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生产线的工艺规划

缸体生产线的工艺规划
缸体生产线的工艺规划

缸体生产线的工艺规划

作者:于龙王春雷文章来源: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12-10-31

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更多

本文从分析产品特点和对比不同厂家缸体生产工艺入手,确定了EC系列发动机缸体生产线的技术要求,制定了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讨论了缸体生产线的设备选型及加工中采用的新技术,体现了EC系列发动机缸体生产线工艺方案合理,产品质量稳定,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工人数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以及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图1 EC系列发动机缸体生产线平面布置

本文从分析产品特点和对比不同厂家缸体生产工艺入手,确定了EC系列发动机缸体生产线的技术要求,制定了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讨论了缸体生产线的设备选型及加工中采用的新技术,体现了EC系列发动机缸体生产线工艺方案合理、产品质量稳定、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工人数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以及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近几年来,国内乘用车销量猛增,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顺势而为,扩大EC系列发动机的产能来满足市场需求,于是,2010年1月份正式启动了EC系列发动机缸体生产线项目。

技术要求

1.设计理念

该缸体生产线的设计理念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设备生产运行的低费用及劳动强度适中的前提下,实现投资的最小化;从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及新技术采用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力争建成一条综合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铸铁缸体生产线。

质量方面,关键部位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确保加工质量。

成本方面,对于粗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部位及辅机采用国产设备,尽量使用国产刀具;尽量不使用机械手上下料。

交货期方面,尽可能采用柔性设备如加工中心等,以加工中心台数的增减来实现产能的变更;布局力求紧凑,减少中间再制品;设备可靠性好,保证设备开动率在76%以上。

安全领域,生产线设备要求操作简便,安全连锁和防差错功能完备;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适中。

新技术领域:在充分借鉴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同类生产线工艺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国内竞争厂家的优点,吸取国内外新的技术成果,建设一条高品质、高效益且低成本的生产线。

(1)产品工艺特点

①粗加工切削量大,如缸盖结合面、油底壳面、正时齿轮侧面、离合器侧面、进水箱侧面、机油滤清器侧面、缸孔及主轴承盖结合面等切削深度在4mm以上,局部甚至达到

6mm。

②对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尺寸与形位有很高的要求,如缸孔直径、圆度、圆柱度及曲轴孔直径、圆度、直径分级精度的要求都代表国内最高水平。

③铸铁缸体质量为45kg。

(2)总体要求

我公司在规划初期,对生产线的各项指标提出了严格要求,表1列出了部分设计要求。

图2 摆杆推送工件的方式

工艺设计

1.设备平面布置

采用双线、单线并存的混合布置模式。专机、辅机,节拍能达到66s,可以共用,采用单线布置;加工中心具有柔性,能力能得到均衡利用,设备采用双线布置,双线节拍为66s。同单线相比,双线可降低设备故障的影响。双线上下料夹紧松开等辅助时间对能力的影响减半,加工内容多,加工时间长,更容易平衡工序能力,从而减少加工设备数量。同两条独立的单线方案相比,混合布置模式可以共用产能高的设备,能节省大量投资。所以,混合布置是最经济的选择。各设备之间采用自动滚道连接,用来输送工件。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

2.工艺流程

这条生产线是从粗、精加工分开,刀具集中及工序最大限度集中等方面综合考虑来划分工序,从而达到保证加工精度和减少刀具成本的目的。在加工基准选择方面,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我们根据缸体的外形特点,在第一道序用毛坯基准完成精基准(进水箱侧面和其面上的两销孔)。缸盖结合面、正时面、离合器面、缸孔及曲轴孔的粗加工,油底壳面、主轴承盖支撑面的粗精加工及油底壳面和缸盖结合面上各孔系加工等都用其作为基准。进水箱侧面及其孔系加工、机油滤清器侧面及其孔系加工、正时面上的孔系加工、离合器面上的孔系加工、曲轴孔和缸孔的精加工都用油底壳面及其面上的两销孔作为基准。对于产品设计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如缸盖结合面与曲轴孔中心线的平行度、正时面与曲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离合器面与曲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等,为了保证产品精度,就直接用1、5档曲轴孔及油底壳面直接定位加工。EC系列缸体加工工艺流程如表2所示。

图3 珩磨机工位布置

设备选型

在EC发动机缸体生产线前期规划阶段,我们制定的生产线设计理念是:生产线技术水平高、品质水平高、设备稳定性高、运行成本低、投资成本低以及效率高。我们根据铸铁缸体生产线的特点及国内外缸体生产线的成功经验,在设备选型时,在有充分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国产设备,并且尽量保证设备的柔性。我公司缸体生产线共有设备48台,其中国产设备37台,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7% 。

1.加工设备

加工设备采用专机和加工中心组合方式。选型方案如表3所示。

(1)粗加工、半精加工设备

①合理地采用专机

对于缸盖结合面、油底壳面、正时面、离合器面、缸孔、主轴承盖结合面以及曲轴箱等的粗加工,由于切削力大且加工时间长,加之以前生产线的经验告诉我们用加工中心或是带B轴的专机,刀具成本高且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我们选择了东风设备制造厂的粗加工专机自动线,这样不仅在设备的刚性、效率上得到了保证,而且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刀具寿命。

