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各级各类学校要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在_______,普通话要成为校园语言。2、涌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______、缅甸、______等地。3、单元音韵母包括________个舌面元音和3个舌尖元音。4、上声音节后的轻声音节读_________调。5、________、_______两韵母儿化,直接卷舌。6、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________文,是我国最古的________文字。7、小篆据说是秦相________简化大篆而成。8、了解字义,对防止________有帮助。9、多义词的转义往上通过_______或以本义作比喻的方式形成。10、谚语具有鲜明的_________、特定的思想性,通俗生动的等特点。11、古语词具有________的特点,多用于_________语。12、句式搭配不当主要指在一组结构较整齐或______一致的句式中,不须______的要求,随意使用不一致的句式。13、领词往往引出一吕排比句与________,使联语衔接自然,_________。二、选择题:1、粤方言的使用人口占汉民族的()

A.4%

B.5%

C.2.4%

D.8.4%

2、下列儿化属于表示"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的是()A.猴儿B.话儿C.头儿D.信儿3、东晋以后的草书变体称为()A.隶草B.章草C.今草D.狂草

4、属于支配式的是()A.纠正B.袒护C.人为D.借口

5、《汉江临泛》的作者是()A.李白B.杜牧C.李贺D.王维三、多项选择1、通行客家方言的地区是() A.广东西部B.广东东北部C.福建西北部D.江西东部

2、"不"念轻声的有()A.好不好B.坐不住C.不对D.不可以

3、现行汉字使用楷体的场合有()A.国家正式文件B.报刊C.日常书写D.书籍

4、属于惯用语的是()A.桃李满天下B.八九不离十C.马后炮D.墙头草

5、总结的特点有()A.明确性B.针对性C.求实性D.指导性四、改错: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付度禅联点掇寒怆无边无银不寒而立流言诽语直截了当

2、改正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的错误(1)处理事件,要经过调查研究,不能果断地作出决定。(2)这本书我虽然也曾读过几遍,但对它的印象却很含糊。(3)写文章要注意详略得当,该简单的地方要写得简单。 1 2 3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 ?2. 汉语属于( B )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 ???A.初B.视 ???C.人D.民 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每题2分,共10分)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每题3分,共9分) ?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说明】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在我系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类,开设两学期,共126学时*。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文言文教学素养。要求学生在阅读背诵若干文选的基础上增强文言语感,占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并通过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为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选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这套教材虽略显陈旧,但毕竟经历了40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严格修订,具有资料丰富,教学选择面宽的显著优点,多数院校至今将其列为汉语语言学科考研复习的指定教材或参考书。至于教材的不足之处,可由教师在教学中补充修正,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教材处理和教法研究既要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实效,又要围绕培养目标,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1)以教材一、二册为主,兼及三、四册的部分内容。对所讲授的教材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删调整。“常用词”、“古代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等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学,授课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要适当联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利用二、四册的附录材料,授课时注意参考。2)感性知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文选与通论穿插照应。文选教学应援引教材以外的材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穿理论方法。通论课在宏观上不求系统完整,但对于具体知识点必须讲求相对的系统性、完整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调熟读文选,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各自的发展方向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为其提供材料和线索,组织研究性学习。结合考研需要,在单元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4)突出师范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法技能,体现扎实的业务功底对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可利用学生熟悉原文的条件,采取提供训诂材料的办法,重点培养其参考古注和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的基本功。 【本文】 绪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内容要点:1、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2、传统语言学——小学的产生及发展状况。小学中的三个分支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3、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4、树立语言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析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介绍学习古代汉语的具体作用,列举古 * 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讲授第一册的内容;第二学期每周3学时,选讲二、三、四册内容。

