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物流系统评价
第九章 物流系统基本原理

物流系统的服务目标 物流系统的成本目标
物 120 (流 成 100 本 80
60 40 20 0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冲突
B
%)
A
0 60
80
20
100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 系示意图
40 物流服务水平 (%)
当MS>1, 物流服务水平的增加速度慢于物流成本的增加速度。 当MS=1, 物流服务水平的增加速度等于物流成本的增加速度。 当MS<1, 物流服务水平的增加速度快于物流成本的增加速度。
X25:产品替代率(Product Substitutions)
X31:首次报修修复率(First Call Fix Rate) X32:客户投诉率(Customer Complaints)
交易后 (X3)
供应链物流业绩衡量指标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衡量频率 主要业务 指标 按年或按 月 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水平 资产管理 原材料库存 产成品库存 当地送货车辆利用 率 运作效率
第三类 物流系统的内部运作
第四类 物流系统的主要输出
是按照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原则,对物流系统内部 要素互相冲突,或者,虽然不冲突但需要互相配合 的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和协调,最后确定能够实现 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物流系统整体目标和物流系统 要素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全过程。
1、物流目标系统化本身的目标 ——实现物流系统整体目标最优,而不是系统内 部要素目标最优化。
显然,物流服务需求方(客户)喜欢
MS<1. 物流服务的提供商(物流公司)喜欢 MS>1
平衡的状态MS=1极少出现。
第九章 物流系统评价

0.04 0 0.6667 0.3333 1
0.2967 0.6067 0.6294 0.6532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8
反映了按照极差变换和线性变换处理的线性加权 结果不不同,标准化处理方法的不同对结果影响 很大。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9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e5
评价的意义
评价是确定每一个备选方案价值以及一个方 案相对于其他方案可取性的过程,主要解决:
确定如何来衡量方案的价值;估计所建议的措 施的费用与效益的来源和时机
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的影响、权衡轻重和 不确定性等方面的信息 为规划人员提供一种对物流系统进一步研究 改进的机会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4
§4 评价的常用方法
一、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的方法 德尔菲法:匿名性、统计性、反馈性、收敛性的 特点。
逐对比较法:两两比较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对相对重要的指标赋予高值(1),相对不重要的 指标赋予低值(0)。最后根据各评价指标的累计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缺点:0、1打分 过于偏激) 头脑风暴法: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quantifiable measurements, agreed to beforehand, that reflect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an organization.
物流生产率 物流质量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7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概述与指标体系

1.900 V 0.318
0.782
求根法:
2 .466 V 0 .405
1
0 .633
W
0
.
106
0 .261
0 .637
W
0
.105
0 .258
(五)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求得的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 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 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 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二)多级递阶的层次结构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把问 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想要达到的总目 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 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 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 构模型。
一个典型的层次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二、系统综合评价的步骤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系统评价指标
指标是衡量系统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 在系统评价时通常采用多种尺度进行相互比较, 这种尺度就是评价指标。 一般来说,系统目的/目标是多层次的,相应地, 用于评价这种目的/目标的指标也不只一个,也应 该是具有层次结构的一个体系,这就是系统的评 价指标体系。
1/ 3 3 1
(四)相对重要程度(即权重)的计算
实践中可以采用求和法或求根法计算特征值的近似值。
(1)求和法
①将判断矩阵A按列归一化(即列元素之和为1):b ij
②按行求和:vi
n
bij
a ij a ij
j 1
③归一化:wi0
vi vi
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1.1 基本概念。
成本效益分析法啊,就是看看物流系统投入多少成本,又能得到多少效益。
这就好比咱做生意,得算算账,不能只往里砸钱,得看看最后能赚多少。
比如说,一家快递公司打算升级它的分拣设备,这设备要花不少钱呢,但是如果能提高分拣速度,减少人工成本,还能减少包裹出错率,那带来的效益可能就很可观。
这就像咱们常说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前期得有点投入,就看后面的回报值不值。
1.2 局限性。
不过呢,这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有些效益啊,不是那么容易量化的。
像物流系统升级后,客户满意度提高了,这满意度值多少钱呢?很难说清楚。