对于5个主轴承座斜油孔和油底壳连接孔采用东风设备制造厂的两台多轴箱专机,效率相当于3台加工中心,而且保证了加工质量。

所有的专机采用数控系统控制,进给轴采用单轴伺服,不仅方便调整而且设备具有一定的柔性。

②大量采用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作为一个标准数控设备各个模块都已标准化,都是经过大批量生产和可靠性试验的批量生产产品,有很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经济性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它的柔性强、精度高、调整方便、形成生产能力快,产能调整经济、便捷,同专机、自动线相比,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在基准加工、六个面上的孔系及中小平面上采用了东风设备制造厂的DH500I、DH500Ⅱ和日本NTC的N4H7、N5H7高速加工中心。

③工件上下料方式

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段生产线主要由加工中心构成,工件在加工中心之间的搬送怎样来实现呢?国内外生产线较多采用了机械手搬送的方式或是人工搬送工件方式。机械手搬送具有工件搬送快,定位准确等优点。但是使用机械手搬送投资较大,而且机械手结构比较复杂,要求保全水平高。由于缸体比较重,达到45?kg,用人工搬送的方式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很大,所以我们采用了如图2的摆杆推送工件的方式。

在这种搬送方式中,夹具内零件抬起离开定位销,气缸带动拨杆回转一个角度,通过气缸(NTC)或伺服电动机(东风设备制造厂)带动拨杆移动把设备内的零件推出,同时把上料口的零件送到夹具位置,零件落下,定位夹紧。

(2)精加工设备

对于曲轴孔、缸孔、正时面、离合器面、缸盖结合面以及后油封支架支撑面的精加工,采用了日本NTC的精加工专机自动线。缸孔和曲轴孔珩磨采用了德国GEHRING的珩磨机。

2.辅机

在保证工件质量的前提下,为了节省投资成本,辅机全部采用国产设备。清洗机采用涿州双威的中间清洗机和哈尔滨岛田的最终清洗机;气密性检测及压装设备采用大连智云的密封检测机和涂胶压堵盖专机;此外,还选用了湖北省机电院的拧紧机和外观检测设备。

工艺创新点

我们在工艺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和改进,采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使零件加工质量得到更好地保证,设备的投资和零件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

1.粗加工、半精加工设备采用专机自动线与加工中心

缸体L1线整线都是采用自动线的形式,但因为自动线及专机故障率高、生产线长且质量不稳,调整困难,存在瓶颈工序,造成全线Rs值低,只能达到20万/年产能。缺少柔性,产品的轻微变化等原因造成的设备改造费用达到1140万元(不含维修费),再加上庞大的专用备件库存,费用惊人。

缸体L3线采用专机和加工中心组合的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面的粗铣采用了带转台的数控铣床,因粗铣切削力大,转台刚性不足,导致加工质量不理想;缸孔和主轴承盖支撑面粗加工采用了加工中心,加工时振动大,刀具寿命低。

本生产线根据上述两条线存在的问题,做了大量的改进,各面的粗铣及缸孔粗镗采用专机自动线,其他采用高速加工中心。专机不配置转台,一个工位只加工同一个面上的内容,并且每个工位的进给轴都是伺服控制,方便调整。这样既提高了整线的柔性,也保证了工件质量和刀具寿命。

2.自动对刀补偿技术

对于加工中心和精加工自动线,设备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都很好,对于缸体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的质量应该能很好保证。但是对于尺寸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加工尺寸,如正时面、离合器面及缸盖接合面等,我们引入了工件重定位系统,根据测定的数值重新修正工件坐标系,保证加工精度。随着环境温度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夹具和设备滚珠丝杆由于热胀冷缩变形会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工件重定位系统就是在设备的夹具体上有固定的标准块,设备在加工前对标准块的位置进行测量,将测量的位置与设备设定值相比较,如果不一致则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位置才开始加工,这样就确保了缸体的加工精度。

3.曲轴孔分级刻字与珩磨机组合

国内外大部分的缸体生产线中曲轴孔测量、分级及刻字采用单独的终检机,而本线将这些内容都在珩磨机上完成。因为珩磨机本身具有曲轴孔测量的功能,将曲轴孔分级及刻字集成到一起后,节约投资成本300多万元。曲轴孔测量分级及刻字工位在珩磨机上的布置如图3所示。

4.清洗技术的改进

缸体油道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主轴、连杆、凸轮轴以及液压挺柱等运动零部件的损伤和寿命。缸体的主油道长,直径大,并且中间有很多小油道孔与之相连,在加工过程中,那些连接的部位难免会产生毛刺,这些毛刺用一般的定点清洗很难去除。针对这些部位,我们采用300bar(1bar=1×105Pa)的高压水进行定点清洗,高压喷嘴直接插入主油道孔中,通过伺服控制准确定位在各小油道孔与主油道连接的位置进行去毛刺并清洗油道。

5.刀具改进

(1)整线的钻头、丝锥、铰刀及铣刀刀片都是采用国产刀具,降低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2)主轴承盖支撑面和缸盖结合面精铣刀片采用CBN材质,很好地保证了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且提高了效率。

效果

此生产线与建线方式相近的我公司缸体L3线比较,优势如下:

1.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人员较少。这是因为缸体L3线采用手动推料的滚道,而该线采用自动滚道。

2.设备选型更合理。如缸孔和主轴承盖支撑面粗加工采用专机,各面的粗铣不采用带转台的数控铣床,而是各面在单工位独立铣削的专机自动线,这样既保证了零件质量,又提高了刀具寿命。

3.工艺流程设计更合理。例如同一个孔的钻孔、铰孔和攻丝尽量在同一个工序完成,保证孔的加工精度。缸盖结合面的铣削在精镗缸孔后面加工,避免精镗缸孔时破坏缸盖结合面的平面度。

