目标】 1. 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预习案】 1.果酒制作的原理 (1)原理: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它属于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型,大量繁殖,有关的方程式有; 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有关的方程式有。(2)条件: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在℃时最适合。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环境。 2.果醋制作的原理 (1)原理: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在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时,可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醋酸发酵的反应式是: (2)条件: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 3.在果酒的工业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后再密封,这样做的目的是。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的反应式是→。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试剂来检验。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4.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探究案】

【探究一】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及发酵条件比较 疑难解答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孔充气? (5)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 【即时检测1】下列条件不是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因素的是( ) A.含糖量高的培养基 B.温度20℃左右 C.p H=2.5 D.pH=6 【探究二】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和装置图解读 1、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

(完整版)《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重要知识点汇总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重要知识点汇总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4、在有氧条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6H126+62+6H2→62+12H2+能量 、在无氧条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6H126→22HH+22+能量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6H126+22→2H3H+22+2H2 2HH+2→H3H+H2 10、控制发酵条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3l/L的H2S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点整理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的果醋的制作比较: 类型果酒制作果醋制作作用菌类 菌种 生物学分 类 代谢类型 菌种来源自然发酵: 人工培养:分离获得纯净的酵母菌种 原理有氧条件 无氧条件 氧气、糖源充足时 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 对温度的 需求 对氧的需 求 前期,后期 Ph酸性环境()酸性环境()发酵时间 实验流程挑选葡萄 酒精发酵 挑选葡萄 酒精发酵 二、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 1.充气口的作用是 2.排气口的作用是 3.出料口的作用是

三、注意事项 1、制作果酒使用的葡萄应先冲洗后去枝梗的原因: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的目的是。 2.制作果酒使用的葡萄不能反复冲洗的原因:避免使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周期延长,产生的果酒中酒精含量下降。 3.防止发酵液被污染:(1)榨汁机要_________,并___________; (2)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________的__________消毒; (3)装入葡萄汁后,要______________。 4.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1)葡萄汁装瓶时要注意留有一定的空间(大约1/3),目的是:可以给酵母菌提供氧气,使其;防止。(2)制作葡萄酒过程中,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并适时注意检测;(3)制作葡萄醋过程中,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____,并注意适时____________________。 5.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并不是严格密封。前期通气,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在酵母菌发酵的过程中需封闭充气口,定期打开排气口,目的是。 6.果醋制作过程中要求始终通氧,因为醋酸菌是细菌,缺氧时醋酸菌的生长、增殖都会受到影响,另外醋酸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又需设排气口;为防止,7.由于在发酵过程中都产生CO 2 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8. 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皮内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深红色。 四、果酒、果醋发酵的检测: (1)果酒的检测试剂: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 ____;实验条件: ____ __; (2)醋酸的检测试剂: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 ____,

果酒生产酿造方法及果酒的制作

果酒生产酿造方法及果酒的制作果酒生产酿造方法及果酒的制作 1、一种纯发酵枸杞果酒及其生产方法 2、一种低度纯发酵枸杞果酒及其生产方法 3、柿子果酒的酿制新工艺 4、山茱萸果酒 5、低度西瓜果酒及其酿造技术 6、快速酿制水果酒及饮料的方法 7、果酒 8、一种苹果酒中香气物质的分析方法 9、枇杷果酒酿造技术 10、一种鲜蜂王浆啤酒、果酒的制备方法 11、一种罐装果酒及生产方法 12、一种磁化刺梨果酒的制备方法 13、菠萝果酒及其生产工艺 14、保持水果原型的果酒酿造工艺 15、橄榄果酒的生产工艺及配方 16、一种酿制果酒的生产工艺 17、一种制造果酒的方法 18、无醇果酒及制法 19、桃金娘果酒的制备方法 20、草果酒的制作工艺 21、牛鞭人参果酒配方及生产方法 22、猕猴桃果酒和生产工艺 23、一种解决果酒沉淀的方法 24、天然椰子果酒及其制造方法 25、克地老果酒 26、一种矿泉黑加仑果酒及其制造方法 27、红豆杉珍果酒

