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2013年(小学)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2013年(小学)

陕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2013年(小学)

一、单选题

(略)

二、判断题A对B错

1.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修业年限及其之间的关系,但不规定入学条件。

答案:B

[解答] 学校教育制度除了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修业年限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外,也规定入学条件。

2.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教育发展实践中,义务教育年限既有向下延伸,又有向上延伸。

答案:A

3. 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在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呈上升趋势。

答案:B

[解答] 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发展趋于平稳,因而并不是整个中小学生理发展都是呈上升趋势。

4. 教案是教师整个备课进程物化结果,也就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备课就是写教案。

答案:B

[解答] 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同时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因而备课不只是写教案。

5. 在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一般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针对不同个体的品德培养则具有多开端性。

答案:A

2013陕西教师招聘笔试题及解析

2013陕西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与解析 1.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行为 B 人手被火烫伤便立即移开 C 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 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答案:A解析: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如手碰到强烈刺激就立即缩回。A选项不属于反射行为,因为反射需要有神经系统才能进行,而草履虫是一种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他不具有反射的能力,因为其没有独立分化出来的神经系统。B是属于反射行为,因为其本身是不需要学习的本能行为,所以属于无条件反射。C是黑猩猩通过学习或者本能而产生的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反射。D是学生通过学习而习得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属于反射的行为。 2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无意识、最根本动因。持该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答案:A解析:精神分析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其理论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他的主要观点有两个方面,首先,他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这是他的泛性论观点。弗洛伊德因为自己的这个观点广受诟病。罗素就曾经称弗洛伊德为闯进知识花园的大野猪。其次,他提出了著名的无意识的观点,他认为性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所以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就是人是收到无意识支配的野兽。我们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无意识和性本能。这是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 3.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 )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 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 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学周的编制。 课程标准:是对希望在小期间应形成的特定知识、技能和形态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目标就是教育意图。狭义的课程目标含义定位于教育内部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的视角,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中,课程领导者通过权力的分享,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过程,提高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成学校形成民主、和谐、开放的学校文化。 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

2018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解析(小学语文)

2018陕西安康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解析(小学 语文)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解析(小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 2.下列汉字均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分内奢靡神采铤而走险 B.劝诫伶仃折中治丝益棼 C.战栗谋划录像披星戴月 D.佐证精萃押韵阴谋诡计 2.【答案】D。解析:D项精萃改为“精粹”。 3.下列作者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九辩》 B.胡适——《文学革命论》 C.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D.司汤达——《双城记》 3.【答案】C。解析:A项“宋玉——《九辩》”;B项“陈独秀——《文学革命论》”;D 项“狄更斯——《双城记》”。 4.下列语句有病句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疫情继续大规模扩散,各国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B.由于书写印刷工具的更新,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 C.虽然分数依然未及格,但是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他天资愚笨的缘故。 D.她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数学老师。 4.【答案】B。解析:“由于”掩盖了主语,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应删去“由于”。 5.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 A.单音节词 B.双音节词 C.三音节词 D.多音节词 5.【答案】B。解析: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双音节词。 二、判断题 1.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是指“象形、会意、指示、形声、转注和假借”。( ) 1.【答案】×。解析:“指示”改为“指事”。 2.汉语的调类有五种,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 2.【答案】×。解析:汉语的调类为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3.“比”字的第一笔是“竖钩”。( ) 3.【答案】×。解析:“比”字的第一笔是“横”。 三、填空题

教育基础知识教师考编题

山东2009年一、单项选择题: 1. 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出来的教育工 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 A.教育法规 B.教育政策 C.教育方针 D.教育规章 2.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世纪末要达到()。 A.2% B.3% C.4% D.5% 3.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4.随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转变职能,要变过去以直接管理为主为()。 A.以宏观管理为主 B.以微观管理为主 C.以间接管理为主 D.以分权管理为主 5.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计划的组织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区教育 6.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梅纽斯的()。 A.《普通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7.国家队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标准 C.教育原则 D.教育政策 8.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论语》 B.《学记》 C.《劝学篇》 D.《孟子》 9.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关系过程中结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是()。 A.教育关系 B.教学关系 C.管理关系 D.师生关系 1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依据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生产率的学说 B.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的学说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1.所谓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 A.德育形式 B.德育原则 C.德育方法 D.德育途径 12.相对于环境和教育而言,生物因素对人的发展起()。 A.基础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能动性作用 D.主导型作用 13.学校德育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是()。 A.榜样示范 B.实际锻炼 C.陶冶教育 D.说服教育 14.产生最早、至今仍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类型是()。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15.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 A.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国家、地方、社区三级课程管理 C.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课程管理 D.国家、学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6.根据课程标准系统表述课程内容的是()。 A.教案 B.教辅 C.教参 D.教科书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陕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陕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陕西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综合》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3.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 A.心理教育 B.心理评估 C.心理测验 D.心理辅导