4.员工劳动强度低。夹具及设备的合理设计使人的动作最少化,操作者对夹具、滚道接液盘及地面的清扫工作少了。

5.防差错系统更完善。本线对于设备在品种换型时需更换的零件和刀具配置有防差错的放置盒。避免了因操作工忘记更换而造成零件加工不合格或撞机床的事故。

当然,我们的这条生产线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同系列发动机有充分的柔性,但对不同系列发动机,专机柔性较低;专机自动线设计的工位太多,影响设备开动率。

结语

本次EC系列发动机缸体生产线的工艺设计在各方面有一定的创新和进步;以国产设备为主,辅以部分关键进口设备,并且大量采用国产刀具,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投资,同时也提升了国产设备厂家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对今后缸体、缸盖生产线的设计、投资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 学号:************ 班级: ****** 系别: ***********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8 成绩:

目录 (一)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1.拨叉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拨叉零件的作用 (1) 1.2 拨叉零件的技术要求 (1) 1.3 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 (1)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1) 2.1确定毛坯生产类型 (1) 2.2继续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 2.3绘制拨叉铸造毛坯见图 (2) 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2)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 3.1.1粗基准的选择 (2) 3.1.2精基准的选择 (2)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3) 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3)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3) 3.6 、工艺路线确定 (4) 4、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4) 4.1 、机床设备选用 (4) 4.2 工艺装备的选用 (4) 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 6、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6) 6.1.工序三:粗-精铣左端面 (6) 6.1.1粗铣左端面至81mm (6) 6.1.2 精铣左端面至80mm,表面粗糙度Ra=3.2um (7) 6.2工序四:钻-扩φ22H12孔 (8) 6.2.1钻φ20孔 (8) 6.2.2扩孔Φ22H12 (10) 6.3工序五:拉内花键孔 (11) 6.4工序六:粗-精铣底槽内侧面和底面 (11) 6.4.1粗铣底槽 (11) 6.4.2精铣底槽 (12)

生产流水线的原理与设计

第三节流水生产组织 研究生产过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合理地组织生产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采用对象专业化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平行移动的时间组织方式,是达到此目的的两个重要方法。而流水生产把高度的对象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和劳动对象的平行移动方式有机地结合 起来,成为一种先进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特别是在大量生产企业和成批生产企业中,流水生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3.1流水生产的特征、形式和组织条件 一、流水生产的特征 流水生产是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通过各个工作地,顺序地进行加工并出产产品(零件)的一种生产过程组织形式。典型的流水生产线具有以下特点: 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在流水线上固定生产一种或有限几种产品(零件),在每个工作地上固定地完成一道或几道工序。 2、生产具有明显的节奏性,即按照规定的节拍进行生产。 3、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是平衡的,成比例的,即各道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同各道工序单件时间的比例相一致。设流水线上各道工序的工作地(设备)数分别为s1,s2,s3,…,s m,各道工序的单件时间分别为t1,t2,t3,…,t m,流水线节拍为r,为使流水线各工序之间保持平衡,必须有: (2.1) 4、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并且工作地(设备)按工艺顺序排列成链状,劳动对象在工序间作单向移动。 5、劳动对象流水般地在工序之间移动,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将一定的设备、工具、传送装置和人员按照上述特征组织起来的生产线称为流水线。如果工作地(设备)是按工艺顺序排列,但不满足上述特征的要求,只能称为生产线。 二、流水线分类 1、按生产对象的移动方式 ①固定流水线。即生产对象固定不动,由不同工种的工人(组或队)携带工具按规定的节拍轮流到各个产品上去完成自己所担任的工序。这种生产组织形式适用于装配特别笨重、巨大的产品,以及在造船、建筑、工程施工等部门中采用。 ②移动流水线。即生产对象移动,工人和设备、位置固定,生产对象顺次经过各道工序的工作地进行加工或装配。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在机械制造、服装等工业部门广泛采用。 2、按生产对象的数目 ①单一对象流水线。即一条流水线只固定生产一种产品。故又称为大量或不变流水线。 ②多对象流水线。即一条流水线上生产两种以上制品,并且按轮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可变流水线、成组流水线和混合流水线。 3、按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设 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刘中华 年月日

课程设计 项目说明书 设计题目:******批量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专业:***********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指导教师:刘中华 完成时间:******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医电学院

目录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5) 1、零件的作用 (5) 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工艺分析 (6) 1、确定生产类型 (6) 2、选择毛坯制造形式 (6) 3、选择定位基准 (6) 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选择 (7) 5、制造工艺路线 (8) 6、确定机械加工余量与毛坯尺寸 (8) 7、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10) 8、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进给箱齿轮轴的设计,这是机械制造工程这门课程的一个阶段总结,是对课堂中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的一个实际应用过程。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知识和经验所限,设计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恳请老师给予指导。

设计题目:进给箱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进给箱齿轮轴,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传动零部件,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扭矩和动力,以及承受一定的载荷。齿轮轴零件是将齿轮部分和轴做成一体无需键配合的一种常见机械零件。齿轮轴具备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是通用机械特别是工程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轴Φ26圆柱面处有圆弧形的键槽和圆孔,主要是通过键和其他部件相连。轴的左端部位为齿轮部分,主要传递运动和动力。 2.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键槽、齿轮等不同形式的几何表面及几何实体组成。其主要加工的表面有以齿轮轴左右端面为中心的Φ60、Φ45、Φ30、Φ29、Φ26、Φ24的外圆柱面,以Φ26的外圆柱面和左右台阶面为中心的加工30×8×4的键槽、Φ8的孔,左右两端的端面,以及齿轮轴左端的齿轮加工。其多数表面的尺寸精度等级在7~11之间,表面粗糙度值为1.6μm~12.5μm,齿轮的精度等级为8。其中位置要求较严格的,主要是保证加工Φ60的外圆柱面与整个齿轮轴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在Φ0.25范围内,以及保证Φ30的外圆柱面与整个齿轮轴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在Φ0.02范围内。 通过分析,该零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们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经过对以上加工表面的分析,对于这几组加工表面而言,我们可先选定粗基准,加工出精基准所在的加工表面,然后借助专用夹具对其他加工表面进行加工,并且保证它们的位置精度。

