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运营发展战略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互联网企业运营发展战略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公司所处行业分析(软件行业、应用领域信息产业) ......................................................... 4 2 公司所处行业的管理体制 ................................................................................................... 8 2.1 办公室管理 ........................................................................................................................................ 8 2.2 商务部 .............................................................................................................................................. 10 2.3 采购部 .............................................................................................................................................. 10 2.4 生产部 .............................................................................................................................................. 11 2.5 财务管理 .......................................................................................................................................... 11 2.6 技术部 .............................................................................................................................................. 11 2.7 质量部 .............................................................................................................................................. 12 3 行业发展概况 .................................................................................................................. 13 4 影响行业发展因素 ........................................................................................................... 13 4.1 核心技术的标准已成为影响我国IT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13 4.2 创新能力是国内IT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 14 4.3 营销渠道是国内IT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 15 4.4 资本运作是影响未来IT业发展的新因素。 ......................................................................... 15 4.5 资源整合将会对IT业未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 16 5 提高公司在行业竞争地位的规划 ...................................................................................... 17 5.1 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规划 ................................................................................................................. 17 5.2 主营业务发展计划 ......................................................................................................................... 18 5.3 技术开发和创新计划 .....................................................................................

................................ 19 5.4 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 20
5.5 再融资计划 ..................................................................................................................................... 20 5.6 确保发展计划实现的途径 ............................................................................................................ 20 6 公司主营业务 .................................................................................................................. 21 7 公司经营模式 .................................................................................................................. 22 7.1 企业的业务范围 ............................................................................................................................. 22 7.2 主要项目实现途径 ......................................................................................................................... 23 7.3 企业价值模式 ................................................................................................................................. 23 8 公司盈利模式 .................................................................................................................. 24 9 公司正在研发项目的进展 ................................................................................................. 30 10 公司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反映在管理手册中) ............................................................... 30 11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 31 11.1 软件过程体系文件 ...................................................................................................................... 36 11.2 质量手册 ....................................................................................................................................... 42
1 公司所处行业分析(软件行业、应用领域信息产业) 成都XX科技有限公司从经营范围和经营模式上属于IT企业范畴。 从IT行业总体发展情况来看,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IT企业关注的重心,中国IT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不但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IT制造中心,同时也逐渐步入全球IT研发中心的角色。 在众多跨国IT企业与本土企业逐鹿市场的同时,仍然不断有新的IT企业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使得市场竞争的队伍不断扩大。 传统的计算机主机与外设领域发展相对稳定,但应用市场的日趋成熟使得厂商之间价格战频繁,中小品牌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市场品牌集中度有所提高。 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中国软件与IT服务市场又吸引了众多新的进入者。 中国IT市场的竞争已经

从全方位的竞争转向细分优势领域的竞争,市场竞争的手段已经从产品线的扩张转向核心业务的强化和品牌的提升。 中国IT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突出的特征: 1、市场供需:从产品应用转向IT服务 中国IT市场的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IT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 推动IT服务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以IT咨询、IT外包服务为主的专业服务市场,和以网络游戏、网络短信及搜索引擎为主的网络服务市场。 IT服务供应商日趋专业化的服务战略和细分化的解决方案,以及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使专业服务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状况;宽带网络的迅速普及、上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以及用户对网络增值服务的旺盛需求,则促进了网络服务市场的高速增长。 2、商业应用:中小企业成为市场热点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小企业备受IT企业的关注。 面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采购资金相对短缺,信息化需求更加个性化、实用化等特点,众多IT企业相继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加大了市场宣传和促销活动的力度,这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逐步意识到以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价值,加大了对于IT基础设施及应用系统方面的投入,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3、产业发展:从制造中心向研发拓展 随着中国在全球信息产业链中地位的持续提升,以PC相关硬件设备生产制造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计算机产业,正在逐步从产品制造中心向产业链前端的产品研发和设计领域拓展。 包括半导体、计算机软硬件在内的众多跨国IT企业,或已经在中国建立自身的研发中心,或已制定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研发计划;国内一些有实力的IT企业也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了巨大力量,一个新的完善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这种现状既有利于巩固和提升中国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地位,也有利于促进中国IT行业的健康发展。 4、应用重心:从产品转向系统与企业业务流程的融合 中国IT用户对于IT产品的需求已经历了从独立的产品到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过程。 随着IT应用的逐渐普及,IT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中必备的基础设施,在企业业务及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否最大程度地把IT系统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及管理流程相融合,已经成为企业用户选择IT产品及解决方案时的重要决定因素。 5、区域竞争:从中心城市到边缘区域
多年来,中国IT市场应用的中心一直是以三四级以上城市和重点行业为主的,目前

