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综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综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综合

《图形认识初步》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空间图形中是圆柱的为()

2.桌上放着一个茶壶,4个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观察,请指出下图右边的四幅图,从左至右分别是由哪个同学看到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3.将如图2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从正面看是图3中()

第2题图

A. B. C. D.

B

A

C

A B C D

4.小丽制作了一个如下左图所示的正方体礼品盒,其对面图案都相同,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

5.如图所示,从A 地到达

B 地,最短的路线是( ) A.A →

C →E →B B.A →F →E →B C.A →

D →

E →B D.A →C →G →E →B

6.(2013?云南昭通中考)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

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建”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

上标的字是( )

A .美

B .丽

C .云

D .南 7.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C

D

第5题图

8.如果∠1与∠2互为补角,且∠1∠2,那么∠2的余角是( )

A.21∠1

B.21∠2

C.21(∠1-∠2)

D.2

1

(∠1+∠2)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长方体由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下列图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请将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3.(2012?山东菏泽中考)已知线段AB=8 cm ,在直线AB 上画线段BC ,使它等于3 cm ,则线段AC=_______cm . 4.(1) 048.32 度 分 秒。 (2)///0422372= 度。

5.如图甲,用一块边长为10 cm 的正方形的厚纸板,做了一套七巧板.将七巧板拼成一座桥(如图乙),这座桥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

6.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的方式折叠后,量得∠AOB'=110°,则∠B'OC=______.

7.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_______.

8.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按一定规律在地面上摆成的,若将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底面不涂色),则第n 个几何体中只有两个面...

涂色的小立方体共有 个.

三、解答题 1.计算:

(1)22°18′×5;(2)90°-57°23′27″.

第5题图

1∠β2.已知∠α与∠β互余,且∠α比∠β小25°,求2∠α-

3

的值

3. 一个角的补角加上0

10后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

4.⑴已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0,BC=6,点M、N 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

⑵根据⑴的计算过程与结果,设AC+BC=a,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发现的规律.

⑶若把⑴中的“点C在线段AB上”改为“点C在直线AB上”,结论又如何?请说明理由。

5.(6分)如图所示,线段AD=6 cm,线段AC=BD=4 cm ,E、F分别

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

6.(2012?浙江宁波中考)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

(1)第5个图形有多少颗黑色棋子?

(2)第几个图形有2 013颗黑色棋子?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4.A 5.D 6.C 7.C 8.A 二、填空题

1. 6,12,8 2.四棱锥,圆柱,三楞柱 3.4 4.\\\0482832,

0395.72

5.38° 6.35° 7.5 8.8n -4 三、解答题

1.(1)111°30′;(2)32°36′33″.

2. 45°.

3. 这个角为40度。(提示:设这个角为0x ,则它的余角为0)90(x -,补角为0)180(x -,根据题意,得)90(310)180(x x -=+-,解得40=x ) 4.⑴8.(提示:因为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所以12

MC AC =,

1

2CN BC =

,MN MC CN =+538=+=) ⑵1

2MN a =.若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

1

2MN AB =;⑶若把⑴中的“点C 在线段AB 上”改为“点C 在直线AB

上”,结论不成立.因为射线CA 、CB 没有中点.

5.(1)图中有9个小于平角的角;

(2)155°(提示:因为OD平分∠AOC,∠AOC =50°,所以∠AOD 1=25°,所以∠BOD=180°-25°=155°)

=AOC

2

(3)因为∠BOE =180°-∠DOE-∠AOD=180°-90°-25°=65°,∠COE = 90°-25°=65 ,所以∠BOE =∠COE,即OE平分∠BOE.

1n(n+1),(n为正整数).