生产线设计方案

生产线设计方案 一、设计目的。 1.1检测产品生产中的过程数据 根据每个工位的生产特点配置不同的传感器和控制元件,控 制生产设备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性能数据存入产品数据库 1.2根据产品序列号查询产品数据。 记录方式以数据库表格和曲线为主,记录内容以产品序列号 做为唯一的记录索引,通过查询数据库,对产品进行质量追 述,质量管理人员可以把产品数据具体到生产线上的每道工 序,每个人,从而进行综合的数据分析更好的质量控制,提 高产品的合格率。 1.3在生产中监控生产过程,进行防错处理。防错内容如下: (1)前道工序检测:在操作本工序时根据流水号检测与本工序相关的其他工序的生产数据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启 动设备进行生产操作,否则禁止启动设备,并在工作站 计算机界面进行报警提示。 (2)操作重复性检测: 在操作本工序时根据流水号检测本工位数据是否存,如果不存在则启动设备进行生产操作, 否则禁止启动设备,并在工作站计算机界面进行报警提 示。 (3)产品合格判定:检测本工位的相关数据根据设定的参数,判定合格与不合格,合格则存入产品数据库,进入下道

工序,不合格则存入不良品数据库并且根据流水号删除 前工序的所有检测数据。 1.4零部件批次号管理。 对产品装配过程中的零部件进行实时记录,并且存入产品数据库,根据产品序列号可以查询出每个零部件的批次,从而 更好的进行质量分析和供应商管理。 1.5管理权限设定 (1)根据不同的功能设定不同的操作操作等级:做工级,工艺员级,部门级。 ·操作工级可以输入产品类型参数,班组信息,扫描产 品条码数据,启动设备检测产品。 ·工艺员级可以输入修改产品检测的艺参数,调整产品 检测流程,编辑产品序列号,配置操作工操作属性。 ·部门级可以根据产品序列号查询产品数据,生成数据报表供部门编辑汇总及打印输出,配置工艺员操作属 性。 (2)数据信息权限管理。 ·产品数据信息的查询打印,必须通过部门级领导的授 权。 ·产品序列号信息包含了产品测量的所有数据,因此产 品数据库信息生成后产品数据就不能更改删除。二、实现方法

(完整版)工厂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 第二节设计原则 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 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 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 第六节厂址概述 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第二节工厂运输 第三章劳动定员 第四章车间工艺 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 第二节物料衡算 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 第五章管道设计 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 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 第三节管路布置 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 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 第二节经济效益 第三节投资回收期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 一、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食品工厂建设的国家标准,拟建工厂所在地理位置、地势环境、水源充足、原料来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进行设计。工厂的设计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长远规划和地区发展,符合各行业开发发展政策,同时也符合本行业的法规政策。 二、建筑制图标准 建筑制图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三、生产用水 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 四.厂区道路 厂区路面应坚硬(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无积水。停车场及其他场地的地面为混凝土。其他地带应绿化,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 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机电(1)班 届别: 指导教师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它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经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因此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因此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30×20×2mmPTC热敏电阻生产线工艺流程设计(doc 9页)

年产100万片30×20×2mmPTC热敏电阻生产线工艺流程 设计 ————设备一览表1.称量设备 由于在生产中配料的添加物需要量较少故需要分析天平、天平等设备。 其称量范围通常在0.0001g~120g 详细介绍: 产品型号:JD-4000-2 产品简介:多功能天平可显示g、oz、ct、GN、dwt等单位,可计数(PCS),可进行百分比称量(%),可进行动态称量。具有RS232、打印、砝码值修正、线性校准、下吊钩称量等多种功能。 技术参数:1、最小读数:0.01g 2、秤盘尺寸:Ф150mm 3、最大称量:4000g 2.粉体研磨设备 图为高速振动球磨机SFM-3 球磨机主要用于物料的混合、研磨、产品的细度均匀、节省动力。既可干磨、也可湿磨。该机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采用不同的衬板类型,以满足不同需要。研磨作业的细度,依靠研磨时间自行控制。电坳机自耦减压启动,降低起动电流,其结构分为整体式和独立式。本产品具有投资少,较同类产品节能省电, 结构新颖、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适合于普通和特殊材料的混合及研磨作业。用户可依据物料比重、硬度,并根据产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衬板、介质类型。 详细介绍: 产品型号:SFM-3型高速震动球磨机 产品简介:SFM-3高速振动球磨机机能用干、湿两种方法球磨或混合粒度不同、材料各异的各类固体、悬浮液和糊膏。SFM-3高速振动球磨机有一个偏心摆轴,在马达的高速运转时,罐体产生偏心摆动;带动整个支架上下振动,使得研磨过程在高速摆动和振动的三维空间中完成。大大提高了研磨的速度和效率。 主要特点:该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价格便宜。用于实验室样品(少量、微量)制备的一种高效能的小型仪器。可用于材料的研磨、混料和机械合金化。