中文系必读书目推荐(加粗版)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推荐 汉语言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之原典部分 一、古代文学经典 1、《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华夏出版社2004 2、《诗经》《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注,中华书局1999 3、《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4、《论语》《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0;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集注,中华书局1983 5、《老子》《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 《老子校释》朱谦之校释,中华书局1984 6、《孟子》《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95 7、《庄子》《庄子集释》[清]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1961;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 8、《楚辞》《楚辞补注》[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点校,中华书局2002; 《楚辞集注》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史记》司马迁著,[南朝]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82 10、汉赋《全汉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全汉赋评注》龚克昌等评注,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11、《汉书》班固著,[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75 12、乐府诗《乐府诗集》[宋]郭茂倩,中华书局1979; 13、《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集释,中华书局1955 14、《文选》萧统编,[唐]李善等注,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 15、《陶渊明集》《陶渊明集》逯钦立注,中华书局1979;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中华书局2003 16、《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著《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 17、《文心雕龙》[南朝]刘勰著《文心雕龙注》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中华书局1986 18、唐诗《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唐诗别裁》[唐]沈德潜,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一、专业概述 1、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2、本专业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达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 3、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二、专业综合介绍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学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的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 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2、建国以后,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很快;另一方面随着民智的启发,文化受到重视,一时间很多高等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史各阶段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史各阶段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1——先秦文学 书目: 骆玉明《古代文学史》 龚鹏程《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 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2——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 诗: 曹操《短歌行》《苦寒行》《蒿里行》《》《苦寒行》《蒿里行》《观沧诗十九首》、曹操《短歌行》《苦寒行》《蒿里行》《观沧》《龟虽寿龟虽寿》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赠白海》《龟虽寿》、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王粲《七哀诗》其一、)、阮籍《咏怀诗》、)、阮籍马王彪》、王粲《七哀诗》(其一、)、阮籍《咏怀诗》其一)、左思《咏史诗八首》、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归园田居》其一、其三)饮酒》其五、(其十)《归园田居》(其一、其三)《饮酒》(其五)、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鲍照《拟行路难》其六)、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眺《拟行路难》(其六)、《敕勒歌》《木兰诗》《西洲曲》 文: 王粲《登楼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江淹《别赋》、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王羲之《兰亭集序》、李密《陈情表》、王羲之《兰亭集序》

隋唐五代文学 魏征《述怀》王绩《野望》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骆宾王《在狱咏蝉》卢照邻《长安古意》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王勃《滕王阁序并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陈子昂《感遇》(其二、其三十四) 《登幽州台歌》沈佺期《古意呈乔补阙知之》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湾《次北固山下》张九龄《感遇》(其一) 《望月怀远》王翰《凉州词》(其一) 孟浩然《临洞庭》《过故人庄》李颀《古从军行》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其二、其四、其五) 祖咏《终南望余雪》高适《燕歌行并序》《别董大》(其二) 王维《山居秋瞑》《终南山》《观猎》《汉江临眺》《使至塞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李白《古风》(其一、其十九) 《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其一) 《长干行》(其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崔灏《黄鹤楼》储光羲《钓鱼湾》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杜甫《望岳》《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赠卫八处士》《梦李白二首》《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登岳阳楼》岑参《白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张继《枫桥夜泊》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韩翃《寒食》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韩愈《听颖师弹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白居易《上阳白发人》《长恨歌》《琵琶行并序》《钱塘湖春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石头城》《乌衣巷》柳宗元《渔翁》《钴鉧潭西小丘记》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李贺《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梦天》《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杜牧《早雁》《寄扬州韩绰判官》《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泊秦淮》温庭筠《商山早行》《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李商隐《隋宫》《安定城楼》《锦瑟》《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聂夷中《咏田家》杜荀鹤《山中寡妇》秦韬玉《贫女》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谒金门》(风乍起) 李璟《浣溪纱》(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无名氏《忆秦娥》(箫声咽) 其余见《作品选》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1093 语言学概论(本) 模拟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5分,共10分) 1. 音位变体 2.借词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 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口头语言中 5.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6.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不可捉摸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7.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昆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8.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 [u]: ② Ea]: ③ [m]: ④ [x]: 9.分析下面词语中各个构词语素的类别,是词根、词缀还是词尾。(12分) ① going ②老乡 ⑧绿化 10.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10分) ①学生和老师 ②空气新鲜 ③热烈欢呼 ④摆放整齐 ⑤阅读报纸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0分) He buys many books.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3.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g,是ffA?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 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1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15.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