6.(1)略,(2)55,

2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 答案全套

七年级(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检测题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 9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 共36分)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5(--的相反数是)5(- (B)3和3-的绝对值相等 (C)若0>a ,则 a 一定不为零 (D)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小 2、已知a a -=、b b =、0>>b a ,则下列正确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3、若a a +-=+-55,则a 是( ) (A )任意一个有理数 (B )任意一个负数或0 (C )任意一个非负数 (D )任意一个不小于5的数 4、对乘积)3()3()3()3(-?-?-?-记法正确的是( ) (A )43-(B )4)3(-(C )4)3(+-(D )4)3(-- 5、下列互为倒数的一对是( ) (A )5-与5 (B )8与125.0 (C )321与2 3 1 (D )25.0与4- 6、互为相反数是指( ) (A )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B )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所得的数。 (C )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表示的数。 (D )相加的结果为O 的两个数。 7、下列各组数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 )节约汽油10公斤和浪费酒精10公斤 (B )向东走5公里和向南走5公里 (C )收入300元和支出500元 (D )身高180cm 和身高90cm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22=- (B )4)2(2-=- (C )6)2(3-=- (D )9)3(2=-

9、计算:22)2(25.03.0-÷?÷-的值是( ) (A )1009- (B )1009(C )4009(D )400 9- 10、下列的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 (A ))2 1 ()32(43)21(0+-<-+<--<--< (B ))2 1(0)21()32(43--<<+-<-+<- - (C ))21 ()32(043)21(+-<-+<<--<-- (D ))2 1 (043)32()21(--<<--<-+<+- 11、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折5次后,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 (A )0.03125 (B )0.0625 (C )0.125 (D )0.25 12、已知5=x 、2=y ,且0<+y x ,则xy 的值等于( ) (A )10和-10 (B )10 (C )-10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 13、用计算器计算 6 8)2()9(-+-,按键顺序 是: 、 、 、 、 、 、 + 、 、 、 、 、 、 ;结果是 。 14、用计算器计算:=-+-÷--)10259()26()57.2(4.133 。 15、某公司去年的利润是-50万元,今年的利润是180万元;今年和去年相比,利润额相差 万元。 16、观察下面数的排列规律并填空:-57、49、-41、 、 。 17、已知,m 、n 互为相反数,则=--n m 3 。 18、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上标注的是05 .003.020+-(单位mm )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 19、若10032a a a a A ++++=Λ,则当1=a 时,=A ,当1-=a 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如图,图中共有线段_____条,若是中点,是中点, ⑴若,,_________; ⑵若 , , _________。 2、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最多能确定 条直线。 3、 2:35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_。 4、 如图,在 的内部从 引出3条射线,那么图中共有_______个角;如果引 出5条射线,有_______个角;如果引出 条射线,有_______个角。 5、 ⑴ ; ⑵ 。 二、选择题 1、 对于直线 ,线段 ,射线 ,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 )

2、如果与互补,与互余,则与的关系是() 、=、、、以上 都不对 3、为直线外一点,为上三点,且,那么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三条线段中最短、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线段是点到的距离、线段的长度是点到 的距离 4、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的度数 为() 、、、、

5、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 、南偏西50度方向、南偏西40度方向 、北偏东50度方向、北偏东40度方向 三、作图并分析 1、⑴在图上过点画出直线、直线的垂线; ⑵在图上过点画出直线的垂线,过点画出直线的垂线。 2、如图,⑴过点画直线∥; ⑵连结; ⑶过画的垂线,垂足为;

⑷过点画的垂线,垂足为; ⑸量出到的距离≈______(厘米)(精确到厘米) 量出到的距离≈______(厘米)(精确到厘米) ⑹由⑸知到的距离______到的距离(填“<”或“=”或“>”) 四、解答题: 1、如图,AD=DB, E是BC的中点,BE=AC=2cm,线段DE的长,求线段DE的长. 2、如图,运动会上一名服务的同学要往返于百米起跑点A、终点记时处B(A、B位于东西方向)及检录处C,他在A处看C点位于北偏东60°方向上,在B处看C点位于西北方向(即北偏西45°)上。 (1)确定检录处C的位置;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AC=2BC,点D、E在直线AB上,点D在点E的左侧 (1)若AB=18,DE=8,线段DE在线段AB上移动 ①如图1,当E为BC中点时,求AD的长; ②点F(异于A,B,C点)在线段AB上,AF=3AD,CE+EF=3,求AD的长; (2)若AB=2DE,线段DE在直线AB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则________. 【答案】(1)解:① 又 E为BC中点 ; ②设,因点F(异于A、B、C点)在线段AB上,可知: ,和 当时, 此时可画图如图2所示,代入得: 解得:,即AD的长为3 当时,