总装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总装二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 2001年7月8日公司新车型专题会议。 二、车间任务和生产纲领 1、车间任务 各种总成及合件的分装、发送、车身内、外饰及底盘的装配和检测,补漆和返工等工作。 2、生产纲领 年生产24万辆整车(其中S11车8万辆,T11车3万辆,B11车5万辆, MPV 2万辆,B21车3万辆。),采用二班制,按每年251个工作日计算。 3、生产性质 本车间属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4、产品特点: 4.1、S11车: (1)、外形尺寸:L×W×H=3500×1495×1485(单位:mm);(2)、轴距: L=2340mm; (3)、轮距(前/后): 1315/1280mm; (4)、整备质量: 778Kg。 4.2、T11车: (1)、外形尺寸:L×W×H=4265×1765×1670(单位:mm);

(2)、轴距: L=2510mm; (3)、轮距(前/后): 1505/1495mm; (4)、整备质量: 1425Kg。 4.3、B11车: (1)、外形尺寸:L×W×H=4770×1815×1440(单位:mm);(2)、轴距: L=2700mm; (3)、轮距(前/后): 1550/1535mm; (4)、整备质量: 1450Kg。 4.4、MPV: 各参数暂未定。 4.5、B21车: (1)、外形尺寸:L×W×H=4670×1780×1435(单位:mm);(2)、轴距: L=2670mm; (3)、轮距(前/后): 1515/1500mm; (4)、整备质量: 1350Kg。 5、生产协作 本车间装配用油漆车身通过悬挂式输送机从涂装二车间及涂装三车间输送过来,发动机由发动机厂用叉车运输过来,其他外协作件均由外协厂家提供。 三、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1、采用二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按251个工作日计算,工作负荷

生产线整体设计规划

生产线整体设计规划 [摘要]企业的发展壮大,扩大再生产,都涉及到生产线整体设计规划、生产线规划不仅考虑工艺规划一定考虑物流规划,物流是最基本的活动,物流规划的科学性对企业的整体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生产线规划;物流规划;工艺规划 企业的发展壮大,扩大再生产,都涉及到生产线整体设计规划、生产线规划不仅考虑工艺规划一定考虑物流规划,物流是最基本的活动,物流规划的科学性对企业的整体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生产线总体设计 生产线设计时首先考虑总的工艺流程及物流,根据物流情况设计各条生产线,下图为简易车间生产线规划物流图,从下图可以看出,在生产线整体规划中工艺规划和物流规划是必不可分的,在考虑工艺方案时务必考虑物流方式以实现物流均衡及畅通,减少物流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搬运及库存。 车间(五大工艺)整体生产线规划物流图 二.内部物流设计 冲压件一般根据工序最多工件排布设备,物流采用直线型,焊接件传统物流分为小件(分总成)焊接区,总成焊接区,分总成有专人配货运至总成焊接区,这样出现搬运的浪费,丰田物流方式为以总成为主线,各焊接分总成布置在其周围以保证物流最短。 机加生产线设备布置多采用U字形,以保证物流最短,用人最少。 三.周转器具选用 从冲压到焊接,从焊接到涂装,从涂装到装配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各过程之间物流方式可以采用链式空中运送或采用专用周转器具运送,链式空中运送成本高另外受工件种类影响,对于从冲压到焊接和从焊接到涂装一般不使用,但为了减少搬运次数,尽量采用冲压件器具直接上焊接线,焊接件周转器具直接上涂装线,也就是说,焊接总成周转器具与涂装、装配采用同一种周转器具。丰田、本田车桥厂多数采用此种方式。 四.流量均衡

日产2500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可编辑)

日产2500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2500t/d特种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拟设计一条日产2500t干法白水泥生产线,设计部分重点是生料粉磨配套系统工艺设计。在设计中参考了很多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大型水泥厂,用了很多理论上的经验数据。其中主要设计内容有:1.配料计算、物料平衡计算、储库计算;2.全厂主机及辅机的选型;3.全厂工艺布置;4.窑磨配套系统工艺布置;5.计算机CAD绘图;6.撰写设计说明书。 白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白水泥中铁含量只有普通水泥的十分之一左右。设计采用石灰石与叶腊石两种原料。物料平衡计算时考虑到需控制铁含量,按照经验公式(石灰石饱和系数、硅酸率、铝氧率)计算并参考其他白水泥厂,得出恰当的率值为:KH0.9、IM3.85、SM18。全厂布局由水泥生产的流程决定。设计中采用立磨粉磨系统。立磨设备工艺性能优越,单机产量大,操作简便,能粉磨料粒度大、水分高的原料,对成品质量控制快捷,可实行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等优点。设计采用窑尾废气烘干物料,节约能源。总之原则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热耗,符合环保要求,做到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 关键词:白水泥;干法生产线;回转窑;立磨 2500t / d special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line and supporting system for kiln grinding process design

Abstract: Designing a 2500 t/d white cement production line, which was focused on the design part of the raw material grinding design supporting system. In the design, many more advanced large-scale cement home and abroad are referenced.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were: 1. burden calculation, 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reservoir; 2. The whole plant selection of main and auxiliary machinery; 3. the entire plant process layout; 4. the system grinding process kiln Arrangement; 5. computer CAD drawing; 6.writ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The main difference in composition of white cement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is the content of white cement in the iron was only one-tenth of the ordinary cement. Controlling the iron content was considered when calculated material balanc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formula KH, IM, SM and refer to other white cement plant, drawn the appropriate ratio value: KH 0.9, IM 3.85, SM 18. The layout of the entire plant was up to the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Vertical roller mill grinding system was used in key plant design. Vertical grinding process equipment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ity, single output, easy to operate, grinding people particle size, moisture and high raw materials, finished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fast and it can take advantages of intelligent and automated control.In principle, the aim of the design is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reduce heat consumption, be accord with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so,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should