4.当人处在群体中时,有时会做出平时不会做的破坏性行动,这是() A.从众现象 B.社会干扰现象 C.去个体化现象 D.群体极化现象 5.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A.是积极的 B.是消极的 C.具有二重性 D.是不确定的 6.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或解聘 C.追究其他法律责任 D.罚金或拘役 9.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A.社会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政治地位 10.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 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参考答案】 1.B。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C。解析: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全套)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 习提纲(全套)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 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 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和谐教育 斯巴达,军事< 雅典,民族政治< 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 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20.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2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22.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24.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5.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 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6.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27.教育是研究教员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28.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

2018年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2018年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 1.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韩愈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师德对教师的行为起着()的作用 A.监督与检查 B.影响与促进 C.丰富和完善 D.规范与评价 3.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4.一个教师能否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与他的()有着密切联系。 A.职业道德水平 B.学历水平 C.人格特质 D.教育威信 5.师生关系是() A.师道尊严的关系 B.授受关系 C.民主平等的关系 D.上下级关系

6.既对教师的道德行为起着定向作用又是教师道德自律的最高实现形式的道德范畴是()。 A.教育爱心 B.教育良心 C.教育公正 D.教育威信 7.年轻的王老师为了建立师生关系经常留在教室里与学生聊天,聊天过程中他了解了很多原来不知道的信息,有一天一个学生对他说:“老师,我来这个班级这么久,您是第一个了解和关心我的生活的老师,谢谢您!”这说明()是师德的灵魂。 A.教书育人 B.终身学习 C.为人师表 D.关爱学生 8.李老师发现教师的工作除了上课还有很多事情,每天忙个不停工资却不高,于是他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不认真备课,不亲自批改作业……如此,学生向学校反应很少见到李老师有问题也没办法请教。对于李老师这种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李老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 B.国家实行按劳分配拿多少工资做多少事没理由要求教师“无私奉献” C.李老师已经无药可救,像他这种人就应该清除出教师队伍 D.李老师没错,教师也是人,也要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不可能全扑在教育上 9.教师职业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教师()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陕西省特岗教师考试历年试题《教育综合知识》

陕西省特岗教师考试历年试题《教育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教师职业道德上,我们应该大力肯定和倡导的是( )。 A.言教 B.功利 C.热爱 D.善教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 A.爱岗敬业 B.严谨治学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3.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是教育公正的( )的要求。 A.根本 B.一般 C.重要 D.普适 4.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受学生普遍欢迎?( ) A.对立型 B.权威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

5.体现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品质是( )。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正式施行是从( )开始的。 A.1993年10月31 日 B.1994年1月1日 C.1995年5月15日 D.1996年9月1日 7.下列不属于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的是( )。 A.法人 B.教师 C.经费 D.组织 8.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 A.公务人员 B.专业人员 C.非专业人员 D.自由职业人员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这体现了该法的( )。

A.社会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10.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 )。 A.同等的法律地位 B.相近的法律地位 C.相等的法律地位 D.不同的法律地位 11.“先行组织者”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 A.奥苏贝尔 B.布鲁纳 C.斯金纳 D.桑代克 1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 A.学会学习 B.学习迁移 C.创造性 D.学习动机 1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 )。 A.认知矛盾 B.习俗水平

教师考编语文招教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梳理

教师考编|语文招教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梳理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地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地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地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4.第一位伟大地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地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地作家是:叶圣陶 1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1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地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14.两篇《狂人日记》地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地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地第一名(解元,会元,) 24.殿试三鼎甲: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地)法(佛所说地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地人)

2019年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对违反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A、开除 B、批评教育并处罚款 C、批评教育,但不得随意开除 D、罚款 【答案】C 2、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答案】D 3、根据新征程的部署,到本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A、中等发达国家 B、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A、压抑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答案】D 5、本科教育有特定的培养目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是()。A、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B、掌握本专业前沿理论,并具有创新成果

C、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D、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答案】B 6、在以下各条中,对教育工作的效果最具直接影响的是()。A、教师衣着打扮的层次 B、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 C、教师的报酬 D、学生的素质 【答案】B 7、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教师道德除了反映一般规律的共同要求外,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反映了()。A、道德的理想性 B、道德的超前性 C、教师道德的层次性 D、教师道德的社会性 【答案】C 8、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加涅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答案】C 9、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答案】A 10、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说明()。 A、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案】C 11、教师如果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为()。A、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一.填空题 (每空 分 共 分) . 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的 梅伊曼 拉伊 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作用。 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 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 中实现的。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造性、 空间的延续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 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 二.(判断 只写出对或者错 不必说明理由每题 。 分 共 分)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 传递和转换 消解过程来研究。(× )

社会主义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育的速度和 规模 。(√ )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 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 )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基本部分是说明部分。(× )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发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 ) 热爱学生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 三.简答(共 分) 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分) (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怎样理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规律?( 分) 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