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而且,成本和效益的计算有时候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能今天算出来效益大于成本,明天市场一波动,就反过来了。
二、层次分析法。
2.1 怎么操作。
层次分析法就有点像咱把一个大问题拆成一个个小问题来解决。
比如说评价一个物流系统,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目标层,像提高物流效率;准则层,像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配送及时性这些;方案层,就是不同的物流方案。
然后通过比较各个层次之间的重要性,给它们打分,最后算出哪个方案最好。
这就好比盖房子,一块砖一块砖地砌,最后建成一个完整的房子。
2.2 优点。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它比较系统全面。
能把复杂的物流系统按照不同的层次和因素进行分析,不会遗漏重要的方面。
就像一张大网,把各个相关的东西都网罗进来了。
而且,它可以结合专家的经验和判断,毕竟我们这些专家见多识广嘛。
2.3 缺点。
但是呢,这方法也有点麻烦。
要确定各个层次之间的权重,有时候专家的意见也不统一啊,就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而且,计算过程相对复杂,要是数据多一点,很容易算错,那就前功尽弃了。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
3.1 原理。
模糊综合评价法呢,是考虑到物流系统中的一些模糊因素。
比如说物流服务质量的好坏,这是个很模糊的概念。
有的客户觉得差不多就行,有的客户要求就很高。
华工物流工程随堂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 物流工程简介-1.1物流的概念 1. 我国国家标准 GB/T18354-2001 《物流术语》中的物流的定义是: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参考答案: ABCD2. 所谓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
参考答案:V第一章物流工程简介-1.2物流工程概述参考答案: B2. 物流工程与设施规划与设计共同产生于早期制造业的工厂设计()参考答案:V3. 目前,物流工程的重要性己逐步为社会所认同,被认为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物流合理化、个性化、现代化,己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 )参考答案:X物流工程随堂练习际需要,将(A 、运输、储存)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装卸、搬运C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D 、信息处理1. A 、 B 、 物流工程的特点不包括( 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 串联性 )。
C 、 综合性D 、 实践性参考答案: B2. A 、 B 、 C 、物流工程研究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占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降低物流费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 充分使用已有技术,减少技术过快更新造成的成本消耗 参考答案: DD 、 3. 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所要做的就是解决物流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A 设施规划与设计B 、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C 、物流仿真技术 D)、运输技术参考答案: ABC4.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是对物料搬运的设备、 储存的控制与管理; 2. 搬运(运输)设备、 参考答案:V路线、运量、搬运方法以及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包括:搬运(运输)与容器、包装的设计与管理。
5. 物流工程 (Logistics Engineering ) 把生产和消费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

第二节
物流系统优化
三、物流系统优化方法
(一)运筹学方法
1、规划论--线性规划 【例7-2】
x
2
12
4 x1 3 x 2 36
10
图解法
8
600 x1 700 x 2 6400
6
4
2
2 x1 3 x 2 24
0
2
4
6
8
10
12
x
1
第二节 三、物流系统优化方法 (一)运筹学方法
第一节
物流系统评价
一、物流系统评价综述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可操作性原则
第一节
物流系统评价
一、物流系统评价综述 (三)物流系统评价的主要步骤 明确问题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指标权重 确定评价方法 单项评价 综合评价 提出评价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三、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
物流系统评价
1.明确问题,使问题层次化,并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图7-2 层次结构模型
第一节
物流系统评价
(一)层次分析法 2、构造判断矩阵 A= aij 表7-1 判断矩阵
nn
第一节
(一)层次分析法 重要性等级
物流系统评价
表7-2 判断矩阵重要性等级及赋值
第9 章 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掌握物流系统优化方法; 掌握物流系统整合的原则; 了解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了解物流系统优化内容; 了解物流系统整合的内容
了解物流系统仿真的主要方法。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

(1)判定物流系统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能否在满足 各种约束条件下实现物流系统的预定目的。
(2)按照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评出参评的各方案的优劣,为决策,即选 择实施方案打下基础。
2
二. 物流系统评价的对象
物流系统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四个方面:
❖(系统实施之前)对物流系统方案的评价;(可能产生 的后果和影响进行评价)
为权数乘上各个量化了的性能价值, ❖ 最后把所有加了权的性能价值求和,就得到某一物流系统方案的
综合评价。
具体评价方法
❖ 加权评分法 ❖ 交叉影响评分法
21
1. 加权评分法
设某物流系统共有n个方案,第i个方案的价值记为Vi
Vi Wj Sij ,
1i n
式中:n——物流系统性能或评价因素的数量;
bj : 第j年年底的利润额
rj : 第j年底向银行归还贷款的利息率
解:将各方案的投资与利润换算成现值,计算效益成本比 方案1
C1
50 50 1 0.15
50 (1 0.15)2
131.29万元
B1
60
(1