机械工艺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 7 月7 日

目录 1.零件分析························ 3页 1.1零件作用分析························3页 1.2 零件工艺分析···························3页 1.3零件的生产类型······························4 页 2.毛坯的选择····························4 页 2.1选择毛坯······························4页 2.2确定毛坯尺寸及公差························4 页 2.3设计毛坯图···························6 页 3.工艺规程设计···································7 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7页 3.2 制定工艺路线····························12页 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12页 3.4 加工工序设计································13页 3.5 时间定额计算····························19页 3.6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21页 4.摇杆轴支座各工序专用夹具设计········25页 4.1粗精铣上下端面专用夹具··············25页 4.2粗精铣左右端面专用夹具··············页 4.3钻2-m m孔专用夹具··············页 4.4镗m m孔专用夹具················页 4.5铣3m m轴向槽专用夹具·················页设计总结······································ 27页参考文献········································ 27页

制作工艺说明

制作工艺说明 (1)工艺流程与质保措施 产品从设计、原料采购、制造、装机、调试等各阶段,都严格按照依据GB19001(ISO9000-2000版)所编写的《质量管理手册》,严格实施质量控制。 1、设计输入到设计输出(全部图释和全套产品明细表),按程序和职责,审核、签字。 2、设计修改,填写更改通知单,注明修改原因,经审批并在图样或文件上标记后,方能下达实施。 3、采购,原材料由国内或国外合法厂商供应,进厂须检验部门检验同意后,才能进库,并分类存放、登记入账、挂卡,账、物、卡一致。 4、外购的主要零部件,如滚动轴承、机械密封、传感元器件、密封元件式材料,选用国内、外知名厂商产品。滚动轴承国产一般是哈、瓦、洛轴承厂;国外是日本NTN、NSK、NSR 式瑞典SKF。进厂经检验后,入库保管。 5、铸件,所有模具由上海凯泉提供。铸件由固定的分供方,按我司质量与技术要求及时供应。全部铸件毛坯,进厂有专人检验,并登记入库。特大型铸件,进厂时带随件检验棒料供物理、化学检验之用;还要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6、焊接件,按图样施工,按图样技术要求和焊接质量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7、锻件,上海凯泉提供原材料,由协作厂商负责加工并检验交付。 8、冷加工,按产品类别和大、中、小件分车间,按工艺操作,按图样加工,按标准验收。各车间配置了与任务相适应的数控机床,专用机床,通用机床和齐全、完善的工、卡、量具。实施自检、互检、专检和首尾件检验控制。 例如:叶轮铸件车削拉键槽静、动平衡检验涂油、涂漆入库 例如:导流体铸件车削钻孔检验涂油、涂漆转入装配车间 9、装配,对承压零部件,包括潜水电泵的机壳、上盖、下盖、油室等按设计扬程的1.5倍公称压力历时5分针,进行打压试验,确保无变形、无冒汗现象出现。 轴类零件,检查直线度和尺寸精度。 全部合格零件,按装配工艺卡进行组装。 10、测试。上海凯泉拥有二座开式和一座闭式水泵性能测试台,性能试验的全过程由计算机控制,自动采集数据,自动打印性能曲线。测试台经过国家主管行政部门委托的检验机构鉴定,达到GB/T3214和GB3216的B级规定。 测试分为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二类。 出厂试验,按规定进行设计工况的检验。 型式试验,按用户要求进行逐项试验。 重点工程的用泵,逐台进行试验,并提交试验报告。 凡经测试的产品,严格保证100%达到合格品。 11、质量记录,上海凯泉出厂产品均携带产品合格证书。每一产品均有固定的、唯一的产品编号,以便质量跟踪。重要零、部件上铸有或刻记着我司永久性标识。 (2)无损探伤的方法 我公司在本型水泵的生产过程中,将对叶片、主轴、轮毂等主要零部件的重点部位进行无损探伤,以确保各主要零件的产品质量不存在内部缺陷等隐患。采现就采用的无损探伤方法介绍如下。 一、超声波探伤: 1. 检查的主要零件及相应标准 1.1 附件:主要为水泵主轴(包括两端联接法兰)GB/T6402-91钢锻件超声波检验方法。 1.2 铸钢件:主要为水泵的叶片、轮彀GB/T7233-87铸钢件超声法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功用:Cr12MoV用于制造要求高耐磨性的大型复杂 冷作模具,如冷切剪刀、切边模、拉丝模、搓丝板、 螺纹滚模、滚边模和要求高耐磨的冷冲模和冲头等。 (2)零件分析: A,材料:该加工零件的材料是Cr12MoV,具有较好 的机械加工性能。 B,零件的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对称;表面光度要 求高。 C,主要技术要求:热处理60~64HRC,修钝非轫口锐边; 端面粗糙度在Ra0.8um,并保证两端平行度, 其余按图纸技术要求加工零件。 结论:Cr12MoV的淬透性、淬火、回火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均比C r12高,具有高刃性,高耐磨性及良好的综合机械 性能。可制造形状复杂的冲孔凸凹模,滚边模、拉丝模 及标准量具等。 二、毛坯的选择 (1)毛坯种类的确定:由于该要加工工件为落料拉深凸凹模,,为了使零件材料内部组织细密、炭化物分布和流 线分布合理,从而提高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选 择锻造方法来获得毛坯。