28、发菜、枸杞果酒及其生产方法 29、天然果酒及生产方法 30、鲜果酒及其制造方法 31、一种果酒酿造方法 32、酒精浸提半发酵法酿制荔枝果酒 33、仙人掌果干红果酒及其加工方法 34、罗汉果酒及其制作方法 35、雨林果酒 36、纯果酒的酿造方法 37、普通啤酒果酒滋阴壮阳平压降脂增效技术 38、酸浆果酒及其制作方法 39、冰果汁、冰果酒及制备方法 40、水果酒及其生产方法 41、刺梨红果酒 42、水果酒蒸馏设备及其蒸馏技术 43、一种水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44、菇娘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45、一种苹果酒酵母和用该酵母发酵酿制苹果酒的方法 46、一种白刺果酒及其制造方法 47、胡颓子果酒 48、果酒 49、塑料袋装水封式酿造水果酒法 50、牛蒡水果酒及其酿造方法 51、青梅果酒的酿造技术 52、无糖果酒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53、干型果酒的酿造方法 54、一种野果果酒及其对应的野果果汁饮料 55、一种果酒的酿造方法 56、一种鲜蜂王浆啤酒、果酒的制备方法

《果酒的制作》教学设计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课时课题:果酒的制作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6年10月28—日,星期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果酒制作的原理; 学会设计实验并分析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重点:果酒的制作原理;果酒的制作。 难点: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体验和感受传统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同时,认同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依据《新课程标准》,生物学学习要以探究实践为核心。因此我以引导式探究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宗旨并结合我校的“问题引导、三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生搜集分析资料,指导学生设计和进行实验,参与学生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通过教师点拨、指导、设问,让学生能自己主动获得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重难点突破: 由于果酒的制作原理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必修一中已经学习过,所以采取对小组预习教材情况检查的

方式对小组进行引导得出果酒制作的原理。而果酒的制作是本课的核心,在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对实验影响极大,直接决定了发酵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请学生对发酵条件进行思考讨论,而后以实验操作的方式来进行理解和巩固,形象直观课前准备: 教师:组建学习小组,编制导学案和课件,引导学生自学,并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 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有关的基础知识并搜集有关果酒的资料,初步认识果酒。 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点整理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果酒的果醋的制作比较: 二、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 1.充气口的作用是 2.排气口的作用是 3.出料口的作用是

三、注意事项 1、制作果酒使用的葡萄应先冲洗后去枝梗的原因: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的目的是。 2.制作果酒使用的葡萄不能反复冲洗的原因:避免使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周期延长,产生的果酒中酒精含量下降。 3.防止发酵液被污染:(1)榨汁机要_________,并___________; (2)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________的__________消毒;(3)装入葡萄汁后,要______________。 4.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1)葡萄汁装瓶时要注意留有一定的空间(大约1/3),目的是:可以给酵母菌提供氧气,使其;防止。 (2)制作葡萄酒过程中,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并适时注意检测; (3)制作葡萄醋过程中,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____,并注意适时____________________。 5.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并不是严格密封。前期通气,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在酵母菌发酵的过程中需封闭充气口,定期打开排气口,目的是。 6.果醋制作过程中要求始终通氧,因为醋酸菌是细菌,缺氧时醋

酸菌的生长、增殖都会受到影响,另外醋酸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 7.由于在发酵过程中都产生CO2,因此又需设排气口;为防 止,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8. 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 红色葡萄皮内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深红色。 四、果酒、果醋发酵的检测: (1)果酒的检测试剂: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 ____;实验条件: ____ __; (2)醋酸的检测试剂: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 ____,

《果酒的制作》教案

《果酒的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明果酒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的装置; (3)完成果酒的制作。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合作精神。 3、水平方面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水平;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训练学生用简约的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 (1)果酒制作的原理; (2)实行实验操作并制作出果酒。 (3)设计并安装生产果酒的装置,学会控试验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讨论,幻灯直观教学 五、教具准备:自酿葡萄酒,简易葡萄酒发酵瓶,水槽,大烧杯,玻璃瓶,一次 性手套,葡萄,课件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 引言 一、实验操作1、播放唐诗《凉州词》朗诵视频。 2、展示自家酿制的葡萄酒。并请学生观 色,闻香,尝味。 葡萄酒是怎样酿制出来的呢?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果酒的制作。 首先课件展示家庭酿制葡萄酒过程。 挑选葡萄清洗除去果梗沥干 学生观察葡萄 酒的颜色,闻气 味,品尝。 通过视频 和实物引入 新课,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 体增加教学 的直观性。