1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4
(1
1 0.15)5
(1
1 0.15)8
132.25
E1 B1 / C1 132.25 /131.29 1.007 同理可得:
资源性指标。 时间性指标。
5
五. 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关联矩阵法
❖ 用矩阵形式来表示各个可行方案有关评价指标,然后计算各评价指 标的加权和(即综合评价值)。
关联树法
❖ 是一种针对复杂问题进行评价的方法。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其中 最著名的是Pattern法——相关数技术评价的计划辅助。
物流系统规划评价

1.项目建议书的作用 项目建议书是我国基本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它 由部门、地区或现有企业,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 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企业的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收 集资料、踏勘建设地点、初步分析投资效果的基础上进行 编制。 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宏观上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看其 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规划的方针和要求,同时初步分析建设 的条件是否具备,是否值得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这是 初步的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
评价是在物流网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中对规划方案及其 各阶段效果的描述和价值的阐明。 物流规划评价是根据物流调查资料分析评价物流系统的现 状,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是物流规划的一项重要 内容,它贯穿于物流系统规划的每一个环节。
对生产系统和物流系统进行规 划后,可设计出几个可行的布 置方案,为了从中选出一个最 优的方案, 规划设计者应对各方案进行分 析、比较和评价,提供完整客 观的方案评价报告,用于辅助 决策者进行方案的选择。
可行性研究从项目意向变为具体设想,到编制出 作为决策依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机会研究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其任 务是对项目投资方向提出设想。即在一定的地区 和部门内,以自然资源和市场调查预测为基础, 选择、寻求最佳的投资机会。 机会研究比较粗略,主要依靠笼统的估计而不是 详细的分析。 机会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地区、部门情况,产业 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资源条件,劳动力状况, 社会地理条件,市场情况等。 如果机会研究证明投资项目可行,则需进行深一 步研究。
1.优缺点比较法 最简单的评价方法。 列出每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加以比较,如采用 表格的方式,列出每个方案的布置图、物流动线、 搬运距离、可扩充性等相关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选择好优缺点所涉及的因素,特别是有关人员所 考虑和关心的主导因素。可以编一个内容齐全的 设施方案评价因素点检表,供规划人员结合设施 的具体情况逐项点检并筛选需要比较的因素。 优缺点比较法难于获得准确而科学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5
评价的意义
评价是确定每一个备选方案价值以及一个方 案相对于其他方案可取性的过程,主要解决:
确定如何来衡量方案的价值;估计所建议的措 施的费用与效益的来源和时机
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的影响、权衡轻重和 不确定性等方面的信息 为规划人员提供一种对物流系统进一步研究 改进的机会
0.04 0 0.6667 0.3333 1
0.2967 0.6067 0.6294 0.6532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8
反映了按照极差变换和线性变换处理的线性加权 结果不不同,标准化处理方法的不同对结果影响 很大。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9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32
AHP的基本原理
先分解后综合的系统思想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7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内容和阶段 评价的阶段
现状评价 方案评价 实效评价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8
§2 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评价原则 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方案的可比性 评价指标的系统性 评价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性 实用性原则
评价指标
服务差错率 (%) 服务响应性 公司信 誉 资产规模 (万元) 收费标准 (占货值%) 员工素质
U(Ai)
候选服务商 A1 A2 A3 A4
0.33 0 1 0.5714 0.7143
0.13 1 0 0.5 0.5
0.20 0 1 0.5 1
0.05 0 1 0.25 0.5833
0.25 0.6667 0 1 0.3333
候选服务商
A1 A2 A3 A4
(%)
0.2222 1 0.4 0.5
%)
0.8889 0.7273 1 0.8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2
极差变换
评价指标 服务差 错率 候选服务商 A1 A2 A3 A4 (%) 0 1 0.5714 0.7143
服务响
应性 1 0 0.5 0.5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二○一三年七月
第九章 物流系统评价
§1 物流系统评价的概述 §2 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3 评价指标设计与数据处理
§4 物流系统评价的常用方法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
本章学习目标
财务价值
顾客意见
目标 测评指标
关键物流 活动
客户导向 目标 测评指标
提供什么 物流产品
愿景 与战略
未来发展 目标 测评指标
内部运作过程 目标 测评指标
持续改进 创造价值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15
§3 评价指标设计与数据处理
三、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举例
2016/11/12
800 1200
4.5 5.5
4.0 5.0
低 高