,中国城市IT市场正在呈现日趋饱和的趋势,市场应用增长的重心正在逐步转向广大的乡镇市场和农村市场。 6、厂商供给:灵活组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成为重点 随着中国IT应用的逐渐普及,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面临着信息化的选择,但用户所处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IT需求也日趋复杂化。 面对这种状况,一些重要的IT企业已相继调整了自身的市场战略,从原有通用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向更加适应行业和企业特点的个性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转移,以灵活多变的产品和服务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7、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 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 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 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移动互联网行业正在爆发性的成长,未来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一是作为业务推广的一种手段,如食品、餐饮、娱乐、航空、汽车、金融、家电等传统行业的APP和企业推广平台,二是重构移动端的业务模式,如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等领域的业务改造。 8、建立在虚拟化之上的云计算:光明前景
虚拟化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在计算机方面通常是指计算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的基础上运行。 虚拟化技术可以扩大硬件的容量,简化软件的重新配置过程。 CPU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单CPU模拟多CPU并行,允许一个平台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且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理解云计算其实并不难,一句话概括,凡是脱离了本地计算且计算任务分配到远端大型的统一计算平台上的计算模型皆可成为云计算。 在这种模型下,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帮你完成计算,并将结果返回到你本地的计算机上。 这样,本地计算机几乎不需要什么计算能力,所有的处理都由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 从应用软件的发展上不难证明这一点,B/S架构正逐步取代C/S架构,

把计算压力从客户端转移到服务器端,那么在将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这无可置疑的昭示了云计算的光明前景。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石。 在虚拟化与云计算共同构成的这样一个整体的架构中,虚拟化有效的分离了硬件与软件,而云计算则让人们将精力更加集中在软件所提供的服务上。 9、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全球PC与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产生和发送的速度和频率急剧上升,海量的数据正在被产生。 大数据价值可观,吸引个行业关注。 大数据在政府公共服务、医疗服务、零售业、制造业以及涉及个人位置服务等领域都将带来可观的价值,并且预计各行业中都将出现价值向领先的海量数据使用者聚集的趋势。 目前虽然国内的
大数据产业发展与欧美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但国内各行业对大数据的关注程度都在50%以上。 2 公司所处行业的管理体制 IT行业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 办公室管理 1. 员工手册 2. 办公室员工岗位工作职责 3. 员工的聘(雇)用制度 4. 工资、待遇及各项福利管理制度 5. 假期及待遇管理制度 6. 辞职、辞退、开除管理制度 7. 文件收发规定 8. 文印管理规定 9. 电脑管理规定 10. 办公用品领用规定 11. 电话使用规定 12. 资质证件管理办法 13. 考勤管理制度
14. 员工出差实施办法 15. 网络使用管理办法 16. 员工合理化建议实施方法 17. 档案管理制度 18. 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19. 消防管理制度 20. 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21.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22. 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23. 新录用员工教育培训实施办法 24. 员工培训实施办法 25. 员工激励制度 26. 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27. 会议管理办法 28. 保密管理制度 29. 印章管理办法
2.2 商务部 30. 市场调查管理制度 31. 综合销售管理制度 32. 销售计划管理办法 33. 销售人员管理制度 34. 投标管理办法 35. 客户档案管理办法 36. 客户投诉处理办法 37. 客户交流管理办法 2.3 采购部 38. 供方评审管理制度 39. 合格供方管理制度 40. 合格供方名录 41. 库房管理制度 42. 材料领用、发放管理制度 43. 采购人员管理制度 44. 采购计划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