三、实验设计分析1、发酵装置设计分析: 2、实验错误分析 C 6 H 12 O 6 +6H 2 O+6O 2?→ ?酶6CO2+12H2O+能量 根据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它分布在哪 里?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酵 母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什么? 酵母菌出芽生殖 那么根据酵母菌的这些生活习性和 特点,必需把发酵温度控制在什么范围 内?并且给酵母菌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 境条件? 过渡:只有知道了酵母菌的生活习性及特 点,我们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发酵装置和实 验步骤。接下来我们就对几种发酵装置实 行分析。 教师讲解:专用发酵瓶上有充气口、 排气口、出料口。 针对实验发酵装置,提出问题 ①、发酵瓶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 别有什么作用? ②、各装置有什么优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 过渡:我们刚才的操作符合实验原理和操 作要求吗?可能存有哪些问题呢? 请大家先自曝家丑,本组的操作有哪 些问题呢? 再观看一段问题操作视频,找错误。 播放视频 总结:从整个制作过程分析,你认为应该 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学生讨论并思 考,回答。 学生自我检查。 学生观看视频 后抢答。 学生讨论并思 考,回答。 让学生 在互相探 讨、交流中 学习。 通过错 误视频,学 生思考,培 养学生实验 设计的严密 性和科学性 让学生 学会对学过 的知识做出 总结。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其实人类用不同原料酿酒的历史约有5000年了。但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 在这个专题中,你将亲手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学习传统发酵技术。相信你收获的不仅仅是美酒等食品,还有难以忘怀的种种乐趣。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背景: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与这悠久的历史一同沉淀的,是有关酒与醋的各种传说与文化。你品尝过果酒吗?果酒中,葡萄酒醇厚、浓郁,耐人寻味,苹果酒清香、明快,风味清爽。如果将果酒进一步发酵,还能获得果醋。酸度较高的果醋可用于烹调,酸度较低的果醋是一种新兴的饮料。无论是果酒还是果醋,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的功效。 在享用果酒、果醋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自己动手来做一做?本课题将向你介绍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你将进行装置的设计,然后完成果酒、果醋的制作。

基础知识 在本课题中,我们以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为例,学习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方法。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图1-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如下),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如下)。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在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广泛,“喜欢”葡萄汁等含糖量高的果汁。葡萄在秋季成熟落地,会流出果汁,果汁周围的土壤中就会有大量的酵母菌生长繁殖。到了冬天,酵母菌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由春至夏,土壤的温度逐渐升高,酵母菌便又进入了旺盛的生长和繁殖时期。一年四季,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土壤中的酵母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葡萄上:一阵轻风,可能将酵母菌吹到葡萄上;飞溅的雨水,可能将酵母菌溅到葡萄上;昆虫吸食葡萄汁的同时,也传播了酵母菌。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醋酸菌(图1-2)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如下)。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习题

新资源选修一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选择题 1.酵母菌能够进行以下哪些反应?( ) ①C6H12O6+6O2―→6CO2+6H2O ②C6H12O6―→2C2H5OH+2CO2 ③C2H5OH+O2―→CH3COOH+H2O ④CO2+H2O―→(CH2O)+O2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 C [解析]酵母菌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能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 A.氧气、糖源充足 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 D.氧气、糖源都缺少 [答案] A [解析]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存,需糖源。 3.制果酒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将消毒过的葡萄汁装满发酵装置 B.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C.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D.将冲洗的葡萄放入冲洗晾干的榨汁机进行榨汁 [答案] A [解析]在果酒制作过程中,葡萄汁不用消毒。 4.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 ) A.在果酒中加入食醋,并通气 B.在果酒中加入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 C.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 D.在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并通气

[解析]因食醋经灭菌不含菌种,空气中和冲洗葡萄的水中可能有醋酸菌,但数量不大,只有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中有大量的醋酸菌。 5.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答案] A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需要氧气的参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时大量繁殖,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立即密封 B.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先通气一段时间,再隔绝空气 C.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接种纯种的酵母菌 D.制葡萄酒的时间控制在10~12d [答案] A [解析]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以酿酒,一开始通入空气,酵母菌通过旺盛的有氧呼吸使出芽生殖加快产生更多酵母菌,这样在以后密闭不通气阶段才能有大量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制葡萄酒的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 7.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 ) 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 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答案] A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指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均产生CO2,CO2溶于发酵液,使之酸性增强。 8.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多,酒精产量不变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各种水果酒的制作方法