第一、二章章节测试 姓名: 一、判断题 1、语言是以语法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音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语言中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 3、口语具有简短明快、通俗自然地特点。() 4、书面语具有语句雅正、结构完整的特点。() 5、书面语是口语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并不断为口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使口语向前发展。() 6、王力的《汉语史稿》以语音的演变为主要依据,参照语法和词汇的变化将汉语的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当代四个时期。() 7、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8、唐宋以来,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与逐渐取得了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地位。() 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语言。() 11、世界上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12、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声到表意。() 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改革文字的原则就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14、笔画法一般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内部再按笔形的横、竖、撇、点、捺、折的顺序排列,以此类推。() 15、巿字念(fu),卂字念(qiong).。() 16、戊字念(wu) ,戌字念(shu) ,戍字念(xu)。() 17、字形的规范包括不写错别字,不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体字,不用异体字。() 18、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它可以分为两大类: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19、本义是一个词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基本义指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早意义。() 20、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天。因为比以前任何一种字体都好写好认,可以作为“楷模”,所以尊之为“楷书”,又称“真书”、“正书”。()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汉语有()和()两种存在形式。 A、口语 B、书面语 C、方言 D、普通话 2、中古汉语是从()到()。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100本书

教育部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必读书100本 一、语言学类 1.《语言问题》赵元任着,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着,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着,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着,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着,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着,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着,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着,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着,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着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二、文艺学类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着,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3.《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文心雕龙选译》刘勰着,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6.《诗学》亚里斯多德着,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7.《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20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题 2009年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5.[p…]的发音特征是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5.[p…]的发音特征是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1 北京 师范 大学 A + 27 厦门 大学 A 53 深圳 大学 A 2 北京 大学 A + 28 西北 师范 大学 A 54 重庆 师范 大学 A 3 四川 大学 A + 29 广西 师范 大学 A 55 广州 大学 A 4 复旦 大学 A + 30 安徽 师范 A 56 山西 大学 A

大学 5 山东 大学 A + 31 西北 大学 A 57 哈尔 滨师 范大 学 A 6 南京 大学 A + 32 清华 大学 A 58 青岛 大学 A 7 中山 大学 A + 33 渭南 师范 学院 A 59 河北 大学 A 8 华中 师范 大学 A + 34 上海 大学 A 60 扬州 大学 A 9 福建 师范 大学 A + 35 浙江 师范 大学 A 61 通化 师范 学院 A 10 上海 师范 大学 A + 36 天津 师范 大学 A 62 延边 大学 A 11 华东 师范 大学 A + 37 中央 民族 大学 A 63 济南 大学 A 12 浙江 大学 A + 38 江西 师范 大学 A 64 安庆 师范 学院 A 13 苏州 大学 A + 39 安徽 大学 A 65 湖北 大学 A

汉语言文学本科入学测试复习指导

2004年秋季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 入学测试复习指导 本次测试采用综合测试形式,试题内容涉及中外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方面知识以及写作能力的考核。卷面满分为150分。题型:选择题(40分,主要考核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有关知识)、判断题(10分,考核文学概论的有关知识)、简答题及作家作品对应题(20分,考核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论述题(30分,考核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有关知识)、作文题(50分)。 下面就复习时使用的参考教材、复习的范围和重点作一说明。 第一部分、现代汉语 1、什么是现代汉语? 狭义的理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理解:包括各个方言在内的现代汉民族说的话。 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2、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 语音的生理性质 语音是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语音的社会性质 3、语音单位 音素、音节 声母、韵母、声调 4、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5、语汇的性质 定义:语汇是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汇。 6、语素和语素的分类 什么是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7、单音词和多音词 8、单纯词和合成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9、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复合和附加。 10、同义词的辨析:意义、色彩、功能。 11、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的吸收与选用 12、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书写、意义、读音。 13、词的功能类别 语法功能——词和词结合的能力,词在语句结构中表现出的分布特点。 14、词性辨识 助词、语气词、介词、连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