此时可画图如图3所示,代入得:解得:,即AD的长为5 综上,所求的AD的长为3或5; (2) . 【解析】【解答】(2)①若DE在如图4的位置设,则 又 (不符题设,舍去) ②如DE在如图5的位置 设,则 又

代入得: 解得: 则 . 【分析】(1)①根据AB的长和可求出AC和BC,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CE,再由可得CD,最后根据计算即可得;②设,因点F(异于A、B、C点)在线段AB上,可知,和,所以需分2种情况进行讨论:和,如图2、3(见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点E、F位置,再将EF和CE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最后代入求解即可; (2)设,先判断出DE在AB上的位置,再根据得出x和y 满足的等式,然后将其代入化简即可得. 2.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 ①数轴上表示5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②数轴上表示﹣2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③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归纳: 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 应用: ①如果表示数a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则可记为:|a﹣3|=7,求a的值. 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3之间,求|a+4|+|a﹣3|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1. 有理数: (1)凡能写成p q (p ,q 为整数且p ≠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a 是正数; a <0 a 是负数; a ≥0 a 是正数或0 a 是非负数; a ≤ 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 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推断出 a 、b 互为负倒数.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测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座号: 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如图,下列不正确的几何语句是( ) A .直线AB 与直线BA 是同一直线 B .射线OA 与射线OB 是同一射线 C .射线OA 与射线AB 是同一射线 D .线段AB 与线段BA 是同一线段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B .线段中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C .线段中点可以有两个 D .线段的中点有若干个 3.角是指( ) A .由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B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C .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 D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4.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就是∠ABC B .∠1就是∠DCB C .以B 点为顶点的角有两个 D .图中有两个角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5.如果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则( ) A .这两条直线平行 B .这两条直线相交 C .这两直线平行或相交 D .不能确定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同一平面内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如果最多有m 个交点,最少有n 个交点,那么m+n 是( ) A .1 B .2 C .3 D .4 8.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 ,b ,c ,如果,,c b c a ⊥⊥那么a 与b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平行 C .垂直 D .不能确定 9.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 ) A .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B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C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D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0.把一条弯曲的的高速路改为直道,可以缩短路程,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为(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垂线段最短 D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1.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下面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AB CD 3 1= B .DB AC CD -= C .BD AB CD -= 21 D .BC AD CD -= 1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判断时钟的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的时刻,他们每个人都说两个时刻,其中说对的是( ) A .甲说3时整和3时30分 B .乙说6时15分和6时45分 C .丙说9时整和12时15分 D .丁说3时整和9时整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3.要整齐地栽一行树,只要确定两端的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坑所在的直线,其依据是 。 14.22.5°= 度 分;12°24′= 度。 15.三条直线AB ,CD ,EF ,若A B ∥EF ,CD ∥EF ,则 ∥ ,理由是 。 16.如图4,O A ⊥OB ,∠BOC=30°,OD 平分∠AOC ,则∠BOD=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章检测卷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x 3·x 3的结果是( ) A .2x 3 B .2x 6 C .x 6 D .x 9 2.根据北京小客车指标办的通报,截至2017年6月8日24时,个人普通小客车指标的基准中签几率继续创新低,约为0.00122,相当于817人抢一个指标,小客车指标中签难度继续加大.将0.001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1.22×10-5 B .122×10- 3 C .1.22×10-3 D .1.22×10- 2 3.下列计算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x +3)(x -2) B .(-1-3x )(1+3x ) C .(a 2+b )(a 2-b ) D .(3x +2)(2x -3) 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a 2=3a 3 B .(a +b )2=a 2+ab +b 2 C .2(a -b )=2a -2b D .(2ab )2÷ab =2ab (ab ≠0) 5.若(y +3)(y -2)=y 2+my +n ,则m ,n 的值分别为( ) A .m =5,n =6 B .m =1,n =-6 C .m =1,n =6 D .m =5,n =-6 6.计算(8a 2b 3-2a 3b 2+ab )÷ab 的结果是( ) A .8ab 2-2a 2b +1 B .8ab 2-2a 2b C .8a 2b 2-2a 2b +1 D .8a 2b -2a 2b +1 7.设(a +2b )2=(a -2b )2+A ,则A 等于( ) A .8ab B .-8ab C .8b 2 D .4ab 8.若M =(a +3)(a -4),N =(a +2)(2a -5),其中a 为有理数,则M 、N 的大小关系是( ) A .M >N B .M <N C .M =N D .无法确定 9.若a =20180 ,b =2016×2018-20172 ,c =??? ?-232016 ×??? ? 322017 ,则下列a ,b ,c 的大小 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c B .a <c <b C .b <a <c D .c <b <a 10.已知x 2+4y 2=13,xy =3,求x +2y 的值.