各种水果酒的制作方法~(转) 2011-08-10 16:49:12 ●杨桃酒将成熟的杨桃洗净,切成小块,晾干,冰糖加开水溶化,将杨桃果肉、市售酵母菌及冰糖水一起置入密封容器,存放半年以上制成杨桃酒,有去风热、顺气润肺等功效。●草莓酒将草莓洗净晾干,摘掉草莓蒂,把草莓、蜂蜜、高粱酒一同置入密闭容器,约2~4周后将果实取出,酒再放3个月左右即可饮用。 ●李子酒将红肉李子洗净,晾干,每粒果实用刀深划7~10刀,置入容器,放一层李子铺一层砂糖,存放40~45天制成李子酒。有舒筋、行血、消除疲劳的功效。 ●梅子酒将成熟的梅子洗净晾干,置入密封容器,用米酒、冰糖(梅子、米酒、冰糖重量比例为10:10:5)淹没梅子,存放4个月即成。有治疗骨刺、风湿痛、寒症、肾脏病的功效。 ●苹果酒将苹果洗干净、晾干,切成块,将苹果块、冰糖、白酒(50度以下)按重量1:0.5:1的比例一同浸泡,再加入少许柠檬片,浸泡3个月后将苹果和柠檬取出,即可饮用。 ●猕猴桃酒猕猴桃去皮,切成两半,放入玻璃瓶内,倒入35度白酒,酒和猕猴桃的重量比例为1:1,酒将猕猴桃全部浸没,三个月后便可以饮用了。 水果酒酿造注意事项: 1.水果清洗后务必沥干或自然风干,这样酿出的酒才不会走味。 2.酿水果酒以天然水果最好,必要时可以调整甜度,加糖20%~25%为宜。 3.酿水果酒宜用冰糖,因为甜味较纯正,不易起酸。 4.所有密封容器,务必除去水汽及闭紧,并存放在阳光无法直晒的阴凉处。 5.酿水果酒时,需使用酒精浓度高于35%以上的酒,含在水果中的果汁容易被浸泡出来,着色性也很强。 草莓酒 草莓,纯柠檬汁,冰糖,伏特加5:2:l:10。即200g的草莓,就要加入80g的柠檬汁、40g 的冰糖,以及400g的伏特加酒。将草莓洗净沥干,摘掉草莓蒂;柠檬去皮挤汁;将原料全部放入容器中,置于阴暗处;两周后将草莓取出,再放六周便可饮用。 金橘酒 金橘,冰糖,清酒4:1:10。将金橘的皮用力略划出缝,以便果汁能渗入酒中;将原料全部放人容器,置于阴凉处;六周后将金橘取出便可饮用。 薄荷酒 薄荷,伏特加1:30。将原料放入容器中,置于阴凉处;十天后取出薄荷叶;三周后即可饮用。 荔枝泡酒 荔枝450克白砂糖100克高粱酒900克将荔枝剥皮去核,放入瓶中,倒入高粱酒.,充分搅拌,密闭,在瓶身上写上日期,然后每星期用筷子搅拌/摇晃瓶身.放置在阴凉背阳处.经过三个月后,就可以饮用了,如果你有耐心的话,一年后的口味会更加醇. 功效:减轻疲劳,养颜护肤, PS:高粱酒最好在28-45度之间.市场上小瓶装的通常是50度,大瓶装的有一种是42度水果最好选择快要成熟的.不熟的会有生涩口感,成熟过度的会有沉淀如果家中冰箱够大,可以放置在冷藏室中,就象存放在地窖中一样. 杨梅泡酒 材料:杨梅、白糖一斤杨梅大约加4两白糖的分量次。盖盖密封,放在常温下,每天记得摇匀几次。放置15天以上就可以变酒并可以喝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放时间长一下较好,这样出来的酒会比较纯,好喝一些。杨梅酒的功效清热生津。预防中暑。杨梅古今中外医学界视为“奇珍异宝”,具有养胃健脾,排毒养颜之功效,并能理气活血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现代医学证明对癌细胞有分解抑制作用,是二十一世纪最受人们欢迎的美容保健医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梳理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______。酵母菌是__________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______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无氧条件下,进行________(或无氧呼吸),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繁殖最适温度为________,酒精发酵时一般控制在________ ℃。 3.菌种来源 (1)自然发酵: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人工培养:分离获得的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思考:红酒有活血化瘀、延年益寿之功效,也是宴请宾客的高雅饮料,它是怎么做成的?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原理 果醋制作离不开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细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只有当氧气______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____分解成__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______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______,其反应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此外还需要充足的______。 3.菌种来源 可从食醋中分离;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思考:啤酒生产中,发酵是重要环节。大致过程是,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进行发酵。发酵后期,如果密封不严,会使啤酒变酸,你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三、实验设计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果酒果醋 四、操作提示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________。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______;装入榨好的葡萄汁后,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好发酵条件 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留大约______的空间。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 ℃,时间控制在______d左右,可通过________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 ℃,时间控制在______ 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______。 五、结果分析与评价