教育部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教育部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3.《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5.《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6.《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7.《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8.《陶渊明集》逮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9.《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10.《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2.《唐宋八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4.《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15.《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6.《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7.《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8.《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9.《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20.《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21.《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2.《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23.《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24.《今古奇观》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5.《牡丹亭》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6.《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27.《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 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右 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 字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 明的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 [l]是属于()变体。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 (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 () A. 历史比较语言学 B. 心理语言学 C. 结构主义语言学 D. 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A. 屈折变化 B. 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 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 A. 舌面前高不圆唇 B. 舌面后高不圆唇 C.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培养什么人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影视文学和语言三个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部类,非师范类又具体分出涉外文秘、影视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始于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兴趣为主,院系调剂为辅。但不论哪个方向,学科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大三,才会针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区别地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开设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都什么内容?下面,我就做一下介绍。

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介绍

凯程考研 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 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介绍 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鉴赏文学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8.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 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人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9.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阅读书目 一、中国现代、当代文学部分 1、鲁迅:《鲁迅选集》、《中国小说史略》。 2、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3、沈从文:《边城》、《长河》。 4、张爱玲:《传奇》、《流言》、《十八春》。 5、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围城》。 6、茅盾:《子夜》。 7、巴金:《家》、《寒夜》。 8、徐志摩:《徐志摩诗全编》。 9、戴望舒:《戴望舒诗全编》。 10、卞之琳:《卞之琳文集》。 11、何其芳:《画梦录》。 12、穆旦:《穆旦诗选》。 13、周作人:《周作人散文选集》、《知堂回想录》。 14、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 15、北岛:《北岛诗选》。 16、阎月君等编:《朦胧诗选》、《后朦胧诗选》。 17、海子:《海子的诗》。 18、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 19、陈映真:《将军族》。 20、白先勇:《台北人》、《孽子》。 21、刘以鬯:《酒徒》。 22、金庸:《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 23、梁羽生:《萍踪侠影》。 24、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25、余光中:《余光中诗选》。 26、洛夫:《洛夫精品》。 27、韩少功:《马桥词典》。 28、陈忠实:《白鹿原》。 29、张承志:《心灵史》。 30、王安忆:《叔叔的故事》、《长恨歌》。 31、莫言:《红高粱》。 32、汪曾祺:《汪曾祺文集》。

二、外国文学部分 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2、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3、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4、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5、但丁:《神曲》。 6、薄迦丘:《十日谈》。 7、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罗蜜欧与朱丽叶》。 8、歌德:《浮士德》。 9、司汤达:《红与黑》。 10、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11、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12、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13、屠格涅夫:《父与子》、《罗亭》、《猎人笔记》。 14、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妮娜》。 15、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拉玛佐夫兄弟》、《白痴》。 16、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7、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18、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19、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老人与海》。 20、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21、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22、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23、伍尔芙:《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 24、加缪:《局外人》、《鼠疫》。 25、川端康成:《雪国》、《千只鹤》、《古都》、《伊豆的舞女》。 26、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27、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审判》。 28、托马斯·艾略特:《荒原》。 29、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30、梭罗:《瓦尔登湖》。

【2018-2019】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2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一: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X—201X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重要特点,指音和义的结合是任 意的,没有必然的联系,由社会约定 俗成。例如汉语用[su]表示“书”,英语用[buk]表示“书”。 2.音位的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中的几个音素相互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这样的音素就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例如汉语南京、武 汉等地的方言的“南”,nan和lan可以自由替换,n和l在这些方言中就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3.句法同义---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相近的结构意义。例如“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 被我打破了”这几个句子就具有相同的意义。 4.意音文字---就是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文字体系,一个 字中既有表意成分,又有表音成分。汉字就是意音文字,如“蚂”,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5.亲属语言---就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例如法语、意大利语共同来自拉丁语,就是亲属语言。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就是共时语言学。 2.“小猫钓鱼”这个句子中的“小猫”、“钓”、“鱼”分别可以用“小鸡”、“吃”、“虫”来替换,这三组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

全面认识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培养什么人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

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影视文学和语言三个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部类,非师范类又具体分出涉外文秘、影视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始于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兴趣为主,院系调剂为辅。但不论哪个方向,学科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大三,才会针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区别地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开设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都什么内容?下面,我就做一下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是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就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