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边长分别为x 与y 的两种正方形组成一个图形来解决,其中x >y ,能较为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图形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结论: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 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3、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的比较 (1)叠合比较法;(2)度量比较法。 5、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BC=2 1AB 或AB=2AC=2BC 。 例题:1、如果线段AB=5cm ,BC= 3cm ,那么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8 cm B 、2㎝ C .4 cm D .不能确定 解:D 点拨:A 、B 、C 三点位置不确定,可能共线,也可能不共线. 2、已知线段AB=20㎝,C 为 AB 中点,D 为CB 上一点,E 为DB 的中点,且EB=3 ㎝,则CD= ________cm . 解:4 点拨:由题意,BC=0。5AB=10cm ,DB=2 EB=6cm,则CD=BC -DB =10-6=4(cm) 3、平面上有三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条数是( ) A 、1 B .2 C .3 D .1或 3 二、角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2)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 角用“∠"符号表示 (1)分别用两条边上的两个点和顶点来表示。(顶点必须在中间) (2)在角的内部写上阿拉伯数字,然后用这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角. (3)在角的内部写上小写的希腊字母,然后用这个希腊字母来表示角。 (4)直接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3、角的度量:会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4、角的单位:角的单位有度、分、秒,用°、′、″表示,角的单位是60进制与时间单位是类似的。度、分、秒的换算:1°=60′,1′=6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章七检测卷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章七检测卷汇总 第一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将“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支出50元”应记作() A.+50元B.-50元C.+150元D.-150元 2.在有理数-4,0,-1,3中,最小的数是() A.-4 B.0 C.-1 D.3 3.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2的相反数的点是()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4.2016年第一季度,某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持续增加,获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408万元.408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408×104B.4.08×104 C.4.08×105D.4.08×106 5.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14)-5=-9 B.0-(-3)=3 C.(-3)-(-3)=-6 D.|5-3|=-(5-3) 6.有理数(-1)2,(-1)3,-12,|-1|,-(-1),- 1 -1 中,化简结果等于1的个数是 () A.3个B.4个C.5个D.6个 7.将一把刻度尺按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刻度尺上的“0cm”和“8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6和x,则x的值为() A.4.2 B.4.3 C.4.4 D.4.5 8.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b>0 B.|a|>-b C.a+b>0 D.ab<0 9.若|a|=5,b=-3,则a-b的值为() A.2或8 B.-2或8 C.2或-8 D.-2或-8 10.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22016的末位数字是() A.2 B.4 C.6 D.8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一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将“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支出50元”应记作( ) A .+50元 B .-50元 C .+150元 D .-150元 2.在有理数-4,0,-1,3中,最小的数是( ) A .-4 B .0 C .-1 D .3 3.如图,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点,其中表示2的相反数的点是( )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4.2016年第一季度,某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持续增加,获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408万元.408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408×104 B .4.08×104 C .4.08×105 D .4.08×106 5.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 .(-14)-5=-9 B .0-(-3)=3 C .(-3)-(-3)=-6 D .|5-3|=-(5-3) 6.有理数(-1)2,(-1)3,-12,|-1|,-(-1),-1 -1 中,化简结果等于1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7.将一把刻度尺按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刻度尺上的“0cm”和“8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6和x ,则x 的值为( ) A .4.2 B .4.3 C .4.4 D .4.5 8.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0 B .|a |>-b C .a +b >0 D .ab <0 9.若|a |=5,b =-3,则a -b 的值为( ) A .2或8 B .-2或8 C .2或-8 D .-2或-8 10.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22016的末位数字是( ) A .2 B .4 C .6 D .8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3的相反数是________,-2018的倒数是________. 12.在数+8.3,-4,-0.8,-15,0,90,-34 3 ,-|-24|中,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已知:如图(1)∠AOB和∠COD共顶点O,OB和OD重合,OM为∠AOD的平分线,ON为∠BOC的平分线,∠AOB=α,∠COD=β. (1)如图(2),若α=90°,β=30°,求∠MON; (2)若将∠COD绕O逆时针旋转至图(3)的位置,求∠MON(用α、β表示); (3)如图(4),若α=2β,∠COD绕O逆时针旋转,转速为3°/秒,∠AOB绕O同时逆时针旋转,转速为1°/秒,(转到OC与OA共线时停止运动),且OE平分∠BOD,请判断∠COE与∠AO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OM为∠AOD的平分线,ON为∠BOC的平分线,α=90°,β=30° ∴∠MOB=∠AOB=45° ∠NOD=∠BOC=15° ∴∠MON=∠MOB+∠NOD=45°+15°=60°. (2)解:设∠BOD=γ,∵∠MOD= = ,∠NOB= = ∴∠MON=∠MOD+∠NOB-∠DOB= + -γ= (3)解:① 为定值, 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DOB=3t-t=2t, ∠DOE= ∠DOB=t, ∴∠COE=β+t, ∠AOD=α+2t,又∵α=2β, ∴∠AOD=2β+2t=2(β+t). ∴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分别求出∠MOB和∠NOD,再根据∠MON=∠MOB+∠NOD,可求出∠MON的度数。 (2)设∠BOD=γ,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分别表示出∠MOD和∠NOB,再利用