果酒制作原理完整版

果酒制作原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果酒制作 制作原理: (1)用到的微生物是酒酵母,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它的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繁殖,无氧时进行酒精发酵),主要以出芽方式繁殖。 ①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②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影响果酒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PH值4.0~5.8)环境,橘子酒发酵时间14~18天,梨子酒20~25天。 ③发酵检测:CO2使Ca(OH)2溶液变浑浊,也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酵母菌的计数用碱性美蓝染色后显微镜计数法计数检验。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捣碎→榨汁→入缸→发酵→测定→配制→贮存→装瓶 制作方法: 1.原料:在果实充分成熟、含糖量最高时采收。也可利用残次果酿制苹果蒸馏酒。 2.清洗:用清水漂洗去杂质。

3.捣碎:用机械或手工捣碎,以利榨汁。 4.榨汁:用压榨机榨汁,也可用木榨或布袋代替。出汁率一般为56~60%。 5.入缸:用清水洗净缸的内壁,然后倒入苹果汁,上面留取20%左右的空隙,均匀装满。每100公斤果汁中添加8~10克焦亚硫酸钾(称双黄氧)以抑制对酵母菌有害的其他杂菌活动。 6.发酵:一般采用“自然发酵”,即利用附着苹果果皮表面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依果汁糖度、温度和酵母等情况而异,一般需要4~10天。室温高,液温达28~30℃时,发酵时间快,大约几小时后即听到蚕食桑叶似的沙沙声,果汁表面起泡沫,这时酵母菌已将糖变成酒精,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如果迟迟不出现这样现象,可能因果汁中酵母菌过少或空气不足,或温度偏低,应及时添加发酵旺盛的果汁,或转缸,或适当加温。 7.测定:发酵高峰过后,液温又逐渐下降,声音也沉寂,气泡少,甜味变淡,酒味增加,用糖分测定计测出糖度接近零度时,证明主发酵阶段基本结束。 8.配制:苹果果实糖度一般不超过15度,因此只能制9度以下果酒,而普通果酒只有在酒度达14~16度才容易保藏。所以现在大多在主发酵结束时立即加食用酒精,将酒度调至14~16度以上。 9.贮存:将果酒转入小口酒坛中,密闭贮藏。 10.装瓶:将贮藏后的酒液过滤后,装入经消毒的玻璃瓶中,在70℃热水中杀菌10~15分钟。

高中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课时作业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2.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知识点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知识梳理 1.果酒制作的原理及条件 (1)菌种:□01酵母菌。 ①菌种来源: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02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②代谢类型:□03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发酵原理 (3)发酵所需条件 ①环境条件:□08缺氧,pH呈□09酸性。 ②温度:□1020_℃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一般控制在□1118~25_℃进行酒精发酵。 ③发酵时间:10~12 d。 (4)葡萄酒深红色原因

随酒精度数的提高,□12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13深红色。 2.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 (1)菌种:□01醋酸菌。 ①菌种来源:人工接种醋酸菌。 ②代谢类型:□02异养需氧型,对□03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 (2)发酵原理 ①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04糖分解成□05醋酸。 反应式:□06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07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式:□08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 ①环境条件:□09氧气充足。 ②温度: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30~35_℃。 ③发酵时间:7~8 d。 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为什么? 提示: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细胞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没有。 3.醋酸菌可以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若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则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乙醇发酵为醋酸? 提示:不能。因为酒精发酵时为无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醋酸菌的发