(2)毛坯尺寸、形状的确定: a,模具零件毛坯应考虑为模具加工提供方便应尽可能 根据所需的尺寸确定毛坯,以免浪费加工工时,提高模 具成本。 b,确定毛坯尺寸还应考虑毛坯在制造过程生产的各 种缺陷(如锻造夹层、裂纹、脱碳层、氧化皮等), 在加工时必须完全去除以免影响模具的质量。 c,毛坯形状应尽可能与模具零件形状一致,以减少 机械加工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选择空心锻造棒料并根据查表毛坯的锻造尺寸为如下: 主要外表面尺寸φ180mm、65mm 主要内表面φ100mm (3)安装方法: 加工大端面及内孔时,可直接采用三爪卡盘装夹, 粗加工小端可采用反爪大端,半精、精加工小端时, 则应配以心轴,以内孔φ109mm定位轴向夹紧工件, 型孔加工时,可采用分度头安装,将主轴上抬90度, 并采用直接分度法,保证2*φ8、4*ΦM10在零件圆 周上的均分度位置。 (4)表面加工方法: φ116φ176φ109.4φ140.4采用精度达到精度及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节序言 (3)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3) 一、零件工用分析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第三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4) 一、确定生产类型 (4) 二、确定毛胚制造形式 (5)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5) 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6) 五、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8) 七、工序设计 (10) (一)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0) (二)确定工序尺寸 (11) 八、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3) 九、夹具设计 (19) (一)底面夹具设计 (19) (二)钻D=13mm孔夹具设计 (20) (三) 钻D=20mm孔及铣其两端面夹具设计 (20) (四)槽的铣销加工夹具设计 (20) 十、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20)

第一节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工用分析 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20(+0.10—+0.16)孔装摇杆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气门摇杆,摇杆座通两个?13mm孔用 M12螺杆与汽缸盖相连,3mm轴向槽用于锁紧摇杆轴,使之不转动。

液压轴向柱塞泵马达工艺的设计与生产线规划

液压轴向柱塞泵马达工艺设计及生产线规划

一、生产纲领 Xx液压公司厂房的规划建设、设备选型工作按照公司高层指示,紧密围绕挖掘机配套液压元件批量生产来展开,满足年产1万台小型挖掘机、2万台中型挖掘机配套泵、马达的需求,共计年产泵、马达12万台。 XX液压公司对主泵、马达的各零部件按照工艺路线进行分类、汇总,根据各型产品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和加工工艺特点,确定了批量生产车间各类型主要零件成组单元的生产工艺方案,达到6型马达、3型泵年产I2万台的生产能力。在设备选型和工艺布置上参照了川崎、萨奥、纳博等标杆液压件生产厂家生产模式,借鉴了国内外一流标杆企业的冷、热加工和辅助设备。以精益生产为指导思想,按照典型零件成组分类、成组工艺、制定标准工艺流程,根据同类零件年产量确定了中小批量、大批量两种不同生产模式的设备选型和生产单元布置模式。投产后可满足l万台小型挖掘机(7.5T)、2万台中型挖掘机( 23.5T、33.5T)主泵、行走马达、回转马达的配套需求。 1、生产产品型谱及产量 表l 批量生产产品型谱汇总表

2、生产单元零件类型及产量 3、工作时间及设备利用率核算原则 按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300天,每天3班制,有效工作时间20小时计算,全年有效工作时间6000小时。 4、外协、外购零件类型 锻、铸件毛坯热处理、粗加工工序、弹簧、冲压件、简单零件外协;标准件、轴承、密封件外购。

二、厂房工艺布置简述 1、批量生产车间制造流程如图l 厂房设计、施工时,结合液压件精密制造的工艺要求,各生产单元、辅助间、功能区域 等均按其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计。设备基础、防振、恒温、恒湿、防爆、抽风等工艺要求尚需要与厂房的设计部门作充分沟通。 困尚未最终确定设备型号和台数,厂房水电气用量及管网布置暂无法确定。 2.工艺布置原则 工艺布置原则简述如下: 2. I 成组技术原则:对零件的结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对相似的零件和工艺流程进行统计,并布置在同一加工单元,采用同类型生产设备集中生产,减少物流、装夹、换刀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可实现同类机床多品种批量柔性制造。 2 .2 根据批量大小决定是否采自动上下料机构:根据每种零件的年产量大小、零件重 量、装夹定位复杂程度、单件加工时间等决定上下料方式。年产量小于5万件的零部件 属于中小批量生产,年产量大于5万件小于10万问的属于中批量生产,中小批量生产零件选用手工上下料方式。年产量大干10万件的零件生产属于大批量生产,采用自动上下料方式。 2.3 单机、多机实现柔性制造:对零件重量重、装夹定位复杂、工序如工时间长的零件,采用工序集中原则来减少装夹次数和时间。同类型零件在一种机床或两种类型机床上全部加工完成。选用的卧式加工中心、立式车削中心均具备“多工作台+中央刀库+刀具管理+在线尺寸检测+中央生产管理系统”等功能,根据机床工作台数量的多少,可同时加工几种类型品种的零件,采用手工上下料,不需更换夹具,可实现24小时无间断加工