∠MON=∠MOD+∠NOB-∠DOB,可求出结果。 (3)设运动时间为t秒,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DOB、∠COE、∠AOD,再求出∠COE和∠AOD的比值。 2.如图,数轴上线段AB=4(单位长度),CD=6(单位长度),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6,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8. (1)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线段AD=________; (2)若线段AB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①若BC=6(单位长度),求t的值; ②当0<t<5时,设M为AC中点,N为BD中点,求线段MN的长. 【答案】(1)-12;24;40 (2)解:①设运动t秒时,BC=6 当点B在点C的左边时, 由题意得:4t+6+2t=30, 解之:t=4; 当点B在点C的右边时, 由题意得:4t?6+2t=30, 解之:t=6. 综上可知,若BC=6(单位长度),t的值为4或6秒; ②当0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 3、+2、-1、+ 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3 1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练习

15? 65? 东 (5) B A O 北 西 南一、填空 1 (1)线段AB=5,延长AB 到C,使BC=2AB,若D 为AB 的中点,则DC 的长是 _________. (2)线段AB=5cm,C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BC=8cm,则AC=________. 2 如图, D 为AB 的中点, E 为BC 的中点, AD =1cm, EC =1.5cm, 则DC =____cm. 3 ∠α的补角是137°,则 ∠α=__________,∠α的余角是__________; 65°15′的角的余角是_________;35°59′的角的补角等于__________。 4.(1)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余角为_________°. 5.如图5所示,射线OA 表示_____________方向, 射线OB 表示______________方向. 6.如图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 (1)若∠AOC =32°48′56″,则∠BOC=____°____′____″ (2)若∠BOC = 5 3∠AOB ,则∠AOC=________°. 7.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交点个数最多有_______个. 8.时钟4点15分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 9.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是∠AOC 的平分线,∠1=17°,则 ∠2=_____°,∠3=______° (图3) (图4) 10.如图4,OM 是∠AOB 的平分线,射线OC 在∠BOM 的内部,ON 是∠BOC 的平分线若∠AOC=80°,则∠MON=__° 二 选择 11.已知线段AB =10 cm ,AC +BC =12 cm ,则点C 的位置是在:①线段AB 上;②线段AB 的延长线上;③线段BA 的延长线上;④直线AB 外.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 (A )0种 (B )1种 (C )2种 (D )3种 12.分别在线段MN 的延长线和MN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P 、Q ,使MP =2NP .MQ =2MN .则线段MP 与NQ 的比是………( ) (A ) 31 (B )32 (C )2 1 (D )23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 (B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A B O B O C A M N C B A 1 3 2 O E D