果酒的制作方法

果酒的制作方法 果酒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种饮品,果酒不但味道很好而且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所以果酒深受人们的喜爱,果酒不但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抗氧化的功效而且还能起到促进消化 和美容养颜等好处,所以大家有必要学习一下果酒的制作方法。果酒的做法非常的简单,我们只需要几个步骤就能自制出果酒来,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果酒的制作方法。 使用约10公克的水果酒酵母加入买来的小盒装(约 200 C.C.)苹果汁或葡萄汁中,你可以直接加在买来果汁的包装容器 之中,然后稍微用铝箔纸盖在开口的地方,使酵母得到初步的活化。 过几小时之后,你会发现果汁开始冒泡,这便是发酵作用的开始。然后等到不再继续冒泡之后,将此发酵后的果汁与沈在下面的酵母加入你准备的葡萄或其它水果之中。 台湾的水果适合酿酒的不多,以葡萄,李子,草莓,梅子为主。梅酒一般没有用发酵方法做,直接用其它的白酒(米酒、高 粱酒、或食用酒精)加冰糖泡制而成。

准备二公斤的葡萄或李子等水果洗净后用刀子破皮,放在一广口的容器之中,加入糖水,使糖水全部淹满水果就可以,糖水的配制以一公升的水加100~150公克蔗糖的糖度。(这种糖浓度只能让味觉感到一点甜度而已) 将活化完成的水果酒酵母,加入酿造用的水果之中,只用铝箔纸覆盖住容器的开口(注意:千万不要将口封死,如此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可能爆开瓶子,引发危险),经过 2~3天的旺盛发酵后,尝尝水果酒的甜度应该很低,此后可以每天加一汤匙的蔗糖,每天加蔗糖前,应该确定发酵现象仍在进行之中,且水果酒的甜度仍很低。如此几天后,你应该会感觉到水果酒的酒精浓度越来越高,最后高的酒精度便抑制了酵母的发酵作用,此时水果酒的甜度应该还是很低。当你发现已经不再继续冒气泡之后过两周,酵母应该大部分沈淀了,此时你可以酌量添加一些糖(蔗糖、果糖,蜂蜜均可),调成你喜欢的风味。 水果酒的渣可以从水果酒中去掉,然后让水果酒自然沉淀澄清化。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大家都非常喜欢喝的饮品,那就是果酒了,我们知道果酒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经常喝果酒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上文为我们详细介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能力目标:①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 ②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果酒酿制历史的追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 教学重点: 说明原理 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学过程: 引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样,有着它本身的光辉篇章。在酒的记载中,有许多关于酒的有趣传说。猿猴酿酒说——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时间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流出,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与生活——果酒中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来非常低,一般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因此,被很多成年人当作饭后或睡前的软饮料来喝。 果酒简单来说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营养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时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营养,通过果酒却可以吸收,因为营养成分已经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积累脂肪和赘肉。此外,与其他酒类相比,果酒对于护理心脏、调节女性情绪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下面我们来学习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 一、基础知识 .果酒制作的原理 阅读教材与投影补充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果酒的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分布、种类及菌落? 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如何? 酵母菌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葡萄酒呈红色?

果酒制作 原理

果酒制作 制作原理: (1)用到的微生物是酒酵母,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它的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繁殖,无氧时进行酒精发酵),主要以出芽方式繁殖。 ①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 6CO2+12H2O+能量 ②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影响果酒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25 ℃。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PH值4.0~5.8)环境,橘子酒发酵时间14~18天,梨子酒20~25天。 ③发酵检测:CO2使Ca(OH)2溶液变浑浊,也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酵母菌的计数用碱性美蓝染色后显微镜计数法计数检验。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捣碎→榨汁→入缸→发酵→测定→配制→贮存→装瓶 制作方法: 1.原料:在果实充分成熟、含糖量最高时采收。也可利用残次果酿制苹果蒸馏酒。