2020年全国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七)

2020年全国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 拟卷及答案(七)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 A )。 A.孔子 B.孟子 C.夸美纽斯 D.荀子 2.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B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1日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4.进人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B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5.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B )。 A.学习动机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 )。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7.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B )。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8.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C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D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0.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 )。 A.道德认识 B.活动与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B )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生产力 C.文化 D.军事 1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陕西教师招聘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陕西教师招聘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 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心理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 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质的增强

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D.课堂教学 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展 D.改革形式 1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一门社会科学。 12.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3.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 14.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教育和----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16.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特殊----过程和发展过程。 17.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进”是指:①----②----。 1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和实践性。 1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计划和----计划。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1.德育为什么把说服教育作为主要方法? 22.教育目的有何重大意义? 23.如何正确理解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020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陕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模拟试题 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 品德评价法 B. 榜样示范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实际锻炼法 (2)现代查阅文献资料最快捷的方法是() A. 图书 B. 网络检索 C. 索引目录 D. 报纸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教育 B. 环境 C. 社会活动 D. 遗传素质 (4)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极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说明他们具有()的特点。 A. 可塑性 B. 依赖性 C. 向师性 D. 定向性 (5)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 开设哪些科目 B. 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 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6)新课程要求在学生发展目标方面应包括()三个维度。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能力、理解

C. 了解、识记、应用 D. 了解、识记、理解 (7)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并从中总结出别具一格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提升教学能力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A. 个案研究法 B. 行动研究法 C. 叙事研究法 D. 实验研究法 (8)关于知识和智力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B.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 掌握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D. 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越高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 A. 优先发展 B. 育人为本 C. 提高质量 D. 促进公平 (10)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关系。 A. 教授 B. 相互促进 C. 平等 D. 授受 (11)没有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选材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这种课程属于() A. 活动课程 B. 要素课程 C. 结构课程 D. 发展课程 (12)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最新南京教师考编公共知识内容整理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课程功能:转变课程功能:由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要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 课程内容: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内容要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课程实施方式:调整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程评价方法:改善评价考试制度【新的评价改革更强调发展性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过程、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态度和能力、在评价理念上更注重期望和激励】 课程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的课程体系:幼儿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结果性,表现性和程序性目标 综合实践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的时代意义: 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 对以往学生发展要求进行了新的界定:适应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目标: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实践的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原则 形成了严密的课程综合与分化的体系结构 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造或整合 普通高中新课程呈现出三级结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 课程标准陈述的基本方式: 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新课标的特点:书上P21【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在设计思想和处理方式上的根本区别】 着眼于“学科”还是“课程”? 是“以教为本”还是“以学为本”?(在课程设计上、内容标准的设计上、课程实施建议方面) 是“刚性约束”还是“弹性约束”? 目标陈述的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关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P27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探究性学习方式特点: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教学过程内容包括:P27 新课改中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 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是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是否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鼓励创新。 教师专业素养:课程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格特征。

2019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题精选与答案

2012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教育学期末考试

教育学考试复习1-14章 绪论 1.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等教育思想 2.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术”,也是启发式教学。 3.“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智体三育. 5.《学记》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6.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了《大教学论》一书,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开始(初步独立)。第一次系统总结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7.卢梭的《爱弥尔》,倡导自由自然的教育。 8.赫尔巴特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完全独立。 9.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几个著名论断。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有“五步教学法”10.洛克提出了白板论,主张绅士教育.斯宾塞提倡实科教育.布鲁纳主张结构课 程,重视早期教育和提倡发现教学. 11.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学者成为三大教育名著。 第一章教育概述 一、原始社会教育特征。 1.教育活动与生产和生活高度一体化,水平低。 2.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落后。 3.教育无阶级性。 4.与宗教紧密联系。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与现代生产具有高度相关性。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由脱离走向融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与普及性。 4.教育走向终身化和全民化。 5.可持续发展。 6.变革性与未来性。 三、教育具有商品性吗?具有。 四、学校教育产生于什么时期?奴隶社会

陕西省特岗教师考试历年试题(教育理论知识)

陕西省特岗教师考试历年试题(教育理论知识) 一、选择题 1.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2.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瓦龙 C.韦特海默 D.弗洛伊德 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4.教案或教学材料初步形成后,向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咨询,也可以选取学生样本进行试讲,借此发现不足。这一方式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即时评价 C.同行评价

D.总结性评价 5.新知识的学习会对已学知识产生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 6.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奇 C.杜威 D.夸美纽斯 7.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问卷法 8.将学生按智力水平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班组,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组织教学,这种形式被称为( ) A.班级授课 B.分组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复试教学 9.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 ) A.权威者 B.告状者 C.指导者 D.协商者 10.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 ) A.模仿 B.认知 C.期待 D.强化 1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 1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布伦塔诺 B.弗洛伊德 C.亚里士多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