一般 很高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1
线性变换
评价指标 服务差 错率 服务响 应性 1 0.5556 0.7778 0.7778 公司信 誉 0.5556 1 0.7778 1 资产规模 (万元) 0.2941 1 0.4706 0.7095 收费标准 (占货值 员工素 质 0.3333 0.7778 0.5556 1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31
决策是指在面临多种方案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择 某一种方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决策问题。举例 1. 在海尔、新飞、容声和雪花四个牌号的电冰箱中选 购一种。要考虑品牌的信誉、冰箱的功能、价格和耗 电量。 2. 在泰山、杭州和承德三处选择一个旅游点。要考虑 景点的景色、居住的环境、饮食的特色、交通便利和 旅游的费用。 3. 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数学教育中选择一个领域 申报科研课题。要考虑成果的贡献(实用价值、科学 意义),可行性(难度、周期和经费)和人才培养。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6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内容和阶段 评价的内容
常见的物流项目评价 物流技术工程:物流园区、中心、配送中心、仓 储设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物流技术等; 物流管理项目:创建物流企业、集团整合物流功 能、组织机构改革、发展战略等 物流运作方案:运输、配送、快递、包装、物流 信息、第三方物流方案等
政策性指标 技术性指标 经济性指标 社会性指标 资源性指标 时间性指标 指标体系既不能太广泛,又不能过于集中。有针对性选择。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11
§3 评价指标设计与数据处理
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
(1)认真、全面地分析拟评价的物流系统的各项目 标要求; (2)拟定指标草案,在调查分析基础上,运用头脑 风暴法或德尔菲法制定出指标体系; (3)经过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反复交换信息、统计 处理和综合归纳,不断调整评价指标; (4)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30
定义: AHP法即层次分析法,其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 组成要素,又将这些要素按支配关系分组成递阶 层次结构。在每一层次按照某一规定准则,通过 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建 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 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得出该层要素对于该准 则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个层次要素对于总 体目标的组合权重。然后综合有关人员的判断, 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整个过程体 现了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征。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13
§3 评价指标设计与数据处理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与模型 平衡计分卡,同样来源于企业管理
Balance Score Card, BSC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14
平衡记分卡系统的建立
平衡记分卡把愿景和战略分解在四个方面。我们按照 关键物流活动和KPI选取的规则,把企业绩效评价进行 四个方面的分解,来构建平衡记分卡系统。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4
一、物流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 评价的作用
系统规划是一个科学的、民主的、动态的集体思 维过程,价值体系和评价分析是系统规划过程中 的一个关键内容。 评价贯穿于规划决策的每一步,主要有:
现状评价 规划中评价 方案评价(决策评价) 后评价(实效评价)
*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1 i m
Page26
线性变换
评价指标
服务差错率
(%) 服务响应性
公司信
誉
资产规模
(万元)
收费标准 (占货值 %)
员工素
质
U(Ai)
候选服务商 0.33 A1 A2 0.2222 1 0.13 1 0.5556 0.20 0.5556 1 0.05 0.2941 1
0.25 0.8889 0.7273
0.04 0.3333 0.7778 0.5647 0.8652
A3 A4
0.4 0.5
0.7778 0.7778
0.7778 1
0.4706 0.7095
1 0.8
0.5556 1
0.6844 0.7414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7
极差变换
一般 5
5
高 7
3
很高 9
1
最高 10
0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0
评价指标 服务差 错率 候选服务商 (%)
服务响
应性
公司信
誉
资产规模
(万元)
收费标准 (占货值 %)
员工素
质
A1 A2
A3 A4
0.9 0.2
0.5 0.4
很高 一般
高 高
一般 很高
高 很高
500 1700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5
二、线性加权和法
线性加权和法是在已经过预处理的标准化决策矩阵R的 基础上进行的,它先对n个标准化的指标构造评价函数:
U ( Ai ) j rij
j 1
n
i 1,2,...,n
然后,按照如下原则选择满意方案:
A Ai maxU ( Ai ) ,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4
§4 评价的常用方法
一、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的方法 德尔菲法:匿名性、统计性、反馈性、收敛性的 特点。
逐对比较法:两两比较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对相对重要的指标赋予高值(1),相对不重要的 指标赋予低值(0)。最后根据各评价指标的累计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缺点:0、1打分 过于偏激) 头脑风暴法:
公司信
Hale Waihona Puke 誉 0 1 0.5 1资产规模
(万元) 0 1 0.25 0.5833
收费标准 (占货值 %) 0.6667 0 1 0.3333
员工素
质 0 0.6667 0.3333 1
2016/11/12
第9章 物流系统评价
Page23
统一评价准则法 由专家确定每个指标的评价标准,一般分为三到七 档,规定每档得分的条件。由于采用标准分,得分 不受其它方案的得分影响,因此能进行绝对的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