自动酸洗生产线设计方案

自动酸洗生产线 设 计 方 案

一.技术要素 1.酸洗区域规划:长X宽=36X11米 2.酸洗酸液:氢氟酸+硝酸 3.酸洗工艺:酸洗→电解式清洗→冲洗→钝化→冲洗(整个过程由自动天车控制实现自动化。) 4.年酸洗量:15万吨 5.年额定工作时间:7000小时 6.盘卷展单卷展开尺寸:Φ1300X1900mm 7.单卷质量:1T 8.酸洗要求:单槽2卷 9.单卷酸洗时间:15min 10.设备环保和安全要求: (1)酸洗线产生酸雾需通过酸雾吸抽装置吸收处理;(酸雾吸收塔采用现有装置) (2)酸洗槽配备溢流道,严格控制槽内液面高度,防止液体溢出; 11.废酸液及含酸废水处理要求: (3)废酸:实现在线过滤回收,设计量为2T/H (4)酸洗废水:设计量200m3∕D,含酸废水需经中和沉淀过滤处理后循环利用。 12.酸洗地面防腐处理要求: (5)酸洗设备区域,新酸区域,废水水池及相关地面需做四布五油环氧防腐处理,以达到有效的防酸防渗效果。

二.酸洗线设计规划 1.总体规划 为实现上述工艺,产能,环保,安全等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场地等客观因素,现酸洗车间设计规划需包含如下九个部分: (1)酸洗槽线; (2)全自动投料系统(自动行车); (3)酸液在线循环过滤系统; (4)废酸在线回收系统; (5)酸洗废水处理系统; (6)酸雾处理系统;(利用原有酸雾吸收塔); (7)新酸储存及调配系统(利用原有酸罐); (8)酸液分析检测系统; (9)酸洗区域基础、基础防腐处理及控制室。 2.酸洗线规划 综合考虑产能及场地因素,酸洗槽设计尺寸为:长X宽X深=5.0X1.5X2.0m(单槽放2卷钢卷) 年酸洗量/年工作时间=150000T/7000H=22T/H 单槽质量:2T 单卷酸洗时间:15min 可计算出:理论需要酸洗槽数量=22/2/4=3只,考虑设备酸洗时间的不稳定性、设备检修、钝化冲洗耗时等因素,规划酸洗线设备配置如下: 详见图1:酸洗线规划图

KCSJ-04_轴承座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KCSJ-04轴承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轴承座零件的 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 4000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内容: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 1张 3.夹具图 1张 4.零件装配图 1张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6.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图1、2 分别为轴承座的零件图。已知零件的材料为HT200,年产量4000件/年。试为该轴承座零件编制工艺规程。 图1-1 轴承座零件图 第一节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一.轴承座的用途 1.保持轴承的位置作为载荷的支撑 2.防止外界物质侵入轴承 3.提供一种将保持轴承良好润滑的结构 二.轴承座的技术要求 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1-1中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mm及精 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μm 形位误差/mm 底面95 IT8 6.3 孔47 ?47+0.03 IT7 6.3 前后端面40 IT8 6.3 孔22 22 IT8 6.3 孔12 12 IT8 6.3 表1-1 三.审查轴承座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前后端面要求切削加工和倒角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大于相邻表面。?12mm孔和?22mm孔的端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47mm孔和前后俩个端面由车床加工出来;底面和顶面用铣床加工;另外,该零件其余表面精度都较低,不需要加工,通过铸造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四.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4000件/年,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b%分别为3%和0.5%。代入公式1-1得 N=4000*(1+3%+0.5%)=4140件/年 由查1-3表可知,轴承座属轻型零件;由表1-4知,该轴承座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浅谈发动机机械加工生产线工艺规划

发动机机械加工生产线工艺规划浅谈
作者:杜文
工作单位:吉利控股集团
【摘要】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迅猛进展,本文简单阐述了
发动机机加线前期规划各种考虑因素,结合国内发动机机加
线的进展趋势,简单介绍了刚性线和柔性线两种类型及各自
优缺点,着重介绍各类柔性线的布置及特点,并对部分柔性
机加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发动机,机械加工,工艺规划,刚性线,柔性线
1/1

, 1/1



1 前言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得发动机者得天下”,发动机制造技术也 是汽车制造技术的集中体现。一般所讲的发动机加工要紧是针对发动 机箱体(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连杆等 5 大件进行加工,其余 部件外购,然后进行组装。然而关于一些中小型汽车厂家来讲,受投 资限制,加工 5 大件所需的投资费用实在太高,结合自身实力和市场 销售情况,差不多采纳两种供应方式:一、放弃“核心”,不建发动机 厂,所有发动机外购,减少投资;二、抓住“核心”,建立自己研发团 队,自建发动机厂,自制关键部件,要紧完成对发动机箱体的机械加 工(曲轴、凸轮轴、连杆等托付相关专业厂家加工)及发动机总成的 装配、磨合试验等任务。依照国内各发动机厂家现状,下面简单介绍 一下国内发动机机加线前期规划及进展趋势。 2 发动机机械加工生产线前期规划
发动机机械加工生产线(简称机加线)规划是一项系统性专门强 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基于经验的学问,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 题专门多。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先进性并不是发动机项目实施和运作成
1/1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精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精 1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序言 一.零件的分析 (2) (一)零件的作用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3)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二)基面的选择 (4) (三)制定工艺路线 (4)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三.夹具设计 (16) (一)问题的提出 (16) (二)夹具设计 (17) 2 2020年4月19日

四.工序简图 (21) 五.参考文献 (26)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经过机械设计装备及夹具设计的学习,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铣床夹具。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而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3 2020年4月19日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经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 如下: 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的槽的底面, 4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