2.清洗:用清水漂洗去杂质。 3.捣碎:用机械或手工捣碎,以利榨汁。 4.榨汁:用压榨机榨汁,也可用木榨或布袋代替。出汁率一般为56~60%。 5.入缸:用清水洗净缸的内壁,然后倒入苹果汁,上面留取20%左右的空隙,均匀装满。每100公斤果汁中添加8~10克焦亚硫酸钾(称双黄氧)以抑制对酵母菌有害的其他杂菌活动。 6.发酵:一般采用“自然发酵”,即利用附着苹果果皮表面的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依果汁糖度、温度和酵母等情况而异,一般需要4~10天。室温高,液温达28~30℃时,发酵时间快,大约几小时后即听到蚕食桑叶似的沙沙声,果汁表面起泡沫,这时酵母菌已将糖变成酒精,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如果迟迟不出现这样现象,可能因果汁中酵母菌过少或空气不足,或温度偏低,应及时添加发酵旺盛的果汁,或转缸,或适当加温。 7.测定:发酵高峰过后,液温又逐渐下降,声音也沉寂,气泡少,甜味变淡,酒味增加,用糖分测定计测出糖度接近零度时,证明主发酵阶段基本结束。 8.配制:苹果果实糖度一般不超过15度,因此只能制9度以下果酒,而普通果酒只有在酒度达14~16度才容易保藏。所以现在大多在主发酵结束时立即加食用酒精,将酒度调至14~16度以上。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正式版

专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 荆门市东宝中学袁晓林 一、设计思路 选修1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本节课通过知识回顾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确定菌种类型、菌种来源,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利用学案层层深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出可行的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利用学生已有制作葡萄酒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精心操作,获得醇香浓厚的葡萄酒,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拓展和加深对葡萄酒制作过程的理解。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的内容,主要是以葡萄酒和葡萄醋为例介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和检测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等科学探究能力。葡萄酒的制作是以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为知识基础,与必修内容联系十分密切,熟练掌握葡萄酒的制作原理以及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制作装置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酵母菌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情分析 从能力上看:我校学生大多数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外知识丰富,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学生知识容量有限,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打造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知识储备上看: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已掌握得比较清楚,掌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操作方法比较容易,但由于高二学生知识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难度较大。 (三)教学条件分析 我校具有新建的实验室,器材齐全,条件优越,秋季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另外本课题的实验过程简便,易于操作,危险性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葡萄酒。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考纲要求以及本校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说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列举其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意义 (3)区别消毒和灭菌。 2.能力目标 (1)可以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尝试设计简易的葡萄酒的制作装置,独立完成葡萄酒的制作。 (2)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以及制作葡萄酒的基本操作技能。 (3)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葡萄酒的制作流程,进行讨论交流。

果酒的制作教学设计

《果酒的制作》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高二学校:湖北省黄冈中学授课人:崔腾云 一、设计理念及思路 选修1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对描述葡萄酒的唐诗,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出可行的制作果酒的装置,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精心操作,获得醇香浓厚的葡萄酒和梨酒,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该实验整合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中,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生成性问题。整节课的教学采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实验实施——现象记录和检验——总结交流”的基本程序,让学生自主地合作探究,制作果酒,从中体会到探究和生活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的内容,主要是以葡萄酒和梨酒为例介绍果酒的制作和检测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等科学探究能力。葡萄酒的制作是以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为知识基础,与必修内容联系十分密切,而且初中八年级上也有米酒的制作这个实验,所以学生熟练掌握葡萄酒的制作原理以及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制作方案和装置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酵母菌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三、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上看: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已掌握得比较清楚,掌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操作方法比较容易,但由于高二学生知识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难度较大。 从能力上看: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外知识丰富,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学生知识容量有限,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打造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社会背景来看,黄冈地区有深厚的自酿酒品的文化,麻城木子店的老米酒在黄冈地区小有名气,而且不少家庭都有自酿葡萄酒的实践经历,所以学生对果酒的制作并不陌生。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果酒制作的原理,列举其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意义。 (2)知道酒精的检测方法。 2.能力目标 (1)尝试设计简易的果酒的制作装置。 (2)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以及制作果酒的基本操作技能。 (3)进行讨论交流 3.情感目标 (1)能客观的观察和记录发酵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2)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关注生活,体验葡萄酒制作的乐趣。 五、重难点 重点:果酒的制作原理和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