七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及标准答案

过程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已知4个数中:(―1)2005,2 -,-(-1.5),―32,其中正数的个数有( ). A.1 B.2 C.3 D.4 2.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则该药品在()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A.18℃~20℃B.20℃~22℃ C.18℃~21℃ D.18℃~22℃ 3.多项式3x2-2xy3- 2 1 y-1是(). A.三次四项式B.三次三项式 C.四次四项式D.四次三项式 4.下面不是同类项的是( ). A.-2与 2 1 B.2m与2nC.b a2 2 -与b a2 D.2 2y x -与2 2 2 1 y x 5.若x=3是方程a-x=7的解,则a的值是(). A.4B.7 C.10 D. 7 3 6.在解方程 123 1 23 x x -+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3(x-1)-2(2+3x)=1 B.3(x-1)+2(2x+3)=1 C.3(x-1)+2(2+3x)=6D.3(x-1)-2(2x+3)=6 7.如图1,由两块长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它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B.C. D. 8.把图2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与它相似的物体是( ). A.课桌B.灯泡C.篮球 D.水桶 9.甲、乙两班共有98人,若从甲班调3人到乙班,那么两班人数正好相等.设甲班原有人数是x人,可列出方程(). A.98+x=x-3B.98-x=x-3 C.(98-x)+3=x D.(98-x)+3=x-3 图1 图2

10. 以下3个说法中:①在同一直线上的4点A、B、C、D只能表示5条不同的线段;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③同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大于它的余角.说法都正确的结论是(). A.②③B.③C.①② D.① 11.用一副三角板(两块)画角,不可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1350B.750 C.550D.150 12.如图3,已知B是线段AC上的一点,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AC的中点,P为NA 的中点,Q是AM的中点,则MN:PQ等于(). A.1B.2C.3 D.4 图3 Q P N M C B A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请你写出一个解为x=2的一元一次方程. 14.在3,-4,5,-6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 15.下图(1)表示1张餐桌和6张椅子(每个小半圆代表1张椅子),若按这种方式摆放20张餐桌需要的椅子张数是. 16.计算:77°53′26"+33.3°=______________. 三、解答与证明题(本题共72分) 17.计算:(本题满分8分) (1)-21 2 3 +3 3 4 - 1 3 -0.25(4分) (2)22+2×[(-3)2-3÷ 1 2 ](4分) 18.(本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22 2 963() 3 y x y x -++-,其中1 2- = =y x,.(4分) 19.解下列方程:(本题满分8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 1,CE 平分∠ACD,AE 平分∠BAC,且∠EAC+∠ACE=90°. (1)请判断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E=90°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直角顶点E 移动时,写出∠BAE 与∠E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 3,P 为线段 AC 上一定点,点 Q 为直线 CD 上一动点,且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点 Q 在射线 CD 上运动时(不与点 C 重合),∠PQD,∠APQ 与∠ BAC 有何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答案】(1),理由如下: CE 平分,AE 平分, ; (2),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AE交CD于点F,则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 (3),理由如下:

,即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又,即 即.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 2.在数轴上、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和,我们用表示到之间的距离;例如表示7到3之间的距离. (1)当时,的值为________. (2)如何理解表示的含义? (3)若点、在0到3(含0和3)之间运动,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答案】(1)5或-3 (2)解:∵ = , ∴表示到-2的距离 (3)解:∵点、在0到3(含0和3)之间运动, ∴0≤a≤3, 0≤b≤3, 当时, =0+2=2,此时值最小, 故最小值为2; 当时, =2+5=7,此时值最大, 故最大值为7 【解析】【解答】(1)∵, ∴a=5或-3; 故答案为:5或-3; 【分析】(1)此题就是求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1的点之间的距离是4,根据表示数a的点在表示数1的点的右边与左边两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 (2)此题就是求表示数b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之间的距离; (3)此题就是求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之间的距离及表示数b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之间的距离和,而0≤a≤3, 0≤b≤3, 借助数轴当时,的值最小;当时,的值最大. 3.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F,G分别在边AB,DA,BC上,将三角形AEF沿EF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 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